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慈心悲願,利樂人間── 從「慈悲心」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慈心悲願,利樂人間── 從「慈悲心」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前言

提起佛教的慈悲,一般都會聯想起佛教的慈善事業,但是星雲 大師認為佛教的慈悲不應該僅限於慈善,還應該有更廣闊的視野和 作為。自星雲大師及其佛光教團在教化人心、淨化社會方面的貢獻 進入人們的視野以來,星雲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思想日益受到人 們的關注,相關研究在港台、大陸及海外取得諸多成果。在研究內 容方面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 世紀 90 年代之前,主要集中在 對星雲大師及佛光山經營模式的研究;之後,研究重點轉向為星雲 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研究,兼及佛光山慈善事業等。本文重 點關注星雲大師關於佛教「慈悲」的理念,以此為切入點,探討星 雲大師在推行人間佛教思想方面的實踐及貢獻。

一、星雲大師之慈悲理念

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也是星雲大師踐行人間佛教思想所秉 承的基本精神。佛教很多經典都有對慈悲的強調,如《大般涅槃經》

卷11:「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

星雲大師在〈佛教的慈悲主義〉一文中,從「慈悲的意義與層次、

慈心悲願,利樂人間──

從「慈悲心」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

王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

(2)

慈悲的對象與戒律、慈悲的力量和價值、慈悲的實踐與完成」四個 方面,對佛教的慈悲精神進行了詳細闡釋。他說: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雖然有無量的法門、教義,但是皆 以慈悲為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薩道,更是慈悲精神 的實踐與完成。《般若經》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

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 眾生的憂苦,不激發慈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

是無法成就菩提大道的,因此慈悲心是菩薩行的必要條件。1 這段話指出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教的經論義理無不是建立在 慈悲之上。慈為予樂,悲以拔苦,所謂菩薩道,就是慈悲精神的實 踐與完成,正是因為看到眾生的諸般苦難,才激發了菩薩的慈悲心,

從而成就菩薩行。《大智度論》卷100 亦云:「諸佛大慈悲心,從 初發意已來,乃至到涅槃門,常不捨離。」因此沒有慈悲心,就無 法行菩薩道。從義理層面講,佛教的緣起論是慈悲精神的源頭,世 間萬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每個人都與其他眾生息息相關。

佛教還主張三世因果觀,其中涵蓋眾生輪迴觀念,眾生在三世 輪迴中,互為親眷,今生的陌路人可能是前世或來世的親人,因此 就比較容易生起慈悲心,這是《大智度論》卷20 所說的「生緣慈 悲」。而諸佛菩薩視一切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對一切有緣無緣眾 生都要度化攝受,由此而產生慈悲的最高層次「無緣慈悲」。

《大智度論》卷27 云:「菩薩見眾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

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便是說佛菩薩見到眾生受生老病死以及輪迴之苦的

(3)

困擾,感同身受,因此而生慈悲 心,欲救眾生於諸般苦難。因 此,慈悲心基於佛教認為人生本 質為苦的理論預設,正是由於人 們對世間之虛幻執著追求而無 法自我解脫,才需要諸佛菩薩的 慈悲心以為普濟。

《大乘起信論》也說:「眾 生如是,甚為可憫。作此思惟,

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 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 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 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由於人不能逃脫生老病死之 苦,諸佛菩薩看到眾生處在苦海之中,而生起慈悲心,出於慈悲心而 對眾生之苦起憐憫心,於是立下誓願,修菩薩行,以救度眾生。

對於生老病死之苦的超脫乃是佛教對眾生最為深切的關懷,

《大般涅槃經》云:「慈者,即是眾生佛性。」一切眾生皆有慈悲,

慈悲即佛性,是人性本有,非從外得。星雲大師說:

慈悲是淨化的愛、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 助,是不求回報的布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 合了愛心、智慧、願力、布施,就是慈悲。2

愛有染汙性,處理不當時,會成為痛苦與煩惱的來源,因此慈

2. 星雲大師:〈佛教的慈悲主義〉,《人間佛教論文集》上冊,台北:香海文化,

2008 年 3 月,頁 422。

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慈心悲願 救度一切眾生。

(4)

悲是淨化、昇華的愛。行慈悲要建立自他互易、怨親平等的觀念,

能夠換個立場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樹立眾生與我一體的觀念,

泯除怨恨,慈悲心自然就會生起。慈悲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源 泉,慈悲能撫慰受創的心靈,慈悲能夠給我們鼓勵勸勉。在複雜混 亂的人間,有了慈悲,人們能夠破除黑暗,看清世間的真相;有了 慈悲,能夠破除一切迷亂,化複雜為單純,轉混亂為寧靜;有了慈悲,

人間充滿希望,由此可見慈悲的可貴。

《大智度論》卷27 云:「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 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予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慈悲心 是對他人苦樂的關切,以他人樂為樂,憐憫並去除他人的痛苦。星 雲大師將慈悲分為十個層次:

(一)消極的慈悲、積極的慈悲

(二)熱鬧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三)直接的慈悲、間接的慈悲

(四)廣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五)一念的慈悲、無限的慈悲

(六)有緣的慈悲、無緣的慈悲

(七)有情的慈悲、無情的慈悲

(八)有求的慈悲、無求的慈悲

(九)有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

(十)一時的慈悲、永恆的慈悲3

這是真正發自內心對他人的悲憫,是對眾生的無私而平等的仁 愛,但求施與,不冀回報,甚至沒有了慈悲的意念,無私無念,自

(5)

然悲行。可以說是「無緣慈悲」,即不需要條件,真正達到生佛一如,

萬法一體,完全從清淨心、平等性自然流露的大慈大悲。

從這十個層次中,可以看出星雲大師慈悲的智慧:慈悲不是愛 心的氾濫,慈悲也要有大仁大義、大忠大勇;春雨是慈悲,有時寒 霜也是慈悲;即便是微小的、一時的慈悲,也應該受到鼓勵。

星雲大師主張的慈悲一定要有智慧作為前導,應該慈悲時慈 悲,不應慈悲時的慈悲是「濫慈悲」。比如溺愛子女、助紂為虐就 是錯誤的慈悲;而有時看起來不是慈悲的行為反而是慈悲,比如為 了挽救生命而破戒、誑語其實也是慈悲。因此,判斷什麼是適當的 慈悲需要智慧。

慈悲可以化敵為友、化戰爭為和平,慈悲能夠化除貪欲、瞋恨、

驕慢,具有無限的力量。有人以權勢為力量,有人以威儀為力量,

而諸佛菩薩以慈悲為力量。星雲大師主張慈悲不應該只是理念上的 了解,更應該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的四攝法來實踐慈悲。悲 心、願力、智慧、實踐缺一不可,「有悲心無願力,悲心不易長久;

有願力而無智慧,則成愚行;有智慧而無實踐,也只是空談」。4 星雲大師以四大菩薩為例,具體講述到:

現代的佛教徒,在復興佛教、普濟群生的前提下,我們應 以觀音的慈悲,給眾生方便,為眾生服務;以文殊的智能,

引導眾生走出迷途,獲得光明;以地藏的願力,使佛法進 入每個家庭裡,傳遍世界每個角落;以普賢的功行,契理 契機,隨順眾生,行難行能行之事。5

從慈悲心出發,能夠發起服務眾生、服務社會的願心,以智慧

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星雲大師講演集 4》,頁 31。

5. 星雲大師:〈如何建設現代佛教〉,《星雲大師講演集 4》,頁 65-69。

(6)

引導眾生,使他們樹立積極健康的生活觀,以期獲得圓滿的人生。

綜上所述,星雲大師的慈悲理念具有普濟一切眾生的關懷,是 其建設人間佛教的根本理念和出發點。他倡導人間佛教要關懷人間,

利樂眾生,鼓勵佛教徒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以普濟眾生為己任,

以人間進取為目的,以悲智願行建設人間淨土,以慈悲喜捨實踐人 間佛教。

二、星雲大師之人間關懷

星雲大師畢生以弘揚佛法,利樂眾生為己任,提倡人間佛教不 能停留在理念的層次,而要以積極的行動來落實。1967 年,星雲大 師率弟子創建佛光山,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

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致力於推動佛教教 育、文化、慈善、醫療事業,服務社會,關懷眾生。

大師要求佛光人要具有入世的情懷,先關注生而後關注死,先 從小處做起而後發揚光大,並要求佛光人應以佛教事業及有情眾生 為優先而以己為後,積極參與教育、文化、慈善、醫療等對眾生有 益的事業。如今,佛光山已成為台灣最大的佛教道場。佛光教團自 創立之初,便明確提出人間佛教理念,致力於宣揚佛法與生活的融 合,以「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 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為宗旨,「佛光教團以悲智願行的菩薩精 神,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慈悲濟世的願心從事文化教育,為佛 光人實踐的內容;以群我關係的調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散 播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佛光人均矢志發揚此佛光精神,

(7)

俾能達到光大佛教,普利群倫的目的」。6

秉承著這樣的理念和精神,佛光山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建設有 編藏處、佛光文化、佛光書局、佛教文物流通處、佛光緣美術館、

香海文化、如是我聞等文教機構,發行雅俗共賞的佛教刊物,至今 仍在持續進行大藏經的編纂工作。歷經十年完成了《佛光大辭典》

(1988),於1989年榮獲金鼎獎,對海內外學者有很大幫助;編撰《中 國佛教經典寶藏》,將佛經白話化、通俗化,有助於學習及研究者 更深入理解經義;甚至為了讓人全面了解佛教,集合近百人之力,

先後編撰《佛教叢書》(1990)及《佛光教科書》(2000),將佛 教做了系統而完整的介紹;創辦《人間福報》、《普門學報》、《中 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等;開播「佛光衛星電 視台」(人間衛視),以現代化的視聽影音技術服務眾生。佛光山 通過編印藏經,出版各類圖書、發行報紙雜誌、提供書畫、錄影(音)

帶、唱片、影音光碟等,肩負起普度眾生的責任。

星雲大師推動的文化事業關懷到台灣每一個偏僻的角落,佛光 山創辦的「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 以「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 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為理念,行動書車如行雲流水般開 往學校、社區,方便學生民眾就近看書、借書,同時推廣全民讀書 運動,希望藉由閱讀提升生活及改變生命。

星雲大師不僅通過發展文化事業惠及民眾,還非常關注大陸與 台灣的友好關係,嘗試通過文化交流推動兩岸和平。由星雲大師監 修,樓宇烈、王堯、方立天、賴永海、陳兵、方廣錩、藍吉富等教授,

及慈惠、慧開、依空等法師擔任學術委員,程恭讓教授擔任總策劃

6. 關於星雲大師推行人間佛教實踐部分的相關統計資料,來源於佛光山全球資訊 網、國際佛光會網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論文集》、《星雲大師講演集》等。

(8)

出版的《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收錄了兩岸三地自1972 年至 2005 年間各大學之碩、博士論文三百餘篇。

該叢書共120 冊,每冊約 30 萬字,是當代佛教研究的重要文獻。

內容分為六大類:一、佛教義理;二、歷史制度;三、語言文學;四、

考古;五、建築;六、藝術。此次論典的編撰,增進了兩岸三地的 情感與互動,為兩岸三地的學術交流開創了一個良好的平台,是從 文化角度促進兩岸三地友好合作的一次成功嘗試。在此之後,星雲 大師通過開展學術交流、設立慈善基金會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大陸 的往來,增進兩岸人民友誼。

在教育方面,佛光山開山的第一座建築物便是東方佛教學院,

幾十年間,佛光山在海內外先後創辦了十六所佛學院,聘請優秀師 資,以優質教育培育出無數僧俗人才。除僧伽教育外,在兒童、中 學、大學、信眾教育等各項社會教育方面,同樣不遺餘力,培養大 批人才,建設了5 所大學、26 座圖書館、24 所美術館。此外,在全 世界同步舉辦世界佛學會考,佛學夏令營、佛學講座、都市佛學院、

星期兒童班等,通過定期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舉辦種種活動,提升人 們的生活品質。

星雲大師非常重視教育,開創的教育機構從幼稚園到大學、研 究所,從僧伽教育、信徒教育及社會教育都有所涵蓋。星雲大師主 張通過弘揚佛法以完成人格教育,他對教育的重視源於佛教「人成 即佛成」、「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等思想。他說:

透過佛教義理的弘揚,幫助世人解答生死的迷惑、認識世 間的實相、掌握人生的方向、圓滿生命的意義,這種人本 的生命教育,是源自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

(9)

來,師徒一脈相承,一以貫之。7

星雲大師具有廣闊的視野,他提倡的人間佛教不但關心僧信二 眾的教育,甚至重視東西方文化交流。佛光山在美國創辦西來大學,

主要是星雲大師有感於 數百年來,外國人在中 國 創 辦 了 許 多 教 會 大 學,因此,星雲大師站 在中國人的立場在美國 創辦西來大學,作為中 國人對西方的回饋。8

星雲大師推動的佛 教教育,其出發點在於 為人們提升精神生活、

辨別是非邪正、了解人 生 意 義、 促 進 社 會 和

諧。他認為佛教雖然是「慈悲的宗教」,但不能只重視佛教慈善事 業的推動,否則便與一般社會的慈善團體沒有什麼不同,應該發揚 佛教本身具有的教化功能與崇高價值。他說:

佛教其實是個重視般若智慧的宗教,佛教旨在弘揚教義。

佛教認為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

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脫。二千多年前,佛陀不但自己了 悟「緣起性空」的人生真諦而證悟成佛,並且留下千經萬

7. 星雲大師:〈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人間佛教論文集》下冊,台北:香 海文化,2008 年 3 月,頁 98。

8. 同註 7,頁 122-123。

佛光山創立的美國西來大學

(10)

論,指出人生的真相,幫助世人解開生死之謎,所以佛法 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其實就是一部 指導人生方向的生活寶典。因此,以慈悲、智慧、結緣、

忍耐、慚愧、感恩、知足等佛法來教化世道人心、淨化社 會風氣,這才是佛教的真正主旨所在。9

雖然星雲大師認為佛教不應該只是從事慈善事業,慈善事業只 是佛光山服務人間、服務社會的一部分,但是佛光山在慈善事業方 面的貢獻同樣令人矚目。本著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濟 世的本懷,佛光山創設了「佛光山慈悲基金會」,提供各項免費服 務,包括佛光診所、雲水醫院、施診醫療隊、老人福利、兒童福利、

殘障福利、貧困病患醫療補助等,舉辦義診、照顧低收入戶、提供 急難救助、僧伽病患醫療救助、貧困喪葬補助、器官移植補助、推 廣志願服務等,建有大慈育幼院、佛光精舍、萬壽園、宜蘭仁愛之 家等慈善機構,使生老病死皆有所安。並設有針對不同情況的定期 共修法會及十餘所禪堂、念佛堂、抄經堂、禮懺堂等,這些都在淨 化人心方面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星雲大師不僅發展佛光山的慈善事業,為了促進人類融合,發 揚慈悲友愛精神,國際佛光會應此理念而生。1992 年,星雲大師在 中華佛光會基礎上創立國際佛光會,於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餘個國 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社團,不僅如此,2003 年,國際 佛光會正式成為聯合國NGO 組織成員。

國際佛光會以進入社會、服務人間為要旨,主張佛法生活化,

提倡人間佛教,因而「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只 要能看見太陽的地方,就能看見佛光的身影」,「有太陽的地方就

(11)

有佛光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

秉承這一理念,國際佛光會積極開展文化、教育、慈善、修持 等方面的活動,組織社會公益活動,響應環保,加入廢紙回收運動,

配合政府投入反毒運動或進行國際救援及賑災,舉辦學術交流、國 際互助會、國際學術會議,設立獎助學金等,充分體現星雲大師的 慈心悲願、關懷眾生。

星雲大師開創的公益慈善事業內容豐富多元,既提供老人、兒 童的醫療服務和濟貧、救災等傳統慈善服務,同時還在文化、教育 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在具體實踐中,特別注重服務的專業化,不 僅提供細緻入微、體貼周到的服務,並結合有彈性、有針對性的慈 善服務,而且注重融入當地社區,既給社區的困難者以財物幫助和 心理撫慰,又結合社區人群特徵惠及普通大眾。同時還承擔一些慈 善項目,彌補政府福利不足,比如社區關懷據點、雲水書坊等的設 立便是如此。慈善事業的開展非常具有規劃性,能很好地嵌入當地 社會經濟發展中,和地區整體福利制度架構緊密結合。

這一切實踐都是在星雲大師推行人間佛教、佛法生活化的理念 指導下進行,是佛教關懷人間、服務社會的印證。星雲大師說:

在我自己的這一生當中,自認一直都很用心的在推廣「人 間佛教」,當我在講述佛法時,要讓大眾聽得懂;書寫文 章時,要讓大眾能體會;興建道場時,要讓大眾用得上;

舉辦活動時,要讓大家能參與;開辦法會時,要讓大家能 法喜;海外弘法時,也總是會提供語文翻譯,我隨時隨地 顧及大眾的需要,因為實用的佛教,才是人們所需要的佛 教。甚至為了順應時代的需要與眾生的根機,早在民國 四十三年,我率先發起倡印精裝本的佛書,我提倡街頭布

(12)

教;慢慢地,我又將之發展為監獄、學校的弘法以及電台、

電視的講演。我組織了全台灣第一個佛教的歌詠隊,從事 環島布教,宣揚佛法教義。四十多年來,我努力將寺廟演 進為講堂,將課誦本演變成佛教的讀物,將個人的修行擴 展至集體的共修,將誦經轉化成講經;甚至為了擴大在家 信眾參與弘法的空間,我創辦了國際佛光會,建立了檀講 師的制度,希望讓人間佛教的藍圖,逐步在佛光普照的理 念下,一一實現。10

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在台灣乃至世界產生重要影響,通 過弘揚佛法,達到淨化社會人心的目的。現代台灣社會的宗教慈善 機構不但是整個社會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說是推 動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社會福利、公民社會建構等方面起 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藍圖

從近代以來佛教嘗試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角度來說,星雲大師 所宣導的人間佛教可以說是對佛教改革運動的極大推進。與前賢相 比,由於社會背景、人生體驗等方面的「契機」不同,星雲大師的 人間佛教思想有很多獨特之處,眾所公認的最鮮明特點便在於「實 踐性」。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定義是:

所謂「人間佛教」,不是哪個地區、哪個個人的佛教;追 本溯源,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是佛陀專為人而說法的 宗教。六十多年來,我所推動的佛教,是佛法與生活融和

(13)

不二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人間佛教的 理念來自佛陀,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 在人間,度化眾生在人間,一切以人間為主。因此,教主 本身就是人間佛陀,他所傳的就是人間佛教。11

星雲大師強調,佛教應該是對整個世間的教化,佛教組織應該 是關注世間、解決世間種種問題的宗教機構。因為無論是個人還是 團體,只有在政治上、經濟上或文化上對社會有所貢獻,才能被社 會所接受,其存在也才有意義和價值。因此,佛教也一定要與時代 相結合、與現實相結合,以人為本、以家庭為基礎,給人歡喜,給 人幸福,給人帶來內心的淨化和滿足,為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 創造和諧的環境,突顯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過去認為佛教是消極出世的宗教,星雲大師所進行的現代佛教 改革運動,就是要改變這種看法,使佛教積極與現代社會相融合,

從寺廟走向家庭,從山林走向人間。佛光山的會員有四句偈「慈 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 心」,從中可看出人間佛教是慈悲的佛教,在與他人、與社會的關 係上,主張行善、自律、感恩,強調與人相處的平等、忍耐。將佛 法落實在生活中,以大慈大悲之心無私的救度眾生,就是星雲大師 宣導的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宣導的人間佛教在各個層面無不關懷人間、實踐於人 間,在重視道德思想的淨化和精神心靈昇華的基礎上,不論是「著 書立說、設校辦學、興建道場、素齋談禪、講經說法、掃街環保、

參與活動、教育文化、施診醫療、養老育幼、共修傳戒、佛學講座、

11.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藍圖(下)〉,《人間佛教論文集》下冊,台北:香 海文化,2008 年 3 月,頁 323-324。

(14)

朝山活動、念佛共修、佛學會考、梵唄演唱、軍中弘法、鄉村布教、

智慧靈巧、生活持戒,以及緣起的群我關係、因果的迴圈真理、業 力的人為善惡、證道的現世成就、空性的包容世界、自我的圓滿真 如等等……」12,都是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強調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人間佛教一定要「現實重 於玄談」,所以,一切有助於人們幸福、救度大眾的行為,都是人 間佛教。

人間佛教思想源於原始佛教教義,繼承大乘佛教的精髓。大乘 佛教就是要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因此要深入世界,在人間普度眾 生。釋迦牟尼佛就是人間的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 道在人間,度化眾生在人間,一切都在人間完成。星雲大師認為,

佛陀展現的就是人間佛教,具有六個特徵: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

喜樂性、時代性和普濟性。而今天的人間佛教建設,就是要把原始 的佛陀時代的佛教與現代的佛教融合起來,統攝起來。13

12. 同註 11,頁 325。

(15)

因此,追溯星雲大師的思想來源,即是出於對佛陀慈悲本懷的 承襲,也是源於星雲大師個人的慈心悲願。他曾說到:

我對人間佛教的思想,其實是我本來的性格。在我未出家 之前,我就有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為人著想、給人歡喜、

合群樂群、助人為懷、歡喜融和、同體共生的性格。甚至 在我未出生以前,也許我的性格早已註定要成為一個人間 佛教的行者。因為在我的性格觀念裡,我總是希望別人好,

希望大眾好,希望佛教的發展能夠蓬勃興隆,希望盡自己 的力量給人利益,希望在眾緣所成之下,人間淨土的理想 能夠實現。14

於此我們能夠看到,在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過程 中,無處不彰顯慈悲精神。

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思想的建構極為龐大而嚴密,他從佛法經 論及對古人德行的總結中,將人間佛教藍圖概括為:「倫理觀(居 家之道)、道德觀(修養之道)、生活觀(資用之道)、感情觀(情 愛之道)、社會觀(群我之道)、忠孝觀(立身之道)、財富觀(理 財之道)、福壽觀(擁有之道)、保健觀(醫療之道)、慈悲觀(結 緣之道)、因果觀(緣起之道)、宗教觀(信仰之道)、生命觀(生 死之道)、知識觀(進修之道)、育樂觀(正命之道)、喪慶觀(正 見之道)、自然觀(環保之道)、政治觀(進修之道)、國際觀(包 容之道)、未來觀(發展之道)」,15包括人生修養、家庭倫理、

國家治理等個人、家庭、國家、社會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14. 滿義:〈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四之一)〉,《普門學報》第 26 期,2005 年 3 月。

15.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藍圖(上)〉,《人間佛教論文集》下冊,台北:香 海文化,2008 年 3 月,第 321 頁;及《人間佛教的藍圖(下)》,頁 391。

(16)

個人是構成社會的最小單元,個人道德修養對社會風氣的形成 有重要影響。星雲大師對個人道德修養非常關切,他對道德的理解 是,凡是對社會大眾有利的想法、行動都是符合道德的,這是一種 非常寬容的道德觀。他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提出以佛教的五戒 十善作為道德標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只要不侵犯他人的 身體、錢財、名譽、尊嚴等利益,樹立倫常有序、淨化社會人心、

宣導善良的社會風氣,都是符合道德要義的行為。

在人的感情方面,星雲大師主張人的感情應以慈悲心為出發 點,「愛的淨化是慈悲,愛的提升是智慧」,進而將感情昇華為慈悲,

這樣的感情是智慧的感情。以智慧的感情來進行人際交往,則人與 人之間不會互相敵對,而是互敬互愛,夫妻之間相親相愛,父(母)

子之間互敬互諒,朋友之間相互惜緣。

在個人生活中,星雲大師宣導歡喜柔和忍辱、擁有慈悲喜捨,

以為生活之道。「如花朵般給人歡喜,如山水般給人欣賞,如橋梁 般供人溝通,如樹蔭般讓人乘涼,如甘泉般解人飢渴」,這樣才能 創造生命的價值,也是應該追求的生活方式。星雲大師主張生活的 佛法化,通過弘揚佛法,給人以慈悲、結緣、惜福、感恩的觀念,

甘心為他人服務,這樣的生活更為充實。

人有貪瞋痴的煩惱,為此,星雲大師重視內心的淨化,教人以 慈悲喜捨,進而獲得生理與心理的健康;重視內心的修持,宣導善 良、寬容,與他人結緣,以培植福壽的因緣。「求福當求智慧福,

增壽當增慈悲壽」,對於幸福的追求必須有真正的智慧,福報必須 與智慧相結合,才能圓滿。因為只有智慧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福 報是通過回饋眾生所獲得的福報。

(17)

只長壽而不行善,這種長壽對社會、他人都沒有存在的意義。人在 世上生存,如果能利用時間多做有益於社會和他人的事情,便是延 長了時間上的壽命。同理,人也應該延長道德壽命、功德壽命等,

以擁有福德與長壽。

生死問題是佛教的一大主題,佛教非常重視對生死問題的解 決。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是對生的問題的關懷,而佛教的「接 引往生」、輪迴觀念等則是對死亡恐懼的安慰和超脫。對此,星雲 大師認為人們應該首先尋求生的意義,進而正確面對死,乃至尋求 生死的解脫。

為此,佛光山的慈善事業既包括開辦育幼院,也包括設立萬壽 園,從生老病死各個方面提供周全的照顧。主張喪葬事宜從簡,簡 單而隆重,不鋪張浪費,非常符合佛教的環保意識;從內在的心靈 到外在的自然生態平衡,對大自然的山川草木、動物生靈進行保護。

佛教所建構的極樂淨土,是沒有汙染、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之國。

這就是星雲大師所宣導的觀念,即順應自然,心靈才能夠解脫,生 命才能夠自由。

家庭是個人的生活重心,星雲大師特別強調家庭中的孝道。一 般認為出家是對父母的不孝,而星雲大師認為出家人同樣有孝道觀 念,且超越世俗的「小孝」,是「大孝」。佛陀「為父擔棺」(《佛 說淨飯王般涅槃經》)、「為母說法」(《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是孝親的典範,正因為佛陀的仁孝,才能夠成為三界之尊(《賢愚 經》)。佛教的孝是「導親脫苦」,開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

父母如果沒有信心,則開導父母的信心;父母如果不守戒律,則勸 導父母持守禁戒;父母如果個性吝嗇,則開啟父母智慧。做到以上 幾點,才是真正的孝道。

(18)

人在社會上立足,需要樹立安身立命之道,星雲大師認為忠孝 為立身之道。發揚仁義、慈悲、信仰就是忠,孝與忠相伴隨而言,

孝就是恭敬與孝養。孝不僅是對父母盡孝,而應該擴展為對宗族、

整個民族,乃至一切眾生盡孝。星雲大師認為,養老育幼的慈善行 為是一種盡孝的方式,應以孝敬之心,慈悲喜捨孝養眾生,尤其是 殘障、老弱等。以孝養眾生的心態在社會中與人相處,必然能建立 良好的人際關係。

星雲大師主張奉行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 使人歡喜,不僅限於金錢和財物,也包括鼓勵和讚美。在與人相處 中廣結善緣、不侵犯他人、給他人方便,與人平等、和平相處,必 然能締結良好的人際關係。

佛教雖然重視知識和理論,但星雲大師認為更應重視實踐和修 行,對佛法知識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要運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修 行。修行要發慈悲心,以慈悲待人,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要慈悲,以 慈悲來修行。修行不是僅局限在寺院中,在生活中的修行更為重要,

在生活中踐行佛法就是修行。

佛法不僅僅是經書上的理論,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穿衣 吃飯、搬柴運水」,都是佛法,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佛法,因此佛 教徒的日常修行從起床便已開始,一天中的接人待物乃至獨居自處,

都要效法佛菩薩,以慈悲為本,為他人行方便。

在人的修行方面,一般認為佛教修行應該清苦,節制欲望,星 雲大師則鼓勵在家信眾可以「榮華富貴」,可以通過正當經營積聚 財富,如《大寶積經》說:「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封邑,非不 如法。」但是有了財富以後要懂得布施,把財富分配給需要的人。

(19)

在財富的分配上,星雲大師主張在滿足日常所需、日後應急之 外,應該拿出一部分來回饋社會,幫助弱者,救濟災難。因為真正 的財富不是金錢、土地、黃金等等,而是健康、智慧等精神上的滿 足與歡喜,以及堅定的信仰、無私的慈悲。

佛教將佛法分為「五乘佛法」,其中以菩薩乘的佛法為修行的 極致,注重利他濟世的悲智精神,以六度萬行為修行法門。星雲大 師認為,信仰給人以信心和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境,給人以包容 和寬厚去面對他人的誤解,進而掌握自己的命運。

佛教的中道緣起、因果業報、生死涅槃等理論,能夠開發人的 真如佛性,其中,因果業報是「最公平的仲裁者」,「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是不能改變也不能逃避的因果定律,今生所做的善事能 在來世獲得善果,每個人在這一定律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因此,星 雲大師提出人間佛教應

該大力建設因果觀念,

因果觀念能夠讓人去惡 行善,趨樂避苦,在受 到 苦 果 時, 不 怨 天 尤 人,能夠平心靜氣,進 而扭轉惡緣為善緣。

星雲大師也認為,

佛教與政治並不排斥,

相反地能夠互相助力。

佛 教 所 宣 導 的 慈 悲 教

化能促進社會與人心的和諧,化導積怨,感化人心。他說:

在家信徒只要正當經營,財富就不是毒蛇,黃金也 可以成為護教利生的淨財。

(20)

我們的教主佛陀,就具有國際的性格。每逢說法,非以一 地、一國為對象,說到地方就是三千大千世界,談到聽眾 就是十方一切眾生。我們認為天下本是一家,所有眾生本 應就是連鎖的一體。16

人間佛教所關注的是世界上的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眾生都是平 等一體的,因此人間佛教要建設天下一家的世界。星雲大師認為,

根治世界的混亂源頭,必須從人的心靈淨化做起,人心和平則世界 和平。踐行佛教的無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義,以此完成世界 的真正和平。

人間佛教重視未來,主張通過布施結緣,就能夠有更好的未來。

理想的未來社會是實現人間淨土的社會,星雲大師認為淨土可以在 人間實現,也可以在現代實現。

四、結語

從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藍圖的設計中,可以看到其人間佛教思想 最為鮮明的四個特點,即:修菩薩行、佛化生活、重視文教、具有 國際視野。

對於人間佛教的宣導固然重要,然而真正需要的是落實人間佛 教的行者。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實踐,對台灣社會產生了非常大 的影響,通過弘揚佛法,人間佛教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媒體對佛 教的報導日益重視,佛教文物、音樂、場所、信徒繁盛,進而影響 到教育界、政界甚至演藝界。通過星雲大師的指導及佛光教團的集 體努力,佛光人已成為台灣的一個品牌。

(21)

星雲大師總結認為,台灣佛教已經是:

從傳統的佛教到現代的佛教 從獨居的佛教到大眾的佛教 從梵唄的佛教到歌詠的佛教 從經懺的佛教到事業的佛教 從地區的佛教到國際的佛教 從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從靜態的佛教到動態的佛教 從山林的佛教到社會的佛教 從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從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從弟子的佛教到講師的佛教 從寺院的佛教到會堂的佛教 從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從行善的佛教到傳教的佛教 從法會的佛教到活動的佛教 從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17

星雲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思想,是對近代以來佛教為適應社 會所作出的自身調整的極大推進,無疑為推動佛教的現代復興與轉 型作出巨大貢獻。同時也為佛教回歸人間、關懷人間提供可行路徑,

實現了佛陀之創教本懷,開創了人間的淨土世界。

17.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藍圖(下)〉,《人間佛教論文集》下冊,台北:

香海文化,2008 年 3 月,頁 459-460。

(22)

佛教青年唱出弘法的願心。(陳碧雲/ 攝)

《普門品》裡,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不捨一個眾生,不捨一個法門。所以 我們提倡的人間佛教,就是多元化、多功能的弘化,就是依大家的 根機需要,施設種種法門來實踐佛陀的「觀機逗教」,這就是人間 佛教。 ――《人間佛教語錄》

人間佛教更提倡要過中道的生活,要用慈悲來淨化所愛,用智慧來 領航所愛,用善美來成就所愛,用德行來加持所愛。人的生命從愛 而來,我們更應該用純愛、真愛、慈愛、淨愛來莊嚴美好的人間。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若人百億劫  不可思議時   為一切眾生  往至疲倦處   正為世間故  南無大慈悲 

 若有佛子善修行  清淨之法滿足心   一切眾生慈悲心  柔軟之心為菩提 

Last but not least, a summary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nerable Master's thought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how Humanistic Buddhism, as

誠然,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但其實並非新創,而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的教法,是從淨

Holmes Welch 認為,除了唯識與密宗外,真正新的發展是,(1)居士自組 團體講經說法, (2)興辦慈善事業、佛教廣播、監獄佈教,

From a historical standpoi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ll major world religions have doctrines and teachings that transcend life and reality, inspiring practices in pursuit of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