•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Copied!
1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4)
(5)
(6)
(7)

校所名稱: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論文題目:台灣地區科學園區週遭半城化現象初探

畢業時間:2006 年(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楊尚瑜 指導教授:解鴻年 摘要:

在這個高度成長的都市化現象,透過西方學者論述的引用和中國學者的實例 研究,逐漸形成一個屬於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都市區域研究的主題,一方面來自 於對都市區域聚集形構的空間結構分析,另一方面則是提出了一個有別於西方都 市化特色的中國範型(簡博秀,2004)。正是所謂的「Desakota Regions」─半城市化 區域是一種小城鎮和鄉村混合的地區,分佈在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走廊地帶,受多 個大、中城市以及工業區發展工業化強烈影響,那裡人口稠密,勞動密集型的工 業、服務業和其它非農產業增長迅速,商品和人流相互作用強烈(McGee, T. G. , 1991)。本文主要以國外半城市化地區相關文獻概念為基礎,提出判別台灣地區半 城市化地區的指標體系 1.非農業人口 2.公路長度 3.總人口 4.各鄉鎮市歲入預決 算,並選取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為樣本,此三個地區分別具有台灣北中南 具規模的科學園區。本研究以民國83、88、92 年以北中南區域指標為比較基準,

探討新竹縣市、台中縣市以及台南縣市分別與北中南三區域半城化現象之關係。

本研究將依據所選定的量測變項,以民國92 年為基準進行新竹縣、台中縣以 及台南縣半城市化區域現象發展分析,分析半城市化地區的特徵及探討問題,使 相關研究學者增加對半城市化區域現象概念的瞭解。目的在探討科學園區週遭半 城化現象分佈關係圖,最後將半城化現象之市鄉鎮以圖呈現,以提供往後科學園 區週邊發展之參考,並作為研究台灣地區半城市化現象地區「Desakota」此一獨特 地域類型區域發展的基礎。

關鍵字: Desakota、都市化、區域發展

(8)

Chung Hua University

Graduate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itle:The Phenomenon Analysis of Desakota Regions. around Science Parks in Taiwan Date:July 2006

Student:Yang,Shang-Yu Advisor:Dr. Hsieh,Hung-Nien Abstract:

In the era of high urbanizing phenomena, combining western literature and eastern academic research, a new field of urban study about on the new China aftermath was formed. The study analysis settlement structures from urbanized areas, whilst investigating the Chinese urban model which is different form the west.(Chieh, po-show, 2004)

The so called “Desakota Regions”, semi-urbanized area is a mixture of small towns and rural villiage, which located at the corridors between metropolitans.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small to mid size cities as well as industrialized areas, labor oriented, service based, and other non-agriculture industries grow fast in such regio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merchandise is intensive (McGee, T.

G.,1991). The concept of this study was adopted from foreign Desakota literatures, then transformed into indictors for Desakota regions in Taiwan. Case studies include Hsinchu county, Taichung county and Tainan county, and those three regions all have large science park development. This study compare indictors of north, central and south from year 1994, 1999, 2003, then discuss their Desakota phenomena.

According to selected test variables, this study used year 2003 as the baseline to ana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issues of Desakota phenomena in Hsinchu county, Taichung county and Tainan county. In order to increase academic understandings for Desakota phenomena,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such phenomena around science parks, and illustrated as diagrams which indicate semi-urbanized towns. Such diagram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data for science park development as well as further research on Desakota in Taiwan in the future.

Key Word:Desakota、Urbanization、Regional Development

(9)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背景... 1

貳、研究動機... 3

参、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4

壹、研究內容... 4

貳、研究範圍... 4

參、空間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

壹、研究架構... 7

貳、研究架構流程圖... 8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半城市化區域之意義與特色... 9

壹、半城化區域現象之定義... 9

貳、半城市化概念... 9

参、半城市化現象... 9

肆、「Desakota」之由來... 10

伍、「Desakota」區域之特色... 13

陸、國外Desakota 之背景與政策制度... 15

第二節 鄉村城市化相關研究... 24

壹、帶狀走廊之發展沿革... 24

貳、城市化驅動機制... 24

參、鄉村城鎮化之勞動力轉移... 25

肆、半城市化現象的判別指標體系... 26

小結:... 30

第三節 科學園區與城市發展介紹... 31

壹、科技園區與區域發展... 31

貳、新竹地區... 35

參、台中地區... 38

肆、台南地區... 39

(10)

第三章 新竹縣半城化現象分析... 43

第一節 新竹縣發展概況... 43

壹、計畫源起... 43

貳、未來發展定位與構想... 44

参、未來空間發展架構... 45

肆、鄉鎮市發展定位... 47

第二節 新竹縣半城化現象判別指標... 50

壹、第一項指標─非農戶人口... 50

貳、第二項指標─公路長度... 51

参、第三項指標─總人口... 53

肆、第四項指標─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 54

第三節 新竹縣半城化現象分佈圖及分析... 55

小結:... 56

第四章 台中縣半城化現象分析... 57

第一節 台中縣發展概況... 57

壹、計畫源起... 57

貳、未來發展定位與構想... 58

参、未來空間發展架構... 60

肆、鄉鎮市發展定位... 63

第二節 台中縣半城化現象判別指標... 64

壹、第一項指標─非農戶人口... 64

貳、第二項指標─公路長度... 66

参、第三項指標─總人口... 67

肆、第四項指標─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 68

第三節 台中縣半城化現象分佈圖及分析... 69

小結:... 70

第五章 台南縣半城化現象分析... 71

第一節 台南縣發展概況... 71

壹、計畫源起... 71

貳、空間發展構想與定位... 73

參、未來空間發展架構... 76

肆、鄉鎮市發展定位... 80

第二節 台南地區半城化現象判別指標... 82

(11)

壹、第一項指標─非農戶人口... 82

貳、第二項指標─公路長度... 84

参、第三項指標─總人口... 86

肆、第四項指標─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 89

第三節 台南縣半城化現象分佈圖及分析... 91

小結:... 92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93

壹、結論... 93

貳、建議... 95

第二節 後續研究... 96

參考文獻... 97

(12)

【表目錄】

表 1 分析樣本鄉鎮市名 ... 5

表 2 「Desakota」區域之特色... 14

表 3 McGee 對中國及東亞都市區域的研究分類... 16

表 4 中國形成中的產業聚集地區 ... 19

表 5 新竹縣市與北部區域非農戶人口 ... 50

表 6 新竹縣市及北部區域公路密度 ... 51

表 7 新竹縣市及北部區域公路長度與面積 ... 51

表 8 新竹縣都市計畫區域內道路公路長度 ... 52

表 9 新竹縣市及北部區域總人口數 ... 53

表10 新竹縣總人口數 ... 53

表11 新竹縣市及北部區域平均每戶全年經常性收入... 54

表12 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按來源別分 ... 54

表13 新竹縣分析結果之分級總表 ... 55

表14 台中縣市與中部區域非農戶人口 ... 64

表15 台中縣鄉鎮市非農戶人口 ... 65

表16 台中縣市及中部區域公路密度 ... 66

表17 台中縣之鄉鎮市都市計畫區域內道路 ... 66

表18 台中縣市及中部區域總人口數 ... 67

表19 台中縣之鄉鎮市總人口數 ... 67

表20 台中縣市及中部區域平均每戶全年經常性收入 ... 68

表21 台中縣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按來源別分 ... 68

表22 台中縣分析結果之分級總表 ... 69

表23 台南縣市與南部區域非農戶人口 ... 82

表24 台南縣各鄉鎮市非農戶人口 ... 83

(13)

表25 台南縣市與南部區域公路密度 ... 84

表26 台南縣之鄉鎮市都市計畫區域內道路 ... 84

表27 台南縣市及南部區域總人口數 ... 86

表28 台南縣各鄉鎮市總人口數 ... 88

表29 台南縣市與南部區域平均每戶全年經常性收入 ... 89

表30 台南縣市與南部區域政府歲入決算數 ... 89

表31 台南縣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按來源別分 ... 90

表32 台南縣分析結果之分級總表 ... 91

(14)

【圖目錄】

圖 1 研究範圍示意圖 ... 6

圖 2 研究架構及流程圖 ... 8

圖 3 McGee 建立的都市區域空間結構模型... 11

圖 4 中國的都市連綿區分佈圖 ... 17

圖 5 廣東省半城市化地區的判別指標體系 ... 26

圖 6 廣東省部分專業鎮及特色產業的分佈圖 ... 27

圖 7 新竹縣地圖 ... 43

圖 8 新竹縣未來發展定位體系 ... 44

圖 9 空間發展架構概念圖 ... 46

圖10 新竹縣半城化現象分佈圖 ... 56

圖11 台中縣地圖... 57

圖12 台中都會區發展模式示意圖 ... 61

圖13 台中都會區道路系統發展示意圖 ... 62

圖14 台中縣半城化現象分佈圖 ... 70

圖15 台南縣地圖 ... 71

圖16 台南發展區域圖 ... 74

圖17 台南縣區域空間發展構想 ... 75

圖18 台南縣都市體系現況示意圖 ... 76

圖19 台南縣土地使用主要概況示意圖 ... 77

圖20 台南縣工業發展區位示意圖 ... 78

圖21 台南縣都市體系構想示意圖 ... 80

圖22 台南縣交通運輸路網圖 ... 81

圖23 台南縣半城化現象分佈圖 ... 92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背景

國際間,全球化持續地影響全球空間的結構,不管是區域的、或是都市的,

甚至是跨國界的次全球地區的,都不得不受到這個來自於新的自由主義趨勢的影 響,同時這使得全球化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甚至是空間,成為新世紀中最重要 的影響也是最主要的力量。透過擁有絕對經濟權力的跨國企業的投資與安排,全 球的經濟活動於是逐漸地被功能性分配在不同的國家與空間中,加上資訊和交通 等科技的創新與進步,構成全球經濟活動的網絡更為廣泛地擴充和強化,使得這 些跨國的企業活動可以在利益原則上順利地進行,讓全球各地間的經濟來往和聯 繫更為頻繁與容易。因此,在新的全球化的時代中,完全展現了一個有別於以往 的空間關係與現象。同時,全球化的研究議題,不僅成為當今都市與區域等空間 研究中的重要項目,也成為改革開放後中國研究的新的研究範疇。而這個新的研 究項目和範疇,除了掀起了新的研究議程以外,還為原有傳統的研究議題提供了 新的思維和反省。甚至在現今全球資本主義的時代,預料將成為中國重要的成長 中心和全球的競爭區域(簡博秀,2004)。

自從永續發展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開始,台灣因此而把永續發展的都市視為 都市規劃領域中討論的焦點之一。學者專家們也曾針對永續發展的目標而設計出 多種都市發展型態,如綠色都市(green city)、生態都市(eco-city)、對環境零危害的 都 市(zero-emission city) 、 適 合 居 住 的 都 市 (liveable city) 、 資 源 豐 富 的 都 市 (resourceful city),以及緊密發展的都市(compact city)等,讓都市永續生存、環境低 度影響的概念從此大量傾巢而出(楊恩捷,2004)。台灣科學園區發展秉持著「綠 色矽島」之指導原則,先後發展了新竹科學園區台南科學園區以及台中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自設立以來,研究與生產並重,不但對國內經濟發展有深遠影響,

同時享譽國際,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對象。接著成立的是台南科學園區,以竹科

(16)

為典範,充分滿足其需求。另外台中科學園區在規劃上承續新竹及台南科學園區 之開發經驗,以基地本身之產業發展需求為主軸,結合周邊未來發展需求,以落 實永續發展之考量。然而從這些概念中,學者們也強調,永續都市的形態,不全 然可以以一概全,即仍應依著當地的環境特色與限制而設計發展(李永展,2002)。

由於台灣這樣一個地狹人稠的地方沒有像美國一樣的廣大的領土可供發展,所以 台灣的都市發展型態勢必也不同於美國的大尺度的都市。不少的研究指出,不少 的研究指出,台灣都市未來的發展,應朝向緊密且回歸市中心的發展模式(林貞 雅,2002),因此緊密都市已成為國內都市發展重要考量的議題之ㄧ,同時都市發 展的形態就顯得重要了。

在1987 年,T. G.. McGee 學者認為,在研究亞洲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化問題時,

發現了一類分佈在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走廊地帶,與城市相互作用強烈、勞動密集 型的工業、服務業和其他非農產業增長迅速的原鄉村地區--他借用印尼語將其稱作 為“Desakota”(desa 即鄉村,kota 即城鎮)。同時 T. G. McGee 也認為許多亞洲國家 並未重複西方國家透過人口和經濟社會活動向城市集中,城市和鄉村之間存在顯 著差別,並以城市為基礎的城市化過程(city-based urbanization)。而是透過鄉村地 區逐步向「Desakota」轉化,非農人口和非農經濟活動在「Desakota」集中,從而 實現以區域為基礎的城市化過程(regional basic urbanization),(T. G.. McGee,

1991)。

而本文將所謂的都市的發展型態分為緊密都市、鄉村地區以及鄉村「城市化」

趨向緊密都市發展的一個過渡地帶的區域稱之為「半城市化地區」。「城市化」的 緣起來自於鄉村地區轉變到緊密都市的一個發展過程,此現象已成為當今台灣都 市未來的發展模式,此過程即產生半城市化的一個過渡地帶,半城化區域就是鄉 村趨於城市化的一個過程,在緊密都市與鄉村地區形成一個帶狀走廊,此地區稱 之為「半城市化區域」。

(17)

貳、研究動機

由於全球化熱潮興起,近二十年來都市區域的發展模式激起了學者對開發中 國家和東亞國家研究的興趣,使得部分學者試圖去印證西方理論發展模式的試用 性,以及尋求新的範型來驗證開發中國家所代表的特殊形式-而 Desakota 就是這 類型研究的一個重大發現(簡博秀,2004),城市化途徑及模式一直是中國學者關注的 焦點問題。在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城鎮化、小城鎮發展、城鎮密集地區的集聚 與擴散空間等方面,該研究已有許多重要的相關成果(Douglas Webster,2002)。

本文引用中國大陸東南沿岸之案例加以說明,因為中國大陸東南沿岸緯度較接近 台灣,相較之下適用於台灣半城市化現象之區域,因此本文引用中國案例,作為 開啟台灣研究之端。

基於台灣科學園區綠色矽島概念帶動整個西部之永續發展,因此,選定台灣 本島三大具有相當規模科學園區之都市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園區週遭半城化現象 的區域發展,據以檢討修正都市規劃概念。有鑒於此,本研究藉由分析新竹縣、

台中縣和台南縣都市的半城市化現象發展來探討科學園區週遭鄉村城市化區域發 展,根據指標判斷分析三縣之市鄉鎮半城化現象如何分佈,並劃出分析圖加以說 明。

参、研究目的

由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出下列研究目的:

一、以台灣本島為樣本,選取台灣具規模的科學園區,作為北中南三地區的代表,

分析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半城化現象分佈情形,並劃出分析圖加以說明。

二、根據實證探討科學園區域周遭半城化現象,以提供往後台灣「Desakota Regions」

區域發展研究之參考與科學園區週邊發展的依據。

(18)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壹、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以國外半城市化地區相關文獻概念為基礎,提出判別台灣地區半城 市化地區的指標體系1.非農業人口 2.公路長度 3.總人口 4.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葉 舜贊等人,2005),並選取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為樣本,此三個地區分別具 有台灣北中南具規模的科學園區。本研究以民國83、88、92 年以北中南區域指標 為比較基準,探討新竹縣市、台中縣市以及台南縣市分別與北中南三區域半城化 現象之關係。

本研究將依據所選定的量測變項,以民國92 年為基準自各縣市統計要覽、都 市計區域統計彙編、行政院主計室,以及其他相關的統計數據整理出樣本資料,

進行實證分析新竹縣、台中縣和台南縣都市的半城市化現象區域發展,根據指標 判斷分析三縣之市鄉鎮半城化現象如何分佈,使相關研究學者增加對半城市化區 域現象概念的瞭解。目的在探討科學園區週遭半城化現象分佈關係,並劃出分析 圖加以說明,以提供往後科學園區週邊發展之參考,並作為研究台灣地區半城市 化現象地區「Desakota」此一獨特地域類型區域發展的基礎。

貳、研究範圍

以台灣省為例,將範圍劃分成北部、中部、南部三個區域,選定其探討區域 為分別為北中南具有規模科學園區新竹科學園區、台中科學園區以及台南科學園 區之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針對三縣之鄉鎮市進行半城市化現象之分析,

進而能檢討修正其都市規劃理念,使相關研究學者增加對台灣半城市化區域發展 現象的瞭解,以及半城市化地區的分佈情形及關係。

(19)

參、空間範圍

本研究採取北中南具有代表性且具有相當規模科學園區之三大地區,分別為 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為案例,然而新竹縣包含13 個鄉鎮市,台中縣包含 21 個鄉鎮市,台南縣包含31 個鄉鎮市。

綜合以上結果,則本研究納入分析的樣本為三個縣的65 個鄉鎮市,整理如下 表所示。

表 1 分析樣本鄉鎮市名

縣名 鄉鎮市名 縣名 市鎮鄉名 縣名 鄉鎮市名

竹北市 大雅鄉 官田鄉

竹東鎮 潭子鄉 大內鄉

新埔鎮 清水鎮 佳里鎮

關西鎮 沙鹿鎮 學甲鎮

湖口鄉 梧棲鎮 西港鄉

新豐鄉 霧峰鄉 七股鄉

寶山鄉 新社鄉 將軍鄉

峨嵋鄉 石岡鄉 北門鄉

北埔鄉 神岡鄉 新化鎮

芎林鄉 后里鄉 善化鎮

橫山鄉 外埔鄉 新市鄉

五峰鄉

台中縣

和平鄉 安定鄉

新竹縣

尖石鄉 新營市 山上鄉

豐原市 永康市 玉井鄉

大里市 鹽水鎮 楠西鄉

太平市 白河鎮 南化鄉

東勢鎮 柳營鄉 左鎮鄉

大甲鎮 後壁鄉 仁德鄉

烏日鄉 東山鄉 歸仁鄉

大肚鄉 麻豆鎮 關廟鄉

龍井鄉 下營鄉 龍崎鄉

台中縣

大安鄉

台南縣

六甲鄉

台南縣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0)

本研究採取北中南具有代表性且具有相當規模科學園區之三大地區,分別為 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為案例,本研究分別在第三章、第四章以及第五章;

針對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作半城化現象區域發展之分析,研究範圍如下圖 所示之三縣:

樣本縣

圖 1 研究範圍示意圖

資料來源:1.營建署地理資訊系統 2.本研究整理

(2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壹、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分為四大部分,以下說明之:

一、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一章):由於全球化熱潮興起,近二十年來都市區 域的發展模式激起了學者對開發中國家和東亞國家研究的興趣,使得部 分學者試圖去印證西方理論發展模式的試用性,以及尋求新的範型來驗 證開發中國家所代表的特殊形式-而 Desakota 就是這類型研究的一個重 大發現。由於沿岸緯度接近台灣,因此本文引用中國東南沿岸案例,作 為開啟台灣研究之端,進而引導出研究目的,介紹本研究流程之安排與 確立。

二、相關文獻探討(第二章):包含半城市化區域之定義與特色、「Desakota」之 由來、國外 Desakota 之背景與政策制度、鄉村城市化相關研究等分析,

分析檢討半城市化區域之問題,並選定台灣半城市化現象的判別指標體 系,以作為半成化現象分析之指南。

三、半城市化現象分析(包含第三、四、五章):各縣綜合發展計畫資料蒐集,

並選定台灣半城市化現象的判別指標體系調查計畫設定目的與原則,依 據所選定的量測變項,以民國92 年為基準自各縣市統計要覽、都市計區 域統計彙編、行政院主計室,以及其他相關的統計數據整理出樣本資料,

透過評估等級而得到本研究之分析結果以圖表呈現。

四、結論與建議(第六章):本文將新竹縣、台中縣以及台南縣半成化現象之分 析以圖表呈現,最後檢討本研究之限制及未盡周詳之處,以及後續相關 研究的建議。

(22)

貳、研究架構流程圖

研究架構及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 2 研究架構及流程圖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與範圍 研究架構與流程

各縣區域發展資料蒐集

判別台灣影響半城化現象指標

樣本資料分析結果及圖表 相關文獻探討

理論回顧

半城市化地區定義與特性 城市化過程探討

文獻資料整理

判別影響半城化現象指標建立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三部份 (第三、四、五章)

第四部份 (第六章)

(23)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半城市化區域之意義與特色

壹、半城化區域現象之定義

Desakota Regions「代薩柯塔」,稱之為半城市化區域,是一種小城鎮和鄉村 混合的地區,分布在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走廊地帶,受多個大、中城市強烈影響。

加拿大地理學家T. G.. McGee 在 1980 年代後期總結出來的,McGee 認為許多亞洲 國家並未重複西方國家透過人口和經濟社會活動向城市集中,城市和鄉村之間存 在顯著差別,並以城市為基礎的城市化過程(City-Based urbanization)。而是透過鄉 村地區逐步向「Desakota」轉化,非農人口和非農經濟活動在「Desakota」集中,

從而實現以區域為基礎的城市化過程(Regional Basic urbanization)。

貳、半城市化概念

所謂半城市化地區是指由於國內外資本在一定地理空間上的集中、快速投 資,從而引發該區域爆發式地發生無規劃、零散的快速城市化,區域內表現為城 鄉土地利用混雜、土地利用變化迅速、社會經濟架構急劇變化、產業架構與就業 架構的非農化水準較高而產業與人口在空間上的集聚程度仍較低、空間上初步具 備城市的某些特點和功能、似城非城的過渡性地域類型(楊迅周,2006)。

参、半城市化現象

半城市化現象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戈特曼在大都市 帶理論中就提到了這一類型地區︰「處於城市之間的非城市用地也並非道統意義 上以農業經濟活動為主的鄉村地區,而是以與城市完全不同的景觀和產品同城市 密切的聯繫在一起,為城市人口提供游憩場所,同時獲得來自於中心城市的各種 服務的所在」。但是各國發展機製是不同的─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是以綜合型企

(24)

業和研發實體等在城市邊緣地區的成長為基本驅動力,推展了所在地區的半城市 化過程;在開發中國家如非洲等地區,由於工業化和外商直接投資都很有限,半 城市化過程往往是受倚賴私人企業、生存於城市外圍地區的流動人口所驅動(楊迅 周,2006)。

肆、「Desakota」之由來

在1987 年,T. G.. McGee 學者認為,在研究亞洲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化問題時,

發現了一類分佈在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走廊地帶,與城市相互作用強烈、勞動密集 型的工業、服務業和其他非農產業增長迅速的原鄉村地區─McGee 借用印尼語將其 稱作為「Desakota」(desa 即鄉村,kota 即城鎮)。

Ginsburg 比喻美國都會區發展的空間模式與城鄉間的互動關係,並且說明其實 在亞洲開發中國家的擴張型都會區並非如此-他以日本為例,指出介於城鄉間的 空隙地帶,在美日兩國的發展情形是不同的-在美國是散佈著提供城市所需的蔬 菜區,在日本則是聚居著與市中心密切相關的通勤人口;另外來自於中心向外的 擴散力量-在美國是來自於郊區化的住宅需求導向,然而在日本則是透過工業去 中心的結果。如此論證,強調了Ginsburg 和 McGee 等人對西方理論不適用於亞洲 開發中國家的主張,並且認為:(Ginsburg,1991)

1.廣泛地接受「城鄉活動的空間分化被視為持續都市化動力」的概念,是過於 窄化的想法

2.因為被認為有助於都市地區人口集中的”聚集經濟”和”比較利益”原則,將都 市轉化視為不可避免的過程-這樣的想法是不充份的

3.從一個都市化的歷史經驗來描繪都市轉型的西方理論範型,由於它是發生在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西歐和北美地區的空間現象,並無法可以清楚地轉換給 發展中國家在都市化過程中做參考

這些質疑,不僅提出了一個”反”西方化空間模型適用性的論述,也比較東西方

(25)

國家在都會區發展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它表示了一個介於亞洲國家和世界體 系間不同的互動。為了尋找一個較為符合東方開發中國家的範型,McGee 和 Ginsburg 從對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都市區域發展經驗中去仿拓了一個城鄉互動發 展的圖騰,來說明一個有別於西方理論、具有開發中國家發展模式的城市空間系 統(請參考圖 3)。其中,在這個都市區域的空間系統中存在了五種的空間次系統型 式。

圖 3 McGee 建立的都市區域空間結構模型

資料來源: McGee (1991)及本研究整理 都市型態分為:

1.主要都市及邊緣都市區域:主要都市是藉由一個或二個在都市階層中的超大 城市所組成的,並且在地區中內佔有絕對的優勢和領導地位;邊緣都市區域

─這些都市圍繞在主要都市間,且在每日的通勤的距離範圍內。在亞洲的某 些地區,這個區域可能自中心城市向外延伸40 公里以上距離的範圍。

2.都市密集帶:也就是 Desakota,即所謂的「城鄉化」。其間混合了密集的農 業和非農業活動,通常是延伸在一個介於大城市之間的走廊上。這個區域明 顯地包括了密集的農業人口,一般並不排除從事水稻的農業活動。

3.密集人口的鄉村區域:這個區域發生在亞洲的許多國家,而且特別是對從事 水稻的農業活動而言的地區。

主要都市 邊緣都市

空間系統

密集人口的鄉村 零星人口的邊緣地區 小城鎮

聯絡道路 都市密集帶(Desakota)

主要都市 邊緣都市 Desakota

密集人口的鄉村 零星人口的邊緣地區 小城鎮

聯絡道路 主要都市 邊緣都市 Desakota

密集人口的鄉村 零星人口的邊緣地區 小城鎮

聯絡道路

(26)

4.零星人口的邊緣地區:在許多亞洲國家中,這個區域通常提供了一個土地租 佃的系統,以及不同的農業展型式。

從這個次系統可知,Desakota 其實是一個位於城市與鄉村間的過渡地帶,而 McGee 的都市密集區模式顯然與早期 Gottman 所描述的巨型都市帶-僅是描述一 個都市密集區的現象不同,從McGee 的定義上不難發現-在城市邊緣地帶、或是 城鄉間的灰色地帶(gray zone),和城鄉間的互動模式在亞洲開發中國家的都市區域 間顯得非常重要。特別的是,他強調 Desakota 不是一個固定的狀況,它是會隨著 社會經濟的變遷而改變的,而都會中心和Desakota 過程(即 Desakotasi)在轉型中扮 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McGee 試圖描繪構成這一整個超大都市區域(mega-urban region)的重要面向-

(1)一般會有二個以上的大型都市透過交通道路的連結整合在一起;而(2)這個區域 包括有:主要的都市、邊緣都市的地區和具有城鄉土地混合使用的密集區沿著道 路的發展;(3)在區域內介於二個地點間的交通時間不會超過 3-4 個小時,甚至有 些地區少於這個交通時間;以及(4)在這個地區的鄉村經濟活動是多樣的,而且經 濟活動大多依賴在社會網絡上。因此,在這個整體環境描述下,Desakota 這個新 區域的經濟互動呈現了幾個特殊的外貌(簡博秀,2004):

1.所有這些地區的最大特徵在於緊密的人口、小型自有耕種的農業和普遍的水 稻文化,其中包括了用水的管理和農藝的進行。

2.在這些米飯文化的影響範圍中,像加爾各答、上海、曼谷和廣州等大都市和 都市聚集的地區,同時提供了季節性的勞力,以及稻米和其他產品所需要的 重要市場的機會。

3.這些地區通常具有較好的道路、水運的基本設施,也協助了人口和商品的密 集流動。

4.早在 1950 年以前,這些地區便是擁有大量便宜勞力的地區,而且期待著國 家、國際和私人資本的投入。

(27)

5.這些地區有著高度整合的「交易的環境(transactive environment)」,也就是說 擁有人口與商品的聚集流動和網絡組織。

6.國際勞力分工和全球經濟的擴張在這個地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它們建立了 一種情況-藉由准許和鼓勵他們的鄉村勞工投入為國家和國際的工業成長 的考量時,國家政府有責任為這個大量且便宜的勞工市場尋求不同的政策。

伍、「Desakota」區域之特色

首先是相當密集的人口、分散的農戶經營模式和以水稻種植為道統產業。在 歐美大都市帶的空隙地區,人口散居造成密度往往較低。但在亞洲的 Desakota 區 域,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從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活動,而水稻種 植等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卻具有很大的季節變動性,因此在農閑季節必然有大量 勞動力需要尋找非農就業崗位。

其次,亞洲地區 Desakota 區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業向外擴散和鄉村地區非 農產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而西方的大都市帶是市中心地區的居民不斷向外遷 居而形成的。在亞洲的許多開發中國家,都曾製定過鼓勵城市產業向郊區擴散的 政策,同時透過農業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出水準,鼓勵扶持鄉村非農產業的發展。

部門眾多的非農產業迅速發展,而同一家庭內的各個成員也可以從事各不相同的 產業活動。

第三,在歐美大都市帶的中間通常分佈的是一些環境優美的居住和休憩用 地,但在亞洲的 Desakota 區域,農業、副業、工業、住宅及其它各種土地利用模 式的交錯佈局,混雜特徵極為突出,也往往帶來對環境的污染破壞。

第四,密集的交通網使其與周遭地區的聯繫極為方便,使 Desakota 區域的人 員和貨物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遷移性。

第五,由於農業從狹義的水稻種植擴展到菜蔬、水果和家禽的種養殖業,服 務業部門也相應地得到擴大,越來越多的女性勞動力參與到了非農產業活動中。

(28)

最後,從政府或管理部門的角度看,儘管 Desakota 區域的經濟架構正在發生 顯著的變化,但原來為城市和農村製定的管理系統可能都不適用于這一地區,管 理上成為薄弱環節,非正式部門(Informal Sector)的普遍存在都使 Desakota 成為一 種「灰色區域」。

表 2 「Desakota」區域之特色

特徵 亞洲 歐美

首先是相當密集的人口、分散的農戶經營模式和以水稻種植為道統產業。

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從事以水稻種植 為主的農業活動,而水稻種植等農業對勞動力的 需求卻具有很大的季節變動性,因此在農閑季節 必然有大量勞動力需要尋找非農就業崗位。

亞洲地區 Desakota 區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業 向外擴散和鄉村地區非農產業的發展而逐步形 成的。亞洲的許多開發中國家,都曾製定過鼓勵 城市產業向郊區擴散的政策,同時透過農業技術 創新不斷提升產出水準,鼓勵扶持鄉村非農產業 的發展。部門眾多的非農產業迅速發展,而同一 家庭內的各個成員也可以從事各不相同的產業 活動。

西方的大都市帶是市 中心地區的居民不斷 向外遷居而形成的。

亞洲的Desakota 區域,農業、副業、工業、住宅 及其它各種土地利用模式的交錯佈局,混雜特徵 極為突出,也往往帶來對環境的污染破壞。

在歐美大都市帶的中 間通常分佈的是一些 環境優美的居住和休 憩用地

Ⅳ 密集的交通網使其與周遭地區的聯繫極為方便,使 Desakota 區域的人員 和貨物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遷移性。

由於農業從狹義的水稻種植擴展到菜蔬、水果和家禽的種養殖業,服務 業部門也相應地得到擴大,越來越多的女性勞動力參與到了非農產業活 動中。

從政府或管理部門的角度看,儘管 Desakota 區域的經濟架構正在發生顯 著的變化,但原來為城市和農村製定的管理系統可能都不適用于這一地 區,管理上成為薄弱環節,非正式部門(Informal Sector)的普遍存在都使 Desakota 成為一種「灰色區域」。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9)

根據這些特點,他將亞洲各國的Desakota 歸納為以下類型︰(1)鄰近大城市的 鄉村地區由於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轉入非農產業部門而形成的 Desakota,這種過 程與通常意義上的城市化過程一致,以日本和韓國較為典型;(2)由於兩個或多個 大城市相互向對方擴散(而不是主要向各自的周遭地區擴張)而形成的新的發展 區域。比較典型的是中國的滬寧杭地區、台北─高雄地區、泰國中部平原和印度加 爾各達地區;(3)鄰近國家的次級中心城市(如省會),以道統農業為主,人口密 集但非農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均較為緩慢的內陸地區。引起這類地區空間架構轉 換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密度的人口壓力。比較典型的是中國的四川盆地、孟加拉國、

印尼南部的喀拉拉邦和爪哇島的部分地區。

顯然,Desakota 的出現,並非單純受城市力量作用的結果,而是在具備特定 條件的地區,由於城市與鄉村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密度重合造成的。城市外圍 及交通走廊沿線地區的用地模式由單純的農業用地向混合用地、非農業用地的轉 變,造成了空間經濟的轉型。這一概念說明的重點不在城鄉之間的區別,而在空 間經濟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對居住形式和經濟行為的影響。因此,其實質反 映了一種以區域為基礎、相對分散的城市化道路,這與西方道統的以城市為基礎 的高度集中的城市化道路是不一樣的(T. G.. McGee,1991)。

陸、國外Desakota 之背景與政策制度

一、中國及東亞都市區域Desakota 之發展與類型

McGee 不僅僅是描述和定義超大都市區域和 Desakota 而已,同時他也實驗性 地把東亞和南亞國家的都市區域發展做出比較與研究,並透過國家的經濟發展過 程和城鄉空間轉換的趨勢,將東亞和南亞開發中國家的都市區域區分為三種類型 如下表:類型Ⅰ和類型Ⅱ的區位正同樣經歷了國際勞力分工和全球經濟擴張的過 程,而且在這些地區中的最大城市和交通節點在這個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30)

表 3 McGee 對中國及東亞都市區域的研究分類

類型 類型Ⅰ 類型Ⅱ 類型Ⅲ

特徵 一個空間經濟快速 轉換的過程,雖然 農村仍保留原有的 情況,但這空間經 濟是人口快速地由 鄉村到都市的轉換.

過去30 年內,這些國家的區域 經歷了快速的經濟變化.(農業 人口和農產品在全國生產的比 例下降,農業朝多元化發展,

婦女勞力投入工業生產)

在空間和經濟上 類似類型Ⅱ的情 況,但是其中的 特徵卻是高度的 人口成長和偏低 的經濟發展 地區 東京和漢城 沿海四個主要地區(長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區 和遼中南地區)和臺灣

如:四川盆地

資料來源: McGee(1991)

延續這些論述,中國學者周一星(Zhou,Y.)的研究焦點則是對 McGee 的論述提 出 了 在 中 國 都 市 空 間 發 展 上 的 驗 證 。 他 認 為 McGee 所 謂 的 鄉 村 都 市 化 - Desakotasi,包括了幾個都會區的彼此的連結和它們所延伸的地區,在中國應該是 一個都會連結的區域(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s),並且這些區域應該以都市 為基本的組成單位,它們是由許多以大城市為核心且與周邊地區保持相互連繫和 緊密社會經濟聯絡的地區範圍。從中國既有的發展模式看來,周歸納了五個都市 連綿區發展的條件:(1)由二個或更多超過百萬人口的大都市所組成的成長極、(2) 重要的對外港口、(3)介於成長極間的一個主要的通勤路線和成長極與港口間的一 條發展走廊、(4)許多大中小型城市伴隨在這條發展走廊的沿線、和(5)介於城鄉地 區間緊密的經濟互動。重要的是,他以實證的觀點認為(1)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遼中南和京津唐地區是幾個中國發展形成的都市連綿區,而(2)山東半島和閩 南沿海則有都市連綿區的初步可能的發展機會(Zhou,1991)。(請參考下圖 4)。

(31)

圖 4 中國的都市連綿區分佈圖

資料來源: 胡序威等人(2000).

在這個實證的分類中,可以明顯地區別中國沿海的四個主要地區在中國的空間 和經濟發展中正逐漸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們正經歷了一個納入及整編在國家 經濟體系、區域和都市集合體中的一個過程。另一方面,Ginsburg(1991)從補綴了 McGee 的某些觀點著手:譬如東西方都會區發展的比較,並且更深入地進入了實 證的領域。他指出了中國類似、以及未來有可能成為 Desakota 的地區可能有以廣 州、深圳和香港為中心整合的地區─珠江三角洲 、以瀋陽為中心的南滿州地區─

遼中南地區、以北京和天津為首的北部平原─京津唐地區、和以青島、濟南、西安 和長江三角洲中、下游的武漢和重慶為中心的都市地區等。但是最明顯的例子,

(32)

他則是認為長江三角洲地區,強調這個稱做「蘇南地區」所擁有的鄉鎮企業的優 越表現,並且憑借著發展完善的交通系統、都市與市場的可及性、來自於高所得 的傳統農業所資助下的工業初步發展階段、以及高技術和教育的鄉村勞力,使得 這個地區成為具有相當吸引力的城鄉互動的發展地區。

雖然許多問題直指模型中無法解決的一些疑惑,這個來自於開發中國家都市區 域聚集的空間研究,更似乎不是很充分地說明在一個現今全球化的發展環境下,

新的空間趨勢和新的地理選擇將對這些地區有何種的改變?尤在新的國際勞力分 工的前提下,以及位世界次邊緣的國家,這些代表競爭區域的空間構成是如何地 加強、或是弱化新的空間模型的產生?而都市化的發生力量是否仍拘泥在一個以 傳統人口中心的空間模式的考量上?或者,空間聚集的元素和空間型態是否仍脫 離不了對空間圖騰的模擬而已?因此,簡博秀在2004 年主要蒐集有關 Desakota 的 研究範型所引起的討論,是有系統的探討,目的在於強化理論的內容,以及釐清 許多理論上的弱點,近來部分先驗研究已經逐漸地把焦點和空間尺度放置到 Desakota 所忽略的“全球的(global)”這個空間層級,以及制度(institution)面的考量上 (Marton and McGee,1996)。

二、中國形成中的產業聚集地區

這個新的空間趨勢,透過大小企業彼此間細密的地方化分工組成,並且圍繞 在某一產品的生產流程在進行,有時候是由大廠的空間移轉所帶動,有時則是產 業間交易成本的聚集所形成,而扮演這個空間聚集的主要力量來自於企業,以及 企業本身投資策略的選擇,而不再只有區位和個人的制度關係兩者而言。在這些 逐漸發生在城市區域領域範圍中的產業聚集地區,如珠江三角洲的東莞和順德,

以及長江三角洲的蘇州等地區 (請參看表四) (朱文暉,2003)。

東莞和順德是位於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聚集的二個著名的案例。東莞是以「三 來一補」為基礎所進行的外向型工業發展基地,順德則是藉由鄉鎮企業的發展模 式所建立的品牌型產業發展中心。這兩個地區圍繞在以珠江三角洲為腹地的香港 鄰近,二十年來伴隨著香港產業結構的調整,與香港產生密不可分的空間關係-

(33)

如前店後廠,除了聚集著製造業大量的國外投資與生產活動以外,而且還是中國、

甚至是世界,許多重要商品的生產基地。

表 4 中國形成中的產業聚集地區

城市 東莞 順德 蘇州

區位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長江三角洲

代表產業

電子通信設備,電 氣機械和器材,電 力,塑膠製品,紡織

和服裝等

家電製造,電子產 品,家具製造,通信 電纜,木土機械,化

工塗料.

電子資訊,機電,新 型家電,精密化工, 石油化工,基礎材

料,汽車和配件 聚集優勢

區位優勢(香港)小 政府和分權模式三 來一補 OEM 臺商

區位優勢(香港)政 府投資鄉鎮企業品 牌和貼牌效應

蘇南模式區位優勢 (上海)創新政府臺

地區網絡的分工

厚德鎮(製鞋業), 岭山鎮(家具業), 虎門鎮和石碣鎮 (電線電纜),長安 鎮,清溪鎮和石碣 鎮(電腦資訊產業)

大良區(壓縮機), 北滘區(電機),容 桂鎮(五金零件), 勒流鎮(塑膠零 件),樂從鎮(泡沫 包裝),陳村鎮(印 刷),倫教鎮(橡膠 和電控主件),杏壇

(清潔化工)

蘇州工業園區(高 科技),蘇州新區 (高新技術和製造

業),蘇州高新區 (電子資訊,精密機 械,化和新材料)昆 山(IT,精密儀器, 精密化工和電子資

訊)

資料來源:朱文暉(2003)

其中,位在香港北方的東莞,目前已經聚集了以電子通信設備、電氣機械和 器材、電力、塑膠製品、紡織和服裝等為主的產業製造群體,這些製造業不僅保 持彼此垂直上下游的生產流程關係以外,同時還保持著水平間的產業合作關係。

這個產業群落的發生,是與投資廠商的經營策略息息相關的,因為這些多數的廠 商是以出口導向的生產模式為基礎,亟需建立與配套廠商之間高度合作的網絡關 係,而這個極具彈性的「買方主導(buyer-driven)」所驅動的生產鍊關係,主要是為 了反應客戶要求的一個調節模式,目的在於可以立即地滿足客戶的需要,或是反 應市場的競爭。此外,且重要的是,東莞是近十年來臺商投資熱門的區位之一,

臺商在這個城市的發展和產業連結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力量,因此臺商企業的進

(34)

駐有利於東莞成為全球性製造基地的可能。以2001 年統計資料為依據,東莞的生 產總值佔全中國和廣東省的比例分別為0.45%和 4.48%,而在進出口方面,東莞的 出口占全中國和廣東省的比例則分別為 7.11%和 17.25%,進出口總額高達 320 億 美元,名列中國所有城市的第三位。

在這個跨國投資的模式下,一方面,東莞最主要的功能便是成為一個全球性 的生產基地,而它所擁有的製造業的配套能力同時吸引了國內外的大型廠商投入 設置加工廠和採購地點;另一方面,香港則扮演這些投資企業活動的財務控制的 角色,主要為臺商的大陸公司提供轉運、接單、行銷、財務調度、收貨取款和融 資服務。香港並非臺商投資從事製造的地點,而臺商在香港當地從事產品銷售的 活動亦不多。有了這個緊密的生產連繫,多數的臺商則將位於臺灣總公司的部分 業務移往香港,方便進行香港接單、大陸出貨和香港收匯的步驟,同時透過香港 進行原料和零附件的採購則成為越多越來的趨勢。加上香港對金融環境的開放,

許多在大陸擁有大量投資的臺商都可以借助香港所提供的有利條件,有效地保持 資金流通的彈性,既迴避了大陸債務拖欠和三角債務的風險,也脫離了臺灣政府 的監督。因此,大多數的臺商選擇在香港進行金融交易,而在大陸進行實物的交 割,大大地避免了許多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令人驚訝的,部分在香港進行的資 金合作,甚至可以透過兩方法律的灰色地帶巧妙地與廣東各地的生產工廠結合起 來。因此,隨著臺港投資企業經營策略的選擇,香港做為金融控制中心的角色愈 來愈重要,而這個新形塑的空間模式,幾乎也成為所有珠三角洲投資企業或個人 所偏好的結果。

此外,不同於東莞所發展的代工模式,以家電製品聞名全球的順德,則代表 了另一個與香港密不可分的城市區域產業的連繫。目前,順德崛起了全中國最多 的優秀家電企業,建立了全中國最大的電冰箱、冷氣機、微波爐、電鍋、電風扇、

烘碗機、熱水氣等的生產基地,同時培養了許多中國新的知名品牌,如科龍電器、

美的和格蘭仕等。特別對冷氣機的生產而言,中國現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 基地,而順德的產量則占有全中國的1/4,另外,生產熱水器的廠家則占全中國的

(35)

2/5,這都表現了順德在中國家電製品市場上的實力。依據 2001 年的統計資料中,

順德家電業的產高達337.41 億元人民幣,占全市同類型工業產值的 45%;其中在 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而言,家電企業的產值為 229.06 億元人民幣,占全市的 48.7%;而在出口貿易的 30.88 億元美金中,家電業的貢獻則超過了一半以上(郭萬 達和朱文暉,2003)。為此,順德之所以可以成為全國,甚至是全球,重要的家電製 造基地,一方面與順德週邊城市眾多電子產品製造業的配套能力有關,它使得在 順德的任何一家製造廠商可以很容易地在當地採購到所需要的原料和零附件,擴 大了現今所擁有的模具製造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藉由當地產銷商合作的模式,使 得產品擁有全中國龐大銷售的保證。然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完善的產銷網絡 下,吸引了國際知名的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的投資與合作,朝向精密家電、光學 機械、通信電子等的高新產業的領域發展(參考表 4)。這些跨國企業,一方面在當 地建構完整的生產體系,或是合作關係,另一方面則透過香港的金融功能,不論 是透過上市集資,或是股份的移轉,或是設置企業總部,與全球經濟的市場接軌。

三、中國城鄉一體化「Desakota」之公共政策建議

袁政於2004 年對中國城鄉一體化提出一些公共政策上的建議,中國城鄉一體 化在實踐中之誤區,城鄉一體化概念在中國被提出來後,由於一些人對它的誤解,

相應地形成了兩種主要區域:

(一) 城鄉一體化就是城鄉產業佈局的一體化

從制度、體制層面提出的「城鄉一體化」概念,在中國的上述背景中很 容易被人們誤解為城、鄉物質環境佈局領域的「一體化」。在不少地方談城鄉 一體化,但他們對城鄉一體化概念的理解往往不約而同的走到了西方早期空 想社會主義理論和分散城市理論製導的設想之中。 一些地方完全違背了城鄉 一體化的初衷(制度、政策方面的一體化、融合),盲目推行城、鄉產業空間佈 局的一體化,甚至將「城鄉一體化」任務交給地方規劃與國土管理部門去製 定實施。

(36)

1. 城鄉一體化「在實踐中往往崎變成了「Desa-kota」區

對照加拿大學人麥基概括的東南亞大都市地區 Desakota 區的特徵,中國 20 於年來的「城鄉一體化」實踐,特別是沿海經濟較發達、鄉鎮企業發達的 地區,已經在大都市郊區和大量的非都市區域廣泛地形成了大片的 Desakota 區,在許多地方政府在涵義不清晰的“城鄉一體化」政策引導下,目前仍以較 快的速度在進一步形成新的、更多的Desakota 區;然而 Desakota 區在中國則 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如下─中國這種 Desakota 區的形成,隨著時間的 推移,它越來越顯露出對城鄉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 展模式。大量詢問表明,中國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存在如下主要問題︰

(1)佈局分散。

(2)用地粗放與浪費。

(3)污染嚴重。

(4)由於集聚程度低,花費了大代價的資源耗費卻未能充分有效地創造出更多就 業機會。

(5)阻礙了中國城市化進程。

(6)Desakota 區現象不符合城、鄉各自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

從西方的有關實踐看,美國在1970 年代末以來,出現了廣泛的郊區化,

許多城市向郊區大規模蔓延。有人曾將美國現代城市這種郊區化現象認為是

「城鄉一體化的現代性趨勢」,對此英國著名城市規劃學家P.霍爾毫不客氣地 指出︰對於見多識廣的歐洲人來說,美國的規劃是不成其為規劃的,在那裡 城市向廣大很好的農村無規則的蔓延,留下一些惡劣的環境和經濟上的低效 能”,1990 以來美國興起的新城市主義,也對美國 1970 年代末以來城鄉混雜 的郊區化和「郊區瘋張」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37)

(二) 城鄉一體化的實現途徑是城鄉合治

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城鄉一體化已初顯端倪。過去由於對「城鄉一體 化」的理解偏誤,導致實踐中的「城鄉一體化」走入誤區。為此袁政給予建 議︰

(1)科學地推進農村城市化。

(2)在區域規劃的前提下,實施科學的農村產業佈局和土地利用規劃,有序開展 各種層次、規格的城市和小城鎮建設,形成中國合理的城鎮體系網路。

(3)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調整有關土地法規。

(4)逐步試行土地金融或換補機製。

(5)在欠發達農村,由縣級政府出面統籌協調。

(6)對高度分散佈局非農化的區域採取措施。

(7)在全國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重新開展城、鄉分治的試點。

(8)分步實現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並逐步實現城鄉統一的勞動就業、公共物品 供給、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逐步實現統一城鄉居民政治權利。

(38)

第二節 鄉村城市化相關研究

壹、帶狀走廊之發展沿革

帶狀走廊是指都市化和大都市的發展的一種特殊類型。在亞洲地區從事都市 研究三十年的都市社會學者麥吉(T. G. McGee, 1991)提出衍生型大都會區理論 (EMR, 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主張研究亞洲的都市化,應以「地帶」

(region-based) 而非「城市」(City-Based)為基礎,在亞洲的國家,諸如日本、南韓、

台灣、印度、越南、中國、泰國與印尼,許多區域演化後呈現 (a) 在核心城市之 間,有一個混合農業與非農業活動的帶狀走廊,(b) 除了人口由農村往都市遷移 外,仍有大量在地人口(In Situ Population)存在該走廊或所謂的農村之中。分析層 次:為解釋該空間經濟的特質,城鄉混合都市化理論認為社會變遷,交易、技術 進步與全球化會影響此都市化類型的發展。在區域與全球的辯證 (Local-Global Dialectics)思考下,人口、商品、資本和資訊的區域、國家與國際移動,構成城鄉 混合的帶狀走廊可以是發生在區域、國家與國際之間。此衍生型大都會區理論,

以台灣西部走廊的沿線發展最為明顯。台灣工業化和都市化發展的過程,固然有 城鄉發展的落差,但卻沒有像西方國家的許多城市產生所得分配的不平均發展,

和農工混合形態發展很有關係。

貳、城市化驅動機制

一、農村富裕勞動力迫切謀生需求使他們積極向非農產業轉移

農民及其社區組織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活力是他們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原動 力。中國大陸不斷深化的經濟體制改革使生產力逐步釋放,生產要素越來越得到 合理配置,促使經濟迅速增長,城鎮興旺。政府為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 題,不斷提升他們的生活水準,同時又要避免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遷移,湧向城市,

先後幫助農民發展“五小工業”、鄉鎮企業。1980 年代初,紹興縣政府廣泛宣傳“無 工不富”的道理,製訂各種政策措施,積極扶持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使它

(39)

們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當地農民本來就有從事工商業的道統,開放意識和市場 競爭意識較強,又與上海市保持著密切社會經濟聯繫,新政策使資金、技術和勞 動力等生產要素不斷向擁有豐富土地資源的農村地區流動,所以能在較大程度上 滿足農民就業的需求。

二、國家引導農民就地發展工業,走非城市化的工業化發展道路

該政策對農村發展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的作用。政府為避免農村發展倚 賴國家投資和增加城市建設負擔,在1980 年代採取「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

的,分散的農村工業化政策,積極支持農民發展鄉鎮企業,就地吸收農村勞動力;

並倡導在鄉村建設小城鎮。然而,因為各村、鎮興辦鄉鎮企業在前,發展小城鎮 在后,各地的建設規劃和區域整治規劃滯后,造成鄉鎮企業佈局和城鎮無序發展。

參、鄉村城鎮化之勞動力轉移

一、中國大陸勞動力流動與經濟發展

以大陸為案例說明─正如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大陸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亦具 有明顯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業部門擁有許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至於工業部門則 因為中共計劃經濟的傾斜性發展政策,而大量存在著「低度就業」的情況。然而 這種二元結構的形成除了與天賦自然環境的差異有關,更重要的是其深受具中國 特色的政治與社會制度所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度加深,巨大的城鄉結構差異 提供極大的誘因牽引農村勞動力從農村流向城市,或從內陸落後地區流往沿海發 達地區。在流動的過程中,社會關係網絡即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提供流入異地 的勞動力有了就業的管道與訊息以及暫時的安身之處。然而這樣關係網卻也在地 主居民集體排外的歧視行為下,導致整體的城鄉二元結構進一步分化為城鄉中分 別存在的兩個子結構,彼此既為著各自的即得利益而排除異己,而其間又存在著 互動與競爭的關係。

(40)

勞動力的配置最容易受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環境的影響,因此當 勞動力在經濟結構或者是空間層面中發生流動的同時,其間必然隱含著經濟轉型 的特色。從勞動力流動的表現解釋經濟發展的差異時,相當有助於吾人探究中國 大陸於制度上的變化與解釋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同。因此本文將勞動力流動視為 一種檢視經濟發展的指標,企圖藉由量的空間性與結構性流動,乃進而發現省區 經濟發展在本質上的差異(彭少宏,2003),因此像台灣此類型開發中的國家,勞 動力的流動顯示當地區域發展的現象。

肆、半城市化現象的判別指標體系

一、廣東省半城市化地區的判別指標體系

半城市化地區與城市化地區以及鄉村地區的區別,顯著地體現下社會、經濟、

景觀、管理體制等多個方面,可以從架構、變化、景觀和體制等 4 個層面的指標 體系來進行識別和區分圖,是以廣東省東莞市之研究指出(鄭艷婷、劉盛和、陳 田,2003),如下圖所示。

圖 5 廣東省半城市化地區的判別指標體系 半城市化地區指標體系

結構層面 變化層面 景觀層面 體制層面(定性描述)

經濟結構 人口結構 土地利用結 就

業結構 經濟變化 人口變化 投資變化 空間變化 建設用地聚集 三廢處理率 土地利用混染

基礎設施覆蓋 戶籍制度 行政制度 農村管理體

土地制度

(41)

除了與全球關係鏈結的存在以外,在這些逐漸形成的都市區域中,透過了投 資、生產與技術移轉的空間流動,區域中新的城市關係,像是網絡城市的建構一 樣,則是在這個生產聚集的環境下形構了新的發展趨勢。專業生產單元藉由地方 產業空間的聚集,產生了許多所謂的「地方產業群(local industrial cluster)」,它在 都市區域扮演著重要的城市分工角色,以及建構一套完整的生產空間體系(參考圖 6)。

珠江三角洲

汕尾市

珠寶手飾 加工 (海豐縣)

中山市

燈飾(古鎮) 五金(小欖鎮) 休閒服裝(沙溪鎮) 紅木傢俱(大涌鎮)

澄海市 玩具 (鳳翔街道)

雲浮市

石材 (雲城區)

梅州市

電聲設備 (豐順縣)

潮州市 食品加工(庵埠鎮) 不銹鋼器具(彩塘鎮) 陶瓷(風溪鎮)

高要市

小五金 (金利鎮)

江門市

機車及零件(蓬江區) 不銹鋼器具(新會區)

東莞市

傢俱(厚街鎮) 電腦及周邊(清溪鎮) 服裝(虎門鎮) 針織服裝(大涌鎮)

花都市

皮革皮具 (獅岭鎮)

佛山市

針織(張槎鎮) 陶瓷(石灣鎮)

南海市

鋁材(大瀝) 內衣(鹽步區) 製鞋(平洲區) 布絨玩具(官窯鎮)

順德市

家具(樂從鎮) 花卉(陳村鎮) 木工機械(倫教鎮)

廣東省

圖 6 廣東省部分專業鎮及特色產業的分佈圖

註:圖中括號內文字係指當地生產的區位

資料來源:簡博秀(2004)

二、台灣半城市化現象的判別選定

本研究主要以國外相關半城市化地區概念為基礎,並提出判別半城市化地區 的指標體系,此四項指標為有影響半城區城市化現象之指標(葉舜贊等,2005)。分 別為 1.非農戶人口 2.公路長度 3.總人口 4.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基於台灣科學園 區綠色矽島概念帶動整個西部之永續發展,因此,選定台灣本島三大具有相當規 模科學園區之都市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園區週遭半城化現象的區域發展,據以檢 討修正都市規劃概念。有鑒於此,本研究首先瞭解為何選定此類指標;藉由分析 新竹縣、台中縣和台南縣都市的半城市化現象發展來探討科學園區週遭鄉村城市 化區域發展,根據指標判斷分析三縣之市鄉鎮半城化現象如何分佈以圖呈現之,

其指標如下:

廣東省

珠江三角洲

(42)

1. 非農戶人口:

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高度非農化比例,人口稠集的傳統水稻種植區,耕 地很少勞動力大量剩餘,具有手工紡織和釀造等商品生產傳統,大部分剩餘勞動 力就地轉向非農產業,轉移至小工業發展,因此非農比例越高越趨於半城化現象。

透過農業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出水準,鼓勵扶持鄉村非農產業的發展。亞洲 地區許多部門眾多的非農產業迅速發展,而同一家庭內的各個成員也可以從事各 不相同的產業活動。由於農業從狹義的水稻種植擴展到菜蔬、水果和家禽的種養 殖業,服務業部門也相應地得到擴大,越來越多的女性勞動力參與到了非農產業 活動中。根據本文p16 表 3 可發現 McGee 對中國及東亞都市區域的研究分類,台 灣為第二類型。在過去30 年內,這些國家的區域經歷了快速的經濟變化,農業人 口和農產品在全國生產的比例下降,農業朝多元化發展,婦女勞力投入工業生產。

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從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活動,而水稻種植等 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卻具有很大的季節變動性,因此在農閑季節必然有大量勞動 力需要尋找非農就業崗位。

亞洲地區 Desakota 區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業向外擴散和鄉村地區非農產業 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亞洲的許多開發中國家,都曾製定過鼓勵城市產業向郊區 擴散的政策,工業向外擴散代表非農業人口增加,因此選定本指標為判別台灣半 城化現象指標之一。

2. 公路密度:

交通幹線影響下的建設用地,各種土地利用交錯布局,混雜情況突出,內外 交通網路密集,交通建設擴張,廣泛深入農村,運輸繁忙。農業發展多樣化,農 村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占大多數,婦女勞動力投入非農產業越來越多,發展紡織 小工業。

McGee 試圖描繪構成這一整個超大都市區域(mega-urban region)的重要面向-

(1)一般會有二個以上的大型都市透過交通道路的連結整合在一起;而(2)這個區域 包括有:主要的都市、邊緣都市的地區和具有城鄉土地混合使用的密集區沿著道

(43)

路的發展;(3)在區域內介於二個地點間的交通時間不會超過 3-4 個小時,甚至有 些地區少於這個交通時間;(4)在這個地區的鄉村經濟活動是多樣的,而且經濟活 動大多依賴在社會網絡上。因此,在這個整體環境描述下,Desakota 這個新區域 的經濟互動呈現了幾個特殊的外貌(簡博秀,2004);

密集的交通網使其與周遭地區的聯繫極為方便,使 Desakota 區域的人員和貨 物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遷移性。由於科學園區週遭地區交通發達,必有交流道網 絡,這些地區通常具有較好的道路、水運的基本設施,也協助了人口和商品的密 集流動,這些地區有著高度整合的「交易的環境(transactive environment)」,也就是 說擁有人口與商品的聚集流動和網絡組織,因此選定本指標為判別台灣半城化現 象指標之一。

3. 總人口:

密集人口的鄉村區域─這個區域發生在亞洲的許多國家,而且特別是對從事水 稻的農業活動而言的地區。都市密集帶─也就是 Desakota,即所謂的「城鄉化」。

其間混合了密集的農業和非農業活動,通常是延伸在一個介於大城市之間的走廊 上。

半城化區域是相當密集的人口、分散的農戶經營模式和以水稻種植為道統產 業。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所有這些地區的最大特徵在於緊密的人口、

小型自有耕種的農業和普遍的水稻文化,其中包括了用水的管理和農藝的進行。

半城市化區域主要是以稠密的人聚集,人口遷移率會變大,並且當地之人口總量 會逐增加,,因此選定本指標為判別台灣半城化現象指標之一。

4. 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

國際勞力分工和全球經濟的擴張在這個地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它們建立了 一種情況-藉由准許和鼓勵他們的鄉村勞工投入為國家和國際的工業成長的考量 時,國家政府有責任為這個大量且便宜的勞工市場尋求不同的政策。台灣類型區 域區位正同樣經歷了國際勞力分工和全球經濟擴張的過程,而且在這些地區中的 最大城市和交通節點在這個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經濟展所以國民生產所得

(44)

較高也因此帶動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收入;因此本研究以平均每戶全年經常性收 入經常性,即所得總額及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因此選定本指標為判別台灣半城 化現象指標之一。

小結:

經過文獻回顧探討本研究主要以國外相關半城市化地區概念為基礎,並提出 判別半城市化地區的指標體系,此四項指標為有影響半城區城市化現象之指標(葉 舜贊,2005)。分別為 1.非農業人口 2.公路長度 3.總人口 4.各鄉鎮市歲入預決算,

以上為半城市化地區現象指標之選定,本文選定此四項指標,作為樣本資料分析 等級。

(45)

第三節 科學園區與城市發展介紹

壹、科技園區與區域發展 一、各國科技園區發展經驗

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於1951 年設立研究園區,其後造成舊金山灣南部的矽谷 高科技產業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區域產業發展案例。(孔憲法、黃文星,1999)

隨著國際互動與競爭日益激烈,科技發展對一個國家的經濟衝擊遠較過去任 何一個時期更為重要且顯著,先進國家基於本身既有的科技水準、產業結構與社 會經濟條件,發展出許多科技與產業結合的方式,其中明顯具有促進產業升級與 區域發展功能的,為各種型態科技園區的設立。科技園區設置的主要目的在提升 國家科技發展,增進產品的國際競增能力,促進經濟繁榮。除了這些國家整體經 濟發展的目標外,科技園區的發展對教育、都市及區域發展與提升生活品質等方 面亦具有其影響 (施鴻志、解鴻年,1993) 。

施鴻志與孔憲法於1995 年由世界各國科技園區的發展型態,歸納出七種主要 的科技園區如下:

(1)以大學為推動主體、透過提供校產與優美的校園環境、研究人員與研究,達 到大學與產業間研究發展上的互動目地的研究園區(research park);

(2)增加生產功能及相關輔導服務功能、較研究園區更多元化的科學園區 (science park);

(3)擁有完備的基盤設施、構成健全環境支援系統,以研究及製造為主的高科技 工業複合體的技術園區(technology park);

(4)以培育創業公司的研究開發與市場競爭力為目標的實業培育區(business incubator);

(5)由美國發展而來,以通信衛星、通信中心與綠地包圍的低廉辦公室為基本設 施的電傳埠或資訊港(Teleport);

(6)1980 年代初期由日本發展出來,結合產、官、學功能,由數個使用分區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助於經濟儘速復甦。馬來西亞疫情延燒,於10月中頒布特定地區有條件的行動管制令,該國將

Community industry enhance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of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nversely, the collapse of communities and

印尼人信奉伊斯 蘭教 ( 回教 ) , 每年伊斯蘭教九 月 是齋戒月,教徒 在三十日內,由 日出到日落,.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帶領的社區林業研究團隊長期深 耕,陪伴墾丁國家公園(台 26 線)及屏北原鄉部落(台 24 線),建立森 林與部落的生態旅遊推動模式,研究成果於 2008

大公段木香菇農場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 上,海拔 516 公尺,40 餘年來的環境保育之下,目前農場 裡林業資源

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Intel-NTU Connected Context Computing Center)成立於2011 年。這是英特爾實驗室( Intel Labs)與世界頂尖大學進行的「英特爾合作研究機構(Intel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區分署(以下簡稱本分署)下轄 7 個就業中心及 58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區分署(以下簡稱本分署)下轄 7 個就業中心及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