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脈數者,不可 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脈數者,不可 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條文 9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 卻結於藏,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 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註〕:

脈數者,謂久數不止,有熱之人也。若脈數動時一止,熱仍不退,是 邪氣結,正氣不能復,正氣結於藏,邪氣浮於外故也。脈雖數促,不可 下也,若誤下之,則邪熱乘虛入裏,必煩,利不止也。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條文 10

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

〔註〕:

脈浮大,此為表實之脈,應發其汗,若醫誤以大為裏實而反下之,

此為大逆也。

〔集註〕:

程應旄曰:脈大與脈浮而大,差別盛實,純在表也,雖有裏證,仍 宜從表發汗,下之則為大逆。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條文 11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

頭眩心悸也。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

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踡。動氣在上,

(2)

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 得水自灌。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 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

〔註〕:

動氣在右,肺失治矣。下之則肺先虛,津液內竭,故咽燥鼻乾,頭眩 心悸也。動氣在左,肝失治矣,下之則肝氣益急,故食不下,腹內拘急 動氣更劇,表實未減,裏虛益甚,故雖有身熱,臥則欲踡也。動氣在上 心失治矣,下之則陰液益傷,心火更甚,故掌心握熱,煩熱汗出,欲 得水澆,即有身上浮冷,亦火盛格陰使然也。動氣在下,腎失治矣,下 之則寒虛內甚,而腹脹滿,故卒起頭眩,心下痞滿,食則下利清穀也。

〔集註〕:

程應旄曰:動氣誤下,是為犯藏,左右上下,隨其經氣而致逆,故 禁同汗例。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條文 12

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

臥則欲踡,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

〔註〕:

咽中閉塞,燥乾腫痛者,少陰陽邪也,宜下之。今不燥乾,不腫痛者 少陰陰邪也,不可下,下之則陽愈衰,陰愈盛,故曰上輕下重也。水漿 不入,臥欲踡,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中外陽虛也。

〔集註〕:

張璐曰:言初病咽乾閉塞,以其人少陰之真陽素虧,故汗下俱禁,

若下之則少陰虛寒,諸證蜂起矣。

程應旄曰:腎邪上逆,故有咽中閉塞之證,下之陽氣益虛,陰氣益 甚,故有上輕下重等證。

(3)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條文 13

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厥者,當 臍握熱。

〔註〕:

諸外實者,裏必虛,即有不大便,無所苦之裏,亦不可下。若下之,

外發之熱雖微,內虛之寒則盛,若無脈而厥,當臍握熱始暖,亦寒之 甚也。

〔集註〕:

方有執曰:諸外實,指一切之邪在表而言也。發微熱,邪入裏也。無 脈,陽內陷也。

程知曰:下之則表邪內陷,外不熱而內發微熱也。其亡脈而厥者,則 寒氣內深,惟當臍一握熱耳。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條文 14

太陽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

〔註〕:

此重出,以申叮嚀告戒之意。

〔集註〕:

程應旄曰:未解較不解稍異,勢雖欲下,仍須俟之。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條文 15

病欲吐者,不可下。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註〕:

欲吐者,邪在膈上,可吐之證也。嘔多者,邪在少陽,可和之證也。

雖具裏證,戒人不可先攻下也。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評核表 ( 附件六之一 )8 分以下未通過, 3 年內累積 8 分以下者達 3 次,則取消友善

通釋下包廣曰大。三德圓融包括百界故。俱受大名圓融故。俱無二邊之喧動故。皆稱

 肺結核是可以治療的,必須長期服藥且連續規則服藥六個

[r]

部首位置 在左 在右 在上 在下 在內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 知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

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

教育部於 109 年修正高中以下學校的服裝儀容法規,規定在天氣寒冷時,學 校應開放讓學生在校服內外都可以加穿保暖衣物,但 2 月中氣溫下降時,臺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