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與教學 之個案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與教學 之個案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Copied!
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博士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與教學 之個案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研究生:鐘婉庭 撰

中華民國一○九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與教學 之個案研究─以六年級為例

研究生:鐘婉庭 撰 指導教授:梁忠銘 博士

中華民國一○九年八月

(4)

(5)

(6)

誌謝辭

貳零貳零是特別的一年,COVID-19 肆虐全球,上半年每一件事都像雲霄飛車 一般,令人心情也如同洗三溫暖,起起伏伏。唯一不變的是期許自己今年要和孩 子一起畢業,完成論文的決心。

感謝指導教授梁忠銘教授,細心、專業的指導,也體諒我新接行政工作,願 意在線上給我指導,讓我即便跌跌撞撞,也總算完成自己從來不敢想像的一篇論 文;感謝口試委員張志銘教授、鄭燿男教授,不吝指點論文中能更精進之處。有 您的教導,讓我能順利完成自己給自己的期許。

感謝學行小而美的碩三,我們常常自嘲自己把碩班讀成末代,但也因為班上 人數愈來愈少,我們想一起畢業、互相督促畢業的心,逆勢成長。感謝這三年難 得重回學生身份的讀書時光,與你們一起渡過。

感謝我最愛的小孩們,常常藉故祝我順利完成論文、順利畢業,寫論文的過 程中一邊回味與你們共處的時光,現在我總算能說:「我也畢業啦!」

感謝美女師傅,一直「督促」我趕快寫論文。走啦,吃大餐了!

感謝我的家人們,千言萬語,只能說:「愛你們啦!」

貳零貳零,我畢業啦!

鐘婉庭 謹誌 2020.08

(7)

i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與教學之個 案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作者:鐘婉庭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摘要

研究者透過個案研究探討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經與教學的成效與

影響,並提出可行之策略。研究目的如下:(一)探討不同性別相處之

現況,並擬定合適性別平等教育之策略。(二)探討性別平等教育落實

於班經與教學後,學生行為的轉變與成效。(三)研究者本身經此研究

後的省思。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學生相處方面:觀察課堂中學生無

明顯性別籓籬現象,課餘時間融洽相處。教師能提出性別平等教育策

略融入班經與教學:面對性別議題,教師及家長態度需落落大方,且

性別平等教育需隨教學彈性變動。(二)學生行為的轉變與成效方面:

學生省思資料顯示,從課程中可獲得性別平等認知與相處技巧。(三)

研究者的省思: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需把握三心一準備,「開心、耐

心、分享心與學習成效不完美的心理準備」。

關鍵字:性別平等教育、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個案研究

(8)

ii

A Cas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For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o Class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Taking The Sixth Grade As An Example

Chung, Wan-ting

ABSTRACT

Researchers use case studie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the integration for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and teaching, and propose feasible strategies.The followings are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1)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formulate appropriat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strategies. (2)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behaviors after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in class. (3)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reflection

and inspiration gained by the researcher after the research.The followings

are the conclusions: (1) Students’ daily lif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have

no obvious gender barriers. They can cooperate and get along well after

class. Teachers can propos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lassroom and teaching. Facing gender issues, teachers

and parents need to be generous and calm. (2) The transform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behavior: From students’ reflections, gender

equality awareness and coping skills can be got from the curriculum. (3)

Researcher's reflection: The first step for the success of gender equality

(9)

iii

education is teachers’ open mind, and non-private sharing is also the key.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needs repeating and continuous testing.

Teachers’ accompany and praise are also necessary.Finally,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to be psychologically prepared to accept imperfect learning effects, constantly review, correct them during the process, and learn with students.

Keywords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class management,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case study

(10)

iv

目 次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表 次 ... v

圖 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 ... 7

第二節 班級經營之意涵與性別平等教育 ... 16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 ... 23

第四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之相關研究 ...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7

第一節 研究情境及對象 ...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和架構 ... 2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30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32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5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 ... 35

第二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 ... 61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檢測與再教育 ...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9

第一節 結論 ... 69

第二節 建議 ... 70

參考文獻 ... 73

附錄一 班會紀錄電子檔 ... 77

(11)

v

表 次

表 2-1 「性別、平等」二詞字面意涵一覽表 ... 8

表 2-2 性別差異的類型 ... 10

表 2-3 性別差異類型說明 ... 11

表 2-4 國內性別平等教育重要紀事 ... 13

表 2-5 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概念架構表 ... 14

表 2-6 十二年國教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 ... 15

表 2-7 班級經營的面向 ... 18

表 2-8 有效的班級經營方式 ... 20

表 2-9 不同面向的相對應班級經營具體作法 ... 20

表 2-10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之文獻整理 ... 25

表 3-1 家長職業、學歷、經濟狀況統計表 ... 28

表 3-2 資料編碼代號說明一覽表 ... 32

表 4-1 課文段落整理 ... 38

表 4-2 青春啟航活動一學生作業單一 ... 49

表 4-3 青春啟航活動一學生作業單二 ... 50

表 4-4 青春啟航活動一學生作業單三 ... 51

表 4-5 青春啟航活動一學生作業單四 ... 52

(12)

vi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9

圖 3-2 研究流程 ... 31

圖 3-3 三角檢證圖 ... 33

圖 4-1 國語科學生心得作品類別一(截自 作 191125_S23) ... 40

圖 4-2 國語科學生心得作品類別一(截自 作 191125_S25) ... 40

圖 4-3 國語科學生心得作品類別二(截自 作 191125_S01) ... 41

圖 4-4 國語科學生心得作品類別二(截自 作 191125_S06) ... 41

圖 4-5 國語科學生心得作品類別二(截自 作 191125_S20) ... 41

圖 4-6 學生短文接寫作品一 ... 42

圖 4-7 學生短文接寫作品二 ... 43

圖 4-8 學生短文接寫作品三 ... 44

圖 4-9 學生短文接寫作品四 ... 45

圖 4-10 學生短文接寫作品五 ... 46

圖 4-11 青春啟航活動一學生作業單五(截自 作 191025_S12) ... 53

圖 4-12 青春啟航活動一學生作業單六(截自 作 191025_S13) ... 53

圖 4-13 青春啟航活動一學生作業單七(截自 作 191025_S07) ... 53

圖 4-14 青春啟航活動二學生作業單一(截自 作 191025_S04) ... 54

圖 4-15 青春啟航活動二學生作業單二(截自 作 191025_S06) ... 55

圖 4-16 青春啟航活動二學生作業單三(截自 作 191025_S29) ... 55

圖 4-17 青春啟航活動二學生作業單四(截自 作 191025_S18) ... 55

圖 4-18 青春啟航活動四學生作業單一(截自 作 191122_S26) ... 57

圖 4-19 青春啟航活動四學生作業單二(截自 作 191122_S19) ... 57

圖 4-20 青春啟航活動四學生作業單三(截自 作 191122_S02) ... 58

圖 4-21 青春啟航活動四學生作業單四(截自 作 191122_S10) ... 58

圖 4-22 青春啟航活動五學生作業單一(截自 作 200520_S21) ... 59

圖 4-23 青春啟航活動五學生作業單二(截自 作 200520_S17) ... 59

圖 4-24 青春啟航活動五學生作業單三(截自 作 200520_S01) ... 60

圖 4-25 青春啟航活動五學生作業單四(截自 作 200520_S08) ... 60

圖 4- 26「校園性騷擾」學生作業單一(截自 作 200615_S11) ... 65

圖 4-27「校園性騷擾」學生作業單二(截自 作 200615_S12) ... 66

圖 4-28「校園性騷擾」學生作業單三(截自 作 200615_S23) ... 66

圖 4-29「校園性騷擾」學生作業單四(截自 作 200615_S25) ... 67

(13)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討的主題為,教師觀察高年級學生在同儕間產生的不同性別之間 相處問題,針對雙方遭遇的困難給予協助和引導,同時將性別平等教育落實於班 級經營與課程教學,使學生擁有正向且積極的性別平等態度,營造和諧班級氣 氛,並建立健全、健康的人際關係;除此之外,亦期待能提升研究者本身的班級 經營及課程教學之專業能力。本章節共分為四小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和動機,

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以下針對其內容做詳細說明,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在現今,性別(gender)的意涵早已由生物中單純的男性或女性,外括至社會文 化,乃至制度所建構出的性別概念;平等(equity)的要求更致力於公平且良性的社 會對待(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網,2017)。

根據教育部於 2004 年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其明文第一條:「為促進性別地位 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 環境。」(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在在證明此世代對於性別平等之重視,且欲將 此等概念落實於國民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的提倡,便是希望能藉由教育的歷程和 方法,促進男女在社會各面向的均等。個體透過和異性互動,進行性別角色的學 習與突破,從而接納自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培養自尊自信的生活態度,進而 建立和諧的多元社會(教育部,2001)。

在國民小學班級中,班級成員組成為男女混合,因此若欲於班級內擁有良好 正向人際關係,學習與異性和諧相處實為一不可忽略的課題。無論是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亦或十二年國教,都曾於課綱中表明性別平等教育的必要。九年一貫課程 於性別平等教育範疇羅列三大主題軸,分別為「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 係、性別的自我突破」。其中「性別的人我關係」,主要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 化互動的關係,求取個體能建立平等的人際互動網絡;且在此主題軸之下,更立 六項主要概念,其一主要概念是「性別互動」。其分段能力目標有:「學習與不

(14)

2

同性別者平等互動」、「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情緒的方法,採取合宜的表達方 式」、「尊重不同性別者在溝通過程中有平等表達的權利」、「去除性別刻板的 情緒表達,促進不同性別者的和諧相處」、「習得性別間合宜的情感表達方 式」。此外,在「性別的自我突破」,其相對應的分段指標有「參與團體活動與 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及「參與公共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教育部,2008)。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性別平等教育目標則分為三層面:認知、情 意、技能。由此三層面所分析出六大課程目標,其中一目標更明確指出:「性別 平等教育需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甚至將性別平等教育 融入生活課程之中,提出國小階段學生應要能辨識性別刻板的情感和人際互動,

培養性別合宜表達情感的能力。

因此,性別平等教育為社會男女互動關係和諧之關鍵,國民教育階段應給予 相當的重視,擁有正確且良好的性別相處態度,實為每一個體在未來生命中不可 或缺的素養。

二、研究動機

研究者甫進入教育職場,便擔任中年級導師,兩年任滿後接任高年級導師。

在接觸高年級學生前,已先探詢過其他資深教師之建議。多數教師認為,過了暑 假,高年級心思已較中低年級成熟許多,但也正因如此,成為經師容易,成為人 師難。高年級需處理的問題,已不再只是課業成就或行為糾紛,而是人際關係。

女生團體尤為明顯,需教師花費心力,見微知著,才能防患於未然;其次便是學 生進入青春期的心態轉變。現今科技發達,學生接觸的不適當的資訊難以全然控 管,教導他們過濾不適當訊息,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身理及心理上的轉變實為教師 之首要任務。唯有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亦師亦友關係,帶起高年級來,才能更得心 應手。

經過一年的相處,研究者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無論於課業表現或常規都深受 科任教師稱讚,多數科任教師認為本班學生雖不算天資聰穎,但在學習上極願意 努力;而心思較他班成熟許多,甚至比六年級的學長姐都還懂禮好教,做事俐落 有效率。

然事情總是一體兩面,正因學生心理過於早熟,理當約六年級才會碰到的青 春期的問題,本班的學生已提前遇到。科任課時男生會拿異性開不適當的玩笑,

造成女同學感到不舒服;當科任教師提到敏感字詞,則會在底下竊笑私語。若科 任教師停下課堂制止其行為,班上女學生亦受到影響,因此常常造成課堂的節奏 紊亂,使教學不易進行。此外,本班男生和女生因心思早熟,下課的聊天話題經 常是「某某喜歡誰?」、「我拿我的祕密和你交換那個名字。」、「你不能把我 的祕密說出去,不然你就死定了!」也會因為課堂分組,遇到和喜歡的人同一 組,其他人就會發出「額~~~」的聲音,且帶著詭異笑容。

(15)

3

然上述情況只是其中一種男女共處的模式,通常在研究者私下找來懇談後,

會消失一陣子,過後又會故態復萌,而這卻只是某一小群男女生的和平共處型 態。除了和平模式外,有另一群的相處模式則是互看不順眼,偏偏常常抽籤分在 同一組,這時就會因為男女生互不願意聽從對方「領導」,在合作過程中吵起架 來,男生擺爛不做事,女生氣得哇哇叫,男生覺得好玩常常故技重施,等到真的 要上台表演或報告時,就直接當著科任教師及全班的面吵起架來,互相指責對方 的不是,讓科任教師覺得頭疼不已。

不論是科任課發生的狀況,或是下課時研究者對學生相處的觀察,都讓研究 者認為急需將「性別平等教育」落實於班級經營與課程教學之中。班級乃是一小 型社會,未來與異性共事實為不可避之課題。故希望藉由此研究反覆的實行、反 省與修正,找出具體可實行的性別平等教育模式,在班級內營造合適的性別相處 氛圍,讓學生習得健康的性別相處之道,擁有健全的態度和行為。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不同性別相處之現況,並擬定合適性別平等教育策略。

(二) 探討性別平等教育落實於班經與教學後,學生行為的轉變與成效。

(三) 研究者本身經此研究後,獲得的專業成長、省思與啟發。

(16)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之相關名詞界定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

性別(gender)現今已除了意指由生理的性衍生的差異,尚且涵括因社會制度或 文化所建構出的性別概念;平等(equlity)一詞則指「能公平、無私且公正地對待不 同屬性的個體」(莊明貞,2003)。簡言之,性別平等意即「能免於性別基礎上的歧 視,使其皆能獲得均等的機會。」而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第 2 條之定義,性 別平等教育係指「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 地位之實質平等。」九年一貫課綱(2008)於性別平等教育更特別將「性別的人我關 係」獨立為三大主題軸之一,此主題軸之下的分段能力目標更明確列出,學習與 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促進不同性別者的和諧相處。十二年國教課綱(2018)的性別 平等教育三層面分析出其中一目標亦指出,性別平等教育需建構不同性別和諧、

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故此,可見國小階段學生應要能培養性別合宜的人際互動,建構和諧的性別 共處關係。故本研究所指性別平等教育,為對於促進學生合宜的不同性別相處之 道、互動有效之性別平等教育模式,期能營造班級內正向的性別相處氣氛,不同 性別之學生能彼此尊重、和諧共處。

二、班級經營與教學

無論是教育或教養,任何理論都必須建立在人與人的互動上(彭瑜亮,2017)。

再有效的教學內容,再有創意的課程設計,若無組織成員間良好的交流,皆為空 談,是故正向積極的班級氣氛實為班級經營不可忽略之首要條件。

根據《班級經營》(吳清山,1990)一書中曾提到,「班級經營」的面向複雜多 樣,其中之一為班級經營的項目,而項目又如人事物,人的方面便有教師間的關 係、學生間關係等等。吳明隆(2003)於《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一書中提及,班 級是一個社會系統(social system),包括有兩個以上的人群,成員具共同價值觀,

且有穩定而複雜互動關係。

若將學校視為一小型社會體系,則班級便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因此班級 經營之重要性不可忽視。據上述學者所提,可見班級經營先備條件為成員間的良 性互動。

(17)

5

班經與教學涵蓋範圍廣泛,本研究所指之班經與教學為,期望學生在教師實 施有效的導引及適當的教學策略之下,能遵守群體之規範,與班級內與他人有良 性互動,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為了解性別平等教育落實於班經與教學情況之個案研究。為清楚描述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使研究結果更準確,加上囿於研究者之時間、經驗等種種因 素影響,須先界定研究範圍,同時說明研究限制,分述如下:

一、 研究範圍

為清楚描述本研究之範圍,針對研究區域、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等項度進行 說明,說明如下:

(一) 研究區域

研究者目前任職於新竹市某國小,校內除一年級七個班外,每個年級有六個 班,班級數共 37 班,學生總數共約 1110 人,在編制上屬大型學校。

(二) 研究對象

此個案研究的研究對象為研究者導師班之六年級學生,男生 16 位,女生 13 位,不包含其他班級之學生。

(三) 研究內容

本研究採質性取向的個案研究法。此研究為當實務工作者在工作場域中遇到 問題,會採取立即性行動進行調整,反覆修正並檢討,期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對問 題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研究者因在班級中有發現學生在不同性別相處上的困境,

因小學導師包班制,故研擬適當的性別平等教育模式融入班級經營及課程教學 中,藉由反覆檢討修正,輔以觀察記錄、教師日記、學生作業文件及面談記錄進 行分析探討,期能找到合適的性別平等教育模式,落實於班經與教學,同時增強 教師專業知能。

二、 研究限制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質性的個案研究法,此種研究法目的為觀察並協助實務工作者解決 當下的困境,在研究過程中受限於研究者當下的情境與主觀想法、情緒,及研究 者的經驗,故研究結果可能較流於主觀,且不具推論性與概括性。

(18)

6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新竹市某國小的 29 名六年級學生,故其研究結果的推 論有待更多相關研究論證。

(三) 研究時程

為求較完整的行動研究過程,本研究的研究期程自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5 月底,扣除寒假假期,歷時共約六個月的時間進行觀察、學生作業文件分析、面 談記錄及教師省思,其研究結果須將此時間限制納入考量。

(19)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人與人之間的訊息交流乃相處時不可或缺之要素,因此適當且對等的溝通便 扮演重要角色。不同性別間本有差異,如何異中求同,以正向、尊重的態度交流 訊息更顯重要及必須。學校為群體生活之最初,故在教室內創造一正向、友善的 班級氣氛,使學生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與不同性別交流相處,實乃教師不可忽 略之經營。本章將藉由文獻進以性別平等教育落實於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理論為 基礎,探討其內涵。

本章內容共分三節,第一節為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第二節為班級經營之意 涵與性別平等教育;第三節為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第四節為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意涵

一、性別平等的意涵 (一) 性別平等的定義

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等意識高漲的現代社會,性別平等已是普世之價 值。近年來,臺灣社會在法令政策積極推動及尊重多元對話之後,性別平權的議 題受到大量重視(行政院,2017)。

研究者參閱中文字典及網路字典,經由「性別」及「平等」二詞的字面意涵 可得以下解釋,詳見下表 2-1:

(20)

8

表 2-1

「性別、平等」二詞字面意涵一覽表

來源 性別 平等

漢語網(2019) 1. 雌雄兩性的區別。

2. 男女兩性的區別。

1. 程度、價值、質量、性質、能力 或狀況上與他人或他物相同的。

2. 特指等同的與他人享受待遇或特 權。

教育部重編國 語辭典修訂本 (2015)

1. 生理學上指男性、女性、雌性、

雄性或其他可能的性別。

2. 指由社會文化形塑的男性及女性 的行為特質與角色期望,較接近 英文的 gender。

彼此同等、相等。

辭源(1998) 男女的區別。 不分階級。

辭海(2002) 男和女的分別。 等級不分高下。

新編國語日報 辭典(2001)

雌雄兩性的區別,益常指男女兩性 的區別。

指人與人之間在政治、經濟上的機 會相同。

國語活用辭典 (2004)

男女或雌雄兩性的區別。 通常指人與人間的權利機會均等。

Google 翻譯 gender equality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此外,研究者參閱學者文獻,整理「性別」、「平等」二詞之表面意涵,獲 得如下結果。

莊明貞(2003)於《性別與課程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提及,性別(gneder)除了生 理所規範的性之外,更涵括了被社會制度、文化所建構出的性別概念;而平等則 是「能在性別的基礎上免於歧視,而獲有教育機會均等」。

白秀玲、柯淑敏(2007)指出,性別(gender)是指心理學上的差異,並引用鄭玄 藏(1994)年的研究指出男女在心理上的差異大於男女間的差異,其可顯示在四項,

分別為女孩的語言表達力較好、男孩的視覺及平衡感較好、男孩的數學能力較 高、男性攻擊性較強。而其針對性別平等教育提出的定義在於由性別歧視進行剖 析,期能經由教育過程,培養尊重多元價值、促進兩性平等。

王瑞壎等人(2011)的著作《性別議題與性別平等教育》指出,性別(gender)指 的是基於生理的性,進而衍生出的差異,包括因社會制度或文化差異,建構出的

(21)

9

性別概念;平等(equity/fairness)不僅是維護人性基本尊嚴,更致於謀求社會對待 需公平且良性。

性別所強調的是每個人主觀感受,包括對於自己或他人所有或其所顯露的男 性或女性的特質,因此非但只是心理學,更是文化上的語彙,同時可視為一種性 別認同;性別也可以是針對男性行為及女性行為的評價(劉秀娟,1998)。

胡興梅(2001)認為,兩性平等指兩性不論在身分、地位、權利、義務等各方面 都能達到平等,一切待遇都要平等。

因此,「性別」已從原先狹義的指稱生物的雌雄分別或人類的男女分別,因 為人權意識高漲,進而廣義的泛指是由社會制度、文化所建構而成的一種新概 念,甚至形成一種心理學的指稱,早已超越原始生物學的定義。此外,「平等」

一詞為追求一種不分等級、不分上下的平行關係,無論是政治的權利義務,抑或 是經濟上的均等。總而言之,「性別平等」可謂是一摒除性別差異,進而追求權 利、經濟、教育等各方面機會均等的概念。

(二) 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性別平等的意涵為追求撇除性別差異外,各方面的機會均等。在人權意識、

民主意識高漲的現今,性別平等概念已深植人心,故性別平等之急迫性及重要性 不言而喻。

莊明貞(2003)引述國外學者之研究,認為基於社會、政治、經濟及哲學的觀 點,剖析性別平等教育其本質,得以知悉其重要性,分述如下:

1. 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能激發個體潛能,協助其開創未來,使其能避免囿 於社會上傳統性的角色刻板印象。

2. 性別平等教育能助人了解基本權益,學習尊重,降低不同性別之間的偏 見或歧視,乃至衝突。

3. 合理分配經濟、社會、文化和教育等資源,可有助於建構兩性平等、共 榮共存的社會。

4. 兩性平等應基於倫理道德及人性尊嚴的闡揚。

黃政傑(1994)亦提出兩性平等教育課程之實行目標如下:

1. 為促使兩性和諧、平等的發展,需打破性別隔離的現象。

2. 社會上多元文化的現象需被尊重,亦需消除擁有性別的歧視及偏見。

3. 指導學生能感知到因性別造成的不平等,甚至對抗不平等,不再製性別不 平等的現況。

(22)

10

4. 提供足夠且正確的學習經驗,促進兩性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

5. 促進不同性別間能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助合作,建構社會上兩性和諧 相處的基礎。

如上所述,性別平等教育的目標已不只是教室或學校,透過教育的落實,希 冀能將此概念及成效,擴展至社會,故性別平等的重要性已是社會不容小覷的議 題,性別平等教育更是促使性別間能和諧相處的一大利器。性別平等教育追求不 同性別之學生能破除其中因性別所造成的不平等或差異,教導合適的相處方式,

期能和諧發展,甚至消除因性別造成不平等的再製,奠定和諧的社會人際網絡。

(三) 性別差異

性別本義為雌雄或男女之分別,既然原意為區別,則性別定不僅止於外觀上 的分辨而已,其本質亦截然不同。研究者參閱相關文獻,整理學者所提及之性別 差異的類型如下表 2-2 所列:

表 2-2

性別差異的類型

類別

來源

生 理

心 理

性格特 質

語言系 統

溝通方 式

人際關係經

營 其他

胡興梅(2001) ü ü ü

1. 成熟度 2. 家庭環

境 3. 觀點 白秀玲、柯淑敏

(2007) ü ü ü ü

1. 先天、

後天 2. 行為 徐西森(2005) ü ü ü ü ü

劉秀娟(1998) ü ü 1.社會發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2 可知性別間的差異類型多樣,深入探討不同的差異類別可發現所關 注的細項亦不同,並非一翻兩瞪眼之分類。以下將差異類型做內容整理摘述,以 表 2-3 說明,說明如下:

(23)

11

表 2-3

性別差異類型說明

性別

類型 男性 女性

生理 兩性性徵、生理結構。

心理 語言能力、空間能力、價值觀。

性格特質

富冒險性 較少激進

有野心、控制心較強 服從性高

冷漠 富感情

獨立、沉穩 較不獨立

邏輯解析力強、不容易被影響 對細節敏感

有競爭性 少攻擊性

理性 感性

語言系統 多數時間以左半腦處理訊息 左右半腦共用來處理訊息 溝通方式 多命令與支配型對話 較多傾聽、支持與自我揭露 人際關係經營 1. 以談話維持地位

2. 肩並肩的友誼

1. 使用語言取得支持及好感 2. 面對面的友誼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性別間存有差異,且類型多樣,舉凡從肉眼可見的生理差異,至性格特質、

溝通技巧等等,足見性別間的大不同。表 3-3 大致說明性別間差異類型的內涵,

可見性別之間具有差異不容置喙,此差異可增加社會上的多元樣貌,然因差異存 在,故衝突、紛爭必定共存,唯差異不可完全成為衝突、紛爭的歸因。

二、教育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源起與目的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一章總則之第 1 條明文指出,為促進性例地位之實質 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足見性別平等教育不只是教育議題,更是法律明文規 定的條則,追求性別實質平等,已是現今社會趨勢所在。

(24)

12

據顏國樑、簡安茹(2006)之整理,《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可分為五 個層面,由此來探討性別平等教育的立法背景因素,說明如下:

1. 國內環境變遷: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五大背景。

2. 借鏡國外對性別平等教育立法:據美國、英國、澳國、瑞典、聯合國等 國外立法概況來做為推動國內立法的動力。

3. 臺灣在兩性平等教育的發展上,愈臻成熟:女性主義抬頭,性別平等教 育法可追溯至婦女運動的發跡。

4. 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的運作仍有待進步之空間:兩性平等委 員會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

5. 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法源基礎薄弱:彭婉如事件促成《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加速通過,亦有感於相關的教育及法源薄弱,故有成立《性別平等 教育法》的呼聲。

平等是現代民主國家推崇的重要理念,1970 年代臺灣首先為提升女性地位、

權利,設置許多性別平等研究室,亦有推廣婦權的社會運動及著作,爾後則陸續 出現追求性別平等的呼聲,在各界人世的大力倡導及推動下,於 1993 年通過《性 侵害犯罪防治法》,1997 年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最終於 2004 年頒布《性 別教育平等法》實施至今,已成為國家目前重要政策之一。國內性別平等教育重 要紀事整理如下,請參閱表 2-4:

(25)

13

表 2-4

國內性別平等教育重要紀事

年代 內容

1970~1995 為推廣女性文化及呼籲性別平等,各單位紛紛成立與婦女或性別平等相關 之組織或研究室,昭告各界應重視女性聲音及權利,性別平等的世代即將 來臨。

199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出版《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報告書》。

1996 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1997 1. 教育部頒定「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在教育部訓委會之 下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推廣性侵害防治事宜。

2. 中小學針對性侵害防治實施:規定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的防治 課程。

1998 1. 教育部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要」,將資訊、環境、

性別、人權等重大課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

2. 教育部公布「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

2000 開始草擬「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

2003 《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終定案,經「性別平等委員會」大會通過。

2004 教育部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

2008 行政院修正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原名:兩性工作平等法)。

2010 1. 教育部公布「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

2. 將「同志議題」列入於 100 學年的九年一貫之「性別平等教育」重大 議題。

資料來源:參考王瑞壎等人(2011)《性別議題與性別平等教育》,研究者自行整 理。

待性別平等教育法設立之後,學校層級亦開始推動性別平等相關課程,無論 是九年一貫課程亦或是最新的十二年國教課綱,皆將性別平等設置為獨立課題,

足見教育界對其重視。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之基本意涵分別為性別的自我瞭解、

人我關係及自我突破。課程目標分別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就認知面,

期望學生藉由瞭解性別意涵、客觀認知性別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性別與社會 文化的關係;在情意面,則冀能發展正確的性別觀念與價值評斷;並力求培養學生 擁有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整合此三層面,推衍出以下課程目標(九年 一貫課綱重大議題,2008):瞭解性別角色發展多樣化與差異;瞭解自我成長發展,

突破性別限制;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興趣並發展長處;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

(26)

14

尊重多元化現象;主動尋求支援系統,建構性別平等社會;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 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下表 2-5 為九年一貫課程之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概念 架構表:

表 2-5

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概念架構表

主題軸 主要概念 次要概念

性別的自我瞭解

身心發展 身心發展差異、身體意象 性別認同 性取向、多元的性別特質

生涯發展 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職業的性別區隔

性別的人我關係

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的刻板化 性別互動 互動模式、表現自我

性別與情感 情緒管理、情感的表達與溝通、情感關係與處理 性與權力 身體的界限、性與愛、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 家庭與婚姻 多元家庭型態、家庭暴力

性別與法律 權益與法律救濟

性別的自我突破

資源的運用 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的運用、校園資源的運用 社會的參與 對公共事務的參與

社會建構的批判 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多元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資料來源: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通,性別平等教育(2008)。

十二年國教中的性別平等教育目的在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希望在課程 與教學中,能啟發學生多元文化理解及批判,建立性別友善的校園(王雅玲,

2018)。

十二年國教中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習目標及核心素養約有下列數項(教育部,

2017):理解個體性別多樣性,探究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覺察性別權力關係,

落實尊重與包容,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具體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 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權益的公平、正義,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

(27)

15

下列以表 2-6 呈現十二年國教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

表 2-6

十二年國教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性 A1

尊重多元性別氣質、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以促進自我了解,

發展不受性別限制之潛能。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性 A2

覺知生活中性別刻板、偏見與歧視,培養性別平等意識,提 出改善策略。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性 A3

維護自我與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善用資源保障權益,增進 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制)能力。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性 B1

了解語言、文字等符號性別意涵,分析符號與溝通的性別權 力關係。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性 B2

培養性別平等媒體識讀與批判能力,思辨人與科技、資訊與 媒體之關係。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性 C1

關注性別議題之歷史、相關法律與政策發展,並積極參與、

提出建議方案。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性 C2

覺察人際互動與情感關係中的性別權力,提升情感表達、平 等溝通與處理情感挫折能力。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性 C3

尊重多元文化,關注本土性別平權事務與全球性別議題發展 趨勢。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7。

無論是九年一貫或是十二年國民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皆是重大議題,故其重 要性不言可喻,姑且不論二者目標的異同,目的都希望能提高議題的教學成效,

培養學生性別平等之素養,能尊重不同性別的存在及權利,創造性別友善的校園 及社會。

(28)

16

第二節 班級經營之意涵與性別平等教育

一、 班級經營的意涵 (一) 班級經營的意義

班級由教師、學生及環境組成,為使這些要素有效率的運作,經營為必須。

班級經營(class management)一詞,早期多以「班級管理」或「教室管理」稱呼。

所謂的「班級經營」,就是有效處理班級中所發生的事情,其最終極目的,是要 使學生能控制與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讓教學有績效,讓教育所設立的目標得以 達成(吳清山等人,1992)。

張民杰(2015)認為,班級經營是一門整合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 等科際的學問。

班級經營(classing management),又可譯為班級管理或教室管理。其意義在對 於達成班級存在的目的下,有效管理影響班級運作的人、事、時、地、物等因素 (張民杰,2005)。

鄭玉疊、郭慶發(1999)指出,班級經營是指教室內的經營和管理,亦是一種管 理藝術,教師綜合其專業知能,並表現於班級中所執行的措施,為使各項活動或 互動推展順利,以求良好教學成效和達成教育目標的歷程。

廣義的班級經營包含使用教學方法,此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

進而達到教學目標(蘇秀枝等人譯,2011)。

據上述學者所指,班級經營所涵蓋範圍甚廣,經營「一個班」所需考慮之處 很多,所有在班級內出現的事物都不可忽視,除了人與人的互動、目標的達成等 較顯而易見的層面之外,經營班級內空間的陳設、經營班級的氣氛等潛在課程,

更是細節中的魔鬼,如教師欲將班級內的所有事物整頓好,則有形的、無形的、

顯著課程、潛在課程等,皆須教師大力關注。班級經營做得好,更是一個成功班 級的重要前提,有了好的班級經營,才能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亦相對提 升教學的成果。

(29)

17

(二) 班級經營的目的

班級經營是教師的重要課題,然班級經營須注意許多層面和細節,若漫無目 的的埋頭苦幹,很容易迷失於「為經營而經營」,流於行禮如儀,反而失了班級 經營的初衷,故了解班級經營的目的,能幫助教師的管理更有方向。

鄭玉疊、郭慶發(1999)引自高華強(1987)的著作,認為良好的班級經營主要目 的是讓學生能輕鬆愉快的學習,進而陶冶健全的人格發展,據此,班級經營整理 出下列數項目的,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甚而增進班級的情感;培養學生有正確 的行為習慣,並發展團體的自治自律;啟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於不 同環境下適應良好,增進其身心發展。

張民杰(2005)認為,班級經營的目的在於達成班級存在與運作之目的,因此班 級經營扮演一中介角色,主要目的如下,學生擁有更多學習時間、機會,及更佳 的學習效果;班級事務井然有序運作順暢;班級的成員互動良好,感情融洽;學 生學習到自制、自律,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吳清山等人(1992)提出班級經營有下列功能,維持良好秩序,讓學生有自治或 自律能力;提供良好學習環境,並提高學習成效;增進師生情感交流;協助學生 發展人格成長。

因此,班級經營的目的可分為學生本人、同儕互動、課程學習、班級氣氛等 數項。學生本人層面的目的主要希望學生能在教師的班級經營之下,了解自己的 責任,培養其自治能力,使人格得已健全發展;有了良好的個人性格,在與同儕 接觸時,期能以相互尊重,以平等和諧的方式與他人相處;課程學習也能因為班 級內成員的自制力高,課程進行順利,課程目標的達成率高;最後,當人與人、

人與事皆順利時,則整個班級內所營造的氣氛則更正向,成就感與榮譽心趨使一 個正向循環,班級成為一個穩定、不間斷成長的團體。若以此四項做為班級經營 的目的,據此發展出適當的班級經營細則,則可使班級運作更順利。

(三) 班級經營的重要性

教師是職業,也是志業。身處教育現場,不論資深或資淺、不論職前或是在 職,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必須肩負起營造良好班級氣氛、建立安全學習環境的 重任,讓學生都能安心學習的重責大任,正落在各該班級教師的雙肩之上(單文 經譯,2011)。即便是負擔,亦是甜蜜的負荷。

師資培育課程中,會碰到許多經營理論,而班級經營的好壞,代表教師對於 教育理論實務化是否嫻熟,且是否能與其教育理念相符應;更是教師與學生教學

(30)

18

行為與互動的結果,達成教育成就與理想的關鍵;故,班級經營的好壞及順暢,

深深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鄭玉疊、郭慶發,1999)。

林進材(2000)認為,班級經營通常被認為是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的原因為,其 重點在於產生和維持教室情境,使教學按計畫有效的執行,班級經營是為教學做 整頓的工作,有效的班級經營,才能相對提供對學生學習有益的教學內容。

班級可視為一個小團體,要帶好一個班級,教師除了要有相對程度的學科教 學能力外,亦須同時具備計畫、組織,以及領導的能力(吳清山,2011),確定班級 經營的目標,師生共同找出班級的走向後,善用教師本身組織與計畫的能力,帶 領學生共同營造出一友善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學習能兼顧學科內容與外在環境 的相互支持,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

二、班級經營的內涵 (一) 班級經營的面向

上述提及班級經營的意涵、目的及重要性,可見班級經營實為一門大學問,

其內容廣泛,涉及的項目及種類亦繁多,故了解、掌握班級經營各個面向的操作 實為重要,切勿讓班級經營成為教學最大的阻礙。下表 2-7 列出學者提出的班級 經營面向:

表 2-7

班級經營的面向

面向

作者 行政 班級環

課程與教

學 學生 常規 班級氣

氛 其他

林進材(2000)

ü ü ü ü偏差

行為 ü ü 時間管理、

訊息處理 鄭玉疊、郭慶

發(1999) ü ü ü ü互動 ü 親師溝通

吳清山等人

(1992) ü ü ü ü ü 自治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以下針對表 2-7 所提及的面向做詳細說明:

1. 行政經營:學者認為班級經營關心的範圍不只是教室內,與行政端的相 互了解和支持亦相對重要,熟悉政策走向、行政事務等,可協助教師在班級經營 的規畫上更具前瞻性。

(31)

19

2. 班級環境:教室佈置是班級環境經營最顯而易見的,教室佈置除了美 觀,提供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下學習外,其所帶來潛移默化的潛在課程更能協助教 師傳達情意面的學習,故教師若能善用班級環境空間的佈置和美化,亦可同時為 學生帶來一定程度的學習影響。

3. 課程與教學:良好的班級經營能和教學相輔相成,師生間特有的默契能 為課程帶來雙倍的成效,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風氣,讓學生之間能彼此砌磋交 流,進行更有效能的學習。

4. 學生:此處除了指學生個人,同時亦包涵與同儕間的相處互動。教師採 取有效的管理策略,能降低學生偏差行為,有效規範學生個人行為,促進學生自 治;營造和諧的班級同儕風氣,教導不同性別的學生相處的能力與方式,塑造友 善的同儕支持系統,能讓班級內的所有學生,處於友善的環境下生活。

5. 常規:學生是班級內數量眾多的組成要素,每個學生家庭背景不同,成 長背景亦大相逕庭,故學生問題百百種,教師必須能針對不同的個別問題,給予 不同的適當處理,有效規範學生的常規行為,是班級經營最重要的一步。

6. 班級氣氛:物理性質的班級事物會影響學生看待班級的方式及看法,看 不見的班級氣氛更深刻影響學生認同班級的向心力,是故營造和諧、溫暖、開 放、友善的班級氣氛,對於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有相當的作用。

7. 其他:教師於教學現場的努力,實賴家長於背後大力支持,是故良好、

通暢的親師溝通,必是不可少的班級經營面向。

班級經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但班級經營亦涵括了相當大程度的面向,

若教師在規畫班級經營時,能針對同一教學理念、設計發想不同面向的計畫,且 適當的組織,必能為學生營造出一友善的學習環境。

(二) 有效的班級經營方式

班級經營有許多面向,然各面向所需要使用的經營方式不盡相同。研究者參 閱相關文獻,不同學者提出的有效的班級經營方式如下,整理如表 2-8:

(32)

20

表 2-8

有效的班級經營方式

訂立班

級公約

善用增強 與處罰

處理偏 差行為

親師合

塑造班 級氣氛

建立師 生關係

建立凝 聚力

教室佈

其他

鄭麗玉(2003) ü ü ü ü ü ü ü

林進材(2000)

ü ü ü ü ü ü 規畫班

級時間 鄭玉疊、郭

慶發(1999)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杜宜展譯

(2009) ü ü ü

張德銳、吳

明(2000) ü ü 建立支持性

同儕關係 蘇秀枝等人

譯(2011) ü ü ü 擁有愉

快課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針對上一段所提出的不同班級經營面向,上表亦提出了相對應的具體作法,

茲整理並說明如下表 2-9:

表 2-9

不同面向的相對應班級經營具體作法

面向 具體作法 說明

班級環境 1. 製造教室佈置 2. 安排教室座位

因班級環境能帶給學生潛在課程的影響,故教師可 善用班級佈告欄,並妥善安排學生的座位,增進情 意面教學效果。

學生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 係

2. 建立支持性同儕關 係

學生與教師或同儕的互動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與 成效。教師宜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提供學 生及時、各方面的協助;學生之間擁有支持性的同 儕關係,能讓學生感覺被接納,有好的人際關係有 助於提高學習成效。

常規處理 1. 訂立班級公約 2. 善用增強與處罰 3. 處理偏差行為

教師宜與學生共同擬定適合班級的公約,並共同遵 求;當犯錯時,教師應採適當的懲罰方式及程度,

不宜一錯二罰,使學生感受不公平;有效且及時處 理學生的偏差行為,能讓班級運行於軌道。

(續下頁)

(33)

21

面向 具體作法 說明

班級氣氛 1. 塑造班級氣氛 2. 建立凝聚力

營造有向心力、有凝聚力的班級風氣,能將大家的 心抓在一起,當組織成員對組織有使命感,便會力 求組織的正向發展,形成善的循環。

其他 親師合作 建立開放、透明的親師溝通管道,教師與家長的合

作無間,能提供給學生正向的示範,雙重要求更能 達成預設的目標。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多元的班級經營面向配合相對應的具體經營作為,提供教師更明確的領導方 向及方式。針對不同面向採取不同作為,教師完整、有效的班級經營,塑造良好 的班級,不但讓學生浸潤在好的學習氛圍,更為教師自己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三、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

(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之必要性

良好班級同儕關係,不僅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校生活經驗,更能協助學生發 展終生生活知能,並建立積極正向的自我肯定(蘇秀枝等人譯,2011)。人是群居的 動物,從嬰兒時期需要父母的陪伴,個體依賴家庭的保護及情感支持。進入求學 時期的兒童,與他人的互動系統,將從親子、手足轉而至同儕。當年齡愈大,受 到同儕的影響也就愈大,如同佛洛依德的理論所主張,小學階段學生屬性別潛伏 期,同性傾向同性互動。因此高年級的學生較喜歡與同性別的同學玩耍,異性同 學彼此間則會畫分楚河漢界,有著相互不容的地盤。

在學齡階段的學生十分重視同儕間的歸屬感,友誼是他們相對重視的價值 觀,因此,教師在經營班級時,一定要考慮到同儕關係和同學間的友誼,絕對不 能忽視學生之間的同儕關係(張民杰,2005)。林進材(2000)亦指明,正因為此時期 的學生對友伴的需求更明顯,因此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與團體結構,是教師必須 注意的事。營造良好的同儕互動,甚至不同性別間的互動氛圍,更是教師在進行 班級經營時,不可忽略的細節。

吳清山等人(1992)提出,增進並維持良好教室氣氛是師生共同的責任:

1. 教師的職責與態度:採取民主式的積極指導或領導,能以同理心的溝通 與學生意見交流,並與消極的管理相輔相成;對學生態度友善,並具幽 默感;教師本身擁有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常給予學生適切的激勵;瞭解 學生並給予學生適度的期望。

2. 學生的職責與態度:願意以積極、熱忱的態度進行學習,並以開放與坦 誠的態度與教師進行溝通;對班級產生高度的隸屬感與榮譽感;能為自

(34)

22

己的行為結果負責任;同儕團體間彼此鼓勵與支持,能自重同時也尊重 他人。

班級是教師及學生為組成最重要要素,是故班級經營需要藉由建立正面的師 生關係和同儕關係,來創造一個正面的教室氣氛(蘇秀枝等人譯,2011)。良好班級 同儕關係,不僅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校生活經驗,更能協助學生發展終生生活知 能,並建立積極正向的自我肯定。小學教室內,學生是由不同性別的個體共同組 成,因此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溝通、尊重他人,是必學的課題,而教師對於營造 一個性別平等的學習環境的責任,更是責無旁貸,如何將性別平等的觀念融入班 級經營與課程教學,實為值得思考的議題。

(二)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之策略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級經營已是必須,林進材(2000)提出兩性教育的原則包 括:教師的態度、同理心的運用、增強的使用、輔導孤立學生。基於此原則,至 於如何將性別平等教育有效融入班級經營,學者更提出了具體的策略:

吳清山等人(1992)認為將兩性教育融入班經與教學的方法有四點:建立正確的 教師價值觀;人性化教育目標的強化;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並重;生動活潑的教 學方式。

黃政傑 (2000)則認為兩性教育的實施可參閱下列方式:尊重與支持鼓勵他人 (包括教師與同學),親切熱忱與彬彬有禮;培養良好溝通能力與技巧,開放、坦 誠地與別人溝通;建立良好之學習態度與強烈之學習動機;給予教師及同學正面 回饋,促成良好關係之建立。

蘇秀枝等人譯(2011)則提供教師許多活動,協助教師能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 課堂,如:善行樹、讚美清單和小書、社交技巧培訓計畫、正面轟炸、情人節小 冊、暖毛球的提醒、秘密夥伴小書。

如上,在進行性別平等融入的班經與教學之前,教師應先有一定的準備。教 師本身需先建立正確價值觀,為課程設定適合的學習目標,確定此目標適合學生 現階段的學習程度,再將其以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活動加以包裝,增廣學生的接 受度;而學生應以開放、積極良好的心態學習該有的態度。在過程中,學生應有 正向的態度,以開放、尊重的前提,與他人做坦誠的溝通往來,認同並信任他 人,積極參與班級的相關事務,避免排斥心在前,影響課程的學習。最後,適時 給予他人正面回饋,練習主動付出善意,相信會獲得正向的回應。

(35)

23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

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之現況與困境

教育部陸續於 1998 年開始將兩性議題列為課程與教學的重大議題,並於 2008 年發布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綱要。因此,性別平等教育實為現今課程教學 重要的課題之一。

然因目前未有系統性的性別平等課程,性平教育的實施實非常依賴教師的課 程設計能力及本身的性別平等意識,甚至性別平等教育亦是一潛在課程,班級營 或可是一教材,學生能在正式文本及生活經驗當中學習。廖昱維(2018)的研究指 出:教師本身的性別課程意識會引導其進久的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的過程;文本 以外的課程內容更能喚起學生的回憶與學習動機,而不同的學生在詮釋課程內容 與認知上存在差異;學生對於課堂中性別知識的詮釋與其學習觀、成長經驗及家 庭生活經驗會產生交互影響。

曾佳雯與郭洪國維(2017)以高雄市國小高年級生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學效成效 研究表明:性別平等教育的經驗會正向影響學習成效,且具顯著相關;學生的性 別、主要照顧者和父母親教育程度會和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習成效有顯著差異。

張如慧(2017)的行動研究結論指出,在進行性別平等教育中,教師會遇到諸多 挑戰,包括:兼容族群及性別平等意識,且圖文皆適宜的繪本資源不足;性別與 權力概念轉化具有相當程度的難度;在教學現場中,無法及時且細緻的處理學生 各種回應;欲讓教學設計回歸並印證孩子的生活經驗實則相當具挑戰。

性別平等教育目前仍缺乏完整而有系統的課程與教材設計(張茂源、吳金香,

2012),使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出現潘慧玲、黃馨慧(2016)所提及之下列困 境:融入教學淪為融化,失去原有的美意;教學內容過於零碎與片段,主題性不 高,也因此教學的重複性高,難有特殊之處;性別平等教育議題重大卻不重要。

除此之外,危芷芬(2018)表示,現下學校教學時間有限,若欲在現有時間裡面 融入額外的議題課程,恐有顧此失彼之憂,且學校所舉辦之家長研習,內容亦較 少涉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內容。張茂源和吳金香(2012)也表示,性別平等教育雖為 重要議題,但仍存在著困境:活動太多影響教學時間;性別平等就育的活動流於 形式,在實踐上有其困難存在。

(36)

24

張明旭(2019)身為性平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根據第一線的觀察指出了下列目前 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

1. 運轉失靈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中大多仍存在「嚴重失能」及

「未執行性平法規定任務」之問題。

2. 多元性別學生的校園處境仍舊艱難

3. 師資培育及連修中性平教育的不足:教師對性平法及性平教育陌生或逃 避,若有反同教師,則性平教育仍受阻。

4. 反同勢力對性平教育的猛烈污名及造謠

陳素秋與黃馨慧(2019)指出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要融入教學,需仰賴的不只是教 師課程設計的素養,同時需具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的能力。故此,性別平等教育 融入班經與教學已具其必要性,唯如何有效讓性別平等教育成為正式與潛在課 程,有賴教師的專業課程設計及班級營能力。

二、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之建議

若欲使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學,且能提供學生有效的學成效,許多學者提出 了具體建議。

潘慧玲、黃馨慧(2016)的研究提出了四項關於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教學 的建議:

1. 從兩性教育到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融入:隨著台灣漸趨多元的性別身分認 同,因此原先的兩性世界受到挑戰。

2. 以多元文化教育為性平教育議題融入的基調:在追求教育機會均等的條件 下,強調文化主體性展現的主張,將教育視為文化實踐的一環。

3. 建立課程知識概念系統

4. 確立採用轉化取向的融入式課程:教師需具轉化能力指標為課程之知能,

將性別平等議題融入課程。

而張茂源和吳金香(2012)的研究結論則舉出下列六項建議:學校可邀請除了學 校教職行政人員,亦可包涵家長、社區人士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立 健全的組織運作模式;在性別平等教育中,家庭和社區的參與不可或缺,故 需加強父母兩性平權的認知;課程設計需強調差異與平等;教師需營造與生 活經驗相連結的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可應用於生活上所面臨的兩性問題;解 構教師高高在上的權威,重塑教師角色,鼓勵教師與學生對話;塑造尊重、

民主、多元參與的學校氛圍。

性別平等教育在實施上,因必須達成多樣教學目標,但在教學時間有限的情 況下,建議重大議題採融入式教學,科目不限學科。故而教師需對多元文化內涵

(37)

25

及學科課程內涵都很熟悉,才可同時達成學科及議題的雙重教學目標(張如慧,

2017)。

第四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參閱文獻資料,發現研究大多聚焦在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於各式課程。

下表 2-10 為研究者所蒐集到的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的文獻資料。

表 2-10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之文獻整理

論文名稱 作者 研究對象 融入科目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小四年級視覺藝

術領域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 洪淑女(2014) 國小四年級 視覺藝術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體育教學活動設計

之探討 曾郁嫻、程瑞福(2010) 國小學生 體育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

-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湯維玲(2001) 國小六年級 國語科

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

課程教學之研究 黃麗淑(2003) 國小三年級 閩南語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國小社會學習

領域教科書之研究 張馨丹(2010) 社會領域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戰國中健康與

體育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 柯俊吉(2011) 國中七年級 健康與體育 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幼稚園主題課程之

行動研究 陳耿芳(2011) 幼稚園中、

大班 主題課程 性別平等繪本融入國小四年級閱讀教學 紀媛(2012) 國小四年級 閱讀教學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國中閱讀指導

課程之行動研究 黃淑玲(2012) 國中八年級 閱讀

小組討論策略融入社會科課程提升國

中生性別平等觀念之成效 蔡淑君(2013) 國中八年級 社會科

(續下頁)

(38)

26

論文名稱 作者 研究對象 融入科目

低年級生活課程中性別平等教育融入

藝術人文教材內容之研究 洪瑞鎂(2013) 藝術人文

資訊科技融入少學在國小五年級性別

平等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 張家玲(2014) 國小五年級 教學法:資訊科技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中運動代表隊之

行動研究 周蘭芳(2014) 合球代表隊

國中特教班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融入繪

本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王詩涵(2015) 國中特教班 繪本 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

學融入國小班經與教學之質化研究 陳建民(2001) 國小女老師 班級經營、

課程教學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根據研究者蒐集的文獻資料可以整理出如下數點啟示:

1.研究對象:年齡可由幼稚園至國中;亦可針對長時間共同相處的學生,如 班級學生,甚至球隊選手、營隊學生。可見適用對象並無限制,都應該接受性別 平等的教育,性別平等的觀念實為每個年紀階段的學生都應該具備。

2.融入科目:性別平等教育不限於融入任何一科,舉凡語文、視覺藝術、健 康與體育等等,乃至閱讀、班級經營、繪本。足見性別平等教育不只侷限於任何 一種科目,應將其擴大實施在教師認為適當的方式及任何科目,運用多重且多元 的教學方式,將性別平等教育落實於每個學生身上,同時也讓學生用不同的觀點 及角度進行學習。

性別平等教育實為一重要議題,應受教師、學生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並無 一定的準則或方式,可實施的對象年紀範圍廣,研究者有幸能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於班經與教學,期許能讓學生於生活中的各個細節、課程學習上都能具備性別平 等教育之素養,打造尊重不同性別、和諧的班級氣氛。

(39)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為探討高年級導師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經與教學之成效與影響,本研究是 以研究者任教之國小六年級班級學生 29 人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約六個月「性 別平等教育融入班經與教學」之個案研究,並綜合班級現況及文獻探討之結果,

擬定合適的性別平等教育模式,同時佐以教師觀察記錄、教師日記、面談記錄、

學生作業文件等方式,進行反省、檢視並修正教學,進而提出對「性別平等教育 融入班經與教學」之有效建議。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情境及對象;第二 節為研究方法與架構;第三節為研究流程;第四節為資料蒐集與分析;第五節為 研究倫理。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情境及對象

一、研究者背景

以下就研究者學習經歷及教學經歷背景說明如下:

(一) 學習經歷

研究者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國小至高中皆就讀於臺東,就學期間 除高中為女校外,其餘學習階段都是男女合班。

研究者於就學階段時,與異性相處機會多,然不同性別相處時亦較少出現如 現今國小現場「楚河漢界」的壁壘,同學間雖不會過於密切往來,但亦是相敬如 賓,衝突紛爭更是少見;除此之外,甚至還有些女同學反而更願意和男同學玩在 一起,因男同學心思較少,相處時心理上較無負擔,更好玩更快樂。

在學期間,研究者本人皆與同儕相處融洽,幾乎不曾有過性別間的衝突。教 師在處理同儕間的日常糾紛中,亦不必花費太多心思和精力於處理不同性別之間 的相處。

(二) 教學經歷

研究者於 105 年度考上正式教師一職,於 105 及 106 學年擔任中年級教師,

107 學年度擔任高年級教師,此次亦是本人第一次擔綱高年級教師。

初任高年級導師,對於掌握及了解孩子的身心我都只能用「回憶」、「打 聽」和「猜測」。回憶自己在高年級時的狀態,回憶那時所能了解的同儕的狀 態。然而時代不同,光是自己薄弱且久遠的經驗還不夠,細節不夠深刻,了解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share strategies and experiences on new literacy practices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for supporting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

 Incorporating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ater for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needs and styles?.  Integrating textbook materials with e-learning and authe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