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補充文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數學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補充文件"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小學數學科學習內容

數學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補充文件

課程發展議會編訂

(2)

頁 數

引 言 ii

第 一 章 學 習 目 標 1

第 二 章 學 習 內 容 5

第 三 章 流 程 圖 87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數 學 教 育 委 員 會 名 錄 89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數 學 教 育 委 員 會 名 錄 91 檢 視 小 學 數 學 課 程 專 責 委 員 會 名 錄 92

(3)

為 配 合 學 校 課 程 持 續 更 新 , 回 應 於 2014 年 11 月 至 2015 年 4 月 期 間 在「 新 學 制 中 期 檢 討 與 前 瞻 」中 所 收 集 的 意 見 , 及 進 一 步 加 強 數 學 課 程 之 縱 向 銜 接 和 與 其 他 學 科 間 的 橫 向 連 繫,課 程 發 展 議 會 數 學 教 育 委 員 會 於 2015 年 12 月 成 立 三 個 專 責 委 員 會 檢 視 及 修 訂 小 一 至 中 六 數 學 課 程。是 次 數 學 課 程 的 修 訂 是 建 基 於《 數 學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課 程 指 引

( 小 一 至 中 六 )》( 2017)中 訂 明 的 數 學 教 育 的 課 程 宗 旨、課 程 設 計 和 評 估 的 主 導 原 則 。

本 冊 子 屬 於 《 數 學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課 程 指 引 ( 小 一 至 中 六 )( 2017) 補 充 資 料 》 系 列 之 一 , 旨 在 詳 細 闡 述 ︰

1. 小 學 數 學 課 程 的 學 習 目 標 ; 2. 小 學 數 學 課 程 的 學 習 內 容 ; 及

3. 小 學 數 學 課 程 內 各 學 習 單 位 的 學 習 流 程 圖 。

歡 迎 各 界 人 士 就 本 冊 子 提 供 意 見 和 建 議 。 來 函 請 寄 ︰ 九 龍 油 麻 地 彌 敦 道 405 號

九 龍 政 府 合 署 4 樓 教 育 局 課 程 發 展 處

總 課 程 發 展 主 任 ( 數 學 ) 收 傳 真 ︰ 3426 9265

電 郵 ︰ ccdoma@edb.gov.hk

(4)

小 學 數 學 課 程 ( 小 一 至 小 三 ) 的 學 習 目 標

數 範 疇 度 量 範 疇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期 望 學 生 能 ︰

 認識整數*和簡易分數的 概念;

 認識及運用加法和乘法的 交換和結合性質;

 進行整數*四則和簡易分 數加法和減法運算,並檢 查運算結果的合理性;及

 運用數來建立及解簡易應 用題。

 認識長度、距離、重量和容 量的概念;

 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比較物 件的長度、重量、容量和物 件之間的距離,並記錄結 果;

 理 解 使 用 標 準 單 位 的 需 要;

 選擇和運用適當的量度工 具和標準單位來量度和比 較物件的長度、重量、容量

 直觀辨認和描述平面圖形 和立體圖形;

 認識點和線的概念和立體 圖形中面的概念;

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的 概念;

 認識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 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平行 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和性 質;

 理解組織和表達統計數據 的重要性;

 按已定準則收集統計數據 並作分類;

 運用適當比例製作簡單統 計圖,並進行闡釋;及

 建立及解答由統計數據或 統 計 圖 引 發 的 簡 易 應 用 題。

(5)

數 範 疇 度 量 範 疇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期 望 學 生 能 ︰

和物件之間的距離,並記 錄結果;

 估計量度結果;

 認識貨幣、時間和日期,及 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及

 綜合數、度量、圖形與空間 範疇的知識,以解簡易應 用題。

 認識平行四邊形與正方形 和長方形的包含關係;

 認識不同種類三角形之間 的包含關係;

 製作平面圖形和欣賞幾何 圖形的美;及

 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認 識四個方向。

(6)

數 範 疇 代 數 範 疇 度 量 範 疇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期 望 學 生 能 ︰

 認識及運用乘法的 分配性質;

 認識質數和合成數 的概念;

 理解最大公因數和 最 小 公 倍 數 的 概 念;

 理解整數、分數、小 數和百分數的概念 及四者之間的相互 關係;

 進行整數、分數和 小數四則運算,並 檢查運算結果的合 理性;及

 運用符號表示數;

 運用代數式表達以 文字敍述和涉及未 知量的運算和數量 關係;及

 運用代數來建立及 解簡易應用題,並 認識如何檢查所得 結果的合理性。

 認識周界、面積、體 積和速率概念;

 運用不同的方法來 比較平面圖形的周 界和面積、物體的 體積和速率,並記 錄結果;

 選擇適當的標準單 位來量度及比較平 面圖形的周界和面 積、物體的體積和 速率,並記錄結果;

 運用量度工具和標 準單位來量度、比 較和繪畫不同大小 的角;

 認識菱形和圓的概 念和性質;

 認識不同種類四邊 形 之 間 的 包 含 關 係;

 認識立體圖形中頂 和稜的概念;

 認識球的概念和性 質;

 從已知條件製作平 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和欣賞幾何圖形的 美;及

 認識八個方向。

 理解組織和表達統 計數據的準則;

 運用近似值和適當 比例製作統計圖,

並進行闡釋;

 認識統計圖中所顯 示的數據關係和數 據的變化規律;

 認 識 平 均 數 的 概 念,並解應用題;

 建立及解由統計數 據或統計圖引發的 問題;

 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表達數據;及

(7)

數 範 疇 代 數 範 疇 度 量 範 疇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期 望 學 生 能 ︰

 運用數來建立及解 應用題。

 認 識 量 度 的 準 確 性;

 估計量度結果;

 探究及運用平面圖 形和立體圖形的度 量公式;

 認識體積與容量的 關係,並解應用題;

 進行時間單位之間 的化聚,並解有關 時間和速率的應用 題;及

 綜合數、度量、圖形 與 空 間 範 疇 的 知 識,以建立及解應 用題。

 判斷統計圖表達方 法的合適性。

(8)

小 學 數 學 課 程 的 學 習 內 容

備 注 :

1. 學 習 單 位 分 成 五 個 學 習 範 疇 (「 數 」、「 代 數 」、「 度 量 」、「 圖 形 與 空 間 」 和「 數 據 處 理 」)、 進 階 學 習 單 位 和 增 潤 課 題 。

2. 相 關 的 學 習 重 點 歸 於 同 一 學 習 單 位 內 。

3. 表 中 「 注釋」 欄 的 內 容 可 視 為 學 習 重 點 的 補 充 資 料 。

4. 學 習 單 位 旁 的 教 學 時 數 旨 在 協 助 教 師 判 斷 課 題 的 教 學 深 度 。 教 學 時 數 僅 作 參 考 之 用 , 教 師 可 因 應 個 別 情 況 自 行 調 節 。

5. 第 一 學 習 階 段 和 第 二 學 習 階 段 的 小 學 數 學 課 程 的 總 課 時 均 為 285 – 3 56 小 時 ( 即 佔 該 學 習 階 段 小 學 課 程 總 課 時 的 12% – 15%)。

學 習 單 位 學 習 重 點 時 間 注 釋

一 年 級 數 範 疇 1N1

20 以 內 的 數

1. 認識 1-20 各數 13.5 學生須數數、讀數和寫數。

2. 進行順數和倒數

(9)

3. 認識序數和基數的概念 學生不須使用「序數」和「基數」二詞。

學生可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或基數的概念 比較兩組物件的數量。

符號 “>” 和 “<” 在學習單位 2N1 中介 紹。

4. 認識 20 以內的奇數和偶數 在第一學習階段,奇數可稱作「單數」;偶 數可稱作「雙數」。

5. 認識 2-18 各數的分解和合成 教師應安排實作活動讓學生把一個數分解 為兩個一位數和把兩個一位數合成為一個 數,例如:把 12 分解為 4 和 8 ; 把 4 和 8 合成為 12。

學生須口述數的分解和合成的結果,並以 文字及符號作記錄,例如:

「12 等於 4 加 8」,「12 減 8 等於 4」

「12 = 4 + 8」,「12 − 8 = 4」

(10)

注:符號“+”、“−”和“=”在這裏並非作計算 之用。

1N2

基 本 加 法 和 減 法

1.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基本概念 13.5

2. 進行 18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 學生須透過口算解主要以圖像闡述的應用 題,並以橫式作記錄。

加法和減法的直式在學習單位 1N4 中處 理。

3. 認識 0 的概念 學生須通過減法認識 0 的概念和認識諸如

以下 0 的性質:

「0 + 4 = 4」、「4 + 0 = 4」和「4 − 0 = 4」。

「整數」一詞在學習單位 4N2 中介紹。

4.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關係 教師可安排探究活動讓學生發現加法和減

法的關係。

(11)

5. 認識加法交換性質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加法具有交換 性質,但減法不具有交換性質。

學生不須使用「交換性質」一詞。

1N3

100 以 內 的 數

1. 認識 21-100 各數 6 學生須:

數數、讀數和寫數

進行順數和倒數

認識 100 以內的奇數和偶數

2. 認識個位和十位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數字在個位和十位上的意義,

例如數字「24」,「2」在十位,表示 20;

「4」在個位,表示 4。

3. 比較數的大小 符號 “>” 和 “<” 在學習單位 2N1 中介 紹。

4. 以每 2 個、5 個和 10 個一組進行數數 不須進行計算。

5. 估計物件的數量 用作估計的數量應不超過 100。

(12)

1N4

加 法 和 減 法 (一 )

1. 進行兩個數的加法運算 13 須限於不超過兩個位的數。

須包括進位加法。

2. 進行三個數的加法運算 須限於不超過兩個位的數。

學生須認識運算的約定次序是由左至右,

諸如:

10 + 6 + 2 = 16 + 2 = 18

3. 認識加法結合性質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加法具有結合

性質。

學生不須使用「結合性質」一詞。

4. 進行兩個數的減法運算 須限於不超過兩個位的數。

不須涉及退位減法。

學生須認識如何以加法作驗算。

5. 認識加法和減法的直式

(13)

6. 解簡易應用題 涉及三個數的加法應用題在學習單位 2N2 中處理。

學生不須以文字解說其計算。

注:加法運算的結果須小於 100。

度 量 範 疇 1M1

長 度 和 距 離 (一 )

1. 認識長度和距離的概念 3.5

2. 直觀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直觀比較物件間的距離 3. 直接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直接比較物件間的距離 4. 以自訂單位,比較物件的長度和比較物件間的距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自訂單位進行量度。

1M2 貨 幣 (一 )

1. 認識香港流通的硬幣 6 教師可介紹硬幣上幣值的表達方法與以

「元」、「角」表達的不同之處,例如:

(14)

一角硬幣刻上「壹毫」

一元硬幣刻上「壹圓」

一角硬幣刻上「10」(代表十分/仙) 而非

「1」

2. 認識價錢牌上標價的記法 學生只須讀出不多於 10 元的標價。

學生宜把諸如「$2.50」等標價讀作「二元 五角」。

教師宜以諸如「$3.00」等方式表示標價。

3. 認識硬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須點算一組總值不多於 10 元的硬幣,

但不包括列式計算。

學生只須進行以下換算:

只涉及 1 角、2 角、5 角和 1 元硬幣的 互換

只涉及 1 元、2 元、5 元和 10 元硬幣的 互換

(15)

涉及找贖的應用題在學習單位 2N5 中處 理。

1M3

長 度 和 距 離 (二 )

1. 認識厘米(cm) 4

2. 以厘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長度和量度及 比較物件間的距離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3. 使用永備尺估計量度結果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1M4 時 間 (一 )

1. 以「時」和「半時」報時 6 學 生 只 須 懂 得 從 指 針 式 時 鐘 報 讀

「……時」和「……時半」。

不包括繪畫時針和分針以顯示時間。

2. 認識小時(h)

3. 以小時為單位,量度及比較時間間隔

4. 解有關時間間隔的簡單應用題 學生須:

(16)

從開始時間和時間間隔,求結束時間

從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求時間間隔

5. 認識一星期有七天及各天的名稱 不須強調一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一還是

星期日。

6. 認識一年有 12 個月及各月份的名稱

7. 認識月曆 學生須從月曆獲取有關日期和星期的資

料。

注:每段時間間隔須為整數,且不多於 12 小時。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1S1

立 體 圖 形 (一 )

1. 認識角柱、圓柱、角錐、圓錐和球的直觀概念 6 須包括從立體圖形的平面圖像中直觀地辨 認這些立體。

教師應提供機會讓學生觸摸、堆疊和滾動 這些立體的實物或模型。

(17)

教師應避免以傾斜的立體圖形諸如斜角柱 或斜圓錐等作為例子。

不同的角柱及角錐的名稱在學習單位 2S1 中介紹。

1S2 平 面 圖 形

1. 認識點、直線和曲線的直觀概念 10 學生須直觀地辨認直線和曲線。

須包括以下概念:

數學上,點是沒有大小之分和線是沒有 粗幼之分

經過兩個定點的直線只有一條,但可有 很多曲線經過該兩點

教師可安排實作活動,鞏固學生直線和曲 線的概念。

線段的概念在學習單位 2S4 中處理。

2. 繪畫和製作直線和曲線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和製作

直線和曲線。

(18)

3. 認識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和圓形的 基本概念

4. 繪畫和製作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和 圓形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和製作 這些平面圖形。

5. 以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和圓形拼砌 平面圖形

教師可讓學生自由創作或依指示拼砌指定 的平面圖形,並讓他們欣賞幾何圖形的美。

學生不須使用「幾何圖形」一詞。

1S3

方 向 和 位 置 (一 )

1. 認識從觀測者的角度以「上」、「下」、「左」、「右」、

「前」、「後」和「之間」描述物件的相對位置

3.5 只限於以學生作為觀測者。

進 階 學 習 單 位

1 F1

探 索 與 研 究

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發現及建構知識,進一步提高 探索、溝通、思考和形成數學概念的能力

10 此非一個獨立和割裂的學習單位。教師可 運用建議的時間,讓學生參與不同學習單 位內的活動,例如:有關增潤課題的活動、

跨學習單位的活動和建基於數學課題的跨

(19)

增 潤 課 題 1E1 簡 單 數 獨

1. 進行數獨遊戲 -

2. 設計數獨遊戲 1E2

分 類 方 法

1. 探究如何制定分類的標準 - 學生須制定符合指定條件的分類標準,諸

如符合指定的種類數目。

分類標準可涉及諸如:形狀、顏色或物件 上的圖案等屬性。

(20)

二 年 級 數 範 疇 2N1 三 位 數

1. 認識三位數 3.5 學生須:

數數、讀數和寫數

進行順數和倒數

認識三位數的奇數和偶數

2. 認識百位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數字在百位上的意義。

3. 比較數的大小 學生須使用符號 “=”、“>”和“<”表示兩個 數的大小關係。

4. 以每 20 個、25 個、50 個、100 個一組進行數數 不須進行計算。

5. 估計物件的數量 用作估計的數量應小於 1000。

(21)

2N2

加 法 和 減 法 (二 )

1. 進行不超過三個數的加法運算 7 須限於不超過三個位的數。

須包括進位加法。

2. 運用加法交換性質和結合性質進行加法運算 須限於不超過三個位的數。

教師可透過例子,讓學生了解運用這些加 法的性質可令運算更快捷,諸如:

1 + 65 + 399

= 65 + 1 + 399

= 65 + 400

= 465

學生不須使用「結合性質」和「交換性質」

二詞。

3. 進行不超過三個數的減法運算 須限於不超過兩個位的數。

須包括退位減法。

學生須認識運算的約定次序是由左至右,

(22)

諸如:

10 − 7 − 2 = 3 − 2 = 1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減法不具有結 合性質。

學生不須使用「結合性質」一詞。

4. 解應用題 學生須以文字解說其計算。

解同時涉及「…… 比……多(少)」和「總 和」的應用題在學習單位 3N4 中處理,例 如:

甲有 10 粒糖,甲比乙少 2 粒,甲乙二人共 有糖多少粒?

注:

(i) 加法運算的結果須小於 1000。

(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23)

2N3 基 本 乘 法

1. 認識乘法的基本概念 11.5

2. 理解乘法表 (0-10) 3. 進行基本乘法運算

4. 認識乘法交換性質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乘法具有交換

性質。

學生不須使用「交換性質」一詞。

5. 解應用題 學生可用「3 × 2」或「2 × 3」表示 2 個 3

的意思,例如解以下應用題時:

每個盒有 3 件蛋糕,2 盒共有蛋糕多少件?

算式可為「3 × 2」或「2 × 3」。

2N4 四 位 數

1. 認識四位數 2.5 學生須:

數數、讀數和寫數

(24)

進行順數和倒數

認識四位數的奇數和偶數

2. 認識千位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數字在千位上的意義。

3. 以每 200 個、250 個、500 個、1000 個一組進行 數數

不須進行計算。

4. 比較數的大小

注:此學習單位須編排在學習單位 2M3

「貨幣(二)」之前。

2N5

加 法 和 減 法 (三 )

1. 進行兩個數的減法運算 8.5 須限於不超過三個位的數。

須包括退位減法。

2. 進行三個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不須涉及超過三個位的數的加法和減法。

學生須認識運算的約定次序是由左至右,

例如:

(25)

7 − 2 + 3 = 5 + 3 = 8

3. 解應用題 須包括解涉及貨幣計算的應用題,但不涉

及小數的計算。

解同時涉及「…… 比……多(少)」和「總 和」的應用題在學習單位 3N4 中處理,例 如:

甲有 10 粒糖,甲比乙多 2 粒,甲乙二人共 有糖多少粒?

注:

(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ii) 此學習單位須編排在學習單位 2M3

「貨幣(二)」之後。

2N6 基 本 除 法

1. 認識除法的基本概念 11.5 須包括餘數的概念。

2. 進行基本除法運算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除法不具有交

換性質。

(26)

學生不須使用「交換性質」一詞。

3. 認識乘和除的關係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乘和除的關

係。

4. 解應用題 度 量 範 疇

2M1

長 度 和 距 離 (三 )

1. 認識米(m) 5

2. 以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長度和量度及比 較物件間的距離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3. 以合適的單位記錄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學生可使用諸如 110 厘米和 1 米 10 厘米 方式記錄長度和距離,並認識 1 米 10 厘 米可化成 110 厘米。

以小數記錄長度和距離在學習單位 4N7 中 處理。

(27)

4. 使用永備尺估計量度結果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2M2 時 間 (二 )

1. 以「時」和「分」報時 5.5 學生須從指針式時鐘和數字鐘報時。

不包括繪畫時針和分針以顯示時間。

2. 認識分鐘(min)

3. 以分鐘為單位,量度及比較時間間隔

4. 解有關時間間隔的簡單應用題 學生須:

從開始時間和時間間隔,求結束時間

從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求時間間隔 5. 認識一天有 24 小時

6. 認識上午(a.m.) 和下午(p.m.)的概念

7. 以「上午」、「下午」、「正午」和「午夜」報時 教師可讓學生認識正午 12 時和午夜 12 時

(28)

的英文寫法分別為「12:00 noon」和「12:00 midnight」。

8. 認識每月的日數

9. 認識平年和閏年的日數

10. 解有關事件所用日數的應用題 學生須透過看月曆,從開始日期、結束日

期和事件所用日數三者中的兩者,求另一 個未知量/日期。

注:每段時間間隔不多於 60 分鐘。

2M3 貨 幣 (二 )

1. 認識香港流通的紙幣 5 學生應認識各款流通紙幣的式樣,例如:

不同發鈔機構所發行的相同面額紙幣。

2. 認識價錢牌上金額較大的標價的記法 學生須讀出不多於 1000 元的標價。

學生宜把諸如「$23.50」等標價讀作「二十 三元五角」。

(29)

教師宜以諸如「$23.00」等方式表示標價。

3. 認識貨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須點算一組總值不多於 1000 元的貨 幣,但不包括列式計算。

學生只須進行以下換算:

只涉及 10 元、20 元、50 元和 100 元紙 幣的互換

只涉及 100 元、500 元和 1000 元紙幣 的互換

涉及找贖的應用題在學習單位 2N5 中處 理。

涉及小數的貨幣應用題在學習單位 4N8、

5N4 和 6N1 中處理。

注:此學習單位須編排在學習單位 2N4

「四位數」之後和 2N5「加法和減法(三)」

之前。

(30)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2S1

立 體 圖 形 (二 )

1. 認識立體圖形的面的概念 3 包括角柱和角錐的底和側面、圓柱和圓錐

的底和曲面、球的曲面的概念。

2. 認識不同角柱和角錐的名稱 學生須認識不同角柱和角錐的名稱,例如

「四角柱」和「五角錐」。

「正方體」和「長方體」二詞在學習單位 5S2 中介紹。

2S2

1. 認識角的概念 7

2. 比較角的大小 單位「度」在學習單位 6M1 中介紹。

3. 認識直角和垂直線的概念

4. 繪畫和製作垂直線 須包括在以下條件下繪畫:

經過直線上一個定點,繪畫垂直於該線 的直線

(31)

經過直線外一個定點,繪畫垂直於該線 的直線

學生須認識點與直線之間的距離的概念。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工具,例如直尺 和三角尺,繪畫垂直線。

5. 認識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平角、周角和反角的概念和角度的單位在

學習單位 6M1 中處理。

6. 繪畫和製作不同大小的角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和製作

大小不同的角。

2S3

方 向 和 位 置 (二 )

1. 認識四個主要方向:東、南、西、北 2.5 學生須認識簡稱“E”、“S”、“W”和“N”。

2. 使用指南針測方向 2S4

四 邊 形 (一 )

1. 認識線段的概念 9 學生須認識連接兩給定端點的線段和曲線

中,線段長度最短。

學生不須使用「端點」一詞。

(32)

2. 認識四邊形的概念 須包括對邊和鄰邊的概念。

3. 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正方形的基本性質包括:

四個角都是直角

四邊長度相等

長方形的基本性質包括:

四個角都是直角

對邊長度相等

在此學習單位,教師應避免以正方形作例 子,描述長方形的性質。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包含關係在學習單位 4S1 中處理。

4. 繪畫和製作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和製作

正方形和長方形。

(33)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2D1

象 形 圖

1. 認識象形圖 3.5 教師應通過實例讓學生認識數據的組織和

表達的重要性。

包括橫向和縱向的象形圖。

2. 闡釋象形圖 3. 製作象形圖

注:只限於以一個圖形代表 1 個單位的象 形圖。

進 階 學 習 單 位 2 F1

探 索 與 研 究

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發現及建構知識,進一步提高 探索、溝通、思考和形成數學概念的能力

10 此非一個獨立和割裂的學習單位。教師可 運用建議的時間,讓學生參與不同學習單 位內的活動,例如:有關增潤課題的活動、

跨學習單位的活動和建基於數學課題的跨 學習領域活動。

(34)

增 潤 課 題 2E1

記 時 及 計 時 工 具

1. 認識古今的記時方法和計時工具 -

2E2 方 塊 圖

1. 認識方塊圖 -

2. 闡釋方塊圖 3. 製作方塊圖

(35)

三 年 級 數 範 疇 3N1 五 位 數

1. 認識五位數 2.5 學生須:

數數、讀數和寫數

進行順數和倒數

認識五位數的奇數和偶數

2. 認識萬位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數字在萬位上的意義。

3. 比較數的大小 3N2

乘 法 (一 )

1. 進行簡單乘法運算 6 簡單乘法運算包括:

兩位數 × 一位數 (一位數 × 兩位數)

三位數 × 一位數 (一位數 × 三位數) 學生須理解乘法直式的運算原理,例如:

理解為甚麼計算 40 × 2 + 3 × 2 可取得

(36)

43 × 2 的積,以及為甚麼「8」寫在「4」

之下。

2. 進行三個數的乘法運算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乘法具有結合

性質。

學生不須使用「結合性質」一詞。

3. 解應用題

注: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3N3 除 法 (一 )

1. 進行簡單除法運算 7.5 簡單除法運算包括:

兩位數 ÷ 一位數

三位數 ÷ 一位數

學生須理解除法直式的運算原理,例如:

理解為甚麼計算 60 ÷ 2 + 8 ÷ 2 可取得 68 ÷ 2 的商,以及為甚麼「3」寫在「6」

之上。

(37)

須包括有餘數的除法運算。

2. 進行三個數的除法運算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除法不具有結

合性質。

學生不須使用「結合性質」一詞。

3. 解應用題

注: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3N4

四 則 運 算 (一 )

1. 認識及運用圓括號 13.5

2. 進行三個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不須涉及超過四個位的數的加法和減法。

3. 進行不超過四個數的乘加和乘減混合運算

4. 解應用題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認識以下關係:

a(b+c) = ab+ac

(38)

(a+b) c = ac+bc

a(b − c) = ab − ac

(a − b)c = ac − bc 其中 a、b 和 c 皆為整數

不須介紹「乘法分配性質」一詞,應用上 述等式在學習單位 4N5 中處理。

須包括解同時涉及「…… 比……多(少)」

和「總和」的應用題,例如:

甲有 10 粒糖,甲比乙少 2 粒,甲乙二 人共有糖多少粒?

甲有 10 粒糖,甲比乙多 2 粒,甲乙二 人共有糖多少粒?

注:

(39)

不包括諸如 (4 − (2 − 1))  3 等牽涉 多重圓括號的運算。

(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3N5 分 數 (一 )

1. 認識分數的概念 9.5 概念包括:

分數作為一個物件(整體)的部分

分數作為一組物件(整體)的部分

2. 認識等值分數的概念 學生可通過實物或圖像學習等值分數的概

念。擴分和約分的概念在學習單位 4N6 中 處理。

3. 比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數的大小

4. 進行不多於三個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運算結果須不大於 1。

學生須解主要以圖像闡述的應用題。

(40)

度 量 範 疇 3M1

長 度 和 距 離 (四 )

1. 認識公里(km) 6

2. 以公里為單位,比較物件的長度和比較物件間的 距離

3. 認識毫米(mm)

4. 以毫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長度和量度及 比較物件間的距離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5. 以合適的單位記錄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學生可使用諸如 13 毫米和 1 厘米 3 毫米 方式記錄長度和距離,並認識 1 厘米 3 毫 米可化成 13 毫米。

以小數記錄長度和距離在學習單位 4N7 中 處理。

(41)

3M2 時 間 (三 )

1. 認識秒(s) 4

2. 以秒為單位,量度及比較時間間隔 教師應鼓勵學生估計時間間隔。

3. 解有關時間間隔的簡單應用題 學生須從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時間間隔

三者中的兩者,求另一個未知量/時間。時 間只涉及時和分,每段時間間隔須為整數 且分別不多於 12 小時或 60 分鐘。

3M3 容 量

1. 認識容量的概念 7

2. 直觀比較容器的容量 3. 直接比較容器的容量

4. 以自訂單位,比較容器的容量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自訂單位進行量度。

5. 認識升(L)和毫升(mL) 學生須認識升和毫升的符號亦可用小寫字

母表示。

(42)

6. 以升和毫升為單位,量度及比較容器的容量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7. 選擇合適的單位記錄容器的容量 學生可使用諸如 1030 毫升和 1 升 30 毫升 方式記錄容量,並認識 1 升 30 毫升可化 成 1030 毫升。

以小數記錄容量在學習單位 4N7 中處理。

注:教師可考慮以現實生活例子或科學教 育、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相關學習元素促進 教學。

3M4 時 間 (四 )

1. 認識 24 小時報時制 3

2. 用 24 小時報時制報時

(43)

重 量

2. 直觀比較物件的重量 3. 直接比較物件的重量

4. 以自訂單位,比較物件的重量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自訂單位進行量度。

5. 認識克(g)和公斤(kg) 克和公斤是質量的單位,但考慮到日常一

般人的語言習慣,建議不用提及「質量」

這名稱。

6. 以克和公斤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重量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7. 以合適的單位記錄物件的重量 學生可使用諸如 1030 克和 1 公斤 30 克方 式記錄重量,並認識 1 公斤 30 克可化成 1030 克。

以小數記錄重量在學習單位 4N7 中處理。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44)

3S1

四 邊 形 (二 )

1. 認識平行線的概念 7.5 學生須認識兩條平行線的距離處處相等。

2. 繪畫和製作平行線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工具,例如直尺

和三角尺,繪畫平行線。

3. 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包括:

對邊平行

對邊長度相等 4. 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皆為平行四邊形

5. 認識梯形的概念和性質 須包括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概念。

梯形的性質包括:只有一對對邊平行(即上 底與下底平行)

6. 繪畫和製作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和製作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45)

3S2 三 角 形

1. 認識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 腰直角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的概念

9 學生須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也可稱為「直 角等腰三角形」。

2. 認識不同種類三角形之間的關係 關係包括:

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皆是直角三角形

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皆是等腰三角形

所有等邊三角形皆是等腰三角形 教師可透過諸如温氏圖或樹形圖以展示不 同種類三角形之間的包含關係。

學生不須使用「包含關係」一詞。

3. 認識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之和大於第三邊的長 度

教師可安排動手操作的探究活動讓學生發 現這性質。

4. 繪畫和製作三角形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和製作

三角形。

須包括運用學習重點 3S2.3 中的性質製作 三角形。

(46)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3D1

棒 形 圖 (一 )

1. 認識棒形圖 4 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棒形圖。

2. 闡釋棒形圖

3. 製作棒形圖 學生須:

收集數據

以標記「 」或「正」製作頻數表以 記錄數據

因應數據的大小選取以一格代表 1、2 或 5 個單位的表示法

注:只限於以一格代表 1、2 和 5 個單位的 棒形圖。

進 階 學 習 單 位

3 F1 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發現及建構知識,進一步提高

探索、溝通、思考和形成數學概念的能力

10 此非一個獨立和割裂的學習單位。教師可 運用建議的時間,讓學生參與不同學習單

(47)

跨學習單位的活動和建基於數學課題的跨 學習領域活動。

增 潤 課 題 3E1 繡 曲 線

1. 認識及欣賞繡曲線 -

2. 製作繡曲線圖樣 3E2

地 圖 染 色 問 題

1. 探究是否只用四種顏色就能為地圖染色,使每個 相鄰區域的顏色都不一樣

-

小 一 至 小 三 (第 一 學 習 階 段 )總 課 時 : 285 小 時

(48)

四 年 級 數 範 疇 4N1 乘 法 (二 )

1. 進行乘法運算 6 乘法運算包括:

兩位數 × 兩位數

三位數 × 兩位數 (兩位數 × 三位數) 學生須理解乘法直式的運算原理。

2. 運用乘法交換性質和結合性質進行乘法運算 教師可透過例子,讓學生了解運用這些乘 法的性質可令運算更快捷,例如:

25 × 53 × 4 = 53 × (25 × 4)

學生不須使用「交換性質」和「結合性質」

二詞。

3. 解應用題

注: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49)

4N2 除 法 (二 )

1. 進行除法運算 6 除法運算包括:

兩位數 ÷ 兩位數

三位數 ÷ 兩位數

學生須理解除法直式的運算原理。

2. 認識整除性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 2、3、5 和 10 的整除性判別方

法。

學生須透過 2 的整除性認識奇數和偶數的 概念。

須引入「整數」一詞。

3. 解應用題

注: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4N3

倍 數 和 因 數

1. 理解倍數的概念 8

2. 理解因數的概念 須包括求一個非零整數的所有因數。

(50)

3. 理解因數與倍數的關係

4. 認識質數與合成數的概念 學生須判別一個 100 以內的數是否質數和

運用愛氏篩找出 100 以內的所有質數。

注:不包括認識 0 的倍數和因數的概念。

4N4

公 倍 數 和 公 因 數

1. 理解公倍數和公因數的概念 7.5 學生須列舉兩個數的倍數和因數,從而找 出它們的公倍數和公因數。

2. 理解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

3. 運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 因數

學生須認識簡稱“L.C.M.”和“H.C.F.”。

4. 運用短除法找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 因數

4N5 1. 認識乘法分配性質 8 教師可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乘法具有分配

性質。

(51)

學生不須使用「分配性質」一詞。

2. 進行不超過四個數的混合運算

混合運算包括:

除加混合

除減混合

除乘混合

3. 進行不超過五個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教師可透過例子,讓學生了解運用加法和 乘法的運算性質,可令運算更快捷。

4. 解應用題 須包括以歸一法解涉及正比例的應用題。

學生不須使用「正比例」一詞。

教師應鼓勵學生分步計算較繁複的應用 題。

注:

(i) 混合運算可涉及多於一個圓括號,但 不包括諸如 (4 − (2 − 1) ) ÷ 3 等牽涉

(52)

多重圓括號的運算。

(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4N6 分 數 (二 )

1. 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概念 9 學生須認識帶分數可理解為整數和真分數 的和。

2. 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 包括諸如 6

2 與 3 等的互化。

3. 認識擴分與約分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最簡分數的概念。

4. 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須包括比較分數和整數的大小。

5. 進行不超過三個同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運算 須包括分數和整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6. 進行三個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須包括分數和整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7. 解應用題

(53)

注:

(i) 計算結果可用已約至最簡的帶分數或 假分數表示。

(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4N7 小 數 (一 )

1. 認識小數的概念 3 學生須理解小數和分數的關係及它們是表

達數的兩個形式。

2. 認識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和萬分位的概念 學生亦須認識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 小數和四位小數的概念。

3. 比較小數的大小 須包括比較整數、分母為 100 的因數的分

數和小數的大小。

4. 認識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須進行單位化聚,例如:

1.234 升 = 1234 毫升 23 元 5 角= 23.5 元

(54)

不須涉及繁複的化聚,例如:

0.4 公里= 40000 厘米

注:時間單位的化聚在學習單位 6M4 中處 理。

4N8 小 數 (二 )

1. 進行不超過三個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4.5 所用的小數只可涉及一位小數和兩位小 數。

須包括小數和整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2. 進行三個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所用的小數只可涉及一位小數和兩位小

數。

須包括小數和整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3. 解應用題

注:

(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ii) 小數加法和減法運算中的數位數目不

(55)

法所規定的數位數目。例如,不包括 以下小數加法和減法:

1.2345 + 5.6

123.4 + 56.78

1234 – 5.6 度 量 範 疇

4M1 周 界 (一 )

1. 認識周界的概念 6.5 學生不須求諸如以下平面圖形的周界:

2. 量度及比較平面圖形的周界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3. 認識及運用正方形和長方形周界公式 學生須求由正方形和長方形所拼砌成的平 面圖形的周界。

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數。

(56)

4M2 面 積 (一 )

1. 認識面積的概念 7

2. 直觀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 3. 直接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

4. 以自訂單位,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 學生須間接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例如:

甲和乙的面積相等,乙的面積比丙的 小,所以甲的面積比丙的小

甲的面積比乙的大,乙的面積比丙的 大,所以甲的面積比丙的大

甲的面積比乙的小,甲的面積也比丙的 小,所以甲的面積最小

學生須選擇合適的自訂單位進行量度。

5. 認識平方厘米(cm2) 和平方米(m2)

6. 以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平面圖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57)

形的面積 度結果。

不包括平方厘米和平方米之間的化聚。

7. 認識及運用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公式 學生須求由正方形和長方形所拼砌成的平 面圖形的面積。

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數。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4S1

四 邊 形 (三 )

1. 認識菱形的概念和性質 8 菱形的性質包括:

四邊長度相等

對邊平行

2. 繪畫和製作菱形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和製作

菱形。

3. 認識不同種類四邊形之間的關係 關係包括:

所有正方形皆是長方形

(58)

所有正方形、長方形和菱形皆是平行四 邊形

所有正方形皆是菱形

教師可透過諸如温氏圖或樹形圖以展示不 同種類四邊形之間的包含關係。

學生不須使用「包含關係」一詞。

4S2

圖 形 分 割 和 拼 砌

1. 把一個多邊形分割成一些較小的多邊形 3 2. 把一些較小的多邊形拼砌成一個多邊形

4S3

方 向 和 位 置 (三 )

1. 認識四個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3.5 學 生 須 認 識 簡 稱 “SE” 、 “NE” 、 “SW” 和

“NW”。

2. 使用指南針測方向 方向包括東、南、西、北、東南、東北、

西南和西北。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59)

4D1

棒 形 圖 (二 )

1. 認識數據較大的棒形圖 5 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棒形圖。

2. 闡釋數據較大的棒形圖

3. 認識近似值的概念 學生須把數據以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

4. 製作數據較大的棒形圖 學生須:

把資料作適當歸類

以頻數表記錄數據

因應數據的大小選取以一格代表 10、50 或 100 個單位的表示法

把數據以四捨五入法湊整

教師可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製作數據較大 的棒形圖。

注:只限於以一格代表 10、50 和 100 個單 位的棒形圖。

(60)

進 階 學 習 單 位 4 F1

探 索 與 研 究

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發現及建構知識,進一步提高 探索、溝通、思考和形成數學概念的能力

10 此非一個獨立和割裂的學習單位。教師可 運用建議的時間,讓學生參與不同學習單 位內的活動,例如:有關增潤課題的活動、

跨學習單位的活動和建基於數學課題的跨 學習領域活動。

增 潤 課 題 4E1 一 筆 畫

1. 認識一筆畫 - 教師可透過柯尼斯堡七橋問題引入一筆畫

問題。

2. 探究能以一筆畫成的圖之特性 4E2

分 類 圖 表

1. 認識分類圖表及其應用 - 學生可使用不同的分類圖表以分類數據,

諸如數和平面圖形等,並顯示其分類結果。

(61)

五 年 級 數 範 疇 5N1 多 位 數

1. 認識多位數的概念 3 學生須:

數數、讀數和寫數

進行順數和倒數

認識多位數的奇數和偶數 2. 比較數的大小

3. 運用四捨五入法取多位數的近似值 須包括取近似值至最接近的千、萬、十萬、

百萬、千萬或億位,諸如:

123456789 取近似值至萬位是 123460000。

4. 估計大的數量

(62)

5N2 分 數 (三 )

1. 比較不超過三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8.5 須包括比較分數和整數的大小。

2. 進行不超過三個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須包括分數和整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3. 進行三個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須包括分數和整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4. 解應用題

注:

(i) 應避免涉及繁複的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和運算。

(ii) 當涉及三個異分母分數的比較或運算 時,分數的分母皆不應超過 12。

(iii) 計算結果可用已約至最簡的帶分數或 假分數表示。

(iv)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63)

5N3 分 數 (四 )

1. 進行不超過三個數的乘法運算 8 須包括分數和整數的乘法運算。

三個分數的乘法運算不應涉及多於一個帶 分數。

2. 解應用題

注:

(i) 應避免涉及繁複的分數乘法運算。

(ii) 計算結果可用已約至最簡的帶分數或 假分數表示。

(i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5N4 小 數 (三 )

1. 進行一個數乘以 10、100、1000 的乘法運算 7 該數須為整數或小數。

2. 進行一個數乘以 0.1、0.01、0.001 的乘法運算 該數須為整數或小數。

3. 進行兩個數的乘法運算 學生亦須進行小數和整數的乘法運算。

(64)

除了學習重點 5N4.1 和 5N4.2 的乘法運算 外,其他的乘法運算中的小數須為一位或 兩位小數,且小數乘法運算中的數位數目 不應超過學習單位 4N1 中整數乘法所規 定的數位數目。例如,不包括以下小數乘 法:

0.124 × 3.9

12.4 × 3.42

12.41 × 2.6

4. 解應用題

注:

(i) 學生可把計算結果取近似值至最接近 的十分位或百分位。

(ii) 學生須認識及使用大約等於的符號

“≈”。

(65)

5N5 分 數 (五 )

1. 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概念 9.5 學生須認識分數可理解為兩個整數相除的 商或兩個整數的比。

不須引入比的符號“:”。

2. 進行不超過三個數的除法運算 須包括分數和整數的除法運算。

三個分數的除法運算不應涉及多於一個帶 分數。

3. 進行三個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須包括分數和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三個分數的乘除混合運算不應涉及多於一 個帶分數。

4. 解應用題 須包括以歸一法解涉及正比例的應用題。

學生不須使用「正比例」一詞。

涉及諸如以下求原本的數的問題,在學習 單位 5A2 和 6A1 中處理:

(66)

若某數的 1

3 是 30,求該數

若某數的 2

3 是 30,求該數

不包括涉及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大或小 幾分之幾的應用題和涉及當一個數增至 或減至另一個數時,求其分數變化的應用 題,例如:

100 比 80 大幾分之幾

80 比 100 小幾分之幾

由 100 增至 120,增加了幾分之幾

由 120 減至 100,減少了幾分之幾 注:

(i) 應避免涉及繁複的分數除法和四則混 合運算。

(67)

假分數表示。

(i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代 數 範 疇 5A1

代 數 的 初 步 認 識

1. 認識運用英文字母表示數 6 學生須認識諸如以下的記法:

3x 即 3 × x 、 x × 3 或 x + x + x

x

3 即 x ÷ 3、1

3 × x 或 x × 1 3

2. 運用代數式表達以文字敍述和涉及未知量的運算 和數量關係

注:

此學習單位的代數式只須涉及一個未知 量。

(68)

5A2

簡 易 方 程 (一 )

1. 認識方程的概念 8

2. 解簡易方程 簡易方程的類型包括:

1. x + b = c 2. x – b = c 3. ax = b 4. x

a = b 5. ax + b = c 6. ax – b = c 7. x

a + b = c

8. x

a – b = c

其中 a、b 和 c 為整數,且 a 不等於零。

(69)

3. 運用方程解應用題

注:學生須認識如何在解方程或解應用題 後作驗算。

度 量 範 疇 5M1 面 積 (二 )

1. 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高的概念 8.5 學生只須認識三角形和凸四邊形各條邊對 應的高。

學生不須使用「凸四邊形」一詞。

2. 認識及運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 3. 求多邊形面積

注:此學習單位中的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 數。

(70)

5M2 體 積 (一 )

1. 認識體積的概念 7

2. 直觀比較物體體積的大小 3. 認識立方厘米(cm3)

4. 以立方厘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體的體積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5. 認識立方米(m3) 不包括立方厘米和立方米之間的化聚。

6. 認識及運用正方體和長方體體積公式 學生須求由正方體和長方體所拼砌成的簡 單立體圖形的體積。

不包括以正方體體積求邊長。

注:此學習單位中的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 數。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71)

5S1

1. 認識圓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2.5 須包括圓心、半徑、直徑和圓周的概念。

圓的基本性質包括:

圓上所有點跟圓心距離相同

以圓上任何兩點為端點的線段中,經過 圓心的線段最長

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 2 倍

2. 繪畫圓 教師可讓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圓,包

括使用圓規。

教師可讓學生自由創作由圓組成的圖畫,

並讓他們欣賞幾何圖形的美。

注:此學習單位須編排在學習單位 5S2「立 體圖形(三)」之前。

5S2

立 體 圖 形 (三 )

1. 認識角柱和圓柱的截面 11 學生只須認識角柱和圓柱中平行於底的截

面,其形狀和大小皆與底相同。

(72)

學生不須使用「均勻截面」一詞。

2. 認識角錐和圓錐的截面 學生只須認識角錐和圓錐中平行於底的截

面是不同大小的。

3. 認識立體圖形的頂點和稜的概念

4.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及製作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摺紙

圖樣。

教師應安排製作長方體和正方體支架的活 動,加強學生對立體的頂點、稜和面的概 念的認識。

在小學階段,教師應採用非正方體的長方 體作例子描述長方體的概念。

5. 認識圓柱的摺紙圖樣

6. 認識球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須包括球心的概念。

球的基本性質包括:

(73)

球上所有的點跟球心的距離相同

球的所有截面都是圓

教師可透過實物或電腦軟件,幫助學生認 識球的性質。

注:此學習單位須編排在學習單位 5S1

「圓」之後。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5D1

棒 形 圖 (三 )

1. 認識複合棒形圖 6 包括橫向和縱向的複合棒形圖。

2. 闡釋複合棒形圖 在數據處理範疇中,學生可開始使用諸如

1 萬、1.5 萬、10 萬、100 萬和 1000 萬等 方式表示多位數,惟學生須避免一些諸如 13 千、1 萬 3000 和 3 十萬等不恰當的寫 法。

3. 製作複合棒形圖 學生須:

(74)

因 應 數 據 的 大 小 選 取 以 一 格 代 表 1000、10000 或 100000 個單位的表示 法

把數據以四捨五入法湊整

教師可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製作複合棒形 圖。

注:只限於以一格代表 1000、10000 和 100000 個單位的複合棒形圖。

進 階 學 習 單 位 5 F1

探 索 與 研 究

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發現及建構知識,進一步提高 探索、溝通、思考和形成數學概念的能力

10 此非一個獨立和割裂的學習單位。教師可 運用建議的時間,讓學生參與不同學習單 位內的活動,例如:有關增潤課題的活動、

跨學習單位的活動和建基於數學課題的跨 學習領域活動。

(75)

增 潤 課 題 5E1

中 國 數 字 和 羅 馬 數 字

1. 認識大寫中文數字 -

2. 認識傳統中國數字和羅馬數字 可介紹傳統中國數字和羅馬數字的記數

法。

3. 探究十進制記數法的優點 5E2

立 體 圖 形 探 究

1. 理解角柱中底的邊數、面的數目、稜的數目和頂 點的數目之間的關係

-

2. 理解角錐中底的邊數、面的數目、稜的數目和頂 點的數目之間的關係

(76)

六 年 級 數 範 疇 6N1 小 數 (四 )

1. 進行一個數除以 10、100、1000 的除法運算 9.5 該數須為整數或小數。

2. 進行一個數除以 0.1、0.01、0.001 的除法運算 該數須為整數或小數。

3. 進行涉及小數的除法運算 涉及小數的除法運算包括:

小數 ÷ 整數

整數 ÷ 整數(商為小數)

整數 ÷ 小數

小數 ÷ 小數

除了學習重點 6N1.1 和 6N1.2 的除法運算 外,其他的小數除法運算中的數位數目不 應超過學習單位 4N2 中整數除法所規定 的數位數目。例如,不包括以下小數除法:

12.34 ÷ 5.6 (=123.4 ÷ 56)

(77)

12.3 ÷ 5.67 (=1230 ÷ 567)

123 ÷ 0.4 (=1230 ÷ 4)

4. 進行不超過四個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涉及小數乘法和除法運算中的數位數目

應分別符合學習單位 5N4 和 6N1 的要求。

5. 解應用題

注:

(i) 學生可把計算結果取近似值至最接 近的十分位或百分位。

(ii) 學生須認識及使用大約等於的符號

“≈”。

(i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6N2 小 數 (五 )

1. 進行小數與分數的互化 4.5

2. 通過分數化小數比較分數的大小

(78)

注:

(i) 學生可把計算結果取近似值至最接 近的十分位或百分位。

(ii)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6N3

百 分 數 (一 )

1. 認識百分數的概念 7 教師應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認識

百分數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百分數和分數的關係。

2. 進行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3. 進行百分數與分數的互化 6N4

百 分 數 (二 )

1. 解應用題 7 包括諸如以下的簡單百分數和百分變化的

應用題:

求 30 是 50 的百分之幾

50 的 60%是多少

(79)

50 增加了 10%後是多少

50 減少了 10%後是多少

涉及諸如以下求原本的數的問題,在學習 單位 6A1 中處理:

若某數的 75%是 30,求該數。

不包括涉及折扣、利息或較複雜的百分數 和百分變化的應用題,例如:

100 比 80 大百分之幾

80 比 100 小百分之幾

由 100 增至 120,增加了百分之幾

由 120 減至 100,減少了百分之幾

注: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

代 數 範 疇

(80)

6A1

簡 易 方 程 (二 )

1. 解涉及非整數係數或常數的簡易方程 9 方程的類型包括:

1. ax + b = c 2. ax – b = c 3. a (x + b) = c 4. a (x – b) = c 5. dx + ex = c

6. dx – ex = c (d ≠ e)

其中 a、b 和 c 可為整數、分數、小數或百 分數,d 和 e 須為整數,且 a、d 和 e 不等 於零。

教師應以天平模擬及解釋解題過程。

2. 運用方程解應用題 學生須運用方程解其他學習單位的應用

題,諸如:

• 從平面圖形的周界或面積求該圖形的

(81)

• 根據百分數或分數求原本的數的問題 注:學生須認識如何在解方程或解應用題 後作驗算。

度 量 範 疇 6M1 角 (度 )

1. 認識度(° ) 4

2. 以度為單位,量度和比較角的大小 學生須使用量角器量度 360°以內的角(不 包括 0°和 360°)。

學生須使用符號 “∠” 命名角,諸如∠A 和∠ABC。

學生須認識反角、平角和周角。

學生具備量度經驗後,須認識如何估計量 度結果。

3. 繪畫指定大小的角 學生須繪畫 360°以內的角(不包括 0°和

360°)。

(82)

6M2 體 積 (二 )

1. 認識容量與體積的關係 8 學生須認識 m3、cm3、L 和 mL 皆為液體 體積的單位。

2. 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立體的體積 學生須使用水缸、量杯和排水桶求不規則

立體的體積。

注:

此學習單位中的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數。

6M3 周 界 (二 )

1. 認識圓周率 3.5 學生須認識以 “ π” 表示圓周率。

2. 認識及運用圓周公式 學生須:

求圓、半圓、四分一圓及其拼砌而成的 平面圖形的周界

從一個圓的圓周求它的直徑和半徑 學生只須使用 22

7 或 3.14 作為 π 的近似 值進行計算。

(83)

不包括以圓心角求弧長。

注:

(i) 學習重點 5N4.3 和 6N1.3 中,分別涉 及的小數乘法和除法運算的數位數目 要求,不適用於本學習單位。

(ii) 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數。

(iii) 應避免涉及繁複的計算。

6M4 速 率

1. 進行時間單位之間的化聚 10 學生只須進行小時和分鐘之間、分鐘和秒 之間的化聚,諸如

90 分鐘= 1.5 小時/ 11

2 小時、

180 秒= 3 分鐘。

2. 解有關時間間隔的應用題 學生須從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時間間隔

三者中的兩者,求另一個未知量/時間。

不包括計算同時涉及小時、分鐘和秒的時

(84)

間的應用題。

3. 認識速率的概念 4. 直觀比較物體的速率 5. 直接比較物體的速率

6. 以自訂單位,比較物體的速率

7. 認識米每秒(m/s)和公里每小時(km/h) 不包括米每秒和公里每小時之間的化聚。

8. 闡釋行程圖

9. 解涉及速率的應用題 不包括有關追趕的應用題。

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數。

注:教師可考慮以現實生活例子或科學教 育、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相關學習元素促進 教學。

(85)

6M5 面 積 (三 )

1. 認識圓面積公式 3 學生可通過以下方法認識圓面積公式:

把一張圓形的紙先對摺成 4 等分,再摺 成 8、16……等分,讓學生看出每分的 形狀接近一個三角形,並從這些視作三 角形的圖形中探究出圓面積公式。

教師可鼓勵學生認識古代中國數學家求圓 周率的故事,惟不著重解釋計算方法,只 須認識中國數學家在這方面的成就。

2. 應用圓面積公式

學生只須使用 22

7 或 3.14 作為 π 的近似 值進行計算。

學生不須:

(86)

從一個圓的面積求它的直徑或半徑

求扇形面積 注:

(i) 學習重點 5N4.3 和 6N1.3 中,分別涉 及的小數乘法和除法運算的數位數目 要求,不適用於本學習單位。

(ii) 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數。

(iii) 應避免涉及繁複的計算。

圖 形 與 空 間 範 疇 6S1

對 稱

1. 認識軸對稱平面圖形的概念 4.5 學生須判別一個平面圖形是否軸對稱圖形 及找出軸對稱平面圖形的對稱軸。

學生須認識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菱形和圓是軸對稱的平面圖 形。

2. 繪畫和製作軸對稱平面圖形

(87)

數 據 處 理 範 疇 6D1

平 均 數

1. 認識平均數的概念 3.5 教師應利用統計圖解釋平均數的概念。

學生須認識平均數亦可稱為「平均值」。

2. 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 學生須認識如何估計計算結果和統計圖中

數據的平均數。

3. 解應用題

注:此學習單位中的運算可涉及多於五個 數。

6D2 折 線 圖

1. 認識折線圖 4.5

2. 闡釋折線圖

3. 製作折線圖 教師可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製作數據較大

的折線圖。

(88)

注:教師可考慮以現實生活例子或科學教 育、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相關學習元素促進 教學。

6D3 圓 形 圖

1. 認識圓形圖 4

2. 闡釋圓形圖 學生只須闡釋涉及簡單計算的圓形圖,例

如每個扇形的圓心角須為 30°或 45°的倍 數。

學生不須自行量度圓形圖中的圓心角以進 行計算。

教師可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製作圓形圖。

6D4

統 計 的 應 用 及 誤 用

1. 選用適當的統計圖表達數據 3 教師應與學生討論如何從象形圖、棒形圖、

折線圖和圓形圖之中,選用合適的統計圖 表達數據。

2. 討論及認識日常生活中統計圖的應用及誤用

(89)

進 階 學 習 單 位 6 F1

探 索 與 研 究

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發現及建構知識,進一步提高 探索、溝通、思考和形成數學概念的能力

10 此非一個獨立和割裂的學習單位。教師可 運用建議的時間,讓學生參與不同學習單 位內的活動,例如:有關增潤課題的活動、

跨學習單位的活動和建基於數學課題的跨 學習領域活動。

增 潤 課 題 6E1 旋 轉 對 稱

1. 認識旋轉對稱平面圖形的概念 -

2. 繪畫和製作旋轉對稱平面圖形 6E2

非 十 進 制 單 位

1.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非十進制單位 - 非十進制單位可包括呎、吋、磅、斤和両。

2. 進行非十進制單位與十進制單位的互換 學生可使用計算機進行換算。

小 四 至 小 六 (第 二 學 習 階 段 ) 總 課 時 : 285 小 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四 金錢的性質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六 單利息、複利息和金錢的時間值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

應用閉合電路原理解決生活問題 (常識) 應用設計循環進行設計及改良作品 (常識) 以小數加法及乘法計算成本 (數學).

[r]

Learning Content of

Learning Content of

把作法用乘法算式記下來,並把算式中

全方位學習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學習,以達至在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