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第八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八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講義

8-1 元素

8-2 常見的元素 8-3 原子與分子 8-4 正電與負電 8-5 原子的結構

(2)

★ 8-1 元素

一、元素與化合物

(一)元素:不能使用加熱、照光、通電等普通物理方法分解出其他物質,像氫、氧、鎂…這 一類的物質,稱為 。

(二)化合物:為一種純物質,但經過化學反應後又能分解出其他純物質,像氧化汞、氯 化鈉、二氧化碳…這一類的純物質,稱為 。

(三)卜利士利製氧:氧化汞可因光照而分解出氧和汞兩種,而氧、汞無法以普通的方法 再分解,所以氧、汞為 ,氧化汞即為 。

二、元素的種類

(一)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09 種(可能會再增加),在自然界中存在有 88 種,可分為____

_____元素及___________元素。

1.金屬元素的特性:

(1)除了金是_____色、銅是______色外,大部分的金屬元素是銀白色或銀灰色,

且新切面具有金屬光澤。

(2)常溫、常壓下,大部分的金屬元素熔點、沸點高,且以固態存在。除了汞、銫

(熔點28℃)、鎵(熔點 29.8℃)之外。

(3)不易破碎,且具有延展性。

(4)為電、熱的良導體。

(5)金屬的氧化物溶於水呈 。 2.非金屬元素的特性:

(1)不同種類的非金屬元素顏色變化很大,在常溫時,可能以固態、液態或氣態存 在。

(2)易破碎、不具延展性,沒有金屬光澤。

(3)大部分的非金屬元素熔點、沸點比較低。

(4)電、熱的不良導體。但石墨可以導電。

(5)非金屬的氧化物溶於水呈 。 三、元素的符號與命名

(一)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則:

1.利用各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以印刷體大寫來表示。

2.如果有兩種以上的元素名稱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則在大寫的第一個字母後面另加一個 小寫字母來識別。

(二)元素的命名:

1.古代已知的元素依原來的命名。

如:鐵、銅等。

2.配合元素的命名或原文讀音來加以命名。

如:氫:最輕的氣體; 氯:黃綠色的氣體; 鈉:拉丁文第一音節的讀音近「納」。

3.依各元素在常溫、常壓時的狀態配合不同的部首,以一個字表示。

如:固態金屬:「金」部; 固態非金屬:「石」部; 液態元素:「水」部 氣態非金屬:「 」部

【練習】

(3)

1.小明做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共同性質之比較:(A)鋁片(B)銅片(C)石墨棒(D)硫(E)紅磷(F) 碘(G)鉀(H)鈉,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其外表具有紅色者為__________,具有銀白色者為_________。

(2)分別用鐵鎚敲擊,則易被敲碎者為____________。

(3) 如用火焰燃燒上述物質的一端,則易導熱者為___________。

(4)上述物質不易導電者為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元素在常溫常壓時的顏色與狀態:

元素 溴 碘 氯 銅 汞 硫

顏色 狀態

3.請填入適當的元素符號:

(1)堅硬且熔點高,可做燈泡的燈絲:_______。

(2)電話卡上所塗的一層磁性物質,含有何種元素?_______。

(3)製造火藥和硫酸的材料:_________。

(4)飲料盒的內部材料,其合金密度小,是製造飛機的理想材料:_______。

(5)導電性好且便宜,是製造電線的材料:_______。

(6)飾物和高級餐具的材料,容易與硫化氫氣體反應:______。

(4)

★ 8-2 常見的元素

★ 8-3 原子與分子

一、道耳吞原子說

(一)古代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是永恆的,

不會產生也不會消失,可經由碰撞及重新組合而形成各種物質。

(二)道耳吞原子說:

1.一切物質都是由稱為「原子」的微小粒子所組成,這種粒子不能再分割。

2.相同元素的原子,其原子質量與大小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原子質量與大小 均不同。

3.化合物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固定的比例組成的。

4.所謂化學反應是原子間以新的方式重新排列,但所有的原子不會消失,也不會生 成新的原子。

二、道耳吞提到一且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然而,根據後來的研究結果顯示,許多物質是 以分子的形態存在。

三、原子與分子:

原子是構成分子的基本粒子;分子是由二個或多個原子為單位組成的。

四、道耳吞對化學反應的說明:

根據氫和氧燃燒生成水的反應,可獲得以下的結論:

(一)整個反應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各種原子的數目,各個原子的質量都沒有改變,

改變的只是分子的種類。

(二)反應前所有物質的總質量恆等於反應後物質的總質量,所以道耳吞的「 」可以圓滿 的解釋「質量守恆定律」。

【練習】

1.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A)原子種類改變(B)原子總數改變(C)原子分裂成新原子

(D)原子重新排列,種類、數目不變。答 。

2. 如下圖有四種物質,其中『圓圈』代表原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丁)

(1)哪些屬於元素?__________

(2)何者可能是氦氣?_______

(3)何者可能是氮氣?_________

(4)何者可能是二氧化碳?________

(5)何者是混合物?________

(6)數一數!上圖中共有幾種原子?______

3.蠟燭燃燒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氧氣中含有氧原子,二氧化碳 中含有氧和碳二種原子,水中含有氫與氧二種原子,由此可確定蠟燭中至少含有哪幾種原 子?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切物質是由________組成的,但是存在自然界則是以_________的型態出現。

(5)

4.就氫氣與氮氣產生化學反應而言,其反應的分子模型如下圖所示,根據此圖形回答下列題 目:

(1)就整個化學反應而言,反應物所含的原子種類與生成物所含的原子種類的關係,下列 何者正確?(A)反應物較多(B)生成物較多(C)兩者一樣多(D)無法判斷。答:

_____

(2)承上題,反應物所含的原子個數與生成物所含原子個數的關係,下列何者正確?

(A)反應物較多(B)生成物較多(C)兩者一樣多(D)無法判斷。答: 。

(3)有關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子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反應物分子的種類較多(B)

生成物的分子的種類較多(C)兩者分子種類一樣多(D)生成物分子的個數較多。

答: 。

+

(6)

★ 8-4 正電與負電

一、摩擦起電與電荷

(一)電荷有兩種: 和 。

以絲絹摩擦玻璃棒後,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簡稱正電。

以毛皮摩擦塑膠棒後,塑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簡稱負電。

物體呈電中性,是因該物體所帶的正電荷與負電荷一樣多。

(二)兩物體互相摩擦後,其中一物體微量的負電荷轉移到另一物體,而使二者帶等量異 性電的現象,稱為「 」。

(三)兩物體若帶同種的電荷,則彼此 ;

如果兩物體帶異種的電荷,則彼此________;帶電的物體會吸引不帶電的物體。

二、靜電現象:在乾燥的冬天,當我們脫掉毛衣時,常聽到霹啪聲;或撕開包裝免洗筷的塑膠 套子時,塑膠套常會吸附在手上;這些現象都是由____________所引起的靜 電現象。

【練習】

1.被毛皮摩擦過的兩氣球互相接近時,兩氣球會互相_________。

2.以絲絹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被毛皮摩擦過的塑膠尺時,兩者會互相________。

3.一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近一輕物,此輕物被吸引,則輕物(A)必帶正電(B)必帶負電

(C)必不帶電(D)可能帶負電,可能不帶電。答: 。

4.小花取絕緣線四條,分別繫於 A、B、C、D 四個輕小的金屬球,小球可能帶正電、負電或不帶

電;今另取毛皮摩擦過的塑 膠尺進行靜電

力的實驗,其結果如下列各 圖所示,試回

答下列問題:

(1)因摩擦過的塑膠尺帶_____電,且由圖(甲)之相斥,可知 B 球原先必帶____電。

(2)A 球的電性為_______;C 球的電性為 ;D 球的電性為_________。

5.下列哪一項不屬於靜電現象?(A)觸電(B)風扇葉吸附灰塵(C)撕下免洗筷的塑膠套時,

塑膠套會吸附在手上(D)冬天脫掉毛衣時常聽到劈啪聲。答: 。

(7)

★ 8-5 原子的結構

一、道耳吞的「原子說」認為______是構成所有物質的最小粒子,但到十九世紀末期,許多實驗 發現,原子也能夠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二、二十世紀初,拉瑟福由實驗結果推斷出原子模型:

三、經由許多科學家不斷的研究,得下述原子的結構:

四、原子內三種粒子發現的順序為:電子 質子 中子。

五、因為 和電子數相等,所以原子為電中性。

六、質子位於原子核內,其數目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一般帶電物質,都是電子轉移的結果。

(若失去電子,則物體帶___電;若獲得電子,則物體帶____電)。

七、原子的特性決定於質子數。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其質子數必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質 子數必不同。(原子核的質子數=原子序)。

八、原子的質量約等於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質量之總和。整個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 _

【練習】

1.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拉瑟福認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B)原子是由電子、中子、質子組 成(C)原子本身帶正電(D)物質帶電是質子轉移的結果。答: 。

2.原子能保持電中性的原因是因為哪兩種粒子數相等? 。

3.甲、乙兩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兩者具有相同的______數。

4.有四種粒子甲、乙、丙、丁,將其質子數、電子數、

中子數,列於右表中,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丁四種原子中帶電的情形,下列敘 述何者錯誤?(A)甲帶負電(B)乙不帶電

(C)丙帶正電(D)丁帶正電。答: 。

(2)不管是否帶電,當此原子回復到中性原子時,哪幾 個可能是相同的元素?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種原子質量的大小順序為何? 。 5.依據原子的結構模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原子中帶負電的粒子是_______。

(2)在一般化學反應中,能由一原子轉移到另一原子的粒子是 。

(3)下列粒子中,質量最大的是(A)電子(B)質子(C)中子(D)原子核。答: 。

(4)原子核內含有的粒子是 和 。

(5)中性原子內,哪兩種粒子的數目必定相等?____________。

原子種類 質子數 電子數 中子數 甲 8 10 8

乙 8 8 8

丙 9 9 10

丁 11 10 10 原子 原子核內-帶正電。

原子核外-帶負電 ( 電 子 )

原子 原子核內 質子:帶正電,質量約為電子的 1840 倍。中子:不帶電,質量與質子非常接 原子核外—電子:帶負電,質量比質子小很多。近。

(8)

(6)元素的化學性質決定於原子的_______數。

(7)原子的質量決定於下列何者?(A)僅電子質量(B)僅中子質量(C)質子與中子的質 量和(D)質子和電子的質量和。答: 。

*請選定某一元素查閱其資料:

元 素 名 稱

發 現 年 代

學 名

元 素 符 號 發現國、人 命 名 依 據

物 理 性 質熔點(℃): ;沸點(℃): ; 密度(g/㎝3):

外觀及用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利用物質沸點高低的不同,以簡單蒸餾裝置,使低沸 點的物質先以蒸氣蒸出,加以冷凝收集,得以和高沸

0.01nm),能直接觀察到物質表面的原子結構,把人們帶 到了微觀世界。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於量子隧道效應和掃

因蛋白質吸水後會膨潤,在揉捏下麥膠蛋白與麥 穀蛋白會結合成網狀且具黏彈性的塊狀物(即麵 糰)。所謂「筋度」指的就是麵粉中所含蛋白質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中興國中

中興國中

中興國中

中興國中

物質 物質 能量 能量. 純物質 純物質

中興國中

固態 液態

物質 物質 能量 能量. 純物質 純物質

微觀 溶解速率 沉澱速率 溶解速率 沉澱速率

1、取一10mL的量筒量取5mL 1M的氫氧化鈉溶液置 於250mL錐形瓶中。再取一10mL的量筒量5mL 1M

要得到真正的分子式,除了需要知道實驗式 之外,還要知道化合物的莫耳質量,化合物

1、取一10mL的量筒量取5mL 1M的氫氧化鈉溶液置 於250mL錐形瓶中。再取一10mL的量筒量5mL 1M

 所有形式的能量都可以 互相轉換,但總量維持 不變,能量不能創造亦 不能毀滅 , 此為能量守 恆定律,即宇宙的總能

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與改善本校資訊管理系 的服務品質,我們以統計量化的方式,建立

1.分離板塊邊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2.聚合板塊邊界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Ch2 造岩礦物及板塊構造學說 Ch2

李友錚【5】指出有關顧客需求特性的探討目前以 Kano 二維品質模式 最具代表。因此,可以利用 Kano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B)混合物的成分比例固定者,可稱為純物質(C)以甲、乙兩種物質所組成的混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