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失志及相關研究

一、 失志(Demoralization)的定義與內涵:

有關失志的定義,John M.de Figueiredo於1993年指出,失志是個人失去控

制感的一種失落,個體覺得無能,失去生命的意義感,自尊低落、羞恥、被隔離,

並逐漸發展成無助、無望,最後導致深層的存在痛苦,希冀死亡(引自邱玉菁,

2012)。Clarke & Kissane(2001)定義失志是一種心理狀態,包含沮喪、失望以

致喪失希望和生存意志,對於存在痛苦及絕望的心理反應,自程度輕微的沮喪、

意志消沉到深度的絕望均屬之。這樣的心理狀態常見於老人、久病者、末期病人 及癌症病人,在生理上的痛苦未能獲得充分的解決,面臨老化、逐漸喪失個人生 活的控制感及死亡的威脅,會覺得生命不再有意義與希望,期盼死亡的到來,甚 至產生自殺意念或要求安樂死,以解除痛苦(洪曉琪等,2010)。

「失志」(Demoralization)這個字最早被臨床重視並使用是在 1981 年,美 國精神科醫師發現社區的情感性精神疾病與思覺失調症患者,會有失志的現象。

而在失志被正式命名之前,早已陸續有學者以「放棄給予情結」(giving up-given up complex)、「社交崩潰症候群」(social breakdown syndrome)等名稱來探討此 現象(引自方俊凱,2011)。

失志的現象又何以產生?Frank J在1968及1974年分別提出,認為失志的 產生是因長期面對一個無法解決的壓力,因此產生了無能感(impotence)、孤立 感(isolation)及絕望感(despair)。此一現象會深刻影響一個人的自尊,讓人覺 得失去生活的意義與重心。Clarke & Kissane(2001)提到,初期病人還會嘗試向 外求援;倘若外援有限,壓力仍無法解除時,無助感、無能感會持續擴大,病人 將對其生活逐漸喪失控制感,最後進展成失去生存的意義及目的。

而「失志症候群」(Demoralization syndrome),乃澳洲學者Clarke & Kissane 於 2001年首度提出的概念,認為失志症候群是一種對於適應的持續失能經驗,

會感到無助(helplessness)、無望(hopelessness)、無意義(meaninglessness),主觀的

23

無能(incompetence) 與失去自尊心(self-esteem)。Clarke & Kissane(2001)更進 一步指出,失志經常在內、外科疾病與精神疾病的病人中發生,特別是安寧療護、

癌症照顧,以及慢性重症的照顧上,病人會經驗到存在的絕望、無助、無望,且 對生活失去意義與目標。目前「失志症候群」雖尚未被納入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 斷系統(DSM),但Kissane 等學者認為,失志症候群是需要被標示出來的診斷 之一,並在2001年提出失志症候群的診斷準則以利臨床運用,如表2-2。

表2-2 Kissane 等學者提出的失志症候群的診斷準則

1. 存在的痛苦(existential distress)之症狀: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目標,失去希望。

2. 悲觀的態度,無助感,被困住感,專注個人的失敗,缺乏有價值的未來。

3. 對於適應不同的動機下降。

4. 社會疏離,孤立,缺乏支持感。

5. 持續此現象超過2 週。

資料來源:引自方俊凱(2011,安寧療護雜誌,概述失志症候群,p373)

二、 失志、憂鬱與自殺意念:

失志不同於憂鬱。1982年,John M.de Figueiredo 與Jemore D. Frank 正式提 出必須把失志與憂鬱區分開來,說明憂鬱多為生物因素,例如血清素神經元的功 能低下;而失志則多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即更傾向於心理因素(引自方俊 凱,2011)。關於失志與憂鬱的差別,邱玉菁(2012)也提到憂鬱症病人的核心 特徵是喜樂不能、失去對生活參與的愉悅感與缺乏動機;而失志的核心特徵是個 人主觀的無能感與無助感,失志症候群的病人尚能表達喜樂情緒,且對於周遭事 物仍保有興趣。失志現象的核心概念,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而產生無能 感,並以失去生活意義及目的等認知上的症狀為其主要表現,此與憂鬱症缺乏動 力的表現有所不同(洪曉琪等,2010)。

經文獻查證得知,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0年所提出的數據資料,愛

滋感染者罹患憂鬱症的盛行率約11%~63%;終身盛行率約22~45%,顯著高於一

般民眾的 9%(CDC,2010)。許多研究提到,罹患愛滋病之感染者常伴隨著憂

鬱情緒的困擾。長期的憂鬱會影響人們的生理、情緒還有思考,常見的憂鬱症狀

24

為感到傷心、難過、罪惡感、自卑、無助、無法集中精神、失眠、食慾改變或體 重改變,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意念、自殺企圖和自殺行為。

雖然,目前尚未有針對愛滋感染者失志的相關研究,但卻有不少針對癌症、

末期病人為對象的研究提出憂鬱及失志具顯著正相關。因此,對於愛滋感染者的 失志現況,愛滋感染者哪些人口學變項與失志具有差異性等問題,令研究者感到 好奇,期望透過本研究初探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在失志的相關研究部分,國外學者針對某醫院313位罹患有重大疾病的住院

病人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失志的程度與心理疾病(憂鬱、焦慮)、女性、生活 威脅事件、失能程度、家庭支持有顯著的相關(Marchesi & Maggini, 2007)。此 研究提到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失志程度與個人生活自理功能喪失的嚴重程 度有關,但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無關(Marchesi & Maggini, 2007),意即當個人喪 失生活自理能力時,容易有沮喪、低自尊、低自我效能的自我評價,進而增進失 志的程度。研究者思考,對愛滋感染者而言,雖病毒感染初期或藥物穩定控制期 並不會影響感染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年齡、共病症問題、以及遭受伺機 性感染影響生活自理能力時,愛滋感染者的失志程度是否會受到影響?對此,未 來的相關研究可多加著墨。

關於失志與自殺的相關研究,許多研究都發現,失志中的無望感與自殺行為

有高度相關,更甚於憂鬱症狀與自殺的行為的相關性(Beck, et al., 1975;Wetzel, et al., 1980;Dori, et al., 1999)。Kissane等人(2001) 指出失志的失能與無助感,

常會導致病人渴求死亡,甚至是自殺。因為失志的病人會有無望感(hopelessness),

而無望感的病人特別有自殺的危險性,因此,學者特別提醒沒有憂鬱的失志病人,

也要特別評估自殺的風險。李政洋等人(2011)認為,失志症候群的病人因為不 像重度憂鬱症患者般失去行動能力的症狀,所以自殺的危險性變高。而洪曉琪等 人(2010)的研究也提到,失志症候群的癌症病人容易忽略其心理層面的痛苦,

並且更進一步發現,失志症候群病人的無存在價值感與自殺行為有高度相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Parker(2004)認為,當失志症候群的病人已經脆弱

25

痛苦到無法找出自己的存在價值或其他更好的選擇時,會以一種利他主義的自殺 理由來賦予自殺是一種「讓家人不因自己而痛苦」的迷思,因而有想要了斷自己 生命的衝動行為。此與陳惠錦、張瑛瑛(2008)針對婦癌病人的研究結果,有雷 同的地方。在東方傳統文化塑造好女人應該為他人犧牲奉獻、以及委曲求全等社 會建構的迷思下,女性癌症病人容易萌發「可以自己控制、最佳的選擇」、「對周 遭人是最好的」的自我了斷念頭,而將自殺合理化(陳惠錦、張瑛瑛,2008)。

反觀愛滋感染者,也有很多類似的心理反應,如罪責感(害怕將 HIV 傳染

給他人)、愧疚感(覺得自己是家人與社會的負擔)、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無希望感

(愛滋病無法根除,我未來還有什麼希望)與疾病病程發展的不確定性(CD4+

免疫指數一直下降,是不代表藥物沒效,我快死了)等感受。因此,愛滋感染者 失志與自殺是否具有相關?又,失志是否同癌症病人研究,對愛滋感染者自殺具 有預測力?再者,假設失志對於愛滋感染者的自殺行為亦具有相關性,那麼,在 失志的五個構念中,何者對自殺最具預測力?值得進一步了解。

三、 失志量表

為 能 評 估 失 志 症 候 群 ,Kissane等 學 者 於2004年 發 展 出 「 失 志 量 表 」 (demoralization scale, DS)。失志量表共有24題,包含了5個面向,分別是:無意 義感(loss of meaning)、情緒不安感(dysphoria)、無助感(helplessness)、沮喪感 (disheartenment) 及失敗感(sense of failure)。信效度檢測Cronbach’s alpha為 0.92,

表示該量表具有良好信度。該量表的計分法是每題0-4分,以總分30分為分界,

30分以上者列為高失志( Kissane, et al.,2004)。

失志量表原為英語,目前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許多國家使用,如德語、

中文等。綜合整理多國研究結果發現,除了美國佛羅里達州、愛爾蘭、紐西蘭的 研究沒有辦法分辨憂鬱與失志的不同,大部分的國家如澳洲、德國、台灣等研究 都可以明顯區辨憂鬱與失志的差異性。為何會有如此的差異?尚無定論。不過有 學者推測,可能與族群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性格有關(引自方俊凱,2011)。

26

而失志量表的應用性為何?洪曉琪等(2010)表示,失志量表可應用的範圍

包含:(1)判斷臨床上失志症狀的嚴重程度;(2)預測病人的自殺行為;(3)評 估病人之生活品質;(4)用以篩檢出未符合憂鬱診斷,但卻面臨生存危機、失去 人生意義之重症病人。由此可見,失志量表極適合被選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來 檢測愛滋感染者自殺高危險群。

檢測出高失志者後,接下來又該給予何種治療或處遇?目前尚未有實證的文

獻提出標準的治療模式。然而,大部分學者不約而同的看法,皆是以核心症狀為 導向的處理模式。不過,以往當病人伴隨著有自殺意念的處置,皆投以抗憂鬱藥 物輔助治療,Parker(2004)則提出藥物治療似乎不是失志症候群病人最主要的 治療方式。建議對於合併有憂鬱症的失志症候群病人,方須考慮給予適當的抗憂 鬱藥物治療;對於無憂鬱症診斷但有失去生活意義感的病人,可以考慮給予「意 義中心治療法」(meaning-centered therapy)、「尊嚴療法」(dignity therapy)或「靈 性照顧」,透過多重專業的支持,讓病人重新感受「身為一個人」的尊嚴(引自 方俊凱,2011)。上述無論是心理治療方法或靈性照顧,其共同點皆是重新框架 自我生命意義與存在價值。此外,Parker(2004)特別提醒,醫療團隊必須瞭解 病人絕望感背後所隱藏的真正原因,及確認是否他們將自殺當成是一種理智的抉 擇,抑或是一種對於專業人員的一種求救的訊號。

綜上而言,在台灣大部分失志的相關研究皆以癌症病人、末期病人為主,另

有兩篇是以心臟手術病人以及醫護人員為對象的失志相關研究,目前尚無以愛滋 感染者為研究對象的文獻。此外,失志亦常用來與憂鬱作相關性研究,或者比較 兩者對自殺意念或行為有較佳的預測力。研究者思考,過去以愛滋感染者為對象 研究其憂鬱狀況的文獻已不少,唯尚無愛滋感染者失志之相關研究。雖然,研究 者對於愛滋感染者失志與憂鬱之相關性,以及兩者對自殺傾向之預測力等議題皆 感到好奇,但考量憂鬱、失志及自殺傾向三者皆屬於負向之心理狀態,對於愛滋 感染者此一高度敏感的族群同時進行量性研究,研究者擔心收案過程中對受試者 造成負向情緒。基於研究倫理中不傷害原則,本研究捨除憂鬱,僅以愛滋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