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藝術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藝術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林麗江、盧慧紋、施靜菲、邱函妮 *

摘 要

藝術史在臺灣的發展,隨著 1949 年遷臺而來的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 院文物、學術資料與研究傳統的移入,開啟了臺灣相當獨特的研究狀況。本 文主要討論自 1980 年以來,在臺灣的藝術史研究發展概況。前面隨時序敘 述整體大環境的變遷以及這些變遷對於藝術史研究的影響,接著以中國與東 亞繪畫研究、書法史研究、工藝器物史研究與臺灣美術史研究等四個部分,

分門別類來敘述各研究類別不同的發展。每個類別因材質的不同,加上各個 時段臺灣的文化與政經條件的變化,面臨不同的挑戰,而有著不盡相同的發 展。文中一方面以議題漸次闡述這四十年來藝術史研究的概況,同時也述及 在不同的學科的學術風潮影響之下,臺灣的藝術史研究如何發展與因應。希 望勾勒過去四十年來,藝術史學界的研究成果的基本面貌,也同時提出未來 可能有的展望。

 關鍵詞﹕國立故宮博物院、藝術史、繪畫、書法、器物、工藝美術、臺 灣美術

* 林麗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現借調轉任為國立故宮博 物院書畫文獻處處長)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系中國美術史組博士,曾 任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歷史所合聘助理教授、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 教授、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研究領域為中國藝術史、中國繪畫、中國版畫、中日與東西藝術文化交流。著有 The Proliferation of Images: The Ink-stick Designs and the Printing of the Fang-shih mo- p’u and the Ch’eng-shih mo-yuan 等。

盧慧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考

427

(2)

古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並曾榮獲清 華大學、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書法史,特別留心書史典範 的成立與轉變之問題,並積極投入古代書法的展覽策劃與圖錄編寫。編著有《水 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風格傳衍》等。

施靜菲,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士,

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科目講師、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並曾 榮獲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研究領域為東亞與歐洲藝術與文化交流、東亞裝飾紋 樣史。著有《日月光華:清宮畫琺瑯》等書。

邱函妮,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 究科美術史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並曾榮獲 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研究領域為臺灣近代美術史、東亞近代美術史。著有《灣 生.風土.立石鐵臣》等書。

林麗江教授和盧慧紋教授皆曾擔任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獎助學人「寰宇漢學講 座」之主持人。盧教授曾在本中心主辦「全球視野下的漢學新藍海國際研討會」

擔任討論人,林教授有大作刊登於《漢學研究》期刊。

一、前 言

以現代學術來衡量,藝術史即便在西方也是一門新的學科。 1813 年第一 個藝術史教職在德國哥廷根成立,接著歐陸德、奧、瑞士各大學也紛紛設立 教職,因而有「藝術史的母語是德語」之說。二次大戰後眾多歐陸學者遷至 英美,更使得藝術史成為英美大學中重要的學科。

1

在臺灣的藝術史研究作為 一門人文學科,已是二十世紀下半。任教臺大藝術史研究所多年的陳葆真教 授定義了其內容,認為是以藝術品為中心,涉及「對藝術家、作品風格、製 作技術、美學觀、和相關的政治、社會、經濟、思想、及人生價值觀等文化 史各方面議題的研究。」

2

點出了藝術史研究多元多樣又跨學科的特點。

1  原文收在 Erwin Panofsky, “The History of Art,” in W. R. Crawford, ed., The Cultural Migration:

The European Scholar in America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53), pp.

82-111. 中文譯著:李元春譯,〈後記:美國藝術史三十年〉《造型藝術的意義》(臺北:

遠流出版公司,1997),頁 391-417。

2  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漢學研究通訊》28.3 (2009.8): 7。

(3)

本文主要討論 1980 年以來,在臺灣的藝術史研究發展的概況。簡要的背 景介紹之後,將以中國與東亞繪畫研究、書法史研究、工藝器物史研究與臺 灣美術史研究來分別敘述,由林麗江、盧慧紋、施靜菲與邱函妮等學者負責 撰稿,限於篇幅與時間的限制,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虞與思慮不足之處,還望 多予諒解與指教。

二、通 論

石守謙撰寫的〈臺灣的藝術史研究〉一文,將臺灣的藝術史發展分為四 個主題來討論,指出日本學者在臺灣對於原住民建築與工藝的調查,為日後 研究奠下重要的基礎; 1949 年以來隨著國民政府遷臺而來的學術資料與傳統 的移入,開啟了臺灣獨特的藝術史研究;自 1960 年代以後隨著國立故宮博 物院(以下稱故宮)文物的逐步開放,西方學術也被引入;最後則以學術機 構建制來討論藝術史進展的狀況。

3

陳葆真也曾撰文略述中國自古以來的繪畫 研究,並述及日本、德國、美國等對中國繪畫研究概況,透過溯及古今中外 的研究,探究臺灣的藝術史研究之學術淵源,他也將海內外的中國繪畫史研 究,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4

上述二文,前者聚焦於臺灣本土在二十世紀以來發 展的狀況,後者擴及海內外中國繪畫史學術概況。二者並看,恰能勾劃出從 19 世紀末以來,藝術史在臺灣的逐步發展,

5

以及故宮文物在當中所扮演的重

3  石守謙,〈臺灣的藝術史研究〉,《漢學研究通訊》31.1 (2012.2): 7-15。

4  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頁 1-16。

5  有關日本的中國藝術史研究可參考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的中國繪畫史研究的回顧〉,

收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輯,《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組,1992),頁 541-551;小川裕充,〈日本における中国絵画史 研究の動向とその展望—宋元時代を中心に〉,《美術史論叢》17 (2001): 133-158。

德國的部分,則有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著,陳葆真譯,〈柏林收藏的中國繪畫〉,

《故宮學術季刊》11.3 (1994. 春): 1-18。英國的部分可參考:Judith Tybil Green, “Britain’s Chinese Collections, 1842-1943: Private Collecting and the Invention of Chinese Art,”PhD Dissertation (Brighton: University of Sussex, 2002); Craig Clunas, “China in Britain: the Imperial Collections,” in Tim Barringer and Tom Flynn eds., Colonialism and the Object:

Empire,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Museum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 41-51. 感謝政大 劉宇珍教授所提供的資訊。有關美國的中國藝術史研究狀況,詳參薛永年,〈美國研究

(4)

要角色。

6

(一)中國文物收藏與藝術史研究

在臺灣的中國繪畫研究實與故宮文物有相當大的關聯,是因著這批文 物而起的人文研究領域。故宮歷年出版的目錄、圖錄與文物拍攝計畫,都對 藝術史研究有著重大的影響。

7

1965 年故宮新館在臺北外雙溪落成,成為觀 光與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場域。大學裡美術相關科系培養的學生,也進到故 宮跟隨院中學者進行學習與研究,前輩學者如李霖燦、譚旦冏、那志良、莊 申、張光賓、傅申、江兆申、林柏亭等,即構成第一代的中國藝術史學者。

8

1971 年臺大歷史研究所設立中國藝術史組,

9

許多畢業生後來都成為故宮重 要的研究人員,像是蔡玫芬、嵇若盺、王耀庭、何傳馨等學者,而當中更 有不少畢業生出國留學深造。另一方面,臺灣美術史的研究大約從 1980 年 代後期開始進入學院,早期開拓此領域的學者如顏娟英、林柏亭、王耀庭等 人,也多與臺大和故宮有很深的淵源。

中國畫史方法述略〉,收於《江山代有才人出》(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頁 316- 327;Jerome Silbergeld, “Chinese Painting Studies in the West: A State-of-the-field Articl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4 (Nov., 1987): 849-897; 姜一涵,〈一九六O年以來美國 對中國藝術史研究之概況及趨勢〉,張其昀監修,《美術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1983),頁 44-53;方聞 (Wen Fong) 著,石守謙譯,〈西方的中國畫研究〉,《故宮文物 月 刊 》45 (1986.12): 49-56。Chen, Constance Jing Shue, “From Passion to Discipline: East Asian Art and the Culture of Moder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1876-1945,” PhD Dissertation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0). 若是論及中國藝術史在二十世紀於中國當地的發 展,詳見薛永年,〈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回顧和展望〉,《文藝研究》2 (2001): 112- 127。薛永年,〈滕固與近代美術史學〉,《美術研究》105 (2002.1): 4-8。

6  除此之外,故宮近年來的轉變與定位也引起許多的討論,《文化研究》的第 30 期(2020 年春季)即以「藝術實踐與博物館的轉身」做為專題收錄多篇相關論述。

7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王靜靈譯,〈國立故宮博物院在我學術生涯中的位置〉,《故宮 文物月刊》23.8 (2005.11): 92-99。石守謙,〈探索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新境〉,《當代》45 (1990.1): 12-22。

8  石守謙,〈探索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新境〉,頁 12-22。陳葆真,〈藝術史研究三十年感言〉

(詳見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網頁,http://www.artcy.ntu.edu.tw,2021/3/1 上網檢索)。

9  陳葆真,〈美術史教育的回顧與前瞻—以臺灣大學為例〉,收入臺灣大學文學院編,《大 學人文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92),頁 313-324。

(5)

顏娟英指出 20 世紀,特別是 1930 年代,大量中國文物進到美國的公私 收藏,加上二次戰後美國也收納了眾多研究人才,包括第一代的華裔美術史 家,使得美國的中國藝術史研究超越歐洲。 20 世紀的下半葉,美國學者已開 始運用來自德奧傳統的風格分析以及圖像學的方法,來從事中國藝術史的研 究。

10

同時,故宮文物在 1961-1962 年曾首次赴美展覽,更加掀起美國研究中 國藝術史的風潮。

11

擁有眾多中國藝術品又有德奧藝術史傳統加持的美國,便 成為孕育臺灣新一代藝術史研究者的重要搖籃。

12

(二)學成歸國的藝術史研究者與新的藝術史研究機構的成立

而 1980 年到 2000 年,這段期間臺灣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極佳,熱錢湧 進藝術市場,藝廊、博物館與美術館也紛紛設立。

13

再加上 1987 年解嚴,藝 術環境與藝術市場充滿朝氣。公私立的典藏機構亟需藝術史研究人才,引發 學者對於專業人才培養的呼籲。

14

1980 年代中期,第二代的藝術史學者如石 守謙、李玉珉、謝明良、陳芳妹、顏娟英、林保堯、莊素娥、朱靜華、朱惠 良、陳葆真、吳方正等,在歐美日等國獲取博士學位後紛紛回臺。前輩學者

10  相關的研究人員名單,參見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頁 9。

11  此次的展覽召喚了不少日後的中國繪畫史研究者,長年任教於耶魯大學現已退休的班宗 華老師即為其一,詳見賴毓芝,〈《谿山行旅》前面的那雙藍眼睛:穿透框架的藝術史家 班宗華〉,《典藏古美術》225 ( 2011.6): 192-199。

12  顏娟英,〈導言〉,《臺灣學者中國史論著.美術與考古》(北京: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5),頁 1-11。此外,有關美國的中國藝術收藏,詳見 Warren I. Cohen, East Asian Art and American Culture: 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薛永年,〈美國藝術博物館管窺〉,收入《江山代有才人出》,頁 328-336;

傅申,〈美國的中國書畫收藏與研究〉,收入歷史博物館編,《傳統、現代藝術生活》(臺 北:歷史博物館,1997),頁 205-256。

13  有關此一時期的藝術市場的研究相當多,可參考蔡宜芸,「商業?藝術?—臺北市畫廊 活動的探索」(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曾士全,「臺灣藝術拍賣 市場經營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典藏藝術 雜誌編,〈臺灣畫廊爭霸史〉,《典藏藝術》24 (1994.9): 102-136;典藏藝術雜誌編,〈畫 廊經營之道特別報導〉,《典藏藝術》34 (1995.12): 194-208。

14  林保堯,〈回歸行政專才與學理涵養機制的基礎人才培養「科系」上〉,《臺灣美術》

9.3 (1996.12): 11-15。高千惠,〈海內外藝術史與理論學科教育的檢視〉,《藝術家》241 (1995.6): 364-368。

(6)

傅申在美國工作多年,也於 1994 年回臺任職,在書畫研究與鑑定上有很深的 造詣。

15

這些堅強的師資開始在各大學進行研究與教學,藝術史也逐步在學院 中獲有一席之地。大學裡藝術史教育逐步擴展與深化、臺灣放鬆與中國的交 流,都有助於藝術史研究的成長。 1989 年,原來隸屬於臺大歷史所的藝術史 組獨立成所之後,至今已陸續成立了三十多個藝術史研究相關的系所,不可 謂不驚人。 2000 年,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與師大美術研究所西洋史組同時成立 了博士班,更顯示臺灣已能培育高階的藝術史學者。加上持續回國的海外留 學生,在臺灣的藝術史研究進入百家爭鳴的狀態。

(三)重要的學術研討會與大型展覽:促進國際交流與學術研究

從臺灣過去四五十年間所舉辦的研討會與展覽來觀察,更可以看到其間 藝術史學術的變化。中央研究院在 1980 年所主辦的國際漢學會議,邀請了當 時國際著名的中國藝術史學家,如高居翰( James Cahill;柏克萊大學)、艾瑞 慈( Richard Edwards;密西根大學)、方聞(Wen Fong;普林斯頓大學)、何 惠鑑(克利夫蘭博物館)、蘇利文( Michael Sullivan;史丹佛大學)、古原宏 伸(日本奈良女子大學)等人,國內出身的旅外學者有吳納孫、莊申、傅申 等人,國內學者則有李霖燦、譚旦冏、那志良、江兆申、史紫忱、王壯為、

曾堉等學者。

16

所出版的會議論文集,至今仍深具參考價值。

17

1991 年故宮舉辦的「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更是冠蓋雲集,臺灣新進 的藝術史研究人員得以藉機與外界交流,令人相當振奮。

18

而後故宮如有大 展,即舉辦重要的研討會,更加促進藝術史研究。 1996 年舉辦的「何謂臺 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研討會,由藝術史、臺灣史、文化研究等國 內外學者共同參與,是學界首度以「臺灣美術」為主題的研討會,畫下重要

15  陳葆真,〈藝術史研究三十年感言〉。

16  此次會議的相關記錄可參見〈長河壯闊匯百川—臺北舉辦國際漢學會議〉,《雄獅美 術》114 (1980.8): 92-95。

17  中央硏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硏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第 10 冊藝術史組(臺北:中央硏究院,1981)。

18  有關這次會議的情況,參見吳金桃,〈「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會場側記〉,《雄獅美術》

248 (1991.10): 120。以及議事組,〈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議程表〉,《故宮文物月刊》100 (1991.7) :128-136。

(7)

里程碑。

19

另一值得矚目的是「臺灣 2002 年東亞繪畫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由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故宮博物院、日本京都大都會東洋美術中心及中研院 合辦。

20

東亞繪畫史研究的重量級學者紛紛來臺,可謂盛況空前,而臺灣的第 二代藝術史學者已與國外重要學者並肩撐起這個學術盛會。

故宮收藏的中國藝術精品大規模海外借展,始於 1935-36 年的「倫敦 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由英國著名收藏家大衛德爵士、大英博物館研究 員霍布森及法國學者伯希和等人共同策畫),這是西方觀眾首度見到高質 量的中國藝術精品,對於英國東方陶瓷學會的建立及歐洲對中國工藝的 研究興趣,都有一定的影響,該特展近年來也成為熱門的研究對象。

21

自 1961-62 年盛大的赴美展「中國古藝術品展覽會」後,歷經 1971 年臺灣退 出聯合國、 1979 年中美斷交,故宮文物對外交流中斷。直到 1991 年,臺 灣與美國達成共識,保障故宮文物豁免扣押,故宮文物才又赴美參加華府 國家藝廊「一四九二之際:探險時代的藝術」( Circa 1492: Art in the Age of Exploration)大展。自此,重新開啟故宮對外參展的可能性。1996 年故宮與 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合作,挑選了 452 組件的文物前往美國做為期一年的 展出。「中華瑰寶展」( Splendors of Imperial China: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在美的盛大展出,引起重視。

22

自此,故宮文物常常 出借藏品到德國、法國、日本、美國各地博物館展出。故宮南院自 2015 年 開展以來,

23

也常有海外交流展,都可看出故宮與海外博物館的頻繁交流與 世界接軌的企圖。

24

19  該研討會於 1996 年 9 月 13-14 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會後出版論文集,《何謂臺灣?近 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20  詳情請參閱臺大藝研所,〈臺灣 2002 年東亞繪畫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典藏古美 術》122 (2002.11): 54-56、123 (2002.12): 66-70、124 (2003.1): 72-77。

21  吳淑瑛,〈博物館展覽與國族、文化的想像 —以「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1935- 1936)」為例的觀察〉,《近代中國》157 (2004.6): 44-70。

22  宋兆霖 ,〈一九九六年全球展覽之冠—「中華瑰寶」在美國展出之周延曲折與充實光 輝〉,《故宮文物月刊》171 (1997.6): 92-99。

23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南 院 處 的 展 覽 與 活 動 可 至 該 處 網 頁 查 詢:https://south.npm.gov.tw/

ExhibitionsListC003110.aspx?appname=Exhibition3112(2021/3/13 上網檢索)。

24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展覽與國內外借展資料,可於該館網頁「大事紀」查得:https://www.

npm.gov.tw/Article.aspx?sNo=03004855(2021/3/13 上網檢索)。

(8)

三、中國與東亞繪畫史研究的風潮與成果(林麗江撰)

過去四、五十年,臺灣的中國繪畫研究,從早期注重作品真偽、畫家風 格,進至制度探討、宮廷與地方畫派的變化、文人畫成因,到接取文化史、

視覺文化、交流史、全球史的研究風潮,成績斐然。東亞各地繪畫與中國繪 畫也時有交流,因此將其納入討論。此外,佛教美術文物涵蓋多種媒材,限 於學力與論述重點,故只簡述佛教繪畫研究。以下透過幾個研究的方向與議 題,來概述近年來發展的大要。

(一)圖錄出版、鑑定 真偽與作品風格的探索

藝術史研究總是以作品為依歸,學者能否親炙作品關乎研究的完整 性。故宮歷年來大量出版的書畫目錄與圖錄,

25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持 續調查出版的《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等,

26

便至關重要。而故宮近年來開放 線上「典藏資料庫系統」,

27

以及 open data 都對研究甚有助益。

28

鑑定與辨 別真偽,乃至某一名家或大師的作品風格特色,在中國繪畫早期的研究佔 有重要的位置。

29

海內外前輩學者,於過去奠定了中國繪畫史基準作品的架 構,也對各類繪畫風格發展建立了系譜。

30

雖然在各類新興思潮衝擊之下,

繪畫鑑定工作似略有遜色,不過作為繪畫研究的基礎,於 21 世紀又重新為人 注意。 2015 年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主辦的「藝術史中的作品研究」工 作坊,就是重新回到作品本身的宣言,希望喚回學界對作品的重視,而非僅

25  石守謙,〈原跡、複本與畫史的研究—中國畫史研究的回顧〉,收於石守謙等著,《中國 古代繪畫名品》(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86),頁 153-158。

26  2021 年東洋文化研究所慶祝《中國繪畫總合圖錄 三編》的出版,於三月舉辦「東亞美術 研究的回顧與實踐—收藏與資料庫建置」國際學術研討會。該所自1980 年代始,整編 了日本、歐美及東南亞地區之重要公私立收藏繪畫目錄,提供了相當珍貴的繪畫收藏訊 息,對中國繪畫史研究貢獻至鉅。

27  詳見故宮網頁 https://www.npm.gov.tw/Article.aspx?sNo=02000021(2021/3/10 上網檢索)。

28  詳見故宮網頁 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2021/3/10 上網檢索)。

29  此類研究相當多,然礙於篇幅無法一一述及。近年來的研究,可參見王耀庭,《書畫管見 集》(臺北:石頭出版社,2017)。

30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繪畫史》(臺北:石頭出版社,2010),頁 15。

(9)

只發展理論,忽略藝術史研究的根本。

31

(二)宮廷畫家與宮廷繪畫∕職業畫家與地方畫派

現存早期著名畫家的作品,多數都是宮廷畫師所為。因此,宮廷畫院 的建制與繪畫產出,也為學者所關注。這部分的研究開始甚早,如佘城與 李慧淑的宋代畫院與畫學研究,

32

宋后楣與林莉娜關於明代宮廷繪畫的討論 與機構制度的考證。

33

近年來,陳葆真、陳韻如對五代北宋的畫院制度,有 深入分析,特別是陳葆真指出不同區域畫派在宮廷中的勢力消長現象。

34

馬 雅貞也注意到來自地方的身分,也會影響院畫的製作。

35

傅申、陳韻如、王 耀庭則分別對元代、金代宮廷繪畫收藏有深入探討。

36

值得注意的是宮廷繪畫確實與地方畫派有著微妙的連動關係,故宮 於 2008 年舉辦的「追索浙派」展覽,即關注過地方與中央畫風的交會與流

31  詳見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有關「藝術史中的作品研究」工作坊的網頁資料 http://www.artcy.

ntu.edu.tw/09_detail_conf_5.html(2021.1.3 上網檢索)。

32  佘城,〈北宋畫院制度與組織的探討〉,《故宮學術季刊》1.1 (1983. 秋 ): 69-95;佘城,

《北宋圖畫院之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李慧淑,〈宋代畫風轉變之契機—

徽宗美術教育成功之實例 (上)、(下)〉,《故宮學術季刊》1.4 (1984. 夏): 71-91、2.1 (1984. 秋): 9-36。

33  Sung Hou-mei,“Lu Chi and His Pheasant Painting”,《故宮學術季刊》10.4 (1993. 夏): 1-22;

Sung Hou-mei, The Unknown World of the Ming Court Painters: The Ming Painting Academy (Taipei: Liberal Arts, 2006)。林莉娜,〈明代宮廷繪畫機構制度考〉,《故宮學術季刊》13.1 (1995.9): 75-100+ 左 4-5。林莉娜,〈明代畫院制度略考〉,收入陳階晉、賴毓芝主編,

《追索浙派》(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頁 192-200。

34  陳葆真,〈從南唐到北宋—期間江南和四川地區繪畫勢力的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美術 史研究集刊》18 (2005.3): 155-208+234。陳韻如,「畫亦藝也:重估宋徽宗朝的繪畫活 動」(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35  馬雅貞,〈中介於地方與中央之間:《盛世滋生圖》的雙重性格〉,《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

24 (2008.3): 259-322。學界對於宮廷繪畫還有相當多精彩的研究,本文有關這部分的討 論,得之於馬雅貞的回顧甚多,詳見馬雅貞,〈二十年(1990-2009)來臺灣關於中國宮 廷圖繪的研究〉,《藝術學研究》8 (2011.5): 205-242。

36  傅申,《元代皇室書畫收藏史略》(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陳韻如,《公主的雅 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王耀庭,〈明昌七 璽及其周邊〉,《故宮學術季刊》34.3 (2017.3): 1-43。

(10)

動。

37

而石守謙在更早之前,也曾針對明代宮廷繪畫及浙派發表了不少文 章,探討帝王的品味與貴族的贊助如何在宮廷與地方產生影響,

38

更深入論 述南京與福建地區浙派畫家之不同取向。

39

再加上蘇州地區文人畫相關的研 究,

40

石守謙分別整理了明代的區域風格特色,並探究促使這些畫風成熟並引 領風騷之原因。

(三)山水畫與文人畫

山水畫應當是中國繪畫之異於西方繪畫最重要的一個畫類,西方純粹 描繪大自然的作品被稱為風景畫,中國則名之為山水畫。

41

然而中國山水畫 涵蓋天地萬物與自然風候,甚至可以充滿各種政治象徵。

42

雖然近年來的考 古發現,已有了更多早至唐、五代的實例。

43

然而,中國山水畫史上成就最 高的,仍然是故宮的北宋山水大家范寬、郭熙、李唐,以及元代趙孟頫與 元四大家等人的作品。前輩研究者如李霖燦、張光賓、傅申等人,

44

對於中

37  陳階晉、賴毓芝主編,《追索浙派》(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

38  石守謙,〈明代繪畫中的帝王品味〉,《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0 (1993.6): 225-291。

石守謙,〈浙派畫風與貴族品味〉,《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5 (1986.2): 307-342。

39  石守謙,〈浪蕩之風—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畫〉,《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1 (1994.

3): 39-61。石守謙,〈神幻變化:由福建畫家陳子和看明代道教水墨畫之發展〉,《臺大美 術史研究集刊》2 (1995.5): 47-74。

40  有關蘇州文人畫的研究,多數已被收入石守謙,《風格與世變》(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1996),以及《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繪畫史》。

41  學者認為西方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畫的差異,不僅是畫題與形象,還涉及特別的世界觀 與整體複雜的哲學思想。詳見Yolaine Escande,〈景觀: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比 較研究〉I, II, III,《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8 (2003.8): 79-84,79 (2003.10): 77-86,80 (2003.12): 98-105。

42  這部分的研究詳見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 學》8.3 (1997.9): 161-216。

43  例如近年發現的唐代富平的山水屏風以及韓休墓的山水,均讓人對於張彥遠所說的山水 之變,有了更具體的想像。相關考古資料參見孫志虹,〈從陜西富平唐墓山水屏風畫談 起〉,《文博》(2004.6): 48-53。郭美玲,〈唐墓壁畫山水題材源流—兼論韓休墓「山水 圖」布局及其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194 (2017.6): 94-106, 159-160。

44  相關著作甚多,在此僅舉出某些代表作:李霖燦,《中國名畫研究》(新北:藝文印書館,

1973)、《中國美術史稿》(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87)、〈古畫斷代釋例:玄學、科學、

畫學方法的三段論法〉,《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書畫組》(臺

(11)

國山水畫的畫法、構成與討論均有可觀。後來的學者,藉由展覽也都持續有 所闡發。

45

山水畫更是文人畫相當重要的一種表現主題,

46

石守謙即致力於文人畫 家的研究,從繪畫的風格入手,突顯出元代文人畫家錢選與趙孟頫擺盪於 出仕與隱逸間的矛盾,以及將此種情懷表現於畫作上所採取的復古風格。

47

而接續的研究,他更標舉出明代蘇州以文徵明為代表的文人畫,

48

並且一再 地闡述於蘇州生成的文人畫理想,

49

可說是當代對於文人畫的考察與論述最 為深入者。近期則又出版了以山水畫為主體的專著,更為全面的關照中國畫 史的演變與成因。

50

(四)詩書畫與敘事畫∕偽作與藝術市場

圖像與文本的關係,也是繪畫研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早在 1985 年美

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2),頁 307-330;張光賓,《元四大家》(臺北:國立故宮博 物院,1975)、《元四大家年表》(臺北:臺大藝術史研究所,2000);傅申,〈知偽以鑑 真〉,《故宮季刊》9.3 (1975. 春): 41-48、〈王翬臨富春及相關問題〉,《清初四王畫派研究 論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頁 629-653、〈董其昌書畫船水上行旅與鑑賞、

創作關係研究〉,《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15 (2003.9): 205-297+300。

45  如故宮在 2018 年也有關於范寬的展覽:「典範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詳情見該院網 頁 https://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6295(2021/3/9 上網檢索)。

46  Shou-chien Shih, “Beyo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untains and Streams,” in Jerome Silbergeld and Dora King, eds., A Bridge to Heave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474-496.

47  Shou-chien Shih, “The Mind Landscape of Hsieh Yu-yü by Chao Meng-fu,” in Wen Fong et al., Images of the Mind (Princeton: The Art Museum, 1984), pp. 237-254. Shou-chien Shih, “Eremitism in Landscape Paintings by Ch’ien Hsüan (ca. 1235-before 1307),”(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4). 石守謙,白適銘譯,〈元代文人画の正統的系 譜—趙孟頫から王蒙に至る山水画の展開—〉,《元時代の絵画》(奈良:大和文華館,

1998),頁 7-16。

48  相關論述見石守謙,〈中國文人畫究竟是什麼?〉,《美術史論壇》4 (1996): 11-39。石守 謙,〈蘇州文人繪畫的成立、推展與挑戰〉,收入植松瑞希主編,《蘇州をめぐる諸問題―

中国と日本の観点から― 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論文集》(奈良:大和文華館,2016)。相關 蘇州文人畫研究,詳見石守謙,《風格與世變》。

49  這部分的研究,參見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繪畫史》。

50  石守謙,《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臺北:石頭出版社,2017)。

(12)

國大都會博物館即舉辦過大型研討會,探討詩書畫間的複雜關係。

51

與會的 日本學者古原宏伸對中國歷代敘事畫有精闢研究,並曾來臺教授中日敘事 畫,影響頗深。

52

陳葆真則是臺灣敘事畫研究耕耘最力者,從洛神賦圖開始,

到女史箴圖、十三帝王圖,對圖文互動模式有精闢見解。

53

林麗江亦有日本 狩野派畫家以中國材料為靈感創製的長恨歌圖之研究。

54

衣若芬從題畫詩研 究開始,近期則推廣文圖學。

55

許文美則將仇英的〈漢宮春曉〉圖連結到宮 詞文學。

56

有趣的是,敘事畫也是明代偽作市場上最熱門的商品,以鮮豔的 色彩、豐富的細節取勝, 2018 年故宮「偽好物」展,即試圖揭露這些偽作成 為訊息傳播、古代想像與建構知識的重要載體。

57

(五)視覺文化與版畫研究

視覺文化研究從 1970 年代開始,在 1990 年代席捲英美,如同文化研究 對學界的巨大影響被稱為文化轉向( cultural turn)一般,「視覺轉向」(visual turn)的風潮也盛極一時。

58

1997 年,Craig Clunas 的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一書即標榜研究明代視覺文化,除了繪畫,還擴及書籍的 插圖、地圖、陶瓷或是雕漆上的圖樣等,且以視覺材料的生產、流通與使用

51  Wen C. Fong and Alfreda Murck eds., Words and Images: Chinese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1.

52  古原宏伸,《中國畫卷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社,2005)。

53  陳葆真,〈中國畫中圖像與文字互動的表現模式〉,《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臺北: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0),頁 203-296。陳葆真,《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 畫》(臺北:石頭出版社,2011)。陳葆真,《圖畫如歷史》(臺北:石頭出版社,2015)。

54  林麗江,〈此恨綿綿無絕期—狩野山雪的《長恨歌圖》研究〉,收於石守謙、廖肇亨主 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1),頁 539-600。

55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

2005);衣若芬,《東張西望:文圖學與亞洲視界》(香港:八方文化,2019)。

56  許文美,〈宮中行樂—仇英〈漢宮春曉〉研究〉,《故宮學術季刊》36.1 (2019.9): 37- 114。

57  邱士華、林麗江、賴毓芝編,《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

58  有關視覺文化對藝術史的影響,詳見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 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 (2001.9): 76-89。

(13)

等面向,

59

來討論以往繪畫史研究較少處理的題材,帶起許多迴響。

版畫在視覺文化的風潮下有新的進展,馬孟晶以「西廂記」版畫來討 論晚明書籍對於視覺性之關注,

60

之後更以《隋煬帝豔史》的圖飾為題,發 現裝飾紋樣竟具有點評文本的效用。

61

林麗江分析《帝鑑圖說》一書的構成,

照見張居正以此作為晚明政治場域的宣示、施政劇本和避禍工具。

62

王正華 藉由蘇州版畫來探討 18 世紀該地區的藝術類文化商品的市場與消費區隔。

63

同樣的蘇州版畫,馬雅貞將注意力轉至商人社群所造成的影響。

64

傅立萃則 是較早研究名山圖者,持續仍有勝景圖的研究。

65

梅韻秋從中央收編原來屬 於官員或文人社群所產製的名山繪畫或圖譜,來呈現清代宮廷對於圖像的管 控。

66

王正華則對清宮產製與管控城市圖像來彰顯政治權力有所闡發。

67

賴毓 芝透過印刷技術的選擇來談新的性別意識之展現。

68

林素幸則針對中國近現

59  Craig Clunas,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7).

60  馬孟晶,〈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臺大 美術史研究集刊》13 (2002.9): 201-276。

61  馬孟晶,〈《隋煬帝豔史》的圖飾評點與晚明出版文化〉,《漢學研究》28.2 (2010.6):

7-56。亦收入黃桂瑩主編,《複製、再現、與傳播:近代版畫文化》(臺北:陽明大學人 文與社會科學院,2013),頁 147-204。

62  林麗江,〈晚明規諫版畫《帝鑑圖說》之研究〉,《故宮學術季刊》33.2 (2015.12): 83- 142。

63  王正華,〈清代初中期作為產業的蘇州版畫與其商業面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92 (2016.6): 1-54。

64  馬雅貞,〈商人社群與地方社會的交融:從清代蘇州版畫看地方商業文化〉,《漢學研究》

28.2 (2010.6): 87-126。

65  Li-tsui Fu, Framing Famous Mountains: Grand Tour and Mingshan Paintings in Sixteenth Century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傅 立 萃,〈 以 圖 傳 史 與 扁舟同遊:吳鎮的《嘉禾八景圖》〉,《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47 (2019.9): 75-137+139- 158+284。

66  梅韻秋,〈天下名勝的私家化:清代嘉、道年間自傳體紀遊圖譜的興起〉,《臺大美術史研 究集刊》41(2016.9): a13-a14+303-370+375。相關研究尚有:梅韻秋,〈張崟《京口三 山圖卷》:道光年間新經世學風下的江山圖像〉,《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6 (1999.3): 195- 239+244。

67  王正華,〈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集刊》50 (2005.12): 115-184。

68  賴毓芝,〈晚清中日交流下的圖像、技術與性別:《鏡影簫聲初集》研究〉,《近代中國婦 女史研究》28 (2016.12): 125-213。另外,近期女性主義相關研究亦可參考賴毓芝、高彥

(14)

代的插畫與書籍裝幀有深入探討。

69

凡此均照見在視覺文化、消費文化與女性 主義視角等研究思潮的影響下,中國版畫與相關視覺材料研究的新走向。

70

(六)宗教繪畫與文化交流

臺灣的佛教美術研究以蘇瑩輝、林保堯、顏娟英、李玉珉、陳清香、潘 亮文等人成果最為顯著。

71

佛教繪畫則以藏於故宮的〈大理國梵像卷〉最引人 注意,李霖燦與李玉珉都有精彩的研究。

72

陳清香的羅漢圖像研究、潘亮文的 觀音圖像研究、葛婉章於藏傳佛教都有不錯的成果。

73

而林聖智則是臺灣目前 致力於早期繪畫與佛道教繪畫的少數研究人員之一,尤著重北朝墓葬圖像以 及粟特文化在北朝的發展。

74

宗教繪畫的研究,其實往往涉及文化交流。 1985 年石守謙便已開始探討

頤、阮圓,《看見與觸碰性別:近現代中國藝術史新視野》(臺北:石頭出版社,2020)。

69  林素幸,〈移動的美術館:20 世紀初中國的書籍裝幀設計與商業美術〉,《文化研究》13 (2011.12): 163-228。

70  因篇幅有限,在此無法一一列舉近年來的版畫研究的成果。當然影響版畫研究的尚有印 刷史、出版史、書籍史、閱讀史、接受史等等的研究方法,還待專文討論之。

71  佛教美術研究不限於繪畫,還包括建築與各式文物。在此只能簡略述及佛教繪畫相關的 研究人員與少數的研究,更全面的回顧,詳見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研究之回顧與省 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 (1996): 209-234。李玉珉,〈佛教美術區域研究之回顧與省 思〉,《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5 (1997.6): 31-54。顏娟英,《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 考古與佛教藝術的探討》(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臺 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

72  李霖燦,《南詔大理國新資料的綜合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李玉珉關 於此卷著作甚多,茲舉數例:李玉珉,〈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東吳大學中國 藝術史集刊》15 (1987.2): 227-264;李玉珉,〈梵像卷釋迦佛會、羅漢祖師像之研究〉,

收入《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書畫組》,頁195-219;李玉 珉,〈大理國張勝溫《梵像卷》羅漢畫研究〉,《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29 (2010): 113- 156+271。

73  陳清香,《羅漢圖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潘亮文,〈試論水月觀音圖〉,

《藝術學》17 (1997.4): 7-50。潘亮文,〈有關觀音像流傳的研究成果與課題〉,《藝術學》

18 (1997.8): 29-42。葛婉章,〈藏傳佛教美術圖像的有關問題〉,《故宮學術季刊》5.4 (1988.6): 57-76。葛婉章,〈筆繪唐卡的保存傳統與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4.4 (1997 夏): 85-138+ 左 7-8。

74  林聖智,《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

(15)

中日間的藝術文化交流,以十王圖為題,探討畫作東傳日本後的影響與日本 的在地回應。

75

巫佩蓉認為中日間共享的禪林文化,使得觀賞禪畫能突破地 域與文化的限制。

76

中日間交流還包括有工藝與文化層面,而書籍更是中日 交流研究的重點。

77

石守謙從 2007 年開始進行「移動的桃花源—第十世紀 至十六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的計畫,認為應該視東亞為一整體,對山 水畫在中日韓三國之發展進行全盤的觀察。而後他又持續推動「東亞文化意 象之形塑—第十一至十七世紀間中日韓三地的藝文互動」研究計畫,參與 者有劉序楓、廖肇亨、陳韻如、黃立芸、林聖智等學者。長達十多年的整合 型計畫,成果斐然。

78

使得東亞間的繪畫發展與交流研究有新的進展,也打開 臺灣藝術史學界邁向全球化的視野。

(七)新清史與全球史的角度

在新清史與全球史的風潮下,研究顯示十八世紀的清宮對於當時西歐 國家的藝術文化並不陌生,混同著中國之前的傳統,以圖像及文化事業來 建立偉大的帝國形象,進而創出清宮特有的文化主體性。王正華(現任教於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召集主持的「多方觀照:近代早期歐洲與東亞在視覺、

物質文化上的交會互動」整合型計畫,從 2010 到 2013 年進行了兩期。由賴 毓芝、施靜菲、林麗江、張省卿、李毓中等多位研究成員,以各種的視覺材

75  如石守謙,〈有關地獄十王圖與其東傳日本的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刊》56.3 (1985.9): 565-618。石守謙,《宋元明外銷畫之研究—十三至十五世紀由浙江 輸往日本之畫作與其畫史上之意義》(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1995)。石守謙,《十六至 十七世紀中國渡日繪畫之研究》(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1996)。

76  巫佩蓉,〈吾心似秋月:中日禪林觀畫脈絡之省思〉,《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34 (2013.3):

105-162+231。

77  書籍做為中日兩國交流的主題研究相當多,以日本學者大庭脩最負盛名,詳見氏著《漢 籍輸入の文化史:聖徳太子から吉宗へ》(東京:研文出版,1997)。另外以書籍以及版 畫作為中日工藝交流議題的研究,詳見林麗江,〈日本古梅園相關墨書之研究—十八世 紀中日藝術文化交流之一端〉,《漢學研究》28.2 (2010.6): 127-168。

78  更多的資訊詳見這些計畫結案後所出版的論文集,如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 界中的山水畫》(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2);石守謙、廖肇亨主編,《東亞文化意象之 形塑》(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1);石守謙、廖肇亨主編,《轉接與跨界:東亞文化意 象之傳佈》(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5)。

(16)

料與物質文化為對象,在近代早期全球史的觀點下,探索交流史研究的新取 向。

79

王正華、賴毓芝、馬雅貞的研究,都將清宮創製的繪畫、圖譜、戰圖等 藝術文化置入了全球史的架構中思考。

80

2015 年中研院近史所賴毓芝主辦的

「院體:清宮製作的風格、技術與物質性」工作坊,不只論及風格,且從多 面向來考慮所謂清宮院體的實質。

81

這些研究都有相當新的取向,成果也異 常豐盛。

(八)藝術史研究的方法論與畫史建構的再評估

對於藝術史研究的方法論之反省與精進,在各式學術風起雲湧之際,更 顯重要。在臺灣的中國繪畫史基本上承襲了歐美藝術史研究方法,以風格分 析與圖像學作為研究的兩種利器。 1997 年,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舉辦「中國美 術史研究之省思」研討會,回顧過往藝術史研究的歷史與方法,希望建構屬 於中國藝術史的研究方法。

82

李玉珉、顏娟英、林聖智、巫佩蓉也都曾對佛教 藝術、中國考古美術研究方法有所討論。

83

王正華、賴毓芝、林聖智注意到近

79  2013 年舉行的工作坊,詳見「近代早期東亞與歐洲藝術交流工作坊」成果發表會紀 要」,登載於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網頁http://mingching.sinica.edu.tw/en/Project_Plan/263

(2021/1/3 上網檢索)。

80  詳見 Cheng-hua Wang,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The Art Bulletin, 96.4 (December 2014): 379-394. 賴毓芝,〈清宮對歐洲自然史 圖像的再製:以乾隆朝《獸譜》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0 (2013.6):

1-75。賴毓芝,〈圖像帝國:乾隆朝《職貢圖》的製作與帝都呈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集刊》75 (2012.3): 1-76。馬雅貞,《刻畫戰勳: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北 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81  關於這個工作坊,詳見賴嘉偉、張瀞予,「院體:清宮製作的風格、技術與物質性」工作 坊報導」:http://mingching.sinica.edu.tw/cn/Academic_Detail/493 (2021/3/7 上網檢索);邱 士華,〈院體:清宮製作的風格、技術與物質性〉: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4566.

html (2021/3/7 上網檢索)。

82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研究之省思」研討會議程表〉,《故宮文物月刊》166 (1997.1) : 118-119。

83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研究之回顧與省思〉、〈佛教美術區域研究之回顧與省思〉。顏娟 英,《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的探討》,第7、8 章。林聖智,〈近十年 中國佛教美術的研究動向 (1998-2008)—英文、日文部分〉,《藝術學研究》6 (2010):

231-246。林聖智,《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9)。巫佩蓉,〈藝術學門調查計畫成果報告〉,《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8.2 (2007.3):

(17)

年來研究與展覽的新動向。

84

傅立萃、王正華、馬孟晶也都曾對贊助者、政治 與藝術、版畫與圖譜的研究方法有所闡發。

85

石守謙早期立基於風格,以創 作者與其文化環境的互動來剖析畫史之變,

86

並且也對來自西方的方法有所 反省,

87

近年來更強調畫者與觀者互動,藉以還原繪畫創作時的文化情境,進 而理解作品的「畫意」。

88

對於中國美術史建立的歷程,臺灣學界也一直有所回顧與反省。

89

王 正華認為「宋畫」概念的提出與國族精神建立有關,

90

劉宇珍以複製技術的 使用來探討中國美術內涵的呈現與轉變,

91

巫佩蓉則透過「外國人」的眼光 來回視東亞繪畫史的建立。

92

對於臺灣的藝術史研究至關重要的故宮與故宮 南院,作為典藏機構、典藏的文物內涵以及未來定位,也在近年引起諸多關

48-59。

84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 (2001.9): 76-89。賴毓芝,〈近年中國藝術相關展覽趨勢報告〉,《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11.1 (2009.12): 65-69。林聖智,〈探索美術史的邊陲〉,《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1.3 (2020.6): 102-104。

85  傅立萃,〈有關中國繪畫贊助的研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5 (1997.6): 55-79。王正 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8.3 (1997.9): 161- 216。馬孟晶,〈「明清的圖譜與版畫」專輯導言〉,《漢學研究》28.2 (2010.6): 1-5。

86  石守謙,〈文化史範疇中的畫史之變〉,收於氏著《風格與世變》,頁 1-15。

87  石守謙,〈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人文學報》15 (1997.6): 1-29。

88  石守謙,〈導論〉,《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繪畫史》,頁 13-32。

89  林聖智,〈反思中國美術史學的建立:「美術」、「藝術」用法的流動與「建築」、「雕塑」

研究的興起〉,《新史學》23.1 (2012.3): 159-202。石守謙,〈清室收藏的現代轉化—兼 論其與中國美術史研究發展之關係〉,《故宮學術季刊》23.1 (2005.9): 1-33。王正華,〈羅 振玉的收藏與出版:「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31 (2011.8): 277-320+325。陳韻如,〈「宋畫」的檢擇:1930 年代故宮藏畫之公開及其對重 構畫史的貢獻〉,《故宮學術季刊》37.1 (2020.3): 143-199。

90  Cheng-hua Wang, “Rediscovering Song Painting for the Nation: Artistic Discursive Practice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rtibus Asiae, 71.2 (December 2011): 221-246.

91  劉宇珍,〈照相複製年代裡的中國美術:《神州國光集》之複製態度與文化表述〉,《臺大 美術史研究集刊》35 (2013.9): 185-254。

92  巫佩蓉,〈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 評價為例〉,《藝術學研究》21 (2017.12): 77-124。巫佩蓉,〈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 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藝術學研究》10 (2012.5): 87-132。

(18)

注。許雅惠論述了故宮的定位,

93

施靜菲認為應該要擺脫政治回歸專業。

94

無 論如何,故宮所舉辦的展覽、進行的研究,以及未來的規劃,

95

確實都將對臺 灣的中國藝術史研究有重大影響,值得努力與期待。

四、中國書法史研究 (盧慧紋撰)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視覺表現形式,雖然在現代美術史學科 中的起步較晚,但由於學院與民間皆重視,又拜國立故宮博物院及私人藏家 豐富的收藏之賜,在臺灣近四十年來的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占重要份量。

96

(一)國立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書法史研究的開端

臺灣的中國書法史研究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遷臺密切相關,尤其 1965 年 遷址至臺北外雙溪之後,有固定的開放時間與展示空間,又陸續有《故宮季 刊》、《故宮學術季刊》、《故宮文物月刊》等刊物的發行,配合大規模展覽及 專業文章的發表,在 1970 至 80 年代逐漸成為中國藝術史研究的重要基地之 一。任職於書畫處的研究員通常書畫兼治,然有幾位特別著力耕耘書法史,

張光賓( 1915-2016)是早期的代表人物,1980 至 2000 年代則相繼有何傳馨 和朱惠良。

張光賓生於四川, 1945 年由重慶的國立藝專三年制國畫科畢業,曾受教 於傅抱石、李可染、黃君璧等書畫名家。 1969 年進入故宮書畫處,1975 年負 責籌畫元四大家特展,並編寫圖錄,從此展開數十年的元代書畫史研究,對

93  許雅惠,〈回顧與前瞻:談故宮的定位〉,《文化研究》30 (2020. 春): 83-91。

94  施靜菲,〈脫掉政治的緊箍咒,轉向專業〉,《文化研究》30 (2020. 春): 92-105。

95  故宮的研究人員一直是臺灣的中國藝術史研究重要推手,該院研究人員的成果詳見網頁:

https://theme.npm.edu.tw/Academic/Researchers-Intro.aspx?a=2596&l=1(2021/3/3 上網檢 索)。

96  本文參考了張佳傑,〈臺灣地區近五十年來中國書法史之研究〉(國科會人文研究成果報 告,2008);盧慧紋,〈科技部熱門與前瞻議題報告(中國書法史部分)〉,收入吳方正 等,《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藝術學學門熱門與前膽學術研究議題」結案報告》, 2017;以及葉碧苓,〈五十年來臺灣博碩士「書法」論文之研究動向〉,《書畫藝術學刊》

9 (2010.12): 101-128。

(19)

書家與作品考證扎實而嚴謹。

97

此外,他的《中華書法史》應為臺灣書法研 究人員獨力完成之第一部有系統的中國書法史論著,內容廣博,很長一段時 間為臺灣最主要的書法史參考書籍。

98

何傳馨為臺大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 1983 年進入故宮,歷任 書畫處研究員、處長, 2012 年任常務副院長,直到 2016 年退休,前後達 三十三年。他曾參與多次重要的展覽籌劃,包括「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 的多元文化與藝術」( 2001)、「唐懷素〈自敘帖〉特展」(2004)、「大觀—

北宋書畫特展」( 2006-2007)、「晉唐法書名蹟特展」(2008)、「文藝紹興—

南宋藝術與文化」( 2010)及「山水合璧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 2011)等,並編寫展覽圖錄、撰寫研究專文。何傳馨的研究對象廣泛,除細 膩嚴謹的書蹟考證外,亦關心書法文化及書法與繪畫的關係。他還曾參與懷 素〈自敘帖〉及孫過庭〈書譜〉兩件國寶的光學攝影檢測工作,撰寫檢測報 告,對多方深化故宮書法藏品研究的貢獻極大。

99

朱惠良為臺大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畢業後進入故宮書畫處,

1986 至 1990 年間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學系深造,獲博士學位 後返回故宮, 1995 年轉換跑道至政界發展。她曾策劃「董其昌法書特展」

( 1993)、「雲間書派特展」(1994)等,並編寫圖錄,不僅關心個別的書家與 書蹟考證,也積極開展區域書風的研究。

100

9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元四大家:黃公望 吳鎮 倪瓚 王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6)。年表部分於 2010 年單獨成書,由臺大藝術史所出版。張光賓,《元四大家年表》

(臺北:臺大藝術史所,2010)。張光賓的論文在 2008 年集結成《讀書說畫:臺北故宮 行走二十年》(臺北:麗山寓廬,2008)。

98  張光賓,《中華書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99  何傳馨在《故宮文物月刊》發表了許多針對故宮所藏名家名作的研究以及為特展所撰的 論述,這些文章近集結成《名品的形成—故宮書畫典藏、研究與展覽》(臺北:國立故 宮博物院,2016)。他的較長篇的論文則多發表在《故宮學術季刊》,例如〈祝允明及其 書法藝術〉(上、下),《故宮學術季刊》9.4 (1992. 夏): 13-25,10.1 (1992. 秋): 1-60;

〈乾隆的書法鑑賞〉,《故宮學術季刊》21.1 (2003. 秋): 31-63。何傳馨、城野誠治,《懷素 自敘帖檢測報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何傳馨、城野誠治,《孫過庭書譜光 學攝影檢測報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

100 2016 年朱惠良的文章集結成冊出版為《無形之相:故宮法書管窺》(臺北:國立故宮博 物院,2016)。

(20)

(二)學院立足

臺灣地區的美術及美術史研究相關科系所不少,但系統性的培養書法史 研究人材者並不算多。 1960 至 1980 年代,對書法史研究影響較深遠的高等 教研單位當屬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此所成立於 1962 年,是臺灣成立 最早的藝術學研究所,時稱藝術學門,由書法家與書論家張隆延 (1909-2009)

博士出任學門主任,王壯為 (1909-1998)、曾紹杰 (1910-1988) 等知名書法、

篆刻家皆曾在該所任課。書畫鑑定家傅申 1965 年畢業於該所,他的碩士論文

「宋代文人之書畫評鑑」應是臺灣第一篇與書法主題有關的學位論文。其他早 期畢業生尚包括姜一涵 (1926-2018)、李郁周等人。

1971 年,故宮院長蔣復璁 (1898-1990) 和臺大歷史系主任陳捷先 (1932- 2019) 協商,在歷史研究所中成立中國藝術史組,借重故宮的研究人員、藏 品與資源,訓練藝術史人材。在各種克難條件下,此時期仍培養了眾多優秀 人材,畢業後進入故宮或出國深造,在 1980 年代以後的藝術史學界發揮重要 的影響力。 1989 年,中國藝術史組脫離歷史所,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學成 歸國的石守謙、陳葆真等人沿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方 聞 (Wen C. Fong, 1930-2018) 的治學方法,重視觀察作品、解析風格以及文化 脈絡,開始穩定地訓練研究生,很快地使之成為中國藝術史研究的重鎮。朱 惠良在 1990 年代初期任職臺北故宮時,亦在藝術史研究所兼課,教授書法史 專題,並指導研究生撰寫書法史主題的學位論文。 1994 年,知名的書畫鑑定 專家傅申由美返臺定居,在藝術史研究所擔任專任教授,有系統地開授宋、

元、明、清代書法專題課程,吸引許多年輕研究生投入,開啟了書法史研究 在臺灣急速增加的時代。他 1994 年開始在臺大任教,2007 年退休,轉為兼 任教授,直到 2018 年止,前後將近二十五年。傅申又曾在臺灣師範大學、

華梵大學等學校兼課,門下的書法史主修博碩士數十人,畢業後有的出國深 造,有的在博物館、私人收藏單位、或出版社工作,影響深遠。

傅申 1965 年獲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同年進入故宮書畫處,

1968 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深造,1976 年獲得博士學位後,

先任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副教授,1979 年起任職華盛頓的佛利爾暨

沙可樂美術館(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21)

Institution;今為 The 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中國美術部 近十五年。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方聞, 1960 年代起就在普大不定期開授中 國書法史的研究生討論課。方聞對研究生的訓練可以說是完全環繞著作品展 開的,他要求對作品耐心觀察,並且需用語言文字精確描述眼睛所見,接著 利用細部筆墨及整體章法的比較、串連,追溯風格源流。

方聞的書法史研究一方面重視傳統的書論文獻及作品的考證與辨偽,另 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美術史的方法與架構。他積極為書法史尋求一系列年代與 作者確定的作品,寫出貢布里希( Gombrich)式的藝術發展歷史;為書法風 格分析建立有效的方法與工具;講究細節,但更關注要為龐雜的書法發展建 立歷史論述架構。

101

這些研究特色透過他的學生,如傅申、朱惠良還有更年 輕一代的盧慧紋,帶回臺灣,對後續的書法史研究造成頗大的影響。

傅申著作繁多,涉及層面極廣,在鑑定與辨偽方面所下功夫尤深。他所 做過的個案研究中迴響最大的,應屬臺北故宮收藏之懷素〈自敘帖〉墨跡長 卷之真偽與時代問題。唐僧懷素的〈自敘帖〉自北宋以下即有多本流傳,學 界一直以來非常關心臺北故宮長卷是否為懷素真跡?是否為摹本或臨本?書 成於何時?題跋是否後人移配?與其他傳世刻本的關係為何?等問題。大陸 學者啟功( 1912-2005)在 1980 年代與 1990 年代即曾分別撰文質疑臺北故宮 墨跡長卷非懷素真跡; 2003-2004 年間,李郁周再主張其為明代文彭(1498- 1573)的摹本,掀起熱烈討論;同時臺北故宮與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合作,對 墨跡長卷進行科學檢測,並出版檢測報告,將長卷的物質狀況清楚地呈現在 世人眼前; 2004 年 10 月,中華書道學會、何創時基金會及中華文物學會主 辦「懷素自敘與唐代草書學術研討會」,邀集兩岸各方學者與會研討。

102

傅申先主張故宮本為寫本,其斷代下限可到北宋,且卷後宋與明人跋皆 為真。他接著在 2005 年再提出「三胞本」理論,主張臺北故宮墨跡長卷與另 外兩本〈自敘帖〉是一手映寫而成的「三胞本」,最可能的映寫者是北宋初年

101 關於方聞的中國書法史研究及其對此學科的貢獻,可參見盧慧紋,〈導讀:書為心畫—

方聞的中國書法史研究〉,收入方聞著,盧慧紋、許哲瑛譯,《中國書法:理論與歷史》

(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頁 7-20。

102 呂家恂、吳建源編,《懷素自敘與唐代草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書道學會,

2004)。

(22)

的收藏家蘇舜欽( 1009-1049)或其家族成員。傅申豐富的鑑定實務經驗、廣 蒐材料的能力、開闊的思路、嚴密而細膩的比對與推論功夫,在這個案例討 論中展露無疑。

103

而這一連串討論雖以〈自敘帖〉為中心,但涉及層面廣,

對古代書法鑑定學的有效性及限制、墨跡與刻本的性質問題,還有科學檢測 在真偽辨別中可起的作用等,都提供了反省的契機,可說是書法鑑定學上的 最經典案例之一。

104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之外,文化大學史學系亦是書法史研究的重要據點,

自 1990 年代末以來產出了不少扎實的書法史主題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黃緯 中本身亦是專研唐代與宋、金書法的重要學者。其他如中興大學中文系、明 道大學、各藝術大學、師範大學,以及綜合大學中的中文系、國文系、哲學 系、美術系、國學研究所等亦皆有研究者以書法史為研究重點,有數量不少 的研究生選擇書法為論文主題,可見書法藝術本身跨藝術、史學、文學等不 同學科的特質。

(三)近十年來中國書法史研究概要與前瞻

書法史的研究近十年來在臺灣持續發展,資深與青壯輩學者皆有重要 的研究成果發表,選題與研究取徑多元。傅申晚近在學界的活躍程度較不如 前,但研究能量仍然旺盛, 2010 年又發表關於北宋黃庭堅〈砥柱銘〉行書長 卷的考證長文,引發另一波爭辯。

105

青壯輩學者積極為書法史研究開拓新的

103 傅申對懷素〈自敘帖〉的「臨床診斷」,結合他在 1970 年代晚期以英文寫成的書法鑑定 論著之中譯,在2004 年出版為《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一書(臺北:典 藏藝術家庭,2004)。此書在 2014 年有再刷增修版,補入傅申 2005-2006 年間再陸續寫 成的〈自敘帖〉相關文章。全書兼及書法鑑定的理論與實務案例討論,具有極高的學術 價值。傅申,《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再刷增修版)》(臺北:典藏藝術家 庭,2014)。簡體字版在 2018 年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104 2019 年盧慧紋帶領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的博碩士生,策劃「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 本與風格傳衍特展」,再次檢視此經典案例。展出作品包括2003-2005 年間,學者們用作 討論證據的幾種明清刻帖(過去從未公開展示過),以及後續發現的相關材料。展覽圖錄 並附「懷素自敘帖相關討論書目」。盧慧紋主編,《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與 風格傳衍》(臺北:臺大藝術史研究所,2019)。

105 傅申,〈從存疑到肯定—黃庭堅書〈砥柱銘卷〉研究〉,收入《黃庭堅砥柱銘》(北京: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0),頁 68-91。

(23)

視角與材料,並關心跨媒材與跨領域的研究。 2008 年盧慧紋在臺灣師範大 學籌劃舉辦「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書法與 身體」、「書法與性別、社會身份」、「複製與傳播」、「贊助人與市場」、「書法 與中日韓文化交流」、「全球脈絡下的當代書法」等主題切入,邀請臺、日、

韓、美國的書法史、哲學、宗教、歷史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共同研討,試圖 為傳統的書法史研究開拓新鮮的視角。會後部份論文集結出版成《清華學 報》專刊( 2010)。

106

此研討會與論文專刊雖然立意遠大,但前述諸主題中僅 有「複製與傳播」及「贊助人與市場」兩項後續可見較顯著的研究成果。若 整體書法史領域缺乏堅實的基礎研究或足夠的研究人力投入,其影響在短期 內恐怕不易見到。

盧慧紋目前在臺大藝術史研究所任教,她的研究企圖連結書法史、鑒 藏史與文化史,並積極探索過去僅有少數鑑定專家關注的法帖材料,將之 納入藝術史、出版史、書籍史等之研究脈絡當中,增進與其他人文領域的對 話。

107

年輕一輩的故宮學者除持續對故宮藏品進行研究與策展,也開發新的 課題:何炎泉關注筆、墨、紙、硯等工具與材料,探討古代書家的真實創作 條件與情境,一方面擴展書法史研究範疇,另一方面也開拓了與工藝史等其 他領域的交流。

108

他在 2018 年策劃的「宋代花箋特展」引起學界頗大的迴 響,即是此一研究焦點的具體成果呈現。

盧與何兩人皆是臺大藝術史研究所培養的碩士畢業生,專攻書法史領 域,後赴美深造取得博士學位。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近十年仍穩定產出書法史 領域的學位論文。博士畢業生如高明一、王崇齊、方令光、吳誦芬等或在公

106 《清華學報》40.3(2010.9)(專輯:《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研究論文集》)。

107 如:盧慧紋,〈從神機到人文:盛唐到北宋的草書之變〉,《故宮學術季刊》28.4 (2011.

夏): 1-58。盧慧紋,〈唐至宋的六朝書史觀之變:以王羲之〈樂毅論〉在宋代的摹刻及變 貌為例〉,《故宮學術季刊》31.3 (2014. 春): 1-56。Hui-Wen Lu, “A Forger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uthentic Style of Wang Xizhi (303-361),” in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Shih-shan Susan Huang, eds., Visual Cultures in Middle Period China (Leiden: Brill, 2017), pp. 193-225.

盧慧紋,〈董其昌與唐人寫經〉,《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48 (2020.3): 1-92。

108 如:何炎泉,〈北宋的毛筆、桌椅與書法〉,《故宮學術季刊》31.3 (2014. 春): 57-102。何 炎泉,〈澄心堂紙與乾隆皇帝:兼論其對古代箋紙的賞鑒觀〉,《故宮學術季刊》33.1 (2015.

秋): 315-366。何炎泉,〈消失的節筆:從王羲之〈遠宦帖〉論及〈十七帖〉與〈淳化閣 帖〉諸議題〉,《故宮學術季刊》35.1 (2017. 秋): 65-132。

(24)

私收藏單位任職,或在大學兼課,近年著作漸多,影響漸大。

除中國古代書法史外,許多研究者(如李郁周、麥青龠、黃智陽、劉 小鈴等)也投注精力於整理與研究臺灣書家的作品及文獻史料,而以此為主 題的學位論文亦快速增加。研究對象涵蓋清領、日治及戰後,然以渡海來 臺的書法家或書畫家如于右任( 1879-1964)、溥心畬(1896-1963)、張大千

( 1899-1983)等資料最豐,研究也最多。

此外,私人收藏愈趨重要。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創始於 1995 年,以明 清及二十世紀書法作品、名人尺牘、手稿為收藏主力,一直以來積極舉辦展 覽、講座與出版圖錄。近年活動頻繁,在中國大陸及臺灣舉辦過「明代名賢 尺牘特展」、「民初文人學者書跡展」、「于右任書法特展」、「王鐸.傅山展」、

「萬曆萬象—多元開放的晚明文化」、「董其昌與松江書派特展」、「歷代高僧 書法展」等許多大型展覽與系列講座,在研究、推廣及推動跨區域、跨領域 合作方面皆具貢獻。

(四)小 結

過去四十年間,臺灣有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豐富收藏作為後盾,加之渡臺 前輩為書法史研究開創典範、建立制度,後續再有留美、留日歸國的研究者 加入,書法史研究呈現蓬勃發展的景象,在全世界的中國美術史研究領域分 布來看,是十分獨特而珍貴的。就研究成果而言,整體以考證、辨偽與基本 材料的整理為大宗。書法史在現代美術史學科中的起步較晚,許多基本問題 尚未釐清,此種基礎工作十分重要,預計在近期的未來仍是學者的最重要研 究類型之一。近年不少學者開始關心跨媒材與跨領域的研究,並嘗試與閱讀 史、鑒藏史、社會史及文化史連結,此方面的發展預計未來會愈來愈重要,

值得後續留意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大陸的書法史研究發展快速,不論是研究人

員的總數或研究成果的出版數量都十分可觀,新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而前輩

學者舊作重出、英文著作出版中譯、繁體字版再以簡體字推出者亦多;各地

博物館積極規劃展覽、編印圖錄、公開館藏;加之拍賣市場熱絡,真偽判辨

討論熱烈,大眾興趣較過去顯著提升,亦直接或間接促進了研究的發展。臺

灣與中國大陸學界的合作、對話與交流勢必愈來越重要。在持續深化基礎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03/2011 receiving certificate of Honorary Chair Professor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05/2013 receiving certificate of Honorary Chair Professor

• QCSE and band-bending are induced by polarization field in C-plane InGaN/GaN and create triangular energy barrier in active region, which favors electron overflow. •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hai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National Central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