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通識教育理念 單維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通識教育理念 單維彰"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通識教育理念

單維彰 2016 年 7 月 8 日

本人是一名「專業學系」的教師,先後主聘於數學系和師資培育中心,在許多人 的心目中並不屬於「通識」學門。然而,我認為「通識」本來就不是「獨立」的 學門,它本來就該是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與生活和文化融合的結果。所以,通識 教師本來就該是來自於各行各業有志於「教育」的學者專家。 

        但以上看法絕不是說「通識」並非專業,並非任何課程都能自稱通識,也不 是任何教師都能自命具有通識教育的能力。通識教育確實需要成為教育之中的一 種專業分支,就像語文教育、數學教育、科學教育、健康教育那樣。但是,在現 行大學院系的分科體制下,通識教育的專業發展令人無奈,就連它的存在都令人 擔心了。 

        在院系的結構之下,大學已經不從事「教育」很久了。連帶地,高中也幾乎 不「教育」學生了。我認為高中和大學所從事的,是「訓練」而非「教育」。高 中訓練學生考大學,而大學訓練學生成為自己的學徒、助手、接班人;社會上也 有不小的聲音,認為大學應該為各行各業訓練立即可用的新血,而學生也認為他 們該從大學獲得一技之長。這些工作,我要稱之為訓練,而非教育。訓練當然是 必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它終究不是教育。什麼是教育呢?我認為 

所謂教育,就是通識教育。

以下,我利用寫在「教育部第七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候選人資料表」裡面 的部分內容,作為上述抽象理念的一份具體說明。該文件的寫作日期是 2016 年 3 月 27 日,當時我在中央大學有年資 25 年的資歷。

曾開設通識課程之學期數總計

1. 自 86 學年度第 2 學期起開設通識課程

2. 迄今曾有 18 學期開設通識課程,五年之前曾開設「文學院微積分」、「英文與 數學閱讀—愛麗絲夢遊仙境」、「網路多媒體創作」

通識教育相關經歷與成就

單維彰熱愛通識教育,在中央大學服務的第 7 年就開始投入通識教育,設計多 種創新的通識課程。他的通識教育經歷,多數屬於教學類,包含課程與教材的 研究發展,以及教學活動的實施。下一節將要分享本次參選的代表作:「文化 脈絡中的數學」課程,而本節先介紹他在通識教育上的服務工作。

單維彰在 100—103 學年間,擔任高教司「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整合計畫」

設在中央大學的辦公室主任。在這段服務工作裡,他在區域內促成通識教育資 源的分享,也跨區協助「臺灣通識網」和「夏季學院」深入桃竹苗各大學,並 促成區內的優質通識課程加入這兩項方案。例如,他將中原大學的建築、景觀、

社區營造和參與式設計的師資群,邀至中央大學,創設「人、空間與建築」通

(2)

識課程;這門課不但貢獻了授課影片給「臺灣通識網」,還持續分享給長庚大 學(105 學年可望回到中央大學)。他也將中央大學的地球科學師資群,分享 到元智大學,開設了「認識地球」通識課程。他利用跨校選課的獎勵方案,促 成玄奘大學將琉璃藝術的創作課程分享給清華大學的學生。此外,在他和同仁 們的努力協調之下,經由「夏季學院」推出了國立體育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和 玄奘大學的優質通識課程,這些課程後來大多參與了資科司的磨課師計畫,更 加增添了通識教育的資源。

除了有形課程以外,單維彰也透過區域辦公室促成潛在的通識課程。他的 理念之一是:教學資源的分享不是單向的從頂大到教卓到其他大學,例如聯合 大學和新竹教育大學的藝術與設計領域,就可以彌補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校園 裡缺乏的藝美氛圍,而「藝美列車」就在這個理念之下啟動了。這項方案的核 心價值,是讓雙方的學生透過作品而直接交流。

單維彰也投身於終身學習的社會服務。除了在各種場合(例如扶輪社與獅 子會,或者從敦化國小到台大電機博士班的各級教室)分享數學的通識話題以 外,比較特殊的經歷,是他從民國 85 年 9 月到民國 92 年底,應漢聲廣播電台 梅少文小姐之邀,主講每週一小時的「生活掃瞄」節目,在空中說談數學與生 活、文明、文化的話題。因為漢聲電台(當年)的廣播功率,使得聽眾遠及重 慶和琉球。

民國 95 年至 102 年間,他為《科學月刊》撰寫「數、生活與學習」專欄,

為該刊物開創定期的數學通識專欄,而後引出其他的數學專欄。林孝信先生罹 病之前三個月,恰好造訪中央大學,曾當面勉勵,稱那些專欄文章是他心目中

「最」優秀的數學科普。這是單維彰心中「最」感激的嘉勉。

最後一項單維彰引以為榮的經歷,是他為故宮博物院「艾雪的魔幻世界」畫 展 (2014/02/27—06/02) 撰寫導覽文〈艾雪的心靈版畫〉。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 在開幕致詞時,還特別指出這是故宮史上頭一回與「數學界」合作。感謝馮院長 接受了他推薦的「艾雪」譯名,而不採用更常見的「艾薛爾」。

通識教育理念、教學心得與建言

所謂通識的「通」至少含有「融通」的意涵。單維彰非常認同中央大學「核心 通識」的理念:每個學院都有責任提供通識課程,將自己的專業知識以通識的 精神重新組織,提供給本科以外的學生。既然要成為一門學校的課程,由一名 教師授課,這名教師就該負起一定的責任,為學生準備已經適度融通過的教材,

在設計好的環境裡,陪伴學生一起成長。

單維彰期許自己成為一名融通的通識教師,有計畫地從自己的專業(數學)

出發,廣泛學習文化、科技、社會、法律、語言、建築、音樂、美術等等人類 共同的資產,融入其通識教材。早年開設的「文學院微積分」和「英文與數學 閱讀」通識課,展現他初步的企圖和努力。

如今,他的主要通識課程「文化脈絡中的數學」是代表中央大學理學院提 供的一門「核心通識」,這個學期 (104-2) 正好第 10 次開課。早年累積的素材,

(3)

如今沈澱成一篇講題。例如前段提及的兩門課,分別濃縮成〈微積分的意義與 價值〉和〈Lewis Carroll 及他的創作〉兩篇講題。另一門早年的課「網路多媒 體創作」則留下了〈數學觸發的視覺藝術〉,而最近規劃的「人、空間與建築」

則將要轉換成一篇〈建築—凝固的數學〉。

「文化脈絡中的數學」裡面的每一篇講題,都是單維彰投入至少兩年時間,

親自去學習與融通之後,凝結出來的成果。如此素材的累積,不僅使得他的材 料豐裕,可以回應課堂中或者學生在筆記、作業裡提出的臨時狀況,也因為經 驗的累積使得他面對不同聽眾時,總能游刃有餘地隨時調整內容,

可以坦誠地說,單維彰事實上是將通識當作他自己的專業來做。在一所講 究專門化的學術環境裡,他真心感激同事們的包容,讓他能夠自顧自地朝著融 通的方向發展。

有人說「臺灣的學生都經過了 12 年的數學教育,到了大學何必再修通識 的數學?」的確,大多數高中畢業生已經被灌輸了超過他一生所須的數學;但 是通常僅「知」而不「識」,未能建立素養。如何將知道內化成認識,將來還 能辨識運用的契機,並選擇最適合的數學當作模型?途徑之一就是從文化的脈 絡裡,去重新認識已經知道的數學。所以這門課的重點不在於知識的傳遞,而 在於連結與啟發。非常多學生分享了在這門課裡的感動,不但讓他們重新認識 數學,更重要的是重新發現學習的樂趣,而且廣泛地觸動了關於各種日常事物 之價值與意義的思考。

也有人說「不懂數學而談數學的文化影響,將是泛泛之文化賞析之談。」

單維彰完全贊同這個觀點,他也認為必須真的懂才能真的欣賞(這個觀點可能 也適用於所有形式的藝術)。然則,這門通識課所佔的優勢,恰是前一段指出 的事實:學生已經被灌輸了相當多的「硬」數學,成為我們將之轉化成認識與 賞識的結實基礎。除了少部分的微積分需求之外,本課程完全建立在高中數學 的基礎上,而文學院以外的大學生,屆時也已經學到了微積分。

單維彰在通識課裡採取「課堂筆記」措施,請學生在課堂內隨筆紀錄,下 課繳回,師生藉此搭起溝通的橋樑。教師每週挑選幾段筆記,掃瞄留存並在下 次授課時公開回應與分享。這不但使得教室氣氛愉快,學生興致高昂,更可貴 的是,經由學生在筆記裡再回應教師的分享,班級經常發展出他們共同關心的 子課題;諸如「平行時空」,「民主是什麼」,「為什麼要有國民義務教育」等等。

運用學生自己的文字,導引出一個共同話題,是候選人在他的通識課裡發展出 來的藝術。

「文化脈絡中的數學」的作業佈題也煞費教師的心機。每一篇講題都搭配 一份作業,每份作業的五道題目都涵蓋事實擷取、資訊整理和批判論述三種層 次,而且份量符合學生為通識課投入心力的「比例原則」。正常而言,一份作 業可在一頁 (A4) 以內寫完,但是當學生的熱情爆炸,有人會寫七頁的輕小說、

有人寫幾百行程式去做一個數學實驗,只為回答其中一道題目。

從學生的反饋中,可以確信筆記和作業都獲得了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集體備課 (教材 教法 評量) 公開授業/觀課 (分享 錄影) 共同議課 (反思 紀錄)..

用網路無遠弗屆、方便分享的優勢及各大學教學績優教授 精心設計的大學磨課師課程,將大學多元而豐沛的學習資

經認可為通識課程之專業課程 (A1*~A8*領域,有*者),如與學生畢業時就

各課程名額由開課單位(系、通識、體育、軍訓等)決定,各單位開設名額皆 有其考量,同學可參考上述 Q2~Q4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自 2014 年起,課程發展議會就 學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學 學 校課程持續更新 校課程持續更新的內容向政府提供 校課程持續更新 建議。學校課程持續更新參考了自 2001

項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一般. 課程 一般與通識課程(含勞作教育、服務學習)

Education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for life, learning through life: Reform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