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 學習管理學

星雲大師

前言

佛教裡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法都是一門管理,幫助我們成就佛 道、圓滿自覺。對年輕人來說,最好的學習典範,就是《華嚴經》

中的有為青年―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當中,有一些值得我們學 習上參考的,好比生活裡面的運用、做人處事的關係等,我以十點 來貢獻給大家:

一、不忘初心

「初心」就是最初發起的心,是自己對自己的承諾。

善財童子不畏艱難,一路努力參訪善知識,都是因為不曾忘記 自己初心的緣故。所以,每回見到善知識,除了表示自己學習的決 心,同時還會不斷提醒自己:「我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但我還不知 道要如何修學菩薩道,我要對我的『初心』負責任啊!」

現代的青年,信心不足,一遇到困難就容易畏縮,找來一堆理 由,想要逃避現實,都是因為忘記了自己當初的承諾。所謂「此山 望見彼山高,到了彼山沒柴燒」,忘記了初心,再怎麼遠大的理想,

終究無法實現。

所以,做人要有原則,對自己要有「永不退票」的決心,不可

(2)

輕易打破諾言;一個人如果連對 自己的承諾都可以不信守的話,

天 底 下 還 有 什 麼 是 他 能 完 成 的 呢?就像當警察的,不能忘記伸 張正義的初衷;做冒險家的,不 能忘記探求天下新知的初衷;做 記者的,要有公平公正報導、不 同流合汙的決心;縱使夫妻結了 婚,也不能忘記彼此曾經互相欣 賞、恩愛的地方。

回顧我這一生,十二歲時的 一句承諾,當了和尚,從此都牢 記著:「我是出家人,我要把和 尚做好!」直到今天,仍然「做 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也沒有 忘記我和尚的本分。

「不忘初心」,也讓我得到 許多難遭難遇的助緣,例如:我 不懂建築,只憑著為佛教培養人 才的信念,就有多少因緣護持,

成就了佛光山的開山;我沒有讀過書,但知道教育的重要,也明白 個人的力量有限,發起了「百萬人興學活動」,讓智慧留在人間;

我不會外文,但生起了「要將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心願,再加上各 地有心人士的護持,從此走上國際弘法的道路;我的五音不全,梵 唄唱誦不行,但為了以音樂弘揚佛法,組織「佛光山梵唄讚頌團」,

星雲大師一筆字《不忘初心》

(3)

將佛教音樂唱到了世界各地;舉辦人間音緣,讓全球音樂人士譜曲 傳唱佛教歌聲。

信仰,要有不忘初心來維持熱忱;學習,要有不忘初心來鞭策 自己;管理,也要有不忘初心來堅定目標。雖然過程艱辛、挫折不 斷,然而心中有強大的力量支持著我,提醒不可忘記「為了佛教」

的那顆菩提心。這一念「不忘初心」,對承諾的信守力,就是我一 生處世的管理學。

二、吃苦耐勞

善財童子在第五參中,花了十二年的時間,才終於找到了「解 脫長者」的自在城;第六參裡,善財足足站立了半年,不眠不休地 思惟觀察三昧法門;第九參裡的「勝熱婆羅門」,為了考驗善財童 子是不是真的發起了菩提心,還要求他登刀山、投火聚;甚至在第 二十五參裡,善財跟婬女參學,還遭到周圍人的嘲諷……面對種種 的艱難刻苦,都沒有讓善財打退堂鼓,而這不被逆境打倒的最大原 因,不外乎就是「忍」的力量!

忍,不是一味的「忍受」,更深層的說,是一種擔當、認識、

道德、智慧的意思。佛教將「忍」分成生忍、法忍、無生法忍。「生 忍」,是忍受生活中各種是非榮辱;「法忍」,是以佛法的力量,

轉化生活中的憂悲苦惱;「無生法忍」,則是隨緣自在,而能覺悟 到一切法的不生不滅。通過這三種忍,可以擴大自己的身心,對於 世間種種人情冷暖、酸甜苦辣,就不那麼計較了,對於所修所學,

也就更能契入了。

苦,是修道的增上緣,用來鍛鍊我們的心志;苦,是人格的淬 鍊場,成就我們無懼的勇氣;苦,是能源的補給站,吃苦就是在吃

(4)

補;苦,是營養的加油站,長養我們堅毅的道念。所謂「吃得苦中 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能夠不怕吃苦,能轉苦為樂,轉煩惱 為法喜,愈挫愈勇的人,必定是能夠成功的。

有一天,寺院裡銅製的大磬,忿忿的向同樣是銅鑄的佛像抗議:

「你我都是銅做的,為什麼信徒來禮拜時,對你都是獻花、獻果,

又禮拜、又磕頭,對我卻是又敲又打的,這實在是不公平啊!」

佛像聽了之後,說:「大磬呀!你可知道,為了被做成佛像,

我可是忍受種種苦難,經過千錘百鍊,都沒有一聲怨言。不像你,

人家才輕輕敲你一下,你就嗡嗡嗡的大聲叫個不停。」因此,想要 雕刻成什麼樣的人,還是得看自己有多少忍耐的性格。

經常有人問我,一生有過什麼困難?回憶自己的一生,都在苦 難歲月裡成長,從小出生在戰亂裡,生命隨時受到威脅;二十三歲 隨著僧侶救護隊來台,沒有寺院願意收留,只得四處飄泊;慢慢地,

想為佛教貢獻一點心力,卻也處處遭逢困境。但我卻不覺得有困 難,反而感謝這許多生活的貧窮、憂患的歲月,孕育了我刻苦耐勞 的性格,養成我對生死無懼的勇氣。

所以說,以忍為力,讓我在艱難中不覺得痛苦;以苦為勵,讓 我在貧窮時不感到匱乏。這種不畏磨難、無懼障礙的精神,成就我 生存的力量。不僅僅是在面對外在所遭遇的冤屈侮辱、無理打罵 時,能甘之如飴;當面對心煩意亂的自己,那些無明愚痴、顛倒邪 見生起時,同樣能經得起重重考驗,也是因為有「吃苦耐勞」的力 量來管理自己啊!

三、腳踏實地

善財童子一心勤求佛道,從不好高騖遠,也不盲目追隨,總是

(5)

老老實實,把握當下,順著善知識的指引,按部就班,往下一站參 學。譬如第十參在師子奮迅城時,善財穩重踏實地專心聽講,離開 時更勤於複習,一路思惟法義,其中用心,可見一斑!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行腳參學,乃至現今盛行的旅遊參訪,

在在強調腳踏實地,老實修行。趙州從諗禪師即使年高八十,但因 心頭未悄然,仍舊雲遊各地,求個心地清明。祖師一步一腳印的 參學行腳,只為在迷卻的自心中,找到「本來面目」。時下流行 的遊學打工、自助旅遊、背包客等旅行參訪,都是憑藉著走出去,

以務實的態度,吸取經驗,乃至昇華自我,開擴視野。這種為求 真理、探索生命,踏踏實實身體力行的勇氣與決心,多麼值得我 們效法。

過去,有個富翁想要蓋一棟三層樓的房子,找來建築師討論,

算一算要花上一年的時間,耗資一千萬兩黃金。富翁一聽,要花那 麼多錢與時間,便和建築師說:「這樣太浪費也太慢了,我只要蓋 第三層的樓房就好,第一、二層通通都不需要,這不就省下更多的 時間與金錢嗎?」

富翁愚痴,妄想無中生有、一步登天,這是不可能的。在佛教 的義理中,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琴師練琴,一日不練,彈指生疏;氣功師練功,時斷時續,白費功夫;

運動員沒有重複枯燥的練習,哪有場上精采的表現,也無法拿到金 牌。學習,同樣如此,沒有努力播種,哪裡會有收成?

現今,是一個講究效率的時代,例如吃飯要節省時間,所以有 微波食物;生病要快速恢復,所以有特效藥;學習要快速成就,所 以有速成補習班;賺錢要一夕致富,所以全民瘋樂透……學習,哪 裡有捷徑,哪裡有速成呢?沒有務實的自我管理,如何能夠成功?

(6)

所 謂「 萬 丈 高 樓 平 地 起 」,

沒 能 打 下 堅 固 基 礎, 妄 想 一 登 空 中 樓 閣, 最 終 必 定 落 得 自欺欺人、一無所得。因此,

在 學 習 的 管 理 上, 要 想 去 除 不 肯 腳 踏 實 地 的 心 態, 源 頭 就 在 於 如 何 管 理 好 這 顆「 顛 倒妄想」的心。

四、自我要求

善財童子二六時中,不斷 思 惟 善 知 識 所 教, 時 時 刻 刻 憶念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法門,

使 自 己 能 溫 故 知 新, 牢 記 所 學。 善 財 能 以 這 樣 管 理 自 己 的 學 習, 是 因 為 過 去 生 中,

勤 於 自 我 要 求, 隨 時 修 正 自 己的不足,發起了菩提心,而 這 一 世 更 必 須 對 自 己 的 菩 提

心負責,以便日後能將所學奉獻給一切眾生。所以必須透過自我的 觀照來看清自己,則任由外在紛亂吵雜,內心也都能如如不動,一 心朝著目標邁進了。

佛門裡常要人看好自己的心,就是要你看清楚自己的毛病,以 便隨時反省自己、淨化自己,隨時做一個乾淨而能夠盛法的器皿。

然而,我們的眼睛卻習慣用來看別人哪裡不好、哪裡不對。一個人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老實打基礎,努力 耕耘,妄想無中生有、一步登天,那是不 可能的。圖為台北101 大樓。

(7)

如果不懂得觀照內心,只曉得要求別人,對自己卻處處寬待、包容,

這樣不但不容易進步,反而會愈來愈迷失自己。所以說「但自觀自 行,諦觀正不正」,學習的管理,要能往外看,更要往裡看,只要 能管理好自己,培養好的習慣,學習就能事半功倍。生活中,可以 從哪裡自我要求起呢?比如說:

「作息要規律,飲食要正常」:自從科學進步,有了電燈以後,

夜生活就跟著繁忙起來,年輕人喜愛夜讀、夜唱、夜遊、夜飲,愈 夜愈精采。然而,也產生了「晚睡晚起」、「遇早不食」的現象,

晨昏顛倒,隔天醒來,往往腦袋昏沉,不容易專注。佛門強調「五 堂功課要正常」,早飯也是其中的一堂功課,能夠養成按時吃早飯 的習慣,生活必定容易規律。

「說話要有禮,見人要微笑」:現代人常透過3C 產品進行對話,

面對面與人溝通互動時,卻不知道應對的禮儀。因此,如何以適當 的表情、合宜的語言來回應,就是青年們重要的功課了。像是說話,

要說「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的好話;一抹微笑也可以帶來鼓勵、

希望與祝福,所謂「面上無瞋是供養」,適當的表情回應,可以從 對人微笑開始做起。

「心中要慈悲,念頭要得正」:慈悲沒有敵人,心中有慈悲的 人,如同觀音菩薩能用慈眼觀察眾生的需求,用耳朵傾聽眾生的痛 苦,用美言安慰眾生的煩憂,用雙手撫平眾生的創傷,帶給眾生無 畏的勇氣。「念」,就是今天的心,當下這念。禪堂裡,維那師父 一聲「提起正念來」,就是提醒我們,觀照那如瀑流般的念頭,隨 時隨地,保持正念。

從生活自我要求的管理中,觀照我們的身口意,也就是:身做 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的三好運動。懂得自我要求,時常問問

(8)

自己:道德昇華了沒有?學問進步了沒有?發心擴大了沒有?做一 個觀照自己在不在的「觀自在」,自然能夠遠離心中的煩惱魔障,

你還能不看見本自具足的清淨心嗎?

五、疑而好問

善財童子受了文殊菩薩的啟發後,一連串問了十幾個問題,之 後的五十三參,更是有參必問。例如:如何成就正等正覺?如何行 菩薩道?如何才能捨離世俗的煩惱?佛道不成的原因是什麼?如何 才能不忘失菩提……善財童子的「好問」,顯示了他內心長期以來 對真理的嚮往醞釀,以及對接受新知識、新觀念的渴求,所謂「求 知若渴」,正是成就的最大祕訣。

佛教是一個重視躬身實踐的宗教,對於斷除煩惱、解脫生死等 人生問題有益的,都值得提出討論。不過,佛教雖然鼓勵大家發問,

但對於與修行無關的「戲論」,則認為應該揚棄。譬如《中阿含經》

的「箭喻」,一名獵人身中毒箭,要幫他拔除毒箭時,他還要先問 清楚身上的箭是從哪個方向射來、箭的材質、箭的種類後,才願意 接受治療,等他把這些問題都弄清楚時,可能已經沒命了。佛陀真 正關心的,是如何拔去眾生身上的煩惱毒箭,至於那些和修行、解 脫沒有幫助的問題,何必浪費時間去討論呢?

一個好的管理者,必須具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素質,

這是為什麼呢?代表他積極投入。認真的人,會發現問題,因為自 己不懂而請教別人,問個清楚明白,不但問題得到了改善解決,智 慧、經驗也從中增長;被動的人,則不懂得問題在哪裡,找不出原 因,問題只會層出不窮。所以說,問題可以從「提問」中找到解決 方法。

(9)

如何疑而好問呢?對於周遭事物,要有求知的欲望,好比說:

「為什麼」吃飯就會飽?「為什麼」天空會有雲?「為什麼」金屬 會生鏽?「為什麼」說好話別人就會歡喜?就像胡適先生所說:「做 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一個懂得問「為什麼」的人,必然是有思 想、有見解的人。

能多知道一些為什麼,就是有一點悟了,有一點進步了。這 個悟的意思是:「啊!我懂了。」「噢!是這樣啊!」「對!我 想通了。」「嗯!我找到了。」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 疑不悟」,你沒有問題就不能得到答案,就像禪師們不斷「提起 疑情」、「參究話頭」,用心去參,疑情不破,要如臨深淵,如履 薄冰。

反觀我們對於疑惑,又能否有這樣的魄力呢?因此,能夠在疑 處上用心參修,讓「疑」來管理、來評鑑我們的學習,你通達了、

透澈了,即刻就會有小悟,累積小悟,就會有開悟的一刻。

六、與人為善

現在社會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對於別 人的成就,因為貪瞋嫉妒,而不願意讚歎他人,甚至反過來嘲諷、

打擊。還有的人,報虛不報實、報憂不報喜、報難不報易(事)、

報壞不報好,這樣報下去,誰還願意做好人呢?

凡是好事,不論你的我的、大的小的,不是應該有「與人為善」

的氣度,隨喜功德,加入善行的隊伍嗎?怎麼不懂得成就、讚歎,

卻還批評攻擊,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遺憾。

與人為善,好比一顆種子播下,聚集種種善因善緣,收成就會 源源不斷。你能隨時與人為善,自然福德增上;你願意與人為善,

(10)

自然沒有敵人;你熱心與人為善,自然受到敬重;你懂得與人為善,

自然廣結善緣;你念念與人為善,必能皆大歡喜;你事事與人為善,

必能合群隨眾;你時時與人為善,必能體諒別人;你處處與人為善,

必能貴人相助。

如何與人為善呢?善財童子發起菩提心,但不自大自滿,願意 走出去,在大眾裡廣學多聞,積極參訪善知識,擴大了自己的心胸,

結下許多善因好緣,人人也歡喜從善如流,樂於教導,助他成長。

甚至於所參訪的善知識們,都很樂意推薦童子到各處再去參學,大 家都在法上用功,在法上互相成就,共成美事。這就如《孟子》所 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有成人之美,凡是合情合理的,

要與人為善;凡是給人歡喜的,要從善如流;凡是利益社會的,要 熱心參與;凡是成就大眾的,要心甘情願。

因此,與人為善,所謂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 小而不為」,小小的善心善 行,就能為社會帶來真善美 的力量,譬如像愛心菜販陳 樹菊、青年公益家沈芯菱、

十元便當莊朱玉女阿嬤,都 是以自身微薄的力量,落實 與人為善,同時提醒大家從 善如流的意義與重要,達到 社會和諧進步的管理目標。

凡事想到與人為善,身 口意行為多一分為大眾服務

莊朱玉女阿嬤賣了50 年的 10 元便當,照顧 高雄的碼頭工人得以溫飽。

(11)

的熱忱,一切為人著想,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 動,來管理「見不得別人好」的嫉妒慢心,只要願意放下執著,必 定心中能容下他人,這就學到了善財童子肯得與人為善的精神。

七、平等尊重

善財童子參學的善知識中,有菩薩、仙人、比丘、比丘尼、優 婆夷、婆羅門、國王、醫生、航海家、童男、童女、婬女等人,遍 及各種身分行業、種族階層都來教導他。可見得善財對於善知識 們,沒有絲毫差別對待,一心尊重與禮敬。當善財到了彌伽大士說 法的自在城,大士深知他已發起了尊貴的菩提心,便以師禮,下座 頂禮迎接善財,一點都沒有上者的驕慢與矜持。不管是善財還是彌 伽大士,他們都做了很好的示範:要尊重一切善知識,也要不輕後 學。

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是未來佛」,以身教 高度展現了「人人皆有佛性」的平等精神。「佛法在恭敬中求」,

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能以謙卑、恭敬的心,尊重他人,自然就 能去除傲慢;如果不懂得尊重,要想獲得因緣,獲得幫助,是很 困難的。

因此,平等尊重,沒有尊卑貴賤、男女長幼的分別,只要是能 幫助我們拋除惡習,健全人格的,統統都應該誠心接受教導,從中 將我慢勝他的心,一掃而光。一個人如果心太滿,就像一只裝滿水 的杯子,再也容不下一滴水時,就只能故步自封,任何教誨、勸誡 都容納不了,實在難有什麼進步。所以,能成為一個純淨而可以盛 法的器皿,都要歸功於對一切眾生人格的尊重。

能平等尊重,社會就不會有高低階級的分別。所謂「行行出狀

(12)

元」,只要是對自身職業有所專精,對大眾有所服務,都值得我們 從中學習。例如:農漁勞工者,以改良創新的抱負,帶給我們豐富 的食糧;清道夫,不嫌髒亂的打掃,給了我們乾淨的環境;資源回 收者,點滴勤儉的將破銅爛鐵鍛鍊成金;演藝人員,忍受責罵也要 將人生百態維妙詮釋;工程人員,腳踏實地一磚一瓦的建設。他們 的付出努力,都應該受世人尊敬。

尊重一切人格,尊重一切眾生,才能廣結善緣、博學多聞,就 像海納百川,不擇細流,所以能成其大,這就是尊重的管理,所帶 來的力量。

八、契理契機

第十六參中,善財童子困惑於普眼長者以世俗醫方,而不以佛 法度眾。長者於是告訴善財,一個生病的人,只想趕緊找到醫生來 治療病苦,哪裡會想即刻聽聞佛法?度眾,必先契理契機,契合眾 生實際的需要,因此長者首先去除眾生色身的病痛,再應機施教,

使令接受佛法,最終信仰佛教。

佛教,是一個既契理又契機的宗教,不僅上契諸佛之理,更契 合不同眾生的需要。譬如眾生渴了,要先解除他的飢渴;心裡不安 了,要先讓他心安;懷有恐怖了,要先讓他釋懷。基本需求解決了,

然後才會提升到信仰的層面來,諸如:人我關係緊張,要用和諧來 對治;做人做事欠缺,要用圓融來對治;犯錯失足要改進,要用承 擔來對治;或用慈悲來對治瞋恚,用勤勞來對治懶惰,用喜捨來對 治貪欲,用熟練來對治生疏……

所以說,一切佛法,適應眾生根器,契理契機,才能藥到病除。

「契理契機」在管理學上,應付大眾萬般的需求,才能針對具體情

(13)

況給予滿足,解決問題,就是需求管理的執行。

常有人問我,是如何來管理人心的?其實,我不懂管理,只懂 人心。佛教講「觀機逗教」,儒家也有「因材施教」之說,都是因 應時機因緣的需要,像是對農夫,你跟他說治國理念,就不對味;

對警察,你講經營管理,也不應機;對兒童,要能蹲下傾聽,才能 適性教育;對政治家,能言治國之道,就能與之相契。

在我認為,佛法要能符合大眾的需要,講求契理契機、觀機逗 教,管理也是如此。像是在巴西,為了教育貧民窟的孩子,成立「如 來之子扶貧教養計畫」,並且以足球為方便,讓教育融入其中。菲 律賓人對於藝術及歌唱有天賦,為了培養人才,創辦「光明大學宿 霧藝術學院」,提供表演的平台,宣揚「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的理念。這些都是運用各種善巧方便,接引度眾,讓佛法成為生活 的一部分。

因此,要做一個好的管理人,先要懂得大眾的需要,所謂「欲 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要能隨順眾生,隨緣教化,掌握人心,

以「契理契機」的權巧方便,達成目標,這才是管理的智慧。

九、樂說無礙

五十三參裡的諸大善知識們,面對善財童子的勤學好問、忍苦 耐難、腳踏實地的求學態度,各個都願意傾囊相授,無私地、樂說 不倦地將所學傳授給善財,期望他能「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譬 如「善知眾藝」童子,示範華嚴字母如何讓眾生消除罪業,進入般 若智海中;「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傳授善財如何以慈悲法門,破 除眾生無明愚痴,解脫煩惱等。

「樂說」,不是毫無重點的漫談,更不是滔滔不絕,不管聽者

(14)

需要什麼,逕自侃侃而說的妄談,或者盡說些無益的語言或世俗的 諸事,而是應該給人智慧的語言、希望的語言、喜悅的語言,讓眾 生覺得受用。為了能樂說無礙,講說者自己也要下苦功,不斷超越、

修正自己,從他人立場出發,善觀眾生根器,還要掌握講說技巧,

或以機智幽默、善用譬喻的靈活表達,或以令人聽來如沐春風的音 聲,說來「給人懂」。

因此,要做一個「樂說無礙」的善知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此面面俱到,將時機因緣拿捏恰到好處,才能真正樂說無礙,不 然,即便很樂說,但是有礙的話,仍舊無法使人心悅誠服,這樣是 度不了眾生的;即便你無礙,卻不善言辭,眾生聽不懂,也還是度 不了他們的。

我自覺是一個樂說不倦的人,在與社會各界人士的會客中,總 是想盡辦法,以現代的語言表達,要把佛法說給人懂。煮雲法師過 去曾經評論過我:「說你講的是佛法,你沒有一句是經典原文;說 你不是講佛法,你每一句話,都是經文裡的意義。」我想,我能樂 說無礙,給人歡喜,都是因為要滿足眾生要求,讓人懂,讓人感到 受用啊!

十、解行並重

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一開始由文殊菩薩啟蒙,踏上 了參訪之途,最後回到普賢行願的菩提道場,得到普賢菩薩的摩頂 授記,證得普賢廣大行願。文殊菩薩,是智慧力的象徵;普賢菩薩,

是行願力的代表。這同時說明了善財的學習,是由「智慧」入,由

「行願」出。文殊的般若門,是自覺的管理,自我的內化;普賢的 法界門,是行佛的管理,利他的意樂。沒有般若智慧為前導,就無

(15)

法進入甚深法界;進不了甚深法界,也就顯現不出般若智的力度與 大用。因此,智慧與行願兼備,學問與實踐並行,就是「解行並重」

的管理模式。

任何法門的修學,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解行並重」。解,

是自覺自悟,來提升內在自我;行,是行佛所行,重於生活的實踐。

二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一個信解多聞而不能落實的人,只能獨 樂樂,不能利益世人,是沒有用處的;一個只重視實踐卻沒有深厚 內涵的人,就如同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也是沒有用的。所以說,

「解行並重」不是光喊口號就可以達成,而必須先踏實學習,完善 自己,然後以實際行動,走入人間

服務奉獻,自利利他,這就是「自 覺行佛」的實踐了。

「自覺」是什麼呢?就是自我 覺悟,首先要效法「善知識」與人 為善、樂說無礙、契理契機、慈悲 喜捨等美德,更要勇於承擔,靠自 己努力學習,才有辦法覺悟。能夠 自我覺悟,就是自我管理,管理自 己的身口意,譬如要肯讚歎布施、

懂得謙卑和睦、凡事反求諸己、能 夠給人接受、不道聽塗說、不譏諷 毀謗等。時時自我覺悟、自我管理,

當身口意三業清淨時,才能開展智 慧,自我提升,進一步落實「行佛

所行」。 星雲大師一筆字《自覺》

(16)

如何「行佛」呢?我有自覺的力量,自覺善知識的教導是階段 性的啟發,必定要由自己承擔自覺,努力突破自己的煩惱、情緒、

任性,把心管理好、觀照好。生活中,無處不是行佛的教育,好比:

慈悲待人、嚴以律己,這是行佛;改變氣質、給人歡喜,也是行佛;

奉獻服務、慚愧感恩,都是在行佛。能讓我們的心,與佛相應,必 然我所做的一切,都會是清淨的行為。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

處處皆是行佛的道場,事事都為行佛的因緣,我,不就是行佛之人 了嗎?

結語

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行佛故事,無疑樹立了很好的 學習典範,他將學習帶出教室,走入人間,從一開始也是最重要的

「不忘初心」,提醒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那一念發心,

有了發心,加上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等美德來磨練我們的人格,才 能不斷提升自我,昇華精神生活,達成最終的理想。

尤其,參學之道,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智慧的海綿」,以 正見思惟來管理自己,觀德莫觀失,效法、學習善知識的德行,透 過聞思修來提升學習品質,將自身投入智慧大海中,盡情吸收一切 眾生的優點,再回饋給眾生。要能夠自利利他,成就別人,才是學 習管理的最終使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st. To make a study of the routes followed by Huien Tsang and Sudhadana in India. To study the geography, geology, climate and connections of those routes in order to assess

參、 申論題、40 分。請善用時間。..

入禪堂隨眾第五 隨眾食第六 禮拜第七 聽法第八 習學經典第九 入寺院第十 執作第十一 入廁第十二 入浴第十三 睡臥第十四 圍爐第十五 在房中住第十六 看病第十七

怎麼會哭 我怎麼會哭 我以為我能撐得住 能承受失去你的 孤獨. 怎麼會哭 我怎麼會哭

這些路況已較之前改善很多了,每一站的車程經常需要六至十小 時。第一天,悟師父帶著大家了解這次朝聖的路線圖,要我們觀

序宗篇第二 五停篇第三 挍量篇第四 自慶篇第五 善根篇第六 破戒篇第七 邪命篇第八 誑佛篇第九 造過篇第十 解脫篇第十一 食緣篇第十二 流轉篇第十三

31 參見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 40~41 頁;方立天《略談華嚴學與五臺山》載《五臺 山研究》1988 年第 1 期;杜繼文《五臺山與華嚴經的基本思想》載《五臺山研究》1988 年第

法國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年) 失去了整整一代的知識分子。 在承 平的 1920、 1930 年代, 才華橫溢的巴黎年輕數學家, 不受權威束縛, 尋找新方向, 組成陣容堅強的 Bourb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