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PA 第 6 版和第 7 版在論文寫作格式之改變沿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APA 第 6 版和第 7 版在論文寫作格式之改變沿革"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4)
(5)

5

層面 APA 第 6 版 APA 第 7 版 文獻 特定 出處 的 標示 方式 1. 直接節錄除了標示文獻作者和年代外,尚 須註明「頁次或段落次」,古籍則標示「章 和節次」,音樂或歌曲則顯示「曲目次」 (track #)。 2. 當間接引註或引註的文獻言及另一位作者 的想法時,研究者最好能列出「頁碼或段落 號碼」。 1. 另補充「直接節錄視聽媒體類文獻」的標示 方式,包括引註「投影片張次,戲劇的幕次、 場次和句次,有聲書及聽覺和視聽媒材作品 開始的時間戳記」,音樂或歌曲不再顯示曲 目次。 2. 直接節錄文獻須加上頁碼或段落號碼,間接 引註則不用,除非是引註「篇幅長或內容雜 的文獻段落」。 只須 在本 文引 註的 文獻 「宗教書和古籍、個人通訊資料、建議參照的 網頁和網址」,只須在本文引註,不須列在參 考文獻中。 1. 引註宗教書和古籍,須列入參考文獻中。 2. 增加非來自學術文獻不需許可的「題辭」 (epigraph),只須在本文引註。

三、在「文獻類型和歸類」上之比較

我從文獻類型和文獻形態的歸類

兩方面,比較

APA(2019)第 7 版和

APA(2010)第 6 版之文獻類型和歸類

如表

3。由表 3 可知,第 7 版將參考文

獻分成文本類,研究資料、軟體和測驗

類,視聽媒體類,以及線上媒介四大類;

因應時代潮流,增加社群媒體、行動應

用程式等文獻的寫法;以及補充灰色

文獻(

grey literature)的說明。Garousi

等人(

2019)指出文獻資料依公開和流

通程度可分成三種:一是白色文獻,通

常是指公開出版且具有國際標準刊號

或書號的正式出版物。二是黑色文獻,

是指不對外公開,具有完全保密性質

的文獻。而灰色文獻是指介於白色與

黑色文獻之間的文獻,雖然已經公開,

但流通範圍較狹窄,很難從一般銷售

管道和常規方式獲得,例如學術研討

會論文、學位論文、研究或技術成果報

告、專題研究計畫申請與進度報告、政

策白皮書、研究部門內部通訊、公告、

刊物與宣傳手冊等,它可能短暫保存

一段時間後就銷毀。

三、在「文獻類型和歸類」上之比較

我從文獻類型和文獻形態的歸

類兩方面,比較

APA(2019)第 7

版和

APA(2010)第 6 版之文獻類

型和歸類如表

3。由表 3 可知,第

7 版將參考文獻分成文本類,研究

資料、軟體和測驗類,視聽媒體類,

以及線上媒介四大類;因應時代潮

流,增加社群媒體、行動應用程式

等文獻的寫法;以及補充灰色文獻

grey literature) 的 說 明。Garousi

(6)
(7)
(8)

APA 第 7 版和第 6 版在「參考文獻格式」上之比較

層面 APA 第 6 版 APA 第 7 版 文獻 作者 1. 增加作者中有「with 作者」的寫法。 2. 增加「作者同姓,名字縮寫亦相同」時的 寫法,即列出名字全名;以及補充名字中 「有連字號連接前後名字首字大寫,二 世和三世、父輩和子輩」寫法的說明。 3. 作者是團體,若有主團體和附屬團體,參 考文獻要列出「主團體和附屬團體」。 4. 作者在「7 人以下」時,列出所有作者姓 名,作者在「8 人以上」時,列出前六位 作者姓名, 中間使用刪節號,末了再列 最後一位作者。 5. 專利參考文獻中增加「發明者」,但內文 引註「專利號碼和授予日期」。 1. 定義什麼是文獻的作者,「主持人或執行製 作人」作為播客節目的作者。增加「多個團 體,以及個人和團體組合」的寫法。 2. 增加「只有一個名字、組合名字、極少的尊 名和網頁用戶名、小寫筆名」;以及補充「有 連字號連接後面名字小寫」的寫法說明。社 群媒體除了呈現作者外,還要註明「用戶 名」。 3. 隸屬於好幾層團體之下的團體,若名稱唯 一,則「不須列出上層的主團體」,主團體 列在文獻出處。 4. 作者在「20 人以下」須列出所有作者,「21 人以上」時才列出前19 位作者,中間使用 刪節號,加上最後一位作者。 5. 內文引註「專利的發明者和授予日期」。 文獻 日期 1. 文獻日期除了第5 版所指的年,出版中, 原著年和譯著、重製、再出版或再發行 年,年和月,年、月和日,以及檢索日期 外,還加入「年代範圍、年和季」兩種標 示。除此,加入「大約日期」的寫法,即 「ca.」。檢索線上 Merriam-Webster 字典 詞彙意義是以「無日期」標示。 2. 標示會議召開的「年和月」。 3. 視聽媒體類評論文獻要加入「受評文獻 之製作年」。 4. 「會持續更新的文獻」才須標示檢索日 期,否則不須標示。 5. 專輯和歌曲由錄製者重新錄製時,會在 最後標示「重錄日期」。 1. 修訂法規除了發布的初始年代外,還要加入 「修訂年代」。 2. 標示會議召開的「年月日」,若跨日舉行,則 會標示「會議日期的範圍」。 3. 視聽媒體類評論文獻不用加入「受評文獻之 製作年」。 4. 除了會持續更新的文獻須標示檢索日期外, 增加「未被歸檔之參考書籍」也要標示,否則 不須標示。 5. 專輯和歌曲由錄製者重新錄製時,會在作者 之後標示「重錄日期」,最後註明「原專輯或 歌曲出版年代」。 層面 APA 第 6 版 APA 第 7 版 文獻 名稱 1. 增加一些形態文獻性質的說明,例如以圓 括號註記學位論文的性質;若研究者只閱 讀論文或期刊文章的摘要,要以中括號標 示「摘要」。 2. 電子書在書名之後加註「[電子書版本]」 ([Adobe Reader version])。

3. 標示視聽媒體類文獻的「製作形態」(例如: Cassette、CD、DVD) ,以「錄音帶」 ([Cassette])呈現有聲書的製作形態。 4. 閱讀來自論文和教育資料庫及線上的博碩 士論文,不須標示「學校名稱」。 5. 若缺少文獻名稱,則在中括號內,使用「20 個字以下的文字」描述文獻的內涵。 6. 網路文獻不用列上張貼訊息的編號,只要 以「中括號」呈現其性質,名稱「不需斜體」。 1. 統一用「中括號」補述文獻性質,例如將未出版著作 和原始資料、學位論文列入以中括號註明的文獻性質。 此外,不用註明閱讀的是「摘要」。 2. 電子書不用加註「[電子書版本]」。 3. 不用標示視聽媒體類文獻的「製作形態」,呈現「有 聲書」([Audiobook])即可。 4. 閱讀來自論文和教育資料庫及線上的博碩士論文,須 標示「學校名稱」。 5. 補充若文章評論和線上媒介類文獻的名稱過長,取「前 20 個字」。 6. 網路文獻除了以中括號呈現其性質,例如線上論壇評 論外,文獻名稱「恢復斜體標示」。 7. 補充引註叢書中的特定書籍,不用標示「叢書名」。 文獻 出處 1. 文獻出處除了第 5 版的出版社,製作者,編 纂的文獻,期刊雜誌、報紙或部落格內容, 會議名稱和地點,學校(和系所)、學術機 構或單位,資料庫或檔案庫,法規/專利發 布或授予來源,以及URL 外,還加入「DOI」 的標示。 2. 呈現「DOI 的號碼」。 3. URL 之前要寫「檢索自」。 4. 只列出「一種形態的出處」,例如電子版書 籍只列出URL 或 DOI。 5. 美國境內的出版社,即使是知名的大城市, 抑或學校名稱中已有州名或省名,呈現文 獻出處時仍要標示「出版地和州名或省名 的縮寫」。 6. 文獻出處與作者或編者相同時,在出版地 和州名或省名的縮寫之後加上冒號標示 「作者」或「編者」 7. 如果有兩個以上出版社,則僅列出「第一個 出版社」,地點則呈現「出版社本部所在城 市」。

1. 增加「APP 或 Google Play 商店、博物館名稱和地點, 以及社群媒體網站名稱」。若有網站名稱,則宜列出, 除非它和作者名稱相同。

(9)

9

層面 APA 第 6 版 APA 第 7 版 文獻 名稱 1. 增加一些形態文獻性質的說明,例如以圓 括號註記學位論文的性質;若研究者只閱 讀論文或期刊文章的摘要,要以中括號標 示「摘要」。 2. 電子書在書名之後加註「[電子書版本]」 ([Adobe Reader version])。

3. 標示視聽媒體類文獻的「製作形態」(例如: Cassette、CD、DVD),以「錄音帶」 ([Cassette])呈現有聲書的製作形態。 4. 閱讀來自論文和教育資料庫及線上的博碩 士論文,不須標示「學校名稱」。 5. 若缺少文獻名稱,則在中括號內,使用「20 個字以下的文字」描述文獻的內涵。 6. 網路文獻不用列上張貼訊息的編號,只要 以「中括號」呈現其性質,名稱「不需斜體」。 1. 統一用「中括號」補述文獻性質,例如將未出版著作 和原始資料、學位論文列入以中括號註明的文獻性質。 此外,不用註明閱讀的是「摘要」。 2. 電子書不用加註「[電子書版本]」。 3. 不用標示視聽媒體類文獻的「製作形態」,呈現「有 聲書」([Audiobook])即可。 4. 閱讀來自論文和教育資料庫及線上的博碩士論文,須 標示「學校名稱」。 5. 補充若文章評論和線上媒介類文獻的名稱過長,取「前 20 個字」。 6. 網路文獻除了以中括號呈現其性質,例如線上論壇評 論外,文獻名稱「恢復斜體標示」。 7. 補充引註叢書中的特定書籍,不用標示「叢書名」。 文獻 出處 1. 文獻出處除了第 5 版的出版社,製作者,編 纂的文獻,期刊雜誌、報紙或部落格內容, 會議名稱和地點,學校(和系所)、學術機 構或單位,資料庫或檔案庫,法規/專利發 布或授予來源,以及URL 外,還加入「DOI」 的標示。 2. 呈現「DOI 的號碼」。 3. URL 之前要寫「檢索自」。 4. 只列出「一種形態的出處」,例如電子版書 籍只列出URL 或 DOI。 5. 美國境內的出版社,即使是知名的大城市, 抑或學校名稱中已有州名或省名,呈現文 獻出處時仍要標示「出版地和州名或省名 的縮寫」。 6. 文獻出處與作者或編者相同時,在出版地 和州名或省名的縮寫之後加上冒號標示 「作者」或「編者」 7. 如果有兩個以上出版社,則僅列出「第一個 出版社」,地點則呈現「出版社本部所在城 市」。

1. 增加「APP 或 Google Play 商店、博物館名稱和地點, 以及社群媒體網站名稱」。若有網站名稱,則宜列出, 除非它和作者名稱相同。

(10)
(11)
(12)

在論文撰寫之專業守則上,

APA

(2019)第 7 版和 APA(2010)第 6 版

之比較如表

6。由表 6 可知,第 6 版增

加避免

自我抄襲」

,第

7 版加入使用

論文原創性比對軟體」

,檢核抄襲的

狀況。第

6 和 7 版皆強調使用

正確、

清楚,以及非歧視性、免於語言偏見」

的寫作語言,第

7 版補述「社經地位平

等」的語言,以及可用

單數的他們」

指稱第三人稱的整體。

6

APA 第 7 版和第 6 版在「論文撰寫專業守則」上之比較

APA 第 6 版 APA 第 7 版 1. 除了避免抄襲外,增加避免「自我抄襲」。 2. 以具體的「臨床術語」 說明研究參與者的 症狀、使用「非二元對立和性別角色,身 心、種族或族群、適齡和年齡地位」平等 的措辭,以及採取「無障礙和以人為先、 中性情緒和描述性」的語言。在直接引註 歷史文獻時,不要為了避免語言偏見而修 改文字,可以忠實呈現文獻,並說明當時 的情境脈絡。 1. 加入「論文原創性比對軟體」的使用,以檢核抄 襲的狀況。 2. 增加「社經地位平等」的語言。 3. 補充可以用「單數的他們」指稱第三人稱的整 體,而且宜盡量少用他或她,除非研究者確定特 定代名詞與指稱的對象適配。 4. 補 述 注 意 研 究 參 與 者 特 徵 「 交 織 性 」 (intersectionality)的原則。 5. 提醒在描述不同性別、身心狀況、族群、社經地 位等特徵的研究參與者人數時,避免將優勢特 徵者放在前面,例如男性/女性、高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一般學生/身心障礙學生,建議可 用人數多少或字母先後排序。

除此,

APA(2019)增加注意研究

參與者特徵

交織性」的原則。交織性

意指每個人受到文化、結構、經濟和社

會情境脈絡所形塑,而呈現多元的面

貌(Howard & Renfrow, 2014);APA

出:心理學家認知到,交織性受到個體

所處多元社會情境脈絡之形塑。由此

可知,交織性是了解與分析世界、人們

和人類經驗複雜性的一種方式(

Collins

& Bilge, 2016)。

六、在「論文撰寫之專業守則」上之比較

在 論 文 撰 寫 之 專 業 守 則 上,

APA

2019) 第 7 版 和 APA(2010) 第 6 版

之比較如表

6。由表 6 可知,第 6 版增加

避免「自我抄襲」,第

7 版加入使用「論

文原創性比對軟體」,檢核抄襲的狀況。

6 和 7 版皆強調使用「正確、清楚,

以及非歧視性、免於語言偏見」的寫作

語言,第

7 版補述「社經地位平等」的

語言,以及可用「單數的他們」指稱第

三人稱的整體。

除 此,

APA(2019) 增 加 注 意 研 究

參與者特徵「交織性」的原則。交織性

意指每個人受到文化、結構、經濟和社

會情境脈絡所形塑,而呈現多元的面貌

Howard & Renfrow, 2014);APA(2017)

在《多元文化指引》第

1 條指出:心理

(13)

13

六、在「論文撰寫之專業守則」上之比較

在論文撰寫之專業守則上,

APA

(2019)第 7 版和 APA(2010)第 6 版

之比較如表

6。由表 6 可知,第 6 版增

加避免

自我抄襲」

,第

7 版加入使用

論文原創性比對軟體」

,檢核抄襲的

狀況。第

6 和 7 版皆強調使用

正確、

清楚,以及非歧視性、免於語言偏見」

的寫作語言,第

7 版補述「社經地位平

等」的語言,以及可用

單數的他們」

指稱第三人稱的整體。

6

APA 第 7 版和第 6 版在「論文撰寫專業守則」上之比較

APA 第 6 版 APA 第 7 版 1. 除了避免抄襲外,增加避免「自我抄襲」。 2. 以具體的「臨床術語」說明研究參與者的 症狀、使用「非二元對立和性別角色,身 心、種族或族群、適齡和年齡地位」平等 的措辭,以及採取「無障礙和以人為先、 中性情緒和描述性」的語言。在直接引註 歷史文獻時,不要為了避免語言偏見而修 改文字,可以忠實呈現文獻,並說明當時 的情境脈絡。 1. 加入「論文原創性比對軟體」的使用,以檢核抄 襲的狀況。 2. 增加「社經地位平等」的語言。 3. 補充可以用「單數的他們」指稱第三人稱的整 體,而且宜盡量少用他或她,除非研究者確定特 定代名詞與指稱的對象適配。 4. 補 述 注 意 研 究 參 與 者 特 徵 「 交 織 性 」 (intersectionality)的原則。 5. 提醒在描述不同性別、身心狀況、族群、社經地 位等特徵的研究參與者人數時,避免將優勢特 徵者放在前面,例如男性/女性、高社經地位/ 低社經地位、一般學生/身心障礙學生,建議可 用人數多少或字母先後排序。

除此,

APA(2019)增加注意研究

參與者特徵

交織性」的原則。交織性

意指每個人受到文化、結構、經濟和社

會情境脈絡所形塑,而呈現多元的面

貌(Howard & Renfrow, 2014);APA

2017)在《多元文化指引》第 1 條指

出:心理學家認知到,交織性受到個體

所處多元社會情境脈絡之形塑。由此

可知,交織性是了解與分析世界、人們

和人類經驗複雜性的一種方式(

Collins

& Bilge, 2016)。

Black feminism)的情境脈絡下應

運而生,它將性別主義、階級壓迫、

性別認同與種族主義緊密交織在一

起(

Grzanka, 2019)。 而 Kimberlé

Crenshaw 是首位提出交織性概念

的人,她藉此強調被邊緣化之人們

生 命 經 驗 的 多 面 向 性(

Crenshaw,

1989;引自Nash, 2008, p. 2)。此後,

交織性成為流傳於不同學科領域和

情境中的理論(

Lewis, 2013)。

APA(2019)提醒研究者:當

描述研究參與者的特徵時,宜注意

他們特徵的交織性,例如在說明研

究參與者的種族和性別特徵時,避

免 單 一 向 度 特 徵 的 描 述, 像 是

35

位 女 性,

41 位男性;43 位非裔美

國人,

33 位歐裔美國人;而是採取

多元特徵的描述,像是

20 位非裔

美國女性,

15 位歐裔美國女性,23

位非裔美國男性,以及

18 位歐裔

美國男性。再者,於解釋研究結果

時,宜注意研究參與者特徵的多元

交叉性,避免僅從一項特徵解釋研

究結果(

APA, 2019)。

此 外,

McCall(2009)指出在

分類研究參與者時,宜注意這些類

交織性的研究取向,一是反類別的

取向,它解構主流的分析類別,例

如將性別從兩個類別轉變成無數的

類別,它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光譜。

第二種是類別內的取向,意指在單

一群體或文化內,探究特徵交織的

研究參與者,例如中產階級的阿拉

伯裔美國女性;第三種是類別間的

取向,是指跨類別界定所有類別,

例如性別(女和男兩個類別)和社

經地位(低、中和高三個類別)交

集而成的六個類別。

總 括 上 述,

APA(2010) 第 6

版 和

APA(2019) 第 7 版 之 改 變

沿革,反映出在時代脈動下,因應

研究方法的多樣性、文獻類型的更

迭,以及寫作形態的遞變,而呈現

論文類型與內容、文獻引註、文獻

類型和歸類、參考文獻格式、論文

編輯格式,以及論文撰寫之專業守

則這六方面論文寫作格式的改變。

參考文獻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4).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14)

ed.).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7). Multicultural

guidelines: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ontext, identity, and

intersectionality. https://www.apa.

org/about/policy/multicultural-guidelines.aspx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9).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7th

ed.).

• APA style. (2020, March 3). I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

org/w/index.php?title=APA_

style&oldid=943787101

• Collins, P. H., & Bilge, S. (2016).

Intersectionality. John Wiley &

Sons.

• Grzanka, P. R. (2019).

Intersectionality: Foundations

and frontiers. Routledge.

• Howard, J. A., & Renfrow, D.

G. (2014). Intersectionality. In J.

D. McLeod, E. J. Lawler, & M.

Schwalbe (Eds.), Handbook of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equality

(pp. 95–121). Springer Publishing

Co.

https://doi.org/10.1007/978-94-017-9002-4

• Krathwohl, D. R. (2009). Methods

of educational &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he logic of methods

(3rd ed.). Prospect Waveland

Press.

• Lewis, G. (2013). Unsafe travel:

Experiencing intersectionality and

feminist displacements.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38(4), 869-892. https://

doi.org/10.1086/669609

• McCall, L. (2009). The

(15)

15

(pp. 65-92). Routledge-Cavendish.

• Nash, J. C. (2008). Re-thinking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7.本案如屬參採採購法以公告程序辦理或同法第 105 條辦理之情形者,且本單位就本案,係屬公職 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 2 條及第 3 條所稱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者,請填「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

教練有第一項第七款或第十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審委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

(五)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六)

(五)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六)

(五)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六)

(五)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六)

(五)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六)

(五) 錄取分發任用後如發現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33 條或教師法第 14 條第 1 項各款之情事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