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門師徒
慈惠
佛光山教育院院長
一、前言
凡是對當前社會有關心、有觀察的人,大概都會說:我們的社會失序,我們的社會生病 了,的確如此。怎麼辦呢?改善之道,首推「教育」,不管誰把脈診斷、開藥方,總之要靠 教育機構依照處方去照護、督促吃藥,才能痊癒。但麻煩的是這個教育機構也病得不輕,師 不師、徒不徒,加上家長把教育界的倫理秩序擾亂了,「尊師重道」、「師嚴而後道尊」的 傳統師門倫理淪喪了。這是社會、國家的危機。
反觀佛門的教育,歷經兩千五百多年的時空,至今師徒的相處,依然是「師愛徒,徒敬 師」、「師如師,弟子如弟子」。尤其,師父在教育弟子上,不僅是給予知識、技能的指導,
更是以無言的身教來說法,使弟子的道德培養,從內心淨化起。因此佛門的教育,是啟發引 導式的自覺教育。又從歷代高僧傳記、禪林語錄裡,可以看出嚴肅的修道過程裡師徒的相處 之道,及感人的道情法愛,在此提供教育界人士作為參考。
本文分別從師徒關係的建立、師徒傳承的重要性、師徒傳承的方式、師徒間的道情法愛 等,來加以論述。希望藉助此文,讓大家對佛門的師徒相處,乃至師授徒的教育方法上,有 一正確的瞭解;並以此為鏡,期望能再恢復優良的師門倫理,提昇國民的人際道德觀。
二、師徒關係的建立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人一生的學習過程,都離不開師徒關係。例如:從 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研究所,師長不斷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給予知識思想教育;
進入社會以後,在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裡,更是有賴前輩的經驗傳授和技能指導,才能有所 成就;甚至我們想學習某項才藝,也是要靠老師的指導,得知訣竅,點破迷津,縮短獨自摸 索的時間。所以,師徒關係,可以說是每個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人際關係。
一般的師徒,師就是師,徒就是徒,身分不同,地位懸殊;然而在佛門,卻有極為不同 的特殊倫理。佛教認為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佛是開悟的眾生,眾生是未開悟的佛。因 此,師徒的關係,只是悟道的先後而已,故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主張。為師者,站 在啟發和引導弟子的立場,給予適當的點撥;而有些弟子更在成就之後,回頭度化師長。所 以佛門的師徒關係,既是師徒,也是道友,更是一生一世的終身道侶。
(一)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即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意涵。佛教認為眾 生皆有佛性,佛門裡師父對弟子的指導,僅是從旁輔助、提攜、指點,修行悟道,仍是要靠 弟子自己去體證。所以,師徒間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言:「奇哉!
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又《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亦說:「我深敬汝等,
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由上可知,「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 能成佛」的道理。因此,自古以來,佛門裡師徒的關係,便以此觀念建立「三分師徒,七分 道友」的信念。
站在為人師表的立場,心中時時以徒弟為道友,且用開明的方式,來教育子弟,給予創 造發展的空間,促其成就。師者以身作則,循循善誘,感化弟子改過遷善。立於為人子弟的 立場,理當尊師重道,謙恭受教,奉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美德。尤其在禪門裡,往 往因為師父一字一句的點撥,讓弟子的觀念改變,慧命重生。佛門師徒之間,這種互尊互重,
亦師亦友的法情,實非一般世俗之情所能比擬。例如:佛陀視大迦葉如賓如友,大迦葉也從 不忘以師禮對待佛陀,師徒之間洋溢溫馨的情誼。
又佛陀在教化弟子時,會針對不同根性的弟子,給予不同的引導。好比對於過度急進修 道而產生退心的億耳,佛陀以琴弦的鬆緊為喻,告知:不急不緩,方為中庸修行之道;但對 懶惰懈怠的比丘,則說精進修行的法門。佛陀對眾生應病與藥,對弟子因材施教,契理契機,
真可謂是世間的良師,弟子們的善導。
此外,佛陀也以身示範,前往探視老病比丘,並親自為其洗滌病體。雖然佛陀貴為人天 師尊,卻又謙稱自己是大眾中的一個,由此可見,佛陀是多麼平易近人,佛門師徒是如此的 平等親近。
及至後代,禪門裡的祖師,或以無情棒喝,或用吃飯喝茶,給予弟子提醒啟發,甚至如:
道安的師父、太虛大師的師祖,雖然只是個普通的出家人,但因深具栽培後學之心,讓弟子 出外參學,尋師問道,才能造就一代高僧;這份提攜成就之情,即是師徒間的道情法愛。
佛光山星雲大師以「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涵養,課徒千餘眾,不僅肩負起為人師長 教化弟子的重責,更以寬大、尊重、包容的態度來引領弟子,例如:佛光山的種種事務,常 鼓勵弟子提供意見,甚至說「說錯了也沒有關係」,或說「三個臭皮匠就是一個諸葛亮」,
使人人得以發揮所長,承擔弘法利生的事業,使佛光山的道場遍及全世界,讓「佛光普照三 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二)終身的道侶
在佛門修道的過程中,師父與徒弟的關係,是一生一世的。因為是一生一世的伴侶,所 以師父對弟子道業的指導,可以說是綿延而久長,其修道的方式,常是透過日常生活加以點 化,因此行住坐臥之間,處處可見師父對徒弟的關懷與照顧。
以佛陀和大迦葉師徒為例,在《別譯雜阿含經》中,提到大迦葉一生以苦行作為修持,
直至年老依然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過著十分刻苦的生活,佛陀看了心覺不忍,一再告訴大 迦葉,要好好照顧身體。
佛陀也關心到,由於大迦葉修持苦行,無論在穿著或生活上,過得極為簡陋,有些注重 功利的師兄弟,把他看成一個糟老頭。佛陀不忍心大迦葉的道行被輕蔑,在一次公眾場合,
佛陀特別讓出半座給大迦葉,提醒大眾不要因大迦葉的外相,而忽略了他的成就。此即師對 徒細緻、體貼的心意。
《四分律》卷三十九及南傳藏經中記載:有一天,佛陀要侍者阿難在他的寮房裡加設一 張床座。誰有這麼大的福報,能跟佛陀共宿一室?原來是來自遙遠西印度阿槃提國,迦旃延 的弟子──億耳。大家不明白,億耳只是個沙彌,佛陀為何如此重視;一個不起眼的沙彌,
竟能和偉大的佛陀同宿一房。
這天晚上,佛陀不但慈祥地與億耳談話,也問到迦旃延在偏僻地區弘法的狀況。如果按 照一般人的想法,佛陀對億耳的談話,就好似爺爺對小孫子的慈愛關心一般。事實不只如此,
億耳回去以後,向迦旃延報告所有的情況。當迦旃延知道師父對自己的關懷,心裡十分感動。
這份師徒的關心之情,給予偏僻地區弘法的迦旃延無上的鼓勵,讓他即使身處艱難困苦之中,
仍有力量承擔弘法工作,並為佛教在西印度開創新教區。
《五燈會元》卷七記載:唐朝龍潭崇信跟隨天皇道悟出家,數年之中,一直過著砍柴燒 水、做菜煮飯的生活。一天,崇信忍不住向師父請法,說道:「弟子出家數年,未曾聽聞法 要,懇請師父慈悲開示。」
天皇道悟回答:「你剛才講的話,好冤枉我!自你出家以來,我未嘗一日不傳授你修道 心要。」
崇信一聽,驚訝地問:「弟子愚昧,不知師父傳授給我什麼?」
道悟說:「你端茶來,我就喝;你捧飯來,我就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對你點頭,這不 是在指示你心要嗎?我又何嘗有一日懈怠呢?」
崇信經師父指點,豁然開悟,從中瞭解搬柴運水、吃飯喝茶,無不蘊藏禪機;師父慈悲,
日日在修行的生活中,以無言身教為其說法。
所以,佛門師徒的情誼,不受時空的限制;佛門師徒的傳承,重在真理的相契;佛門師 徒的關係,是一生一世的道侶。即使大迦葉、迦旃延等弟子在修道上早證果位,在弘法上已 教化一方,但為師的佛陀,仍然殷切叮嚀,不忘關懷;縱然龍潭崇信未能了知師父的心意,
天皇道悟仍時時為弟子說法,無有暫息,充分展露出終身道侶的師徒情誼。
三、師徒傳承的重要性
在日本大學的研究所,學生想找指導寫論文的教授,都十分謹慎、重視,因為教授與學 生之間,不單單只是學問的指導,更代表著學派的傳承。同樣的,佛門裡對於師徒間的法脈 傳承,更是倍加重視。
佛陀成道以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不但把佛法傳給了五比丘,同時也形成具足佛、法、
僧三寶的佛教最初教團。隨著佛弟子人數日益增加,佛陀率領的僧團,逐漸發展為千二百五 十人的龐大教團。佛滅以後,為防止佛陀遺教散佚,大迦葉尊者召集五百阿羅漢,於七葉窟 中誦出佛所說的教法,結集出經、律、論三藏。直至今日,透過經典的閱讀,我們能瞭解二 千五百年前佛陀所說的真理,這就是一種法的傳承。
又隨著時空、思想的變遷,後代佛弟子們從不同角度,來詮釋佛所說的教法,產生各個 宗派與師承。透過弟子對祖師思想的闡揚與弘傳,法脈得以代代相承,正法能夠永久住世。
今日,南北傳佛教、大小乘各宗,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就是師徒之間,佛法相傳的最佳寫 照。
(一)正法得以久住
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要源遠流長的流布下去,必須依靠人來弘揚,因此 師徒的傳承十分重要。修道上,為師者須肩負起引導後學的責任,讓弟子契入真理;弘法上,
弟子要繼承起續傳衣鉢的使命,讓正法興盛久住。
1. 修道的指引
在僧團的制度下,一個人想要出家,如果沒有師父的認同,根本不被教界所接受,更遑 論剃度落髮。尤其,受戒時踏進戒場的第一關,就是要審核戒子出家、受戒,是否得到師父 的同意,面試時也會被詢問師承問題,必須這些條件都具足了,方才核准受戒。因此,即使 是身為佛子的羅睺羅,出家以後,佛陀也告訴他,要找一個師父,所以才以智慧第一的舍利 弗為師。
特別在修道上的指導,更可以看出師父的重要性。對一個出家修道者而言,修行的道路 是否正確,師父是很大的關鍵,例如:《央掘魔羅經》中記載,央掘魔羅早先奉侍邪師,奉 行邪法,結果成為人見人恨、喪心病狂的殺人魔,所幸蒙佛慈悲救度,才得以重新做人,最 後更證得阿羅漢果位。又如:《緇門崇行錄》裡的布毛侍者,依止鳥窠禪師十六年,受師一 句:「佛法此間亦有少許」,布毛一吹的點撥,方才了悟自家面目。再如西藏的馬爾巴尊者,
為讓弟子密勒日巴的黑業得以清淨,不斷給予種種苦行磨難,直至弟子成就道業為止。
《太平御覽》云:「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為師者的苦心要 求,一句話的點撥指導,往往能夠使弟子撥雲見日,除卻疑團,甚至慧命再造,因此有個善 知識的師父,道業已經成就一半了。
2. 真理的傳承
在佛門師徒的傳承裡,師父可以將法傳給許多弟子,但也會在眾多的弟子中,找一個衣 鉢傳人來繼承,以使法脈不致中斷。例如:在禪宗的傳承上,佛陀付法予大迦葉,迦葉之後 再傳阿難,阿難囑咐商那和修等等;乃至禪法傳到中國,開演為五家七宗,也都代代有傳人。
又如:中國曹洞宗的天童如淨禪師,以日本道元為衣鉢傳人,使曹洞一脈在日本得以開 宗立派,「只管打坐」的默照禪風,至今依然盛行流傳。密教七祖惠果阿闍梨,傾畢生所知,
授日本空海大法,並囑其發揚密教於東瀛,因而開創了流傳千年的日本真言宗。所以,佛教 的興亡、宗派的盛衰、法脈的存歿,與傳法弟子有莫大的關係,因此各宗各派無不慎選衣鉢 傳人。
「衣鉢」在禪宗裡,被視為傳法的信物,《景德傳燈錄》卷一載,佛陀將金縷袈裟交予 大迦葉,並囑咐等到彌勒佛降世時,再將此袈裟交予彌勒佛。又《聯燈會要》提到: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其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就是世尊所體悟甚深不可思議的真理。眾多弟子之中,唯獨 大迦葉能瞭解世尊之意,「一拈花、一微笑」,師徒心意剎那交會,「禪」就在這之間流傳 下來。
師徒間以心印心,這是一種心靈的交會,也代表了言語道斷的真理的世界。後來,佛陀 以衣鉢作為傳法的信物,直到五祖弘忍傳法給六祖惠能,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端,才取消 衣鉢信物。近三百年來,也有以記載傳承法系的「法卷」,為師徒傳承的信物。雖然隨著因 緣的轉變,傳承的信物有所不同,但師徒間注重真理的相印,卻是千百年來亙古不變。
3. 作育英才
社會上一般師徒,多數尚能做到「師愛徒、徒敬師」,但如果要做到「青出於藍,更勝 於藍」,為師者竭盡全力栽培徒弟,希望弟子能夠超越自己,有這種成就後學的寬宏胸襟者,
實屬少數。
然而在佛門裡,為了佛教的興隆,為了法脈的傳承,每一個為師者,無不希望弟子能夠 優於自己,因為唯有一代勝於一代,紹隆佛法才有指望,正法才能得以久住,故《南海寄歸 內法傳》云:「夫教授門徒,紹隆之要,若不存念,則法滅可期。」
華嚴宗三祖法藏賢首,攝取初祖杜順的《法界觀門》、《五教止觀》等實踐法門,並以
《華嚴經》為骨幹,融和二祖智儼的《搜玄紀》,完成華嚴教理的組織思想,集大成於一身,
將華嚴宗於當代弘揚至為極勝,可以說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最佳典範。
唐朝,臨濟義玄在黃檗希運座下參學,久久無法開悟。為了讓弟子有所領悟,黃檗特別 巧妙的脅迫義玄到高安大愚處參學,終於有所了悟。這種沒有利益摻雜、沒有私情牽扯、沒 有計較分別,唯有道情法愛的師徒關係,從佛陀時代延續至今,貫穿兩千五百多年的時空,
依然不變。所依靠的就是對佛法的信仰,對真理的認同,是師徒間理念的契合,更是法的傳 承。所以「子弟優於師長」,不僅是佛門師弟之道的特色,也是正法得以久住的原因。
(二)影響佛教的流傳與發展
原始佛教時代,佛陀為因應根器不同之眾生,演說了八萬四千法門。當時諸大弟子雖因 個人的性格、思想、專好,以及對教法實踐的不同,呈現出迥異的風格,但此時期仍為教法 一味的教團。
及至佛滅,弟子們將佛陀所說的教法加以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記載佛陀應機說 法,涵容八萬四千法門的三藏十二部,原是等無差別,但後世祖師有的特別尊重某一法門,
有的特別推崇某一義理,有的特別契合某一經論,並且倡導自家所崇尚的教法最為究竟,這
些思想透過師徒間代代相傳,形成不同派別系統,各個宗派因之而產生。例如:在印度有上 座部、大眾部等二十個部派的部派佛教,中觀、瑜伽為空有二宗的大乘佛教,及至中國佛教 更演繹為大乘八宗。
1. 印度部分
佛陀入滅百餘年後,僧團因為弘化範圍日廣,加之所面對的民族、語言、風俗、文化差 異愈大,因此佛弟子在佛法義理及戒律行持上,產生分歧的看法,致使教團分裂成革新的「大 眾部」,及保守的「上座部」。根據《異部宗輪論》,部派分裂的主因,為大天所提倡五事 新說;《島史》則記載肇因於跋耆族比丘倡導十事新說。佛教史上將此次分裂稱為「根本分 裂」。
爾後,教團流傳漸廣,由於師承的不一,因而對義理產生不同的解釋,加之各地多樣的 風土民情,於是大眾部和上座部,又繼續分裂成二十個部派。從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佛教 史上稱之為「部派佛教」。這時期各部派雖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但對佛教的基本教義如「三 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涅槃」等,仍持一致的看法。
部派佛教雖有著革新派和保守派之別,但大抵上皆屬於形式主義者,固守著戒律與教理,
逐漸與一般民眾形成藩籬。此外,各部派十分重視自己立論之學說,致使佛教走向偏重義理 的研究。大乘行者因而重新思惟佛陀教化的本懷,倡導慈悲利他的菩薩道,大乘佛教的弘揚 於是因此開展。
西元前一世紀,大乘佛教興起,其發展大致可分為初期、中期與後期三個階段。初期大 乘佛教有許多大乘經典產生,如:《般若經》、《維摩經》、《法華經》、《華嚴經》、《無 量壽經》等。到了中、後時期,大論師輩出,並有龐大的論書著作問世。這些經典、論書,
後來傳至西藏、中國、日本,在當地產生了獨特的大乘佛教文化。後期的大乘佛教,因為受 到印度教之密教性格,以及印度土著信仰的強烈影響,乃呈現顯著的密教化,以致逐漸衰落,
十二世紀末回教徒入侵印度後,佛教在印度也隨之滅亡。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分為兩大系統,中觀學派和瑜伽行派,興起於西元一至六世紀間。
中觀學派是以龍樹的《中論》為基礎,宣揚空觀的學派,在「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 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八不偈頌中,闡述了緣起性空的思想。
以世俗、勝義二諦,說明離開世俗諦,則無法瞭解勝義諦;若離勝義諦,亦無法證入法 性真實義。此外,從「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的中道觀,強 調不偏有、不偏空,進而從「真空妙有」中看待萬象緣起性空的本質,這些思想都是中觀學 派重要的核心理論。
到了西元四、五世紀間,中觀學派分成以佛護為代表的「具緣派」,和清辨系統的「依 自起派」。中觀思想傳入中國以後,深深影響中國佛教,除了衍生以弘揚《中論》、《百論》、
《大智度論》為主的三論宗外,天台、禪宗等各宗派中亦含有甚深的中觀思想。
瑜伽行派興起於西元四、五世紀間,為破斥大乘空宗「一切皆空」的流弊,獨幟大乘「有」
義,而成立的學派。彌勒菩薩為此派的開祖,無著及世親則是理論體系的確立者。
此派以《瑜伽師地論》為基礎,主張萬法唯識、三界唯心,認為一切存在,皆由心識所 變現。陳那為瑜伽行派之集大成者。此派的重要論述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 大乘論》、《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等書。
2. 中國部分
佛教在印度衰亡後,南傳佛教仍囿限於南亞諸國,北傳佛教則由中國進而傳入日、韓,
乃至西方國家。特別是佛教傳到中國後,隋唐三百餘年間,隨著經典的翻譯,日趨完備,以 及在當時社會的環境下,各宗派祖師的思想旨趣、修行法門、基本立場,均已成熟,因此中 國大乘八宗相繼並起,大放光彩。例如:
三論宗:自鳩摩羅什譯出三論後,門下多人弘傳,至隋朝吉藏集大成。
禪 宗:傳至初唐六祖惠能,始有宗風可言,並開頓悟南宗,一花五葉漸成五家七派。
唐中葉以後,諸宗衰微,獨禪宗得勢。
律 宗:以《四分律》為本,有法礪的相部宗、懷素的東塔宗與道宣的南山宗。尤其,
道宣以大乘教義解釋《四分律》,大興此宗,為集大成者。
淨土宗:自東晉慧遠廬山結集白蓮社起,到隋代道綽仰慕曇鸞高風,專修念佛淨業;善 導著《觀無量壽經疏》,專明念佛真義;慧日著《往生淨土集》,主張禪淨合 一。
天台宗:隋末智者承慧文、慧思「一心三觀」之法門,著天台三大部,並以《法華經》
為依據,闡揚法華思想,創立天台宗。傳至盛唐六祖湛然,確立天台嚴密教理 的基礎,被稱為天台宗中興之祖。
華嚴宗:隋末初祖杜順創「法界三觀」,傳智儼,至三祖法藏集大成,完成華嚴教理的 組織系統。其後四祖清涼澄觀、五祖圭峰宗密皆為華嚴學泰斗。
法相宗:成立於唐玄奘西行返華後,經窺基而極盛。其中《成唯識論述記》被後世唯識 學者奉為圭臬。
密 宗:唐開元年間,善無畏、金剛智來華譯經傳密,中國密宗始逐漸有組織系統,不 空繼而發揚光大,門下受密法灌頂者甚多,始終獲唐室重視,並東傳至日本。
佛陀在世時,為佛教教團之師,他親自將教法傳給弟子們,及至世尊入滅以後,分別由 以教法或戒律為師的長老們繼續傳承,佛教也因而分裂成許多學派及宗派,而各派長老復依 序傳授徒弟。所以,各宗派祖師們的思想旨趣、修行法門,就在師徒代代相承之間流傳下來,
形成今日南北傳共存、各宗派林立的局面。
四、師徒傳承的方式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親自授法予五比丘,開啟了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的師徒真理的授 受。又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唐朝馬祖道一始創叢林,以安禪侶;百丈懷海制定清規,使眾有 序。自宋代起,由於不同的住持傳承方式,便有子孫叢林與十方叢林之分,也因這個世代交 替的傳法制度,使得中國的佛教叢林,能夠傳承數十年或數十代,宗門得以隆興。
直至今日,佛教宗派林立,遍布全球,師徒間的傳承,仍然是由師父傳法予弟子,且依 照不同的傳法形式,可區分為:直接傳承與間接傳承、十方叢林與子孫叢林。
(一)直接與間接的傳承
1. 直接傳承
直接傳承是指師父親自授法予徒弟,從師徒關係的建立上來看,可分為:弟子仰慕師父,
或為師所收服,而皈投其座下;以及師父認出徒弟是個法器,苦心度化為徒兩大類。
《大智度論》卷十一記載:舍利弗因見到阿說示端莊的威儀,又聽其講述佛所說「諸法 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之理,因而對佛陀心生景仰。於是,偕同目犍連,率領五百位弟子,
至竹林精舍皈依佛陀。後來,舍利弗、目犍連兩人都成為佛陀的上首弟子。又修持苦行的大 迦葉,蠻荒佈教的富樓那,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也是因仰慕師名,聽聞佛法,而皈投佛陀座 下。
印度大乘時期的馬鳴,最初學法於外道,後與脅尊者對論,深有所感,轉而皈依佛門,
禮拜脇尊者為師。在《提婆菩薩傳》中提到,提婆初習婆羅門學說,他參謁龍樹,原想與之 辯論,一較高下。不料,龍樹卻令弟子端碗滿水置於其前,表示自身佛性具足,如水一般,
滿而不溢;提婆即以一針投入水中,回應法爾如是,一探到底,兩人因而欣然契合。龍樹當 下印可提婆,提婆亦深為龍樹的智慧所折服,禮拜龍樹為師,潛心鑽研大乘教說,成為龍樹 眾多弟子中,最傑出的一位。後來更代師辯論,破斥外道,振興佛教。
中國禪宗的慧可,曾在嵩山少林寺參謁達摩,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記載,慧可為了求 道,徹夜立於雪中,直至天明,仍不被允許入室,便以刀自斷左臂,表示求道的決心。達摩
知其為法器,因此接納為徒,並講說安心之道。後來,慧可繼承達磨衣鉢,成為中國禪宗二 祖。
其後如:僧燦師侍慧可、道信禮僧燦為師、惠能得法於弘忍、百丈懷海受馬祖道一調教,
師徒關係皆屬仰慕大師、皈投座下之類型。從禪宗的發展史上來看,由於禪門盛行雲水參學,
諸多禪僧透過尋師訪道,藉由大師的啟發指導,進而悟得佛法心要,繼承宗派法脈。因此,
禪宗裡的師徒傳承,大部分都屬於慕師求法的直接傳承。
空海在唐朝時期來華,向青龍寺惠果阿闍梨學法,得法之後,繼承衣鉢,為密教付法八 祖。回國後,創立真言宗,使密宗從中國分燈至日本,是為日本密宗之開祖。又密宗祖師傳 法予弟子,須經過密法灌頂的儀式,毋庸置疑,密宗的師徒傳承是屬於直接傳承。此外,天 台宗從三祖慧思至九祖湛然,皆是弟子皈投師父,直接傳承的典型代表。
《佛祖歷代通載》裡記載:禪宗四祖道信度化五祖弘忍的因緣。
五祖本一栽松道者,四祖云:「汝已年老,可再來,吾當忍死以待。」五祖遂至濁港 江頭,見一女問投宿,而受孕托生,謂之黃梅無姓兒。既而傳法於五祖,黃梅法席七 百高僧……
從這段文字可以得知,四祖道信與五祖弘忍,兩人的師徒關係,起源於與栽松老人的前 世之約,因此道信收無姓兒為徒,帶回寺中予以教導,賜法名弘忍。弘忍一生也未讓道信失 望,繼承其師衣鉢,努力發揚禪風,開創「東山法門」,接引無數學人,最後成為一代宗師。
唐朝開元年間,馬祖道一在南嶽衡山傳法院習禪。據《景德傳燈錄》記載,懷讓知其為 法器,特別前去化導,問道:「大德坐禪圖什麼?」
馬祖答︰「圖作佛。」
於是懷讓拿起一塊磚,在庵前的石上磨。
馬祖覺得很奇怪,便問︰「磨磚作什麼?」
懷讓道︰「磨磚作鏡。」
馬祖道︰「磨磚豈能成鏡?」
懷讓道︰「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又豈得成佛?」
磨磚作鏡的教示,使馬祖豁然契悟,禮拜懷讓為師,親侍達十年之久,且馬祖也是唯一 承嗣懷讓心印的弟子。後來,馬祖在江西極力闡揚南嶽系禪風,並於南康龔山聚徒說法,始 創叢林。
窺基是玄奘的上首弟子,由於曾任長安大慈恩寺住持,因此有「慈恩大師」之稱。《宋 高僧傳》卷四提到,窺基十七歲時,玄奘要度他出家,其父雖已答應,窺基仍予以拒絕。後 經玄奘再三勸請,才勉強同意,且提出三項要求,即「不斷情欲,不斷葷血,過中可食」。
玄奘以「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於是先行答應,因此經常可見窺基行駕三車,前 車載經論,中車自乘,後車載家妓、女僕、食饌,遂有「三車法師」之稱。然而,隨著時間 流逝,窺基日漸深入法義,加上玄奘的關心化導,窺基對自己的行為深感慚愧,於是毅然拋 棄三車,成為一個持戒嚴謹的出家人。窺基畢生著述甚多,有「百部論師」之稱,是佛教思 想史上的一代大師。
2. 間接傳承
間接師承主要在強調,指師徒間對法的相契與認同。雖然師父未親自傳法給弟子,乃至 師徒二人身處不同朝代,相隔時空久遠,無有見面之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師徒關係猶能建 立,端賴師徒二人對真理有共同的體證,弟子對師父的思想理念能夠予以認同。
例如:淨土七祖省常因仰慕慧遠遺風,於是在杭州西湖昭慶寺結社念佛,號「白蓮社」,
後改為「淨行社」。此外,更集眾千餘人,共同於佛前立下誓願,發願「廣行菩薩道,往生 西方」,往昔廬山白蓮社盛況因而再現。事實上,慧遠、省常兩人相隔五百餘年,若非理念 認同,法上相契,廬山蓮社的盛況,如何能夠再現?
特別是淨土宗的傳承,不像其他宗派有師徒授受的法系,因此沒有祖師的直接傳承系統。
一直到宋朝,石芝宗曉將歷代弘揚淨土法門,有重大貢獻者,如:慧遠、善導、承遠、法照、
少康、延壽和省常諸位大師,列為蓮宗七祖,才開始有淨土宗的法系出現。到了明代,雲棲 袾宏、蕅益智旭被列為第八、第九祖。清代則有行策、省庵、徹悟等諸大師為第十、十一、
十二祖。近人則推印光大師為第十三祖。因此,中國大乘八宗裡,在師徒傳承上,屬於間接 傳承的,應以淨土宗為最。
另外,天台宗二祖慧文,因閱讀龍樹所著《大智度論》,至「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 智,一心中得」時,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的妙旨。又讀《中論》至〈觀四諦品〉,
頓悟空有不二的中道義,因而成立了空、假、中三諦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觀」的觀法。慧
文的思想體系,來自於《大智度論》、《中論》,可說得法於龍樹,因此龍樹被尊為天台宗 初祖,而龍樹、慧文成立間接傳承的師徒關係。
明代律宗的如馨,於攝山棲霞寺出家,因讀《華嚴經》〈菩薩住處品〉,立誓從文殊菩 薩受戒,遂至五台山,夙夜虔勤懇求,終於感得文殊菩薩在雲端授戒,從此頓悟心地法門,
悠遊於大小乘律法之中。畢生駐錫靈谷、棲霞、甘露、靈隱等寺,開壇授戒三十餘處,徒眾 萬餘人,再興南山律宗,是為一代宗師。
一代高僧弘一,初修淨土,在參訪多處名山大寺後,深感律法不明,佛教難以發展,於 是發憤鑽研律學,以弘揚南山律宗為己任。他遍考中外律叢,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著有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等書,且創辦「南山律學院」,以延續律宗法脈。大師在律學上的 成就,以及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受到現代學者一致的肯定。
唐代道綽上承曇鸞的思想,為唐代初期淨土教開拓者。此段師徒因緣,起源於隋朝大業 五年,道綽來到曇鸞創建的玄中寺,因見曇鸞和尚碑文深受感動,轉而皈向淨土信仰。道綽 一生講說《觀無量壽經》二百回以上,主張不論出家、在家,均以念佛為要。尤其,道綽在 念佛時,必數小豆粒,稱為「小豆念佛」,這也是中國念佛數珠的濫觴。曇鸞生於南北朝時 代,與道綽相隔百餘年,他們的師徒之緣,締結在淨土思想上,說是間接,但也是直接。
據《宋高僧傳》記載,淨土五祖少康在貞元初年,抵達洛陽白馬寺,見殿上有物放光,
取而閱之,乃是善導大師的〈西方化導文〉。少康十分歡喜,默然祝禱:「若我與淨土有緣,
願此軸文再現光明。」果見金光閃耀,其中有化佛菩薩無量。少康於是前往長安光明寺,在 善導大師影堂瞻禮祈願,忽見善導像化為佛身,告訴他:「汝依吾教,廣化有情,他日成功,
必生安養。」少康因而專修念佛。後又至睦州烏龍山開淨土道場集眾念佛,他每念佛一聲,
口隨出一佛,念十聲出十佛,時人稱之為「後善導」。
(二)子孫叢林與十方叢林
叢林通常指禪宗寺院,因此又稱禪林。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仿照禪林制度,稱為 叢林。中國禪宗自六祖惠能以後,百餘年間,禪徒僅以道法相授受,且多居岩穴之處,或有 寄住於律宗寺院者,也常發生齟齬,因此馬祖創立叢林,百丈制定清規,叢林制度才大致完 備。
及至宋朝,叢林依住持繼承制度的不同,分有:甲乙徒弟院、十方住持院、敕差住持院 三種。「甲乙徒弟院」是指由住持所剃度的弟子依序傳承;「十方住持院」即請諸方名宿來 住持;敕差住持院則由朝廷給牒任命住持。
由於甲乙徒弟院採師徒相承的世襲制,所以又稱為制度叢林或子孫叢林。十方住持院,
則因住持之任命,不拘師徒關係,且拔擢自十方之高僧大德,因此又稱十方叢林。後世大體 沿用此一制度,並無太大變動,惟敕差住持院已不復存。
此外,十方叢林又可分為傳法叢林與選賢叢林,如:鎮江金山寺的住持,即依法系相傳,
稱為「傳法叢林」;寧波天童寺自清末寄禪重興後,改為十方選賢制度,稱為「選賢叢林」。
無論是公天下的十方叢林,或是合於民主程序,由剃度徒中推派人才的子孫叢林,藉由 這個世代交替的傳承制度,使得中國叢林能夠平順興隆,延續到千百年後的現代。
五、師徒間的道情法愛
《四分律》云:「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看;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意。展轉相敬,重相 瞻視,如是正法便得久住。」師愛徒,徒敬師,彼此以禮相待,真誠尊重,這就是師徒間的 道情法愛。有時,師徒之間的情誼,更勝於世間的親情。今日,佛教的流布能夠歷經千年、
傳遍寰宇,師徒間的道情法愛是股很大的支撐力量。以下從四個角度,來敘述師徒間的道情 法愛。
(一)師父對徒弟的關愛
為因應個人根機之不同,佛陀給予弟子們的不同教育,皆以啟迪智慧、開展佛性為原則。
及至後代,祖師們教育弟子,也都秉承佛陀的精神,開展出各家不同的教育法。從歷代高僧 傳及禪門公案中,可以看到有時師父給予弟子軟言愛語,有時又是種種無情的棒喝磨練,這 些看似無情、實為有情的教育方法,蘊含了佛門師徒間深厚的道情法愛。
出生首陀羅族的優婆離,為佛陀理髮時,經由佛陀指導如何剃髮,漸次由初禪進入四禪 的境界。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在佛陀講經時打瞌睡,受到佛陀的呵斥,因而激起精進向 道之心,證得天眼神通。為使羅睺羅改正說謊的習慣,佛陀以洗腳水和盆子為喻,嚴厲教誡 羅睺羅,因而使其欣然改過,修得密行第一。
晉朝法遇,因弟子飲酒僅以處罰了事,未將之逐出師門,而收到老師道安寄來的荊杖,
於是法遇鳴椎集眾,受杖自責,以領師訓。禪宗五祖弘忍密付衣法於惠能,唯恐其他弟子不 能接受,為衣鉢而引起爭奪,因此催促惠能連夜離開,弘忍更親自搖櫓送惠能過江,師徒之 間因而留下「迷時師度,悟時自度」的佳話。
玄奘大師為接引宿植佛緣的窺基,以三車權巧度化,造就出中國的「百部論師」。百丈 懷海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樹立叢林千古的楷模。趙州以吃粥喝茶、我
去小便一事,告訴學人禪重親證體悟。日本仙崖深夜站在牆邊,等候翻牆外遊的學僧歸來,
禪師以關愛代替責備,感動學僧從此不再犯過。
宗喀巴的師父敦珠仁欽,為磨練弟子堅強的意志,毅然捨下師徒之情,命宗喀巴至路途 艱辛的西藏高原參學訪道,不意此別竟成永訣。爾後,宗喀巴為感念其師,日日供祀,不曾 間斷。星雲大師的師父志開上人,平日課徒嚴格,不假辭色。一次大師有病,他的師父特地 差人送來半碗鹹菜,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師父的關懷讓大師感動流淚。他和淚吞下這半碗 鹹菜,心中立誓將來要弘揚佛法以報師恩,也奠定大師盡形壽為佛教獻身命的決心與毅力。
(二)弟子對師父理念的實踐
在《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裡提到:「謂弟子事師,當有五事:一者、當敬難之;二 者、當念其恩;三者、所教隨之;四者、思念不厭;五者、當從後稱譽之。」其中,當念師 恩,所教隨之,就是弟子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實踐師父的理念。
宋朝懷志謹遵老師真淨克文的遺訓,堅拒住持領眾,拋名利於腦後。隋朝灌頂天資聰穎,
能日記萬言,曾長期隨侍天台智者,記錄、結集其講說之經教,因而使大師的智慧與天台宗 的教學能流傳至今日,這正是弟子對師父理念的實踐。
另外,佛圖澄、道安、慧遠這一派系的師徒相承,也是弟子實踐師父理念很好的例子。
佛圖澄是來自印度的高僧,他以神通降服殘暴的石虎、石勒,因此多數人對佛圖澄的所知,
僅限於他廣大的神通。事實上,佛圖澄在僧才的培育、寺院的建立也很有貢獻,例如:上萬 個弟子在佛圖澄座下學習,而其中表現最傑出的,首推道安。
在佛教界有著偉大成就的道安,由於身材矮小,面目黝黑,長得其貌不揚,因此剛出家 時不為師父所重視,日日到田裡工作。直至道安向師父要經典來研讀,師父才驚覺弟子是個 法器。雖然道安的師父無太大才學,卻有栽培弟子的正知正見,他讓道安到外地尋師問道,
因此道安才有因緣至佛圖澄座下學習,並繼承法統。
東晉時期,北方大亂,道安率領四百餘位弟子避難於諸方。遷徙之中,道安仍孜孜不倦 教育弟子,一路上生活頗為艱困。抵達襄陽後,由於道安的高妙智慧及深厚佛學,讓荊州刺 史桓豁、襄陽鎮守朱序、宣威將軍郗超等人心生景仰,因而獲得護持供養,後來更創建了檀 溪寺。道安常在弟子有了一定成就後,令其至各地弘法,亂世之中,師徒分離,往往一生就 此告別,不復再見,心中不免覺得不捨。
除了教育弟子以外,道安大師在當時看到佛經的混亂,深覺目錄學的重要性,因而對經 典加以考證,完成中國的第一本佛典目錄《綜理眾經目錄》。今日我們對經典的譯者、年代 等資料,能夠如此清楚,應歸功於道安大師。
此外,道安在整理經典的過程中,發現應有更多的經典,以及更正確的經典解讀,他渴 望這方面的問題能夠獲得解決,因而想到龜茲國的鳩摩羅什。當時道安受到朝野的尊重,他 向苻堅推薦鳩摩羅什,苻堅立即令呂光帶兵迎請。得到羅什的呂光,率兵返國途中,得知苻 堅兵敗被殺,遂於涼州自立為王。一代大師鳩摩羅什,就此被呂光軟禁於涼州,長達十六年 之久,直至姚興打敗後涼,才將羅什送到長安。遺憾的是,當羅什抵達長安,當年提議邀請 羅什的道安,已經不在人世。
雖然如此,道安的弟子慧遠仍深記師父的志願,繼續與羅什保持往來。由於當時慧遠已 在廬山結社念佛,且發誓終身不下廬山,因此便以書信和羅什討論佛法大義,後來這些信件 被結集成《大乘大義章》。此外,慧遠還派遣弟子前往羅什座下學習;歷史上「生公說法,
頑石點頭」,有名的竺道生,就是慧遠派去羅什處學習的弟子,後來竺道生在佛教史上,也 有很大的貢獻。即使在艱困的環境下,慧遠仍堅持要完成道安的志向,這種不受時空影響,
弟子對師父理念的堅持,正是佛門師徒關係的珍貴之處。
佛圖澄傳法道安,道安傳法慧遠,此派傳承的道風,非常嚴格,必須持守戒律。慧遠晚 年,老邁生病,弟子為他準備藥用豉酒,但慧遠以持戒為重,堅持不用。於是,弟子又準備 米汁、蜜水,慧遠要求弟子查閱律藏,確定是否可以飲用,然而律文尚未查出,慧遠就已圓 寂。
既然慧遠這一派對於戒律的持守是如此嚴謹,那麼他們又如何來接受鳩摩羅什呢?受姚 興尊禮為國師的羅什,居住在富麗堂皇的長安逍遙園,甚至傳說姚興送十個女子給羅什,以 留下智慧的種子。姑且不論這件事是否真實,但對一個高僧而言,總是一種傷害。持戒嚴謹 的慧遠,為什麼依然能夠與流言下的羅什,相互尊敬往來?這是因為兩人都以真理為重。
此外,羅什為何甘受這樣的流言?當羅什抵達中國,已是五十高齡,想要翻譯的經典何 其多,無奈有限的生命何其短,再者身為外國人的羅什,倘若想在中國弘法,必須依賴國主 姚興,尤其譯場裡三千多人的開銷,更需要國家的支持。所以,羅什以個人的傷害,換取佛 法的流傳,這與道安「不依國主,法事難立」的理念相同,也是高僧在個人與佛法之間取捨 的智慧。
(三)師徒間不離不棄的情誼
《勸發菩提心文》中說:「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 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于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所以,父母給我以 色身,師父對我則有法身慧命的再造之恩,而佛門中的師承觀念,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師徒間的情誼,非世俗知見所能理解,有時師徒的道情法愛,更勝於世間的親情。
《西天目祖山志》記載:晉朝法曠禮拜曇印為師,一次師父罹患重病,命在旦夕,法曠 為了救護其師,於是七日七夜代師禮懺,無有間斷,因而感得佛力加持,五色光明照耀,曇 印病遂痊癒。《佛祖歷代通載》也寫道:元朝印簡八歲禮拜中觀沼公為師,十八歲那年,元 兵南下寧遠,眾人紛紛逃逸,唯獨印簡不肯離去,侍師一如平常。中觀規勸弟子說:「吾迫 桑榆,汝方富有春秋,何當玉石俱焚,宜自逃遁。」印簡流淚回答:「因果無差,死生有命,
安可離師茍免乎?」即使面對險惡的環境,印簡寧捨身命,也不肯離師去,充分流露師徒間 不離不棄的感人情誼。
《景德傳燈錄》卷五記載:南陽慧忠國師感念侍者為他服務三十年,希望幫助侍者開悟。
一天,國師忽然喚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國師,什麼事?」
慧忠無奈地說:「不做什麼。」
過了一會,國師又叫道:「侍者!」
侍者還是回答:「國師,什麼事?」
慧忠又無可奈何地道:「不做什麼。」
如是多次,慧忠於是改口叫侍者:「佛祖!佛祖!」
侍者茫然不解地問道:「國師,您叫誰呀?」
不得已,慧忠只有明白開示:「我在叫你!」
侍者聽了,急忙說:「國師,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這時候,慧忠對侍者慨嘆:「將來可不要怪我辜負你,是你辜負我啊!」
侍者聽了仍然強辯:「國師,不管如何,我都不會辜負你,你也不會辜負我呀!」
慧忠道:「事實上,你已經辜負我了。」
從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慧忠國師愛護徒弟之心,一次次不厭其煩的引導,一回回不肯放 棄地點醒,希望能夠幫弟子早日開悟。無奈侍者無法體會國師的心意,不肯直下承擔,實在 非常可惜。
(四)師徒互為師
佛門裡自古以來就有「不輕後學」的主張,師徒彼此互為解脫道上的善知識,菩提路上 的法眷屬,因此師徒間的關係便是「三分師徒,七分道友」,師可以為徒,徒也可以為師,
互為師表,彼此提攜。
前面提到的鳩摩羅什,為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他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入道,遊學天竺,
遍參名宿。曾拜小乘槃頭達多為師,後來於沙勒國遇大乘名僧須利耶蘇摩,改學大乘法義,
回國後力宣大乘佛法。
槃頭達多得悉弟子改投大乘,特地前來詰問,羅什藉機反為其師陳說大乘之理。經過月 餘,槃頭達多覺悟大乘之妙,轉禮拜羅什為師,並且說道:「和尚是我的大乘師,我是和尚 的小乘師。」羅什與槃頭達多互為大小乘師徒一事,在教史上傳為千古美談。
《五燈會元》卷四記載,古靈悟道之後,有感於剃度恩師的引導,決定回去度化未得道 的師父。有一次,師父在洗澡,古靈為其拭背,忽然說道:「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聖。」
師父聽了回頭一看,古靈趕緊把握機緣又說:「佛雖不聖,還會放光!」可惜師父仍不開悟,
只覺徒弟言行異於常人。
又一次,師父在窗下讀經,有隻蒼蠅因被紙窗擋住,怎樣也飛不出去,反把窗戶撞得直 響。古靈因而觸動禪思,說道:「世間如許廣闊,鑽他驢年故紙。」又作了一首詩偈:「空 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暗示師父參禪應該從心地下功夫。師 父見這個參學回來的弟子,言語怪異,問他什麼道理?於是古靈將悟道之事說出,師父感動 之餘,便請他登台陞座為其說法。古靈以報恩之心來為師說法,師父在真理之前拜弟子為師,
這種互為師徒的道情法愛,於此間充分流露。
有位信徒到寺院禮佛後,便至客堂休息,才坐下來,就聽到年輕知客師對年老的無德禪 師說:「師父,有信徒來了,請上茶!」
不一會兒,年輕知客師又道:「師父,佛桌上香灰太多了,請把它擦拭乾淨!」「拜台 上的盆花,別忘了澆水!」「中午別忘了留信徒用飯!」
信徒見到年老的無德禪師,在年輕知客師的指揮下,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實 在看不過去,就問無德禪師:「老禪師,知客師和您是什麼關係呀?」
無德禪師非常得意答道:「他是我的徒弟呀!」
信徒十分不解地問:「既是您的徒弟,為什麼對您如此不禮貌?一下子叫您做這,一下
老禪師非常欣慰道:「我有這樣能幹的徒弟,是我的福氣。信徒來時,只要我倒茶,不 用我講話;平時佛前上香換水都是他做,我只要擦一擦灰塵;他只要我留信徒吃飯,並不叫 我去煮飯。寺內上下一切都是他在計畫、安排,這給我很大安慰,否則我就很辛苦了!」
信徒聽後,仍不甚瞭解,滿臉疑惑地問道:「不知您們是老的大?還是小的大?」
無德禪師道:「當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有用呀!」
無德禪師認為,師徒的輩分是其次,最重要每個人必須恰如其分,對常住有所貢獻,因 此他讓年輕人來做住持,自己來端茶。在這種情形下,師徒關係不如常住來得重要,也正如 星雲大師在《如何做個佛光人》中提到的「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六、結語
古往今來,流傳了兩千多年的佛教,能夠遍及五大洲,正是因為有了師徒的傳承,佛法 才能源遠流長。也因為這份佛門師徒的關係,為人世間勾勒出多少美妙的情景,為人際間增 添了多少動人的溫馨。修道者的師徒關係,在一般人認為是嚴肅、刻板、冷酷、毫不留情,
但如佛光山牆上所貼的標語:「僧情不比俗情濃」,佛門的溫情是不同於世俗呀!
佛光山是臨濟宗的法脈,星雲大師是臨濟宗的傳人。大師非常善於觀機逗教,往往幾句 簡短的對話,弟子就能深刻感受到大師的關懷與教育,例如:過去,佛光山北海道場的一位 當家,為了打通道場附近的馬路,因此買地拓寬,大興工程,深深覺得很有成就感。
一天,這個弟子特別請大師來看工程,得意的問道:「師父,您看怎麼樣?」
大師看到現場數部的怪手、推土機,比高速公路工程的聲勢還浩大,只說了一句:「我 看到新台幣。」
大師在開山時,曾說過:「吃不窮,穿不窮,算盤不到一生窮。」他很在意金錢的使用 是否正確。對於這位弟子,大師只是簡單的一句話,讓弟子自己去參,這是多美的一句話。
此外,大師也很體諒弟子,雖然每個人都領有常住的單銀,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足夠使用,
只有少數一些人會因特殊狀況而不足。但為了讓弟子保有尊嚴,師父有時會在集合之後,找 個隱密的地方,把錢放在那裡,然後要弟子們一個個依次進入,有需要用錢的人,可以直接 拿走。大師相信弟子不會貪心,只取所需,而弟子拿錢的時候,也體會到師父的用心,因此 只取所需,不會貪心。
再如:傳統的寺廟,弟子偶犯小錯,皆是以佛前跪香來處罰。但大師認為:在佛前禮拜,
是多麼神聖莊嚴的事,怎麼用它來處罰人,因此大師改以睡覺來處罰弟子。起初,有些人認 為睡覺很好,可是一天、兩天……這樣睡下去,別人在拜佛,自己在懈怠,任誰都會深感慚 愧。所以,弟子們認為睡覺的處罰方法,既好用又有效。
從這些事可以看出佛光山的師徒關係,弟子們認為師父既慈悲又有威德,因此雖然大師 常對弟子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而佛光山的弟子卻認為:「一朝為師,終生為父」。
在本文裡,我們從師徒間「亦師亦友、終身道侶」的情懷,看到「佛門的師徒關係」;
從教史上「佛法流傳、宗派開演」的記載,得知「師徒傳承的重要性」;從「傳承制度、叢 林類別」的差異,瞭解「師徒傳承的方式」;從僧傳裡「師愛徒、徒敬師」的事蹟,感受「師 徒的道情法愛」。
佛滅以後,佛教在縱向的流傳上,依靠師徒間的代代相承,正法因而得以綿延久住;在 橫向的發展上,原本一味的教團,因後世佛弟子對法義的不同詮釋,及師承的不一,開演成 各宗各派。今日佛教能夠遍傳全球,世代交替的師徒傳承,有著不可磨滅的深刻影響。
【參考書目】
1.《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2.《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3.《四分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4.《五燈會元》,《卍續藏》第一三八冊。
5.《央掘魔羅經》,《大正藏》第二冊。
6.《緇門崇行錄》,《卍續藏》第一四八冊。
7.宋‧李昉等編纂,《太平御覽》一千卷。
8.《景德傳燈錄》,《佛光藏‧禪藏》。
9.《聯燈會要》,《佛光藏‧禪藏》。
10.《南海寄歸內法傳》,《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11.《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12.《提婆菩薩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13.《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14.《宋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15.《佛說尸羅六方禮經》,《大正藏》第一冊。
16.清‧實賢,《勸發菩提心文》一卷。
17.《付法藏因緣傳》,《大正藏》第十五冊。
18.星雲大師,《佛教叢書(三)‧佛陀》(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19.星雲大師,《佛教叢書(四)‧弟子》(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20.星雲大師,《佛教叢書(六)‧宗派》(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21.星雲大師,《佛光教科書(三)‧菩薩行證》(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
22.星雲大師,《佛光教科書(五)‧宗派概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
23.星雲大師,《佛光教科書(六)‧實用佛教》(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
24.星雲大師,《星雲禪話一》(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六月)。
25.星雲大師,《星雲禪話二》(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六月)。
26.星雲大師,《星雲禪話三》(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27.星雲大師,《星雲禪話四》(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28.星雲大師,《星雲說偈一》(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二年十一月)。
29.星雲大師,《星雲說偈二》(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年八月)。
30.慈怡法師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六月)。
31.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一九九四年一月)。
32.盧淡蔡編纂,《佛典精華錄》(台北:天華出版社,一九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