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53  Download (0)

Full text

(1)

內容導師:劉繼璋博士,助理教授,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技巧練習引導師:孫皓茵女士,心理輔導培訓導師 技巧練習引導師:劉沛淇女士,心理輔導培訓導師

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教育局訓育及輔導組

(2)

承責改進法 (The Method of Shared Concern)

Dr. Ken Rigby, Adjunc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Rigby, K. (2011). The Method of Shared Concern: A Positive

Approach to Bullying in Schools. Victoria: ACER Press.

(3)

本工作坊的形式

• 簡單解說 + 技巧示範 + 充實練習 + 深入反思

• 內容導師講授有關的概念及知識

• 教統局短片及內容導師示範有關的技巧及應用

• 技巧練習引導師領導及促進參加者進行技巧練習

• 講授 : 示範 : 練習的比例 = 1 : 3 : 6

• 其他內容:答問,反思,回應,問卷,內容摘要,最後匯報

(4)

模擬處境短片

同學(一)被欺凌事件

(3:42)

(5)

各個基本階段 ( 1 與 2 可因情況轉換) 1. 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2. 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3. 與嫌疑欺凌者進行預備小組會議

4. 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凌者及 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5. 跟進結果

(6)

第1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7)

第1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建立信心

第2步:將欺凌行為轉化成為共同關注事件 第3步:達到一個轉捩點

第4步:激發一些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第5步:準備一個小組會議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8)

第1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建立信心

第2步:將欺凌行為轉化成為共同關注事件 第3步:達到一個轉捩點

第4步:激發一些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第5步:準備一個小組會議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9)

技巧示範短片

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8:20)

(10)

內容導師示範技巧 同學(二)被欺凌事件

(3:18)

(11)

內容導師示範技巧

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8:20)

(12)

第1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建立信心

第2步:將欺凌行為轉化成為共同關注事件 第3步:達到一個轉捩點

第4步:激發一些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第5步:準備一個小組會議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13)

第1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建立信心

第2步:將欺凌行為轉化成為共同關注事件 第3步:達到一個轉捩點

第4步:激發一些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第5步:準備一個小組會議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14)

第1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建立信心

第2步:將欺凌行為轉化成為共同關注事件 第3步:達到一個轉捩點

第4步:激發一些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第5步:準備一個小組會議

答問 + 反思 + 回應時間

10分鐘

(15)

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小休

10分鐘

(16)

第2階段: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17)

第2階段: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聆聽受害者的觀點 第2步:運用同理心及同情心

第3步:澄清受害者是典型受害者或因挑撥別人的受害者 第4步:告訴受害者關於嫌疑欺凌者的一些正面態度

第5步:要求受害者尋找嫌疑欺凌者有建設性的正面態度 第6步:確定受害者同意老師發現關於嫌疑欺凌者的正面

態度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18)

第2階段: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聆聽受害者的觀點 第2步:運用同理心及同情心

第3步:澄清受害者是典型受害者或因挑撥別人的受害者 第4步:告訴受害者關於嫌疑欺凌者的一些正面態度

第5步:要求受害者尋找嫌疑欺凌者有建設性的正面態度 第6步:確定受害者同意老師發現關於嫌疑欺凌者的正面

態度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19)

技巧示範短片

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6:26)

(20)

內容導師示範技巧 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14:40)

(21)

第2階段: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聆聽受害者的觀點 第2步:運用同理心及同情心

第3步:澄清受害者是典型受害者或因挑撥別人的受害者 第4步:告訴受害者關於嫌疑欺凌者的一些正面態度

第5步:要求受害者尋找嫌疑欺凌者有建設性的正面態度 第6步:確定受害者同意老師發現關於嫌疑欺凌者的正面

態度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22)

第2階段: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聆聽受害者的觀點 第2步:運用同理心及同情心

第3步:澄清受害者是典型受害者或因挑撥別人的受害者 第4步:告訴受害者關於嫌疑欺凌者的一些正面態度

第5步:要求受害者尋找嫌疑欺凌者有建設性的正面態度 第6步:確定受害者同意老師發現關於嫌疑欺凌者的正面

態度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70分鐘)= 7:21:42

(23)

第2階段:與受害者進行個別傾談

第1步:聆聽受害者的觀點 第2步:運用同理心及同情心

第3步:澄清受害者是典型受害者或因挑撥別人的受害者 第4步:告訴受害者關於嫌疑欺凌者的一些正面態度

第5步:要求受害者尋找嫌疑欺凌者有建設性的正面態度 第6步:確定受害者同意老師發現關於嫌疑欺凌者的正面

態度

答問 + 反思 + 回應時間

10分鐘

(24)

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早上時段的問卷時間

10分鐘

(25)

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上午節完

午饍時間1小時

(26)

第3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預備小組會議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30分鐘)= 3:9:18

(27)

第3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預備小組會議

第1步:破冰

第2步:提及與個別嫌疑欺凌者的傾談內容

第3步:強化嫌疑欺凌者有關他們真誠嘗試改善受 害者處境的說法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30分鐘)= 3:9:18

(28)

第3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預備小組會議

第1步:破冰

第2步:提及與個別嫌疑欺凌者的傾談內容

第3步:強化嫌疑欺凌者有關他們真誠嘗試改善受 害者處境的說法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30分鐘)= 3:9:18

(29)

技巧示範短片

與嫌疑欺凌者進行 預備小組會議

(1:20)

(30)

技巧示範短片

(額外)與受害者進行 預備小組會議

(1:20)

(31)

內容導師示範技巧 與嫌疑欺凌者進行

預備小組會議

(約6:20)

(32)

第3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預備小組會議

第1步:破冰

第2步:提及與個別嫌疑欺凌者的傾談內容

第3步:強化嫌疑欺凌者有關他們真誠嘗試改善受 害者處境的說法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30分鐘)= 3:9:18

(33)

第3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預備小組會議

第1步:破冰

第2步:提及與個別嫌疑欺凌者的傾談內容

第3步:強化嫌疑欺凌者有關他們真誠嘗試改善受 害者處境的說法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30分鐘)= 3:9:18

(34)

第3階段:與嫌疑欺凌者進行預備小組會議

第1步:破冰

第2步:提及與個別嫌疑欺凌者的傾談內容

第3步:強化嫌疑欺凌者有關他們真誠嘗試改善受 害者處境的說法

答問 + 反思 + 回應時間

約10分鐘

(35)

第4階段: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凌 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36)

第4階段: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凌 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第1步:為會議設定最低及最高的目標

第2步:促進嫌疑欺凌者設定目標以讓他們不騷擾 受害者

第3步:確保嫌疑欺凌者不會排擠受害者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37)

第4階段: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凌 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第1步:為會議設定最低及最高的目標

第2步:促進嫌疑欺凌者設定目標以讓他們不騷擾 受害者

第3步:確保嫌疑欺凌者不會排擠受害者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38)

技巧示範短片

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 凌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0:40)

(39)

內容導師示範技巧

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 凌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約11:20)

(40)

第4階段: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凌 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第1步:為會議設定最低及最高的目標

第2步:促進嫌疑欺凌者設定目標以讓他們不騷擾 受害者

第3步:確保嫌疑欺凌者不會排擠受害者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41)

第4階段:教師以調停者身份與嫌疑欺凌 者及受害者進行小組會議

第1步:為會議設定最低及最高的目標

第2步:促進嫌疑欺凌者設定目標以讓他們不騷擾 受害者

第3步:確保嫌疑欺凌者不會排擠受害者

答問 + 反思 + 回應時間

約10分鐘

(42)

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小休

10分鐘

(43)

第5階段:跟進結果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44)

第5階段:跟進結果

第1步:設定與嫌疑欺凌者進行的預備小組會議 第2步:運用在小組裡發現的任何建設性因素

第3步:容許嫌疑欺凌者表達一些與他們之前表達 沒有矛盾的觀點

第4步:發展一個可以讓受害者及嫌疑欺凌者共存

(而排除欺凌行為)的計劃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45)

第5階段:跟進結果

第1步:設定與嫌疑欺凌者進行的預備小組會議 第2步:運用在小組裡發現的任何建設性因素

第3步:容許嫌疑欺凌者表達一些與他們之前表達 沒有矛盾的觀點

第4步:發展一個可以讓受害者及嫌疑欺凌者共存

(而排除欺凌行為)的計劃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46)

內容導師示範技巧 跟進結果

(約12:00)

(47)

第5階段:跟進結果

第1步:設定與嫌疑欺凌者進行的預備小組會議 第2步:運用在小組裡發現的任何建設性因素

第3步:容許嫌疑欺凌者表達一些與他們之前表達 沒有矛盾的觀點

第4步:發展一個可以讓受害者及嫌疑欺凌者共存

(而排除欺凌行為)的計劃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48)

第5階段:跟進結果

第1步:設定與嫌疑欺凌者進行的預備小組會議 第2步:運用在小組裡發現的任何建設性因素

第3步:容許嫌疑欺凌者表達一些與他們之前表達 沒有矛盾的觀點

第4步:發展一個可以讓受害者及嫌疑欺凌者共存

(而排除欺凌行為)的計劃

講授:示範:練習時間(約40分鐘)= 4:12:24

(49)

第5階段:跟進結果

第1步:設定與嫌疑欺凌者進行的預備小組會議 第2步:運用在小組裡發現的任何建設性因素

第3步:容許嫌疑欺凌者表達一些與他們之前表達 沒有矛盾的觀點

第4步:發展一個可以讓受害者及嫌疑欺凌者共存

(而排除欺凌行為)的計劃

答問 + 反思 + 回應時間

約10分鐘

(50)

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工作坊內容摘要及最後匯報

約20分鐘

(51)

中學教師工作坊

以「承責改進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下午時段的問卷時間

約10分鐘

(52)

Reference

 Grossi, P. K., & dos Santos, A. M. (2012). Bullying in Brazilian Schools and Restorative Practice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5(1), 120-136.

 Pikas, A. (2002). New Developments of the Shared Concern Method.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3(3), 307-326.

 Pikas, A. (2008). Shared Concern Method: A Method for Finding Bullying Behind the Backs of the Teachers. Retrieved on 30 October 2012 from http://www.pikas.se/scm/

 Rigby, K. (nd). Bullying in Schools: Six Methods of Intervention.

Northampton: Loggerhead Films.

 Rigby, K. (2011). The Method of Shared Concern: A Positive Approach to Bullying in Schools. Victoria: ACER Press.

 Rigby, K., & Griffiths, C. (2011). Addressing cases of bullying through the Method of Shared Concern.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32(3), 345- 357.

 Whitted, K. S., & Dupper, D. R. (2005). Best practice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bullying in schools. Children & Schools, 27, 167-175.

 教育統籌局學生訓育組 (2003). 和階校園齊創建資源套. 香港: 作者.

(53)

Reference

 教育統籌局學生訓育組 (2003) 「承責改進法」工作紙. Retrieved on 30 October 2012 from

http://www.newman.edu.hk/PerfectFamily/appendix/7_6_appendix_1.pdf

 教育統籌局學生訓育組 (2003) 「承責改進法」工作紙參考答案.

Retrieved on 30 October 2012 from

http://www.newman.edu.hk/PerfectFamily/appendix/7_6_appendix_2.pdf

 教育統籌局學生訓育組 (2003) 「承責改進法」常見問題. Retrieved on 30 October 2012 from

http://www.newman.edu.hk/PerfectFamily/appendix/7_6_appendix_3.pdf

 教育統籌局學生訓育組 (2003) 承責改進法. Retrieved on 30 October 2012 from http://www.newman.edu.hk/PerfectFamily/4_2.html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