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呈現研究參與者的選取、基本資料及召募過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呈現研究參與者的選取、基本資料及召募過程"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意圖經由身為雙胞胎的研究參與者之自我敘說,理解研究者參與者在 成長歷程中所歷經的重要事件、經驗、對其在形成自我的認識與生涯自我認同的 歷程及脈絡,以及研究參與者的生涯自我認同對其生涯發展的影響。研究者採用 質性研究中的敘事研究法,以半結構式的訪談指南進行訪談,本章將依序在第一 節說明選用敘事研究法與本研究主題的契合性。第二節敘述研究者的背景及對此 主題之先前理解。第三節呈現研究參與者的選取、基本資料及召募過程。第四節 介紹研究工具,第五節說明研究歷程。第六節,呈現文本資料的處理與分析方法。

第七節說明研究之判準。

第一節 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強調描述與理解複雜的個體經驗,以探索、發現、歸納的方式,不 以客觀標準檢驗既有的理論假設,而是相信人性動力發展的歷程觀,重視研究參 與者與情境的獨特性。(Patton,1990、1995)生命史與敘事早在 1920 年就出現在 學術界,但卻在近一、二十年才開始盛行,這象徵著傳統量化實證研究典範的反 動,且提供蒐集豐富素材的研究工具之具體方法。其精髓在於不認為有絕對的真 實存在,真實依循著個體主觀知覺詮釋,與其他質性研究比較,敘事研究更以重 視「個體獨特性」為核心(Hatch & Winsniewski,1995),認為個體會依據所處的 情境脈絡建構意義,每一個活過的生命經驗都無法被劃歸到既定的框架或準則當 中,從以往重視客觀知識的分類標準,轉移焦點到生命體主觀經驗的詮釋理解,

在意義不斷開展的歷程當中拓展、精鍊其建構。

Polkinghorne(1995)指出敘事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個人生命,以此貼近生 活中的經驗、事件與人物,了解事件發生的脈絡背景,以及故事背後所蘊含的獨 特意義。Leiblich、Tuval-mashiach 與 Zilbe(1998)對敘事研究定義為:「任何 研究只要是使用與分析敘事的資料即可稱之」。強調資料的真實性、可信性,在 敘說的過程中,只要與真實有關的資料都是有用的資源,從中建構個人主觀、內 在的意義。敘事知識來自人們的敘說而組織成形,透過敘說理解內在世界與經驗。

運用敘事研究法作為本研究的方法,源自於敘說可保留人類行為的複雜性,涵蓋 事件的發展過程,及人際與情境脈絡下的互動。(Polkinghorne,1995),也能從中 看見自我的轉變及對生命的影響與意義,在過去、現在、未來的諸多事件經驗當 中,組織有意義的故事,並形成自我認同。(Riessman,1993/2003)人類是具有主 觀意識的主體,能以敘說的方式對經驗與事件賦予意義,敘事研究關注個體「自 我生命故事」。此與研究者的研究目的,關注雙胞胎自身獨特主觀的生命經驗,

(2)

了解雙胞胎自我認同發展歷程的旨趣是相契合的,因此研究者想要邀請雙胞胎敘 說自己的生命故事為出發,從身為雙胞胎之個體敘說自我從小到大在涵蓋生命經 驗中之重大、印象深刻的事件過程中,理解其生命歷程中如何看待自我、回答「我 是誰」這個問題,進而理解、探究雙胞胎個體生涯自我認同發展脈絡,以及生涯 自我認同影響其生涯發展的歷程。研究者並運用「整題----內容」的分析方法,

藉由研究參與者每一段生命故事內容的理解加以理解,進而整合出整體的意義,

以呈現故事主題之連貫性以及脈絡性。

第二節 研究者

本節詳細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者的背景資料,以及對此研究所抱持的先前理解與視 框。

一、 研究者的訓練背景與實務經驗

研究者於民國 86 年畢業於台灣師大心輔系,大學在學期間曾擔任郭靜姿教 授所主持的資優保送學生追蹤研究(1997)之訪談員,具有研究訪談的經驗。之 後即至國中任教四年,期間從事實務的學生輔導工作。目前就讀台灣師大教育與 心理輔導研究所諮商心理組碩士,已經修習完整的碩士班課程,並在專業督導 下,於民國九十年在淡江大學學生輔導組擔任實習輔導老師一學年,民國九十一 年在國立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擔任實習諮商師一年。這些諮商專業訓練能 夠幫助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熟悉同理、傾聽、具體化、澄清等談話技巧,以利於 和研究參與者一同共構出更多豐富的生命故事。研究方法方面,研究者為了熟悉 質化研究方法,修習過「行為科學研究」及旁聽「質化研究」課程,並參與多場 有關「質性研究」的演講,並閱讀國內外質化研究、敘說研究的文獻,以充實自 我對敘說研究的理解與實作能力。

二、研究者對研究主題及研究參與者的先前理解

在敘說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並無法完全客觀地站在經驗之外產生理解

(Denzin,1989)。也就是說,研究者在理解研究參與者的故事時,必定會有其自 己的內在觀點,要跳脫自己的立足點完全地進入他人的主觀世界是很困難的。加 上研究者本身亦為雙胞胎,因此,研究者在進行研究之前,需要先對自己帶著什 麼視框來看待研究主題及研究參與者有所覺察與反思。於是,研究者透過自我敘 說的方式,回到自身的經驗~說自己的故事….

(3)

如果你想認識我,你得先知道我的故事,

因為我的故事會告訴你我是誰。

而如果「我(I)想認識我自己(myself )

想要獲知我生命的意義,那麼我還是得先從我的故事著手。

(McAdms 1993)

選擇以雙胞胎為題,究竟得回頭去看看自己身為雙胞胎的經驗,回顧自己在 走自我認同的歷程,自我認同的追尋,最明顯的開端是從「與雙胞胎的分離」開 始。

不知是幸亦或不幸,我跟我的雙胞胎從小到直到高中,我們都是在一起也喜 歡在一起,一起行動、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分擔家務、一起照顧狗、一起玩、一 起聯合跟哥哥抗爭、一起讀書、一起準備升學考試、一起度過升學壓力、一起對 未來感到茫然,也一起面對生命事件不管壓力也好、得意也罷,品嘗箇中的酸甜 苦辣,然後再一起手牽著手、相視而笑,從對方的笑容與眼神中得到一種再怎麼 樣都有她跟我一起的安穩味道。然而,這種甚麼東西都是共享,情感非常的親密 的關係底層,仍不乏彼此的計較、競爭與衝突。

然而,總是有她、跟她在一起,對我而言,是多麼自然正常、令人安穩的狀 態。直到升上大學,因著大學聯考成績的落差,我們不得已分開在不同的城市、

大學就讀。這樣「分離」的經驗,帶給我生活上、內心裡不小的混亂,常常覺得 自己不快樂,施展不開來,在社團、班級內的歡樂情境中有種無法融入的隔閡,

每當落單一個人時內心更是受到孤單、不安、徬徨的感覺啃蝕。幸運地,大學讀 的是講求自我了解與探索的心輔系,我理所當然地為了自我充實而踏上了自我探 索的路途。大學四年經過團體諮商、個別諮商、各式的工作坊,我彷彿是在自我 迷林中摸索了一遍又一遍,才逐漸摸清了我自己、認識我自己,讓自己多一些穩 穩地站立腳跟的力量。從自我探索歷程中,我才有機會「認清」與雙胞胎分離,

對我而言是多大的失落經驗。

因為自己曾經走過一段辛苦的「摸清自我」「探索自我」的路途,才知道原 來與雙胞胎分離那種自己不再完整的感覺、自己只剩下 1/2 的感受不是我年少為 賦新辭強說愁的無意義呢喃,而是值得正視的一種經驗。身為雙胞胎,除了好奇 其他雙胞胎的生命經驗之外,這篇研究對雙胞胎而言,或許是深具意義的。然而,

選擇了一個跟自己如此相近的研究議題,也讓我惶恐不已。我很害怕以「生涯自 我認同」為題、標示著「自我」的研究題目,也就象徵、暗示著「雙胞胎的分離」。

怕自己理清楚了自己、理清楚自己跟雙胞胎之間的關係,一切太清楚明白之後,

也就破壞了原本自己在雙胞胎關係裡、在雙胞胎妹妹面前,那種混沌、懵懵、一 切安穩、無邊際、彷彿時間、世界靜止的舒適與安全的狀態。這樣內心沒來由對

(4)

於「分離」「畫清界線」的恐懼,讓我在著手進行這一篇研究歷程中,內心仍存 在著一種未明的抗拒,也深怕回到過去、再度跳進了我自身的雙胞胎經驗,以前 那些還沒有處理的情結又再度浮現,那些糾葛的、親密又衝突的感受會再度吞噬 著現在的我,讓我無法維持理智的運作。

恐懼的同時,我又是躍躍欲試的,面對自己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帶著惶 恐不安、興奮緊張的心情,邀請大學好友(心輔所碩士畢業,具有從事敘說研究 與諮商輔導之豐富經驗)根據我先擬定的訪談大綱,擔任我的訪談者,聽我訴說 我自己身為雙胞胎的故事。整個說故事的歷程當作是前導性研究,訪談過程錄音 並謄寫成逐字稿,並依照敘事研究整體-內容分析方法,撰寫成一篇屬於自己的 故事,整理出屬於自己生涯認同的主題。一方面澄清自己與此一研究之間的關 係、自己對於此一議題原有的認識及理解,另一方面,從自己擔任說故事的過程 體會研究參與者可能的心情、感受,作為實際訪談與訪談大綱修正的重要指引。

從自我雙胞胎經驗故事的敘說、文本的閱讀、分析與撰寫歷程,研究者仍不 斷地進行對自我經驗的探究,與文本中有意義的段落不斷地進行自我的對話,另 外,也與相關文獻進行自我觀點的對話,並記錄下來,累積成以自我日誌為形式 的文本,以期打開更多關於自身雙胞胎經驗以及生涯自我認同歷程的故事、產出 豐富的素材與資料來,並從這樣的整理過程中,形成研究者對於「女性雙胞胎生 涯自我認同歷程之敘說研究」的先見和基本立場,分述如下:

一、研究者自我的認識與認同建立在雙胞胎的比較、競爭的關係之上 研究者回顧自己的生命重要事件以及雙胞胎的經驗,因為是雙胞胎,所以來 自周遭他人、親友不斷地為了「認」出兩人、或為了區辨兩人的不同, 所做的 各式各樣的比較,成為研究者生命過程中熟悉但又造成壓力的不舒服經驗,外人 的比較引起「熟優熟劣」的價值判斷:對我自己以及妹妹都是一種心理負擔。然 而不自覺中這些比較所形成的「判別」,亦成為自我認識的一種符號、一個指標,

簡單的如:誰胖誰瘦、誰高誰矮。複雜的如:誰脾氣壞、誰脾氣好,誰功課好、

誰功課不好。除了外界的比較,我自己以及雙胞胎妹妹也很容易「競爭」,小時 候競爭著母親唯一的關注,競爭著母親的肯定、溫柔的對待,在意自己是否有被 母親看見。這樣競爭的動力,在國、高中轉而為學業上的競爭,勝過對方的優越 感,帶來的得意與罪惡感同時並存。稍微落後時,輸掉的感覺引起了對自己的憤 怒不滿,帶來的自我價值感的詆毀、貶抑、失落、焦慮。保持學業上的優越,成 為我國高中階段的重要目標,自我認同感來自於學業上的優越與成就。

二、兒時的記憶作為理解生命意義、主題的重要素材

(5)

研究者從自我敘說的歷程中,回顧著小時候深刻的記憶,赫然發覺原來自己 與雙胞胎之間的比較競爭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展開。猶記得小學一年級放學回到 家兩人經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忙寫作業,深恐落後了對方。當時落敗的氣急 敗壞、焦急自責的感受,仍如昨日一般歷歷在目,並與我往後在國高中階段的學 業競爭的感受相連互通。一方面也沮喪地察覺,長那麼大,因應壓力的模式絲毫 沒有改變,也訝異於兒時經驗、記憶對於一個人自我認同的影響是如此深遠。

三、生涯抉擇受到「和你在一起」動力的牽引

儘管總是有雙胞胎陪伴的生活型態,存在著衝突與競爭,然而,卻不影響我 與雙胞胎妹妹之間的親密感。高中分組,原本自詡數理能力不錯,對於理工組躍 躍欲試。但是數學沒那麼好的妹妹卻說她想要念第一類組,要我跟她一起選擇第 一類組比較有伴。沒有思索太久,我就答應了。表面上是我應和著妹妹的請求陪 她。事實上,我的內心深處也對於分離感到未知與不安,選擇不同類組意味著要 獨立面對課業壓力及陌生的人際情境,就不能一起做伴讀書了,這也是我所卻 步、不敢貿然選擇理工組的原因。

四、「同中求異」追求自我獨特的需求

從小到大在凡事都與雙胞胎共享、「公家」的生活模式下,偶爾因為「我不 一樣」而被賞賜肯定的經驗,變得很珍貴,是一種我被看見,不需要一起分享的 自我獨特感。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因為學業方面的表現被看見、受肯定,而 成為我自己前進成長的重要目標,企圖從學業成就的卓越表現得到自我獨特、我 做得到的優越感與成就感。

五、雙胞胎的分離帶來自我認同與關係的失落與迷惘

升上大學與雙胞胎分開的日子,成為我學習獨立自主的開始。沒有了雙胞胎 總是在一旁的陪伴,我失落了雙胞胎在一起時的安全感,有著深刻的自己不再完 整的感覺。同時我也失去了與我的雙胞胎走在一起輕易地受人注目、人際吸引的 優勢,沒有妹妹跟我一起探索大學嶄新的環境,我對自己的人際相處能力與自我 的存在產生懷疑。原本對自己是開放、外向、爽朗、愛冒險、喜歡分享….等我 認為是正向的特質,卻因為沒有伴、一切變得如此陌生,而隱而不見。我分不清 楚究竟自己是誰?彷彿跟過去的自己產生某種程度的斷裂,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失 去重心的軀殼、剩下 1/2 的軀體,也像是脫離雙胞胎保護殼的蝸牛,找不到一個 可以安頓自己的地方。我變得害怕獨處、喜歡找伴。想要找一段關係來讓自己有 個安頓身心的所在,逃避尋不到人的孤單。但是內在又害怕不被同儕接納與了 解,我帶著一種偽裝,小心翼翼,害怕嘗試,在安全有限的範圍內做嘗試。有些

(6)

怯生生的,不敢離得太遠,一切得重頭學起的感受。沒有了默契十足、凡事只要 跟著她做就好的伴,我得從人際關係、嘗試做各式決定中,重新摸索我自己的喜 好、澄清我自己的價值判斷。也重新培養自己「一個人」的行動力,從自己陪伴 自己的歷程中,領略「獨立」的自在與自由,品嘗生活單純的快樂,跳脫沒人陪 伴的自憐自艾,打破沒人陪就沒有樂趣、就做不了事的信念。

第二章文獻探討當中,也提到臨床上雙胞胎在面臨分離時可能遭遇更多的分 離議題與自我獨立發展的困難,隨著不同的教養方式雙胞胎也具有彼此差異性被 標籤化的傾向、雙胞胎關係影響自我認同以及成年後親密關係的發展。和雙胞胎 的「分離」「分化」成為雙胞胎生涯歷程一個重要的面向。研究者以著上述的理 解,進入到研究現場。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本節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共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參 與者的選取標準;第二部分呈現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最後則交代研究參與者 的邀請過程。

一、研究參與者的選取

本研究選取研究參與者的方式採取立意取樣(purposeful sample)中的深度 抽樣(intensity sampling)(Patton,1990),期望能尋找到能提供豐富資訊,且能 充分代表本研究現象的研究參與者加入本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希望邀請女性 雙胞胎,敘說其自身從小到現在,雙胞胎成長歷程與自我認識經驗令自身印象深 刻的生命故事,從中理解其生命主題,以理解、探究身為女性雙胞胎之生涯自我 認同建構之歷程。因此,為符合研究目的及能尋找到充分代表本研究現象的研究 參與者,研究者在經由前導性研究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形成本研究選取研究參 與者的標準有以下三點:

(一)Erikson(1959)認為青少年期是自我認同的關鍵階段,因此要探討自我 認同議題,勢必邀請經歷過或正經歷此一認同危機的歷程之對象,並顧慮 到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如果能達成較良好的互動與理解,不因年紀過大的 差距而導致研究者深入研究參與者主觀世界的落差,因此,研究擬定邀請 20 歲至 35 歲此一年齡層的女性雙胞胎為受訪對象。

(二)本研究旨在探究雙胞胎之生涯自我認同發展歷程,期許雙胞胎經驗能有互 相對照以增進研究問題之探究及理解,因此,以願意接受訪談成對的雙胞 胎為主要之研究參與者。

(三)在敘說研究中,由於研究參與者的口語表達能力對於能否提供豐富可用的

(7)

資訊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楊宇彥,民 90)。因此,研究者在選取研究參與 者時,以樂意與研究共同合作,具備不錯的口語表達能力並願意提供豐富 資訊者為邀請的對象。

二、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

基於研究倫理的考量,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無法詳細說明,僅列出部分與 本研究相關的基本資料,研究參與者的姓名及其所曾經就讀以及目前所就讀的學 校均以匿名方式處理。茲將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呈現如下:

表 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研究參與者 學歷 就業狀況 婚姻狀態 研究參與者 Ba 子昀 某私立醫學院

護理系在讀 實驗室工讀 未婚 研究參與者 Bb 子翎 某國立大學夜間部

中文系在讀 私人公司工讀 未婚 研究參與者 Ea 品婕 某私立大學

電機系所畢業

科技產業

擔任工程師 已婚 研究參與者 Eb 品恩 某私立大學

護理系畢業

綜合醫院

擔任護理師 已婚

三、研究參與者的邀請過程

本研究中,研究參與者的招募透過兩個管道,一是透過台北市雙胞胎協會引 薦介紹,依本研究選取的標準,協助研究者找尋符合資格的研究參與者;另一個 管道則是透過親友引薦介紹。在經過初步接觸聯繫,確認其資格符合性、口語表 達能力及接受訪談意願等因素之後,正式邀請兩對女性雙胞胎參與本研究。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者的背景與對研究主題先前之視框已在第一節中說明,因此本 節將針對訪談指南及其他研究工具加以說明。

一、訪談指南(interview guide)

敘說生命故事與傾聽生命故事是一個流動、開放的歷程,但為了避免研究者

(8)

在訪談過程聽故事聽到入迷而失焦,因此研究者根據前導性研究以及文獻探討,

編擬半結構(semi-structural)開放性問題的作為訪談指南。

二、訪談同意書

基於尊重與保護研究參與者的權益,訂定訪談同意書,經過研究者的說明溝 通,讓研究參與者清楚瞭解本研究之目的、研究過程以及保密倫理原則,經過研 究參與者同意簽名後方進行本研究的訪談。

三、訪談札記

研究者在每一次的訪談之後所填寫訪談札記,主要紀錄訪談過程中的重要內 容,訪談之流程、研究參與者口語和非口語所傳達的訊息、訪談心得及反思以及 注意事項等,以作為下一次訪談時的線索,及文本分析時的重要參照資料。

四、研究筆記

研究者在進行研究過程中,記錄任何有關研究的省思與回映,作為文本分 析、理解、統整時重要的線索。

五、研究檢核函

研究檢核函的擬訂主要適用於研究者在故事文本撰寫完成之後,請研究參與 者協助檢核故事內容與其經驗符合程度的說明,以增加本研究分析資料的信度與 效度。

第五節 研究歷程

本研究之研究過程分成以研究者自我敘說作為前導性研究,以及正式研究兩 階段,分述如下。

一、研究者的自我敘說作為前導性研究

研究者邀請熟悉敘說研究、具有輔導碩士學位之大學同學擔任訪談者,根據

研究者先前所擬定的訪談指南,進行敘說自己雙胞胎故事的訪談。將此做為前導 性研究。一方面澄清自己與此一研究之間的關係、自己對於此一議題原有的認識 及理解,另一方面,從自己擔任說故事的過程體會研究參與者可能的心情、感受,

作為訪談指南之修正與正式訪談的重要指引,將前導性研究對訪談之幫助整理如

(9)

下:

(一)訪談歷程藉由適當工具、話語「引導」的重要

在我自己進入說故事者的位置,要分享自己的雙胞胎的生命經驗一開始讓我 有些膽怯害羞,而突然要跳進去針對訪談大綱中條列的問題,分享我自己以及雙 胞胎從小到大的故事,也讓我有點無法進入狀況、不知從何說起的茫然。後來轉 而運用生命曲線圖的繪製,從出生到現在,依序標示出自己生命過程中的重大事 件與深刻印象,才幫助自己一點一滴的具體化、聚焦,從繪製的過程中故事反而 如同葡萄藤般,串連出一個接一個鮮活的故事來。

從中體會到說自己的故事,「時間感」是一個重要的向度、指標,由於個人的 生命是連續不斷、堆疊著層層故事經歷的過程,一時之間要談「我」,說出「自 己」的故事並不容易,若無法深入地進入到事件、故事的敘說當中,所得出的論 述就很容易流於「平面式的」自我狀態的描述。因此,為了避免無從說起的茫然 以及平面式的自我論述,訪談者的引導顯得相當重要。如何在正式說故事前讓研 究參與者對自己的生命故事產生由過去到現在,由現在到未來的時間感的掌握,

並協助研究參與者具體化生命的事件,研究者發現生命線的繪製是一個有利的工 具。因此,在正式研究中加入彈性運用生命線的繪製作為引導研究參與者開啟生 命故事的有利工具。

(二)留意雙胞胎之間的稱呼方式,隱含著對關係的看法

此外,在說完自己的故事後研究者在重聽訪談內容、整理資料形成文本的過 程中,留意到「稱呼」「稱謂」的意義。訪談過程中,訪談者大多以「妹妹」稱 呼我的雙胞胎妹妹,這樣的稱呼方式讓我很不習慣,而我在敘述的過程中大多以 我妹的名字來表意我的雙胞胎妹妹,也就是說,在我的習慣當中,我不稱呼雙胞 胎是「妹妹」,因為妹妹的稱謂中含藏著某種「上」對「下」「長」與「幼」的 不對等關係,但是對我而言,「她」就是「她」。我跟她在關係的形式上是平行對 等的。她,絕對有別於我自己跟其他手足的關係位階跟心理位置。從習慣的「稱 呼」中隱藏著不同親疏遠近的關係形態,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覺察,成為我在正式 訪談中會去留意、探究之處。

二、正式進行訪談

本研究邀請研究參與者敘說身為雙胞胎從小到大所經歷重大、印象深刻的生 命故事以及身為雙胞胎的經驗與想法,為了達成每位研究參與者資料蒐集的飽 足,訪談 4-6 小時不等,如果在第一次訪談沒有蒐集足夠的資料,或者研究者對 於訪談內容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再另行約定訪談時間,進行第二次的訪談。

訪談過程當中,研究者儘量保持開放、好奇、探究、同理的態度,傾聽研究

(10)

參與者的生命故事,引導研究參與者回到所敘說的事件本身,捕捉當時的感受、

想法,以豐厚敘說故事的內容,同時留意研究參與者敘說時所使用的語調、情節 的轉折,跟隨著研究參與者敘說的脈絡、情感的起伏,留意研究參與者懸置未完、

矛盾不一致的故事,再藉由澄清與探詢,邀請研究參與者繼續開啟未完成的敘說。

由於「生涯自我認同」此一議題對於研究參與者而言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研 究者鼓勵研究參與者不用顧慮太多,只要任何想得到浮現於腦海、印象深刻的事 件都可以說出來,並嘗試以口語的方式:「怎麼影響你看你自己、你怎麼看當時 的你自己?」等引導,讓研究參與者比較容易、放心地開啟話匣子敘說自己的故 事,同時也彈性運用繪製生命曲線圖的概念與方式,邀請研究參與者標示重要的 生命事件,協助研究參與者有具體的方法來敘說自己。過程中,研究者也會分享 自己相關的生命經驗,以增進研究參與者的分享深度。每位受訪者的訪談時間如 表 3-2 所示:

表 3-2 研究參與者訪談時間一覽表

研究參與者 第一次訪談日期 第二次訪談日期 訪談時數總計 研究參與者 Ba 子昀 94 年 8 月 6 日 5-6 小時 研究參與者 Bb 子翎 94 年 8 月 9 日 5-6 小時 研究參與者 Ea 品婕 95 年 2 月 1 日 95 年 2 月 20 日 6-7 小時 研究參與者 Eb 品恩 95 年 2 月 8 日 95 年 2 月 22 日 4-5 小時

研究者在每次訪談結束後即撰寫訪談札記,將訪談過程中與研究參與者的互 動歷程、訪談主題、對研究參與者的整體印象以及訪談過程讓研究者好奇、困惑、

矛盾、模糊的部分記錄下來,並寫下研究者對於敘說故事個人的反思,捕捉研究 者最初、最鮮明的訪談印象。評估是否具有第二次訪談的需要,並做為第二次訪 談以及資料分析時重要的引導線索。

由於研究參與者的尋覓過程不甚容易,每一次研究者提出邀請都帶著興奮與 緊張的心情看待,興奮要去探知不同的雙胞胎的生命經驗,但也擔心原本成對的 雙胞胎分別接受訪談的設計讓尋覓受訪者的困難度又增高,因為雙胞胎其中一位 時間、空間許可接受訪談,另外一位並不見得具有相同意願或時間可以協助訪 談。研究者帶著期盼好奇想要了解的心情,研究歷程中只要雙胞胎其中一位願意 接受訪談,研究者仍感激欣然進行訪談工作。最後,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

認為成對雙胞胎的呈現較容易看出雙胞胎彼此的發展脈絡,因此仍有三位單獨受 訪的雙胞胎故事並未列入本研究中,最後只選擇呈現 Ba、Bb 以及 Ea、Eb 兩對 雙胞胎的自我認同發展故事。然而,那些未呈現的研究參與者的故事與經驗,仍 彌足珍貴、深具意義,成為研究者進行文本分析、研究討論時的重要參考。

(11)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訪談資料的整理

(一)訪談資料的初步整理

研究者嘗試先以純粹聽故事的態度重聽錄音資料,針對錄音資料中研究者與 研究參與者之間不順暢的互動歷程、研究參與者訪談過程中的語調、情感變化以 及過程中模糊、不清楚的部分加以註記,以掌握訪談過程中的「情境脈絡」,留 意是否存在著「未說」「隱藏著」的故事,作為日後訪談技巧、補充訪談、資料 分析時重要的引導線索資料。

在重聽錄音資料的過程裡,增進了研究者對於訪談當下「自我」位置、觀點 的覺察,覺察到研究者有時候因為研究參與者所敘說的內容不符合我的「先見」 或者脫離了雙胞胎的脈絡,而不自覺地跳脫開來,跳到了「研究者」的立場,處 在焦慮的狀態中。一時片刻無法 pacing 到研究參與者的主觀世界當中。也會因 為研究參與者所提及的故事跟自己的生命經驗相符,讓研究者內心也跟著高低起 伏,而拿自身的經驗加以對照比較。而這些歷程當中的變化,又形成研究者對自 我經驗的一種觀照,遇到心中有所觸動、靈感,隨即進行研究札記的撰寫。

(二)錄音資料的整理

錄音資料的整理步驟與內容如下:

1. 仔細傾聽錄音內容,並將訪談的錄音內容謄錄成為逐字稿。

2. 重聽錄音資料,註記研究參與者聲音變化、停頓、沉默、語氣詞等,並校正 逐字稿的錯誤。

3. 將研究參與者陳述的內容,按照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談話的順序加以編碼,

方便之後文本的撰寫與資料的分析。編碼方式說明如下:

(12)

表 3-3 資料分析編碼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意涵 該研究參與者第

幾次的訪談

研究參與者雙胞 胎的編號,以成 對大小寫英文字 母為代表

雙胞胎中的出生順 序,a 代表該對雙 胞胎中的姊姊。b 代表雙胞胎中的妹

訪談中依序出現的 句子及段落

代碼 阿拉伯數字 1、2 大寫英文字母 A、B、C

小寫英文字母 a、b

以阿拉伯數字 001、002、003、、、、

999 代表

例如:1Bb048 即是指 B 雙胞胎的研究參與者中的妹妹,在第一次訪談中第 48 段落的談話編號。

4. 根據訪談內容敘寫出研究參與者雙胞胎自我認同歷程完整的故事文本。故事 敘寫的內容乃按照研究參與者所經歷「事件」的時間所描述,儘可能在敘寫 過程保留其原文、用字、描述角度,必要時加入文章的連接詞,或刪除重複 的口語內容,或小幅修改以幫助故事的流暢性(許維素,民 87)。四位研究 參與者完整的故事文本內容詳見附錄一。

二、資料分析的方法與程序

本研究採取 Lieblich et al.(1998) 的「整體----內容」分析方法來進行資料的 分析,共有以下五個步驟:

(一)反覆閱讀文本資料直到研究參與者的模式(patterns)產生,通常是整個故 事的焦點。研究者帶著同理、開放的態度仔細地閱讀與傾聽,相信自己具 有能力得以找出、辨識出文本內在含藏的意義,相信文本自然就會顯露出 意義來。在這個階段沒有一個明確清楚的方向,生命故事當中的某一些面 向或許是研究者想要特別留意關切之處,例如:故事的開端、研究參與者 對於故事當中某部分的評價。然而,它們的意義仍仰賴於整個的故事及所 處的脈絡。在此步驟中,研究者反覆閱讀先前根據訪談資料所敘寫出來之 完整故事文本(見附錄一),從中找到研究參與者獨特的行為模式。

(二)提出對於研究參與者最初及整體的印象,並留意整體印象中的例外以及故 事文本中不尋常的部分,例如衝突矛盾之處或未完成的敘述。留意困擾、

阻礙研究參與者或造成整個故事不協調的一段插曲或情節。在這一步驟,

研究者嘗試從研究參與者未完成的敘述或者與其故事基調不相合的敘述 當中,進一步地理解與研究參與者的生命主題的關連性,例如:研究參與

(13)

者品婕在訪談結束前提到自己的夢境,該夢境中呈現出對於雙胞胎品恩的 憤怒不滿,而這些情緒表達鮮少出現在品婕故事中其他的面向,為研究者 在理解其關係主題中提供一個參考的線索。

(三)決定貫穿整個故事內容的特殊焦點或主題,焦點通常因為它在文本當中所 佔的空間篇幅而被區辨出來,通常可從重複出現的特性、研究參與者述說 者提供了相當多的細節等內容找到故事文本的焦點與主題。然而,故事中 某些面向被省略或對某主題簡短的陳述,有時也被詮釋為該主題的焦點。

(四)使用不同的顏色標示文本中不同的主題,分開並反覆地閱讀各個主題的內 容。

(五)做出分析的結論:在整個文本中跟隨每一個主題並記下你的結論,留意主 題第一次出現和最後一次出現的地方,主題之間的轉換,每一個主題所處 的脈絡,以及主題之間顯著的關連性。並再一次根據研究參與者敘說的情 緒、內容與評價,留意與主要情節相互矛盾的橋段、事件內容。

經過了上述五個步驟反覆的分析歷程,研究者找出故事文本中的各個主題內 容,並按照時間順序依序撰寫各個生命事件,穿插研究參與者的原始訪談轉譯 稿,作為佐證為也形成一篇具有故事性的段落。之後,研究者呈現對於各個事件 內容的「理解」,最後再聚鍊出該事件內容對於研究參與者的認同「主題」

而在理解與主題的形成,牽涉到研究者所採取的「詮釋層次」(interpretive level)。對於生命故事的閱讀與詮釋將因為研究者解釋時所抱持的理論性理解而 產生程度上的差異和不同。若站在極端的現象學觀點,是把述說者的陳述當作他 當事人世界和生活的呈現,用純然無判斷的態度閱讀和傾聽,尊重敘說內容本然 的樣子。而另外一個極端,則是挾帶著許多理論的假設加以理解故事。此一閱讀 的態度懷疑敘說者的呈現,並且尋找過程中的沉默、間斷、矛盾、象徵(符號)

以及其他敘說者隱瞞內容潛藏之線索。這種閱讀的方式普遍存在於臨床心理學 家,特別是以心裡分析為治療架構的治療師。諸多詮釋的層次落在這兩極。訪談 本身問題被詢問和評論的方式也可以反映出該研究者所採取的立場是落在這兩 極端的哪一邊。

儘管許多生命故事的研究者主張相對地無知、無判斷的閱讀,節制理論性的 詮釋,每一個讀者也無可避免地帶著他的文化、語言、經驗和期待進入與文本或 其他人的交互交流當中(引自 Lieblich et al.1998)。研究者在閱讀與理解過程嘗 試當一個無知的傾聽者,尊重研究參與者的主觀世界,但研究者本身的雙胞胎經 驗、心理諮商領域對於人類心理之闡釋以及閱讀相關文獻所形成之觀點,也影響

(14)

著我閱讀研究參與者的故事文本、故事文本主題的察覺與選取、主題的形成。亦 即,分析歷程中研究者嘗試浸泡在研究參與者的故事當中,但同時也與研究者本 身抱持的觀點、經驗產生不斷對話、循環的歷程,在研究者與文本交互作用下形 成了研究者與文本互為主體性的過程。

此外,個人的認同無法自外於社會的脈絡關係,在本研究中對於雙胞胎自我 認同的形成發展,理所當然的脫離不了與「雙胞胎關係」。同時,自我認同的塑 造當然也脫離不了作為一個人初始的社會團體-家庭,以及隨著個人發展進入到 的學校、社會等更大的社會團體裡。因此,研究者在理解研究參與者個人的生命 主題的同時,也須覺察個人所處的家庭、環境之整體脈絡對於研究參與者的影 響。因此,在故事文本中同時研究者針對研究參與者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加以理 解後,再將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放置在一個更大的脈絡下加以理解,才得以得 出貼近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意義來。

第七節 研究判準

有別於量化研究將信效度、客觀性、可操作性作為研究良窳之判準,敘說研 究站在詮釋的角度,主張敘說材料如同自身的真實,可以用各式多元的方式加以 閱讀、理解與分析,而獲得多元不同的結果,因此傳統量化研究之判準並不適用 於敘說研究。然而讀者該如何判別的敘說研究的良窳呢?Runyan(1984)提出 了內在準則與外在準則,內在準則意指的風格、逼真程度、連貫性以及故事的合 理性。外在的判準指的是,與關乎此一主題外在資料的關連性,評估的過程並不 能單純藉由閱讀故事文本本身來做判斷,還要含括對該主題較為熟悉具有相關證 據的人之評斷與論述。基於此觀點,Runyan 提出七項評判個案研究的指標:

1. 提供對於研究參與者的洞察,澄清先前混沌未明的意義或理解,指出之前未 見未明的關連性。

2. 提供對研究參與者的感覺,包含研究參與者接觸的經驗。

3. 協助讀者了解研究參予者的內在主觀的世界,她們如何思考其經驗、除靜、

問題與生活。

4. 深化讀者對於該主題的同理或同情。

5. 有效地描繪出研究參與者所身處的社會與歷史世界。

6. 說明事件、經驗與情境中的相關意義或原因。

7. 生動真實、喚起讀者情感的共鳴。

Misler(1990)提出信任度與真誠性作為敘事研究的兩項判準,其中可信任 度意指該社群研究者的認可與評價。 Hammersley(1992)提出信度與實質性作

(15)

為質性研究概括的研究判準,信度意指著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可信任、合理性。

實質性,則是該研究研究對於相關領域的研究、方法、理論、社會決策是否具有 重要性與貢獻。

本研究參照 Lieblich et al.(1998)的觀點依據以下四點作為本研究的判準:

1. 寬廣度:具有廣泛全面與完整的證據,涉及了訪談與觀察過程的品質,與分 析詮釋的寬廣程度。研究中能引用多元不同觀點的論述,以提供讀者一個不 同觀點理解的空間。

2. 連貫性:不同部分的詮釋創造了具有完整意義的圖像,連貫性可從研究內部,

各部分如何整合成一個整體,以及外在與既存理論和研究連貫性來看。

3. 洞察性:在呈現文本與分析具有革新與獨創性。是否能幫助讀者在閱讀故事 文本及分析後返身從自身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覺察與理解。

4. 節制性:以簡約的概念、優美、具藝術性的訴求予以分析的能力。

數據

表 3-3   資料分析編碼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意涵  該研究參與者第 幾次的訪談  研究參與者雙胞胎的編號,以成 對大小寫英文字 母為代表  雙胞胎中的出生順序,a 代表該對雙胞胎中的姊姊。b代表雙胞胎中的妹 妹  訪談中依序出現的句子及段落  代碼  阿拉伯數字 1、2 大寫英文字母  A、B、C  小寫英文字母 a、b  以阿拉伯數字 001、002、003、、、、 999 代表  例如:1Bb048 即是指 B 雙胞胎的研究參與者中的妹妹,在第一次訪談中第 48 段落的談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並藉由適當工具與資訊,去描述、模擬、解釋與 預測各種現象,發揮數學思維方式的特長,做出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

壹、 創意動機及目的 貳、 作品特色與創意特質 參、 研究方法(過程) 肆、 依據理論及原理 伍、 作品功用與操作方式.

吸取更多課本以外之課外知識。基於此,本研究希望可以透過實際觀察、焦 點訪談的研究過程當中去發現學生學習之情況及態度,探討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