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自殺傾向及相關研究
一、 自殺的定義
在瞭解「自殺傾向」之前,有必要先瞭解「自殺」。關於自殺的定義,不同
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法國社會學家 Durkheim(1930)將自殺定義為個 體以直接或間接的積極或消極的行動,來達成期預期死亡結果的一切情形。而 Shneidman(1968)則是以心理學的觀點,將自殺定義為人類為了要終止生命而 產生自我傷害和相關意圖的行為。再者,Hipple & Cimbolic(1979)對自殺定義 為一種行為,及一個人有清楚意圖要以某種非意外事件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而該行為成功地達到目的。此外,Barraclough(1987)定義所謂自殺是指個人有 意自我摧殘,以行動(action)或不動(inaction)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目前,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自殺的定義是:一個人有意識的企圖傷害自己的身體,以 達結束自己生命之行為。
倘若涉入自殺動機,則自殺定義的範圍更廣。Barbee & Bricker(1993)將自 殺行為因程度的不同分為五種:自殺意念、自殺威脅、自殺姿態、自殺企圖及自 殺完成。而Davis & Sandoval(1991)則認為未致死的自殺也是自殺的一種,提 出了描述自殺現項的三個名詞:自殺致死或完成自殺、企圖自殺以及自殺意念。
綜上定義,可以得知自殺是個定義豐富的概念。
二、 自殺傾向的涵義及重要性:
又,何謂自殺傾向呢?多數的學者主張,自殺傾向指的是「自殺前的心理預
備狀態」。吳金水(1990)修訂大原健士郎對自殺傾向的定義:指自殺傾向乃個 體受生物性、社會性、心理性等因素之交互影響而形成自殺前之心理預備狀態,
促使個體逐漸遠離生的世界,傾向死的國度,身體的自殺行為尚未發生,而心理 的自殺已開始,甚至已進入深化的狀態。其核心特徵為感受不到生命的喜悅與意 義、對未來沒有展望、情緒顯現焦慮不安與憂鬱、外向攻擊逆為內向攻擊、對自
29
己缺乏信心、美化死亡、肯定自殺。由此可知,自殺傾向其所指的「自殺前的心 理預備狀態」是一個複合式的概念。
此外,張明永(2001)定義,自殺傾向是指有自殺的想法、計畫或衝動,但
尚未付諸於任何行動,可確定的是與其真正的內涵有關,但至於是否有要去死亡 的意願,則無法得知。Thanh等(2006)更進一步闡釋,自殺傾向通常發生在自 殺企圖或完全自殺之前,並且是在自殺計畫、自殺企圖及自殺死亡過程中的一個 階段與危險因子。也就是說,自殺傾向是個人曾經計畫,或有想要自殺的衝動,
但尚未付諸行動。
吳金水(1990)指出,雖然自殺傾向與自殺行動有一段距離,但也無法證實
具有自殺傾向者,其心理特徵及人格特色與真正發生自殺者相同或相近,兩者之 間仍有一個引發危機情境之存在因子為最大的差別所在。不過,陳惠萍(1994)
卻認為,自殺傾向較高者,勢必較容易引發自殺之危機。而蘇靜君(2010)則認 為,除少數環境造受特殊或劇變外,自殺行為絕非突發的意外,而是成長歷程中,
逐漸形成的一種較為容易導致的自殺心理狀態,即自殺之預備狀態。爾後只要觸 及情境危機的導火線,就可能爆發自殺的行為。於此,研究者認為,倘若在危機 情境尚未到達前,能預先發現其自殺傾向,確實是防範自殺悲劇的有效辦法。
自殺傾向的重要性,可從自殺防範的要件來看,早日發現自殺傾向而及早加
以紓解、沖淡,是為防範自殺的有效方法。各學者探討自殺成因、自殺未遂、及 以統計資料及防範自殺措施來瞭解自殺傾向之嚴重性。因此,本研究認為在探討 愛滋感染者自殺傾向的同時,亦可以預測個體是否有自殺的行動。
三、 自殺傾向相關理論:
有關自殺傾向的理論,以下分以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心理-社會整合
性因素等四個層面簡述之。
(一)生物學層面:
神經生物學的觀點認為血清張力素濃度過低與自殺有關。自殺者位於前額葉
30
的血清素不足,前額葉的功能除認知功能外,還具有分析及計畫功能。當前額葉 血清不足,會使人判斷事情時,失去分析能力,變得易衝動,而自殺通常是在衝 動下完成的行為。此外,自殺的誘發因子被認為與生理遺傳基因有關(李明濱,
2003)。
(二)心理學層面:
心理學有各種不同的派別,從不同的觀點解釋自殺。社會心理學取向,著重
社會心理相關變項,例如失落事件、親友自殺行為、重鬱症、人格疾患、物質依 賴等變項;心理分析取向,著重個體的攻擊欲望,認為自殺是種憤怒的內化,人 天生就有自我攻擊及自我毀滅的傾向,自殺是種移情的形式,人們將攻擊的別人 的慾望轉向自己;認知心理理論,則認為自殺是個體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絕望,這 個信念讓個體採取自殺行動;社會學習理論,特別強調模仿及增強效果,認為自 殺行為是模仿家庭成員和朋友的行為,自殺被認為是解決問題或得到助益的方法
(謝明儒,2013)。
(三)社會學層面:
法國社會學家Durkheim認為,整體社會對個體自殺行為會有影響,著重焦
點在社會整合程度。Durkheim在「自殺論」一書中:一個人無法完全脫離社會,
人之所以自殺,是因為此人對社會制度和社會規範的整合度不佳所致;並認為影 響自殺的因素,包括社會依附、社會吸引、社會控制等。因此Durkheim提出了 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及脫序型自殺等三種不同類型的自殺。此三種類型的自 殺率,可由社會制度(如家庭、教會)及社會規範的整合程度來預測。後來的學 者又再增加宿命型自殺(引自李孟儒,2000)。
(四)心理-社會整合理論層面:
Farber(1968)認為自殺是社會與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包括知覺、社 會、人際、心理、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之後產生無助感而引發自殺行為。
Shneidman(1988)認為自殺是壓力、痛苦及煩亂三個因素成程度總合的結果,
並將各層面分為五等,當各層面的狀況均達到最高點時,自殺行為就可能產生。
31
此理論正說明個體的感受、思考、行為、人際及社會影響個體對壓力的概念。
四、 愛滋感染者自殺相關研究
愛滋病目前已成為慢性病,感染者需終身服藥控制,雖然抗愛滋病毒藥物延
長生命,然而統計資料發現,愛滋感染者自殺的比例卻逐年上升。因此,研究者 整理國、內外愛滋感染者自殺相關研究文獻,以瞭解自殺高危險群的愛滋感染者 之特性。
(一) 人口學特性與自殺相關研究
愛滋感染者的人口學特性中,有哪些變項可作為自殺的影響因子?
一份來自法國的研究報告,以法國醫療院所2,932名愛滋感染者為對象,調
查有自殺企圖的愛滋感染者特性。報告指出,有23%的受訪者有過自殺企圖,其 中特性包括女性性別、年齡較輕者、法國本土公民、收入較低者(申報有經濟困 難);而同性戀、藥物依賴、脂肪代謝異常等三項也與自殺企圖有相關性;愛滋 病的社會歧視與社會及家庭支持系統缺乏等兩項因子也與自殺企圖有相關(Préau, et al., 2008)。
略有差異的是,Passos等(2014)以巴西南部為區域的一份橫斷研究,主要
欲瞭解社區愛滋病治療中心的愛滋感染者之自殺風險及相關因素。其結果發現,
在211總樣本群中,有高達34.1%的人有自殺風險;而在變異數分析中,與自殺 風險有關的獨立變項包括:女性性別、年齡高達 47歲以上、失業、焦慮症、抑 鬱症、藥物濫用等,這些都是自殺高危險的因子。此研究在自殺高危險群之年齡 部分,與前一份研究之結果是截然不同的。研究者認為,國情文化與民族特性的 不同,或許是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之一。
另一份來自美國Jovet-Toledo等(2014)為期兩年的縱向研究,以波多黎各
診所就診的1,185位愛滋感染者為對象,評估病毒感染狀況與自殺未遂史之間的 關聯。報告指出,有自殺企圖史者佔總體20.4%,愛滋病毒感染狀況與自殺未遂 史間無顯著相關,但 HIV 陽性者較陰性者有較高比例的自殺企圖史;總體樣本
32
中與自殺企圖史有相關的因素包括:性別、目前的就業狀況、藥物濫用史、及性 工作史。
綜上資料得知,性別、年齡、就業狀態與收入穩定度、精神疾病(憂鬱症、
焦慮症)、同性戀、藥物依賴、性工作史、脂肪代謝異常(共病)等相關因子對 感染者自殺有差異性。其中也發現到,年齡部分在不同國家的自殺情況有不同的 差異性。綜融上述,本研究初步擬列入人口學特性的變項包含:性別、年齡、感 染途徑(含異性間性行為、同性間性行為、藥癮注射行為等)、職業類別(全職、
兼職或無就業)、以及共病狀況(如憂鬱症、高血脂……)等。
(二) 憂鬱與自殺相關研究
對愛滋感染者而言,憂鬱仍是自殺的危險因子之一。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
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縮寫NIMH, 2009)資料顯示,愛滋感染者 常伴隨著憂鬱情緒的困擾。長期的憂鬱會影響人們的生理、情緒還有思考,常見 的憂鬱症狀為感到傷心、難過、罪惡感、自卑、無助、無法集中精神、失眠、食 慾改變或體重改變,嚴重者更會有自殺意念、企圖自殺和出現自殺行為。
相似的研究結果,國內一份以監獄中感染愛滋的男性囚犯自殺意念相關因素
研究(Peng. et al., 2010),計七所監獄對535位受試者以匿名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受訪者當中有12.5%有嚴重的憂鬱及自殺意念;4.1%曾有自殺企圖。而多元迴歸 分析顯示,自殺意念與「近期的心理困擾」及「憂鬱症」 (憂鬱症狀兩周以上、
嚴重的焦慮或緊張、或幻覺)有顯著相關。
從本章第二節愛滋感染者共病議題之文獻探討已知,憂鬱症與愛滋病兩者具
有共病的關係。本研究僅在愛滋感染者人口學特性中,所擬列的共病變項包含了 是否罹患憂鬱症,並未將憂鬱納入依變項。因此,本研究只能初步瞭解罹患憂鬱 症共病的愛滋感染者在自殺傾向上是否具差異性,無法進一步瞭解憂鬱程度與自 殺傾向之相關性。
(三) 感染年數與自殺相關研究
從得知愛滋病感染診斷開始,整個罹病歷程,哪個時間點是自殺最高危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