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873-A 肇論序 總標題目

作者示名 宗本義

物不遷論第一 不真空論第二 般若無知論第三

般若無知論 問答決疑 劉遺民書問附 答劉遺民書 涅槃無名論第四

奏秦王表 九折十演者

開宗第一 覈體第二 位體第三 徵出第四 超境第五 搜玄第六 妙存第七 難差第八 辯差第九 責異第十 會異第十一 詰漸第十二 明漸第十三 譏動第十四 動寂第十五 窮源第十六 通古第十七 考得第十八 玄得第十九

No. 873-B 肇論略注後跋 卷目次

1

2

3

4

5

6

贊助資訊

(3)
(4)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1.Q1」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5)

No. 873-A 肇論序

慧達率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不遷等四論曰。有美若人。超語兼默。標本則句 句深達佛心。明末則言言備通眾教。達。猥生天幸。逢此正音。每至披尋。不勝手 舞。誓願生生盡命弘述。夫神道不形。心敏難繪。聊寄一序。請俟來哲。蓋大分深 義。厥號本無。故建言宗旨。標乎實相。開空法道。莫逾真俗。所以次釋二諦。顯佛 教門。但圓正之因。無尚般若。至極之果。唯有涅槃。故末啟重玄。明眾聖之所宅。

雖以性空擬本。無本可稱。語本絕言。非心行處。然則不遷當俗。俗則不生。不真為 真。真但名說。若能崇茲一道。無言二諦。斯則靜照之功著。故般若無知。無名之德 興。而涅槃不稱。余謂此說周圓。罄佛淵海。浩博無涯。窮法體相。洪論第一。肇公 其人矣。

No. 873 肇論略注卷一

明匡山沙門憨山釋 德清 述

肇論

肇。乃作者之名。曰僧肇。時稱肇公。論。乃所立之論。蓋以人名論也。公為什門 高弟。從譯場翻譯諸經。久參什師。深達實相。比因佛法西來甚少。大義未暢。時 人多尚老莊虗無之談。而沙門釋子亦相尚之。多宗虗無以談佛義。各立為宗。如晉 道恒。述無心論。東晉道林。作即色遊玄論。晉竺法汰。作本無論。皆墮相言無。

都墮斷滅。公愍大道未明。故造此四論。以破邪執。斯立言之本意也。論者。謂假 立賓主。徵析論量。以顯正理。摧破邪執。人法雙影。故曰肇論。

後秦長安釋僧肇作

苻堅有國。據關中。號為大秦。暨姚萇篡立。亦號為秦。故史以前後別之。萇崩。

其子興。嗣國。什師譯經。當興之時。故公稱後秦。按公傳略云。法師僧肇。京兆 人。幼家貧。為人傭書。遂博觀子史。志好虗玄。每以老莊為心要。既而歎曰。美 則美矣。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後見舊維摩經。歡喜頂受。乃曰始知所歸 矣。因此出家。年二十為沙門。名震三輔。什公在姑臧。肇走依之。什與語。驚曰 法中龍象也。及歸關中。詳定經論。四方學者。輻輳而至。設難交攻。肇迎刃而 解。皆出意表。著般若無知論。什覽之曰。吾解不謝子。文當相揖耳。傳其論至匡 山。劉遺民以似遠公。公拊髀歎曰未曾有也。復作物不遷等論。皆妙盡精微。秦主 尤重其筆札。傳布中外。年三十二而卒。當時惜其早世云。

(6)

宗本義

宗本者。示其立論所宗有本也。以四論非一時作。論既成。乃以宗本義統之。蓋所 宗本乎一心。以窮萬法迷悟凡聖之源也。如起信以一心為宗。有法有義。故曰宗本 義。

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

此標宗揀法。以為四論之本也。本無者。直指寂滅一心。了無一法。離一切相。逈 絕聖凡。故曰本無。非推之使無也。以一切諸法。皆一心隨緣之所變現。心本無 生。但緣會而生。故曰緣會。以緣生諸法。本無實體。緣生故空。故曰性空。以全 體真如所變。故曰法性。真如法性所成諸法。真如無相。故諸法本體寂滅。故曰實 相。是以本無。為一心之體。緣會。為一心之用。實相。法性。性空。皆一心所成 萬法之義。故曰一義耳。依一心法。立此四論。不遷當俗。不真當真。二諦為所觀 之境。般若為能觀之心。三論為因。涅槃為果。故首為宗體。

何則。(此徵起四論。各有所宗)一切諸法。緣會而生。

此下標顯不遷宗體也。寂滅一心本無諸法。本無今有。故曰緣會而生。

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緣離則滅。

此顯心本不生。但是緣生。非心生也。以生本無生。故滅亦緣滅。非心滅也。不生 不滅一心之義。於是乎顯矣。

如其真有。有則無滅。

此返顯緣生諸法非實有也。真。實也。若諸法果是實有。則不應隨緣散滅。今既隨 緣滅。則法非實有矣。

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

以此緣生緣滅而觀諸法。則知雖今現有而非實有。以體常自空。體常自空。故義說 性空。

性空故。故曰法性。

諸法實性即是真如。真如性空。以真如性現成諸法。法法全真。良由真如性空。故 諸法性空。稱為法性。

法性如是。故曰實相。

(7)

諸法之性全體真如。真如之相本自無相。法性如如。寂滅離相。故曰實相。

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

實相乃真如實體。今既隨緣成一切法。則法法皆真。若觀法法全真。則了無一法可 當情者。斯則不待推測使無。則法本無也。萬法本無。又何有一毫可轉動哉。以此 而觀諸法。則不遷之旨。昭昭心目矣。上明不遷宗本。

言不有不無者。(此標不真空宗本也)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

此標立論所破之執也。不如。猶不比也。凡夫外道。定執諸法是實有。確執諸法為 斷滅之無。政在所破。但以不字破之。故曰不有不無。

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

此出計也。若以諸法為實有。則墮常見。若以諸法為實無。則墮斷見。

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

此示正觀也。存無下應添一有字。言不存有無二見以觀法。可謂識法之實相矣。以 有無二見。顛倒見也。

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矣。

此出觀益也。謂離有無二見以觀諸法。則法法寂然。故法雖有而不取相。不取法 相。則當體如如。故相即為無相之相矣。諸相無相。寂滅性空。斯則所觀之境空。

境空則心自寂。故聖人之心。為無住之住。此心空也。心境俱空。於何不寂。

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云正觀。若其異 者。便為邪觀。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

此約法以顯能觀之人也。三乘之人。同觀性空而得道果。然此諸法性空。即是實 相。能見諸法實相。方為正觀。設使二乘不見此理。則同凡夫顛倒矣。此單約諸法 盡皆實相。二乘所見偏空。亦是實相性空。若不是實相性空。何以得證道果。意謂 法一人異。故下難明。

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

此明法一人異也。伏難。難曰。既三乘同見一法。何以證果有差。答曰。其實三乘 觀法無異。但為心有大小。故證果有差耳。足知法本是一。但人心大小有異。故所 證果不同。以取不取相故耳。非法異也。正若三獸渡河。河本是一。但三獸大小不

(8)

同。故所履淺深不一。斯乃獸三而河非三也。詳夫立論之意。蓋以不遷當俗。不真 當真。二諦為所觀之境。般若為能觀之智。境智為因。涅槃為果。其三乘乃能修之 人。故介宗本之中。良有以也。

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

此標般若無知宗本也。梵云漚和。此云方便。般若。此云智慧。以有方便之智。乃 稱大慧。若無方便。但名孤慧。故所取偏空。非大慧也。前二論真俗二諦。當所觀 之境。今漚和般若。為能觀之心。雙照二諦。不取有無。不墮二邊。故云大慧。

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 若力也。

此釋大慧之義也。能見諸法實相。是謂般若。雖觀空而不取證。仍起方便度生之 事。是仗漚和之功也。適化眾生。乃方便之事。雖涉生死。不被塵勞所累。全仗般 若之力也。是以菩薩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淨名云。無方便慧縛。有 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雙照二諦。不取有無之相。故能出空入假而 無礙。故云大慧。

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虗。故常處有而不染。不厭有而觀 空。故觀空而不證。是謂一念之力。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歷然 可解。

此重明不證不染之義也。以般若唯照空。漚和唯涉有。以涉有而不迷虗。是仗般若 之力。故處有而不染。以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取證。是仗漚和之功也。斯則 空有不異之二諦。權實不二之一心。同時雙照。存泯無礙。故曰一念之力權慧具 矣。好思歷然可解者。勉其用心觀照分明。則心境歷然。權實並顯。當不勞而妙契 矣。

泥洹盡諦者。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滅。故謂盡耳。無復別有一盡處耳。

此標涅槃無名宗本也。言泥洹。亦名涅槃。稱為盡諦者。直是煩惱結盡而已。所謂 五住究盡。故二死永亡。是生死永滅。名為盡耳。非復別有一盡處可歸。亦非實有 一名可稱也。故曰涅槃無名。四論所宗。一心為本。謂不有不無之二諦。以非知不 知之觀照。證不生不滅之一心。因果冥會。妙契環中。宗本之義。盡乎是矣。

物不遷論第一

此論俗諦即真。為所觀之境也。物者。指所觀之萬法。不遷。指諸法當體之實相。

以常情妄見諸法。似有遷流。若以般若而觀。則頓見諸法實相。當體寂滅真常。了

(9)

無遷動之相。所謂無有一法可動轉者。以緣生性空。斯則法法當體本自不遷。非相 遷而性不遷也。能見物物不遷。故即物即真。真則了無一法可當情者。以此觀俗。

則俗即真也。良由全理成事。事事皆真。諸法實相。於是乎顯矣。論主宗維摩法 華。深悟實相。以不遷當俗。即俗而真。不遷之旨。昭然心目。

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余則謂之不然。

將明不遷。先立遷流之相。為所觀之境。要在即遷以見不遷。非相遷而性不遷也。

是由人迷謂之遷。人悟即不遷。故曰人之常情。余則謂之不然。論主妙悟實相。故 總斥之。法華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大火所燒。此土安隱。譬如恒河之水。人 見為水。鬼見為火。迷悟之分。亦由是也。

何者。(徵釋迷悟之由)放光云。法無去來。無動轉者。

引經立定宗體。此義引彼經第七卷中云。諸法不動搖。故諸法亦不去亦不來等。即 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蓋言諸法實相。當體如如。本無去來動轉之 相。佛眼觀之。真空冥寂。凡夫妄見。故有遷流。不遷論旨。以此為宗。

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

此依宗出體也。尋究不動之旨。蓋即動物以見真常。非捨動以求靜也。良由全理所 成之事。法法皆真。當體常住。非於事外求理。故但言事不遷。不說理不遷也。以 即事物以見不遷。故云必求靜於諸動。立論文義有四段。初約動靜以明境不遷。次 約境以明物不遷。三約古今以明時不遷。四約時以明因果不遷。此初也。

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此依體釋義也。必求靜於動。雖萬動陳前。心境湛然。故曰雖動常靜。苟不捨動求 靜。故一道虗間。雖應緣交錯。不失其會。如華嚴云。不離菩提場。而徧一切處。

所謂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不悟 此理。難明動靜不二之旨。

然則動靜未始異。而惑者不同。緣使真言滯於競辯。宗途屈於好異。所以靜躁之 極。未易言也。

此依義辯惑也。其實動靜一源。本來不二。故未始異。但迷者妄見不同。各執一 端。真言。如所引不去來動轉等了義之談。以異見不同。故使真實之言滯於競辯而 不通。使一乘真宗不能伸暢。返屈於好異之論。如所破心無本無廓然等。皆不了實 相而妄生異論。論者以此之故。所以靜躁之極致。難與俗人言也。

(10)

何者。(徵釋難言之所以)夫談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違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 而無味。

所以難言者。以法不應機。所謂高言不入於俚耳也。若談真則逆俗人之耳。若順俗 則違真常之道。若真常不明。則迷者不能使之歸真。若逆俗人之耳。則言之出口淡 而無味。此其所以難言也。

緣使中人未分於存亡。下士撫掌而弗顧。

所以難言者。正為根機之不同也。其順真逆俗之言。若上根利智。聞而便信。故不 失人。亦不失言。若使中根之人。則猶疑不決。故未分存亡。若下根聞之。則撫掌 大笑而不顧矣。存亡撫掌二語。出老子。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 笑不足以為道。是知實相妙談。聞而信者實不易得。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此歎不唯信根之難。而真常之法。其實難信難解也。以其觸目皆真。目對之而不 覺。可不哀歟。

然不能自已。聊復寄心於動靜之際。豈曰必然。試論之曰。

此言作論之意。為愍迷者。悲興於懷。不能自已。聊爾寄心於動靜之間。以明動靜 不二之言。以曉迷者。然非敢謂必然。但試論之耳。

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此引經論以定不遷宗極也。諸法當體寂滅。本自無生。從緣而生。故無所從來。緣 散而滅。故去亦無所至。如空中華。無起滅故。中論但義引彼第二論破去來品云。

去法。去者。去處。皆相因待。不得言定有定無。是故決定知三法虗妄。空無所 有。但有假名。如幻如化。大方無隅。本無定向。去者妄指。其實無方可至。如人 往東。究竟不知以何為東也。

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

此下論物不遷也。經言法無來去。則觸目真常。論云去不至方。則去而不去。斯皆 即動求靜之微意。證知物不遷明矣。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如朱顏在昔。今已老耄。以謂流光遷謝。故 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以我而觀。朱顏自住在昔。未 嘗遷至於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人之以為遷流者。以少壯不來。故以為動)靜而非

(11)

動。以其不去。(我之所謂不遷者。以少壯在昔不來今。亦如老耄在今不至昔。故以為靜)然則所造未 嘗異。所見未嘗同。(同以昔物不來。而見有動靜之不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迷者以情 逆理。故塞。悟者以理達事。故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若悟真常。有何相可滯哉)。

傷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對真而莫覺。

上逆順二言。總申實相之境不異。因人迷悟之不同。故所見有乖。此傷夫下。正出 迷情。以觸目皆真。但人迷不覺。良可哀哉。

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

此總責迷倒也。既知往物不來。則知昔住在昔而不來今。則可例知今物亦不至昔 矣。此乃不遷之義也。却謂今物可遷而往。豈不迷哉。

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 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 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此約今昔不相往來。正明不遷之義也。以向物自住在向而不來。即今求向而不可 得。返覆而觀。則知今自住今。而不至向。則不遷之義明矣。以其昔自住昔。今自 住今。絕無往來之相。以此觀之。不遷之旨。昭然可見。論初引經論以無去來立定 宗體。故返覆論之。

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

此引孔子之言。以證不遷之義也。義引莊子。仲尼謂顏回曰。吾與汝交一臂而失 之。可不哀歟。意謂交臂之頃。已新新非故。蓋言迅速難留之如此也。論主引意。

要在迅速極處。乃見不遷之實。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

不為愚者說。賢首解云。以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非無 生。則無流轉。是故契無生者。方見剎那。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論主深 悟實相。即在生滅遷流法中。頓見不遷之實。故所引乃遷流之文。以明不遷之旨。

非達無生意者。最難轉身吐氣也。

既無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

此結顯妙悟。不落常情也。後結文云。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言諸法湛然。無纖微 朕兆來去之相。有何物而可動轉乎。詳其論意。雖云今昔之物本無去來。要見時無 古今。平等一際。若達古今一際。則物自無往來。所謂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

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所謂枕上片時春夢間。行盡江南數千里。若以夢事而觀

(12)

諸法。則時無古今。法無去來。昭然心目。纔入意地。便墮流轉。此非常情可到 也。

然則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復何 怪哉。

此引迅速四事。以證即物不遷。以成上無往返之微朕意也。旋嵐。亦云毗嵐。乃壞 劫之風。須彌為之摧。故云偃嶽。野馬。出莊子。乃澤中陽燄。飄揚不停。且此四 事。常情見之。以為遷流之極。若言不遷。則以為怪。以明眼觀之。本無遷流。復 何怪哉。如初引經云。法無去來。無動轉者。正要即動以見不遷。非指靜為不遷 也。靜已不遷。又何論之有。故論命題。乃以物物當體不遷。非言相遷而性不遷 也。此不遷之旨。正顯諸法實相。非妙悟之士。誠不易見。上已備論不遷之旨。下 引教會通。以釋前真言滯於競辯宗途屈於好異。靜躁之極未易言。等文。要人離言 會意。不可執言失旨也。

噫。聖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此言人命無常。意在密顯真常)是以聲聞悟非常以 成道。緣覺覺緣離以即真。(二聖皆以聞無常而證果)苟萬動(法也)而非化。(化言生死無常也)豈 尋化以階道。(道。涅槃果也。意謂若萬法不是無常。二乘聖人何以由聞無常而證聖果)覆尋聖言。微 隱難測。(返覆推尋聖人之言。雖說無常。而意在密顯真常。所以隱微難測)若動而靜。似去而留。(聖 人言雖動而意在顯靜。言似去而意實常住。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但可以神會。難以事相求之耳。若不達聖人立 言之旨。不能離言得意。將謂實有生死去來之相。執言競辯。此則終不能悟不遷之妙。直須離言得體。方能契會 本真耳)可以神會。難以事求(謂滯相則迷真。當契神於物表耳)。

是以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耳。豈曰去而可遣。住 而可留也。

此釋聖言難測。教人離言體妙也。言去言往。乃生死法也。住。乃涅槃常住之果 也。凡聖人言生死遷流。不是實有可去之相。但防閑凡夫執常之想耳。所稱涅槃常 住。非是實有可住之相。但破二乘厭患生死之情耳。其實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 得。豈曰定有生死可遣。實有涅槃可留也。下引證。

故成具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

斯皆導達群方。兩言一會。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此明聖人言異而旨一。釋上生死涅槃二法皆空之義也。成具言菩薩以處凡夫計常之 中。故說無常以破其執。非是實有生死之相。意在令人即無常以悟真常。如大論 云。諸法湛然。常住不動。本無去來。意欲令人即羣動以悟不遷。而常與無常之 言。皆導達羣方。隨類應機之談。言異而旨一。豈以殊文而乖其致哉。執言競辯。

(13)

豈非惑耶。下釋兩言一會。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證無為而不捨萬行。故常而不住。處生死而不起涅槃。故去而不遷)

不遷。故雖往而常靜。(雖順萬化。而一道湛然)不住。故雖靜而常往。(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

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以無心意而現行。故常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

(不住無為。不捨有為。故靜而不留。此釋兩言一會之義也)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 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觀聖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

此引二氏之言。證明兩言一會之義也。莊子曰。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

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藏天下於天下。則無所遯矣。此言舟山藏於壑澤。將 謂之固。然被有力者負之而趨。則不能留。如今人熟睡舟中。順流而去。雖遷實不 見其遷。意謂人未忘形合道。縱隱遯山林。寄形天地。然形骸亦被造化密移。而昧 者不覺。以有所藏。則有所遯。若形與道合。則無所藏。無藏則無遯。如藏天下於 天下。則無所遯。此莊子意也。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此歎 道體無間。如川流之不息。此孔子意也。論主引文以證不遷。意取昧者不覺。則雖 遷而不遷。不捨晝夜。則雖往而不往。故論釋之曰。斯二語者。但是感歎往者之難 留。不是排今而可往。斯則言雖似遷而意實不遷。故誡之曰。觀聖人之心。不以常 情執言害義。可謂之得矣。論主引遷流之文。而釋以不遷之義。結以不是排今可 往。則重在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一語。為不遷之準。要人目前當下直達不遷 之旨。了無去來之相。求之言外。則妙旨昭然。

何者。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人雖同體一質。而有老少之不 同。形容似有遷變。其實朱顏自隨住在昔少時而不來。老耄自住在今而不去。此不遷意也)是以梵志出家。

白首而歸。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鄰人皆愕 然。非其言也。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

此引梵志之事。以釋雖遷而不遷。以明昧者不覺之義也。且梵志自少出家。白首而 歸。隣人見之。謂昔人猶在。是以昔之朱顏為今之老耄。梵志答曰。吾似昔人。非 昔人也。意為少壯自住在昔而不來。豈可以今之老耄排去而至昔耶。此不遷之義明 甚。但隣人不知。故愕然非其言。是昧者不覺之意也。予少讀此論。竊以前四不遷 義。懷疑有年。因同妙師結冬蒲阪。重刻此論。校讀至此。恍然有悟。欣躍無極。

因起坐禮佛。則身無起倒。揭簾出視。忽風吹庭樹。落葉飛空。則見葉葉不動。信 乎旋嵐偃嶽而常靜也。及登廁去溺。則不見流相。歎曰。誠哉。江河競注而不流 也。於是回觀昔日法華世間相常住之疑。泮然冰釋矣。是知論旨幽微。非真參實 見。而欲以知見擬之。皆不免懷疑漠漠。吾友嘗有駁之者。意當必有自信之日也。

是以如來因群情之所滯。則方言以辯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

(14)

異者。其唯聖言乎。

此總結聖人言異而心不異也。諸佛出世。本來無法可說。但因群生所執之情。故隨 類設言以辯惑。破其執耳。所乘乃不二之真心。其言乃不一之殊教。其說雖乖。而 心實不可異者。其唯聖言乎。隱微難測。正在於此。

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

此釋乖而不異之義也。謂談真有不遷之稱。而意在攝俗。導俗有流動之說。而意在 返真。是以千途異唱。會歸同致。此所以乖而不可異也。

而徵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聆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 遷之者。何也。

此出迷者執言失旨也。徵文。謂但取信於文言者。隨語生解。聞不遷。則謂昔物不 至今。似為得旨。及聆流動。又謂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則古自住古。今自住 今。而欲遷今至古者何耶。此責執言之失也。以古不來則易見。言今不至昔最難 明。論主直以現今當下不遷至昔。立定主意。要人目前頓見不遷之實。了悟諸法實 相。為論之宗極。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

此下正破迷執也。上論物不遷。此論時不遷。凡言往不必作往解。古今常存者。以 其不動也。凡稱去不必作去解。謂不從今至古者。以古不來今也。

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

此結歸宗體也。以其不來不去。了無三際之相。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不靜。平等 一如。故各性住於一世。

然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苟得其會。豈殊文之能惑哉。

此顯忘言會旨也。雖則千經萬論。殊文異說。苟得法界宗通。則會歸一真之境。豈 被文言之所惑哉。

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 也。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

此顯迷語一源也。人之所謂住者。乃妄執為常。且執常。則墮無常矣。故我言去以 破其執者。意在無住。非謂往也。今之所謂去者。乃執生死無常也。我則言其住以 破其執。意在本無生死。非謂住而可留也。是則去住二言。無非破執之談。以顯一

(15)

真常住。故言殊而致一。正若老氏所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此言迷 悟不出一真。是非本無二致。正是現前。則不隨言取義也。

何者。(此徵顯古今不遷。要即迷返悟也)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人於今中求古而不可得。則計 以為遷。此迷也)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我求今於古中而不可得。則知今不去。此悟也)今若至 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若今古果有往來。則當互有其跡)今而無古。以知不 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此正示不遷義也。以今中無古。則知古不來。古中無今。則知今不去。既 無來去。則前後際斷。又何遷之有)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古今不相到)事各性住於一世。

有何物而可去來。(若悟古今一際。則了法法真常。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此則事各性佳於一 世。有何物而可去來哉)然則四象風馳。璇璣電捲。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

此結歸妙悟也。四象乃日月星辰。新疏指四時。璇璣舊為北斗二星名。今意為斗 樞。皆旋轉不停。如電捲無速也。苟悟不遷之理於毫微。則雖速而不轉。若法界圓 明。則十方湛然寂滅矣。前一往皆論迷見遷流故。故為凡。此下論悟則不遷。是為 聖。

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

此下言悟之為聖。故常住不朽。以明因果不遷也。功流萬世。則利他之行常存。道 通百劫。自利之行益固。雖萬世百劫。時似有遷。而二行不朽。不遷之實也。

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步。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

此引二氏之言。以證因果不遷之義也。論語云。譬如為山。雖覆一簣。進吾進也。

老子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二語皆譬資始成終之意。為山萬仞。假一簣以成 功。山成而初簣不廢。如行千里。始於發足一步。行至而初步不移。故功成至聖。

行滿不異於初心。所謂發心畢竟二無別。從因至果。而行行不遷。淨名云。所作之 業亦不忘。不忘則不朽。善惡皆然。此論聖功也。

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明矣。故經云。三災彌 綸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

此以不朽釋不遷意。所言功業不朽者。以昔因不化。由不化。故不遷。不遷。故知 因果湛然。平等一際明矣。引經證成。彌綸。充滿之義。言三災壞劫。乃遷之極 也。而行業湛然。不動不壞。所謂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則極遷極不遷。言可 徵矣。

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 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復何惑於去留。踟躕於動靜之間哉。

(16)

此總結歸因果不遷。以終一論之義也。何者。徵明因果不遷之意。果不俱因。言因 果終始不同遷也。因因而果。果成而因不滅。不遷也。果不俱因。而昔因不來。不 來。則昔自住昔。雖遷而不遷也。以不滅不來。則不遷之理明矣。又何惑於去留之 相。踟蹰於動靜之間哉。踟蹰。乃卻顧不進之意。猶豫不決之謂也。既明不遷之 理。又何惑於去來之時。懷疑於動靜之境哉。一論大義。結歸於此。

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苟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 矣。

此結責勸修也。謂既明不遷之理。則旋乾倒嶽。勿謂不靜。洪流滔天。勿謂其動。

此責也。下勸修。若能契悟於即物。見真之境。則觸目無非實相常住。一切萬法無 有一毫可動轉者。斯則不必遠求而當下可知矣。

物不遷論(終)。

予少讀肇論。於不遷之旨茫無歸宿。每以旋嵐等四句致疑。及後有省處。則信知肇 公深悟實相者。及閱華嚴大疏。至問明品。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清凉大師引 肇公不遷偈證之。蓋推其所見妙契佛義也。予嘗與友人言之。其友殊不許可。反以 肇公為一見外道。廣引教義以駁之。即法門老宿。如雲棲紫柏諸大老。皆力爭之。

竟未迴其說。予閱正法眼藏。佛鑑和尚示眾。舉僧問趙州。如何是不遷義。州以兩 手作流水勢。其僧有省。又僧問法眼。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何不取於相。見於 不動去。法眼云。日出東方夜落西。其僧亦有省。若也於此見得。方知道旋嵐偃 嶽。本來常靜。江河競注。元自不流。其或未然。不免更為饒舌。天左旋。地右 轉。古往今來經幾徧。金烏飛。玉兔走。纔方出海門。又落青山後。江河波渺渺。

淮濟浪悠悠。直入滄溟晝夜流。遂高聲云。諸禪德。還見如如不動麼。然趙州法 眼。皆禪門老宿將。傳佛心印之大老。佛鑑推之示眾。發揚不遷之旨。如白日麗 天。殊非守教義文字之師可望崖者。是可以肇公為外道見乎。書此以示學者。則於 物不遷義。當自信於言外矣。

肇論略注卷一

(17)

肇論略注卷二

明匡山沙門憨山釋 德清 述 不真空論第二

此論真空不空。以為所觀真諦之境也。不真有二義。一有為之法。緣生故假。假而 不實。其體本空。此俗諦不真故空。名不真空。真性緣起。成一切法。體非斷滅。

不是實實的空。名不真空。有是假有為妙有。空非斷空為妙空。此則非有非空為中 道第一義諦。以妙空破心無論本無論二宗。以妙有破即色遊玄論一宗。即命題一 語。曲盡真諦之妙。妙契中道之旨。非玄鑑幽靈。何以至此。

夫至虗無生者。(指中道第一義諦。非思量分別境界)蓋是般若玄鑑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 也。(般若實智照理。故曰玄鑑。中道為實智所歸。故曰妙趣。此則空而不空。有物以中道為宗極。故有而不 有。非空非有。妙盡中道。此標宗立體。下依宗辨相)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上 言所觀之境。此言能觀之人。中道妙理。唯聖乃證。故曰自非聖明有獨達之智。何能契悟於二而不二之間哉)是 以至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以其即 萬物之自虗。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此釋上不滯二邊之所以也。神心。謂實智內照即玄鑑。無窮。謂中道即妙趣。窮不 能滯。謂不墮斷空此釋上半句謂不滯空。下釋次半句不滯有。極耳下。謂權智外 應。耳目聲色乃有物。極。謂宗極。由權智外應。而不動本際。故處有而不為所 制。聖能如此者。豈不以即萬物之自虗。故物不真累其神明哉。由萬物自體本虗。

故即有以觀空。故物物皆真。與智冥一。故不能累其神明也。

是以聖人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此承上不滯二邊以明妙契中道之所以也。理。調也。聖 人乘一真之心。而調順萬物。則物物皆真。無一法可當情。故無滯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 適。(審。猶處也。一氣。猶一真。化。謂萬法。以審處一真之心。以觀萬法。則法法皆真。萬物皆己。故所遇 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湻。(混。謂混融。雜。謂異類。[涼-小+田]。謂一真。由法法皆真。

故眾生如也。眾生本如。故能混融異類。則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平等寂滅。故一一[涼-小+田]真)所遇而 順適。故則觸物而一。(以所遇皆真。故觸事而真。故物物歸一)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 異。(此結顯一源。良由心境一如。故萬法皆如。故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 故。則雖象而非象。(由心境不異。則萬法皆空。故象非真象。諸相寂滅。則無法當情。故雖象而非象矣)

然則物我同根。(物。謂境。我。謂心。同根。謂心境一如。釋上觀智俱泯。心境兩忘)是非一氣。

(是。謂真諦。非謂俗諦。一氣。謂真俗不二。妙契中道)潛微幽隱。(如此境智俱忘。真俗絕待。長為深潛微 密幽隱之境界。唯聖能證能知)殆(殊也)非群情之所盡。(如上所云。殊非淺智劣解者所能盡也)故頃爾 談論。至於虗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眾論競作。而

(18)

性莫同焉。

此下敘異見皆在所破。以申作論之懷也。虗宗。即下所引三宗。各立異見。故每有 不同。大凡立論蓋為顯理。今以不同之見。以適大同之理。有何法而可同哉。由各 騁己見。競論虗宗。所見不一。故論旨不同。要歸至理。則畢竟難同。故得不已。

造此論以破之。

何則。(徵起眾論)心無者。(先敘破晉道恒心無宗)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敘異計也。言心 無者。謂但無心趨附於萬物。未達物虗故。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虗。

此出得失也。以心不附物。則不被外境搖動。故得在於神靜。以不了萬物緣生性 空。故失在於物虗。以心空境有。非中道也。

即色者。(次破晉道林造即色遊玄論。為即色宗)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此敘計也。謂青 黃等色。不自為色。但因人名之為色。心若不計。則雖色而非色矣)夫言色者。但當色即色。豈待色 色而後為色哉。此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

此敘破也。夫凡言色者。但當在色本就是色。豈待人名彼青黃然後為色哉。此直 下。言得失。此但言色不自色而已。未了色體本空也。以唯知依他起名假。不知圓 成體真。故非正論。

本無者。(此破晉竺法汰本無宗)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亦 無。(此敘計也。此以情好尚於無。故觸事發言。皆賓伏於無。故言非有。則計有亦無也。及言非無。則計無亦 無也。有無俱無。將謂虗玄。不知墮於斷見。未明正理。故非正論)尋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

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此出正理也。詳夫聖人立言之本意。但以非有者。顯物非實有。言非無 者。顯無非絕無也)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 之情哉。

何必下。斥異見也。然非有非無。但是有非實有。無非實無。又何必執計非有為絕 無此有。非無謂絕無彼無哉。然雖有無俱無。似為玄妙。此直好無之談。未達正 理。豈是順通事物之實性。以達即物明真之旨哉。上敘破計。下敘立論正義。

夫以物物(二物字。謂以名名物)於物。(此物字。所名之物)則所物(此物字謂所名)而可物。(此物 字。乃所名之物)以物物(二物字。亦是以名名物)非物。(此物字亦指所名之物。言非物。如龜毛兔角等)故 雖物而非物。(言雖有其名。無實物可得)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

將以名言論真諦。惟真諦非名言可及。故發論之初。先以名物以啟端。謂以名名於 有相之物。則有物可指。若以名名於非物。然非物乃無相之物。如呼龜毛兔角等。

此則但有虗名。其實無物以當其名。故曰雖物而非物。由是觀之。如說火談冰。豈

(19)

有寒熱於齒頰。此物不即名以就實也。如呼龜毛兔角。豈有毛角以應求。此名不即 物而履真。謂不就所呼而得實物也。是知名不就實。則有相之物皆假名。物不履 真。則無狀之體但虗稱。密嚴云。世間眾色法。但相無有餘。唯依相立名。是名無 實事。物尚如此。況真諦無相。豈名言之可及乎。故下云。

然則真諦獨靜於名教之外。豈曰文言之能辨哉。然不能杜默。聊復厝言以擬之。試 論之曰。

真諦寂寥空廓。思議之所不及。離相離名。象數所不能詮。迥出常情。故曰獨靜於 名教之外。如此豈語言文字所能辯哉。今為破迷執以顯正理。故不能杜口緘默。聊 復厝置其言以擬議之。略試論之耳。上敘意。下正論。

摩訶衍論云。諸法亦非有相。亦非無相。中論云。諸法不有不無者。第一真諦也。

此引教定宗也。言諸法非有非無者。先立中道諦體也。言不有者。即俗諦不有也。

不無者。真諦不無也。以俗諦假有不真故空。真諦緣生故。不是實實斷空。故題稱 不真空。含有二義。此遮二邊以顯中也。故立論之初。引此二論以定綱宗。發明中 道第一義諦。不屬有無二邊也。下依宗斥邪。

尋夫不有不無者。豈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寥虗豁。然後為真諦者乎。

此斥邪謬。先破本無一宗也。以本無宗義。謂非有。有亦無。非無。無亦無。有無 俱絕。不達緣生千化之有。故墮斷空。以此斷空絕無一法。故云滌除萬物。聞見俱 泯。故云杜塞視聽。古人呼此為豁達空。故云寂寥虗豁。意謂不有不無者。蓋是雙 非二邊。以顯中道第一義諦。豈以豁達斷空為真諦乎。古德云。寧起有見如須彌 山。不起無見如芥子許。永嘉云。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以此一宗為 害甚巨。眾聖所呵。正在所破。故論開端即痛斥之。急欲令人發起大乘正信也。下 顯正義。

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此顯正義。言非有者。在即物以順通其理。故物物順理而不逆。是為非 有)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言諸法緣生虗假。故即假即真。不必改易然後為真。若改易求真。是為析 色非真空也。故為非無)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不是實無)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不是實 有)雖有而無。所謂非有。(結以不真故空)雖無而有。所謂非無。(結不是實空)如此。則非 無物也。(言非是絕無。正破所執)物非真物。(但物非真物耳。正出論義)物非真物。(非真。即題稱 不真)故於何而可物(不可物。即題稱空義)。

反覆論議非有非無。以釋成不真空義。以破本無之妄計也。蓋即有以明空。是謂妙 空。即空以明有。是謂妙有。不真一語。盡大乘空義。真諦之理。妙極於斯。

(20)

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以明夫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自虗。豈待宰割以 求通哉。

此下依宗廣辨。以明二諦無雙。以顯中道第一義諦也。文有三段。初色空不二。次 真俗不二。三有無不二。今初。色性自空。在色即是空。非色敗為空。此正顯色空 不二也。是故聖人即萬法以見性空。以萬法本性自空。故不待宰割分析然後為空 也。彼計本無者。豈不淪於斷滅耶。

是以寢疾有不真之談。超日有即虗之稱。然則三藏殊文。統之者一也。

此引二經以證色空不二之義也。淨名云。菩薩病者。非真非有。超日明三昧經云。

不有受。不保命。四大虗也。非但二經明色性空義。即三藏殊文。皆顯色空不二之 旨。故曰統之者一也。

故放光云。第一真諦。無成無得。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

次明真俗不二也。先引經約成得以定二諦。以真諦離緣。故無成得。俗諦緣生。故 有成得。

夫有得即是無得之偽號。無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此約真偽以分真俗。以真俗諦緣生故假。故曰偽號。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無得是 有得真名。

真名故。雖真而非有。偽號故。雖偽而非無。

此下約雙非以明不二。先出所以。良由有依真立。故有而非有。真自隨緣。故無而 不無。

是以言真未嘗有。(以物即真。故未嘗有)言偽未嘗無。(隨緣建立故不無)二言未始一。二理未 始殊。(言異而旨一)故經云。真諦俗諦謂有異耶。答曰無異也。(正顯不二)此經直辯真諦 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豈以諦二而二於物哉。

放光已下。通明真俗不二之旨也。物。指中道理。古德云。二諦並非雙。言單未曾 各。宗門謂一雙孤鴈。搏地高飛。一對鴛鴦。池邊獨立。曹洞賓主五位。正偏兼 帶。照用同時。雖發明向上。實顯理事混融。真俗不二之旨。苟悟即真。自然得大 機用矣。

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

此下三辨有無不二也。此以二語徵起。果。實也。謂萬物果有其不有。果有其不無

(21)

耶。且徵定。下四句釋也。

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

釋不有不無義也。謂果有真空。則幻有是假。故雖有而不有。果有妙有。則無非斷 滅。故雖無不無。故下成正義。

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虗。(非豁達斷空)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謂是緣生假有。故非實 有)若有不即真。(謂不實有)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此結成有無。總顯不二之義也。謂若有不是實有。當即有以觀無。則無非實無。不 必芟夷其跡。然後為無也。若芟夷其跡。則為析色。若絕無。則墮斷滅。以真諦之 理。本非有無。故稱異而致一也。上顯真俗不二。下引經斥迷。以攝歸真。

故童子歎曰。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

引經證成。攝歸真諦非有非無也。楞嚴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 滅。不實如空華。以從因緣。故非有無。

瓔珞經云。轉法輪者。亦非有轉。亦非無轉。是謂轉無所轉。此乃眾經之微言也。

良以說法非有非無。故法輪轉無所轉。諸大乘經唯明此理。而人不達。妄執定有定 無。故下斥破。

何者。謂物無耶。則邪見非惑。謂物有耶。則常見為得。

將斥迷謬。先縱顯俱非也。謂法果實無。則執斷之邪見非惑矣。若法果實有。則執 常者為得矣。

以物非無。故邪見為惑。(此正破本無心無二宗)以物非有。故常見不得。(此破即色一宗)然則 非有非無者。信真諦之談也。

斥破迷謬。以攝歸真諦也。上約三種不二。反覆覈論非有非無。以祛迷執。苟契雙 非。不墮二邊。則真諦自顯矣。

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中觀云。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尋理即其然 矣。

此下至顯於茲矣一段。正顯不真空義。初引道行立義。次引中觀。約緣生無性以明 不真。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以從緣生是 假。故不有。既從緣起。則本不有而今有之。故云不無。由假故不真。為空。以緣

(22)

起故不實無。故不是真空。

所以然者。(此下辨非有無)夫有若真(實也)有。有自(一向)常有。豈待緣(會聚)而後有哉。

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也。若有不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

(實也)有。有非真(實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上釋非有)不無者。夫無則湛(凝也)然不 動。(變也)可(許也)謂之無。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此約因緣以明非有非無也。謂若有是實有。則一向自有。不待緣會而後有矣。譬彼 真無亦不待緣。今既待緣生。則非實有矣。若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湛然者。

以始教相宗。不許真如隨緣。謂凝然不變。故論主出此文以破執無之見。意謂真如 既已隨緣成一切法。則非凝然不變矣。以真如有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二義。下引論 證成。

故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一切 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下斥異見)尋此有無之言。豈 直反論而已哉。

此引大論。重釋因緣義也。謂諸法既屬因緣。則本非有無。是知無屬因緣。則非斷 無。有屬因緣。則非實有。尋思此言。豈但相反之論而已哉。其意特顯諸法非有非 無義也。良以佛說因緣二字。破盡外道斷常之疑。故論宗此以斥異見。

若應有。即是有。不應言無。若應無。即是無。不應言有。

此言申相反意。謂法應是實有。則不當言無。若應是實無。則不當言有。今言非有 非無者。正以假而非真。故言非有非無耳。下釋異同。

言有。是為假有以明非無。借無以辨非有。此事一稱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領其所 同。則無異而不同。

此釋異同以明不二也。今言有無者。但是假借有無。以明非無非有耳。非實有有無 作實法也。其實一體。但稱說似有不同。苟能領會一真之理。則萬法唯真。無異而 不同也。下顯不真空義。

然則萬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不可得而無。

此辨雙非以顯不真空義也。謂萬法實不有。豈可強執為有耶。諸法果不無。豈可強 執為無耶。故不可定執為有為無也。

何則。(徵釋雙非)欲言其有。有非真(實也)生。欲言其無。事象既形。象形不即無。非 真非實有。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

(23)

此顯雙非。結歸不真空義。以呈觀體也。若言實有。則緣會而生。本自無生。故非 真實生也。若言實無。則緣起即形。隨緣成事。則非實無也。二者皆非真實。故題 稱曰不真空。義顯於茲。良以不真故空。故非實有絕無也。前約緣性無生以明不真 竟。下約名實無當以明不真。

故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此引經證成不真義也。彼經二十七云。須菩提。名字者不真。假號為名。以假故不 真。謂但非實有。非絕無也。故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但非真人耳。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

此以假名釋非有非無也。以名求物。如呼木賊地龍等物。豈有真賊真龍以當其名 耶。以物求名。如召火呼冰。豈實有寒熱以及齒頰耶。足知名實無當。

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 無當。萬物安在。

名實無當。則名相元虗。求物而不可得。則妄想不有。此心境兩空。真俗不立。中 道之旨。於是乎顯矣。下斥迷返悟。

故中觀云。物無彼此。而人以此為此。以彼為彼。彼亦以此為彼。以彼為此。

中論第四云。諸法實相。無有彼此。意顯法本一真。元無彼此。由人妄執。故起是 非。三祖云。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志。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

此出迷者雙執也。如兩人東西對立。同觀一標。東者謂在西。而西者謂在東。然標 實無東西。迷人妄執為必然。此惑之甚也。故彼此未始有。惑者未始無。由是觀 之。諸法本無。而迷者妄執為定有定無。正此意也。

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彼此)而可有(執也)哉。故知萬物非真。假號久矣。

此言悟則是非兩忘。自離有無之執也。既悟物無彼此。則知法非有無。但有假名。

元無實義。

是以成具立強名之文。園林託指馬之況。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

此引內外微言。以結屬忘言之妙也。成具云。諸法無所有。強為其名。園林。即漆 園。莊周嘗為此吏。故以地指人也。指馬之喻。齊物論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

(24)

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天地一指也。萬物 一馬也。意謂物論之不齊者。蓋由人之各執是非之見也。以指喻指等者。謂人以己 之初指。喻彼之次指。為非同己之指以為必然。若易而觀之。則彼之執次指者。又 以己之初指為非矣。馬即雙陸之馬。戲籌也。意亦如指。意謂指馬本無是非。而人 妄執彼此為必然。豈非惑耶。以譬諸法實相。豈有自他。而人迷執為有無。亦猶是 也。苟能忘言契理。則彼此情忘。是非齊泯。有何法可當情乎。成具則妄想元空。

園林則是非無主。故曰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

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者。以其即萬物之自虗。不假虗而虗物也。

故經云。甚奇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此結歸中道第一義諦也。以聖人證窮真諦。故異類分身而不動真際。故千化不變。

入眾生界而不被煩惱所礙。故萬惑常通。以其萬法即真。故不假分析而後為虗也。

故引經證成。由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故立處即真。

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此結歸一心。以明聖人之實證也。初云目對真而不覺。以道在目前。故不遠。以不 覺。則迷之為凡。悟則為聖。是知了悟實相常住。則頓超生死。永證無為。故曰體 之即神。不假外也。

不真空論(終)

肇論略注卷二

(25)

肇論略注卷三

明匡山沙門憨山釋 德清 述 般若無知論第三

般若者。此云智慧。乃諸佛妙契法身之實智也。經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即此 名為根本智。法界幽玄。非此莫鑒。故稱本智。然三乘同乘此智為因。但心有大小 不同。故唯佛為極。以前不遷不真二論。以顯真俗不二之真諦。為所觀之境。今此 般若為能觀之智。謂以無知之般若。照不二之中道。以此為因。將證不生不滅之涅 槃為果。故次來也。然般若唯一。其用有三。一實相般若。以般若乃諸法之實相 故。二觀照般若。即中道妙心之實智。照中道之妙理。理智冥一。平等如一。故理 事雙彰。權實並顯。是為因心果德。故名二智。三文字般若。以諸佛言教。乃般若 所流。故一一文字能顯總持。要即文字以明般若。此般若義也。無知者有二義。一 離妄。謂本無惑取之知。二顯真。有三義。一本覺離念。靈知獨照。知即無知。二 始覺無知。謂窮幽亡鑒。撫會無慮。故無對待之知。三文字性空。非知不知。然雖 三義。蓋以真諦無相。亡知絕鑒。照體獨立。正無知義也。什師初譯大品。論主宗 之以造此論。以呈什師。師曰。吾解不謝子。文當相揖耳。後傳至匡山。劉遺民以 呈遠公。公歎曰未曾有也。當時見者。靡不服膺。

夫般若虗玄者。蓋是三乘之宗極也。誠真一之無差。

此標宗極也。虗玄。正顯無知。以幽靈絕待。故謂之虗。亡知絕照。故謂之玄。三 乘同稟此智。但以取不取。知無知之差。所謂心有大小耳。其實所宗。以此為極。

所謂不二真心。故曰真一無差。

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

此述造論之本意也。語曰。予豈好辯哉。不得已也。故造論之意。本為摧伏邪見。

以正智未明。不得不為之論耳。

有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者。少踐大方。研機斯趣。獨拔於言象之表。妙契於希夷之 境。

此出師承有本也。梵語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以童年而有耆德。故有此名。師本龜 茲國王之甥。以其父鳩摩羅炎。本天竺人。今從本稱。天竺。亦云身毒。亦名印 土。有五。乃婆羅門所居。佛出其中。大方指般若。什師學本生知。年方二十。即 為國王講般若經論。故云少踐大方。妙悟玄猷。故曰研機斯趣。以般若離言。故拔 言象之表。離相離名。非見聞所及。故曰妙契希夷之境。希夷二字。出老子。言妙

(26)

悟超卓。今翻譯大品。論主親承稟受。妙契玄旨。故造斯論。

齊異學於迦夷。

齊。集也。猶齊物之齊。迦夷。亦名迦維。乃佛生之國。佛滅度後。異學紛然。什 師名播五天。彼多宗仰。故云集也。

揚湻風於東扇。將爰燭殊方而匿耀涼土者。所以道不虗應。應必有由矣。

此敘什師入中國之由也。此時道安法師。名震當代。秦主符堅。以師尊之。稱為聖 人。安曰。貧道非聖。聞龜茲國有羅什者。真聖人也。堅聞之。欣慕不已。乃遣大 將軍呂光。率鐵甲兵十萬伐龜茲。以迎師。光將兵至國。圍其都城。王致辭曰。下 國與大秦遼遠。俗不相及。何以見伐。光曰。大秦天王。所以命師伐王之國者。非 為土地之利也。因聞王國有聖人鳩摩什。將迎歸供奉耳。非別有所圖也。王曰。什 乃予國之寶也。安肯棄之。餘則唯命是聽。遂堅壁。光圍久之。王城益急。什請 曰。豈以貧道一人之故。而舉國受困。非利也。願請以行。王不聽。什曰會當歸 耳。王無已。遂遣師同光行。是謂揚湻風於東扇也。光至涼。聞姚萇弒堅自立。國 號後秦。光亦據涼自王。國號西凉。時什師未及入秦。遂居於凉。光無良。多困辱 師。無以自見。故曰將爰燭殊方而未顯。留滯於凉。故曰匿耀凉土。以既來而致 困。其道不行。故曰道不虗應。應必有由矣。

弘始三年。歲次星紀。秦乘入國之謀。舉師以來之意也。北天之運。數其然也。

此敘什師得時行道之由也。姚萇弒堅。在位八年。而什師亦被困於凉。偶堅領鬼兵 入宮。刺萇中陰出血石餘而崩。子興嗣立。降帝號而稱天王。意蓋宗尊周制也。改 元弘始。丑月為星紀。以月紀年也。什師在凉十一年矣。時因殿庭生連理樹。逍遙 園葱變成芷。咸謂智人入國之瑞。知師在凉。秦主乃遣姚碩德伐凉。光已薨。其子 呂隆嗣立。兵至大敗之。隆即降。遂表奉師至。秦主深禮重焉。故曰秦乘入國之 謀。舉師以來之。大品云。般若於佛滅後。先至南方。次至西方。次至北方。大盛 於震旦。震旦在天竺東北。故曰北天之運。數其然也。謂法運時數。當其然耳。

大秦天王者。道契百王之端。德洽千載之下。游刃萬機。弘道終日。信季俗蒼生之 所天。釋迦遺法之所仗也。

此敘明時什師行道之會也。天王乃興自稱。故時並尊之。百王。指堯舜以下。端。

謂百王首。以無為為治也。洽。霑潤也。意稱弘法之德。流潤千載之下也。游刃。

語出莊子。庖丁解牛。游刃其間。恢恢乎有餘地。此稱秦主才智有餘。雖萬機叢 錯。迎刃而解。恢有餘地。故不妨弘道終日也。謂此聖主。信為末法蒼生之所天。

蒼生。猶言赤子。天。稱父母為天。謂養育羣生如一子也。佛臨滅時。將佛法付囑

(27)

國王大臣。非仗大力外護。法難久住。故為遺法之所仗也。上敘弘法之主。下敘弘 法之事。

時乃集義學沙門五百餘人於逍遙觀。躬執秦文。與什公參定方等。其所開拓者。豈 謂當時之益。乃累劫之津梁矣。

此敘秦主弘法之事也。逍遙觀。乃秦主游宴之所。什師至國。遂延於此中以譯諸 經。後因秦主賜什宮人。乃別搆草堂以居之。即今之草堂寺。什師宣梵。秦主親執 文對譯。方等諸經。乃所譯也。開拓。如開疆拓土。以佛法初開荒邈。不唯以益當 時。實為累劫之津梁也。

余以短乏。曾廁嘉會。以為上聞異要。始於時也。

此論主自敘聞法之時也。短乏。謙辭。謂才短德乏。濫廁嘉會。上聞船若玄旨。異 常心要。始於此時也。上敘來義。下顯正宗。

然則聖智幽微。深隱難測。無相無名。乃非言象之所得。為試罔象其懷。寄之狂言 耳。豈曰聖心而可辨哉。試論之曰。

正宗之初。據理出意。將欲制論。先示般若玄旨。非言論可及也。經云。諸佛智慧 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不退菩薩亦不能測。故 曰聖智幽微。深隱難測。般若之體。離相離名。豈言象之所得哉。今欲論之。試罔 象其懷。寄之狂言耳。罔象語出莊子。黃帝遺其玄殊。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罔象索 而得之。謂虗無其懷。乃可與智相應也。狂言亦出莊子。謂大而無當之言。蓋謙辭 也。意謂試以狂言擬之。非敢謂聖心可辨也。

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

此引二經以定宗也。放光。即大品也。兩譯文異。二十卷云。般若無所有相。第十 五云。般若波羅蜜。不生不滅相。道行第一云。般若當從何說。菩薩都不可得見。

亦不可知。此約義引也。以般若體絕諸相。故云無所有相。寂滅湛然。故云無生滅 相。真知獨照。故無所知。絕諸對待。故無所見。般若如此。豈名言之可到哉。下 依宗辨用。

此辨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此徵顯般若實相之體。以為發論之端也。此者指上引二經。乃辨智照之用。既有智 有用。則應有相有知可也。而云無相無知者何耶。由是觀之。實有離相之知。亡知 之照。明矣。但非心識思量可及也。

(28)

何者。(微顯上義)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此凡情也)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 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

此徵明無知之義也。約理而推。夫有所知之境。則滯於一緣。則有不知之地。此心 境未泯。對待未忘。乃凡情也。擬之聖心則不然。以聖心虗靈絕待。境智雙忘。能 所俱絕。是為無知。以無知之知。光明徧照。故無所不知。以不知之知。故曰一切 知。故思益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由無所知。故無所不知耳。豈有 心之知而可及哉。

是以聖人虗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故能默耀韜光。虗心玄鑒。閉智塞 聰。而獨覺冥冥者矣。

此釋聖心無知之所以也。以聖人惑無不盡。故虗其心。真無不窮。故實其照。此實 智內證也。由內證之實。故權智外應。則終日知而未嘗有其知也。由其體用雙彰。

權實並運。故能默耀韜光。不用其知。虗心玄鑒。故無幽不燭。所以外應羣動。則 忘知泯照。閉智塞聦。不有其知。而內與理冥。真知獨照。故曰獨覺冥冥。此所謂 無知無所不知也。

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實智內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權智外應)神無 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

此分別觀照以顯權實二智也。實智照理。故有窮幽之鑒。照體獨立。心境兩忘。故 無知焉。神。權智也。俯順羣機。故有應會之用。無思而應。故無慮焉。無思而 應。則物不能累。故獨王於世表。智無知。則境與心會。觸事而真。故能照於事 外。是以不住無為。不捨有為。權實雙彰。齊觀並照。此聖人之心也。

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 察。而無照功。斯則無知之所知。聖神之所會也。

此釋成二智並運之所以也。以觸事而真。故智雖事外。而未始無事。以神雖世表。

不捨度生。故終日域中。由夫二智齊觀。所以聖人俯仰順化。故權智應接無窮而不 累。實智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此其所以為聖智無知之所知。乃聖智神心之所冥會 也。以此而觀聖心。則般若之旨昭然矣。

然其為物(體也)也。實而不有。虗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

此申明般若體絕有無也。般若本有真實之體。但無相而不可見。故云實而不有。虗 靈湛寂而照用常然。故云虗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義引莊子。六合之外聖人存而 不論。以明般若非常情知見之境。故但當存之而不可論。以非言可及也。

(29)

何者。(微也)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

此明般若不屬有無也。欲言是有。則無相狀。而不可以名貌。欲言其無。而聖人玄 鑒萬機。應用不缺。故不可以有無名也。

聖以之靈。故虗不失照。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虗。

此下明般若寂照一源。體用雙彰。權實並顯也。虗不失照。則寂而常照。故體不離 用。照不失虗。則照而常寂。用不離體。

照不失虗。故混而不渝。虗不失照。故動以接麤。

此正明權實並著也。由照不失虗。故權智外應。混融萬物。而其體湛然而不變。

渝。變也。由虗不失照。故實智內證。而不捨度生。麤謂現身三界。隨類而應。是 以照彌深。用彌廣。

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暫可得。

此結成寂照同時之義也。由其權實不二。故聖人彌綸萬有。潛歷四生。未曾一念捨 眾生界。其實求其智用之跡而不可得。

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云。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所以聖迹萬端。其致 一而已矣。

此引二經結成寂照一源之義也。若聖人有心作為。則有形相而可得。由無心意而現 行。故現身如水月。說法如谷響。雖可見可聞。其實求之而不可得。由不動等覺而 建立諸法。故不離當處而法界彌綸。所以聖迹萬端。皆法身彌布。故云其致一而已 矣。

是以般若可虗而照。真諦可亡而知。萬動可即而靜。聖應可無而為。斯則不知而自 知。不為而自為矣。復何知哉。復何為哉。

此總結般若寂照不二。存泯互融也。由上論聖心如此體用雙彰。故般若體雖至虗。

可以即虗而照。亡。絕也。真諦之境雖絕相。可以即絕相而知。萬動雖紛。可以即 動而靜。聖應雖無為。可以即無為而為。如此。則聖智不知而自知。不為而自為 矣。由其存泯互融。故體用不二也。上顯雙存。下顯雙泯。復何知哉。復何為哉。

其實無知無為也。上本論竟。下問答決疑。有十八段。

難曰。(一有知不矜難。由前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故躡此二句以興難。意謂既 有知有會。豈可言無知無會也。但聖人有知而不矜耳)夫聖人真心獨朗。物物斯照。應接無方。動

(30)

與事會。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萬境齊觀)動與事會。故會不失機。(有感即赴。上領旨 也。下敘計)會不失機故。必有會於可會。(謂必定有機可會)知無所遺故。必有知於可知。

(謂必有能知之心。知於可知之境)必有知於可知。故聖不虗知。必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虗 會。(謂既有知有會。必有可知可會之境。此則知不虗知。會非虗會矣。下正難)既知既會。而曰無知無 會者。何耶。(此正申難也。既有知有會。而曰無者。豈不謬耶。下敘救)若夫忘知遺會者。則是聖 人無私於知會。以成其私耳。(此敘救也。謂若以忘知遺會為救者。則是聖人雖有知會。而不自矜恃為 己能。返以成其知會之名耳。無私成私。語出老子。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自貴愛其身而身返存。謂 聖人但以不矜其知會為己私。故人以知會歸之。其實非無知會也)斯可謂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哉。

(此轉破也。謂如所救云。聖人不矜恃知會為己長。斯可謂不自有其知。豈得謂無知哉○下約知無知相答)答 曰。(約真諦可亡而知以答。先立理)夫聖人功高二儀(仁也)而不仁。(大仁不仁)明逾日月而彌 昏。(功高。謂權智應物。明逾等。謂實智證真。無為而應。故不仁。不慮而知。故彌昏)豈曰木石瞽其 懷。其於無知而已哉。(此揀異無情也。若謂無知。不同於木石)誠以異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 事相求之耳。(此揀異有情也。若謂有知。不同凡夫)子意欲令聖人不自(矜恃)有其知。而聖人 未嘗不有知。(此牒審難意。若以此為得者)無乃乖於聖心。失於文旨者乎。(總責不但不知聖 心。抑且失於文旨)何者。(徵釋通難)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虗空。無知無見。無作無 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絕無)然後無知哉。(此引經證成般若。但無惑取之知。非絕 無真知也。義引大品等文。言真般若者。意在離妄。以體絕纖塵。故清淨如空。以無惑取。故無知無見。以非有 為。故無作無緣。以此而觀。則般若真知獨照。知自無知耳。豈待泯絕靈明。然後為無知哉)若有知性空而 稱淨者。(此牒轉救也。謂若以般若實實有知。但以性空而稱淨者)則不辨於惑智。(此返責也。謂若以般 若性空為淨者。則不辨於惑智。以煩惱亦性空。豈稱般若哉)三毒四倒亦皆清淨。有何獨尊於般若。

(若謂般若以性空為清淨者。則三毒四倒亦皆性空。如此則真妄不分。有何獨尊於般若哉)若以所知(真諦)美 般若。(此敘轉救也。謂若以所知之真諦清淨。以此美般若為清淨者)所知(真諦)非般若。(真諦為所觀之 境。般若為能觀之心。心境不一。故非般若)所知自常淨。故般若未嘗淨。(謂若以真諦清淨美般若 者。然在真諦體固常淨。今為所觀。則對待未忘。是般若未嘗淨。則是真諦返累於般若)亦無緣(因也)致淨 歎於般若。(若真諦有累於般若。則亦無因以淨致歎於般若。下正釋)然經云般若清淨者。將無(豈 非)以般若體性真淨。本無惑取之知。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此正釋經義也。經 云般若清淨者。豈非以般若性淨。本無惑取之知。既無惑取之知。是不可以真知名哉。但無妄知。非無真知也。

如此)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何獨以絕然無知為無知。良以真知自無妄知耳)是以聖人以 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所以會而不 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

此結答問意也。謂能觀之智無知。所觀之理無相。以無知之智。照無相之理。故心 境如如。一道齊平。所以理絕三乘之跡。兔馬。三乘淺深之喻也。而般若照徹無 餘。故無不窮之鑒。如此。所以權智應會羣機而不差。觸事當理而無是。實智則寂 然不動。怕然無為。故無知而無不知矣。聖智如此。豈以不矜其知為無知。又豈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view, even th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idea of Hua-Yen Buddhism is very complicated, indeed, we still believe that we can also find out the

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相妨害。却煩惱已乃見法性。經云。滅非真諦。因

按照湛然「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20]

為「妙有」,妙有非「實有」,故雖有而空淨不滯,故能圓照。就萬累盡去言謂之空無;空

In his commentary on stanza 3627 of Tattvasaṃgraha, Kamalaśīla explains how omniscient beings come to know infinite things (vastvanant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wo sects

才有這樣的結果 ( idaṁ hoti ) 。累次有同樣的事實可現觀或驗證,由例 證推理,就可以記說:處於有這一些因緣具足時( imasmiṁ sati ),肯定 有這樣的結果(

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是以天下無不可學。而極乎聖人之所不

牟尼從劣辨勝拂迹顯本尚非寂場之近況鹿園乎教主既爾所說之法可知觀者觀也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