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源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源頭 "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做研究的目的,在於讓該社群領域能夠提昇。」是 張蓓莉教授贈予指導學生的殷切期盼。本研究秉此為中心 精神,探討自然手語在第二代手語聾人學習中的角色。首 章分從源頭、背景線、思索研究路與啟程,說明本研究的 源起、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源頭

「 如 果 都 是 聾 人 , 我 在 裡 面 會 比 較 跟 大 家 融 在 一 起 , 大 家 比 較 可 以 互 相 一 起 活 動 。 如 果 是 聽 人 的 話 , 就 會 覺 得 好 像 被 分 開 來 , 他 們 講 什 麼 我 們 聽 不 到,也 沒 辦 法 加 入 」( 甲 本 i040418-055)1

被不同族群孤立 的感覺,並非刻意,當我處在都是聾人的團體裡,那怕只 是短暫的和酒窩

2

獨處,都能完全的體會這種難受。聾人 立足於社會必須習慣四周都是聽人,相對多數的聽人是否 應該學會尊重聾人,彼此找到和諧相處的平衡點。交通的 便利,讓地球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縮短,無論在哪一個城市,

隨時有不同種族、使用不同語言的各方人士聚在一起,彼

1 本 研 究 之 主 要 研 究 參 與 者 酒 窩 的 訪 談 逐 字 稿 ,「 甲 本 i040418-055」 是 資 料 代 碼 , 其 含 意 請 詳 見 第 三 章 第 六 節 之 說 明 。

2酒 窩 為 本 研 究 之 主 要 研 究 參 與 者 , 代 碼 為 甲 。

(2)

此互動頻繁,聾人也屬這樣的各方人士之一。助「聾人」

一臂之力,促使聽人認識聾人,減緩彼此間的鴻溝,即是 引發本研究最初的源頭。

第二節 背景線

聾人的生命歷程受限於聽力缺損,且又處於以口語為 主流的社會,可說困難重重。若再無法獲得以聾人為主體、

站在聾人的角度所提供的生活和教育協助,勢必更難與聽 人並駕齊驅。

1880 年在米蘭召開的第二屆國際聾教育會議( The 2

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Education of the Deaf)呼籲聾人 應以口語溝通,且認為併用口語及手語會對口語、讀話及 精準的觀念不利,因此決議聾人教育應採用純口語方式進 行(Kirk & Gallagher, 1979,引自張蓓莉、蘇芳柳,民 86)。

放諸今日,此結論不免受到挑戰,因其反對聾人以多元管 道溝通。而且 Vernon 與 Andrews(1990, 引自 Williams &

Finnegan, 2003)的研究中已經推翻了所謂的學習手語會影 響口語發展的說辭。

1964 年王故教授老得考察美國啟聰教育與黃教授德

業自美學成歸國後極力的倡導,啟聰教育逐漸採用以口語

為主的教學模式(張蓓莉、蘇芳柳,民 86)。聾人有其自

主性, 「口語」並非其與聽人世界溝通的唯一橋樑。不過今

日社會卻早已存在「訓練聾人說話」是理所當然的偏見。

(3)

父母希望聾小孩學口語以便完全融入口語社會。目前特殊 教育師資培育課程中,手語並非成為啟聰教師的必修課 程,啟聰教師教學時還是以口語為優先。

「 我 們 啟 聰 學 校 國 中 和 高 中 部 除 了 聾 人 老 師 之 外 , 其 實 有 聽 人 老 師 , 但 是 他 們 不 會 手 語 , 只 好 用 寫 的 , 我 們 就 看 著 板 書 寫 , 所 以 真 的 不 算 什 麼 有 教 啦 , 考 試 時 就 死 背 」( 甲 本 i031020-044)。

如此完全傾以口語本位主義的聾教 育,對使用手語的聾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聾人何時 可以自主選擇溝通模式?

聾人以視覺語言—手語為溝通媒介,就如同聽人使用 口語般的自然。輕度聽障者或許還可利用殘存聽力學習口 語,極重度的聽損個案如果少了手語,加上父母亦是聾人 的話,與外界的溝通將會更艱難。

自醫學的觀點來看聾人與聽人,純粹只是感官功能的 不同。以語言學的角度視之,聾人是使用另一套溝通工具 的族群。從社會文化學的角度來解讀,感官缺陷若不被彰 顯,聾人 算 是 各 種 族 群 分 類 中 的 一 支,如同「 客 家 族 群 」、

「達悟族群」等般, 「聾人族群」只不過是在聽覺方面不太 靈光,手語為其母語,這與客家人講客家話、達悟族人使 用達悟族語溝通同理;他們以手機簡訊等取代電話交流,

就如印度人慣用手抓飯進食,有其族群獨特的生活模式、

文化背景與特徵一樣。無論以何種面向觀之,處於當今兼

顧多元文化、一視同仁的社會思潮裡,聾人因其使用的語

言和生活習慣所產生的特殊需求應被正視、且受尊重,而

非冒然剝奪甚至被強迫同化。

(4)

台灣近年來,由於手語翻譯員的培訓與證照制度之建 立,逐漸築起聾人與聽人間荒漠已久的橋樑,而我在研究 所的課程中,初次閱及國外有關第二代手語聾人之文獻,

引發在這項主題上進一步探索的動機。

第三節 思索研究路

根據父母是聽人或聾人,本研究將「聽人父母聾人子 女者」(deaf children of hearing parents, 簡稱 dc/hp)稱為 第一代聾人,「聾父聾母聾子女者」(deaf children of deaf parents, 簡稱 dc/dp)命 名為第二代聾人。第二代聾人究竟 有多少?根據 Hoffmeister 與 Wilbur(1980)的說法大約佔 全部聽覺障礙者的 10%,Moores(2001, 引自 Williams &

Finnegan, 2003)也持相同結論,另有些學者則聲稱介於

3%至 8%之間( Rawlings & Jensema, 1977 ; Schein & Delk,

1974, 引自 Mayberry & Eichen, 1991) 。綜合以上說法,意

即約莫 6%的聾人源生於雙親皆聾的家庭。台灣雖然沒有

第二代聾人的正式調查資料,但張蓓莉(民 90,表Ⅱ-陸-

六,pp.150,163-164)接受教育部委託訪視直轄市及縣市國

民中小學啟聰類特教班計畫期末報告中,針對各縣市 89

學年度啟聰教育代表學校聽覺障礙學生概況所做的統計顯

示,這些聽障學生其父親為聽障者佔 3.60%,母親為聽障

者佔 4.34%,縱然此表無法細察父母親皆為聾人的聽障學

生人數,但經略估與國外的統計結果應相差不遠。根據行

(5)

政院內政部統計處(民 94.03.03)的內政統計通報,截至 民國 93 年底台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聽覺障礙者共計 9 萬 7,001 人。若以 6%來計算,台灣第二代聾人的人口數約 有 5,820 人。

細 察 台 灣 目 前 的 法 令 ,「 特 殊 教 育 法 」( 教 育 部 , 民 93.06.23 修正公布)及「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 準」(教育部,民 91.05.09 公布)均稱「聽覺障礙」,「身 心障礙者保護法」 (內政部,民 93.06.23 修正公布)與「身 心障礙等級」(衛生署,民 91.02.07 修正公布)等相關規 定是以「聽覺機能障礙」稱呼極重度聽力損失者。但本研 究中則稱他們為「聾人」 :優耳聽力損失在九十分貝以上。

稱「聾人」之目的,其一為了文字簡約,其二是希望 祛除「障礙」兩字的加冕,尊視其為「人」類族群的一支,

意同黃種人、漢人之分類模式。其三是尊重聾人自身的看 法,

「 像 美 國 聾 人 他 們 的 習 慣 是 , 如 果 被 稱 呼 是 聽 障 , 他 們 聾 人 會 不 喜 歡 , 他 們 喜 歡 用 『 聾 人 』 這 兩 個 字 」( 甲 本 i031109-044)。

第二代聾人源生於雙親皆聾的家庭, 「手語」極可能是 最早接觸的語言,和後續與父母最主要的溝通工具。因此 本研究將研究對象—第二代聾人冠以「手語」二字而成「第 二代(手語)聾人」 。此名稱的概念與法國聾人學者 Mercurio

(1989)曾提到的”signing deaf children”,以及 Hickok, Bellugi 與 Klima( 2001)於文中所使用的 ”deaf signers”有 相同之含意。

過去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第一代聾人,第二代手語聾

(6)

人有著諸多不錯的成績:學習過程較為順利、社會發展和 學業上的表現較優秀、認知和語言發展等領域也都有較佳 的進展(Hoffmeister & Wilbur, 1980; Kourbetis, 1987;

Shantie & Hoffmeister, 2000) 。張蓓莉與 Gonzales(民 76)

對聽障父母之聽障子女的保留概念能力進行試驗性研究,

由於參與人數有限,結果雖不能斷言聽障父母之聽障子女 在保留概念能力上的發展優於聽覺正常父母之聽障子女的 表現,但已經顯出有此趨勢。除此之外,第二代手語聾童 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R)的各個操作分測驗上得分 不但優於第一代聾童,且較語言發展優異的聽常兒童表現 為佳(Sisco & Anderson, 1980)。

台灣的情況會是如何?本研究以三個思索做為導引,

進入此趟研究之旅:

壹、為何會有突出的表現?

第二代手語聾人—這群約佔聾人總數 6%的人口,可

說是弱勢中的少數。不但自己是聾人,加上父母皆聾且高

度依賴手語溝通之故,身處以口語為主流的社會當中理應

更加不利。反觀第一代聾人雖然本身是聾人也處於不利的

情況,但至少還有聽人父母的協助維繫與口語社會間的溝

通管道。然而對照相關文獻卻呈現矛盾的結果:某些項目

的表現,第二代手語聾人反而較第一代聾人為佳。這些在

人口比例上極端殊異的族群,且其殊異所代表的是雙重不

(7)

利的情況,為何會有突出的表現?而其表現反而優於不利 條件較少的第一代聾人?過去研究推測除了與聾童的早期 養育和教育環境有關,第二代聾童較早接觸與使用手語溝 通也是關鍵(Sisco & Anderson, 1980)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 方法探索其中脈絡。

貳、現行教育制度中的手語教與學?

手語,從台灣早期是聾人高度依賴的溝通工具;經過 口語偏向的聽障教育時期,抑制了手語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和速度;至綜合溝通法及雙語(口語和手語)教學的提倡,

口語學習對聾人是否真有助益之質疑與迷思不斷燃起;有 關手語之大腦和語言學研究蓬勃興起;手語翻譯制度的漸 趨成熟;手語辨識發聲系統輔具之研發;以及國外有關第 二代手語聾人的文獻陸續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和引用等。

除了手語本身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外,從教育學習的觀點來

看,是否進一步有其潛在用處及正向功能值得重視和保

存?在相對不利的環境下,第二代手語聾人的學習到底是

如何進行?使用手語有哪些對其學習有利的地方?哪些為

不利之處?若不利,第二代手語聾人有何種特殊需求?這

些特殊需求又應如何被進一步照顧?這些都是我欲以質性

研究方法深入抽絲剝繭之處。

(8)

參、親子兩代間的手語元素?

父母在每個人的早期學習經驗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 位。第二代手語聾人的雙親因本身亦聾的關係,和第一代 聾人的父母(聽人) ,在教養的方法和觀念上,尤其對語言 使用的選擇與態度方面、兩代間的溝通方式等,理應存有 未知程度的差異及後續影響,因而導致其聾小孩的整體學 習經驗不盡相同。那麼聾父母在早期養育階段使用手語溝 通對第二代手語聾人的往後生活與學習有何特殊意義?兩 代間持續充分仰賴手語溝通的現象,在第二代手語聾人的 生命歷程中是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本研究均企圖呈現供 來者借鏡。

第四節 啟程

社會中的個人都在爭著表達自己的存在,或者是自己 的社會重要性,不過卻不是人人能受到注意或留下紀錄,

經由對生命的書寫,這些弱勢團體的聲音與社會觀能夠表 達出來(王麗雲,民 89)。因為極度殊異的特性,本研究 邀請第二代手語聾人為主要研究參與者,在他們的生命與 學習中,自然手語究竟扮演何種角色?本研究試圖揭露讓 讀者知悉。

聾人語文能力不佳的原因常被認為是使用自然手語的

關係,因而聽人鼓吹聾人學口語,並創造出符合口語文法

(9)

的文字手語,期能增進聾人的語文能力,但效益真如預期 嗎?聾人的真正感受為何?本研究以酒窩的觀點,探究自 然手語在其學習中的角色,釐清此項爭議。第二代手語聾 人僅佔聾人總數約 6%,出現率不高,欲進行本研究主題,

唯有藉助質性研究方能抽絲剝繭,深層刻畫其中的線索脈

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曾連續三年獲得 MVP 的韓國頂尖棒球運動員金尚南因捲入醉酒暴力醜聞,被棒

薦亡通用 婦人 老人 薦公 薦婆 父母 薦父 薦母 母小祥 母大祥 薦夫 薦妻 妻產死 薦兄..

在民間經由父子或師徒祕密傳承下來的經典,稱為「噶瑪」。二是蓮華生等人將經典埋於地

兩個孫子 駕廠大 聾,帶領 大家前往 檀特山尋 找須大擎 夫婦。. 迎接隊伍中,有人持小

 對人最大的衝擊,就是複製人若稱呼 原來的本尊為大哥或大姊,本尊的父

1.設籍本市年滿 3

 待我們終於起身離去時,一位約我父母年紀的女子 立刻從店門口敏捷走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固指秩序,但 同時也指不同人的份(責任)。言秩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