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重醫師認為應當發揮中醫「辨證論治」在這方面的優勢,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其核 心是:治病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注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不同病程階段的個體化特點。
也就是「在重視自然界大規律的前提下」疾病做到個體化的具體治療。
廣州地區發現非典型肺炎之初,多種傳媒中講:中醫認為該病屬「伏暑」,主張用「千 金葦莖湯」來治療。這個說法不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與實踐。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的《溫 病條辨》中指出:「長夏受暑,過長而發者名曰伏暑。霜未見而發者少輕,霜既降而發者較 重,冬日發者尤重」。可見,伏暑的發病季節在當年的霜降節前後,再晚也只能在當年的冬 季,而不會潛伏到第二年的春季才發為伏暑。況且吳鞠通還說:「暑必兼濕。偏暑之熱者為 暑溫,多手太陰證而宜清;偏暑之濕者.濕溫,多足太陰證而宜溫」。千金葦莖湯屬甘寒清 肅的方劑,主要用於肺癰的潰膿期或肺熱兼陰虛諸證,絕非暑熱或暑濕情況下所可用。
Show more
66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