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個困擾牛頓的積分問題 張海潮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個困擾牛頓的積分問題 張海潮"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個困擾牛頓的積分問題

張海潮

2006年9, 項武義先生在臺大數學系演講 「三體問題」。 演講開始時, 項先生先提到 密度均勻的球體對球體外一點 P(萬有) 引力可以看成是質量全部集中在球心後, 球心 對 P 點的引力。 眾所周知, 這是一個有相當難度的積分問題, 並且是一個當年困擾牛頓的 問題。 許多文獻都談到這是牛頓遲遲不願發表萬有引力原理的原因之一。 舉例言之, 1962 年出版, 由D. Halliday 和 R. Resnick 合著的物理教科書在319頁有這樣一段評論:

His results were not published until 1687, however, when his Principia Mathe- matica(註一)appeared. The reason is thought to be that he was not satistied at first that he could prove his basic assumption about the earth’s acting as a mass particle for objects outside it. Before he could solve this problem exactly, Newton had to invent calculus.

這一段話除了說明牛頓延遲出版 Principia 的原因, 更明言牛頓必須發明微積分才能 精準解決這個微量求和的積分問題。

Halliday和 Resnick 緊接著在同書331頁處理這個積分問題, 處理的方式與曹亮吉教 授在所著的微積分教科書 (台北歐亞出版社1990)中呈現的一樣, 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 (註 二)

1. 項武義提出的證明

項先生在演講當天對牛頓的結論給了一個有別於曹先生書中的證明。 但是由於項先生 的目的只是先行證明為什麼在討論二體、 三體或多體問題時可以把星球看成一點, 所以證 明有些簡略。 項先生所言大抵如下:

49

(2)

圖一

如圖, 不妨假設只積一個半徑為1的球面(或球殼),剖面是一個圓OP = p, 另取p,使 OP = 1p,不難看出 △OP Q△OQP 相似, 因此 ∠OQP = ∠OP Q = α。

現考慮在 Q 點的面積元素 dA, dAP 的引力是 (差一個常數) dA/r2, 又因球對 稱, 只需考慮沿 OP 的向心方向,所以是 dA cos α/r2

由於 ∠OQP = α,(微觀的) 投影關係 dA cos α 可以看成是以 P 為心, 沿 PQ 方向的面積元素, 因此有

dA cos α = dσ · PQ2

式中 代表半徑為1的球面面積元素。 又由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而有 PQ/r = 1

OP 或

PQ2/r2= 1 p2 因此

dA cos α/r2 = dσ · PQ2/r2= dσ/p2 所以

Z

dA cos α/r2= Z

dσ/p2 = 1 p2

Z

dσ = 1 p2 · 4π 定理證畢。

項先生的證明雖然簡略,但是因為從幾何入手,直觀上比較自然,唯一需要多所著墨的 是從微觀投影關係得出的等式

dA cos α = dσ · PQ2

(3)

2. 嚴格的證明

如圖 (單位球面)

圖二

要計算的積分是 (ϕ, θ 是球面坐標 0 ≤ ϕ ≤ π, θ 省略, 0 ≤ θ ≤ 2π, OP = p, OP = 1p, P Q = r, OQ = 1)

Z θ=0

Z π ϕ=0

cos α

r2 sin ϕ dϕ dθ = 2π Z π

ϕ=0

cos α

r2 sin ϕ dϕ 因為

r

PQ = OP 1 = p 積分式變成

2π p2

Z π ϕ=0

cos α

PQ2 sin ϕ dϕ

在被積分的式子裡, 不難看出 sin ϕ = PQ sin ω, 因此如果能夠證明 cos α dϕ = PQdω

(4)

再將此代入積分, 就可以得到 2π

p2 Z π

ϕ=0

PQ2sin ω dω PQ2 = 2π

p2 Z π

ϕ=0

sin ω dω = 4π p2

此處注意到 cos α dϕ = PQdω 其實是說明以 PQ 為半徑對應的弧長 PQdω 之 間的微觀投影關係,易見此一等式和上一節中的微觀面積投影關係dA cos α = dσPQ2 等 價。(註三)

上述一維的微觀投影關係 cos α dϕ = PQdω 如果要嚴格的證明,必須利用極限求出 dω/dϕ = cosPQα

現在, 在圖二中,∆ϕ∆ω 的對應圖

圖三

並由 QPQ 作垂線段, 垂足為 A, 則 PQ∆ω

∆ϕ = PQ∆ω QA

QA QQ

QQ

∆ϕ 當 Q → Q,

(1) 注意到 OQ 是半徑, Q → Q, α + ∠QQA → π2, α → α, 所以 QA/QQ = sin ∠QQA → cos α。

(2) QQ/∆ϕ → 1, 因為 OQ = OQ =半徑 = 1。 (3) PQ∆ω

QA = PQ∆ω

PQ sin ∆ω → 1。 (1) (2) (3) 相乘得到

PQ∆ω

∆ϕ → cos α, 亦即 PQdω = cos α dϕ.

(5)

3. 《原理》 的幾何證明

前文提到HallidayResnick對牛頓積分問題的評論,評論指出只有利用微積分,才 能嚴格證明 「密度均勻的球體對球體外一點 的 (萬有) 引力可以看成是質量全部集中在球 心」。

回到1687年出版的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在第十二章的命題71, 牛頓談到:

《在相同的條件下, 球面外的小球受到指向球面中心的吸引力反比於小球到該中 心距離的平方》(中譯本182)

本命題只論球面, 因為球面的情形比球體的情形更為基本; 奇妙的是, 牛頓在證明本命題的 時候, 大部分的想法均源自幾何, 只有在討論某些微量之間的比例時, 才隱約用到求極限的 方法;想來牛頓之所以避免使用微積分可能是因為在 《原理》 出版的時代,微積分並非顯學。

身為微積分發明人之一的牛頓,為了提高 《原理》 一書的可讀性, 採取了當時科學家共通的 語言歐氏幾何。

本文在此不擬複製 《原理》 命題71的證明, 但是願意以微積分的語言重現牛頓的幾何 想法, 請看圖四 (圖中, P Q = r, OQ = 1, OR⊥QS, OR = l, OP = p, ∠QOR = β)。

圖四 積分的式子如前:

Z cos α sin ϕ dϕ r2

牛頓的想法是將α, ϕ, rl 表達,並找出相關的微量關係,因此必須先將l 變化到l + ∆l, 如圖五。(圖中 OR⊥QS, OR = l + ∆l, ORQS 交於 F )

(6)

圖五

QT 垂直 P Q, 垂足為 T。 以下的論證多從比例入手; 論證中涉及取極限 Q → Q 之 後方能成立的等式皆以近似等號 表示; 論證分為五個步驟。

(一) ∠QQT 在近似之下是一個弦切角, 因此 ∠QQT = π − ∠QQO − ∠OQR π − π2 − ∠OQF = π2 − (α + ϕ) = β(圖四)

所以有QT = QQsin ∠QQT ≈ QQsin β ≈ ∆ϕ sin β(圖五),∆ϕ ≈ QT/ sin β。 (二) QT/F R = P Q/P F , 但是因為 F R ≈ ∆l, P F ≈ P R

所以有 QT = F R(P Q/P F ) ≈ P QP R∆l = p cos αr ∆l(圖五)。 (三) sin ϕ = r sin α = rl/p(圖四)

(四) sin β =1 − l2(圖四)

(五)(), (), (), () 的結果代入積分式, 得到 cos α sin ϕ dϕ

r2 ≈ cos α ∆ϕ r2

rl

p (根據() )

≈ l cos α rp

QT

sin β (根據())

≈ l cos α rp

r p cos α

∆l

sin β (根據()) = 1 p2

l∆l sin β = 1

p2

√l∆l

1 − l2 (根據())。 從 ()() 的討論可知 R cosα sin ϕ dϕr2 = p12 R l dl

1−l2 易見 R l dl

1−l2 是一個定值, 所以 積分與 p2 成反比(註四)

最後補充一點, 上式的右邊R l dl

1−l2 應該解釋為 R01 l dl

1−l2 的兩倍,這是因為 ϕ 對到l

是二對一的緣故; 計算 p22 R01 l dl

1−l2, 得值 p22, 所以 R cosα sin ϕ dϕr2 = 4pπ2, 表示球面的引 力確可以看成 「質量全部集中在球心」。(註五)

(7)

註一. 牛頓在1687年出版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 ural Philosophy 或Principia)。 出版時的標題為 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中譯本於20052月由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譯者是王克迪先生。 有關本文談到的問題 請見中譯本第十二章 《球體的吸引力》。

註二. 曹亮吉在所著微積分 15.24 ∼ 15.25 呈現的計算如下 (圖中 ρ, ϕ, θ 是球坐標 0 ≤ ϕ ≤ π ,0 ≤ θ ≤ 2π, OP = p, P Q = r, OQ = ρ):

半徑為R, 密度為1,總質量為M 的球體對球外一點P (質量m)的萬有引力是(差 上一個萬有引力常數)

Z R 0

Z π 0

Z 2π 0

cos αm

r2ρ2sin ϕ dθ dϕ dρ = 2πm Z R

0

Z π 0

cos α

r2 ρ2sin ϕ dϕ dρ 由於 α, rϕ, ρ 有關,無法直接積分。 利用餘弦定律, 並且暫時把ρ 看成常數 (也 就是說先對一層球殼積分)

cos α = p2+ r2− ρ2

2pr , 及 2pρ cos ϕ = p2+ ρ2 − r2 由後一式得

2pρ sin ϕ dϕ = 2rdr 或 sin ϕ dϕ = r pρdr 代入原積分式得

2πm Z R

0

ρ2 dρ Z p+ρ

p−ρ

p2+ r2− ρ2 2pr

1 r2

r pρ dr

=πm p2

Z R 0

ρ dρ Z p+ρ

p−ρ

p2+ r2− ρ2 r2 dr

(8)

=πm p2

Z R 0

ρ dρ



r − p2− ρ2 r



r=p+ρ r=p−ρ

=πm p2

Z R 0

2

=πm p2 · 4

3R3 = Mm p2 註三. 如果 cos α dϕ = PQdω,則

cos α dA = cos α sin ϕ dϕ dθ

= PQ sin ϕ dω dθ

= PQ PQ sin ω dω dθ

= PQ2sin ω dω dθ 式中 sin ω dω dθ 就是第二節中的

註四. 《原理》 證明的關鍵在於由 ()() 兩個步驟得出的結論

∆ϕ sin β ≈ r p cos α∆l

此式相當於微分關係式 dϕ sin β = p cos αr dl,以下是嚴格的證明 (圖四)

由l = cos β = p sin α,得dl = − sin β dβ = p cos α dα,但因 (α + ϕ) + β = π2,所 以sin β(dϕ + dα) = − sin β dβ = p cos α dα 或sin β dϕ = (p cos α − sin β)dα = r dα, 又因為 r

p cos αdl = p cos αr p cos α dα = r dα,可得 sin β dϕ = r

p cos αdl,微分關 係式得證

歡迎讀者比較幾何的證明 (()())微分的證明 (如本註四)。 註五. 積分的目的是要求總量 I,方法是以微量 dI 求和而寫下積分式

Z dI

若要計算上式, 必須選擇適當的參數 t, 再將積分式表為 Z dI

dtdt

亦即從 dIdt 得回 I, 此一過程稱為微積分基本定理。 本文的註二選擇 r 為積分參數, 但在本文第三節中重現 《原理》 的計算過程則是選擇 l 為積分參數,兩者各擅勝場。

—本文作者為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海頓的奏鳴 牛頓的發明 遲鈍的自己 還有股衝勁 海頓的旋律 牛頓的引力 遲鈍的自己 穿越了古今 我在天上飛 天上飛

廣義相對論描述重力, 然而愛因斯坦並不是第一個想出這樣理論的人 — 早在 1686 年, 艾 薩 克·牛頓 (Isaac Newton) 就想出著名的重力平方反比定律 (inverse square law of gravita-

[r]

在數學中, 再也沒有比開方更加自然的事了, 當人類產生了自然數概念並且規定了四則運 算之後, 人們發現, 如果按照乘法性質, 一個數自身相乘的逆行運算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本問題乃英國數學史家 Ivor Grattan- Guinness 於1995 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 行的一個國際數學史研討會中提出的。 他的 兩篇論文考慮了 α : β = 1 : n 的情況, 並為本文中定理 3 和推論

其中的一種演算法也是最常用的演算法便是 -- 牛頓法 (Newton’s method) ,一般也稱為 -- 牛頓拉弗森法 (Newton-Raphson method)

圖形理論中的控制集理論源自於運籌學中的 選址問題,

Collis 與 Romberg 於 1992 年出版了 第一套的按 SOLO 而寫的數學題庫, 可惜 只有十題。 然而, 不少文獻均反映 SOLO 測 試備受注視的趨勢。 香港的 「目標課程為本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