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智顗佛性論研究 王月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智顗佛性論研究 王月秀"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12 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摘述

智顗佛性論研究

王月秀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在佛教,解脫或解脫成佛是教義的究竟 旨歸,是眾生離苦得樂、脫離生死輪迴的唯 一途徑。為了對「眾生成佛」作出完善合邏 輯的立論依據,「佛性有無」恆是佛教關注的 重心。而隨著時空的流轉,聲聞、緣覺二乘,

以及大乘佛教並對「佛性」有著不同的定位 與論說。1中國佛性論爭鳴盛況之始,起於東 晉竺道生「孤明先發,獨見忤眾」的提出「阿 闡提人皆得成佛」之說;「舊學」斥為「邪說,

譏憤滋甚」2,掀引南北朝正因佛性「十一家」

3等紛紛論辯佛性議題。

蒙帝王尊為「佛法雄傑,時匠所宗」4

「智者」5,亦被世人頌稱為「東土小釋迦」

6的天台大師智顗(538-597),除表明「闡提 作佛」,更獨樹一幟創言「闡提斷修善盡,但 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佛不斷 性惡」7。竺生闡提之說歷盡千折,後能為世 人接受,緣於出土譯經的證實,而智顗除了 肯定闡提可成佛,竟弔詭提出佛是「不斷性 惡」。智顗此「性(具善)惡」說一倡,即掀 引佛教與世人毀譽參半的息息聲浪:正面 是,歷來天台宗視為圭臬,傳教者並頌稱「只 一具字,彌顯今宗」8;他宗截長涵融為己義

9;當代學者多肯定為天台思想的特色10。反 面是,智顗此說引發教內紛歧,諸如宋代山 家、山外之爭11;他宗論難,如宋代華嚴宗 子璿(965-1038)斥入「阿鼻」12、日本淨 土宗僧普寂(1707─1781)斥為「非倫理」

的謬見13。所有種種,除反應智顗佛性思想 影響深遠,並且頗引人生疑那致使紛紜歧義 的源頭,亦即智顗「性(具善)惡」的本貌 究竟為何,是以本文擬探討智顗佛性論。

智顗在中國佛教史暨思想史上,有著劃 時代的特殊意義與顯著地位。不僅是天台宗 核心靈魂人物,其饒富圓教思想的著作,並 多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與特 色。本文擬以回歸原典的方式,對智顗佛性 論加以研究。以下,簡賅就二大方面,綜結 本文之研究:

一、智顗佛性論三軸線

智顗學說與前人最大之別,在於前人闡 論事理,多持相待立場言之。智顗則不偏一 端,即空即假即中圓觀諸法,了然理與事本 是同體無礙。亦即,智顗不僅肯定諸法緣起 性「空」、諸法皆為因緣和合之「假」相,且 能通達諸法中皆有平等一味一實之真如理

體,皆有一中道佛性,由此避免偏執空、有 一端,而能真正的「圓」。

智顗圓教含具教、理、智、斷、行、位、

因、果等八圓,合理證成「一念無明法性心」、

「佛不斷性惡」、「一切種即如來種」、「三道 即三德」、「非道即是佛道」等弔詭論點。而 宏觀智顗學說,將發現主以佛性、中道佛性、

三因佛性此三條軸線,來建構其佛性論。所 謂「佛性」,乃眾生之可能成佛的根本依據。

智顗之佛性論,非止於道德義,而是立基於 圓教即空即假即中、非常非無常之真如實相 義:

(一)佛性:智顗將「佛性」與「心」

相即。一念心本具無明與法性等雙重結構,

是以能建構三千大千世界,而本具諸法實 相,以及即空即假即中之一切法。而與「心」

相即的「佛性」,就權法而言,亦本具善性與 惡性、明性與無明性等雙重結構。其性具實 相、性具善惡之說,皆可由此證得。此外,

就實法而言,「佛性」即為言語道斷、實相無 相之一乘實理,是以當眾生得見佛性,即意 謂證得實相,圓滿成佛。

(二)中道佛性:「中道佛性」之「中道」, 乃指圓教三諦中之中諦,即空即假即中,能 雙遮、雙照空、假二諦,而為一實諦理。由 於特表諸法中之真如實相理體,因此「中道」

亦可名為「中道佛性」。是以,此佛性之內蘊,

可由智顗圓教之旨「因緣中道實相」一詞推 得;當能善順緣理,即能安住於「中道佛性」。 既有與「心」相即的「佛性」說,為何智顗 要另立「中道佛性」一詞?這即可呼應智顗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之說。亦即,智顗藉 由該佛性說,肯定一切因緣和合之法皆含具 殊妙佛理深義。

(三)三因佛性:智顗三因佛性論與「赴 緣名異,得意義同」的諸詞相類通。若不解 其根本義,吾人恐困惑多重行為動詞與名詞 交織的詮釋面貌。探源其本,可說智顗主就 體、性、相,將佛性分為三種。正因佛性,

表諸法所含具的中道實相理體,亦表佛與眾 生本具的自性清淨心。了因佛性,即覺智之 性。緣因佛性,即一切功德善根之性。其中,

並可探討智顗立三因佛性之由:無論有情或 無情眾生,皆本具法性、佛性、中道佛性。

那麼放眼天下,為何無情草木成佛比例少於 有情眾生?而有情眾生中,唯有人類成佛比

(2)

   

例最高?智顗應已深察,諸法雖本具佛性理 體,但不一定有發動修行的意願與能力,因 此將佛性三分。其特立緣因、了因佛性,應 有強調唯有透過福慧修行,才得能圓滿開顯 佛性理體。這即凸顯,智顗佛性論彌足珍貴 處,在於不像前人僅言佛性具善。由於佛性 當體同具善性與惡性、明性與無明性,愈顯 眾生超脫惡性、無礙無明性的本能覊縛,得 證佛道的不易。亦即,智顗藉由緣因、了因 佛性,凸顯修行的重要;藉由正因佛性,表 一切法皆具中道理體。

二、問題要點回應

(一)智顗「『性』惡」中的「性」義,

指真如實相理體:智顗「『性』惡」中的「性」

字,乃屬本體,並非屬性。然而此本體並非 絕對實有,而是非有非無之真如實相理體。

原因是:一、智顗「性惡」說全名為「性(具 善)惡」說。所謂「性」,乃指包含佛「性」

的諸法之「性」,皆本具非常非無常、不改不 變之極理,皆含「扶空」的不動性、「扶假」

的種性、「扶中」的實性。而佛性之能具足 善惡,乃因諸法之性皆本具善性與惡性、明 性與無明性等正、負雙重結構。二、所謂「性

『惡』」或「性『善』」,非止於道德義,而是 以是否悖違實相為裁量標準。「性(具善)

惡」,眾生與佛宛然本具,差別在於,佛不被 本性所具之「惡」所障礙,反能通達之;眾 生則受性惡影響,以致染惡緣、造惡業。三、

智顗「性惡」乃就「性德」而言,然而恐因 為較側重從「緣、了」談善惡,以致易引人 生疑,以為智顗所謂的「性惡」說是就佛性 的屬性論之。智顗側重從性德了因、緣因佛 性言之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讓世人清楚明瞭 性善、性惡顯發後的修德之異,純是善巧方 便之說。三因佛性恰是同「一」的「體」、「相」、

「用」,因此作為「相」、「用」的了因、緣因 佛 性 非 正 因 佛 性 的 屬 性 ; 佛 性 所 內 具 的

「惡」,乃歸屬本體,無關屬性。若真有學者 以屬性視之,即是連帶以為「體」之「相」、

「用」屬於屬性,以致割裂緣因、了因佛性 與正因佛性本是同體不二之關係。此說,有 待商榷。四、佛縱具「性惡」,未予顯發,則 依然是「佛」,而學界對於「性惡」之「性」

屬於本體或屬性之討論,就本文可知,「性惡」

之「性」指本體,亦即真如實相理體,原因 在於:「善」、「惡」與「性」併言,乃是以相 對權言方式解說「性」之雙重結構。此外,

智顗雖就「緣了」言善惡,但基於三因佛性 本是同體之三面向,是以智顗非從屬性言

「善」、「惡」。

(二)智顗並非僅在《觀音玄義》主張

「性惡」:除了《觀音玄義》,智顗於他經多 少已言及「性惡」,如:《法華玄義》:「惡性 相即善性相」14;《金光明經文句》:「心有善 惡性異」15。此外,由於智顗:肯定諸法之 性,含括心性、佛性,皆具「順理」之善」

與「乖理」之「惡」此雙重結構。若從「心 即佛性」切入,則可從智顗對「心」的論述 推得。諸如:「一念無明法性心」16、「一心 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17、「心 具一切相」18、「心具一切作」19、「一心具足 一切諸行」20、「一念具一切念及一切法」21, 即可見心、心性具正、負雙重結構。若從「性 具」觀之,則諸如:「種性具足恒沙佛法」22

「貪恚癡性具一切法」23、「一切法真實之性 具足慧身」24,可證「性具」同「心具」,能 芥子納須彌,本具一切性、一切法。其中,

吾人須注意的是,「性」之雙重結構,亦即「性」

之所以具有善惡,乃因因緣和合之假法而相 對存在。但凡落於當體全是之真如理體,「性」

所具之「善」、「惡」雙重結構即泯然成一。

或究竟可說:言語道斷、實相無相。可知智 顗並非僅在《觀音玄義》言及「性惡」說,

其他著作亦內蘊「性惡」之微言。

(三)智顗「性惡」說確實是天台宗之 特色:智顗與前人佛性論最大之別,在於前 人認為佛性本體僅具善25;智顗則提出性具 善惡的主張,明確闡釋佛性本體具有雙重結 構,並由此直契真如實相一乘實理。由於智 顗性惡說一以貫之圓教思想,因此並無悖違

「天台教理──緣起中道實相論」,亦未「與 天台教理相背離」,因此並不會致成「天台實 相論之困阨」26。而「性惡」之立說,不僅 易讓常人顛覆對佛性的舊有認知,且因如理 如法,而可定為天台宗特色之一;不僅有別 前人、教內、教外,且大放異彩。

(四)佛性乃「本有」,非「始有」:

據《妙法蓮華經玄義》「佛因、佛果,皆悉具 足」、「佛性通於因果。別,則因名佛性;果 名涅槃」27,可知佛性本自具足,萬德圓滿,

無始無終,不增不減,非因非果,而為了區 別行者因位與果位之別,因此以方便權說方 式定位「佛性」是因;「涅槃」為果。針對佛 性「通於因果」此點,可知佛性非指透過後 天薰習、觀行實踐而存有的「始有」,而是指 本來固有之性德的「本有」,是以意謂佛性具 有可變性、無定性的「始有」命題並不成立。

如此,是否便意謂佛性絕不受行者後天薰 習、觀行實踐之影響?其實佛性是否「始有」

論題,易誤導世人以為佛性並非不改不變,

因此若欲討論佛性與修行的關係,可從性、

修二德著手,諸如依據《妙法蓮華經玄義》:

「本有四德,隱名如來藏;修成四德,顯名 為法身。性德、修德常樂我淨,一而無二。」

28即可知:佛性乃眾生本有。無論眾生是否 進行修行實踐的功夫,佛性本自圓具一切。

修行前與後,佛性始終不變,但卻有冥、顯 之別。是以就文意而言,「如來藏」三字較「佛 性」二字更是凸顯眾生本具之清淨性乃屬隱 藏之狀態。就此並可探討,為何智顗著述中 使用「佛性」一詞比例多過「如來藏」?除 了因應中土人性、心性、才性命題,而有進

(3)

   

一步性善、性惡之討論,恐因「如來藏」之 字解,偏重表述眾生清淨性冥覆的狀態,而

「佛性」則更為全面性的強調:一、通於因 果、不改不變之「性」;二、因緣和合之諸法 本具真如實相理體;三、佛性之內涵本具善 惡迷悟等雙重結構之性;四、更能融合智顗 圓教思想,以表性具即空即假即中之性。其 中的第三點,亦即意謂性、修二德雖皆具常 樂我淨四德,但佛性所悉具之一切,並非止 於正向美善之德性。既是具足一切,則亦包 括負向之質性,諸如無明性、惡性。亦因佛 性與心相即,佛與眾生同具雙重結構,更顯 藉由修德以顯發本為無明冥覆的眾生佛性之 重要。

本文首先從思想史脈絡下之回顧,凸顯 佛性論在佛教發展中之必要性與重要性。爾 後,鉤隱抉微智顗作品深義,以「佛性」、

「中道佛性」、「三因佛性」為三軸線,還 原智顗佛性論全貌:一、由「心」與「佛性」

之相即,揭示「佛性」當體具有雙重結構,

由此證成「性具」實相、善惡與一切法。二、

由「中道佛性」,強調智顗肯定一切因緣和 合之有為法皆本具中道實相佛性理體;縱是 無情瓦礫,亦本具佛性。三、若諸法皆本具 佛性、真如法性,那麼為何唯獨人類最有成 佛可能?智顗立三因佛性,以表示諸法雖本 具正因佛性理體,但如果不身體力行,以開 發智慧、累積功德,則不能開顯作為如是

「性」、「相」的了因與緣因佛性。如此,

即未能圓滿彰顯作為如是「體」的正因佛性。

是以,智顗特立三因佛性,以強調修行的重 要,否則僅本具佛性,亦是枉然。全文可知,

智顗佛性論饒富圓教圓融圓具圓足思想,如 理如法,而以「眾生」為本位的立說觀點,

相信能激勵眾生:由於皆本具佛性,而立於 一共同起跑點。唯有圓滿修德善,通達性德 惡,才得能成就佛道。

1 職是之故,古代僧人往往以有、無佛性,來區分大、

小乘。如隋.智顗《法華玄義》卷 10:「大、小通有 十二部,但有佛性、無佛性之異耳」。(見《大正藏》

冊 33,頁 801 下) 

2 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卷 7,頁 366 中。  

3 隋.釋吉藏,《大乘玄論》卷 3,《大正藏》冊 45,頁 35 中。  

4 此語,為陳宣帝所勅稱。(參隋.釋灌頂,《國清百錄》

卷 1,《大正藏》冊 46,頁 799 上) 

5 此稱,為隋煬帝所奉名。(見唐.釋道宣,《續高僧傳》

卷 17,《大正藏》冊 50,頁 566 中) 

6 明.釋傳燈,〈永嘉禪宗集註序〉,《卍續藏》冊 63(台 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年),頁 282 上。又,以下

《卍續藏》出處,皆省而不贅述。 

7 隋.釋智顗,釋灌頂記,《摩訶止觀》卷 10,《大正 藏》冊 33,頁 801 上;《觀音玄義》卷 1,《大正藏》

冊 34,頁 882 下。

8 宋.釋知禮,《觀音玄義記》卷 2,《大正藏》冊 34,

頁 934 上;元.釋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大正 藏》冊 46,頁 934 上。

9 如:華嚴宗「性具」說,性本不具惡,但唐.釋澄觀,

《華嚴疏鈔》卷 42 卻云:「性惡不斷,即妄法本真,

故無盡也」。(《大正藏》冊 36,頁 323 下)

10 如安藤俊雄,演培法師譯,《天台性具思想論》:「古 來天台教學的特色,在於所謂『具』之一 字。……

唯一『具』字,還不能充分的顯示天台教學的特異法 門,要說『性惡』始可顯示天台教學的特異法門」;「唯 互具互融,不能充分規定天台實相觀的特色,唯有性 惡說,始能真正的具體的表現天台教學的根本特色」

(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9 年 9 月,頁 83-84)。 張瑞良〈天台智者大師的如來性惡說之探究〉如是認 為(《台大哲學評論》第 9 期,1986 年 1 月,頁 90)。

佐藤哲英,釋依觀譯,《天台大師之研究:特以著作 的考證研究為中心》:「古來謂天台教學之特色在一

『具』字,但是比起只說圓融即具的華嚴,其特色並 不充分。因此……性惡說被視為天台性具思想之極 說。」(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2005 年 4 月,

頁 601) 

11 諸如山家派知禮主張理毒性惡,於《四明尊者教行錄》

云:「法界是所迷之理,無礙是受熏之德。所迷本淨 故無染,受熏變造故而染,全三德而成三障,故曰即 理性之毒」;山外派智圓於《請觀音經疏闡義鈔》等 著,則提出反論之說。(《大正藏》冊 46,頁 872 下;

冊 39,頁 977 上-983 中)

12 宋.釋子璿,《起信論疏筆削記》卷 16:「善哉!大 士悲救何甚?儻無悛意,確乎迷情,豈唯邪見之門不 扃,抑亦阿鼻之路尤近也。」(《大正藏》冊 44,頁 383 中)

13 (日僧)釋普寂,《止觀復真鈔》,《大日本佛教全書》

冊 23(東京:佛書刊行會),1912 年。

14 隋.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卷 5,《大正藏》

冊 33,頁 743 下。

15 隋.釋智顗說,釋灌頂錄,《金光明經文句》卷 4,

《大正藏》冊 39,頁 68 下。

16 隋.釋智顗說,釋灌頂記,《四念處》卷 4,《大正藏》

冊 46,頁 578 下。

17 隋.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卷 5,《大正藏》

冊 33,頁 733 上。

18 隋.釋智顗,釋灌頂記,《摩訶止觀》卷 5,《大正藏》

冊 46,頁 53 上。

19 隋.釋智顗,釋灌頂記,《摩訶止觀》卷 5,《大正藏》

冊 46,頁 53 中。

20 隋.釋智顗,《四教義》卷 12,《大正藏》冊 46,頁 768 上。

21 隋.釋智顗說,釋灌頂記,《四念處》卷 4,《大正藏》

冊 46,頁 577 下。

22 隋‧釋智顗說,唐‧釋湛然略,《維摩經略疏》卷 1,

《大正藏》冊 38,頁 574 中。另,智顗於《維摩經 文疏》卷 3 亦云:「種性具足恒沙佛法之理」。(《卍續 藏》冊 18,頁 481 上)

23 隋‧釋智顗說,唐‧釋湛然略,《維摩經略疏》卷 4,

《大正藏》冊 38,頁 612 中。另,智顗於《維摩經 文疏》卷 11 亦云:「貪恚癡法性具一切佛法者,即煩 惱不可斷也」。(《卍續藏》冊 18,頁 545 中)

24 隋.釋智顗,釋灌頂記,《摩訶止觀》卷 7,《大正藏》

冊 46,頁 96 中;卷 9,頁 129 中。

25 雖然如來藏學發展至後來,與唯識合流,而有「阿摩 羅識是自性清淨心」的真心說,或「如來藏」與「阿 賴耶識」結合的「識藏」之說,但其立說前提,

仍是不離性淨、性善之說。

26 陳英善,《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台北:法鼓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1997 年 5 月初版 3 刷,頁 366。

27 隋.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卷 3,《大正藏》

冊 33,頁 711 中;714 中。

28 隋.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卷 7,《大正藏》

冊 33,頁 774 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若有佛子善修行  清淨之法滿足心   一切眾生慈悲心  柔軟之心為菩提 

佛教與其他思想文化和宗教的不同,就在於它強調「智慧解脫」,如星雲大 師所說:「佛教稱為慧學,最終的目標就是在啟發自性智慧。」 12

「復次,伽藍眾!此有瞋心人是為瞋 所蔽,心為所捕,殺有命者、取不與 者、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 是作,此是與彼以長夜之無益與苦 耶?」 「大德!唯然!」.

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慢你等,你等皆當作佛。」心中有佛性,修行

以上大致提出有關佛教史觀的佛學研究之個人看法,或許一個全面性的佛教史觀不只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三惡本。貪為一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

見了本性,就成了佛。本性在何處?本性就在我們心中。我此心中就 具有佛性,見了此佛性,就成了佛,所以叫做頓教禪宗。此是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