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文與科技發展期末歷程檔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文與科技發展期末歷程檔案"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人文與科技發展期末歷程檔案

文學院學士班第一屆.侯皓為

2021 年 1 月

我將這學期的講座做統整和分類,最後歸納出四個議題和兩個解決方向。

壹.環境議題 相關講座:SDG3、SDG12、SDG13、SDG14

講座或學習影片

SDG3 https://ustv123.com/蓋茲之道:疑難解法-線上看/

SDG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YfeGZjerU (授課影片,不外傳)

SDG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54bhUFs29E (授課影片,不外傳)

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歷史,只是到工業革命後破壞的影響力變得更深 遠。人類破壞的範圍已經不再只是陸地,海洋和天空也進入汙染範圍。即使人類發現了事情 的嚴重性,卻似乎很難阻止環境變遷的腳步。如同童慶斌教授所說的,氣候變遷往往令人難 以預測,發生的災害都有過去人類從未遭遇過的破壞力。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定 義,其處理的氣候變遷是指人為活動直接或間接改變大氣組成,並高於正常的自然變異。大 氣的污染和破壞是很難恢復的,而且至少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人們似乎仍對此抱持不太在 乎的心態;因為覺得氣候變遷不會直接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寧願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 也不想為環境出一份心力,不管是企業還是一般民眾都是如此。

陳建中教授所講的負責任生產和消費就是在探討這個問題,民眾是危機意識不足,企業 則是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最重。王俐容教授提到的食物商品化與工業化就是一個例子,企業只 重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責任。如果能像蓋茲經營微軟的方式一樣,將企業的獲利拿一部份來 幫助社會,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那人類的未來也會走上更好的路。

不只企業,還有政府和學界,彼此應該更有效的合作。如吳靖國教授所說的例子,海洋 環境的永續經營需要學界來提供教育,並由政府來推動,然後由企業來實踐。環境保護的責 任屬於每個人,因為沒有人能脫離地球的生態環境,生態學的英文是ecology,其中的 eco 是 希臘語中「家」、「住所」的意思,因此大自然是我們的家,保護它是理所當然的。

貳.能源議題 相關講座:SDG3、SDG7

講座或學習影片

SDG3 https://ustv123.com/蓋茲之道:疑難解法-線上看/

(2)

2

SDG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gZdlcejLA (授課影片,不外傳)

能源和生活息息相關,如同吳春桂教授所說,科技進展不是因為現有資源不夠,而是因 為人類希望更舒適的生活。但科技卻被人類濫用,導致負面的後果,當人們開始警覺後,卻 礙於各種原因使能源問題無法解決。如蓋茲在紀錄片中提到他對能源議題的關注,他認為乾 淨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技術無法直接替代任何傳統能源消耗,因為目前人類仍大量仰賴火 力發電,新興的能源利用如地熱發電、潮汐發電則產量太少不成氣候,而生質能的利用甚至 會造成糧食價格暴漲。即使這些替代能源真的能大量產出,除了無法生產出足夠的電池來儲 存所有的能量外,各種替代能源也有設置地點的限制,無法使全球所有地區都受惠。如張一 知教授就提到能源分布不均的問題,當許多開發中國家缺乏電力時,歐洲在風季的風力發電 卻太多,甚至出現花錢請別國取電的情況;這又造成歐洲內部的能源問題,比如德國就符合 上述情況,但當真正需要用電時,德國又要向別國買電,因此德國的電價貴。那台灣面臨什 麼問題呢?

台灣面臨的問題有用電高峰期和風季不同、用電量太高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全世界 也面臨的問題,就是電網的設置被阻止。藉由電網的設置,可以減少運輸電力時的能源耗損,

但既得利益者如台電會反對這項計畫的進行,因為台電本身已經有一套電網,因此不想再替 換。而在蓋茲的故事中,蓋茲在推動安全核能的計畫時也被美國政府阻止。

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人文和科技是息息相關的,人文的因素會決定科技發展的方向,

既得利益者會阻止科技的創新以維護自己的利益,或是政治勢力會介入科技發展,使科技發 展的方向符合政治利益和目的。在公共建設史當中,類似的例子也相當多,比如紐約長島地

1 我的筆記—食物商品化與工業化

(3)

3

區的高架橋高度特別的低,公共巴士根本無法通過,原因竟然是出自種族歧視,因為設計者 知道黑人和窮人通常都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只有中上階層白人買得起小汽車。所以從能源等 公共建設和政府社會的關係做延伸,也可以得知在科技的議題上,人文因素是不能被忽略的。

參.教育議題 相關講座:SDG4、SDG10、SDG12

講座或學習影片

SDG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grg2dq-8A (公視:未來學校)

SDG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gq-sSps36M (授課影片,不外傳)

SDG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f0xtmgVGI (授課影片,不外傳)

現在的社會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教育有很大的探討空間,如許宏儒教授提到的,

優質教育追求的不是平等(equality),而是公平(equity)。學生應該要有多元學習和適性發 展的機會,還要有正向的差別待遇。關於這點我的體會很深,我不知道現在小學的情況怎麼 樣,但至少就我的經驗來說,台灣學生從國小開始就被分數和排名所評價,而國中會考和大 學學測以及指考這段時間更是如此,這種體制把人的價值限縮到特定幾個領域,使有不同專 長的學生在這種體制下只會感到挫折。台灣和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很像,都是課業壓力大的教

2 各國平均電價(圖片來源:張一知教授的PPT)

(4)

4

育模式,而新加坡和芬蘭的教育體制差很多,但兩國的PISA 成績卻都名列前茅。我一直很困 惑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到底要以哪種體制為模範?

我認為新加坡模式可以在學業方面的表現和芬蘭不相上下,但學業以外的能力新加坡是 比不上芬蘭的,因為孩童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如阮啟宏教授提到的例子,孩童的自我控制 能力對長大後的表現有很重要的影響,而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就是增加生活的樂趣、體 適能、團體歸屬感和支持、建立自信和自我認同等等,這些明顯都是新加坡教育模式所欠缺 的,反而芬蘭教育模式才能做到。長期處在高壓的學習環境,並用分數排名決定學生的價值,

會使孩童不易形成自我認同,也不會有團體歸屬感,因為同學都是競爭對手。阮啟宏教授也 提到國高中時期是大腦基因表現最明顯的時候,因此最容易發生精神分裂,但對新加坡這種 傳統東方教育模式的國家來說,這時期也是學生競爭壓力最大的時候。

3 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圖片來源:阮啟宏教授的PPT)

總結來說,我認為新加坡這種教育體制忽略了孩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當孩童的生活作 息因為過於繁重的課業而受影響,學習效果也會跟著受影響,因為這本來就不是正確使用大 腦的方法。正確的大腦使用方法應該要有規律的運動、良好的睡眠、均勻的飲食、好奇心和 熱情等等。而其中飲食的部分。如同王俐容教授所說的,食育是智育、德育、體育的基礎,

對孩童的身心成長更有重大影響力。根據日本食育基本法研究會的說法,食育對全體國民都

(5)

5

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孩童的身心成長、人格養成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是培養國民終身身心 健全和豐裕人生的基礎。因此食農教育的推廣也是各國的教育計劃中很重要的一項,而食物 這方面也有很多的問題,例如過度耕作造成環境的破壞、毒物經過生物累積危害人體、企業 的剝削等等,這些都會對孩童造成影響,不能忽視之。

肆.社會不平等議題 相關講座:SDG2、SDG5、SDG10、SDG12

講座或學習影片

SDG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VTNivFq44Y (授課影片,不外傳)

SDG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gq-sSps36M (授課影片,不外傳)

SDG12 https://www.dailymotion.com/video/x137db4 (解構企業)

我們都希望有個完美又平等的社會,但如阮啟宏教授所說的,每個人天生大腦的不同就 會造成不平等的問題,而現實社會的制度也同樣是不平等的。人們努力想找出一個建立良好 社會的方法,如同丁乃非教授提到的,從很久以前人類就在探討烏托邦的形式,大部分的烏 托邦構想都會和當時的社會問題有關,從《她鄉》這本書就可以看出很多議題。例如《她鄉》

的作者認為人文社會和科技可以成為一體,但經濟和商業活動卻被排除在外,女性在她鄉可 以身兼多職,但不會是商人,因為作者認為資本主義會造成不平等。可見當時的社會除了性 別平等問題外,企業和商人的壓迫問題也非常嚴重。

4 大腦使用手冊(圖片來源:阮啟宏教授的PPT)

(6)

6

而根據陳建中教授的課前影片「解構企業」,可以發現企業擁有很大的權力,企業享有的 權利使它彷彿就是一個人,甚至美國在南北戰爭後的自由權大部分都用在企業,而不是黑人。

但企業卻利用它的權力不當謀取利益、剝削、破壞環境。以劉昌宇教授舉的例子來說,在畜 產的生產上,會用到一些化學物質,如萊克多巴胺等等,有些企業會濫用化學藥劑加工來牟 利,造成消費者的健康問題,並使社會陷入不安的情緒當中。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不平等,

因為業者和民眾在相關知識上是不對等的。同樣的,商人和生產者、男人和女人這些我們日 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是會有不平等的狀況發生。

事實上,真正的平等是相當難達成的,人們提出了各種解決方案,但每個人有自己的利 益,很難兼顧到所有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優勢地位的人願意盡一份心力,將它的部分優勢 分享出去,或至少願意聆聽不同的聲音並展開溝通,畢竟社會是所有人共同享有的;如果社 會只有某群人在掌握優勢,那對社會的發展也是不利的。我們的生活環境算是好的,還有很 多生活條件更不好的人,可以從自身開始做起,幫助周遭的人,而當世界上每個人都有這樣 的觀念的時候,世界就會很不一樣。

5 我的筆記—她鄉

(7)

7

伍.我們可以怎麼做

 向大自然學習

如吳靖國教授所說的,所有生命的開展都和環境有密切的關係;高永旭教授更提到許多 科技的發展都是從觀察大自然而得到啟發,也就是所謂的「生物啟發」(Bioinspiration)。而當 環境發生變化,大自然總能自我回歸到平衡的狀態,它有它的一套原則,我們除了在大自然 的機制中尋找永續之道外,大自然的精神也是人類很好的學習對象。吳靖國教授在海洋教育 的方面就提到,海洋具有含納精神,能夠包容萬物、善養萬物,也具有變易精神、開創精神、

奔放精神等等,而藉由學習這些精神,也可以對應到寬容、應變、冒險、熱情等人類的特質,

大自然確實是人類值得效法的老師。

6 我的筆記—她鄉

(8)

8

 以新的人文思維解決當代問題

當人類社會的發展遇到問題或產生新的模式,人們就會以科技來解決問題,但當科技發 展到一定程度,又有新的社會模式來適應並規範它,人文和科技是互相影響的。如十七世紀 理性思維的興起,使科學蓬勃發展,而科學的發展又使人們看世界的方式改變,以面對新的 時代。就像陳宣毅教授所說的,物理學的發展使哲學的方向產生改變,而哲學也可以視為人 們看世界的方式。

我們身處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面臨的挑戰絕對比以往更多,我們需要有新的思維和 新的思考方式來面對這個社會。以劉昌宇教授的畜產議題來看,我們的思維不能停留在工業 時代只顧生產利益的方向,要生產、生活、生態都兼顧到才能解決新時代的問題。這個時代 的一個重要思維就是「永續」的觀念,有永續經營的觀念就會注重環境議題;數據證明環境 最好的國家也都是畜牧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生產效益和環境保護是一起進步的,而環境改善 後養育的畜產也會更有品質,促進優質生活。永續的觀念被應用在各行各業,是這時代最重 要的人文思維之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費曼、 泰勒等人的風範與成就, 原子爐、 生命科技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究歷程與爭議, 同時, 對科 技發展與人類前途有深刻的省思。 戴森是科學界的通人, 他以高超的智能和過人的勇氣, 跨越科 學的

 与中、小学不同,幼稚园课程不会以科目形式教授,反而是因应 幼儿的兴趣、发展步伐、能力和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透过生活

透過學習「放射現象和核能」、「能量和能源的使用」和「天文學和航天科學」的相關課題,讓學生了解人類活動(例如

在專校所修之科目,即使內容名稱相同,因授課程度與科 技大學有所不同,在抵免學分時應從嚴認定。二年制新生

於 2016 年 12 月發布的《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強調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 不同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六 單利息、複利息和金錢的時間值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和科學、科技和工程在國際上的急速發展,並根據各類調查

箇中原因是和明代海盜、洋人和倭寇的威脅息息相關。有別於另外兩圖,〈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