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1 导数的概念

一、导数的定义

【背景 1】(瞬时速度) 设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s(t).若 为某一确 定的时刻,t为邻近于 的时刻,则

t0

t0

0 0

( ) ( ) s t s t

v t t

 

是质点在时间段[t ,0 t](或[t,t0])上的平均速度.若tt0时平均速度v 的极限存在,则称 极限

0

0 0

( ) ( ) lim

t t

s t s t

v t t

 

 (1)

为质点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

【 背 景 2 】( 切 线 的 斜 率 ) 如 图 所 示 , 曲 线

在其上一点 处的切线

) (x f

yP(x0,y0) PT 是割线

当动点Q沿此曲线无限接近于点

PQ P时的极限位

置.由于割线PQ的斜率为

0

( 0

) (

x x

x f x k f

  )

因此当xx0时如果k的极限存在,则极限

k

0 0) ( ) lim (

0 x x

x f x f

x

x

(2)

即为切线PT 的斜率.

定义 1 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

(2)

0

) ( )

lim ( 0

0 x x

x f x f

x

x

(3)

存在,则称函数 f 在点x0处可导,并称该极限为函数 f 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f (x0). 令xx0 x,yf(x0 x) f(x0),则(3)式可改写为

).

) ( ( ) lim (

lim 0 0 0

0

0 f x

x x f x x f x

y

x

x  

 

(4)

之比 x y

所以,导数是函数增量y自变量增量x  的极限.这个增量比称为函数关于自变

量的平均变化率(又称差商),而导数 f(x0)则为 fx0处关于x的变化率.

若(3)(或(4))式极限不存在,则称f 在点x0不可导.

例 1(自由落体运动) 1 2

( ) 2

yf tgt 。求 时刻的瞬时速度。 t

2 2

0 0

1 1

( )

( ) ( ) 2 2

( ) ( ) lim lim

t t

g t t gt

f t t f t v t f t

t t

   

  

  

   

 

2 2

0

1 1

( )

2 2

lim

t

g t t gt

  t

  

  0 0

1 (2 )

2 1

lim lim (2 )

2

t t

g t t t

g t t gt

  t  

  

   

 

例 2 (教材例 1)求抛物线yf x( )x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解 与上例类似

( ) 2 f x 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为

, 2 ) 1 ( 

 fk

所以切线方程为:y12(x1),法线方程为: 1

1 (

y  2 x 1) 。 例 3 (教材例 2) 证明函数f x( ) x 在点x0 0不可导.

证 因为

0 0 0 0

( ) (0) ( ) (0)

lim lim 1, lim lim 1

0 0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x

     

 

 

极限

0

( ) (0)

limx 0

f x f

x

不存在,所以 f 在点x0不可导.

定义 2 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右邻域[x0,x0 )上有定义,若右极限

(3)

) 0

)( ( ) lim (

lim 0 0

0

0  

 

x

x x f x x f x

y

x x

存在,则称该极限值为 fx0的右导数,记作 f(x0). 类似地,我们可定义左导数

x x f x x x f

f

x

 

) ( ) lim (

)

( 0 0

0 0 .

右导数和左导数统称为单侧导数.

例如:在例 3 中, f(0)1,f(0) 1。 显然

) (x0

f  存在 f(x0)与 f(x0)都存在,且 f(x0)= f(x0). 设 f(x)在点x0可导,那么

( 0) (1)( 0)

y f x o x

x

     

o(1)   x ( x),得

).

( )

(x0 x x f

y    

  (5) 我们称(5)式为 f(x)在点x0的有限增量公式.注意,此公式对x0仍旧成立.

类似地有单侧有限增量公式:

( )0 ( ) ( 0 )

y f xxx x

      

( )0 ( ) ( 0 )

y f x xx x

      

定理 1 [习题 5.1:10] 若函数 f 在点x0存在左、右导数,则 f 在点x0连续.

证 由单侧有限增量公式,

0 0 0

lim lim 0 lim 0

x x x

y y y

 

          。 例如: f x( ) x, f(0) 1, f(0)1,所以 f x( )在点x0处连续。

推论 若函数f 在点x0可导,则 f 在点x0连续.

【注】 可导仅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例如: f x( ) x在点x0连续,但不可导.

(4)

2, 3

( ) , 3

x x

f x ax b x

 

    试确定a b, 的值,使 fx3处可导。

解 要使 f x3处可导,首先f x3处要连续。由f(3 0)  f(3 0) 得 93a b

其次还要在x3处左、右导数相等

(3) 2 3 6 f  xx

3 3 3

( ) (3) 9 3

(3) lim lim lim

3 3

x x x

f x f ax b ax a

f 3 a

x x x

   

   

   

f(3) f(3)得a6,b 9。

例 5 (教材例 4) 证明函数 f(x) x2D(x)仅在点x0 0可导,其中 为狄利克雷 函数.

) (x D

证 当x0 0时,由归结原理可得 f(x)在点x0不连续,所以 f(x)在点xx0不可导.

x0 0时,由于D(x)为有界函数,因此得到

. 0 ) ( 0 lim

) 0 ( ) lim ( ) 0

( 00

 

xD x

x f x f f

x x

例 6 求下面函数在点x0的左右导数。

(1)

1

( ) 3, (0) (0) f xx f  f  

(2) f x( ) 3 x2, f(0) ,f(0) 

(3)

sin1, 0 ( )

0, 0

x x

f x x

x

 

 

 

, 1

y sin

x x

 

  ,f(0),f(0)都不存在,

(4)

sin1, 0 ( )

, 0

x x

f x x

x x

 

 

 

f(0) 1, f(0)不存在。

例 7

2 1

sin , 0 ( )

0, 0

x x

f x x

x

 

 

 

,求f (0)。

0 0

( ) (0) 1

(0) lim lim sin 0.

0

x x

f x f

f x

x x

   

 

(5)

二、导函数

若函数在区间I上每一点都可导(对区间端点,仅考虑相应的单侧导数),则称 fI

的可导函数.此时对每一个xI,都有 f 的一个导数 f (x)(或单侧导数)与之对应.这样 就定义了一个在I上的函数,称为 fI上的导函数,也简称为导数.记作 f , y 或d

d y x

. ),

( ) lim (

)

( 0 x I

x x f x x x f

f x

 

例 8

f x( )c f x, ( )0,xR

f x( )xn,f x( )nxn1,nN,xR

1 1 2 2 1

0 0 0

( )

lim lim lim ( )

n n

n n n

n n n

x x x

y x x x n

y C x C x x C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n n .

C xn nx

 

f x( )sin ,x f x( )cos ,x xR

 ),

cos( 2 2

sin 2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

 

 )

cos( 2 sin 2

sin 2 ) sin(

2 ) cos(

lim 2

sin 2 lim ) (sin

0 0

x x x

x x

x x



 



cosx

f x( )cos ,x f x( ) sin ,x xR

5° 1

( ) loga , ( ) loga ( 0, 1)

f x x f x e a a

x

    ,,x0。特别地,

x 1x ) (ln  .

) 1 ( 1 log log

) (

log

x x x

x

x x

x

a a

a 

 

xx

a x

x x

 1log (1 )

x e x

x

x x x a

x x a

a 1log

) 1 ( 1log lim ) (log

0  



.

(6)

三、极值

定义 3 若函数 f 在点x0的某邻域U(x0)内对一切xU(x0)有

) ( ) (x0 f x

f  (f(x0) f(x)),

则称函数 在点 取得极大(小)值,称点 为极大(小)值点.极大值、极小值统称为极值,

极大值点、极小值点统称为极值点.

f x0 x0

还可定义严格极大(小)值.

【注】根据定义,对于区间端点不定义极值。

思考 “点x0不是 f 极值点”怎样叙述?

定理 2 (费马(Fermat)定理) 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在点 可导.若

点 为 的极值点,则必有

f

.

x0 x0

x0 f f x( 0)0

证法 1 设 f x( )0 0.不妨f x( )0 0.则

0 0 0

( ) ( ) ( ) 0

f x  f x  f x 

0

0 0

0

( ) ( )

( ) lim 0

x x

f x f x f x x x

   

及保号性可知,

1 0

  , x ( ,x x0 01), ( ) ( ) 0,

0

0

x x

x f x f

( ) ( 0) f xf x

同理,由 f x( 0)0,可得

2 0

  , x (x02,x0), ( ) ( ) 0,

0

0

x x

x f x f

( ) ( 0) f xf x

所以, f 在点x0不取极值,与假设矛盾。

证法 2 设 f 在点x0取极大值。即f x( ) f x( 0),x U x ( 0)。因此

xx0时, 0

0

( ) ( ) f x f x 0

x x

 

,由保不等式性

0

0 0

0

( ) ( )

( ) lim 0

x x

f x f x f x x x

   

(7)

同理又可得, f x( 0)0。由f x( 0) f x( 0) f x( 0)得

( 0) 0 f x 

我们称满足方程 f x( )0的点为稳定点或驻点.

【注 1】当 f 在点x0可导时, f x( 0)0只是 f 在点x0取极值的必要条件。例如

,点 是稳定点,但却不是极值点.

) 3

(x x

fx0

【注 2】不可导的点也可能是极值点。如yx 在点x0。

(8)

§2 求导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定理 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 

)

1 f x( )g x( ) f x( )g x(

 

2 f x( )g x( )  f x( )g x( )

   

3 f x g x( ) ( )  f x g x( ) ( ) f x g x( ) ( ), cf x( ) cf x( )

2

( ) ( ) ( ) ( ) ( )

4 ,

( ) [ ( )]

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 

  

( ) 0

 

 

 

[证明自学]

例 1 设 f(x) x3 5x2 9x,求 f (x).

f(x)(x3)5(x2)9(x)()3x2 10x9.

一般地:多项式函数f(x)a0xna1xn1an1an

1 2

1 1

0 ( 1)

)

(     

x na xn n a xn an

f

例 2 证明

 

xn nxn1,其中 为正数. n

 

1 21 1

 



n

n n n

n nx

x nx

x x .

例 3

     

2

sin cos sin cos tan sin

cos cos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2 2

2

2 2

cos sin 1

cos cos sec

x x

x x x

   

cotx

 csc2 x.

(9)

   

x x x

x x

x

x x sec tan

cos sin cos

cos cos

sec 1 2 2

' '

'    

 



cscx

' cscxcotx

二、反函数的导数

定理 2 设yf

 

xx

 

y 的反函数,若

 

y 在点 的某邻域内连续,严格单调

且 ,则 在点

y0

 

y0 0

f

 

x x0 

 

y0 可导,且

 

0

 

0

f x 1

y

 

yf x( )

0

0

0

0

( ) ( ) ( ) lim

x x

f x f x

f x x x

  

0

0 0 0

( )

0

lim ( ) ( )

y f x

x x y y y y

y y

y y

 

  

0

0

0 0

1 1

lim ( ) ( ) ( )

y y y y y

y y

  

 

几何意义见图。

【注】这里是用了变量替换法,见复合函数极限定理 1,请读者验证其中的 3 个条件。

例 4

1° (ax) axlna (a0,a )1 ,(ex )ex

2

(arcsin ) 1 , ( 1,1).

1

x x

x

   

2

(arccos ) 1 , ( 1,1).

1

x x

x

    

4° 1 2

(arctan ) ( , ).

x 1 x

  x   

 ,

5° 1 2

(arccot ) ( , ).

x 1 x

   x   

 ,

证 1°由于yax,xR为对数函数xloga yy(0, )的反函数,故

x( )y

x0

y0

O

901

tan tan

 

 

(10)

( ) 1 ln (log ) log

x x

a a

a y a

y e

   

a

2° 由于yarcsinx,x(1,1)是 ) ,2 ( 2 ,

sin  

y y

x 的反函数,故

2 2

1 1 1 1

(arcsin ) , ( 1,1).

(sin ) cos 1 sin 1

x x

y y y x

      

  

4°由于yarctanx,xR是 )

,2 ( 2 ,

tan  

y y

x 的函数,因此

2 2 2

1 1 1 1

(arctan ) , ( , ).

(tan ) sec 1 tan 1

x x

y y y x

      

   

三、复合函数的导数

引理 在点 可导的充要条件是:在 的某邻域 上,存在一个在点 连

续的函数 ,使得

) (x f

( ) H x

x0 x0 U x( )0 x0

) )(

( ) ( )

(x f x0 H x x x0

f   

从而 f(x0)H(x0).

证 设 f(x)在点x0可导,令

0 0

0 0

0 0

( ) ( )

, (

( )

( ), f x f x

) x U x x x

H x

f x x

  

 

   x

0 ,所以 在点 连续,且

0

lim ( ) ( 0) ( )

x x H x f x H x

   H x( ) x0

).

( ), )(

( ) ( )

(x f x0 H x x x0 x U x0

f    

反之,设存在H x( ),xU(x0),它在点x0连续,且

) ( ), )(

( ) ( )

(x f x0 H x x x0 x U x0

f     .

因存在极限

) ( ) ( ) lim

( )

lim ( 0

0 0

0 0

x H x x H

x x f x f

x x x

x  

所以 f(x)点x0可导,且 f(x0)H(x0).

(11)

【注】 引理说明了点x0是函数 0

0

( ) ( ) ( ) f x f x

g x x x

 

 可去间断点的充要条件是 在点 可导.

) (x f

x0

定理 3 (链式法则) 设u(x)在点x0可导,yf(u)在点u0 (x0)可导,则复

合函数 f 点在x0可导,且

0 0 0 0

(f ) ( ) xf u( ) ( ) xf[ ( )] ( ) x  x0

证 由 在点 可导,由引理必要性部分,存在一个在点 连续的函数 ,使

得 且

) (u f

(u0

F

u0 u0 F u( )

) )

(u0 f 

) ( ), )(

( ) ( )

(u f u0 F u u u0 u U u0

f     .

又由u(x)在点x0可导,同理存在一个在点x0连续的函数( )x ,使得( )x0 ( )x0

0 0

( )x ( )x ( )(x x x ),x U x( ).0

    

于是就有

0 0

[ ( )] [ ( )] [ ( )][ ( ) ( )]

fxfxFxx  xF[ ( )] ( )( xx xx0).

因为 , 在点x0连续,F在点u0 (x0)连续,因此H x( )F[ ( )] ( ) xx 在点 连续.由 引理充分性部分证得

x0

f 在点x0可导,且

( f ) ( ) x0H x( )0F[ ( )] ( ) x0x0f u( ) ( )0  x0 . 例 5 (教材例 7)设ysin x2,求y.

解 将sin x2看作ysinuux2的复合函数,故 (sinx2)cosu2x2xcosx2.

【注】(sinx2)cosx2

例 6 (教材例 8)设 为实数,求幂函数yx(x0)的导数.

解 因为yxelnx可看作yeuulnx的复合函数,故

(12)

( )( ln ) ln   1. x x

e e

x x x

例 7 (教材例 9)设 f(x) x2 1,求f (0), f (1) 。 解 由于

,

1 )

1 ( 1 2

) 1 1 (

)

( 2

2 2

2

 

 

 

 

 

x x x

x x

x f

因此 .

2 ) 1 1 ( , 0 ) 0

(   

f

f

例 8 (教材例 10)求下列函数的导函数;

(1) f(x)ln(x 1x2); (2) 2 1 ( ) tan .

f xx

解(1) ( 1 )

1 ) 1

) 1

(ln 2

2

2   

 

 

x x

x x

x x

2 2

1 1

(1 )

1 1 1

x

x x x 2

  

    x

(2) 21 1 1 1 2 1 1 22 1

(tan ) 2 tan (tan ) 2 tan sec ( ) tan sec2 1.

x  x x  x x x  x x

x

例 9(教材例 11)(对数求导法) 设

2 1 5

3 1 2

) 4 ( ) 2 (

) 4 ( ) 5 (

 

x x

x

y x (x4),求y.

解 先对函数式两边取对数,得

2 1 5

3 1 2

) 4 ( ) 2 (

) 4 ( ) 5 ln( ln

 

x x

x

y x ln( 4)

2 ) 1 2 ln(

5 ) 4 3ln(

) 1 5 ln(

2       

x x x x

再对上式两边分别求导数,得

2 1 5 1

5 3( 4) 2 2( 4)

y

y x x x x

    

   

整理后得到

1

2 3

1

5 2

( 5) ( 4) 2 1 5 1

5 3( 4) 5 2( 4)

( 2) ( 4)

x x

y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例 10 (教材例 12) 设yu(x)v(x),其中u(x)0,且u(x)和v(x)均可导,试求此

(13)

幂指函数的导数.

解法 1 y( ( )u x v x( ))(ev x( ) ln ( )u x )ev x( ) ln ( )u x ( ( ) ln ( ))v x u x

( ) ( )

( ) ( ) ln ( ) ( ) ( )

v x u x

u x v x u x v x u x

   

   

 

( ) ( ) 1

( )v x ( ) ln ( ) ( )v x ( ) ( ) u x v xu x u x u x v x

 

解法 2 lnyv x( ) ln ( )u x ( ) ( ) ln ( ) ( )

( )

y u x

v x u x v x

y u x

 

  

例 11 yxsinx 1ex ,求y.

1 1

ln ln ln sin ln(1 )

2 2

y  xx ex 

例 12 yln(x x), 0,求y.

1 1

y x x

   

, 因此

ln x

1,x 0

  x

(14)

§3 参变量函数的导数

平面曲线 C 一般的表达形式是参变量方程

   

x x t y y t

 

   t 

 

1

表示.设tt0对应曲线C上的点P.如果在点P有切

线,那么切线的斜率可由割线的斜率取极限而得,为此 设x t y t( ), ( )在点t0可导,且x t

 

0 0.若t0 t对应

上的点Q (如图),割线 的斜率

C PQ

x y

   

 

00

00

y t t y t x t t

 

x t

 

 

于是曲线C在点P的切线斜率是

   

   

0 0

0

0 0 0

0

lim tan lim

lim

t t

t

y t t y t

y t

x t t x t x

t

 

  

 

 

 

   

00

y t x t

 

.

其中 为切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若x t

 

0 0,但y t

 

0 0,同样可得

0

cot lim

t

x

y

 

 

 

00

x t y t

 

.

定义 若x t y t( ), ( )在

,

上都存在连续的导函数,且

x t( )

 

2 y t( )

2 0,这时称

为光滑曲线.其特点是在曲线C上不仅每一点都有切线,且切线与

C x轴正向的夹角

 

t

的连续函数.

【注】x t( )0y t( )0 0,则曲线在tt0可能有尖点。如

2

2

0, 0 , 0

( ) , ( ) , (0) (0) 0

, 0 0, 0

t t t

x t y t x y

t t t

    

     

(15)

O t0 0

t

思考 由函数yf x x( ), [ , ]a b 表示曲线应如何定义光滑曲线?

xx t

 

具有反函数t

 

x ,那么它与y y t

 

构成一个复合函数

( )

yyx

这 时 只 要 函 数 x t y t( ), ( ) 可 导 , x t

 

0 ( 因 而 当 x0 时 , 也 有

),就可由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求导法则得到

0

t

0

y

   

dy dy dt dy dx y t dt dt

dx dt dx x t

    

 

2

例 1 求椭圆

2 2

2 2 1

x y

ab在点 ,

2 2

a b

 

 的切线方程。

解 参数方程



. cos

, cos

t b y

t a x

t 4

时, ,

2 2

a b

xy

 

 

sin cot .

cos b t

dy dy dx b

dt dt t

dx a t a

    

4

.

t

dy b

dx  a

切线方程为: ( )

2 2

b b a

y x

  a

若曲线C由极坐标 

 

 表示,则可转化为以极角为参量的参量方程:

 



 sin cos y

x

 

 sin cos

这时在相应的条件下可得

(16)

   

   

sin cos dy

dx

  

  

  (3)

(3)式表示在曲线 

 

 上的点M

,

处的切线MT 与极轴 轴的夹角的正切 (见图).

Ox

过点 M 的射线OH与切线MT的夹角的正切则是

 

 

 1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

 

 (4) 将(3)式代人(4)式则得向径与切线夹角的正切

   

tan  

  (5)

【例 2】 证明:对数螺线  e2 (如图) 点的切线与向径的夹角为常量.

证 由(5)式得,对每一值都有

 

 

2

2

tan 2

1 2 e

e

  

   

 

即 在 对 数 螺 线 上 任 一 点 的 切 线 与 向 径 的 夹 角 等 于 2.

arctan

附:常见的几种曲线

【1】摆线 ( sin ) (1 cos )

x a t t

y a t

 

  

(图中改为 ) t

(17)

【2】笛卡尔叶形线

3

3 3

2 3

3

1 ( tan , 1) 3 0

3 1 x at

t t t x y axy

y at t

        

 

 

【3】阿基米德螺线 a(a0)

【4】心形线a(1 cos )(  a0)

(18)

【5】星形线(内摆线)

2 3

3 3 3

3

cos sin

x a t

x y a

y a t

    

 

【6】双纽线2 a2cos 2

x2y2

2 a x2( 2 y2)

【7】三叶玫瑰线 asin 3

(19)

§4 高阶导数

定义 1 若函数 f 的导函数 f 在点x0可导,则称 f 在点 的导数为 在点 的二阶

导数,记作

x0 f x0

0

f x ,即

     

0

0 0

0

limx x

f x f x

f x

x x

  

 

同时称 f 在点x0为二阶可导.

一般地,可由 fn1阶导函数定义 f 的 阶导函数(或简称 阶导数),函数n n f 在点

x0处的n阶导数记作

 

 

 

0

0 ,

n n

x x

f x y

0

d d

n n

x x

y x

例 1 求幂函数yxn (n为正整数)的各阶导数

y nxn1y n n

1

xn2,y n n!, yn1 yn2 0.

例 2 求ysinxy cosx的各阶导数.

解 对于ysinx,由三角函数的求导公式得

  x y

x y

x y

x

ycos , sin , cos , 4 sin . 可将上述导数改写为

cos sin , sin sin 2 ,

2 2

y x x y x x

          



 4

cos sin 3 , sin sin 4 .

2 2

y   x x   yx x 



一般地,可推得

  , .

sin 2 

 

  

x n n N

yn

类似地有

(20)

  , . cos 2

cos  

 

  

x n n N

n x

例 3 求yex的各阶导数.

y ne nx, N. 例 4(莱布尼茨公式) yuv,则

 

, 2 ,

yu v uv y    u v uv    u v  u v uv

2

3 3 ,

y u v  u v uv  u v  u v  u v uv

 

uv  nu v   n 0C u1n n1  v1   C unk nk  vk    0   

0 n

n k n k

n k

u v C u v

 

k

其中u 0u,v 0v

例 5 设yx e2 x,求y n

解 令u

 

xexv x

 

x2.应用莱布尼茨公式

     2   2

0 0

( 2 ( 1

n

n k n k k x k k x

n n

k k

y C u v e C v e x nx n n

   ))

例 6 设 f x( )在(,x0]上二阶可导,试选择常数a b c, , 使得

0 2

0 0

( ) ( ),

( ) ( ) , 0

f x x

F x a x x b x x c x x

x

      

是二阶可导的。

解 由连续性,cf x( 0),(以下在x0的导数要用定义求)

F x( 0)F x( 0),bf x( 0)

0

0 0

0 0

( ),

( ) ( )

2 ( ) ( ) 0

f x x

F x f x x x

a x x f x x x

 x



   

    

 由F x( 0)F x( 0), 1 0

( ) a 2 f x

例 7 [习题 5.4: 11]设

(21)

2

1

, 0

( )

0, 0 e x x f x

x



  

证明 f( )n (0)0 (n1, 2,)。

2

2

1 1

0

(0) lim 0 lim 0

0

x t x

x t t

e t

f x e



   

 

2

1

2 3 ,

( )

0, 0

x e x x f x

x

 0

  

 

2

2

1 1

3 4

0

2 2

(0) lim lim 0

x t x

x t t

x e t

f x e



   

1 2

2 ( )1 , 0 ( )

0, 0

p e x x

f x x

x

  

 

 

  

 

p是某多项式

2

2

1 1

0

( )1

(0) lim lim ( ) 0

x t

x

x t t

p e

x tp t

f x e



   

一般地, ( ) ( )2

(0) lim 0

n t t

f P t

 e

  (P t( )为某多项式)。

x t y t( ), ( )在

,

上都是二阶可导,则由参量方程 ( ),

( ) x x t

y y t

 

 

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导数 ( ) ( ) dy y t dx x t

 

,它的参量方程是.

 

,

( ) ( ) x x t dy y t dx x t

  

 

 

因此

(22)

2 2

( ) ( ) ( ) y t d y d dy x t

dx dx dx x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y t x t y t x t x t

    

  

 

例 8 试求由摆线参量方程

 

 



t a

y

t t a x

cos 1

, sin

所确定的函数yy

 

x 的二阶导数.

   

 

 

t t a

t a

dx dy

sin cos 1

cot2 cos 1

sin t

t t

.

 

   

csc 2

4 1 cos

1 csc 2 2 1 sin

cot2

4 2

2

2 t

a t

a

t

t t a

t

dx y

d 

 

 



 

 .

(23)

§5 微分

一、微分的概念

先考察一个具体问题.设一边长为x的正方形,它的面积 是

x2

Sx的函数,若边长由x0增加x,相应地正方形面积的增量

 

0

 

2

2 0

2 x 2x x x

x     

x S  

 .

S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即图 5—8 中的阴影部分);第二

部分 是关于 的高阶无穷小量.由此可见,当给 一个微小 增量 时,由此引起的正方形面积增量

x x0 2

 

x 2

x

x x0

S可以近似地用第一部分

(x的线性部分2x0x)来代替.由此产生的误差是一个关于x的高阶无穷小量,也就是 以x为边长的小正方形面积.

定义 1 设函数yf

 

x 定义在点x0的某邻域U

 

x0 上.当给 一个增量 , 时,相应地得到函数的增量为

x0 x

 

0

0 x U x

x  

x0 x

  

f x0

f

y  

.

如果存在常数A x( 0),使得y能表示成

 

( 0)

y A x x o x

     , (1)

则称函数 f 在点x0可微,并称

 

1 式中的第一项A x( )0xf 在点x0的微分,记作

0 0

dyx xA x( )x

 

0 0

d f ( )

x x xA xx. (2) 由定义可见,函数的微分与增量仅相差一个关于x的高阶无穷小量,由于

线性函数,所以当 时,也说微分dy是增量

dyx

0

Ay的线性主部.

定理 1(可导和可微等价)函数 在点 可微的充要条件是函数 在点 可导,而且

(1)式中的 等于 .

f x0 f x0

( 0)

A x f 

x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第六章

超定方程组QR分解算法 数据拟合确定常微分方程..

隨機實驗是一種過程 (process),是一種不能確定預知會

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 第15章

第四章: 中學報稅的設計 第五章: 初中諒程主建議 第六章: 高中諒我建議,..

对于二元函数的自变量,我

MASS::lda(Y~.,data)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MASS::qda(Y~.,data) 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class::knn(X,X,Y,k,prob) k-Nearest Neighbour(X 為變數資料;Y 為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