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理想與現實之間:台灣社區大學的社會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理想與現實之間:台灣社區大學的社會分析"

Copied!
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理想與現實之間:台灣社區大學的社會分析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A Social Analysis of the Taiwan Community University

陳良哲 Liang-che Chen

指導教授:林 端 博士 Advisor: Duan Lin, Ph.D.

中華民國 98 年 6 月

June, 2009

(2)

中文摘要

台灣的社區大學是個特殊的教育體制,自 1998 年籌組推動以來,至今全台 已有八十餘所社大。社大倡議者與相關研究者常將社大理念視為現實,佐以社大 數量的增長,視為台灣公民社會的茁壯。本研究透過歷史考察,指出社區大學與 社區發展政策的親近性。社大自身內隱的路線差異,隨著政治氛圍的藍綠對峙而 激化矛盾,社區大學漸顯其保守性格的一面。本文期望藉此反思社區大學的理念 宣稱與自我發展,並提供其相關研究的另一種視角。

關鍵字:現代化、國家、公民社會、社區發展、社區大學。

Abstract

Taiwan Community University (CU) is a unique educational system. Since its initiation in 1998, there are already more than 80 CUs in Taiwan. The advocators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ers of the CU often see this ideal as reality and see th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points out, through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s, the closeness of CUs and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olicies. Although the different paths of the CUs seem concealed, but with the political opposition of the Pan-Green and Pan-Blue coalitions becoming more extreme and contradicting, the CUs gradually displays its

conservative side. This thesis hopes to rethink the ideal and the self-growth of the CUs, and to provide a different lens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es.

Keyword: modernization, state, civil socie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university.

(3)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

第一章 緒論 ... 1

一、研究緣起 ...1

二、研究問題 ...3

三、社大的相關討論 ...6

四、章節架構 ...7

五、研究方法與限制 ...9

第二章 社區大學是什麼? ... 11

一、倡議者的想像 ... 11

二、成教理念的社大 ...14

三、親近社造的社大 ...16

四、小結 ...17

第三章 社區發展的政策:社大的「前世」 ... 18

一、社區發展的起源 ...18

二、伴隨而生的社區教育 ...21

三、現代化的社區想像 ...22

四、社區重現的政治議程 ...23

五、小結 ...24

第四章 社會重建的想像:社大的出現 ... 26

一、倡議者的聚集 ...26

二、文山社大的成立 ...28

三、社大的「社會想像」 ...29

四、不同以往的「社大」 ...31

五、小結 ...32

第五章 委外勞務的承攬:社大的轉變 ... 33

(4)

一、法制化的挫敗 ...33

二、承攬業務的機構 ...34

三、社運路線的消逝 ...36

四、與國家共舞:文化公民權與二階段憲改...38

五、小結 ...39

第六章 結論 ... 40

一、「公民社會」作為一門生意 ...40

二、萎縮中的「公民團體」 ...41

三、社區與國家的曖昧 ...44

四、社大研究的未境之業 ...46

參考書目 ... 48

附件一 〈2000 年各縣市社大一覽表〉 ... 52

附件二 〈2004 年各縣市社大一覽表〉 ... 54

附件三 〈2009 年各縣市社大一覽表〉 ... 57

(5)

圖 表 目 錄

圖表 1 社區發展工作項目 20 圖表 2 2007 年台北市社區大學經費結餘一覽表 41 圖表 3 2000 年社大承辦單位屬性比例圖表 43 圖表 4 2004 年社大承辦單位屬性比例圖表 44 圖表 5 2009 年社大承辦單位屬性比例圖表 44

(6)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緣起

2008 年元月的一個周日上午,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的卓越堂,正進行 著一場頒獎典禮。台上的各部會首長代表,在身著旗袍的助理引導協助下,頒發 一個個獎牌。這場共有十個行政院所屬部會列名指導的嘉年華活動,是慶祝一個 即將成立滿十年的社會團體。1過去十年的歲月裡,在各縣市各鄉鎮陸續有它們 的據點。這已有七十餘所、每年有十二萬人投入其中的團體,以「社區大學」(以 下簡稱「社大」)為名,以「知識解放、公民社會」為號召,2成為台灣近年來最 蓬勃發展的「社會運動」。

1998 年五月,一群學者在五四運動紀念日對外宣告將籌組公民社大,將有 別於教育部規劃的社區學院,是屬於民間的社大,「讓知識與學術回到大眾的手 中,以建立符合人的發展與解放的新社會」,3學者們如是說著。該年九月,在台 北市政府的支持下,「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成立。媒體報導眾人關注,教授在 社大開班授課,民眾到社大修習學問,也包含學習各種各樣的才藝課程。4

這個新興的教育機構,主張年滿十八歲者,無須學歷證明即可就讀。課程規 劃分為三大類:學術課程、技能課程與社團課程。學術課程則包含人文學、社會

1 指導單位即為補助活動經費者,此活動共有教育部、文建會、新聞局、環保署、內政部、交通 部、青輔會、農委會、原民會、客委會等十個行政院所屬部會。參考《社區大學十年有成嘉年華 大會手冊》,2008。

2 黃武雄,1999,〈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未出版。轉引自蔡傳 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發展經驗知識〉,《台北市設置社區大 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總報告》,頁 46,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黃武雄在此文稱解放知識、

催生公民社會,為社大運動的深層意義。而這兩項宣稱,也成為社區大學共享的理念結晶。不論 哪種承辦團體,大都延續這樣的宣稱,即便各自對於其內涵有不同的詮釋與實踐。

3 史英,1998,〈大眾要有自己的大學──五四新社會宣言〉,社區大學五四起跑宣言記者會資料。

1998/5/4。

4 〈全國第一所社區大學開學了〉,中國時報,1998/9/28,9 版。

(7)

科學、自然科學三個類別。研習三大類課程,修滿一百廿八個學分,可頒授學位 給予文憑。當時的社大正挑戰著中央國家對於大學、知識、學位的界定,5並與 地方政府合作,以「成人高教」為標榜,6欲比照大學頒授學位文憑。

十年過去,本欲挑戰國家的社大,此刻已成國家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文 憑學位早已不是社大的核心議題。雖已有七十餘所的社大,但各地學術課程尚存 者幾希。被稱為「社大之父」的黃武雄,在他原來的構想中,社大所開設的課程 必須包含學術課程、技能課程與社團課程,其中學術課程又分為人文學、社會科 學、自然科學等類別。現今社大多留有此項分類,但認真檢視其中課程,課程浮 報則為普遍現象。如今,開設各種技能課程的社大,與救國團的社教中心,對民 眾的印象來說皆為學習技藝的社教機構7

社大是台灣的特殊產物,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既非歐陸成人教育帶有明 顯的階級與工人教育意圖,也不像美國社區學院的正規學習體制。有人將社大的 倡議與建置過程,視為社會運動;但作為社運,卻無明顯可辨的抗議對象。它以

「解放知識、促進公民社會」為標榜,對於社運團體與非營利機構來說,社大則 是一個可以教育與吸收民眾的平台。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崔媽媽基金會等,

長期以來皆在社大開設課程。其中,環境議題又是最為常見的主題。

帶著這樣的認識,預設了社大是促進眾人關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學習團體之 命題,我早先想以環境議題為例,透過南北兩所社大比較,分析其公共參與的特 色與困境。我先後到南北兩地,參與環境課程與相關活動。原先我以為,環境議

5 顧忠華,〈社區大學的時代意義〉,中國時報,1998/9/28,9 版。國家對於大學與學位有各種法 令規章的要求,包含對於明確規範大學組織架構的〈大學法〉與〈學位授予法〉。社區大學除了 一百二十八個畢業學分的要求之外,其組織與學制,和大學相關的法令並不相容,社區大學設置 運動的推展,以「打破中央壟斷,讓教育權回歸地方政府」之姿,挑戰國家對於大學與學位界定 的權威。

6 第一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即以「落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為主題。參考《落 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會議手冊,新竹:新竹文化中心,1999/3/7。

7 社大大幅開辦藝能課程的情形,亦引來社大成為「舞蹈補習班」的嘲諷(中國時報,〈社大重 舞輕文 被譏補習班〉,2006/07/15,C2/基隆新聞)。近年來,另有(鄉鎮)市民大學、(縣)市民 學苑、宗教團體的社區(社會)大學等類似的機構,亦辦理著相似的課程。

(8)

題既然作為這兩所社大所標榜的公共特色,那麼理應這兩所社大對於環境議題亦 應全力關注,並以此成為該社大課程與活動規劃的核心主軸,但事實並非如此。

社大所形塑的公共特色,可能只是將少數成員的積極作為加以宣傳,成為該社大 的共同形象。這並不是說社大工作人員無心於公共議題的參與,只是外在顯著的 公共形象與實際委身其中的學員人數,有著一定程度的落差。

這使我好奇,在各種研究與論述都高度肯定的社大,其外顯形象與實際處 境,有著何種落差?負有知識解放使命的社大,身著五四啟蒙彩衣現身的「民眾 大學」,何以褪色?欲激發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熱忱的「社會重建」,如今安在?

二、研究問題

在 1998 年史英、夏鑄九、顧忠華…等人籌組公民社大之前,國家已宣示朝 向「終身學習體系」的目標邁進,籌設社區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如社區學院、或 縣/市立大學,8這個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將賦予副學士或學士學位。1996 年,台北 縣在爭取國立台北大學設校的同時,亦籌組「台北縣立大學」作為社大9。甚至 台北市文山社大的成立,原本也是台北市政府在籌組市立大學過程中轉向,改支 持費用較少而民間籌組的社大。

在 1998 年之前就已有社大運作(例如游錫堃任宜蘭縣長時的宜蘭社大),早 先成立的社大,是以語言學習、技能進修為主要課程規劃,10但 1998 年社大設 置運動,則是朝向正規大學的課程規劃,並要求授予文憑。且事後諸葛的看,當 時國家所欲推行的社區學院,比此時技藝取向的社大更加接近正規大學,何以被 社大推動者所拒斥?

無論是台北縣、台北市、宜蘭縣等,設置社大與地方政府期望辦理縣(市)

8 黃富順、胡夢鯨、楊國德、蔡秀美、魏慧娟,1996,《台北縣設置社區學院專案研究報告》。台 北:平溪國小、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9 自由時報,〈吳京支持 縣立大學可望年底動工〉,1996/8/31。

10 陳賡堯,1998,《文化•宜蘭•游錫堃》,遠流。

(9)

立大學有關,這些縣市皆在規劃過程中發現難以負擔此項政策的龐大經費,改以 社大因應之。至少,在社大初期(以全國籌備委員會)所推動的縣市,大多有類 似的情形。縣(市)立大學的設置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其政治意圖何在?又,社 大後續發展與走向,明顯與縣(市)立大學等正規大學不同,為何能替代後者的 政策需求,並持續受到國家(無論是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的支持?

這是社大發展時的部份情勢背景,卻為現有的歷史論述所忽略,往往僅把焦 點放在社大自 1998 年以來的發展。對於社大之前的發展,則以社大發起人的解 釋,作為自身的研究發現。接受社大自身宣稱,使得研究者無法貼近於社大發展 的真實處境與歷史脈絡,也未能解釋上述兩個社大發展過程的弔詭之處。

若將社大置放於政治發展的歷史脈絡,可分別就九○年代社區主義興起、社 大設置運動的出現,以及社大體制化後三個階段做探討,描繪各階段對於民主、

公共乃至社區的相關討論與意像,檢視其發展與意涵的轉變。例如社大自我標榜 的「公民社會」,在八○年代出現時,帶有民間對抗官方的意涵,在九○年代社 區主義興起之後,卻用來指稱參與官方社區營造活動,或指社大所涉及的各種活 動與團體形象。或從社大與國家的互動而言,社大設置運動論述的正當性本延續 著教改運動的基調,其基礎在於對抗國家的威權與管制,真實處境卻又極度倚賴 官方資源的挹注與其合法定位的保障。諸如此類的歷史轉折,或論述與操作的弔 詭之處,常被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又如社大與社區營造皆高舉社區意識的歷史脈絡,常被人解釋為社運或社會 力的轉進或轉型。11另有論者指出,台灣社區主義興起的過程中,國家以社區總 體營造為名,挹注大量經費補助,訴諸社區、公民、共同體等話語,使社區主義 成為新國族的打造計畫。12若將社大的出現,置放於政治議程的脈絡觀之:「社

11李丁讚,1998,〈社區大學為社區總體營建主軸〉,中國時報,1998/2/10。還有 2004,〈社會力 的誕生與轉型:兼論社區大學當成一種公共領域〉,《2004 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知識解放與 學習革命》研討會手冊,頁 51-66。

12黃麗玲,1994,《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國立台灣

(10)

區」何以成為朝野共同的核心議程?社區以往是被置放在何種想像與政策,九○

年代興起的社區意識與之相較有何不同?社大共享了何種社區想像?在國族打 造的過程中,社大有可能扮演什麼樣的功能與角色?而此類的社區想像,在高舉 地方社區的意識形態中,社大繼承了何種對於民主、公民的想像?為此,若能了 解不同背景的人們投身在社大建置的歷史過程,應可歸納出社大的定位與訴求有 哪些不同的論述與做法,而這些不同觀點的行動者與論述,正可解釋社大發展過 程中,各個運動者或個別社大對於社區、公共、民主想像與實際行動的差異。

另一方面,從社大與國家的互動關係,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社大在社會結構 的真實處境,而非套用社大的自我宣稱,卻失去研究者應有的質問與檢視。例如:

社大的設置,是在地方政府體制架構下而增設,原先訴諸於地方政權支持欲向中 央國家爭權的社大,最終卻得依賴國家大量挹注經費,並在終身教育法被定位為

「非正規學習機構」,而非原先自我期許的成人高教機構。一個訴諸於地方自治 與公民社會的新興團體,如何能獲得國家的經費支持?隨著經費補助而來的,是 讓社大更穩健地走向未來,或是使其停滯而無法前行?

此外,在社大的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如何應對社大的設置?社大為國家提 供了什麼樣的服務?社大曾涉及有哪些公共議題,但最終被忽略的?所辦理的各 項活動與國家做出什麼連結與拒斥?社大所謂的「促進公民社會」有可能排除了 些什麼?這些問題則可對照出社大的「社區」、「公共議題」的意涵究竟為何。

因此,透過歷史觀點追問社區主義的興起過程與其影響,並檢視社大與國家 之間的互動關係,以作為本研究的主要提問與核心關懷,並欲藉此挑戰主流的社 大發展史,從社大的發展歷程出發,從而指出其貢獻與困境之所在。

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三、社大的相關討論

現有關於社大的研究中,常忽視其發展的脈絡,只將社大視為成人的非正規 學習機構,或視為民間與國家協力的典範,甚至直接延用社大的自我宣稱,直接 認定社大為公民社會的範例。對於社大源起的歷史認知,常定位於特定發起人對 於社大的規範性想像,並視其為教改運動的延續,與社區營造的系譜。這正顯出 社大的理念宣稱具有高度「正當性」,研究者往往在認同於社大的自我宣稱時,

鬆懈了對於社大的源起與過程的社會結構與歷史的考察。

這些研究中,我們可以嘗試將社大的相關討論辨識出幾種主要觀點:13首先 為「成人教育觀」14。這種觀點將社大看成是成人教育的機構,針對社大的教學 互動與課程規劃(黃宜雯,2002;徐心浦,2003;陳明昌,2004;陳香君,2007)、

學習動機與學員成就(黃玉湘,2001;潘佳華,2002;魏銀河,2002;胡秀貞,

2005;紀紋薇,2005;何明秋,2005)等相關主題進行探討。成人教育觀點下的 社大,看重的是成人作為學習者的特殊性,社大在這當中只是被劃定的個案場 域,而非研究對象。

第二,「第三部門觀」。此類型觀點將非政府組織(NGO)、非營利組織(NPO)

視為第三部門,以相對於政治/公領域、經濟/私領域的第一、第二部門。社大作 為非政府非營利組織,透過政府委辦民間承辦的運作模式,成為公私協力的典 範,亦意味著公民社會的健全發展,亦即將第三部門等同於公民社會(朱森村,

1998;陳定銘,2002;李柏諭,2005;顧忠華,2005)。第三部門觀亦是社大本

13 過往對於社大研究的類型區分,參考張玉泓,2002,《公民意識的實踐邏輯:台灣社區大學歷 史發展與個案比較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以及李鎮邦,2006,《鑲嵌與自主性:

台灣社區大學運動的發展模式與行動邏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兩者皆以科系學 群作為區隔,前者區分為教育體系與公共行政學門,後者則增列社會學學群。我對於類型的區分 大致上是同意的,但以科系學群為類別區分方式過於本質化,且不同科系學群亦可能有相同觀 點,因而我認為以「觀點」為類型區隔較為合宜。

14 此處並非指稱所有的成人教育學界的社大研究皆為此類觀點,但這類觀點的研究確以教育學 界居多。

(12)

身的規範性定位之一,此類觀點未能自覺本身與新自由主義論述之間,不過是分 部合唱:在去管制去中心化的基礎上,將國家職責轉嫁到「第三部門」。已有論 者透過台灣福利工作的經驗指出,國家將福利工作委外給社福團體時,便轉以監 督者的身份透過大量的評鑑、報告、契約,使社福團體將國家觀點內化規訓自身

(王增勇,2008)。這正是其問題癥結所在,當第三部門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許 並非是公民社會的茁壯,反倒更像是遭收編的公民社會。對於第三部門觀而言,

社大是公部門的合作對象,亦是民主與社會自治的展現。

第三,「公民社會觀」。雖與第三部門觀點共享公民社會的話語,但強調其「公 民意識」的培養(蕭佳純,2004),或將社大的籌設過程與課程的教學內容,直 接等同於社會改造的理想與公民社會的實踐(吳仁鴻,2002)。這類觀點常將社 大本身的發展,與學術課程的教學、社區團體的協力,視為公民社會的實現與建 構。不過,公民社會的概念既是相對於國家而生,並透過與國家進行權力爭奪或 界線劃分時的動態過程,才得以形塑公民社會的主體。持公民社會觀的論者,僅 將社大成立過程作為公民社會的例證,社大與國家爭權劃界的過程與意涵,則未 受公民社會觀論者所深究。

如前述三種觀點,大多從社大的自我宣稱,整理為不證自明的歷史發展。這 些關於社大的討論,並無法指出社大做為台灣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的特殊性。成 人教育觀、第三部門觀、公民社會觀背後皆有其對社大的想像與解釋,這些觀點 也各自帶有歷史與社會意涵,若要檢視社大與國家的實質關係,與社大發展的歷 史脈絡,需重新以歷史發展的歷程,再次整理社大的角色、定位與影響。

四、章節架構

本文將分為五章,其概要與分段如下:

(13)

第一章 緒論

敘述社大的研究現況與既有的歷史缺角,將「社大學」再政治化,勾繪其政 治發展的歷史過程。

第二章 社區大學是什麼?

本章先是介紹社區大學倡議的原初想像:既將社大視為正規大學的一種,

藉以擴充人民的教育機會,另一方面則又將社大視為推動社會重建的機構。接著 指出成教與社造面向的研究文獻,是如何形塑社大。這些討論帶有各自的後設想 像,對於吾人理解社大實況與困境亦有其侷限。

第三章 社區發展的政策:社大的「前世」

社區作為台灣的國家議程,起於 1960 年以英美為首的社區發展政策,立基 為防堵共產國家擴展的現代化意識型態。國府在當時推展各項社區組織與建設,

1980 年代更為此推展社區教育,但皆無明顯成果而在日後逐漸沒落。直到 1993 年後「社區」再起,為草根民主與國族打造所召喚,社大的出現。

第四章 社會重建的想像:社大的出現

1997 年因白曉案的街頭遊行與地方執政版圖的大幅挪移,再度引起社會重 建的討論,促使倡議者集結籌組社大。隔年,獲台北市政府支持於木柵國中設立 文山社大,為社大運動之濫觴。社大的社會想像,立基於自決進步的地方,與理 性民主的社區,則與 1960 年代社區發展的「現代化」的社會想像相似。

第五章 委外勞務的承攬:社大的轉變

社大與國家合作關係愈趨密集的同時,國家透過《終身學習法》將社大限縮 為縣市政府所設立非正規學習機構,而地方政權或以公共工程委外辦理,或以社 教活動轉型改名,以不同的方式辦理社大。本章指出社大所提供課程,看似各項”

公共服務”,卻可能成為國家委外的”統治方式”。

(14)

第六章 結論

本文認為,社大的發展歷程,使「公民社會」成為一門生意,「公民」化為 聽眾、學員、志工,為該產業的銷授業績。當社大成為縣市政府的法定公共服務 後,社區大學成為縣市政府的勞務工作,從承辦社大團體性質的歷年變化,可發 現公民團體逐漸消逝在社大。面對藍綠激烈對峙的社會處境,欲開拓公共領域的 社大,竟與國家應聲唱和跑龍套。最後,自承研究的轉折過程與限制,並建議社 大研究在視角可嘗試納入區域或全球,在框架上可嘗試挑戰既有的霸權詞彙。

五、研究方法與限制

本研究材料主要是透過文獻檔案、田野觀察與訪談,訪談包含深度訪談與非 正式的交談。

文獻檔案的部份,收集各類報章對於社大的報導,以及社大各式出版品,如 歷屆全國研討會手冊、《社大全國通訊》、《社大開學》月刊,以及部分社大的選 課手冊等。這些文獻檔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外界對於社大所建立的形象與理 解,以及社大本身的自我認識與宣稱。我們亦可透過文獻檔案,整理社大的各項 活動內容,主要的合作對象、參與成員等等。

田野觀察與訪談,則是透過擔任社大全國促進會認證委員會工作人員的緣 故,參與社大的各類活動與三屆認證過程,得以了解社大內部運作的情形。同時 藉由社大工作人員的身份,在與訪談對象共享夥伴關係的情形下,進行深度訪 談。但為求凸顯社大發展歷程的主軸,未於本文加以引用,但從訪談過程所獲得 的資訊與建議,有助於我在整理文獻時所建立的理解框架。

社大的發展過程中,另有部落(社區)大學的出現與建置,此與社大的發展 有關,其處境亦有相似之處。以往社大的論述或將部落大學包含其中,近年來無

(15)

論是行政或是可動用的資源,部落大學似漸自成體系。囿於能力有限,並未著墨 社大與部落大學的互動。

(16)

第二章 社區大學是什麼?

一、倡議者的想像

「我對社區大學的定位跟目前文化中心找一些人來演講是非常不同 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學員本身可以常常聚會,形成一個基層的 文化」(黃武雄於社大籌辦座談會的發言,1998/1/12)

在社區大學出現之前,各地縣市政府早已有各種社會教育的相關活動,例如 各地文化中心辦理的縣/市民學苑、各種講座、救國團或民眾服務站的各類研習 課程。縣/市民學苑與坊間各類講座大多只是一場演講或一種講演式的課程。在 講演式的課程中,學員只是單純的聽眾,師生互動頂多建立在演講後的短暫問 答。在縱向上無法與講者進行深度互動,在橫向上學員彼此之間並無聯繫與組 織。至於救國團、民眾服務站或 YMCA 等單位所辦理的研習課程,大多是各類 技藝類課程為取向,由於缺乏全校性的串聯或是各類社團組織的活動,同一機構 不同課程的學員也沒有什麼交集之處。

「社區大學」的想法最早是在 1992 年由黃武雄所提出。他批評台灣的大學 只為菁英青年所設,並認為應針對不同需求與功能,設置三種大學,即社區大學、

公民大學及學術性大學。社區大學提供短期技術性課程的進修,無資格限制。公 民大學則提供系統性的現代知識課程,容納高中畢業者,入學年齡與修學年限不 拘。學術性大學,則為專業研究為主。15

在〈廣設高中大學的幾點爭議〉,他進一步闡釋公民大學與社區大學的內涵。

15 參黃武雄 1992 年撰寫的〈台灣教育的現實分析與因應政策〉一文,該文原為民進黨教育政策 白皮書所擬,後因故由黃武雄另行出版,並在四一○教育改造運動中廣為散發。參黃武雄,1997,

《台灣教育的重建-增訂版》的說明。

(17)

「其中,公民大學相當於美國州立大學,由各縣市設立。…辦公民大學的目的,…

在於提升公民現代知識的水準,間接提高社會的文化水平,同時亦紓解中小學的 升學壓力。至於社區大學則旨在提供生活技能或知識,並促其參與社會重建之活 動,兼亦開拓其現代社會的視野,任何人都可申請入學,不須有學歷限制」(底 線為我所強調)。在〈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中,則社區大學界定為 純學分制的大學,開放各年齡層國民於夜間與假日上課活動。社區大學的課程分 為學術課程 48 學分、技能課程 40 學分,與社團課程 40 學分,需修完 128 學分 才能畢業拿到縣市政府會同社區大學所發給的文憑。其中學術類課程更細分為人 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該類取代最早規劃時生命科學、物理科學及數學等 類課程)三類。16

1997 年底,黃武雄在中國時報發表〈深化民主,發展新文化〉,文中再度提 出設置社區大學以活化台灣社會的構想。隨後於 1998 年春天,顧忠華等人開始 籌辦社區大學,並於該年五月四日發表「五四新社會宣言」,宣布成立社區大學 籌備會。六月,經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同意,確定以試辦計畫的方式撥出壹千 萬元經費,供社區大學在木柵成立。17九月,文山社區大學設立,在第一學期共 開設三十八門課,招收一千零六十名學員。18隔年(1999)三月,新竹青草湖社大在 籌備會的運作下成立;這年台北市有另行分區增設社大之議,台北縣更在黃武雄 的籌備下催生五所北縣社大。時至今日,社區大學早已有八十餘所以上,除馬祖、

澎湖兩地之外,遍佈各縣市。

社區大學成立之後,人們除了「上課」之外,更多了到社區大學「上學」的 選擇。學習的單位從班級進一步擴展到學校(社區大學)─它也許是社團、跨班

16 黃武雄,1994,〈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未出版。後來連同前引文章,皆收錄於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17 原先陳水扁的構想是設立一所市立大學,後來轉而支持黃武雄等人籌設的社區大學。

18 中國時報,〈全國第一所社區大學開學了〉,1988/9/28,9 版。

(18)

級、甚至校際活動,都成為學習的場域。雖然在數量上看似蓬勃發展,但若檢視 從各社區大學所開設的各種課程,其實很難看到黃武雄所規劃的課程充分落實其 中─有些社大使用自己發展出來的課程類別,或是沿用黃武雄當初規劃的課程分 類但內容卻名實不符。社區大學在課程上仍以生活藝能課程居多,似與社教館、

救國團、坊間個人成長班、技能補習班、才藝班等社教機構無異,但社區大學在 黃武雄原先的課程規劃下,並不只是開設技藝課程而已。作為一種學習的新型 態,它除了普遍常見的技藝課程之外,更多了學術與社團兩類課程。前者將大學 裡頭的學術語言轉化為白話使知識得以普及,並試圖將生活中的「經驗知識」轉 化為知識教學的內容之一,後者則是透過社團活動拓展學員對於公共事務的參 與。而整個社區大學的課程精神,更被結晶為「知識解放、促進公民社會」19的 理念,成為社區大學主要的自我期許。

若以〈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中的課程分類作為一種檢核表,以 對照於現今社大在各地的運作是否符合其架構,不但是缺乏在地脈絡的理解,也 缺乏歷史性的觀察。畢竟社大的樣貌,並非由黃武雄一人所定奪,而是隨著各承 辦團體的理念與操作,以及在地長期經營下所生成的。20黃武雄的理想課程雖難 以落實,21但透過社團課程與相關活動,拓展學員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卻是各 社區大學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社區大學的精神所在。引導學員從私領域的學 習,進入到公領域的參與,甚至藉此得以了解社會結構、政經制度,並採取相關 行動以改變現況。它將個人與公共議題相結合的做法,並強調對於公共事務的參 與;察覺結構並採取行動去改變結構,即為進行「社會重建」的社區大學之理想。

19 許多社區大學皆以「知識解放、促進公民社會」,作為社區大學共同的精神口號。林孝信甚至 將促進公民社會,縮減為「改造社會」。參考林孝信,2003,〈從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趨勢看台灣 社區大學的實踐〉,發表於二十一世紀大學通識教育與終身教育學術研討會,2003 年 12 月 10 日,

元智大學。

20 這並不是說追溯與對照社大原先的構想不重要,而是在了解社大現況時,應將黃武雄的原始 構想作為一個參照點(而非絕對的標準),而進一步了解與探索現今社大在地的現況與處境,才能 理解各個社區大學真正的內涵與特色。這包含了各校對於(黃武雄構想下的)社區大學理念的選擇 性挪用與詮釋,與在地操作後的修正與實踐為何?

21 同註 2。

(19)

二、成教理念的社大

除了社大倡議者如何描繪社大的圖像之外,在學術文獻中,成人教育觀的社 大,為社大研究中數量最多的學術作品。這些討論觀點的社大,著重於以成人教 育 、 社 會 教 育 作 為 理 解 社 大 的 框 架 與 視 角 。 要 如 何 界 定 社 會 教 育 (social education),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它常常與非正式教育、終生教育、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互有概念重疊之處,並常被混用。以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教育,例如 婦女教育、老年教育、在職進修、為成年人辦的補救(識字)教育等,即為成人教 育。因為這類的教育型態並非正式學校體系的教育,而被視為非正式教育的一 種。強調一生都有學習的能力與需求者,以終生學習為精神,是為終身教育。台 灣的成人教育,則是一直在「社會教育」的名詞與觀念下推展。例如教育部的社 會教育司、各地教育局的社會教育課(近年已有部分縣市將其改名為「終身學習 課」)、師範教育體系中的社會教育系所、國家法令中的〈社會教育法〉,在教育 學界則逐漸以成人教育為統稱。22

作為一新型態的成教/社教機構,社區大學自然受到眾多成人教育界的關 注。根據陳雯萍,在 1999 年到 2004 年之間與社區大學相關的論文,佔四分之三,

且撰寫者以成人教育所、社會教育所的研究生居多。她將這些論文分成六種主 題,分別為:經營發展、定位;成人學習(學習動機、需求評估與滿意度);課程 與師資;目的與功能;教育資源;社區參與與總體營造等六類研究類別。其中以 成人學習、課程與師資兩類為最多。23

無論是碩博士論文,或是其他相關討論,社區大學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學員

22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市:桂冠。

23 陳雯萍,1995,《1999-2004 年國內以社區大學為研究主題之碩博士論文內容分析》,高雄: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的學習效果、滿意度,當然是辦理成效的顯著指標,個人興趣、追求成長…等個 人需求也普遍且最多數的學習動機。24 然而這類研究,類似顧客調查,雖然有 助於指出社區大學在行政事務上的不足,但對於社區大學的獨特性,缺乏關照。

也就說,將這樣的顧客調查擺放在其他社教機構當中,都可能會得到類似的意見 與結論。

而社團課程作為社區大學的特色,卻不存在於這些研究當中。周聖心是少數 以公共性社團學員為對象探討學員公共參與的論者,她以六名參與各類公共性社 團的學員為對象進行訪談與研究,以了解從個人學習需求邁向公共參與的轉化歷 程。25她認為「轉化」發生的關鍵性因素,起始學員進入社區大學這個「群體」

中長期而深入的學習與互動,藉由社區大學帶有公共領域的性格,使學員成為「公 眾之一」,透過公共參與成為「公民」,這當中學員自我在「自我認知圖像」與「社 會連結行動」兩個面向持續產生改變,相伴發生相互辨證,即為學員邁向公共參 與的轉化歷程。26

由於周聖心為永和社區大學從創設參與至今的工作人員,身為特別助理的 她,比較能夠掌握社區大學的特色,以公共性社團學員切入作為研究觀察的對 象。她以學員個人的學習歷程為核心關照,雖然指出「社區大學的公共性格」是

24 例如施怡如,2002,《社區大學發展脈絡、課程規劃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 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魏銀河,2003 年,《台南市社區大學學員滿意意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仁傑,2005,〈藝術課程 何以如此受歡迎?台北地區社區大學藝術課程發展成功因素分析〉,藝術論壇 3:25-57。

25 社團課程在黃武雄的規劃中,是促進學員公共參與的重要方式。公共性社團是社區大學參與 及推動公共事務的重要平台,藉此將學員從個人學習連結到公共議題或社區事務的參與。以周聖 心的所探討的永和社大為例,公共性社團課程共有:社區新聞社、校務義工社、環境保護社、生 態保育社、社區景觀社、家庭暴力防治社、社會關懷社、原住民文化社、地方文史社、勞工問題 研究社、女性主義研究社、教育問題研究社、社區廣播社、社區規劃社、水噹噹大地關懷社、南 洋姊妹會、社區戲劇社等 17 種社團課程。而板橋社大則有社區防疫與公共衛生、森林生態與部 落訪查、新移民女性識字暨親職教育、大陸配偶生活法律講座、哲學諮商社團、現代藝術社團、

社大演劇社等七種。

26 周聖心,2006,從個人學習到公共參與的轉化歷程─以永和社區大學公共性社團學員為例,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1)

公共參與轉化歷程的必要條件,但其意涵究竟為何,社區大學的工作團隊又是如 何透過課程安排與活動規劃促使學員參與公共事務,並未涵蓋在她的討論當中。

若要了解社區大學在課程與活動安排相較於其他的社教機構有何特殊性,其「社 區」的意涵不能不作為探討的問題之一。此外,工作團隊對於課程的規劃,以及 與公共事務的連結與介入,是必須置入在研究討論當中的。而社區營造與社區大 學的相關討論,對於了解社區大學的特色來說,可作為另一個切入的視野。

三、親近社造的社大

曾參與社區大學籌備會議的李丁讚,於籌備過程在中國時報投書「社區大學 為社區總體營建主軸」一文,認為社區大學是八○年代社運與九○年代社區營造 的深化與轉型。27李重志亦曾指出,社區大學的設置運動同時具備教改、社運、

社區總體營造及在地文史工作等範疇,並以社區為其核心概念,進行課程規劃、

組織社團、營造公共論壇等,並期待在長久之後可發展成如高雄學、宜蘭學等在 地學術文化。28

林麒棟與楊雅湘則是不約而同的以文山社區大學推動社區營造作為研究的 主題。林麒棟針對社團課程的學員與教師作訪談,以現況、實施策略與面臨困境 作為分析內容。他指出學員對於社大的社團課程並不了解,對於其理念與實踐方 式並不清楚,使得社大與社區未能緊密結合,致使招生困難。後來改以實作型態 的工作坊課程,在小團體的運作方式下,以社區議題為課程規劃的方向,使得參 與工作坊的人數漸增,反應熱烈。29不同於林麒棟針對現況與感想的訪談,楊雅 湘著重於社區營造的具體事件與發展過程,並整理出文山社區大學推動社區營造 的模式。她以文山公民會館、木新永安市場擴建、保存老樟樹綠色步道等三個事

27 李丁讚,1998,〈社區大學為社區總體營建主軸〉,中國時報 11 版時論廣場,1998/2/10。

28 李重志,2000,〈社區大學運動的社會定位〉,社區大學全國通訊第 3 期 2 版。

29 林麒棟,2002,《社區大學社團活動課程推動社區營造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為例》,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2)

件作為個案分析的對象,依社區議題、動員策略、教育訓練、成立組織、營造成 效等五個面向加以探討,並以五階段論建立文山社區大學參與社區營造歷程的模 型,分別為:社區營造工作坊課程、成立民間社區營造組織、社區營造組織成熟 化、建構推展社區營造之模式、創造多元的社區營造環境。30 不過在楊雅湘的 討論中,我們比較難看到參與其中的行動者相互協商、合作或衝突的過程,也未 能看見在地居民原有的社會關係在這三個事件中的影響或轉變。

四、小結

社大倡議者的原初想像,參雜了各種不同範疇的路線,以最早規劃並倡議設 置社大的黃武雄為例:既將社大視為是正式學制的大學,延續著廣設高中大學的 訴求,以求擴充人民的教育機會;但同時又期待社大成為重建社會的機構,帶動 社區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成教理念的社大研究,則將社大視為當然的社會教育機 構,進行課程規劃、成人學習成就等研究;參與社大的工作人員,則將焦點放在 學員的「轉化」,就參與社大的轉變,論證社大在促進人民介入公共事務的貢獻。

亦有社區營造觀點的討論,將社大視為社造的延續,或將社造視為社大的工作之 一。未能貼近於社大實況,或是社大理念作為社大實況的後設理解,都不足以讓 我們理解社大的實況與困境;接著我將嘗試以歷史面向的觀看,用另一種方式理 解社大。

30 楊雅湘,2002,《社區大學參與社區營造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台北: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這是少數對於社區大學實作經驗的碩士論文,並透過概念化的模 型與圖表,整理出文山社區大學在社區營造方面的操作模式。

(23)

第三章 社區發展的政策:社大的「前世」

一、社區發展的起源

二次大戰後世界形成以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兩類國家對峙的冷戰體制,美英 作為冷戰體制資本主義陣營的龍頭,為防堵共產主義向第三世界的擴散,透過聯 合國推展「社區發展」計畫,以人員、技術與經費等資源的援助,協助其他國家 在地方建立社區組織與活動。台灣在 1960 年代加入該項計畫,於各縣市村里推 動社區發展運動,但這並非國家首次動員地方以執行國家意志。1949 年遷台以 來,國家先後透過「國民義務勞動」與「基層民生建設」,將地方納入國家動員 體制。前者是發動地方人士從事義務勞動於各項硬體建設(包含道路、水利、國 防等各項公共工程等),後者則是以針對農村所推行的公共衛生與社會福利等為 主之軟體建設。

根據當時所施行的《國民義務勞動法》,國民義務勞動包含築路、水利、自 衛、地方造產、其他公共福利等五大勞動事項。凡年滿十八至五十歲的男性,透 過鄉鎮公所調集於農暇或假日舉行,每年皆須參與八十小時(或參與十日每回不 超過八小時的勞動)的義務勞動。一般民眾以縣(市)為單位,參與由縣(市)

長兼任團長的「國民義務勞動團」,層層向下組成總隊、大隊、中隊、小隊。公 務員以機關為單位,教職員生則以學校為單位,分別組織義務勞動團隊。後來更 發展出工作程序表與基本作業方式,規定需有「1.事先的調查與設計作業;2.

公告、預報與執行;3.考核;4.競賽、示範觀摩、宣傳等項」。透過省府的業務 主管單位發展出各項執行與管理規章、手冊、表格等,交由地方執行。

1955 年由國民黨地方黨部與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合作協 力,於台北木柵、桃園龍潭與宜蘭礁溪推行「基層民生建設實驗運動」,以改善

(24)

農村經濟與生活環境。該運動於 1958 年獲台灣省省黨部支持推動,由農復會負 責技術與經費,由縣市政府與鄉鎮公所分別為主管與執行單位,國民黨黨部任推 動輔導機關。黨部依省、縣市、鄉鎮等層級,分設委員會、分會、小組等。在推 行「基層民生建設」期間,聯合國社區發展與社會福利官員多次來台,由內政部 安排參觀相關工作。1962 年時任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會員之社區發展訓練 顧問的張鴻鈞,多次返台推展與協助籌畫「社區發展」相關工作,1966 年台灣 省政府將「國民義務勞動」與「基層民生建設」合併,擬定台灣省社區發展八年 計畫(1971 年改為十年計畫),1968 年行政院則頒佈「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並 於 1969 年獲聯合國發展方案支援,指派顧問來台協助,社區發展從此成為國家 對於社區建設的主要政策,由國家社政單位主管負責(徐震,2004;莫藜藜,

2004)。1968 年先是分成鄉村與都市社區發展,1983 年取消城鄉之別,則改以內 容類別分類,以「公共建設、生產福利、精神倫理」納入各項工作內容,執行國 家所欲推行的社區工作(如下表)。

(25)

圖表 1 社區發展工作項目

(資料來源:謝慶達,1995)

1968 年<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1983 年<社區發展工作綱領> 1991 年<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1.新(修)建社區活動中心 2.改善與處理社區環境衛生 與垃圾

3.維修社區水溝與道路 4.整理與添設停車設施 5.綠化與美化社區 6.其它

1.設置社區生產建設基金 2.鼓勵社區福利 3.設置社區托兒所 4.其它

1 設立社區活動中心 2.建立社區活動場所 3.維護整建道路、橋

樑、堤防護 岸 4.整治溝渠、下水道 5 設置路燈與路標 6 綠化美化社區 7.修築農田灌溉水道 8.闢建小型公園、運動

場、

兒童樂園

9.維護與整修名勝古蹟 10.整修破舊房屋 11.清運與處理垃圾 12.清除骯髒污染 13.修建飲水系統 14.整建交通秩序、增設

治安設施 15.其它

1. 生產建設

(1)農作品種改良講習

(2)推廣新式農具

(3)推廣新式堆肥

(4)修築農田灌溉水路

(5)農產品加工技術訓練

(6)技藝訓練

(7)興建曬穀場

(8)提倡家庭副業

(9)提倡果樹種植

(10)提倡合作方法 2. 生活改善

(1)改良家政

(2)改良家屋設備

(3)改良飲水設備

(4)美化家庭內外環境

(5)食物營養與烹調技術

(6)傳授節育知識

(7)傳授育嬰常識

(8)設置托兒所

(9)設置牛乳站

(10)縫紉編織訓練

(11)提倡儲蓄互助 3. 教育文化

(1)擴充學校教育與設備

(2)舉辦兒童樂園、幼稚 園、公園、游泳池、運動 場

(3)提倡體育運動

(4)提倡正當娛樂

(5)建立社區活動中心

(6)改善習俗

(7)保護養女

(8)推行四健會 4. 衛生保健

(1)整修環境衛生

(2)充實地方衛生所

(3)實施防疫計劃

(4)推廣衛生教育

(5)貧病免費醫療

(1)整理與保持環境衛生

(2)防制與處理違章建築

(3)改良家屋裝設

(4)美化家庭環境

(5)倡設游泳池

(6)設置托兒所

(7)設置牛奶站

(8)增設合作社

(9)提倡儲蓄互助

(10)傳授節育知識

(11)防治少年犯罪

(12)技藝訓練

(13)扶助貧戶

(14)貧病醫療

(15)保護養女

(16)防制流氓

(17)倡設社區童子軍

1.推廣優良農作品種 2 推展新式農具 3 推行農業機械化 4.防治農作病蟲害、肥 料使用講習

5.耕地共同經營與委託 代辦

6.漁牧生產方法 7.農產品加工技術講習 8.食品營養烹調技術 9.手工藝生產 10.縫紉與編織 11.家庭副業 12.客廳即工廠 13.倡導儲蓄互助 14.經營消費生產運銷 15.與建曬穀場、儲糧 倉、堆貨棧 16.與建禽畜糧舍 17.設置託兒所 18.設置保健站 19 推行兒童福利 20 推行老人福利 21.推行殘障福利 22.推行社區衛生教育 23.推行社區心理衛生 24.推行家戶衛生 25.施行家庭計畫 26.推行婦嬰保健 27.推行預防保健 28.救治緊急傷患 29.整建低收入住宅 30.扶助低收入戶生活 31.舉辦小本創業貸款 32.興辦公共造產 33.重創住宅社區 34 其它.

1.設置社區文化中心 2.設置圖書室 3.設置媽媽教室 4.維護與發展鄉土文化 5.設置康樂與運動設施 6.提倡全民運動 7.提倡與發展民俗技藝 8.提倡正當娛樂活動 9.美化室內外環境 10.改善家政、家教、家計 11.改善家庭膳食營養 12.改善家庭設施 13.宣傳公共道德法律知識 14.設置社區播音站 15.宣導敬老尊賢、敦親睦鄰 16.宣導國民生活需知與禮儀

規範

17.表彰好人好事、模範家庭 18.宣導守望相助、保防自衛、

救生防護

19.維護倡導社會善良風氣 20.獎勵低收入戶子女就學 21.舉辦成人講習教育 22.舉辦代寫與諮詢 23.舉辦社區志願服務 24.組設社區長壽俱樂部 25.組設社區男女童子軍 26 聯繫與鼓勵宗教慈善團體舉

辦公益 27.刊行社區通訊 28.其它

1.加強改善社會風氣、倡導 與施行國民禮儀規範 2.維護與發揚鄉土文化、民 俗技藝

3.建立社區交通秩序 4.制定社區公約 5.鼓勵社區守望相助 6.設立社區藝文康樂團體 7.設置社區長青俱樂部 8.設置社區媽媽教室 9.成立社區志願服務團隊 10.設置社區圖書室 11.提倡社區全民運動 12.其它

(26)

二、伴隨而生的社區教育

1952 年,國府公佈「社會教育法」,並與美援執行單位(美國國外業務署駐 華安全分署)合作,挑選中小學作為推行社會中心教育(community-centered education)的據點。1955 年教育部組團訪菲律賓考察社會中心教育後,更規劃逐 年在各縣市增加社會中心學校。社會中心教育的概念,是讓學校成為當地社會的 社區中心,在學校課程上,利用當地人力物力,擴大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陳梅 生,1982),並提供社區活動場所、從事社區服務,辦理成人教育與職業訓練(林 勝義,1995)。後因對台美援停止,此政策亦在 1954 年宣告終止。雖然以學校為 推動單位的政策告終,但在社區發展的政策下,亦以「精神倫理建設」之名羅列 各項教育文化工作,使社區理事會負有教化居民之責。例如:童子軍、老人俱樂 部、媽媽教室、補習教育、體能訓練、康樂活動等等。台灣的社會(社區)教育,

可說與社區發展政策的發展並行,而社會教育活動的推行,亦屬社區發展的工作 之一。

1982 年時任台灣省主席的謝東閔強調「社區教育」對於社區發展的重要,

提倡「社區媽媽教室」31的設置,並加強各級學校推動社區教育。「中華民國社區 教育學會」為此而設立,由曾任台灣省政府社會處長與國民黨社會工作會主任的 許水德為該會理事長,以民間團體的身分推動社區發展相關工作,出版相關論述 與刊物,辦理社區教育研討會,協調國家有關單位加強辦理媽媽教室、社區童軍 等屬社區發展政策之「社區精神倫理建設項目」的活動。在台灣發展脈絡下的社 區教育,先是因美援而起的「社會中心教育」,接續著「社區發展」政策進行「精 神倫理的建設」,直到 1982 年推行「社區媽媽教室」等相關社會政策時,確立「社 區教育」的名稱與內涵。社區教育的推行與功能,可說為推行並擴展社區發展的 工作範圍而生。

31 媽媽教室設置之目的在於提倡家庭倫理道德,倡導母愛與親職的重要,推行衛生保健與持家 技能(許水德,1982)。

(27)

三、現代化的社區想像

Latham(2000)針對美國 1960 年代甘迺迪執政時期所推行的社區發展,認 為該政策立基於冷戰結構對峙,並以美國當時社會科學界主流的現代化理論作為 意識型態而加以推展。32美國藉此到其他「未發展國家」推行「社區發展」,這 種建立在冷戰時期欲與共產主義擴張相互競爭的態勢,以「美國經驗」為現代化 模範的意識型態,是美國對於自我的認知;而將社區發展政策推行各地,則被視 為美國的自我責任。透過輸出「社區發展」,一方面從事各項社會工程(衛生、

教育、各項民生事務)基礎建設,一方面建立形式上的民主組織。在經濟上的作 用,是確保該區域順利地參與在追求經濟增長的資本主義隊伍中;在政治上的作 用,是在地方建立新的社區組織,推行並促成該地「民主形式」的決策方式。這 樣的政策,讓原先處於政治體制邊緣的地方,建立「正確的組織形式和公民態 度」。美國對於社區發展的推行,是藉追求「現代化」為目標,以國際發展與援 助的方式取代過往的殖民主義。在看似進步的社區發展政策中,並未反省或提及 過往殖民主義的歷史,只是欲將「美國經驗」推行各國以解決當地的問題。例如 到菲律賓去教授英語,談論的是國家之間人道主義關係,卻不提美菲之間的殖民 關係。

作為美國社區發展政策的追隨者,台灣的社區發展亦有相同的意識型態,藉 由對於「現代化」的期待,普設民生基礎建設,改善社區生活環境,並使人民在 這個動員過程中成為國家的一員。如同聯合國所界定的「社區發展」,是指「一 種過程,由人民以自己的努力與政府當局聯合一致,以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

文化環境,把社區與整個國家的生活合為一體,對國家的進步盡最大的貢獻。」

(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1956),台灣的社區發展,亦被視為國家現代

32 現代化理論帶有單一線性的歷史發展觀,認為各種社會最終將由傳統逐漸發展到現代。而「現 代社會」的典範,則為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這種理論成為美國五○年代以來主流的社會科學論 點,並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理論基礎。參考 Michael E. Latham, 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dy Era, Chapel Hill, Univ. of N. C. Press, 2000.

(28)

化工程的一環,透過聯合國的資源與協助,由中央政府主導,地方政府執行。33 國家透過各地黨部與各級政府的相互配合,建立國家統治的基礎,並藉由增設社 區理事會,以具有社區自主的形式民主,負責完成國家所交辦各項社區工作。內 政部在 1968 年公告的〈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規定,社區應設立社區服務中心,

由社區內之戶長選舉九至十一人所組成社區理事會管理。社區服務中心則設總幹 事與社區工作員數人,分組辦事。1983 年的修訂綱要,將社區理事會定位「社 會運動機構」,成員數擴大為廿一人,並增訂任期(兩年)與連任一次的限制。

在〈社區理事會組織章程範本〉更加上村里長為當然理事的規定。

社區理事會看似作為現代的民主的自治運作的社區組織,但因身為國家政策 所規劃推行的角色而身處兩難困境:一是由國家運作產生缺乏民意基礎,居民不 一定會認可其正當性或投身於相關活動,二是社區理事會必須完成國家交辦的

「社區發展工作」,但居民不一定認同這些工作的內容或發展方向(陳亮全,

1995)。數十年的由上而下推行的「社區發展」,除了讓各社區理事會接受國家評 鑑與競賽之外,終未引起社區民眾普遍的關切和參與,甚至引來「以媽媽教室、

活動中心、黃金榕為遺跡」之評──民眾從未聽過也不了解何謂「社區發展」,

只知道塗在村里社區圍牆上的標語、各種才藝課程的媽媽教室、作為喜慶婚喪會 場用的社區活動中心,以及種在路旁的黃金榕(黃肇新,1998)。

四、社區重現的政治議程

社區再次被人所重視,起於九○年代,基於政黨或政運對於社區的想像與介 入。1989 年,張俊宏提出〈到執政之路─由地方包圍中央〉的說法,批評新潮 流若以先鋒隊或階級政黨為自許,將不利擴展對抗國民黨的群眾規模。在政治奪 權的先後,也不應只專注於中央民代的部份。他主張由地方執政做起,逐步取得

33 蕭新煌,1971,〈我國社區發展的新里程碑─介紹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中國社 會學刊》1:166-169。

(29)

中央執政。透過地方自治的落實,才能實現住民自決,進而實現主權獨立。若非 如此,將可能走向國家至上的反民主政權(張俊宏,1989)。1994 年,新潮流首 次在機關刊物上,刊載提倡社區運動的文章。對當時在野的民進黨而言,透過草 根組織的發展與社會議題的掌握以確保群眾基礎,是社區的重要性之所在;且透 過發展自主自治的人民組織,對抗日漸成型的福利國家欲進行的收編。這種想像 一方面帶有對抗(國民黨執政下的)國家、市場的政治動員,進而形成新國家與 新社會的可能,一方面又期待透過社區運動的動員,促使人民主動投身於公共事 務(蕭初亞,1994)。執政的國民黨,則在黨內舊勢力退失權力核心後,開始透 過文建會發動「生命共同體」與「社區營造」的文化宣傳,以「社區總體營造」

政策與「社區(或曰「生命」)共同體」意識為訴求,作為新國家的國族建構計 畫。不但接收在野的台灣人意識,更轉化為新國族的共同感,動員地方政府與地 方團體,強化人民與土地的情感與認同,透過軟性的文化活動形塑在地認同與地 域特色 (王振寰,1996)。

五、小結

地方在國家的政治議程中,一直具有高度的工具性。國民義務勞動是藉由各 種組織團隊統攝動員,透過黨部輔導地方,在原有的政府行政體系之外,再加上 另一個體系,加強地方與黨國的聯繫。國民義務勞動的政策,形塑地方、黨部與 國家行政體系緊密配合的運作體系,並透過「國民」的義務勞動,從事基礎建設 工程,節省國家在民生政策的人力成本,而個人在地方所從事的勞動服務,更與 國家意識、國民身分的意義相連結,使人民委身於國家,為國家服務。社區教育 的興起,則是 1980 年代國家發展出口導向勞力產業的過程中,配合政策發展,

成為隱諱的統治力量,如推動媽媽教室,在地方進行社會教化。無論是 1960 年 代與 1990 年代,在注重地方發展社區的同時,真正發展的,是打造國家的新工 程。唯 1960 年代是「現代化」(當然是美式的)為思想參照的社區概念,以「美

(30)

國經驗」發展觀作為工作手冊;1990 年代是訴諸於傳統社區情感的社區概念,

以社群認同為訴求,成為打造新國族的工程。

社大是在「社區意識」氛圍濃厚的社會背景下出現,一方面仍延續社運所帶 有的民間對抗國家、改造社會的理想色彩,卻也帶有 1960 年代社區發展的現代 化想像,同時參與在社區意識高漲的氛圍中,將社區認同與公共領域相結合,與 社區營造共享相同的理念觀點。我將嘗試在第三章,整理社大的設置歷程與後設 理念。

(31)

第四章 社會重建的想像:社大的出現

一、倡議者的聚集

從「504」、「518」兩場大遊行,到「524」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為台灣守夜,1997 年台灣的人民走過了整個五月,也漸漸走出從劉邦友、彭婉如、白曉燕案加諸 在身上的恐懼、驚慌與憤怒。五月,民眾深刻體驗到自己的力量;五月,台灣 的社運團體結合起來了,從各領域專注的努力當中走出來,走在一起,為台灣 走出一條踏實的路來,是台灣社會力的空前展現!(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2002)

數場大型的街頭遊行與政黨版圖的大幅挪移,易使人感受社會氛圍的具體變 化,彷彿進另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社區大學的推動與設置,亦在這種氛圍下出現。

1997 年先是因白曉燕 (也包括對彭婉如與劉邦友兩大懸案) 而起的三場抗議 活動,後有年底縣市長大選讓民進黨在地方執政版圖大增,使得國民黨長期執政 態勢明顯鬆動。五月的抗議活動,透過綠色雷速光束,將腳印打在總統府上,要 求「總統認錯、閣揆下台」。這個集合民間團體以社會安全為訴求的大型遊行,

獲得在野各政黨的參與支持,輿論將其視為新時代到來,認為抗爭遊行將成為民 眾生活的一部分(陳建勳,1997)。同年年底的縣市長大選,民進黨拿下 12 個縣 市執政版圖,國民黨數十年執政優勢不再,台灣看似進入一個新時代。在這樣的 氛圍裡,黃武雄在《中國時報》發表了〈深化民主與發展新文化〉,主張透過設 置社大讓民眾接觸當代思潮與現代知識,以期深刻思考社會利益與長遠福祉,成 為「重建新社會的發源地」(黃武雄,1997)。1998 年元月,由唐光華、顧忠華、

黃武雄、夏鑄九、洪萬生、李丁讚、彭明輝等人在台北政治大學聚會,針對社區 大學交換意見。當時倡議者對於社區大學的課程規劃與對象,雖有歧議,但在授

(32)

予文憑卻有共識。歧議之處,在於黃武雄認定的學員對象是普遍性的,並透過社 團課程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彭明輝則是嘗試組織社區成員,培養在地的社區工作 者。

黃武雄認為,社團課程(占四十學分)最為重要,讓學員透過社團形成主體,

促使學員參與公共事務,面對社會問題,開展公共領域。學術課程(占四十八學 分)只是補充學員對於普遍知識的認識,分為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類,

提供現代知識與批判思考的訓練,使學員參與公共事務時具有寬廣而深刻(較為 抽象)的觀點。生活藝能課程(占四十學分)則是在充實生活的同時,還能打破 階級的界線;降低消費文化與在資本主義經濟下的異化,透過自己動手,減少對 於資本消費的依賴。依黃武雄的話說,藝能課程要「重建私領域的價值觀」。他 歸結社大課程的設計「是以社團活動課程打開並發展人的公共領域,以生活藝能 改造私領域的內涵,而以學術課程作為重建世界觀的基礎,養成人思考根本問題 的態度」(黃武雄,1998)。

彭明輝初步規劃的社區學院,帶有培訓社區領導人的意圖,設有初級班、中 級班與高階班之別。初級班提供三大類課程:家庭營造、公共空間經營與管理、

社區工作導論等。希望透過個人急迫的日常生活問題(夫妻關係及子女教育), 擴大到所處環境的認識與關切,最後導出社區工作的議題。欲招收三十至五十名 學員,結業學員可藉此課程內容在社區帶領讀書會,協助鄰里解決親子問題,繼 續深入相關議題。未來將開設中級班藉以解決社區工作者實際工作的難題,透過 討論與個案研究的方式進行。三、五年後,則開設以社會學、文學、哲學等方面 較為抽象探討的高級班(彭明輝,1998)。

這個歧議並未影響彼此合作的意願,在新竹清華大學進行第二次的討論後,

成立籌備委員會,成員有史英、洪萬生、顧忠華、夏鑄九、成令方、唐光華、李 丁讚、彭明輝、阮小方、蔡傳暉、林朝成、林孝信等人。五月四日,籌委會召開 記者會,「共同點燃『社區大學的五四聖火』」,宣佈將在新竹香山、嘉義新港、

(33)

北市文山三地開辦社區大學。

二、文山社大的成立

籌委會分別與台北市立木柵國中與台北市政府接洽後,向前者取得用地,後 者提供經費支援。台北市政府透過研究計畫的名義,委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以 下簡稱「人本」)試辦文山社大,文山社大遂在 1998 年九月開辦。雖然籌劃過程 委由人本給予行政協助,但在開辦前卻因社大主任資格(黃武雄堅持須由教授擔 任,而籌備時期的阮小芳主任當時為研究生)的爭議,使得人本退出文山社大的 經營(離開文山的人本,則與台中縣長廖永來合作,轉往台中縣開設「大里公民 社區大學」),幾經折衝後最後由蔡傳暉接手擔任主任,並另組「台北市民間社區 大學促進會」為承辦單位。即便文山社大的成立獲得市長陳水扁的支持,但市政 府教育局並不樂見,當時教育局正規劃市立空中大學,卻得被迫轉而支持民間籌 設的社大。

文山社大的開學,引起輿論的關注,媒體亦對民眾熱烈選課的現象加以報 導:卅八門課有一千零六十人報名,其中鄭同僚的「心理學」、雷驤的「速寫與 插畫」、劉力學的「居家的修理、保養與改善」皆有百餘人報名,張清溪的「經 濟學」、史英的「生活微積分」亦有近百人選課(中國時報,1998/9/28)。社團課 程則是由各社運團體參與運作,將其視為社運育才中心,如:環保聯盟台北分會

(後改組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崔媽媽社區服務中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人本教育基金會、主婦聯盟、全景傳播基金會等皆參與其中。只不過由社運團體 負責的社團課程,以及社區議題取向的課程,皆面臨招生不理想的窘境,社運團 體對於 12 週的課程長度亦覺後繼無力,在第二學期後上述社運團體便逐漸淡 出。這也促使文山社大的社區課程轉與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合作,並另組「文山新 願景促進會」作為合作平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 社團法人台中市健康長青協會 行銷策略規劃 5 臺中市環保生態保育志工協會 擬訂行銷策略 6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遊程活動規劃及行銷

並且,今年五月,集結有志之士,於台北府開設大日本台灣

大凡宗教都帶有救贖的功能,在傳佈過程中,小傳統社會的下層百姓,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國一○二年度.. 機關團體及其作業組織結算申報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十三樓 1319

社會 文化 意圖 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