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歌曲:《小時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歌曲:《小時候》"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顧嘉煇粵語流行曲分析

(本學與教材料供教師參考用)

歌曲:《小時候》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 A3 間奏 A2 B A3 尾聲

 A1、A2、A3 及 B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4 小節

主歌 A1 由「小小的宇宙」至「是我小時候」 (第 5–12 小節) A2 由「小小的宇宙」至「唔係小木偶」 (第 13–20 小節)

副歌 B 由「愛動腦筋活潑天真」至「不知天高地厚」 (第 21–28 小節) 主歌 A3 由「小小的宇宙」至「奇妙事不斷有」 (第 29–36 小節)

間奏 第37–44 小節

主歌 A2 由「小小的宇宙」至「唔係小木偶」 (第 45–52 小節)

副歌 B 由「愛動腦筋活潑天真」至「不知天高地厚」 (第 53–60 小節) 主歌 A3 由「小小的宇宙」至「奇妙事不斷有」 (第 61–68 小節)

尾聲 重複尾句「像皮球」至「奇妙事不斷有」,接續三小節器樂旋律至 樂曲結束 (第 69–74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全曲節奏輕快,表現兒童的活力。

 速度平穩,尾聲漸慢。

 A1 及 A2 段多採用附點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加上隨後的兩個四分音符及全音 符,形成基本的節奏型。

 A1 段第二樂句則在上述節奏型的基礎上變化,成為短小的節奏動機:

(2)

 副歌B 段第一樂句安排在前一小節的尾拍開始,並採用主歌的節奏元素:

 切分音在副歌中全曲最高音位置出現:

 副歌、間奏及尾聲部分,套鼓奏出反拍節奏,強調單四拍子的第二和第四拍。

旋律

 音域:

(小九度)

 歌曲常採用模進手法:

 旋律動向多是級進;較大幅度的跳進多在模進句中及樂句的句尾:

(3)

和聲

 全曲為D 大調。

 由於是童聲作品,所以這首樂曲中所用的和聲也十分簡單。在前奏間奏尾聲和 主歌部分都是使用D 大調中的和弦。

 為突出副歌,作曲家運用了副屬和弦,加添和聲色彩。

樂器運用

 全曲以流行曲基本樂隊組合伴奏:以鋼琴、結他、低音結他、套鼓為基礎,再 加上弦樂及長笛,並以鋼片琴聲效帶出童趣。在間奏後開始加入合唱,增添了 音樂層次。

 前奏部分只用結他,營造簡單純樸的效果,而主歌A1 段也只用結他伴奏人聲。

 鋼片琴的間奏也是簡單地奏出主歌的旋律。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全曲歌詞為一字一音,易學易唱。

 全曲共採用兩個韻,其一為「au」韻,用於主歌歌詞的第一、二、四句及副歌 的下半部:

A1︰ 「宙」(zau6)、「候」(hau4);

A2︰ 「宙」(zau6)、「偶」(ngau5);

A3︰ 「宙」(zau6)、「有」(jau5);

B ︰ 「鞦」(cau1) 及「厚」(hau5)。

 而另一個「an」韻則是用於副歌的上半部:

B:「筋」(gan1)、「真」(zan1) 及「問」(man6)。

(4)

 歌詞重複,但有變化,如首樂句「小小的宇宙,歡欣的宇宙」,於 A2 段則改為

「小小的宇宙,天真的宇宙」,至A3 段則為「小小的宇宙,繽紛的宇宙」。

 歌詞亦配合旋律及節奏,如首樂句的後半句,以三個字一組的歌詞配合短小的 節奏動機:

 同一節奏動機在A2 及 A3 段重現時,配上不同歌詞,但仍以三字為一組:

歌曲特色

 全曲輕鬆愉快,切合兒童電視劇的風格。

 配器簡單但層次分明,充滿童趣。

 旋律清楚易記,全曲一字一音易學易唱,故能廣泛流傳。

 歌曲的高潮在副歌 (第 21–28 及 53–60 小節)。

 高潮最低與最高音相差九度。

 以兩小節為一句,音高一句比一句高。

 切分音安排在全曲最高音位置出現,與全曲經常出現的規律附點節奏型形成對 比,帶來嶄新的節奏感。

 加入套鼓,奏出反拍節奏,強調第二及第四拍,營造緊湊的氣氛。

(5)

歌曲:《今晚夜》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 A3 間奏 A1 A2 B A3 尾聲

 A1、A2、A3 及 B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10 小節

主歌 A1 由「同聚暢飲今晚夜」至「知否明天一過花就會謝」 (第 11–18 小節) A2 由「同樂碰杯今晚夜」至「知否明天一到花亦會謝」 (第 19–26 小節) 副歌 B1 由「緣份到展開歡顏」至「快樂能借得且去賒」 (第 27–34 小節) 主歌 A3 由「同渡這一晚夜」至「知否明天一到花亦會謝」 (第 35–42 小節)

間奏 第43–50 小節

主歌 A1 由「同聚暢飲今晚夜」至「知否明天一過花就會謝」 (第 51–58 小節) A2 由「同樂碰杯今晚夜」至「知否明天一到花亦會謝」 (第 59–66 小節) 副歌 B1 由「緣份到展開歡顏」至「快樂能借得且去賒」 (第 67–74 小節) 主歌 A3 由「同渡這一晚夜」至「知否明天一到花亦會謝」 (第 75–82 小節)

尾聲 「我願陪你一起過今晚夜」 (第 83–85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全曲快板,洋溢熱鬧的跳舞氣氛,速度並無轉變。

 音樂有濃厚爵士樂隊色彩,大量採用切分音。

 前奏(第 1–6 小節)的最大特色為開首自由拍子唱段。歌者有很大自由度唱這段以

「啦啦啦」為主的旋律。背景伴奏以延長之長音為主,而敲擊樂亦以滾奏為主,

並無節奏型,為唱者提供即興的空間。

 前奏的唱段完結後,第7–10 小節為器樂前奏段。薩克管擔任主奏,並奏出全曲 獨有的切分音型:

此切分音型與隨後的切分音型不同,但同樣有濃厚的爵士樂隊風格。

 間奏 8 小節以弦樂器為主,以全新而且快速的音型出現;雖以弦樂器重複同一 組音型,但是有時在第一拍開始,有時卻在第四拍後半拍就開始,製造出極不 對稱的感覺。

(6)

至第49 小節,這個音型不停出現,製造緊張效果,並完結間奏。

 歌曲大量採用切分音,第三拍通常被第二拍後半拍的音符取代。

旋律

 音域:

(大九度)

 全曲的旋律以級進為主,有少量三度及四度的跳進。

 A1、A2 及 A3 段第一樂句創作運用模進手法。

 副歌第一及第二樂句亦以模進手法創作。

 A3 段旋律大致與 A1 段相同,只有數個音因遷就歌詞而有所改變。

 間奏(第 43–50 小節),弦樂以全新且快速的音型出現,背景伴奏則以前奏為藍本。

 前奏、主歌、副歌及尾聲均以相同的旋律結束。

 及至尾聲,這重複出現的兩小節旋律中途被中斷,歌曲隨即完結,帶來驚喜。

(7)

和聲

 全曲B 小調;副歌短暫轉調至 D 大調,然後返回主歌 B 小調。

 以主和弦為主,強調 I–V–I 的進程。

樂器運用

 音樂以爵士樂隊的編制,包括薩克管、小號、低音結他,以及套鼓組成。另有 沙槌和刮瓜等木製敲擊樂,有南美洲熱帶舞蹈的風情。

 前奏使用小鼓、刮瓜、沙槌、套鼓等敲擊樂器製造強烈的節奏感,亦令歌曲帶 有濃厚的南美舞蹈氣氛。

 間奏主要樂器為弦樂,但亦使用上述前奏所使用的敲擊樂器,加上梆鼓,南美 音樂氣息更強烈。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全曲歌詞開句皆為七字,答句都比七字長或短。

7 字 + 9 字︰

7 字 + 6 字:

 全曲大致一字一音,但亦有一些一字兩音的例子,如「明天一到」中的「一」、

「花亦會謝」中的「花」、「過後怨嗟」中的「怨」和「快樂能借」中的「能」。

 全曲押同一韻,主元音為「e」。主歌第一、二及四句歌詞押韻,副歌第二及四 句押韻:

A1︰ 「夜」(je6)、「斜」(che4)、「謝」(ze6);

A2︰ 「夜」(je6)、「射」(se6)、「謝」(ze6);

A3︰ 「夜」(je6)、「謝」(ze6);

B ︰ 「嗟」(ze1) 及「賒」(se1)。

 歌詞中的「賒」字用得最地道,「賒」與「借」在廣東話為同義,而這兩字亦為 諧音。

(8)

歌曲特色

 前奏與尾聲皆包含唱段,而不單是器樂樂段。

 慢板前奏以一段「啦啦啦」開首,為散拍或自由拍,不羈豪邁的感覺洋溢。及 後,強勁的節拍出現,輕快的音樂配以結束句「知否明天一過花就會謝」,與歌 曲所表達及時行樂的想法十分切合。

 歌者以輕快爽朗,豪邁奔放的風格演唱,情感流露自然,而且音色明亮。

 歌曲的高潮位於副歌第34 小節。

 由全曲開始的 B 7到這裏,相差大九度,第 34 小節的 C 音亦是全曲最高音之 處。

 第 31 小節開始,和弦依五度相生進行,由 F 到 B 7 及到 E m7,其中 F 與 B 7更以其大調和弦出現,而這兩個大調和弦均與原調(D 大調)無關,令這裏的

和聲非常豐富。

 在第 34 小節, 幾乎所有伴奏樂器齊奏重複的八分音符音型,並且由極弱至極 強,非常具戲劇效果。

(9)

歌曲:《心債》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 A3 間奏 A2 B A3 尾聲

 A1、A2、A3 段及副歌均由兩樂句構成,每句四小節。

前奏 第1–8 小節

主歌 A1 由「重重心中痴債」至「無限無盡愛在我心底」 (第 9–16 小節) A2 由「悠悠心中痴意」至「只望可補償一切」 (第 17–24 小節) 副歌 B 由「明明用盡了努力」至「都等如枉費」 (第 25–33 小節) 主歌 A3 由「原來今生心債」至「千代千生難估計」 (第 34–41 小節)

間奏 旋律相等於A1 (第 42–49 小節)

主歌 A2 由「悠悠心中痴意」至「只望可補償一切」 (第 50–57 小節) 副歌 B 由「明明用盡了努力」至「都等如枉費」 (第 58–66 小節) 主歌 A3 由「原來今生心債」至「千代千生難估計」 (第 67–73 小節)

尾聲 旋律與前奏及A2 段相同 (第 73–80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為配合慢歌之情調,全曲節奏較為簡單。

 附點四分音符經常在第二拍出現,令強拍移至第二拍 (第 9–10、17–18、19–20、

34–35、36–37、42–43、50–51、52–53、67–68 及 69–70 小節)。

旋律

 音域(實際音高):

(純十二度)

 前奏8 小節旋律由兩樂句構成,大體上與 A2 段的旋律相同;間奏 8 小節,重複 A1 段旋律;8 小節的尾聲重複前奏旋律。

 歌者所唱的第一個音,是全曲中最低音的地方。

 在A1、A2 及 A3 段,主旋律開首上行三度,然後一躍六度音程,是全曲最特別 的動機。

(10)

 動機在歌曲中多次重複(第 1、9、17、34、42、50、67、73 小節),亦先後採用 模進句的手法加以發展(第 17、19;34、36;50、52;67、69;73、75 小節)。

A2 段

A3 段(第 34–37 小節)

 在副歌,弦樂器奏出副旋律,與主旋律同時出現,增強音樂的內容。

和聲

 主歌為B 大調。副歌轉為 D 小調。

 主要變調音為原調B 大調的升下屬音(E )。

 歌曲和聲以正和弦為主,但亦廣泛運用副屬和弦及增三和弦。

 副歌經由等音轉調從B 大調轉入 D 小調。

樂器運用

 歌曲具典型配器,伴奏樂器包括電子結他、弦樂器、低音結他、套鼓。

 電子結他及弦樂器在伴奏上佔重要位置,以製造較溫柔效果。

 前奏第一樂句先以電子結他奏出(第 1–4 小節),第二樂句則由弦樂器奏出(第 5–

8 小節)。

(11)

 前奏部分,鼓只在第二樂句才加入,並只在重拍及第三拍分別加入低音鼓及小 鼓,非常簡潔,配合慢歌之情調。

 前奏、A1、A2 及 A3 段,伴奏為分解和弦,每小節平均分為 6 個八分音符。

 緊隨主歌 A1 段,在 A2 段中亦加入套鼓,加強樂曲節奏,為較激昂的副歌部分 作準備。

 副歌是樂曲較激動的部分,弦樂器使用高音音域,而套鼓的節奏亦趨向頻密。

然而,整體而言,此曲的節奏部分,依然偏向簡單,速度亦較平穩。

 間奏旋律第一樂句先由低音弦樂器奏出(第 42–45 小節),第二句則由高音弦樂器 奏出(第 46–49 小節)。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全曲一字一音,只有一處例外(第 30 小節「等」)。

 音樂分句法清晰,卻沒有限定句中歌詞之字數。

 全曲押同一韻,主元音為「ai」,主歌及副歌皆為第二、四句押韻:

A1: 世(sai3)、底(dai2);

A2: 慰(wai3)、切(cai3);

B: 計(gai3)、費(fai3);

A3: 世(sai3) 及世(sai3)。

 以書面語為主,用詞優雅。

(12)

歌曲特色

 此曲焦點在情債上,但亦隠含輪迴及命運的元素。

 全曲速度平穩。

 梅艷芳運用了較低的音域,感情濃厚。

 歌曲高潮置於副歌末段。

 由樂曲開首的D 至最高的 A,相距 12 度,是非常寬闊的音域;全曲最高音的地 方「為甚麼萬般痴心」,巧妙地是歌詞中最激動的地方。

 模進句第25 小節由 A 漸漸上行至 F;第 27 小節,由 A 上行至較高音的 G;到第 29 小節,由 A 上行至高音 A,以增加樂曲張力。

 伴奏弦樂器奏出次旋律,亦以高音為主。

(13)

歌曲:《倆忘煙水裡》

歌曲結構

 前奏 A B1 B2 間奏 B1 B2 尾聲

 A、B1 及 B2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6 小節

主歌 A 由「女兒意」至「心中也留多少醉」 (第 7–15 小節) 副歌 B1 由「磊落志」至「風中化成唏噓句」 (第 16–24 小節)

B2 由「笑莫笑」至「他朝倆忘煙水裡」 (第 25–33 小節),男女二部重唱 間奏 重複A 段第 11–15 小節旋律 (第 34–38 小節)

副歌 B1 由「磊落志」至「風中化成唏噓句」 (第 39–47 小節) B2 由「笑莫笑」至「他朝倆忘煙水裡」 (第 48–56 小節)

尾聲 重複B2 段尾句「往日意」至「他朝倆忘煙水裡」,接續四小節器樂旋 律至樂曲結束。 (第 57–64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歌曲速度較慢,曲風婉轉柔和,配合歌詞表達的深情與哀愁。

 全曲唯一的速度變化出現在樂曲的尾聲,速度亦在此時減慢。

 特別節奏型:附點音符及長拍組成的短小節奏動機。

 A 段首樂句在上述節奏型的基礎上擴張:

 A 段的第二樂句則在前句的基礎上變化,後半句安排在第二拍開始,帶來嶄新的 節奏感:

(14)

旋律

 音域:

(大十度)

 樂句之間關係密切,A 段的兩樂句採用平行結構,前半部分旋律及節奏相同;B 段樂句大致上是在A 段的基礎上向上移高四度發展而成。

 B2 段重複 B1 段的主旋律,並加上女聲作二部重唱。B2 段在男聲演唱的主旋律 長音,加入女聲旋律,以填補旋律之間的空隙。

 樂句均呈拱橋式旋律線條。樂句中間部分形成張力,至句尾舒緩。表現力方面,

樂句的中央是情感凝聚的焦點。

和聲

 全曲以C 大調創作,部分樂句短暫轉調至 F 大調。

 運用五聲音階。

 和聲進行亦採用一問一答形式,首樂句完結時會使用不完全中止式( I–V 的和弦 進行),而答句完結時則會使用完全終止式( V–I 的和弦進行)。

(15)

樂器運用

 前奏採用風鈴樹、琵琶、單簧管、電結他、低音電結他及弦樂器。

 前奏利用歌曲首句的動機

0 te 5-

|

0 ye 6-

| 開始(第 1–2 小節),旋律由單簧管 奏出,並由風鈴樹、電結他及琵琶作伴奏;第 3 小節氣氛轉變,急速的下行旋 律由七組三十二分音符組成,並改由弦樂奏出,直至第 5 小節旋律漸慢及改為 上行時,氣氛才稍為緩和。

 間奏重複A1 段第 11–15 小節的旋律。與前奏相同以單簧管奏出,但伴奏樂器則 不相同。間奏部分採用的樂器包括單簧管、琵琶、鋼琴、敲擊樂器、低音電結 他及弦樂器。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全曲大部分歌詞以一句六字(兩組三字)及一句七字的文字組合單位為一句,七字 句句尾均是長音,並且大多押韻。

 全曲押同一韻:主元音為「eo」,韻尾為「i」:

A1︰ 「許」(heoi2)、「醉」(zeoi3);

B1︰ 「句」(geoi3);

B2︰ 「去」(heoi3) 及「裡」(leoi5)。

 例外的地方是 B1 段第一樂句句尾的「悔」字,主元音為「u」,與其他字不同。

但此字韻尾「i」則與其他句尾相同,而且聲調與前一句的「醉」和之後兩句的

「句」和「去」同樣是第三聲,所以縱然元音不同,亦有押韻的效果。

 歌詞中亦有非常特別的聲調用法,在「獻盡愛,竟是哀」中的「愛」(oi1) 和「哀」

(oi3),兩字有相同的主元音及韻母,只是聲調不同,但在意思上產生強烈的對 比。

 全曲一字一音,只有副歌B2 段女聲部出現一字兩音或一字多音的例子,如「凝 悲忍」中的「忍」為一字兩音,「無可奈」中的「可」為一字三音。

 部分樂句重現時稍作變化,加入滑音,加重歌詞語氣。

 歌詞表達男女主角心連心之不渝之愛。

(16)

歌曲特色

 歌曲柔情地開始,以激昂的氣氛結束。

 歌曲的素材簡煉,以重複、變化重複等發展手法鋪排各個段落。

 除前奏段外,全曲運用了五聲音階。

 歌曲採用男女輪唱及合唱的形式。

 A 段只在樂曲的開首出現一次。

 副歌為全曲之高潮,樂句之音區提升,男女二部合唱,交織出複音織體。

 二部的旋律、節奏多是獨立性,節奏方面則用了互補關係,即長音對有動向、

節奏的樂音。

 交錯出現的旋律,同時亦反映了主人翁複雜、矛盾的心境,情義兩難存、相愛 但不能成眷屬的苦楚。這裡二部旋律既自然又形成張力,同時能為樂曲掀起高 潮,最後又同唱「倆忘煙水裡」點出樂曲的主題。

(17)

歌曲:《啼笑因緣》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 A3 尾聲

 歌曲以反複歌形式寫成。

A1、A2、A3 及 B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4 小節

主歌 A1 由「為怕哥你變左心」至「離合一切亦有緣份」 (第 5–12 小節) A2 由「願與哥你倆相親」至「難望偕老恩消愛泯」 (第 13–20 小節) 副歌 B 由「藕絲已斷」至「幾許所願稱心」 (第 21–28 小節)

主歌 A3 由「莫嘆失意百感生」至「緣份天賜不必怨憤」 (第 29–36 小節) 尾聲 重複尾句「赤絲千里早已繫足裡」至「緣份天賜不必怨憤」,接續兩

小節器樂旋律至樂曲結束 (第 37–41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全曲運用了切分音,如歌曲A 段首樂句的節奏。

 B 段運用不同的節奏型,加強主歌和副歌的對比,如第 21–22 小節的節奏:

 全曲速度十分穩定,至結尾首次出現速度變化—漸慢,預示歌曲進入尾聲。

旋律

 音域:

(大十度)

(18)

 歌曲運用承遞法 (中國民間稱為「扣」:樂句結尾的一個音或一組音與下個樂句 的第一個音或一組音相同)。使用相同音或相同的一組音/相似的一組音連接,使 音樂產生承前啟後的效果。

由 A2 段接 B

段時以八度跳進,此處形成對比,情緒更為激盪。

 B 段第一與第二樂句之間再次採用八度跳進,且旋律處於較高的音區,烘托高亢 的情緒,形成高潮。

 A1 段首樂句的兩句歌詞以「合頭換尾」形式進行,簡潔而有變化。以較平靜的 開始到後換了高音區收束,情緒變得有起伏。

 B 段則運用模進手法:

(19)

和聲

 A 大調。

 在副歌結尾時,運用副屬和弦作終止式(V/V – V)而出現短暫 E 大調。

 和聲進行以正和弦為主。

樂器運用

 前奏部分:第 1–2 小節以結他伴奏,二胡奏出主歌首樂句的旋律變奏。第 3–4 小節:伴奏加入弦樂及數件敲擊樂器,旋律的變奏改由鋼片琴及柳琴奏出。

 其他伴奏包括中西樂器,中樂有木魚、二胡及月琴,西樂的則有套鼓、弦樂、

鋼片琴、鋼琴、結他、低音結他等。

詞與曲

 每句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由五至九字組成。

 全曲歌詞以一字一音為主,間中採用一字兩音,如:

A1︰ 「為怕哥你變左心,情人淚滿襟」中的「怕」、「人」及「滿」。

B ︰ 「生則相聚,死也化蝶」中的「相」及「化」。

 全曲一韻到底,主元音為「a」,全曲第一、二及四句押韻:

A1︰ 「心」(sam1)、「襟」(kam1)、「份」(fan6);

A2︰ 「親」(can1)、「心」(sam1)、「泯」(man5);

B ︰ 「痕」(han4)、「恨」(han6) 、「心」(sam1);

A3︰ 「生」(sang1) 、「心」(sam1) 及「憤」(fan5)。

歌曲特色

 歌曲工整,由具規律的樂句組織。

 此曲具有濃厚的中國音樂風格,旋律以五聲音階為主,並採用中國樂器如古箏 及二胡。

 歌手運用歐西流行曲唱法,糅合民歌小調的演唱風格,沒有刻意求字正腔圓,

情感自然流露、幽怨抒情。

 歌曲的高潮在副歌。

 由A2 段接 B 段時以八度跳接方法,形成對比,情緒更為激盪。

 運用不同的節奏型

與 

,並把旋律線處於較高的音區,使 副歌與主歌形成強烈對比,亦便於演繹高亢的情緒和文字中的張力。

(20)

歌曲:《焚心以火》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 A3 間奏 A2 B A3 尾聲

 A1、A2、A3 及 B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7 小節

主歌 A1 由「焚身以火」至「頌唱真愛勁歌」 (第 8–15 小節) A2 由「人不顧身」至「活我真摯愛的歌」 (第 16–21 小節) 副歌 B 由「情濃寫我詩」至「同享福禍」 (第 24–31 小節) 主歌 A3 由「焚心以火」至「承擔一切結果」 (第 32–39 小節)

間奏 第40–47 小節

主歌 A2 由「人不顧身」至「活我真摯愛的歌」 (第 48–55 小節) 副歌 B 由「情濃寫我詩」至「同享福禍」 (第 56–63 小節) 主歌 A3 由「焚心以火」至「承擔一切結果」 (第 64–71 小節)

尾聲 第72–79 小節 (旋律和間奏一樣)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速度中等、平穩,全曲沒有速度轉變。

 節奏大部分用平穩的節奏,只是副歌第一及第二樂句(第 26–29 及 58–61 小節) 運用了切分音,歌詞在弱拍唱出。

旋律

 音域:

(純十一度)

(21)

 A1、A2 和 A3 段旋律相同。

 主歌和副歌的起句旋律皆以跳進為主,副歌有更大幅度的八度跳進:

 副歌運用旋律為模進句:

 電子合成器奏出旋律頻現句 (

eU qY

) 貫穿前奏、主歌、間奏及尾聲。並在每次 A 段第二句的中段(即第 13–14、21–22、37–38、53–54、69–70 小節),此頻現句 移高純四度奏出 (即

ye rw

)。

和聲

 旋律及和聲皆以調式寫成,有別於一般的大小調調性。

 主音為A 的多里亞調式:

 A1、A2 和 A3 段旋律相同,均由兩個四小節樂句組成;前句以不完全終止式作 結,後句以完全終止式作結。

 副歌旋律以不完全終止式作結。

樂器運用

 鋼琴的角色主要作伴奏,只是在聲樂旋律長音之處才出現較為獨立的旋律(如第 9、11、15、17 及 25 小節)。

 定音鼓在前奏第3 小節開始奏出節奏頻現句,貫穿全曲營造一種壓迫的感覺。

 前奏、間奏及尾聲皆以電子合成器奏出主旋律,其中電子合成器模擬女聲合唱,

製造鬼魅的感覺。

 間奏伴奏樂器包括電子合成器、定音鼓及鋼琴。

(22)

 副歌織體較豐富,電子合成器奏出獨立的線條。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歌詞以一字一音為主,並多在句尾採用轉音,如:

 歌詞經常重複:故事情節描寫女主角為愛投身火海,歌詞經常採用「火」字,

全曲共重複出現了七次,而在第9、33 及 65 小節的「火」字,歌手均採用滑音。

 A1 及 A3 段第三句和 B 段第二、三句均以「心」字作結。

 全曲押韻,主元音為「o」。A1 段和 A3 段第一、二、四句歌詞押韻,A2 段第二、

四句押韻,B 段第四句押韻:

A1︰ 「火」(fo2)、「我」(ngo5)、「歌」(go1);

A2︰ 「火」(fo2)、「歌」(go1);

B ︰ 「禍」(wo6);

A3︰ 「火」(fo2) 及「果」(gwo2)。

歌曲特色

 全曲節拍雖然平穩,但歌手經常以彈性速度演唱。

 音色以電子合成器最具代表性,再加上定音鼓的節奏貫穿全曲,別具特色。

 主歌最後一句「活我真摯愛的歌」,電結他奏出急速奏出

pHJ aHJaL 1

過渡至副 歌。

 歌曲高潮在副歌。

 副歌旋律向高音區發展,也出現切分節奏;織體較豐富,套鼓及鋼琴的節奏也 較活躍。

(23)

歌曲:《獅子山下》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 A3 間奏 B A3 尾聲

 A1、A2、A3 及 B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9 小節

主歌 A1 由「人生中有歡喜」至「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第 10–17 小節) A2 由「人生不免崎嶇」至「拋棄區分求共對」 (第 18–25 小節) 副歌 B 由「放開彼此心中矛盾」至「無畏更無懼」 (第 26–33 小節) 主歌 A3 由「同處海角天邊」至「不朽香江名句」 (第 34–41 小節)

間奏 第42–49 小節 (重複 A1 旋律)

副歌 B 由「放開彼此心中矛盾」至「無畏更無懼」 (第 50–57 小節) 主歌 A3 由「同處海角天邊」至「不朽香江名句」 (第 58–65 小節)

尾聲 第66–71 小節 (重複前奏第二句旋律)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採用簡單的節奏元素,如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組成整齊的節奏型。

 副歌部分 (第 26–33 及 50–57 小節),套鼓奏出反拍節奏,強調了單四拍子的第 二和第四拍。

 A1 段第一樂句重複採用以下的節奏型,句式較工整簡單。

 A1 段第二樂句則在首樂句的節奏上變化,並以三連音及附點四分音符加密節奏:

 A2 及 A3 段節奏稍作變化,結尾運用切分音節奏:

 副歌採用更多不同的節奏元素,如在第 30 至 33 小節運用十六分音符及切分音 節奏:

(24)

 此曲速度及節拍較平穩,除結尾的漸慢外,歌曲沒有其他速度變化。

旋律

 音域:

(純十二度)

 前奏第二樂句旋律在首樂句的基礎上發展變化。

 A1 及 A2 段首樂句旋律採用模進句手法寫成:

 旋律多由大幅度的跳躍開始,然後以較窄的二度或三度音程繼續發展(如副歌第 30 小節)。

 A2 及 A3 段基本上重複 A1 段旋律,唯其終止式不同。A1 段採用不完全終止式;

而A2 及 A3 段則採用完全終止式,樂句旋律最終回到主音 F。

A1 段結句旋律

A2 段結句旋律

(25)

和聲

 主歌為F 大調;副歌有短暫轉調。

 副歌第二樂句首和弦是原調 F 大調中的主音和弦附加降七度,這和弦同時亦是 B 小調的屬七和弦,隨後和聲進行至 B 小調及 E 和弦(即 A 大調的屬七和 弦),並帶出一絲 A 大調音色(A ︰V7/ ii– ii–V7)。接着和聲以模進形式進行(iii7 – vi);這和聲模進到達 D 和弦時(即 A 大調的 IV)則轉到 C7和弦(即 F 大調的 V7),

和聲模進形式被終止,並預備返回主歌原調F 大調。

樂器運用

 伴奏樂器包括鋼琴、小提琴、雙簧管、圓號、大提琴、套鼓、結他、低音結他。

伴奏樂器奏出副旋律,巧妙地填補及襯托主旋律的長音,如 A2 段採用雙簧管、

副歌採用圓號、小提琴及A3 段採用大提琴及鋼琴等。

 進入副歌時,套鼓的力度加強;旋律樂器除圓號及鋼琴外,再加入弦樂及其它 銅管樂器,令配器及織體更為豐富,形成歌曲高潮。

前奏的特色:

 第1–4 小節由鋼琴獨奏,第 4 小節後半部分加入弦樂及吊鈸滾奏。

 第4–8 小節主旋律由小提琴領奏,圓號在其下襯托支持。

 第8–9 小節加入雙簧管。

間奏的特色:

 第 42–49 小節主旋律由圓號奏出,以套鼓伴奏,在長音之處加上雙簧管的副旋 律(第 43–45 小節)。

 第46–49 小節主旋律由小提琴奏出,套鼓、圓號、大提琴及鋼琴等伴奏。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全曲歌詞以一字一音為主,間中採用一字兩音,如:

B ︰ 「誓相隨」中的「誓」;

(26)

B ︰ 「無畏」中的「無」;及 A2︰ 「名句」中的「名」。

 全曲押同一韻,主元音為「eo」,韻尾為「i」。主歌及副歌歌詞隔句押韻:

A1 : 「淚」(leoi6) 和「噓」(heoi1);

A2︰ 「慮」(leoi6) 和「對」(deoi3);

B ︰ 「追」(zeoi1) 和「懼」(geoi6);

A3︰ 「嶇」(keoi1) 和「句」(geoi3)。

 歌手亦加入不少短倚音或滑音等裝飾音,修飾歌詞,如:

A1︰ 「唏噓」中的「唏」;

A3︰ 「同處」中的「處」;

A3︰ 「攜手」中的「手」;

A3︰ 「寫下那」中的「寫」;及 A3︰ 「寫下那」中的「那」。

歌曲特色

 歌曲高潮在副歌的第二句,即歌詞「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

 旋律樂器在圓號及鋼琴的基礎上,再加入弦樂及銅管樂器,加厚織體,形成歌 曲高潮。

 主唱人聲及伴奏音樂同時在力度上增強,營造氣勢,推進高潮。

 第30–33 小節由 F 大調轉至不穩定的短暫轉調,在調性及和聲上產生強烈變化。

 採用新的節奏元素,包括附點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切分音,加密節奏外。

(27)

歌曲:《當年情》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1 B2 間奏 A3 B1 B2 尾聲

 A1、A2、A3、B1 及 B2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8 小節

主歌

A1 由「輕輕笑聲在為我送溫暖」至「終於走到明媚晴天」 (第 9–16 小節) A2 由「聲聲歡呼躍起像紅日發放金箭」至「終於青天優美為你獻」

(第 16–24 小節)

副歌 B1 由「擁着你」至「此刻是添上新鮮」 (第 25–33 小節) B2 由「一望你」至「再度添上新鮮」 (第 35–43 小節) 間奏 第44–52 小節

主歌 A2 由「歡呼躍起像紅日發放金箭」至「終於青天優美為你獻」

(第 53–60 小節)

副歌 B1 由「擁着你」至「此刻是添上新鮮」 (第 61–69 小節) B2 由「一望你」至「再度添上新鮮」 (第 71–79 小節) 尾聲 第79–82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主歌及副歌部分經常採用十六分音符,並多安排在起拍位置,成為歌曲的節奏 特色。

 全曲各樂句均在首拍開始,唯A2 段編排在前一小節第三拍的後半拍開始,突破 節奏框架:

 副歌部分B1、B2 段套鼓奏出反拍節奏,強調了單四拍子的第二和第四拍。

(28)

 速度平穩,歌手每當唱至「添上新鮮」,會有些微漸慢。

旋律

 音域:

(減十一度)

 主歌旋律多採用級進或較窄的三度音程,且反覆強調和弦音:

 副歌由兩樂句構成,第一樂句的首兩句歌詞均由高音開始,然後接續大幅度跳 躍:首先採用下行六度,復向上行二度。

和聲

 同時運用了E 大調和 C 小調這兩個關係大小調,使樂曲色彩變化更多。

 前奏和主歌首樂句都是以E 大調開始;而第二樂句則為 C 小調開始,最後返回 E 大調完結。這樣同時運用了大調和小調的寫作手法增加了樂曲的情緒起伏和 豐富了和弦上的色彩變化。

樂器運用

 全曲以流行曲基本樂隊組合︰鍵盤 (電子琴,電子合成器)、結他、人聲和音、

低音結他、套鼓為基礎,再加上重點突出口琴和高音弦樂,奏出副旋律和前奏、

間奏及尾聲的旋律。

 口琴多為黑人怨曲中使用,為樂曲加添一絲幽怨感覺。

 前奏、間奏和尾聲的主旋律都是由口琴和弦樂奏出,而口琴段落比較寧靜,沒 有套鼓和低音結他節奏伴奏。

 前奏加入弦樂時,樂曲情緒稍為向前推進;進入主歌A1 段時,音樂再次回歸平

(29)

靜。而歌唱部分(主歌、副歌)除 A1 外,其餘各段均有套鼓和低音結他伴奏。

詞與曲

 每樂句佔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歌詞以一字一音為主,主歌(A1 及 A2 段)間中採用二度音程的轉音:

 上述首兩個例子「在為」(zoi6 wai6) 及「終於」(zung1 jyu1) 分屬同一聲調,其 對比音高與旋律大致配合;第三個例子「明媚」(ming4 mei6) 語言音應配上向 上的旋律動向,現卻編排在同一樂音,導致歌詞發音失準。

 副歌將轉音安排在首拍,且採用大幅度跳躍,與主歌形成強烈對比:

 歌詞經常重複,如A1 第一樂句首句「輕輕笑聲」、第二句「輕輕說聲」及 A2 第 二樂句首句「輕輕叫聲」。再者,副歌B1 及 B2 段第二樂句的歌詞更幾乎是完全 相同。

 全曲一韻到底,主元音為「i」韻,韻尾為「n」,主歌 A1 段第二、四句押韻,

A2 及 A3 段第一、二、四句押韻:

A1︰ 「電」(din6)、「天」(tin1);

A2 及 A3︰ 「箭」(zin3)、「現」(jin6) 及「獻」(hin3)。

 副歌部分更是每句歌詞均押韻:

B1︰ 「現」(jin6)、「邊」(bin1)、「染」(jim5)、「肩」(gin1)、「鮮」(sin1);

B2︰ 「電」(din6)、「變」(bin3)、「肩」(gin1) 及「鮮」(sin1)。

歌曲特色

 前奏、間奏和尾聲表現幽怨的情緒,主歌和副歌則分別表現溫柔和豪邁激情的 情緒。

 全曲巧妙地同時運用了E 大調和 C 小調這兩個關係調,豐富了音樂的內容。

(30)

 歌曲的高潮在副歌。

 副歌的第一音(E )為全曲最高和最強的音,清楚帶出主題和展現激動情緒。

 進入副歌前一小節的樂隊漸強和弦樂由低至高的十六分音演奏造出引入主題的 效果。

 伴奏的節奏部分,套鼓和低音結他加入了很多後半拍十六分音符,豐富了節奏 感。

 配器方面,加入了人聲和音加強氣氛;而低音結他手運用了 slap 的演奏技巧,

彈弦反彈回指板時造成類似敲擊的聲效,也豐富了樂曲的節奏感;而套鼓鼓手 由主歌重拍時擊打小鼓的鼓邊轉為在副歌擊打小鼓的中心,使音色不同而音量 由弱轉為強,這也是很多流行曲/流行敘事民謠中突出主歌和副歌分別的其中一 個方法。

(31)

歌曲:《摘星》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1 B2 間奏 A3 B1 B3 尾聲

 A1、A2、A3、B1、B2 及 B3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9 小節

主歌 A1 由「日出光滿天」至「找不到光輝明天」 (第 10–17 小節) A2 由「但店主把我牽」至「抬頭道」 (第 18–25 小節)

副歌 B1 由「我要踏上路途」至「面容滿是塵土」 (第 26–33 小節) B2 由「提步再去踏上路途」至「我定能摘到」 (第 34–41 小節) 間奏 第42–50 小節

主歌 A3 由「日出耀長路」至「悠長路」 (第 51–58 小節)

副歌 B1 由「我要踏上路途」至「面容滿是塵土」 (第 59–66 小節) B3 由「人疲倦」至「我定能摘到」 (第 67–75 小節)

尾聲 第75–82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全曲以中速為主,速度及節奏較平穩;進入B3 段「人疲倦」漸慢,以突顯高潮 部分。

 副歌首樂句以八分音符為主,令旋律有向前推進的節奏感。

 歌詞「我定能摘到」中的「能摘」運用了切分音,加強下定決心的感覺。

旋律

 音域:

(増九度)

 樂曲旋律主要建基於模進手法創作。

 主歌A1 段首樂句旋律採用「合頭換尾」的手法,上半句及下半句旋律相同。

(32)

 A1 段首樂句結束與第二樂句前部分以模進手法創作。

 副歌B1 段首樂句首兩小節的旋律重複。

 第27 及 28 小節中兩句以類似模進句的方式創作。

 B1 段第二樂句的旋律以模進句方式進行,旋律在結尾時加以發展。

 間奏首樂句旋律亦是模進句。

和聲

 歌曲由E 大調升至 E 大調,令歌曲氣氛更為激昂。

 和聲編排統一,主要應用下行低音的和弦進程。

 A1 段採取低音半音下移。

 A2 段再度出現半音低音下移,最低更降至 G 音。

(33)

 間奏首樂句運用平行小調中的小三和弦轉變音色:

 尾聲只用了 I (E

)

及 iv (Am) 和弦,而且建立在持續音 E 音之上,以 E 和弦及 Am/E 和弦來回出現。

樂器運用

 除用了流行曲常用的套鼓、結他、低音結他外,還加入了管弦樂器及鋼琴。

 配器方面較着重傳統的管弦樂器,避免重型套鼓節奏或電結他聲音。

 定音鼓首尾呼應地出現,加強樂曲的氣勢。

 前奏弦樂快速地奏出上行音階作為開首,繼而奏出主旋律,然後套鼓及圓號相 繼加入,營造出緊湊激昂的氣氛。

 圓號在間奏部分奏主旋律,鋼琴作伴奏(第 42–45 小節);其後加入弦樂,並取代 圓號奏出主旋律;套鼓增強節奏感,圓號亦穿插其中(第 46–50 小節)。

 圓號經常在全曲穿插出現,相當突出。

 前奏、副歌及尾聲運用合唱和音,製造配器上的變化之餘,亦增添氣勢。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全曲大致一字一音,但在主歌部分有很多一字兩音的例子,如:

A1︰ 「日出光滿天」中的「日」、「光」及「滿」;

A1︰ 「路邊有一間旅店」中的「路」及「旅」。

 副歌部分全部一字一音。

 全曲共採用兩個韻。主歌部分,除A1 段第二樂句第一句「名後悔店中只有漆黑」

中的「黑」不押韻外,全部押韻,主元音為「i」韻,韻尾為「n」或「m」:

A1︰ 「天」(tin1)、「店」(dim3);

A2︰ 「牽」(hin1)、「店」(dim3)、「遷」(cin1) 及「肩」(gin1)。

(34)

 副歌部分押韻,主元音為「ou」,除 B1 段部分句尾不押韻外,全部都押韻:

B1︰ 「道」(dou6)、「途」(tou4)、「豪」(hou4)、「虜」(lou5)、「土」(tou2);

B2︰ 「步」(bou6)、「高」(gou1) 及「到」(dou3)。

 主歌A3 段與副歌押「ou」韻:

A3︰ 「路」(lou6)、「到」(dou3) 及「步」(bou6)。

 曲詞互相配合,並運用文字着色,使音樂與歌詞相互呼應:

「…漆黑,找不到光輝明天。」旋律以模進句方式向下發展;

「抬頭道」旋律向上;「悠長路」的「長」及「路」皆放在長音之上;及

「星遠望似高,卻未算高」旋律模進句方式向上,「高」字更放在該樂句的最高 音。

歌曲特色

 歌手聲音嘹亮,咬字清晰。

 歌詞與音樂互相配合。如副歌「我要踏上路途,我要為我自豪」,旋律是樂曲的 高音部分,節奏以八分音符為主,配合歌詞向前邁進的感覺。歌詞「星遠望似 高,卻未算高」的「高」字,正是樂曲高潮部分,全首樂曲旋律的最高音亦在 此處。

 第67–82 小節,旋律由 E 大調轉至 E 大調,樂曲整體氣氛最高昂。

 第67–68 小節唱「人疲倦」時音樂漸慢,以突顯高潮部分。

 尾聲重複歌詞「星遠望似高卻未算高」,當重複唱出「我定能摘到」時,每一個 字的時值增加一倍,進一步強調歌曲主題。

(35)

歌曲:《難為正邪定分界》

歌曲結構

 前奏 A1 A2 B A3 間奏 B A3 尾聲

 A1、A2、A3 及 B 均由兩樂句構成,每樂句四小節

前奏 第1–4 小節

主歌 A1 由「對抗命運但我永不怕捱」至「描劃世上百千態」 (第 5–12 小節) A2 由「控制命運任我巧安排」至「榮辱愛恨任分派」 (第 13–20 小節) 副歌 B 由「努力未願平賣」至「彼此也在捱」 (第 21–28 小節)

主歌 A3 由「世界腐敗犯法哪需領牌」至「難為正邪定分界」 (第 29–36 小節) 間奏 第37–40 小節

副歌 B 由「努力未願平賣」至「彼此也在捱」 (第 41–48 小節)

主歌 A3 由「世界腐敗犯法哪需領牌」至「難為正邪定分界」 (第 49–56 小節) 尾聲 第57–60 小節

節奏及速度

 拍子。

 全曲中速,節奏平穩;進入副歌前及尾聲略帶漸慢。

 採用簡單的節奏元素,如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組成整齊的節奏型。

 A1 段第二樂句在首樂句的節奏上稍作變化,加入切分音節奏。

 副歌B 段以二人對話形式表達,音樂上具對答式樂句的特質。

 間奏以節奏明快的十六分音符為主,令樂曲氣氛較活潑明快。

(36)

旋律

 音域:

(純十二度)

 A 段的首樂句旋律採用「合頭換尾」手法。前半及後半部分開首旋律相同,及至 此樂句結束時,旋律動向改變,向上發展,結束音較前高一個八度。

前半部分︰

後半部分︰

 A 段的第二樂句採用模進手法:

 間奏尾句採用A 段相同的結句旋律,加強各樂段的連貫性。

和聲

 全曲B 大調。

 前奏以簡單重複的I–IV–V7開始。

 使用級進的下行低音旋律,如前奏及主歌中的B –A–G – F。

(37)

 副歌的低音聲部以五度相生進行:

 第25 小節後半部分,和弦進行借用了 B 小調的 iv 和弦取代了原調 B 大調的 IV 和弦(即以 E m 代替 E )。

 副歌以不完全終止式結束,作為返回主歌的準備。

樂器運用

 整首作品以少量樂器伴奏,避免重型的套鼓節奏或管弦樂聲音,可算是流行曲 小品形式的編曲,以配合該劇小人物、小故事的內容。

 前奏:以雙簧管奏出旋律,鋼琴及結他伴奏。

 A1 段:結他繼續奏出分解和弦。

 副歌:加入弦樂作背景的副旋律,及踩鈸增加節奏感。

 A3 段:雙簧管再度出現奏出副旋律。

 間奏:以弦樂及木管樂器奏出旋律。

 尾聲:以弦樂及雙簧管奏出結尾旋律。

詞與曲

 每樂句四小節長,包含兩句歌詞,每句歌詞佔兩小節。

 全曲歌詞以一字一音為主,間中採用一字兩音,如:

A1︰ 「難題迎刃解」的「刃」及 A2︰ 「任我巧安排」的「安」。

 除主歌A1 段「蘸上悲歡愛恨」的「恨」(han6) 外,全曲押「aai」韻:

A1︰ 「捱」(ngaai4)、「解」(gaai2)、「態」(taai3);

A2︰ 「排」(paai4)、「解」(gaai2)、「壞」(waai6)、「派」(paai3);

B ︰ 「賣」(maai6)、「解」(gaai2)、「壞」(waai6)、「捱」(ngaai4);

A3︰ 「敗」(baai6)、「牌」(paai4)、「街」(gaai1)、「大」(daai6) 及「界」(gaai3)。

(38)

歌曲特色

 混合流行及藝術歌曲的唱腔,分別代表凡人及魔鬼的角色,以歌詞表達兩者極 端的處事態度。尤在主歌A3 段二重唱,更顯出正邪雙方的衝突與角力。

 歌曲高潮置於副歌(第 21–28 小節)。

 旋律動向漸次攀升,抵達全曲最高音。

 進入高潮時,每句歌詞後緊接加入弦樂,巧妙地填補主旋律長音或休止符的空 隙。此變化與前段結他奏出分解和弦的規律節奏形成鮮明對比:

 二人各自獨唱A1 及 A2 段,副歌彼此對唱,及齊唱最後一句,形成織體變化。

 「彼此也在捱」道出難為正邪定分界的徵結所在,慨歎大家皆身不由己。而此 句之前第一拍的休止符(亦是全首歌唯一在重拍安排休止符的樂句),正代表雙方

「歎氣」的空間。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韓國兒童教育品牌「Pinkfong」推出兒歌〈Baby Shark〉,因為朗朗上口的歌詞及輕快的旋 律,在兒童界廣受歡迎,而歌曲影片《Baby Shark Dance(鯊魚寶寶之舞)》在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憫農 小池 七步詩 題西林壁 水調歌頭 聲聲慢 畫雞 花影 候風地動儀 泊船瓜洲 滿江紅

[r]

董少華 在伊春公安局工作的董少華 1975 年就開始偷聽鄧麗君的歌曲了。現年 60 歲 ( 按: 2013 年 ) 的 董少華說,自己是在

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裏 都流出一首讚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條河 裊裊炊烟 小小村落

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裏 都流出一首讚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條河 裊裊炊烟 小小村落

家父很喜歡小動物,我小時候家裏有狗狗、相思和鸚鵡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藝術教育組.. 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