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陳梅卿*

* 陳梅卿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一、前言

『媽祖行腳』這四個字,對台南縣、市以外的民眾,是比較陌生 的。對台南市某些喜歡古蹟,常關注參加文化活動的民眾而言,則是比 較熟悉的活動。

什麼是『媽祖行腳』,簡言之就是走著去拜媽祖1,日期是每年舊 曆3月23日媽祖生日之前的活動。主辦單位是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 會2,然後是社區大學等每年不同的協辦團體,策劃人是筆者。這個活 動自2001年起連續辦了六年,至2006年為止已經是第六次。

這個活動的特色,第一:步行,由台南市內步行到安平,大約8公 里到10公里,吃過午飯才坐巴士回市內或到安南區去參拜兩廟。第二:

所有參與者必須付費,參加的隊員必須付費,被參拜的廟宇也必須每 年贊助2萬元活動費,因為筆者認為使用者付費,所以所有參加者皆必 須付費。加上筆者不想募款辦活動讓民眾玩樂,也不贊成以稅金辦活 動,因此一直都是參加者付費。第三:行前先辦『媽祖信仰和文化(研 究)』講座,換言之,行腳前先上課才參與活動,行程當中也穿插講述 媽祖的生涯、廟宇的沿革和地區的歷史紋理等。總之,強調所有參與者 必須學習,而不是純休閒的活動。第四:所有的活動細節都是參與者執 行,包括打鼓、花擔、香擔和娘傘都是參與者自己動手,不是專職人員 代工。

1  我心目中媽祖的形象,是『泉州府志』中媽祖的形象,2006年10月由上海書局出版的『中國地方志集 成』中的『乾隆泉州府志』(一)中卷之十六〈壇廟寺觀〉(頁381–382),記載『……莆田林氏 女,宋宣和間賜額順濟,後累封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紹熙間封靈惠妃,後又封助順顯衛英烈嘉應協 正慈濟善慶妃,元封護國明著天妃,後加顯佑輔聖庇民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號賜額雲慈。明洪武中 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永樂中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國朝康熙十九年平定臺灣,神湧 潮濟師,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二十三年封天后。』(標點為筆者所加)

2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由成大文學院前院長王三慶、成大建築系傅朝卿教授為首發起,結合其他學者 成立,正式成立時間為1997年。其成立的宗旨如下:1、推動文化資產之研究,2、促進文化資產之維 護 ,3、辦理文化資產之宣傳 ,4、其他達成本會宗旨之事項。目前每年舉辦大展一次,由相關學者以 自己專長領域為主題,作一套看板及書,選一公開場所為展示空間,公開展示看板,平日則常辦導覽解 說活動,另外亦致力於文化資產保護業務。2001年起六年,連續舉辦六次『媽祖行腳』。參見台南市文 化資產保護協會網站http://tncpa.myweb.hinet.net/。

(3)

身為策劃人的筆者為何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很偶然的,如果不是 朋友林美容邀稿,不會有動機3,未到過馬祖的筆者,因有到馬祖島的 良機而增加了動力。但最大的理由是自己希望能減少或終止舉辦『媽祖 行腳』對自己的傷害。雖然舉辦了六次之後是筆者自己決定停辦,但是 心中充滿無奈及挫敗感,為了要跨越挫敗感,只好檢討,檢討的最好方 法是進行研究,希望透過研究找尋自我療傷的辦法。另外多年的生活習 慣,很自然地記錄下自己參與活動的內容、然後加以分析、與學生、友 人討論、最後提出自己的評價,所以筆者自然照著自己生活習慣進行

『媽祖行腳』的研究。

為了參加媽祖在馬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2006年媽祖得道昇天 紀念祭典暨媽祖信仰研討會』,最初打算以『媽祖行腳』為主題,因此 第一階段記錄下自己心中所留六次『媽祖行腳』的狀態。為了讓這篇文 章生色、傳神。先找出每年《中國時報》的記錄,以便對照自己的記 憶。選擇《中國時報》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中國時報》六年來有關

『媽祖行腳』的記錄最多,加上當時執筆記者皆到現場,而不是引用主 辦單位提供的新聞稿。所謂的記錄內容包含舉辦的動機,活動的具體內 容、費用、結果以及身為策劃人的自我評斷。2006年11月初從馬祖回 來後,希望此文能合乎學術論文的規格,因此放入註腳,同時也翻閱了 志書,如《泉州府志》等等。

第二階段,有天跟學生談話時,忽然想起2000年我跟文資協會第 一次合作,展出『西方宗教在台灣』大展,在六年之後的2006年5月,

又在成大歷史系文物館展出時,我和文資總幹事之間,總是無法協調。

不能協調的理由是我想重新再一次解釋、表現大展的內容,而總幹事的 想法是依照文資的模式,由義工掛看板、佈置等等。我突然意識到了文 資有個固定的模式,但自己卻一直未注意到,六年來文資的模式未變,

3 2006年9月左右林美容小姐邀筆者到馬祖參加『2006年媽祖得道昇天紀念祭典暨媽祖信仰研討會』。

(4)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筆者卻變了,當然很難再合作。

所以在此文中筆者簡單地介紹了每次文資在『媽祖行腳』活動中的 固定模式,以及筆者扮演的角色。

第三階段,由於第六次『媽祖行腳』停辦時,文資部分成員的行 動令人難以理解,因此,筆者努力地思考這些行動的背景,發現這些文 資成員行為的模式其實是目前台灣文史團體中普遍的存在。首先意識到 了文資協會的現狀與目前台灣文史工作團體的氛圍有關,這個氛圍就是 台灣目前台灣史熱潮中台灣社會的許多現象,台灣史研究者、文史工作 室、文化團體對台灣史研究、文化看法的差異。因此筆者簡單的討論了 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未討論的問題。希望透過這文章,大家來省思這 問題。其次是目前台灣的文史團體生存困難,為了生存不得不妥協,所 以文資在第六次『媽祖行腳』時所作的判斷,也是為了生存所致。

完成這篇文章存在許多先天的困難,身為策劃人,當初並未先想到 這個活動可以舉辦六次,更未想到以此為文,因此未像筆者所執筆的其 他文章一樣,事前做田野工作,留下許多數據、紀錄。此刻只憑著文資 協會所留下的片段資料,以及六年活動中自己所寫的感想文為基礎,試 圖恢復原狀,也希望能藉此文,開創研究文化活動的新例。

二、『媽祖行腳』契機

2000年年底,筆者和當時文資協會理事長邱仲銘老師去參加台南 市文化局為舉行「媽祖文化節」召開的會議之後,兩人都非常不贊成文 化局計畫舉辦「媽祖文化節」,事後兩個人在電話中談了一次,就決定 文資自己來辦有關媽祖的活動,取名「媽祖行腳」。隔幾天林朝成老師 到研究室聊天時,筆者也邀社大參加,他馬上贊成,於是一切就緒,活 動就出航了。

(5)

為什麼辦『媽祖行腳』,理由何在呢?

第一、筆者反對政教合一,討厭公部門拿稅金讓宗教團體辦活動,

長期以來筆者認為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加以每間媽祖廟其實都是 荷包滿滿,文化局何必拿費用請他們參與活動。

第二、當年某電視台整天實況轉播大甲媽往新港進香,令人非常不 能接受。據說實況轉播是由某廟付費用而來,筆者認為媒體的新聞報導 應該是獨立自由的,而不是接受金錢委託的。

第三、台南有17間媽祖廟,令人非常不能理解各個媽祖廟的執事 們為何不思考此問題?台南在清朝時代本來就有「三月瘋媽祖」的傳 統4,為何現在這個傳統被遺忘了。反而是大甲媽在四月天占盡電視螢 幕,好像台南沒有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一樣,也無迓媽祖活動的傳統。

第四、現在的祭典與筆者記憶中的宗教體驗不一,首先筆者出生 於台南縣善化鎮,四、五歲遷居到新市鄉,不論是善化或新市都是媽祖 信仰地區,每年舊曆3月23日外祖母總會邀我們回善化,因為拜拜後,

順便請客。在新市街,3月23日大拜拜時,新市鄉其他村落如大營或潭 頂、番仔寮的親友也會來作客。筆者腦海中有關媽祖祭典的一切,都是 手工的,信徒參加的,特別我印象中(媽祖出巡、媽祖進香)的原點出 自於童年的記憶,也就是在新市街媽祖出巡的影像。樸素、無華、暗暗 地,神轎是信徒扛,拜拜的也是自己村民(信徒),看熱鬧的也是自己 信徒,隨香的也是自己村民。雖是個小小祭典,但是它是這個地區人自 己舉辦的,屬於地區民眾的,不像目前媽祖進香動則數萬人,很多表演 隊伍卻是聘請而來,參加進香的有很多人,雖自認為自己是參與者,而

4  清光緒20年(1894)所著的《安平縣雜記》中,可看出三月瘋媽祖的盛況有以下敘述:『三月,北港 進香,市街里保民人沿途往來數萬人,日夜絡繹不絕,各持一小旗,掛一小燈(燈旗各寫『天上聖母、

北港進香』八字)。迨三月十四日,北港媽來郡乞火,鄉莊民人隨行者數萬人。入城,市街民人款留三 天。其北港媽駐大媽祖宮,為閤郡民進香。至十五、十六日出廟繞境,沿途回港護送者蜂擁,隨行者亦 同返。此係俗例,一年一次也。三月二十日,安平迎媽祖。是日,媽祖到鹿耳門廟進香,回時莊民多備 八管鼓樂詩意故事迎入繞境,喧鬧一天。是夜,禳醮踏火演戲鬧熱,以祈海道平安之意。一年一次。郡 民往觀者幾萬。男婦老少或乘舟、或坐車、或騎馬、或坐轎、或步行,樂遊不絕也。』。《安平縣雜 記》,台灣文獻叢刊第五十二種,台北:大通,1984年,頁14。

(6)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行為卻如同旁觀者。

第五,筆者長達十年以上的日本生活中,發現日本的祭典都是由商 會、市町會等組織參加,祭典時儀式皆十分安靜、神聖。但是隊伍,一 到街上,雖然熱力十足、聲效拔群,卻一點都不凌亂。且每次祭典都吸 引許多外來人口參加,帶來經濟效益。但筆者自1989年回國之後,發 現台南市的祭典十分花俏,但參與者比往昔顯得不虔誠,加上都市化之 後,工業化以來,信徒成為上班族,廟宇的子弟兵愈來愈少,反而是傭 兵(職業性的表演團體、轎班)愈來愈多。祭典雖多,但無法令人感到 神聖,特別隊伍過後大量垃圾落地,風評不佳,身處這種環境中,筆者 思索著改善的方法。

因此一開始籌劃『媽祖行腳』,嚐試作一個挑戰,即組織一個拜媽 祖的文化運動,邀請戴文鋒5教授擔任文字方面的工作,包括有關撰寫 媽祖的生平,媽祖廟的沿革等等,陳信亨先生擔任美編,陳世明教授跟 筆者反覆地討論了很多次,包括行腳的目標,進行的方式、儀禮等等。

內容大致忘了,只記得一樣,『媽祖行腳』必須強調參與者之學習。

當時台南市內17間主神為媽祖的廟宇,我們全數拜訪,只有海安 宮、安平開基天后宮、媽祖樓、祀典大天后宮表明參加的意願。有些廟 宇執事的回答及態度,令人終身難忘,好像我們是去騙錢的騙徒。

三、行腳

『媽祖行腳』至今已經舉辦6次,詳情請參照表(一)。

5  戴文鋒,《府城媽祖行腳》,台南: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01年。另一為戴文鋒,《府城媽祖行 腳》,台南: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02年。

(7)

表(一)歷年『媽祖行腳』詳情表

時 間 參加人數 參加費用(台幣)

2001年4月1日 150-160 200 戴斗笠,無制服 2002年4月28日 250 200 戴斗笠,無制服 2003年4月19日 150 300 製作紅色制服 2004年4月25日 220 250 製作紅色制服 2005年4月24日 260 250 製作紅色制服 2006年4月16日 210 300 製作紅色制服

1、2001年4月1日舉行第一次『媽祖行腳』,第一次共有祀典大天 后宮、海安宮、媽祖樓、安平開台天后宮四廟參加。當天的媒體記錄如 下:

在大甲媽祖回鑾的萬人盛況中,在官版民營的『府城媽祖文化節』

鬧熱滾滾的活動中,一項民間版的『府城媽祖行腳』,有百餘人頭戴斗 笠,以懷抱虔誠的徒步方式,穿越老社區、走訪四間媽祖廟,與媽祖素 面相見,省思媽祖信仰的文化與時代意涵。

由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與台南市社區大學共同主辦的「府城 媽祖行腳」,吸引了百餘位青年學子與媽祖的信徒,從昨天上午八時半 起,由永華宮社區小朋友組成的鐘鼓陣開路,尋著府城舊社區,走訪主 祀媽祖的大天后宮、媽祖樓、海安宮及安平開台天后宮。

參與府城媽祖行腳的民眾,許多是青衿學子,其中也有年紀稍長的 老人,以及親子檔同行;在走訪過程中,每間媽祖廟都由主辦單位安排 專人駐站解說,同時進行簡單莊嚴的拜謁儀式。整個過程,不但完成了 城市宗教導覽,也是一趟深化媽祖信仰的宗教文化之行。

活動總策劃人成功大學歷史教授陳梅卿向參與者說明,這項徒步行 腳的活動,不是寺廟導覽、觀光,希望大家懷抱虔誠的心情,透過行腳 與參訪、聆聽解說的方式,省思媽祖信仰的本質,探詢寺廟與社會、社 區與信徒的關係與責任。

由於行前的解說與為活動定位,整個行腳的過程,多半是在安靜

(8)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有序的情況下進行;陳梅卿表示,她對參與者的參與態度及氣質,感到 欣慰,並使媽祖行腳隊伍,在宗教信仰行列的刻板印象中,多了一份沈 靜、溫文又不失虔敬的氣氛。6

筆者印象中的第一次『媽祖行腳』則是先在祀典大天后宮集合,上 香拜拜唸疏文祈福,筆者與戴文鋒教授還在廟前講授一段活動的目的。

第二站的媽祖樓天后宮因為行腳前的舊曆3月8日晚上突遭祝融,隊伍 只能在偏殿上香,媽祖樓的陳先生還先請鄰居的茶行提早開門讓隊員休 息。第三站的海安宮大家席地而坐,林朝成老師擔任講者,講了將近30 分,雖然頻頻暗示時間已到,林老師卻意猶未盡。最後經由五條港的老 巷道,先到西湖公園休息,然後由西湖公園步行到安平天后宮。在安平 午餐後,隊伍還就地在東興洋行由陳信雄老師上課演講,演講完後暫時 解散,自由參觀安平老街,二小時候才坐承租的汽車回市內,解散。

第 一 次 『 媽 祖 行 腳 』 , 隊 員 頭 戴 斗 笠 , 是 隊 伍 的 象 徵 , 共 有 150~160個人參加。包括永華宮的小朋友們組鼓隊,敲鑼打鼓為前導,

永華宮的信徒們義務支援,當場指揮交通。

此次活動,由下文中可知媒體給予很好的評價,而一切還在摸索,

只是很高興很多義工都參加了,比起市政府所辦的熱鬧媽祖文化節,實 在是太安靜了,只是筆者一直思索著『媽祖行腳』的意義,可能每個人 不同吧!有人是還願、有人是需要脫離日常生活,需要思索的空間、有 人是旅遊…。但是參加媽祖行腳團員的目的呢?是什麼呢?宗教目的?

導覽?古蹟?郊遊?…

慶祝天上聖母誕辰,各地媽祖信仰『迓鬧熱』,由台南市文化資產 保護協會與台南市社區大學共同主辦的『府城媽祖行腳』,卻要擺脫五 彩節目、吃吃喝喝的旅程,企圖以寧靜而虔誠的心情,與媽祖『素面』

相見。

6 『中國時報』2001年4月2日趙家麟的報導。

(9)

策劃這次行腳的成大歷史系教授陳梅卿,談到為活動『定調』的緣 由,是在觀察大甲媽近年盛況,與府城『迓媽祖』形式後,希望透過質 樸而不花俏的行腳活動,好好省思媽祖信仰的本質,並觸動參訪的媽祖 廟,探尋寺廟現在於社會與社區、信徒的關係。

陳梅卿表示,以台南府城的歷史來看,媽祖信仰確實是其特殊的地 位,『迓媽祖』也是府城最具代表性的神明出巡活動。

但是時移勢轉的現今,府城的迎神賽會時時可見,各種觀光、休閒 娛樂活動頻繁,傳統『迓媽祖』聯境出錢、合諧共事的古風不在,陣頭 專業漸失,脫離了社區關係,競放炮竹遍地狼藉,已難吸引年輕一代參 與。

陳梅卿說,在日本四國,有定期的三十三間觀音亭的參拜行程,活 動由信徒自行發起進行,參與者透過徒步參訪,達到各自的心靈企求;

策辦此次『府城媽祖行腳』系列活動,是一個開始,希望在五年、十年 之後,各媽祖廟與信徒能夠自己來做。

相對於陳梅卿的想法,昨天的行腳活動,全程七公里,沒有商業包 攬的節目,感受不到觀光、遊樂的氛圍,更沒有科儀藝陣的盛況,與其 他講究媽祖『熱』潮比較,確有明顯區別。

近百位青衿學子的徒步參與,和親子檔與年長民眾的肅穆隨行,簡 單卻顯莊嚴的祭拜儀式;在三月媽祖活動中,似乎為年輕一代參予民間 信仰、宗教文化的氣質,帶來了一點新意7

第一次『媽祖行腳』的路線目前已無詳細紀錄,但在記憶中應與第 二次大同小異,請參照第二次之紀錄。

第一次收入除了向參與者收取200元參加費,參加者共150人至160 人,至於收入除了參加費3萬元、每間廟宇支出2萬、社區大學也贊助2 萬元之外,大約只有13萬元左右。

7 2001年4月2日『中國時報』記者趙家麟的新聞分析。

(10)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文協資金當年結算則有14萬之支出,包括6台巴士(5000元×

6)、午餐(1000元×25)、保險費、斗笠(35元×300)、印刷費、

導覽費(每組2000元×15),還有事前之『媽祖信仰與文化講座』之 費用,加上戴文鋒老師的稿費及印刷品之費用。戴老師的稿費當然只是 意思意思,不多。筆者雖是活動策劃人,但行政業務大約由文資協會人 員執行,所以只能憑記憶寫下花費項目,一共是14萬元左右。平心而 論,實在是十分簡樸,當然事後文化資產保護協會也為了收支不平衡而 頭痛。

至於哪些人參與活動呢?男女老少皆有,但以女性為多,男女比例 是1:2,似乎是常常參加文資所舉辦導覽活動的人士為多,其中有幾位 老太太則是媽祖信徒,參與的動機是進香。印象比較深的是戴文鋒老師 全家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大約二十餘人參加,好像是家庭聚會。規劃時 所期待的各媽祖廟信徒參與的想法落空了。

雖然是事後之反省,但在舉辦活動之前,身為策劃人的自己到底 做些什麼呢?除了討論儀壋、校稿,時時到文資協會辦公室看義工們在 縫斗笠的黃布條,準備之外,似乎什麼也不必做。因為文資人員以既定 的模式、分組、派導覽人員、探路途、訂巴士、訂吃飯的地點,以現在 的眼光看來,一個十分固定的形式,安全又確定。但是筆者想傳達的思 想,卻無法充分表達。

2、2002年4月28日舉行第二次『媽祖行腳』,第二次減少一廟,

共有祀典大天后宮、安平開台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三廟參加。當日的 情況媒體記錄如下:

以徒步參拜、省思媽祖信仰為宗旨的「府城媽祖行腳」活動,

一百八十餘名行腳團員,二十八日循著府城歷史紋理的路線,沿路參拜 了三間媽祖廟宇;在全台媽祖熱潮逐漸加溫之際,靜穆與省思的行腳活 動,讓徒步信眾感受不同於進香團的信仰活動。

延續了去年第一次舉辦的精神,今年的「府城行腳」,仍以府城

(11)

在地的民間團體為主。除了社區大學、文資協會為主體外,祀典大天后 宮、安平開台天后宮及鹿耳門聖母廟8,以媽祖廟身分參與活動,國史 館、台南市政府、永華宮、一信文教基金會等,也都從旁給予協助。

「府城媽祖行腳」近兩百位團員的參與下,昨天上午於台南祀典大 天后宮揭開序幕,鐘鼓齊鳴,市長許添財領著行腳團員鑽過媽祖轎下,

並應邀擔任主祭。

活動的規劃者、成大歷史系的陳梅卿教授指出,府城媽祖行腳活動 設計的宗旨,就定位在純民間的宗教文化活動,因此,將市政府定位在 協助及行政配合的角度,這也是較適合的作法。

陳梅卿說,讓民間的活動歸還民間,政府機關成為民間文化風氣的 協助者、配合者,如此,民間文化的活力才得以展現,而不是流於大拜 拜型、追求參加人次的浮面文化。

府城媽祖行腳的徒步行程,從祀典大天后宮參拜後起始,沿途經過 風神廟、鎮渡頭及古運河港道等遺跡,在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解說義工的 說明下,透過步行、說明、參拜,直達安平開台天后宮,最後一站再抵 安南區的鹿耳門天后宮,並且以過平安橋的方式為自己及家庭祈福,相 約明年再見9

第二次路線由報名表中可看出如下:大天后宮→抽籤巷(新美街)

→開基武廟→內關帝港街→宮後街→看西街→打棕街→接官亭→風神廟

→鎮渡頭→舊海關→安平第一橋→舊運河→西湖公園(休息站)→石 門國小→(原安平天后宮舊址)→市仔街(延平街)→安平開台天后宮

→午餐→東興洋行─(巴士)→四草大橋→四草→鹿耳門天后宮。簡言 之,從中區之老巷道穿過西區五條港之老巷道,然後沿著舊運河走新開 的民權路,再走入安平老社區。午餐之後則搭乘巴士到到安南區之鹿耳 門天后宮。

8  應是鹿耳門天后宮之誤。

9 『中國時報』2002年4月29日趙家麟的報導。

(12)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此次媽祖樓因有火災後重建問題,表明不參加,另外海安宮也因內 部委員有意見而不參加,坦白說令人十分擔憂活動能再繼續下去嗎?這 時意外地鹿耳門天后宮表示要參加,最後竟然在截止日期以後,土城聖 母廟(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亦表明參加意願。因為一切都成型了(包括 路線規畫完成、手冊已完成)不得已只好婉拒土城聖母廟的加入,變成 只有三廟參加。

因為鹿耳門天后宮的加入,整個行程的規畫,作了一個大變動,依 然照第一次的路徑步行到安平,但安平到鹿耳門天后宮,則因為天氣炎 熱,路途遙遠,改坐出租巴士到鹿耳門天后宮庄外(即顯宮里之外),

再徒步入庄拜媽祖。

第二次參加的學員人數增加到約250人左右參加,這次因為文化局 的協辦,而有警官騎白摩托車前導及後顧。此次永華宮的小朋友們依然 坐著拼裝車來打鼓、敲鑼,十分可愛。我們也學會了在西湖公園準備點 心、水果,以免學員太餓。不像第一次未備點心,小朋友太餓了,只 好坐著車到鄰近7-11買餅干充飢,也把臨時拜訪的關帝聖堂點心一掃而 空。

至於參與者,明顯地增加了,第一次參與的老太太們自己又邀請 了許多親人、朋友參與,這些人們真的是為拜媽祖祈願而來。一部份則 是年輕的大學生,因為好奇心帶著參加活動的心情參與,還有一部份則 是文資協會的固定參與者攜家帶眷而來。但是明顯地女性依然佔2/3以 上。

談及第二次的費用,因為文資協會所提供的費用,包括了房租、人 事費的費用,無法單純算出活動之費用,但是若以第一次標準而言,應 是多於14萬元以上,因為巴士費還是5000元×6,但午餐則是1000元×

30,印刷費增加,導覽費是2000元×25,也就是5萬元。每位參與者的 費用依然是200元。

至於策劃人的筆者,所做之事,還是跟第一次差不多,校稿、討

(13)

論、到文資辦公室給大家加油、記者招待會時談談舉辦活動的宗旨,其 實簡單而言,還是照文資協會的模式來執行。

第二次『媽祖行腳』中,筆者依然覺得宗教的色彩較淡,文化、導 覽的色彩較濃,可是內心還是思索經營這個活動的方向。

3、2003年4月19日又舉辦了第三次『媽祖行腳』,共有四間廟宇 參加,祀典大天后宮、安平開台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正統鹿耳門聖 母廟。當天媒體報導如下:

『號稱全台灣最安靜的『迎媽祖』,十九日在府城登場,近百位民 眾靜默步行,繞行全市四大媽祖廟宇,以素樸方式禮敬媽祖,還響應媽 祖宮庄戴奧辛污染的防治工作,別具人文關懷的意義。

第三屆府城媽祖行腳團,由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何培夫 及社區大學校長林朝成領隊,頭戴斗笠,於清晨七時出發,團員們統一 身著紅色制服,並搭車參訪遠離市區的安南區兩家媽祖廟宇,讓路線更 完整而具代表性。

全團雖沒有陣頭、樂團助威,但團員整齊畫一的隊伍,格外吸引沿 路民眾的注目,大天后宮、安平開台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及正統鹿 耳門聖母廟都鳴鐘擊鼓迎接,並以疏文為團員祈福,全程長達八小時,

過程莊嚴肅穆10。』

第三次『媽祖行腳』第一站也是祀典大天后宮,由同一路線走到西 賢里社區活動中心休息,第二站也是安平開台天后宮,在安平用過午餐 休息後,才坐巴士到第三站安南區的鹿耳門天后宮,第四站則是土城的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所以第三次路線較長,延長到土城。

此外這次行腳也第一次作了紀念T恤,暗紅色,後面用黃字寫「媽 祖行腳」,又再次動用警力前導,有十餘位警察騎白色摩托車前導,永 華宮的小朋友們長大了,要補習不能參加了,義工們借了大貨車,向大

10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0日翁順利的報導。

(14)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天后宮借大鼓,因為沒有鼓架用椅背作鼓架,大家輪流打,由於事前沒 有受過訓練,打的七零八落,實在太沒吸引力了,一位成大材料所的同 學路過,實在看不下了,自動上場打鼓,終於在他重振鼓風之下,隊伍 浩浩蕩蕩出發。以後的『媽祖行腳』他都自動地前來打鼓。

此次『媽祖行腳』的費用,明顯地增加了,為了突顯活動的特色,

請陳信亨先生設計暗紅色的T恤,一共印製500件,一件是120元,所 以最少增加6萬,最少的費用應該是20萬元以上,因此參加費用提高到 250元。

第三次的學員人數減少了,大約150人,可能與SARS有關。隊伍包 括工作人員大約150人左右,學員中年齡最大的是87歲,也有西賢里的 婦女,在中途臨時參加,穿上制服、頭戴斗笠,隊伍行走時十分特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文資理監事們參加的人數明顯地減少。策劃者之一戴 文鋒先生因為重感冒只好缺席,我則因與另一行程衝突,只到安平即回 成大上課。參與者除了從第一次即參加的老太太們,她們還是為了祈願 參加,另外一部份還是參加導覽的心情參加,其他參與者則是以好奇心 來參加吧!我無法逐一的詢問,但想辦法理解。

第三次的『媽祖行腳』,筆者不再快樂了,想到松平誠老師的教 誨:「做祭典研究的人,自己要樂在其中。」自己開始深思,如何評價

『媽祖行腳』,尤其不想把『媽祖行腳』當做導覽活動,這個活動不是 僅介紹參與的媽祖廟之歷史,某個角度而言,它是個進香活動,也是朝 聖活動,自己想嘗試向學員傳遞行腳的意圖。它可以是還願,也可以是 朝聖,也可以是人生的靜思,也可以是古蹟導覽,也可以是郊遊!它是 多功能的,但是它必需是虔誠、樸素,回歸信仰本質,最後它必須是屬 於所有參與者的、沒有人是受邀請的來賓,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在參 與中我們去深思一切、學習。

4、2004年4月25日舉辦第四次『媽祖行腳(甲申年府城媽祖行 腳)』,參加的廟宇還是四間廟宇,祀典大天后宮、安平開台天后宮、

(15)

鹿耳門天后宮和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當天媒體報導如下:

酷暑之下,四百多位身穿紅色T恤的行腳者,在大天后宮一一鑽過 媽祖轎下,展開全天候『媽祖行腳』,男女老少一起來。還有高鼻子藍 眼珠的老外,也在隊伍中,他們好奇的擎著『香擔』,體驗媽祖在民眾 心目中的神聖。

三月迎媽祖的熱潮不斷升高,但是『媽祖行腳』卻是默默參拜,呈 現媽祖文化新內涵,這個活動由台南市文資協會主辦,台灣歷史博物館 與台南市社區大學共襄盛舉。

學員行走在台南的大街小巷,用樸素虔誠的態度參拜大天后宮、安 平開台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及鹿耳門聖母廟等四大媽祖古廟宇,希 望在靜默中,找回社會人心的平靜。

行走之間,在海安路與市府主辦的媽祖迎壽華會交錯而過,寂靜的 隊伍和熱鬧的藝閣花車成強烈對比。

行腳隊伍中最高齡的是七十八歲的黃鄭秀鏗,她神清氣爽,堅持一 步步走完全程,雖然在豔陽下走得很辛苦,她還是發願以後每年都要行 腳,感謝媽祖的厚恩。

最引人注目的是六位高大的外國人,來自瑞士,瑞復中心及YMCA 的志工吳安琪及何婷雅表示,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對儀式不甚瞭解,覺 得有點『奇怪』,但感覺很有趣,看到很多年輕人的參與,也覺得很 特別。異口同聲表示,這樣的宗教活動極為有趣,而且可以親身體驗到 台灣文化的內涵,非常新奇;他們也成為眾多團員合影留念的最好對 象11

此次行走路線與第三次路線大抵相同,報名參加的團員一共220人 左右。沒有報名陪走的人士也有好多位,文資共導入了80人以上的義 工,大埔福德祠也派了30位左右的人員沿途來指揮交通,加上交通隊警

11 『中國時報』2004年4月26日楊淑芬記者的報導。

(16)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察的前導、後顧,這批隊伍人數最少300人以上。

第四次與前三次不同的是:

一、採用了象徵神明香火的香擔,雖然祀典大天后宮十分慷慨借 出香擔。但是考慮義工的體力,婉拒了不銹鋼的香擔,買了一對竹製禮 籃,請花店裝成有鮮花,且有香爐的香擔。另外又借用祀典天后宮的小 花擔、小娘傘等神明出巡的儀仗類。

二、各個參加的媽祖廟都釋出善意,積極扮演角色,如行前之『媽 祖信仰及文化』講座中,祀典大天后宮義不容辭的提供場地、承擔四場 演講全部的講師費用。另外安平開台大天后宮也適時地提供了特製的 涼水,讓又餓又渴的隊員解決民生問題。已經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的安 平開台天后宮,雖然有人反對參加行腳,但看到策劃人筆者是基金會董 事時,又沒意見了。鹿耳門天后宮從主委到承辦人員皆出席『媽祖行 腳』,讓我們感到十分受歡迎、尊重。至於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則是除 了開放休息空間,提供飲料,又贈送學員許多禮物。

三、吳宏翔老師的子弟兵們(朱柏穎、廖憶玲),全程攝影紀錄,

無論是事前準備、行伍中,全程紀錄。

四、數次『媽祖行腳』活動中,第一次做了問卷調查,問卷的成果 如表(二)

表(二)媽祖行腳問卷調查人數12 1 0 歲 以

11∼20 21∼35 36∼50 51∼70 7 1 歲 以

總計

2 15 24 23 9 3 76

3 36 58 18 24 3 142

合計 5 51 82 41 33 6 218

五、文資協會第一次做行程紀錄13,用文字及圖片記錄,希望能存留此 活動的細節。

12  范勝雄、蔡佳樺編,《天后跫音 甲申年府城媽祖行腳紀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會刊第11期》,

台南: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04年,頁59。

13 范勝雄、蔡佳樺編,《天后跫音 甲申年府城媽祖行腳紀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會刊第11期》。

(17)

此次隊員中年紀最小的是包尿布的小可愛們,最年長的隊員年近 80,也有好幾個外國人參加。隊員的男女比例,由表(二)可看出,

男女比例大約1:2。年齡層以21∼35為最多,至於參加的動機,外國 人們可以說是好奇吧!想觀光14想理解台灣。有的隊員是以參與文化與 宗教運動的角度來參與15,也有人是純粹的宗教動機與祈願,是贖罪與 苦行16,也有人是以思考廟宇文化的角度來參與17。這次行腳中人數最 多,行前執行人員不習慣這麼龐大的隊伍,十分擔心,平安的完成活 動,才鬆了一口氣。

至於文資協會在此次活動中能記錄行程,令人覺得很好。筆者給 朱柏穎們的目標 「參加坎城攝影展用的」,希望有天真的可以達到此 目標。對於文資協會所印的《天后跫音 甲申年府城媽祖行腳紀實》一 書,歷史系畢業在歷史系教書的筆者,當然希望是以田野調查書的方式 留下成果,以學院派的學術水準而言,當然不合格,但認為這是一種好 的開始。

第四次行腳中的費用是歷次當中最多,用攝影機記錄行程的費用相 當多。加上印刷成果報告的費用也不少,又做了T恤500件,依保守估 計應該要花到30萬左右。每一個隊員參加費用還是250元,每一間廟宇 還是負擔2萬元的活動費用,社大贊助2萬元,文資協會所募集的活動費 用應該還是不足的。

此次行腳中,筆者所扮演的角色,還是跟前三次一樣,看看、聽 聽,一切活動都在文資協會的導覽架構上。此次宗教色彩比往年多。雖 然文資協會的會員們希望更具宗教色彩,但是我依然將『媽祖行腳』定

14  范勝雄、蔡佳樺編,《天后跫音 甲申年府城媽祖行腳紀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會刊第11期》,

頁58。

15  范勝雄、蔡佳樺編,《天后跫音 甲申年府城媽祖行腳紀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會刊第11期》,

頁59。

16  范勝雄、蔡佳樺編,《天后跫音 甲申年府城媽祖行腳紀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會刊第11期》,

頁60。

17  范勝雄、蔡佳樺編,《天后跫音 甲申年府城媽祖行腳紀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會刊第11期》,

頁63–65。

(18)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位是文化活動,媽祖的信徒們可以以宗教虔誠之心參加,非信徒可以在 一次安靜的行走中去思考人生,順便鍛鍊體力,另外也有隊員可以參加 導覽之心參加,在各個廟宇中可得到義工的解說。總之,目的是隨個人 自定,但是共同的遊戲規則是必須有次序、安靜,另外我們也較鼓勵活 動回歸到信仰本質的-虔誠及樸素。

5、2005年4月24日又舉行第五次『媽祖行腳』,參加者還是祀典 大天后宮,安平開台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和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四廟。

此次的活動情況媒體記載如下:

由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推動的「府城媽祖行腳」,今年邁入第 五年。廿四日,三百餘人懷抱虔誠信仰,以樸實無華的行腳參訪方式,

感受媽祖庇佑生民的慈悲與胸懷,繼續耕耘這項寓文化傳承的活動。

「府城媽祖行腳」今天參禮的路線,以老街區及安平、安南區的媽 祖廟串連而成。從市郊到郊區約廿公里,近程步行、遠途乘車。

祀典大天后宮、安平開台天后宮、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以及鹿 耳門天后宮,共同參與行腳活動。參加的民眾,老老少少三百餘人,還 有幾位是年逾七、八十的「一年級生」跟著沿途參拜各廟,聆聽導覽志 工的解說。

昨天清晨七時許,頭戴斗笠,身著紅色T恤的行腳隊伍齊聚祀典武 廟前,來自不同團隊,把握機會,以相機留下年度行腳的紀錄;台南 義消救護中隊,還穿上了自己的背心,全程參與行腳,同時肩負救護任 務。

行腳隊伍出發之前,在祀典大天后宮舉行「鑽轎腳」祈福消災、祈 安植福儀式。民眾依序於貫穿過轎腳,並向媽祖上香,祈求行腳順利。

「府城媽祖行腳」的特色,有別於一般寺廟的媽祖遶境。強調樸實 無華,陣頭、藝閣、神轎等,能免則免;行腳過程,以秩序、清淨、關 懷、歡悅的文化宗教行腳之旅,鼓勵參與者虔誠感受、傳播媽祖的博愛 與慈暉。

(19)

策劃「府城媽祖行腳」的成大歷史系教授陳梅卿表示,五年來每 都在不斷的思考與反省,希望盡力維繫這項文化活動的初衷。陳梅卿表 示,一年一年辦下來,有些義工也建議行腳該添一些「行頭」,例如香 擔、花擔、娘傘等。但她覺得花俏了些,她只想回到信仰的原點,一切 樸實無華、一切都是參與者自己動手,唯有如此才能長久。

另一方面,文資協會以文化團體自詡,可舉辦有宗教色彩的活動,

但不能是宗教活動。而且,文資的經濟拮据,所以,媽祖行腳必須是最 節省的,更不能只是吃吃喝喝。

「府城媽祖行腳」今年邁入第五年,陳梅卿說,如果能夠持續十年 以上,會累積耕耘、深入活動的內涵,則行腳的活動將更有機會傳承下 去18

路線還是一樣由大天后宮徒步出發,沿著小巷道,穿過五條港區,

然後走過民權路,在西湖公園休息。然後經由安平舊社區,到安平開台 天后宮參拜。休息午餐後,乘坐巴士到鹿耳門天后宮,再到正統鹿耳門 媽祖廟。

這次參加者最多,報名者多達250人,後來又有人當天早上加入,

所以高達260人,加上指揮交通的警察,導覽人員總共350人以上,加 上義工,中餐計吃了30桌。

參加者的男女比例,也與前四次相同,1與2的比例。至於參加動機 那批自第一年即參加的老太太們,還是懷抱宗教動機—進香的心情來參 加,一些人則是以參加導覽的心情參加,有些年輕學子則是被學校老師 命令參加,因為未留下統計及問卷的結果,所以參與內容、動機較不詳 細,大約可以觀察出來,但參加的外國人不若第四次多。

至於費用,因為人數較多,光是餐費就已花費3萬,交通費八台遊 覽車則是4萬,T恤的費用當然也是5萬,導覽的費用也是2000元×20組

18 『中國時報』2005年4月25日趙家麟報導。

(20)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4萬,費用是歷年較多一次。至於收入,依然每個廟宇支出2萬,社大 贊助2萬,每個隊員付費250元,收支應該是不平衡的。

筆者在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還是跟以前一樣,已盡量注意到自 己的不滿足,因此在『媽祖信仰與文化』講座中首次開講〈媽祖行腳五 年〉,希望藉此與參加者做出更好的互動。坦白講,筆者並未覺得有所 回應改善。

此次不一樣的是文資的會員,有人提出扛轎子,或帶神像出門,被 筆者及理事長否決了!但是整體而言,筆者覺得此次宗教色彩較濃,且 自己感覺十分的不滿、不安。

6、2006年4月16日又舉行第六次『媽祖行腳』,參加者依然是上 述四廟。

這次的媒體記載如下:

『我們不是進香團,只想單純地用走路的方式,到媽祖面前上個 香,這是我們跟媽祖的約定。』多位參加媽祖行腳的老阿嬤這麼說。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今年第六年舉辦肅穆的『府城媽祖行 腳』,78歲的吳辛水蓮連續6年全勤,另外還有11位70歲以上的信眾,

也在隊伍中靜默地表達對媽祖的敬意。

昨天共有200位信眾參加媽祖行腳,最年長的是80歲的陳胡美玉,

最年輕的則是1歲6月的娃娃。這小娃娃的媽媽翁巧容,原來是文資協會 舉辦第一屆媽祖行腳時。被郭綜合醫院派來支援的護士19,因為贊同媽 祖行腳迥異於傳統吵雜的進香團,持續報名參加。

還有一個三歲的娃娃江宗翰,已經四度參加,這是因為他的媽媽葉 蔓莉,當初挺著大肚子參加行腳,他出生後,被用嬰兒車推著走,現在 則父母半抱半牽的走,更令人感動。

活動由祀典大天后宮參拜起始,沿途走過抽籤巷、風神廟、鎮渡頭

19  非郭綜合醫院,而是郭宗男婦產科診所,郭宗男醫師是筆者大學時代以來的親友,筆者所舉辦的活 動,他每次都有形與無形的支援。翁小姐是第一屆起郭醫師派來支援『媽祖行腳』的護理人員。

(21)

及古運河港道等遺跡,由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義工解說陪同,步行 至安平開台天后宮,再搭車到安南區繼續步行參拜。

有別於一般進香團的陣頭前導,炮鼓爭鳴,府城媽祖行腳團團員以 斗笠、整齊的紅衣,扶老攜幼靜默地參拜祀典大天后宮、正統鹿耳門聖 母廟、安平開台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等4家媽祖廟,沿途配合深度導 覽解說,別具意義20

第六次路線依然是由大天后宮步行同路線到安平開台天后宮,然後 乘坐巴士到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最後一站則是鹿耳門天后宮。此次路線 的改變,由於鹿耳門天后宮、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兩廟平衡的考量,加上 配合午餐時間,所以改變安平以後之行程,先坐巴士到土城庄外,再步 行到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朝拜,最後一站則是鹿耳門天后宮。

此次參加的人員,報名者共有210人,報名者的比例還是如前,男 與女是1比2,年齡上之比例也與第四次大同小異,至於參加動機,應該 大同小異,雖做了意見表,但我未見統計表,所以無法作詳細之分析。

至於費用,因為物價之調整,所以此次調整為300元,但是各廟的 費用則是除2萬之費用之外,各增加一部份,祀典大天后宮負擔『媽祖 信仰與文化』講座之費用及提供場地。安平開台天后宮則負擔途中茶水 之費用,提供杯水。土城聖母廟則提供參與者之午餐。鹿耳門天后宮雖 然事前應允提供行程結束之後的點心,結果並沒有,到時不見一杯水,

可能與當天進香客太多,不及準備,我想,第六次社大也是提供2萬。

至於我在此次所扮演的角色,與前五次大不相同,單單是活動背書 者。當然我也到了文資辦公室,但是文資會員表情迥異以前,而且在安

20 『中國時報』2006年4月17日陳美文的報導。

(22)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平及鹿耳門天后宮,竟然是車隊離去,策劃人用手機叫車的情況21

四、媽祖信仰與文化講座

每次舉辦媽祖行腳之前,一定先有『媽祖信仰與文化』研究的講 座,以供參加者先行學習,以下是六年來講座的講題及主講人名單:

表(三)歷年『媽祖信仰與文化』講座內容及講者名單

時間 主講人與講題 地點

2001年3月24日 3月31日

戴文鋒〈媽祖身世的傳奇〉

陳信雄〈媽祖信仰與漢人的海外發展〉

文化中心

2002年4月20日 4月27日

戴文鋒〈媽祖救難傳奇〉

陳信雄〈媽祖與鄭和〉

蔡相煇〈媽祖信仰的本質〉

曾吉連〈媽祖文化與科儀〉

大 天 后 宮 香客大樓2

2003年4月12日 戴文鋒〈 媽祖新故鄉—台灣媽祖信仰鼎盛的原 因〉

李文環〈旗山天后宮與旗山的民間信仰〉

大 天 后 宮 香客大樓2

2004年4月11日 范勝雄〈走出台南『媽祖行腳』的特色〉

戴文鋒〈 台 灣 媽 祖 『 抱 接 』 砲 彈 神 蹟 傳 說 初 探〉

曾吉連〈台灣媽祖廟之留傳〉

林美容〈台灣媽祖形象的顯與隱〉

大 天 后 宮 香客大樓2

2005年4月10日 陳梅卿〈媽祖行腳五年〉

黃美英〈媽祖禮儀的象徵意義〉

王崇堯〈從西洋聖母出巡看媽祖遶境〉

大 天 后 宮 香客大樓2

2006年4月9日 林德政〈 台 灣 媽 祖 廟 的 經 營 管 理 暨 其 社 會 資 源:以新港奉天宮為例〉

林素梅〈府城媽祖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戴文鋒〈媽祖身世異說與異說之標準化〉

大 天 后 宮 香客大樓2

21  因為筆者在第六次行前的記者會宣布這次是最後一次,宣布之前,文資成員並不知道,所以引起文資 成員之不滿。但2006年年初,我與理事長協商,最初的結論因經費不足不舉辦。後因爭取到文化局等 十萬元之補助而舉辦,但筆者之序文依然批評文化局,范理事長希望我能改序文,開理監事會二次,

依然不為所動。最後序文雖未改,但筆者已興趣缺缺,因此在記者會宣佈最後一次。筆者猜想部分文 資會員認為筆者應該為了辦好活動及和諧,不要太堅持,沒想到筆者已快速地下結論終止,可能引起 部分會員之不滿,或許是在途中故意遺忘筆者。

(23)

六年之間,戴文鋒先生共講了5次,因為所有『媽祖行腳』中前兩 年的媽祖介紹和廟宇沿革,都是他寫的,所以每年擔任講者,真是辛苦 他了。他是中正大學的歷史博士,目前任台南大學鄉土研究所(台灣 文化研究所)所長。另一位陳信雄先生則是筆者的同事,成大歷史系教 授,當時正在從事鄭和研究,我們認為媽祖文化與海洋有關係,所以請 他擔任講者兩次。

另外曾吉連先生,則是目前任大天后宮主委,所以也請他談談媽祖 的科儀。其他蔡相煇22、黃美英23和林美容24三位都是研究媽祖信仰的學 者,也出過專書,所以特地邀請三位南下演講。

林德政先生則是新港奉天宮誌25的作者,他也是筆者的同事。林素 梅小姐則是剛剛以媽祖為主題,完成她的碩士論文26(台南大學鄉土所 研究生)。至於李文環先生,他是筆者的學生,現在已拿到成大歷史所 博士學位。因為成大建築系的委託案,他到旗山天后宮調查,花了很多 功夫,調查報告早已完成,所以請他來談談研究成果27

至於范勝雄先生,目前為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比較特別的是 王崇堯先生,他是留美的神學博士,也是長老教會的牧師,曾任台南神 學院的教授,目前是長榮大學的老師。我們請他以基督徒的觀點來談媽 祖遶境。談及筆者呢?雖然長期研究台灣的宗教現象,寫過長老教會的 論文,也寫過廣澤尊王和保生大帝論文,至目前為止,沒有媽祖研究的 論文,若這篇算是研究論文,那是第一篇有關媽祖研究的論文吧!

這些演講的學術水準如何呢?筆者未完全聽講,無法下評語,六次

22  蔡相煇有關媽祖信仰專書:《台灣的王爺與媽祖》,台北:台原,1989年。《北港朝天宮志》,雲林 縣北港: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1988年(1995年增訂)。

23  黃美英有關媽祖信仰專書:《千年媽祖:湄洲到臺灣》,台北:人間,1988年。《臺灣媽祖的香火與 儀式》,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

24 林美容有關媽祖信仰專書,《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台北:博揚,2006年。

25 林德政,《新港奉天宮誌》,嘉義縣新港: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董事會,1993年。

26 林素梅,〈台南市媽祖信仰之研究〉,2004年台南大學鄉土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李文環,〈旗山鎮與旗山天后宮之研究〉,收於《台灣風物》54卷3期及4期,台北:台灣風物,2004 年。

(24)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中又未能在事前或事後留下完整的文字稿,因此事後也未能閱讀,無法 評論。歷史系畢業,在目前在歷史系教書的人,未能在事前察覺此事之 嚴重性,對自己六年來行事之草率,只有一句:『深刻的反省自己的水 準!』。但這些演講,以數量而言仔細一算已有18篇,其實也可結成一 書了!目前未能成書一事,其實十分遺憾。

五、結論

談及筆者對於『媽祖行腳』之評價,首先的確嘗試用最少的經費辦 了六次活動,而且活動時,人人參與,沒有傭兵。第二,舉辦活動時努 力於將『媽祖行腳』回歸到宗教原點,至於是否達到目的,可能比例尚 低,當初期待的各個媽祖廟信徒參與『媽祖行腳』的想法是落空了。至 於參加『媽祖行腳』者是否滿足他們參加的動機,不論動機是宗教、導 覽、好奇、文化、學習等,我以為每個人某種程度以上已經達到了。第 三,『媽祖行腳』活動中每年必舉辦的『媽祖信仰與文化』講座在六年 之中,年年為台南市提供媽祖研究的演講,只是最初即未規劃印刷,也 未有召開研討會的想法,因此研究在途中就結束了,但是提供給參與者 學習的機會是沒錯的。換言之主辦單位也主動地提供了教育的機會,這 在文化團體的活動中是比較特別的。在媽祖生日慶典時節(舊曆3月23 日)台南市內到處都是純宗教儀禮的慶祝活動中,文化氣息較濃的『媽 祖行腳』可說在台南市也是獨特的存在。

2007年5月9日下午六點時,改完『媽祖行腳』原稿,筆者和二位 學生驅車回新市街,試圖再回筆者媽祖信仰原點新市永安宮,尋找足 跡。發現永安宮前正舉辦一場音樂會,有一個小樂團(有四個樂手,薩 克斯風、吉他、電子琴、鼓手)正在廟前演奏,女主持人身穿禮服,正 在唱歌。一些身穿紅唐裝永安宮後援會的女性們,正來去著為觀眾續杯

(25)

咖啡。曲目有『望春風』、『媽媽』等,據說廟前擺了250個座位,以 供觀眾乘坐。

有人告訴筆者,早上廟方已在主任委員和鄉長帶領下,完成祭祀儀 式。目前新市街上的民眾舊曆3月23日已不在家中拜拜,全數到廟裡來 燒香拜拜,也多年未請客了。聽到這樣的事情,看到音樂會,我心中的 感覺不就正是舉辦『媽祖行腳』的現狀嗎?這就是我自己給舉辦『媽祖 行腳』的評價。

目前筆者已無再度策劃『媽祖行腳』的計畫,可說活動暫時終止 了。終止活動的理由,導火線是自己本身興趣缺缺,其實內心是多面 的。

一、台南諸媽祖廟對此活動無反應,換言之六次的『媽祖行腳』,

對於台南市大多數媽祖廟並未投下一石或半個波紋,筆者認為實驗已經 結束了,其他就期待能否發酵了,否則只是為諸廟宇包裝,壯大廟宇文 化的聲勢,反而成廟宇劣質文化的製造者。

二、筆者與文資協會成員看法不同,文資會員對歷史的出發點,是 以趣味為主,對他們而言,歷史是興趣,但是對我而言,歷史是工作,

不僅僅是興趣,必須負責任,標準與一般文史工作者不一樣,工作中的 歷史是嚴格的、理性的,必須合乎方法學的,不能僅依興趣而決定,歷 史研究需要反省與批評,目的是策劃未來,不只是緬懷過去。合作六年 之後,研究者如果只是活動背書者,而不能傳達自我理念,筆者以為應 該終止參與。

三、活動中逐年增加的宗教氣氛,令人不安。我常常戲言之:『妖 魔化了,特別是第六年。』由活動表面上而言,越來越熱鬧,儀式愈來 愈完整,參與的團員或文資的義工,由外面看來,十分花俏。但是筆 者辦活動的初衷是想回歸宗教原點的成分卻越來越少了。逐年的強化包 裝,失去了初衷。這個活動所追求的儉樸與宗教原點,已經愈來愈弱,

舉辦這活動的意義已經喪失,對詮釋這個活動意義的人而言,已無法合

(26)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乎內心之需求,所以必須要停止。

四、主辦了六年的講座,講座中演講的學術的水平,是否逐年提 高,很難檢視。對於這樣的危機,他人並沒有意識到,只有筆者內心深 刻的自覺。所以選擇停下腳步,再思考。

五、六年前,開始規劃『媽祖行腳』之初,整個台南市的氣氛,到 處是某某文化祭、某某文化節跨年晚會。公部門花大筆的經費,舉辦大 型活動,民眾也以休閒的時間參與其中,對於參與一事,是參與了,但 參與中是否可以學習和自我教育,則很難下評論。但是,目前公部門依 然提供大量的稅金來辦活動,造勢,看似熱鬧,但對整個社會文化水準 之提升沒有幫助,活動只是浪費資源。

六、辦活動的最大意義,我認為在於鼓勵參與者學習,而不是活動 的繁盛與否,至於學習之意願及水準也必需檢視,當未能通過檢視,則 必須再思考。

回想七年來與文資協會一起合作的工作模式:策劃人提出想法,執 行人則用導覽的方式,配合導覽活動等。整個團體的活動是安全的、熱 鬧的,可是也是表象的、缺乏深度,辦活動必須符合文資規格模式而無 法深化,因此舉辦到第六次時,策劃人、執行人想法不一致時,策劃人 則被架空了。

辦完最後一次已過一年的今天,筆者認為文資協會在台南市內仍算 是比較良質的文化團體,可是進步依然有限。當這樣的團體在社會中雖 常舉辦活動,但活動格式化,如此一來無法提升整個台南市文化水準。

深刻的希望他們自己能走出自己的路,發展自己的特色,對提升台南市 的文化水準絕對是可行的。今年已成立第十年的文資協會,我以為深化 自己的內涵,才是台南市文化之福,對過去的戰友,筆者只有期待,無 意苛責。寫這樣的一篇文章,在台灣今日未習慣客觀批評的風氣當中,

也許是自殘行為,但是善意的批評,深刻的反省,謙虛的面對缺點,筆 者認為才是自己與文資進步的動力。

(27)

雖然寫完了「『媽祖行腳』六年有感」,但心中依然留下二個課 題,民間信仰的活動在新時代的都會生活中到底如何走下去呢?在本土 化的聲浪中,文史團體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呢?

2006年『媽祖行腳』之海報

2005年4月10日文資理事長范勝雄與義工懇談

2005年4月10日『 媽祖行腳』 講座王 崇堯演講〈從西洋聖母出巡看媽祖遶 境〉現場

(28)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2005年4月10日林朝成引見王崇堯給學員見面 2005年4月10日筆者(陳梅卿)講述〈『媽祖 行腳』五年〉

2005年4月10日㹂美英演講〈媽祖禮儀的象 徵意義〉

2005年『媽祖行腳』記者會(大天后宮前)

四廟代表與文資理事長、筆者

2005年4月24日『媽祖行腳』之第一站大天后 宮,站立者為主委曾吉連

2005年4月24日『媽祖行腳』隊伍在鹿耳門天后 宮合影

(29)

2005年4月24日『媽祖行腳』隊

伍在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內行禮,

右前者為戴文鋒

2 0 0 5 年 4 月 2 4 日 『 媽 祖 行 腳』結束後在天后宮內拆香 條儀式

2005年4月2日『媽祖行腳』

隊伍在街上之一景

(30)

﹃媽祖行腳﹄六年有感

2005年參加『媽祖行腳』四廟主神神像 2005年『媽祖行腳』之所用保安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圖一: 2016 年 4 月 13 日下載自http://blog.xuite.net/yeh.zi 59 /twblog/ 128235112

Ian Sample(2014 年,4 月 20 日) 。Ancient Rome's tap water heavily contaminated with lead, researchers

一、 教育部 108 年 1 月 10 日臺教師(三)字第 1070208352 號函辦理。4.

依據 2002 年 5 月 25 日所制訂之第 42/2002/PL-UBTVQH10 號法令—貨品輸入越

中華民國 106 年 6 月 27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6005607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 107 年 10 月 4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70089819

1.考生請於109年4月18日(星期六)攜帶甄試通知單、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學

顏秘書:目前 單次服務每小時約 250-300 元、包月制 ( 以每週定期 1 次為標準 ) 每月約 4,000 元、年終大掃除每次 (4 小時 ) 約 1,600 元,每日洗衣、打 掃、煮飯「三合一」每月約

訓練課程需符合全日制訓練(訓練期間 1 個月以上、每星期訓練 4 日以上、每日 訓練日間 4 小時以上、每月總時數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