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指讀對幼兒識字量與閱讀流暢度之影響,由於識字量與閱讀流 暢度受到智力、家庭社經地位的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控制幼兒智力與家庭 社經地位等因素,對二組幼兒進行前測、實驗處理與後測。為評估實驗處理對幼兒 的識字量與閱讀流暢度之影響,採量化的分析方式進行,茲將本研究架構圖示呈現 如下:
圖3- 1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控制幼兒智力與家庭社經地位後,將幼兒以抽籤方式分為實驗組與控制 組,並以教學法為實驗變項,教學時間為週一至週五計每週上課五次,每次三十分 鐘,進行為期十週,共五十次的實驗教學,實驗組以指讀進行教學,控制組則進行 一般朗讀,其實驗設計如表3-1-1:
自變項
‧指讀
控制變項
1. 智力
2. 家庭社經地位
依變項
‧識字量
‧閱讀流暢度
表3-1- 1實驗研究設計表
組 別 前測 實驗處理 後測 實 驗 組 O1 X O2
控 制 組 O3 O4
X:表示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亦即本研究中的指讀。
O1、O3:表示實驗處理前所實施的測量,包含「目標字彙識字計分表」與「閱 讀流暢表現評量表」的施測分數。
O2、O4:表示實驗處理後之後測的分數,包含「目標字彙識字計分表」與「閱 讀流暢表現評量表」得分。
根據表3-1-1之實驗設計,茲將本研究之自變項與依變項,分別說明如下:
一、 自變項
本研究以幼兒是否採用指讀為自變項。
二、 依變項
本研究之依變項為識字量與閱讀流暢度,以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目標字彙識字 計分表」與「閱讀流暢表現評量表」測驗之得分情況為依變項。「目標字彙識字計分 表」分數愈高,表示幼兒識字量愈佳;「閱讀流暢表現評量表」的分項指標中「正確 率」是指全篇正確朗讀的字數除以全篇文章的總字數,分數愈高表示學童唸讀正確 的比率愈高;分數愈低,表示唸讀正確的比率愈低;「朗讀速度」指標是指每分鐘平 均唸讀正確的字數,字數愈多表示閱讀速度愈快;字數愈少表示閱讀速度愈慢。
三、 控制變項
1. 家庭社經地位
父母親的社經地位為教育程度和職業類別交互影響的結果(林生傳,2005)。本 研究為取得受測之幼兒家庭社經地位判定指標,提供問卷由父母親或照顧者填寫其 教育程度與職業類別,以林生傳(1996)所提出的「社經地位指數換算表」之「社 經地位指數=職業類別x7+教育指數x4」公式換算加權後,再據之區分為五等級:
高社經地位、中高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中低社經地位與低社經地位(如附錄一)。 2. 智力
由於幼兒的認知發展會影響其對書面語言之解讀(陳燕惠,2010),智能障礙或 發展遲緩的幼兒受限於認知能力上的缺陷,類化能力的缺乏因而減弱了各種能力的 學習,呈現出語言能力不佳的困難(吳幼妃,1980;莊妙芬,2002)。因本研究的測 驗工具實施涉及幼兒的認知與語言能力,因此智能障礙、發展遲緩等特殊幼兒等不 在本研究的討論範圍之內。在與受測者進行個別施測前,研究者會初步詢問該幼兒 園班級教師,排除已被鑑定為智能障礙、語言障礙或發展遲緩之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