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opied!
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醫護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Graduate Institute of Health Allied Education Master Thesis. 分析護理學生於線上論壇學習經驗之研究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in an Online Forum. 研究生:黃雅茹 Graduate Student:Ya-Ju Huang. 指導教授:劉純和 博士 Advisor:Chuen-He Liou, Ph.D.. 中華民國 105 年 07 月 27 日 July 27, 2016.

(2)

(3) 誌. 謝. 醫護教育研究所的課程內容安排,讓完全不懂教育的我,以循序漸進的方式 進行學習。從一年級的教育理論、教學理論、研究方法、醫護教育與訓練需求評 估、教學設計,到二年級的教學實習、教學評值、教學創作等,奠定學生研究醫 護教育方面領域的基礎。 然而,在這求學的過程中固然辛苦,但獲得的果實也是相當的豐碩。在此要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劉純和博士不辭辛勞地指導與提攜,給予學生最大的耐心與鼓 勵,針對論文字句仔細而嚴謹,不斷的修改與潤飾,讓學生能順利完成論文的產 出。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口試委員高毓秀老師與賴錦慧老師,用心地研讀學生論文, 並提出具體建議與修改事項,使論文內容更臻完善。 謝謝我的雁鴨同學及研究團隊的學妹,與我建立革命情感,提供精神與情緒 的支持,並總是陪伴在我身邊不時給予鼓勵與正面能量,讓我遇到挫折時學會永 不放棄的精神。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家人與先生的體諒與關懷,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完成三 年研究所的學程。回首過往,唯有辛苦的付出,才能體會果實的甜美。此時,心 中除了感謝之外也備覺喜悅,對於大家的幫助我將銘記在心,在此一併誌謝並與 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黃雅茹. 謹誌. 2016.08.01.

(4) 摘. 要. 本研究針對護理系學生之資訊素養與網路運用的課程,於數位教學平台中設 置了公佈欄、聊天室、線上影音檔教材,讓學生可以在上課之前事先預習課程內 容。每週的課程區針對課程內容設計與課程相關之討論主題,學生進行線上討論 互動學習,透過彼此間討論互動,分享與交換意見的過程,促進學生達到深入學 習,亦修正自己原先的錯誤觀念,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本研究為瞭解護理系學 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互動學習經驗與感受,研究者以資料回溯的方式 收集資料,共收集 196 位護理系四年制一年級的學生,將護理系學生每週於數位 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所發表的文章紀錄,進行資料整理,並以質性內容分析法 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共分為三個主題包含類別為:(一)資訊知識:「電腦 與行動裝置」、「電腦於護理科系之應用」、「資訊安全」、「資訊倫理」。(二) 資訊技能:「簡報製作 Power Point」、「文書處理 Word」、「電子試算表 Excel」、 「威力導演」、「資料檢索」。(三)資訊態度:「面對資訊科技之運用有正確 的態度」。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之能力指標進行比較與討論,並針對科目教學目 標提出相關建議,以提供教師未來規劃課程之參考。. 關鍵字:護理系學生、資訊素養、數位學習、討論區、學習經驗. i.

(5) ABSTRACT The study sets up bulletins, chatting rooms and online audio-visual teaching materials on the Moodle for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network application class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so the students could preview the teaching content before the class. The students make online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ve study in the discussion forum of the Moodle every week for the discussion threads related to the class. They can achieve in-depth learning through the discussion, interaction, idea sharing and exchange. Moreover, they correct the wrong views and constructed their own knowledg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in e-learning platform of Moodle,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data from a total of 196 freshmen from the nursing students of 4-year college through retrospective data. We collected data based on the articles posted by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discussion forum of the Moodle every week, and analyzed data based on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 comprises of three themes: (1) knowledge: “computer and mobile devices”,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 Nurs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information ethics”; (2) skills: “PowerPoint”, “Word”, “Excel”, “Power Direct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3) attitude: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application”. We compared for the study result and the computer competency to the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propose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objectives, which can also provide advice for the teachers in class plann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nurs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e-learning, forum, learning experiences. ii.

(6) 目. 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查證.................................................................................................... 8 第一節 資訊素養的定義與內涵.................................................................... 8 第二節 資訊素養的能力指標...................................................................... 11 第三節 數位學習相關教育理論.................................................................. 13 第四節 線上論壇.......................................................................................... 14 第五節 內容分析法......................................................................................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場所.............................................................................. 20 第三節 資料收集過程.................................................................................. 21 第四節 資料分析.......................................................................................... 22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 2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5 第一節 討論區文章內容分析...................................................................... 25 第二節 內容分析結果.................................................................................. 48 第五章 討論.......................................................................................................... 49 第一節 護理系學生於課程討論區互動之學習經驗.................................. 49 第二節 科目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經驗之分析與討論.............................. 5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6 第一節 結論.................................................................................................. 5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57 第三節 研究建議.......................................................................................... 58 參考文獻...................................................................................................................... 60 英文部份.............................................................................................................. 60 iii.

(7) 中文部份.............................................................................................................. 63. iv.

(8) 表 表 2-1 表 3-1 表 4-1 表 5-1. 次. 國內外學者對資訊素養的定義與內涵 ......................................................... 10 內容分析之實例 ............................................................................................. 22 主題、類別和次類別一覽表 ......................................................................... 48 本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能力指標之比較 ..................................................... 51. v.

(9) 圖 圖 3-1 圖 3-2 圖 3-3 圖 3-4. 次. 課程區提供線上影音檔教材 ......................................................................... 19 針對課程內容設計與課程相關之討論主題 ................................................. 20 學生在教學平台參與討論進行文章偏好評比 ............................................. 20 資料收集過程 ................................................................................................. 21. v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背景,並依據研究目的提出相關研究問題。共 分為四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 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在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上從醫學中心,下至診所,各 級醫療機構紛紛在臨床照護患者的過程之中導入資訊科技,透過這樣的應用,臨 床工作的醫療人員可以取得最新、最即時、且正確的專業訊息與知識,增加臨床 問題判斷與決策的信心,在瞬息萬變、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臨床實務與醫療環境中, 提供患者有效而安全的治療與照護(周、沈、周、蕭,2015;邱、李,2011;郝、 許,2008) 。國內外各家醫療院所在醫護相關之醫療照護資訊系統的發展與建置, 近年來如雨後春筍,不計其數,如紙本病歷電子化、電子護理紀錄、醫囑與藥囑 電子作業系統、護理紀錄資訊系統等等,皆為資訊科技導入臨床醫護應用之實例。 資訊系統之應用,可提升臨床照護與資源管理之效益、縮短臨床照護人員從事文 書處理作業時間、精簡各項工作流程,進而提升照護病患的品質,提高患者住院 滿意度與醫護人員臨床工作滿意度(周等,2015;陳、彭、蔡、王、吳,2011)。 因此,資訊素養無疑是現今醫療照護與護理人員應該具備的多項能力項目之一 (Graveley, Lust, & Fullerton, 1998; 郝、許,2008),而培育護理學生之資訊素養能 力,以因應未來需求及未來臨床實務之準備已是目前重要的議題(林、李,2010)。 學生應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符合具備擁有資訊素養的能力,根據吳、施(2013) 的研究指出,我國大學畢業生應具備兩個層面的資訊能力,即資訊基本能力層面 與資訊行業能力層面。在資訊基本能力層面,又分為 3 個能力項目,分別為電腦 基礎、網路應用與基本概念、資訊科技能力。在資訊行業能力層面,也同樣分為 3 個能力項目,分別為資料處理與應用能力、資訊管理技術與應用、軟體應用。 1.

(11) 以上所述,共有 2 個層面,6 個能力項目,其中有 41 個能力指標,可參考做為 評估大學畢業生資訊素養能力之標準與大學院校資訊教育之目標。張(2004)的 研究則進一步探討臨床護理人員的資訊素養,其中指出臨床護理人員的資訊素養 有資訊知識、資訊技能與資訊態度 3 個層面。資訊知識包含基本資訊科技概念、 資訊安全、醫院資訊系統知識,共 3 個變數與 14 項資訊內涵。資訊技能包含電 腦操作能力、資訊科技使用能力、網路基礎應用,3 個變數與 21 項資訊內涵。 資訊態度則為應用資訊科技行為涵養與應用資訊科技之態度,2 個變數與 12 項 資訊內涵,以上共有 8 項變數、47 項資訊能力指標之內涵,其研究結果可做為 大學護理系教育課程設計之參考,藉以加強護理學生的護理資訊素養能力,因應 未來臨床實務工作之需求,有效提升護理人員專業能力與工作效能。 學生並非與生具有資訊素養的能力,必須仰賴學校電腦資訊課程之正式教育 的培育,且經由不斷的學習而養成(林、李,2010;邱、李,2011;郝、許,2008; 張、楊,2010;劉、張、許、賴,2007)。然而,劉等(2007)針對國內資訊相 關課程的課表調查指出,目前我國大學護理系提供之資訊教育科目,仍舊以基本 的電腦概念為主軸,在深入性與護理資訊專業方面相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以護 理資訊教育模式(Nursing Informatics Education Model; NIEM)為參考,提出課程科 目與教學內容之教學建議,建議將課程科目分為四個階段,階段一為電腦概論、 文書處理軟體、簡報軟體、電子郵件。階段二有試算表軟體、基礎網頁製作、多 媒體應用。階段三包含資料庫管理與統計軟體。階段四則為護理資訊系統與網路 應用,期望大學程度之護理學生畢業後能具備資深護理人員(Experienced Nurses) 之程度,進入臨床工作後透過在職教育訓練能有朝向資訊護理專家(Informatics Nurse Specialists)發展的能力。 根據張、楊(2010)的研究調查,在資訊素養的課程中,有將近八成的教學 模式為課堂講述,其次則是混成教學,在課程當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師有使用數 位教學平台,由此研究調查得知,雖然大部分教師仍以課堂講述為主要模式,但 數位教學平台已有相當的使用率,換句話說,藉由數位學習輔助課程來進行教學 2.

(12) 已漸漸成為新的模式。根據調查,八成五以上(85-99%)的大學生在任何時間與任 何地方使用社群網站,與朋友進行溝通、分享和討論(Petrovic, Jeremic, Cirovic, Radojicic, & Milenkovic, 2013),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使用社群網站建立 社團或學系討論區與社群網頁等。基於資訊課程與學生喜愛使用社群網路的特性, 教學者也應當做出回應,進行創新教學,將教師的角色轉化成學習過程的促進者, 而非只是提供內容的專家,強調自主學習並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 指引和教導他們實現學習目標(Koch, 2014)。 數位學習意指學習者經有線或無線的網路,取得數位學習教材然後進行線上 或離線的學習活動(陳、陸、賴,2004)。隨著資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貢獻,傳 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出現變化,紙本教學、紙本考卷、紙本教科書等工具已不再 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管道,學習也不再只侷限於課堂,不再由教學者課堂講授 作為傳遞知識的唯一來源(Li & Liu, 2009)。相對地,研究證實學習者經由網路進 行數位學習的好處超過傳統課堂學習(Ruiz, Mintzer, & Leipzig, 2006),學習者進 行學習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也可以自訂個人化的學習進度,滿足個人的學習 目標,上傳資料容易且快速更新。除此之外,結合通訊、電腦與影音多媒體技術 的學習教材變得更加豐富多元,更可以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廖,2009) 。 資訊素養的課程同樣也隨著數位學習的興起,開始朝向數位化教學設計,利用數 位教學平台將教材數位化,在互動的數位情境中提供學習者有系統且多元化的教 學(張、楊,2010)。研究也證實在資訊素養之教學中,應用數位學習的成效優 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張,2013)。 學習管理系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亦稱為課程管理系統或虛 擬學習環境,是網路中適合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的一個數位學習環境系統,將網 路介面設計成為可互動的教學資源環境皆稱為數位教學平台。我們使用的是線上 學習管理系統,其被定位為學習型的網路社區(Wenger, McDermott, & Snyder, 2002),模式是以教學平台(Moodle)方式呈現。Moodle (Modular Object -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即模組化物件導向動態學習環境;其模組化的意 3.

(13) 思是如果這個平台功能不足的話可以藉由其他功能模組來外掛得到更多的功能。 物件導向指的是介面的點選功能都可以做成像個物件一樣,讓功能簡單化。動態 學習環境是指可以藉由網路教學介面執行討論或測驗等功能(陳,2015) 。Moodle 可提供廣泛且不同的測驗類型,如是非題、選擇題等,也可放置練習集以供學生 練習,並完成任務。亦可以收集學生對於課堂問題之課堂筆記,讓教師可以針對 學生特別難吸收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前的內容準備。另外,Moodle 也可以接 受 Java 程式、影片及 Flash 動畫等格式,提供一個動態與視覺的環境。教學者可 藉由 Moodle 平台提供不同種類的學習教材及大量的學習資源,並可以在線上與 學生進行即時的互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經由網路互相學習過程中,從而知道 每個學生的具體行為與表現(Martín-Blas & Serrano-Fernández, 2009)。 討論區為學習管理系統的其中一個應用,有助於參與討論區的成員培養批判 性思考與知識建構。在資訊素養與網路運用的課程中設置非同步討論,可讓學習 者彼此之間有機會互動,且在課程中設置討論議題,藉由討論的過程讓學習者對 議題有更深入的參與了解,同時也培養學生使用科技的能力(彭,2009)。相較於 面對面的傳統課堂,在網路上使用討論區進行互動,學生更有意願表達自己的觀 點及意見(Deng & Tavares, 2013)。學生也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思考與反思,甚至 在討論之前先尋找額外的資訊,以發展更深入更複雜的看法,有接觸更廣泛的意 見。此外,學生也可以從他人的意見、回饋及提供的內容得到專業的知識,提高 學習成效(Yusof & Rahman, 2009)。根據研究,學生參加討論區進行討論,在課 程中會有更好的表現,另外,學生藉由參與討論、分享和交換資訊的過程,閱讀 其他人的發文將有助於提升與改善考試成績(Cheng, Paré, Collimore, & Joordens, 2011)。Wasko 與 Faraj (2005)建議使用虛擬社群的高互動知識分享特性來提高學 生的學習動機。Wu (2014)在研究中使用 Google+,讓護理學生分享知識、進行互 動討論交流來達成共識,透過這個過程可以強化個人學習,促進團隊知識的增長。 然有研究指出,課程要求和獎勵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刺激,促進學生的參與討論. 4.

(14) (Alexander, 2001; Concannon, Flynn, & Campbell, 2005; Deng & Tavares, 2013; Xie, Debacker, & Ferguson, 2006)。 因此,本研究於資訊素養與網路運用的課程中結合資訊科技,除了採用一般 傳統課室教學外,另輔以數位學習的方式進行。我們於數位教學平台(Moodle)中 設置了公佈欄、聊天室、線上影音檔教材,並針對每週的課程內容設計與課程相 關之討論主題,讓學生進行線上討論互動學習,學生可以在討論區中提出與發表 自己的觀點與意見,透過彼此討論互動、彼此分享與交換意見,促進學生達到深 入學習的效果,亦修正自己原先錯誤的觀點,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Chu, Chan, & Tiwari, 2012),藉以提升護理系學生對資訊素養之相關知識、技能與態度。此外, 為瞭解護理系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互動之學習經驗與感受,本研究 採質性內容分析的方式做深入探討,期望護理系學生能將在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 討論區互動所學的資訊素養之能力運用於未來臨床實務的護理工作中,而研究結 果也能提供教師未來規劃課程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護理系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互動之學習經驗 與感受,以提供教師未來規劃課程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確立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護理系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互動之學習經驗為何? 二、科目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經驗之間是否有差別?. 5.

(1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 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同時也是一種用以解決資訊問題的能力,其包含傳統 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與網路素養(McClure, 1994)。 二、數位學習(E-learning) 數位學習為教師藉由電子媒體,如網路來進行教授與管理課程,而學生於網 路上學習課程的一種教與學的方式(Govindasamy, 2001)。 三、學習管理系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學習管理系統為透過一套系統,在此學習管理系統內,教學者可以了解學習 者的學習狀況,並具備傳遞、追蹤、報告及管理學習內容,掌握學習者的學習進 度及學員參與互動的情況,即為學習管理系統。又稱為課程管理系統(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CMS)、學習內容管理系統(Learning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LCMS)、管理學習環境(Managed Learning Environment, MLE)、學習支持 系統(Learning Support System, LSS)、或學習平台(Learning Platform, LP)。 四、數位教學平台(Moodle) 數位教學平台(Moodle)是一個免費及自由的電子學習軟體平台,亦稱為課程 管理系統、學習管理系統或虛擬學習環境,是用來支持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網 路學習環境,教學者可藉由 Moodle 平台提供不同種類的學習教材及大量的學習 資源,並可以在線上與學生進行即時的互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經由網路互相 學 習 過 程 中 , 從 而 知 道 每 個 學 生 的 具 體 行 為 與 表 現 (Martín-Blas & Serrano-Fernández, 2009)。 五、討論區(Forum) 討論區為學習管理系統中的一個應用,最常被作為非同步討論的工具。在網 路學習或網路課程中設置討論區,藉由討論區的分享與互動,學生更有勇氣表達 自己的意見。透過交流溝通展現自我反思能力與培養批判性思考,提升學生學習 6.

(16) 動機及對教材的認知,建構自己的知識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六、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個將資料分析與分類過程,有一定的程序與 步驟可以依循,其質性資料的種類可以是研究者經由訪談並將訪談的資料內容轉 換成文字的敘述,其單位可以是一個字、一個句子或是一個段落,或是其他形式 的文字紀錄,像是學習日誌、信件或心得等,也可以是研究者的觀察紀錄,而這 些資料透過演繹(Deductive Approach)或歸納(Inductive Approach)的方式,來進行 質性的資料分析,透過客觀且有系統的分類過程,使得資料得以嚴謹且有效的呈 現與運用(梁、莊、吳,2012)。. 7.

(17) 第二章. 文獻查證. 本章分為四節來描述,第一節資訊素養的定義與內涵,第二節資訊素養的能 力指標,第三節數位學習相關教育理論,第四節線上論壇,第五節質性內容分析 法。. 第一節 資訊素養的定義與內涵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一詞的濫觴,是美國資訊工業協會(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ILA)主席 Paul G. Zurkowski 最早在西元 1974 年的美國圖書 館 暨 資 訊 委 員 會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CLIS)會議中提出,其概念為透過適當的訓練,人們可以應用資訊資源 在他們的工作環境中,並將所學的技術與技能用以解決問題,他並提出以下建議 (1)環境需要具備資訊相關資源(2)使用者具有足夠的技術與技巧來使用這些 資源(3)能運用上述兩個條件來解決問題(Behrens, 1994)。爾後學者對資訊素養 這 個 名 詞 的 定 義 與 概 念 則 或 有 不 同 。 美 國 圖 書 館 協 會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主席 F. William Summers 於資訊素養委員會中,提出總結報告 書,並將資訊素養定義:一個有良好資訊素養的人擅長在認知到有資訊需求時, 能識別出解決問題所需的資訊需求,並依需求找到資訊資源,進而評估資訊、組 織資訊,有效的解決當前的問題,他們是「知道如何建構知識,懂得學習的方法, 知道如何尋找資訊、利用資訊,好讓他人與他們學習。他們是準備好終身學習的 人,因為他們總是可以找到需要的資訊來解決困境或做出決定」(DeCandido, 1989)。McClure (1994)提出,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同時也是一種用以解決資訊 問題的能力,其中包含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 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與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Breivik (2005)提出, 資訊素養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也是一種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應包含電腦素養 (Computer Literacy)、圖書館素養(Library Literacy)、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 8.

(18) 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視覺素養(Visual Literacy)。Aggarwal (2006)將資訊 素養定義為一套技能,此技能的擁有者可依自己的需求尋找(Find)、檢索(Retrieve)、 分析(Analyze)及使用資訊(Use Information)。謝、魏(2002)認為,資訊素養是 一種能察覺、評估、分析與利用資訊的能力。張(2004)將資訊素養定義為個人 在面對資訊環境時所應具備的態度、知識與技能,其內涵分為知識層面、技能層 面與態度層面。胡(2005)認為,資訊素養是文化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 傳媒素養的統稱,也是發現與判斷資訊、處理與傳播資訊、組織與知識創造,以 上三種能力的集合,分為觀念層面、技術層面、內容層面。郝、許(2008)提出, 資訊素養包含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透過適當的教育與訓 練,讓個人具備了解資訊的價值,並且能在有資訊需求的時候,有效率地搜尋資 訊資源、評估及組織資訊,並利用資訊資源來解決問題。林(2008)認為,資訊 素養有豐富的意涵,不應單純地從工具或技巧的角度來闡述資訊素養,應從過程 層面(Process)與範圍層面(Scope)兩種層面來思考其本質,過程層面為一個人能有 效的尋找、組織、評估、利用和創造各種資訊的能力和態度,及各種資訊科技的 使用能力,且能有合理推論、批判思考、問題解決、倫理使用、資訊內容傳播、 社會文化影響等相關議題的素養;範圍層面是指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除了 網路之外,舉凡文字、電子資訊、圖片、照片、影片、新聞、電視等多元資訊皆 屬於資訊素養包含的範圍。張、楊(2010)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運用資訊科技 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對資訊資源的選擇、利用與評估,我們需要透過教育 與訓練才能獲得資訊素養的能力。邱、李(2011)認為,擁有資訊相關的認知、 搜尋、評估與判斷,並善用資訊資源即為具備資訊素養的能力,一個有資訊素養 知識、態度與技能的人,除了可掌握工作上的優勢,同時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及 品質。楊(2013)提出,資訊素養是個人能確認自身資訊需求,並有效地取得資 訊,判斷與評估得到的資訊,最後將正確的資訊用以解決所面臨問題。關於上述 國內外學者對資訊素養的定義與內涵,本研究將其整理如表 2-1。. 9.

(19)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資訊素養的定義與內涵 作者(年代). 定義及內涵. DeCandido (1989). 一個有良好資訊素養的人擅長在認知到有資訊需求時,能 識別出解決問題所需的資訊需求,並依需求找到資訊資 源,進而評估資訊、組織資訊,有效的解決當前的問題者, 他們是「知道如何建構知識,懂得學習的方法;知道如何 尋找資訊、利用資訊,好讓他人與他們學習。他們是準備 好終身學習的人,因為他們總是可以找到需要的資訊來解 決困境或做出決定」。 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同時也是一種用以解決資訊問題的. McClure (1994). Breivik (2005). Aggarwal (2006). 謝、魏(2002). 能力,其中包含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媒體素養 (Media Literacy)、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與網路素養 (Network Literacy)。 資訊素養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也是一種批判性思考的能 力 , 應 包 含 電 腦 素 養 (Computer Literacy) 、 圖 書 館 素 養 (Library Literacy)、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網路素養 (Network Literacy)、視覺素養(Visual Literacy)。 資訊素養為一套技能,此技能的擁有者可依自己的需求尋 找(Find)、檢索(Retrieve)、分析(Analyze)及使用資訊(Use Information)。 資訊素養是一種能察覺、評估、分析與利用資訊的能力。. 張(2004). 資訊素養為個人在面對資訊環境時所應具備的態度、知識 與技能,其內涵分為知識層面、技能層面與態度層面。. 胡(2005). 資訊素養是文化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傳媒素養的 集合,是發現判斷資訊的能力、處理與傳播資訊的能力、 組織與知識創造的能力集合,分為觀念層面、技術層面、 內容層面。 資訊素養包含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 透過教育與訓練,培育個人具備了解資訊的價值,並能在 需要資訊的時候有效率地搜尋資訊資源、評估及組織資 訊,利用資訊資源,並運用資訊資源來解決問題。. 郝、許(2008). 林(2008). 張、楊(2010). 邱、李(2011). 不能單純的只從工具或技巧角度來闡述資訊素養豐富的意 涵 ,而應從過程層面(process)與範圍層面(scope)來思考其 本質。 資訊素養是一種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 對資訊資源選擇、利用與評估,資訊素養的能力需透過教 育與訓練才能獲得。 擁有資訊相關的認知、搜尋、評估與判斷,並善用資訊資 10.

(20) 源即為具備資訊素養的能力,一個有資訊素養知識、態度. 楊(2013). 與技能的人,除了可掌握工作上的優勢,同時有助於提升 工作效率及品質 能確認自身資訊需求,並有效地取得資訊,判斷與評估得 到的資訊,最後將正確的資訊用以解決所面臨問題。.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觀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於資訊素養的定義,研究者重點歸納出資訊素養的定 義為個人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環境下,應具備有資訊知識、技能與態度,且能運用 資訊科技來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即個人應先具備資訊的相關知識及概念,對於 資訊科技工具具備有操作與應用的能力,面對資訊科技之運用有正確的態度,當 面臨日常或工作問題,能認知自己的問題,確認解決問題的需求並依照需求找到 合適且正確的資訊,在資訊搜尋的過程中自己也能夠針對所搜尋到的資訊資源進 行有效地評估、組織與判斷,並將獲得的資訊資源運用在所面臨的問題並解決問 題,以期將此能力運用於未來所面臨的問題,最終,除了提升工作效率及品質之 外,亦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 第二節 資訊素養的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是指將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項目轉化成可以觀察評量的具體數據, 藉此用來評估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是否具備有相當的能力(李,2006)。研究者以 文獻回顧的方式來瞭解護理系學生應當具備甚麼樣的能力,才符合擁有資訊素養 能力,並將此能力應用於未來的工作職場,以順應目前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 代。 根據 Birx、Castleberry 與 Perry (1995)探討資訊科技融入護理學生課程的研 究,將基礎的電腦技能,包括電子郵件、文書處理及網路資源搜尋等能力,做為 評估護理學生之資訊技能的項目。郝、許(2008)在護理系學生資訊素養能力之 自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中,採用 McClure (1994)所提出之資訊素養能力應 11.

(21) 從四個層面來進行探討,包含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指使用圖書館資源 和設備及撰寫報告的能力;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是指多媒體的應用能力,包 含多媒體操作及資訊倫理;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是指電腦與軟硬體基本 操作與使用的能力,包含使用電腦作業系統、文書處理、試算表、多媒體製作; 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則是指瞭解網路功能、能使用網路資源進行檢索、處 理、利用和評估網路資源的能力。邱、李(2011)表示,護理系學生應具備的資 訊素養能力應包含:電腦軟硬體與網路概念、資訊安全知識、電腦軟硬體與網路 使用能力、面對資訊科技的態度。 若進一步探討以未來職場為導向之臨床護理人員,應具備怎樣的能力才符合 具備有資訊素養的能力。Hobbs (2002)以系統性回顧的方式,從 PubMed、CINAHL、 Health & Psychosocial Instruments(HaPI)之 3 個資料庫中,以 nursing 與 computer(s) 做為關鍵字搜尋 1988 年以後的英文文獻,歸納出護理人員應具備之資訊素養的 能力包含知識、技能及態度三大面向。資訊知識包括基本操作知識、文書處理、 資訊安全及醫護資訊系統。資訊技能即為資訊知識的實作能力,包括基本操作能 力、文書處理、電子表單和繪圖表使用、資訊系統安全管控、電子郵件、使用網 際網路和執行醫護資訊系統的能力。資訊態度包括相信目前的使用系統優於其他 選擇,對其感到滿意,進而發展更為正向的心理狀態。Jiang、Chen 與 Chen (2004) 研究指出,一位專業的護理人員應具備的電腦資訊能力,包括電腦硬體、軟體、 網路的概念(concepts of hardware, software, and networks);電腦應用的概念 (principle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電腦的使用方法(skills of computer usage); 程式設計(program design);電腦的限制(limitations of the computer);個人及社會 方 面 的 議 題 (personal and social issues) ; 對 電 腦 的 態 度 (attitudes toward the computer)等七個領域。張(2004)在探討臨床護理人員資訊素養的研究中指出, 臨床護理人員資訊素養應包括資訊知識、資訊技能與資訊態度等三個因素。資訊 知識為有基本資訊科技概念、資訊安全、醫院資訊系統知識。資訊技能為電腦操 作能力、資訊科技使用能力、網路基礎應用。資訊態度為應用資訊科技的行為與 12.

(22) 應用資訊科技之態度。研究結果可做為學校在護理教育課程設計之參考,並加強 護理學生所應具備的護理資訊素養能力,以因應未來臨床實務工作之需求,有效 提升護理人員專業能力與工作效能。 綜觀上述國內外學者所提出之資訊素養的能力指標,可歸納出資訊素養之能 力指標應包含資訊知識、資訊技能與資訊態度三個層面,資訊知識為具備資訊科 技的相關知識及概念,包括知道電腦系統組成的基本要件,如個人電腦、電腦網 路、電腦軟硬體、電腦週邊設備、網際網路及通訊科技的基礎知識等;瞭解資訊 安全之重要性,如資料安全防護的重要性及常見資訊網路安全防護技術、電腦病 毒之傳染與防範、電腦災害防護及回覆作業等;對於護理資訊系統有相關之知識 與概念,包括瞭解護理訊系統運用、資訊科技與護理之應用;對於資訊倫理與智 慧財產權有相關之知識與概念。資訊技能為電腦操作能力與資訊科技工具的使用 能力,包括使用文書處理、使用簡報軟體、使用電子試算表、應用多媒體的能力, 如多媒體製作、網際網路使用與簡易問題解決能力,如使用搜尋引擎並找到所需 要的資訊資料與網站、能進行線上文獻搜尋。資訊態度為面對資訊科技之運用有 正確的態度。. 第三節 數位學習相關教育理論 數位學習相關教育理論基礎包括: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建構理論(Constructivism Theory)、合作學習理論(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由 Bandura、Grusec 與 Menlove (1966)所 提出,主張學習是藉由觀察(Observational Learning)與模仿(Modeling)而產生,同 儕之間在數位學習的情境脈絡下彼此互動,這種社會互動的方式提供學生直接觀 察與模仿其他同學的環境,進而使學生的行為受到其他學生的影響而產生改變, 修正自己原先舊有的行為並學習新的行為。建構理論(Constructivism Theory)主張 知識是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而來,即學習者自己主動學習,為自己發展出新的 13.

(23) 知識。在數位學習的環境下,同儕之間彼此互動,學生經由彼此互動的過程當中 會反覆地進行自我評值與自我修正,並且整合目前所學的知識與舊有知識,建構 而產生新的知識(于、鄭,2004),而教學者也應支持學生同儕之間彼此互動、 溝通及合作,透過分享與交換意見的過程,促進深入學習,修正自己原先錯誤的 觀點,進而建構新的知識(Chu et al., 2012)。合作學習理論(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係指學生同儕之間彼此互助合作,分享個人學習成果,進而促進小組成 員的學習成果,同時增進學生社會技巧的發展。傳統課室教學最大的缺點在於缺 乏同儕彼此之間的互動,而網路學習的特性就是可充分地發揮合作學習,學習者 透過網路,同儕之間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增進彼此的交流溝通與學習,且在 這過程中能讓學生學習如何尊重他人的想法與接受他人的批評(林、鄭,2001)。 綜合上述理論歸納出,本研究在數位學習平台的環境下,設置一個線上討論 區,並針對每週的課程內容設計一個討論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及討論, 分享彼此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在這個數位學習平台的架構中,學生不僅可以透過 觀察與模仿同儕從而修正自己的行為與知識,亦可以建構自己新的知識,且有助 於參與成員的合作學習。. 第四節 線上論壇 線上討論 (Online Discussion),為數位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可分為同步討 論(Synchronous Discussion)和非同步討論(Asynchronous Discussion)兩種。同步討 論(Synchronous Discussion)是指學習者在相同時間上線,但不受限於同一地點, 運用電話、音訊、視訊、或文字聊天室等工具,以教學者指導為主的學習方式, 參與其中的成員接收與傳遞訊息皆為即時的,透過上述工具,成員之間可以直接 進行溝通或討論;相對地,非同步討論(Asynchronous Discussion)則不需要在同一 時間與同一地點,學習者可依個人情況,自我安排教學與學習進度,運用電子郵 件、線上公佈欄、討論區等工具,教學者與學習者透過上述工具進行互動與反饋, 14.

(24) 訊息之間的接收與傳遞並非即時的(Ruiz et al., 2006)。彭 (2009)也提出,同步討 論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即時調整教學進度與內容,學生遇到問題 也可以即時發問,這種情境比較接近真實的情境,具有社會臨場感,與傳統課室 教學一樣傾向以「教學者」為中心;而非同步討論,學習者可依據自己的學習進 度調整學習步調,因此這種討論互動的方式是以「學習者」為中心。Liu、Magjuka、 Bonk 與 Lee (2007)指出同步與非同步訊息傳遞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前者提供更 多情感層面的交流,後者則是針對課程或任務的理解做更深入的互動。Yusof 與 Rahman (2009)認為非同步討論優於同步討論,因為學生在非同步討論中有更多 的機會彼此互動、有更多的時間反思及思考,在討論之前能夠尋找額外的資訊, 讓學生有接觸到更廣泛意見的機會,也使他們能夠在一個主題中發展出更深入的 看法。Cheng 等人 (2011)也提出,非同步討論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建構、發問, 或在發表文章前先整理自己的想法。Green、Farchione、Hughes 與 Chan (2014) 認為在非同步討論中,學生於撰寫答案之前,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時間進行思考 和研究,而不是在固定的時間內一定要做出回應。 討論區(Forum)是最常被作為非同步討論的工具。劉、高、林、蘇、詹(2012) 提出,網路學習的討論區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者具備參與討論的熱 忱,同時引導學生透過討論展現反思能力,促進更紮實的知識建構;Persico、Pozzi 與 Sarti (2009)指出,學習者於討論區針對某議題進行討論、分享彼此的觀點,有 助於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Cheng 等人 (2011)研究表明,參加討論區進行討論的 學生在課程中會有更好的表現,而且考試成績獲得改善;Green 等人 (2014)的研 究表明,非同步線上討論區,是一個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成果的有效工具; Pena-Shaff 與 Nicholls (2004)研究的結果表明,同學在討論區互動或討論,可藉 由澄清,闡述和解釋等過程建構出知識,並產生更多的反思。 縱觀上述文獻指出數位學習運用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管道,建置了一個以學 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不受限於時間、地點且具有高彈性的學習方式。教學者 在數位學習的網路課程中設置討論區,學習者可以藉由討論區進行分享與互動, 15.

(25) 如此學習者更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意見。透過交流溝通展現自我反思能力與培養批 判性思考,提升學習動機及對教材的認知,建構自己的知識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第五節 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分析與闡釋資料內容的 方法。根據分析資料內容的不同特性,分成量性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質 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量性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是將資料的內容加 以量化,以量的方式對內容進行統計、分析,進一步解釋其資料內容的涵義;質 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是研究非量性的資料,例如訪談逐字稿、日誌、心得 等內容,進一步分析資料內容背後的隱藏意義(吳,2002)。 基於上述質性內容分析法(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的特性,它常被使用 在 非 量性資料的護理 研究中,主要可經由 演繹 (Deductive Approach) 或歸納 (Inductive Approach)的方式來進行研究。演繹是基於目前已知的理論為基礎,將 資料內容進行類別與主題的歸類與分析,這些類別與主題在研究前已被定義。若 研究資料的內容並無相關的已知理論基礎,這時就藉由歸納的方式來進行研究, 研究者根據資料內容自行定義類別與主題歸類。比起演譯的方式,歸納性的內容 分析較常被使用(梁等,2012)。 依內容分析的程度又可分為表面含意(Manifest Content)和隱藏含意(Latent Content)。表面含意(Manifest Content)是指資料的文字紀錄,內容描述清楚明顯 可見即可進行表面含義內容分析歸納;隱藏含意(Latent Content)是指需探討文字 記錄之間的關係並涉及深層詮釋,即可使用隱藏含義進行內容分析,但不管是分 析表面含義或隱藏含義,兩者分析的不同只在於對資料的詮釋之深度和抽象程度 不同(Graneheim & Lundman, 2004)。 以 下 針 對 內 容 分 析 法 常 用 的 名 詞 與 概 念 分 別 敘 述 如 下 (Graneheim & Lundman, 2004; 梁等,2012):(1)分析單位(Unit of Analysis):研究者對分析單位 16.

(26) 的解釋與應用不太一致,基於收集資料的型態或來源不同會有所差異。有些文獻 認為分析單位是指各式各樣的研究群體,如一個人、一個計畫、一個組織、一間 教室或一間診所、社區、州、或國家。有些文獻認為分析單位是會談的內容、文 件紀錄或觀察內容,我們建議最合適的分析單位是整個訪談內容或觀察指引的內 容。(2)意義單位(Meaning Unit):是指陳述意義的描述,如文字、句子或段落, 也被稱為內容單位(Content Unit)或編碼單位(Coding Unit)。(3)濃縮(Condensing): 是指將意義單位濃縮的過程。(4)抽象化(Abstracting):是指濃縮文字紀錄是抽象 的過程,也被稱作為聚合(Aggregation),此過程包括編碼的建立(Creations of Codes)、類別(Category)和不同類別層次的主題(Themes on varying levels)。(5)編 碼(Coding):是指研究者進行意義單位的分類過程。(6)類別(Category):是指一群 有共通含意的字、句子或段落,相同意義單位歸類於相同的類別,類別與類別之 間互相獨立以呈現清楚的類別概念。具有相同含意的次類別(Sub-Categories),可 歸類成一個類別。換句話說,即一個類別之下可能會包含一些次類別。(7)主題 (Theme):具有相關潛在含意的不同類別,可被歸類在相同的主題,即一個主題 之下可能會包含一些次主題(Sub-Theme)。 本研究為瞭解護理系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互動之學習經驗與 感受,以資料回溯的方式收集資料,並以質性的內容分析做深入探討,將護理系 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每週課程討論區所發表的文章紀錄,做客觀且有系統地描 繪。運用質性內容分析的護理相關研究也被提出證明,如黃(2008)針對重症單 位新進護理人員的訓練經驗進行探討,研究以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經由內容 分析將訓練經驗分為以下主題。臨床指導護理人員分為兩個主題:憶起從前的自 己、指導新生代的經歷;新進護理人員分為三個主題:工作的意願與憧憬、自我 學習歷程、新人接受指導的經驗。研究結果針對臨床指導護理人員、新進護理人 員及護理行政者,提出具體的建議並做為重症單位新進護理人員訓練的參考。張 (2009)為瞭解護理新進人員剛踏入臨床職場最初六個月的主觀學習歷程與其生 活經驗。研究以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將訪談記錄撰寫為訪談逐字稿,並以內 17.

(27) 容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分析結果共分四個主題,為新手上路的衝擊、因應的策 略、成長的足跡與、非常態的生活,研究結果提供護理養成教育與臨床護理新進 人員在職教育的參考。. 18.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研究方法分為六節:第一節研究設計,第二節研究對象及場所,第三節 資料收集過程,第四節資料分析,第五節研究嚴謹度,第六節研究倫理,以下分 別加以敘述說明。.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針對護理系學生之資訊素養與網路運用的課程,於數位教學平台 (Moodle)的環境中設置了公佈欄、聊天室,線上影音檔教材,讓學生可以在上課 之前事先預習課程內容(圖 3-1);每週的課程區針對課程內容設計與課程相關 之討論主題,讓學生進行線上討論互動學習(圖 3-2),學生也可以針對其他同 學所提出的討論區文章偏好進行評比,選出喜歡或還可以(圖 3-3),得到『喜 歡』票數最多的學生之前三名,進行加分及核發獎章,並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 享並回饋前三名所發佈的文章內容,以資鼓勵並提高學生彼此互動與討論的參與 度。. 圖 3-1 課程區提供線上影音檔教材. 19.

(29) 圖 3-2 針對課程內容設計與課程相關之討論主題. 圖 3-3 學生在教學平台參與討論進行文章偏好評比. 其研究旨在瞭解護理系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互動之學習經驗 與感受,本研究以質性內容分析研究法(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將護理系 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每週課程討論區所發表的文章紀錄,做客觀且有系統地描 繪。.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場所 我們於數位學習的網路課程環境中設置課程討論區,並針對每週的課程內容 設計與課程相關之討論主題,共有 15 週的討論主題。以立意取樣的方式收集北 20.

(30) 部某大學護理系四年制一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四個班級,學生總數為 196 人。每位護理系學生於討論區互動發表的文章內容,依學生名單將 196 位護理系 學生進行編碼,以學生 1 至學生 196 為代表,作為學生編碼的依據。. 第三節 資料收集過程 研究者以資料回溯的方式,將護理系學生每週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 所發表的文章紀錄,進行資料統整與整理,文章內容記錄與護理系學生於討論區 所發表的紀錄內容原意相同,研究者無增加或減少字句敘述。資料收集的過程如 圖 3-4。. 圖 3-4 資料收集過程. 21.

(31) 第四節 資料分析 研究者將文章記錄的資料內容整理後予以歸類分析,其內容分析的步驟為: 研究者在執行內容分析前,會先反覆閱讀護理系學生所發表的文章記錄之原始資 料內容,以瞭解初步護理系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互動之學習經驗與感 受之整體架構,在閱讀的過程中研究者將可能產生的想法以藍色的文字做為註記, 再從資料中萃取與學習經驗及學習心得有關的內容為意義單位,並經由濃縮與抽 象化的過程,進行意義單位的分類,將相同意義單位,即句子或段落間有共同含 意之資料內容,歸類於相同的次類別,並將相同含意的次類別,歸類成相同的類 別。最後將有相關潛在含意的不同類別,歸類在相同的主題。對於資料分析及歸 類主題與類別的適當性,研究者會與指導教授進行多次確認及檢視。最後將主題、 類別與次類別的資料做分析整理,並提出護理系學生的學習經驗與感受做綜合的 討論與分析。內容分析的步驟如表 3-1 之實例。 表 3-1 內容分析之實例 學生. 原始資料(分析單位). 意義單位. 學生. 我認為每個人的智慧財 產權都是很重要的,相信 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 智慧財產權被隨意侵 犯,所以在將心比心的立 場上,不論是音樂還是文 書創作等,一旦轉載了就 要註明出處以及事先詢 問當事人是否願意給予 轉載,給予智慧財產的擁. 智慧財產權很重 瞭解智慧財 資訊 資訊 要,每個人都不希 產權的重要 倫理 知識 望自己的智慧財 性 產權被隨意侵 犯…給予智慧財 產的擁有者一個 尊重. 有者一個尊重。. 轉載了就要註明 出處以及事先詢 問當事人是否願 意給予轉載. 163. 次類別. 不論是音樂還是 瞭解與遵守 文書創作等,一旦 資訊倫理與. 22. 法律. 類別 主題.

(32)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 本研究嚴謹度依據(Graneheim & Lundman, 2004; Lincoln & Guba, 1985; 梁 等,2012)提出的確實性(Credibility)、轉移性(Transferability)、信賴性(Dependability) 及確認性(Confirmability)四項質性研究的標準來建立嚴謹度,分別敘述如下: 一、確實性(Credibility) 是指研究結果是否真正得到研究對象的真實經驗與感受。在收集資料的真實 程度,研究者將其分為:收案對象是否描述真實經驗與感受、資料內容的真實性, 這兩部分來加以論述。在收案對象是否描述真實經驗與感受方面,研究者以資料 回溯的方式,使用護理系學生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所發表的文章內容, 並將這些文章紀錄的原始資料進行質性資料的內容分析,意旨護理系學生在發表 文章參與討論的當下,學生是可以盡情且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經驗與看法,作者亦 可以得到最真實的內容;在資料內容的真實性方面,分析文章記錄的內容與護理 系學生於討論區發表的紀錄原意相同,研究者無增加或減少字句敘述。 二、可轉移性(Transferability) 是指研究結果是否可轉用到另一個群體的程度。研究者於書寫論文的過程中, 針對研究對象的收案的方法、資料收集的過程與資料分析的步驟等,提供清楚的 描述,可幫助其他研究者運用與建立在相關研究領域及護理學校規畫數位學習課 程之參考。 三、信賴性(Dependability) 是指不論是相同的研究者或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時間執行內容分析,分 析及發現的穩定性、一致性及可重複性即稱為信賴性。本研究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皆由研究者一人進行,在不同的時間執行內容分析,研究發現的結果即歸類主題 與類別皆為一致。 四、確認性(Confirmability) 質性研究的客觀性,指資料的結果是否忠於護理系學生原有的本質與經驗看 23.

(33) 法。本研究的原始資料檔案儲存於數位教學平台的課程討論區中,不能被執行修 改,對於資料分析的步驟,研究中保留內容分析的步驟的紀錄,以供研究者於分 析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回顧、反覆檢視、比對。. 第六節 研究倫理 本研究為非侵入性人體試驗研究,研究者針對護理系學生每週於數位教學平 台之課程討論區所發表的文章紀錄,採取資料回溯的方式進行質性資料內容分析, 為了讓研究能真實呈現且不傷害受試者,本研究對於受試者之權益說明如下: 一、為保護受試者之隱私,研究資料分析的結果,受試者的姓名皆以學生代碼 1 至學生 196 呈現。 二、資料只用於本研究目的,不作為他用。 三、研究者對於學生的原始文章記錄,善盡保密個人資訊之職責。 四、研究結束後,內容分析步驟所產生的紀錄,由研究者自行刪除電子檔及進行 紙本銷毀。. 24.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將護理系學生每週於數位教學平台之課程討論區所發表的文章紀錄,以 資料回溯的方式進行質性資料的內容分析,並從資料中萃取與學習經驗及學習心 得有關的內容為意義單位,並經由濃縮與抽象化的過程,進行意義單位的歸類, 分為次類別、類別與主題。茲將研究結果分為二節:第一節討論區文章內容分析, 第二節內容分析結果。. 第一節 討論區文章內容分析 一、「電腦與行動裝置」課程討論區,護理系學生討論文章內容如下: "我會考量多少核心、CPU 是否是 intel 製造的、螢幕大小、作業系統。"(學生 10) "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是一體成型電腦,硬體設備及個人實用性是我比較. 主要的購買因素。"(學生 48) "CPU、顯卡、記憶體、硬碟都有一定的水準"(學生 27)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瞭解個人電腦、電腦硬體、電腦週邊設備等基礎相關 知識,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瞭解電腦硬體與電腦週邊設備」。 "行動裝置首重的是大小要合宜,重量不要過重,攜帶比較方便。外型的樣式同. 樣重要。再來就是記憶體的大小和處理效能,速度越快越能節省時間,分享或閱 讀的時間也會更有效率。"(學生 70) "行動裝置,我比較偏好選擇作業系統以及操作頁面做基準,最後外殼機型、螢. 幕大小以及顏色就是我的選擇條件了。"(學生 48)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知道如何選購行動裝置與瞭解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 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瞭解行動裝置的選購與作業系統」。 綜合以上,重點歸納出學生於這堂課所學的學習經驗,次類別包含「瞭解電 腦硬體與電腦週邊設備」與「瞭解行動裝置的選購與作業系統」。學生對電腦工 25.

(35) 具與行動裝置有相關的知識、知道電腦週邊設備、對網際網路及通訊科技有基礎 知識,所以將以上 2 個次類別,歸納成「電腦與行動裝置」。 二、「電腦於護理科系之應用」課程討論區,護理系學生討論文章內容如下: "科技結合在護理工作上…住院病患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更快的與護理人員聯絡,. 而護理人員也可以更快的知道病患發生甚麼事,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協助病患。使 用行動推車也可以更安全迅速的比對病人身分並給予正確的藥物…也可以大幅 減少紙類的使用。"(學生 107) "可以隨時掌握病人狀態…可以方便與醫護人員之間的聯繫…透過掃描可以大大. 降低人為疏失。"(學生 42)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讓醫護人員在工作時,可以透過 app,精確的掌控病人. 的健康狀況,還可以透過此系統,進行第二次的給藥確認,以減少醫療上的疏失… 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對醫療品質有很大的幫助"(學生 151) "醫療電子化真的很方便…可以省掉不必要的浪費,也可以節省醫療資源 "(學. 生 131) "對於現代時間的緊急,將複雜的手續化為簡單,就是對病患及醫護人員的一大. 幫助"(學生 148) "醫療電子化…使醫護人員和病人的互動更加便利…醫療行為更加精確…最重要. 的是能夠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學生 166) "護理師也能夠更快速掌握到病人的狀況…未來資訊和醫院設施會有更多的結合,. 也會更利民"(學生 122) "新興 E 化醫療器材及設施,更能有效率的去完成一些比較複雜瑣碎的事情,縮. 短處理時間,為病人爭取更多真正需要的專業處理"(學生 146) "醫護人員的專業再加上高科技的器材全時段監護病患…可以讓病患獲得更完善. 的照顧"(學生 49) "護理 E 化…可提高護理品質,減少錯誤、了解病人曾在哪裡就醫、服用甚麼藥、. 對哪些藥品過敏、有共同的國際代碼…可以應用在護理的地方有很多,如救護車 26.

(36) 上的語音指示、病房的條碼控制、行動車商的條碼裝置、簡單護理評估 APP 等, 這些都是既實際又可提升品質的 E 化護理。"(學生 135) "護理 E 化,使護理師照顧病人更有效率…行動護理車讓每位護士登入網路來掃. 瞄病人配戴的手圈進行辨識,使能更確實給藥正確,這樣一來就會減少有糾紛醫 療。"(學生 157) "E 化…提升護理師的工作品質,對整體醫療品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 "(學生 21) "可以節省醫生、病患、護理師的時間,和病患做溝通…還能用來幫助確認病患. 的用藥,病歷,可以大幅減少醫療誤診的發生率"(學生 43) "e 化不只提升護士工作的效率,也更加保障病人的權益,提高整體醫療系統的. 品質"(學生 165) "…e 化真的很方便,既不會浪費資源,也可以減少醫療成本…醫生也可以即時. 掌握病人的狀況"(學生 183) "…E 化不僅可以很省時的統整病人的病歷,在緊急時刻也可以立刻得知病人的. 狀況,不必翻閱病歷,而且浪費紙張。"(學生 178) "e 化結合更方便、更省時,也可以達到節省醫院成本的效果,服務品質更提升". (學生 100) "資訊帶來方便,所以當醫療與資訊結合之後,整個醫療水準與便利性都大幅提. 升…優點是資料彙整、紀錄等等更加便利,減少人為疏失"(學生 10) "…現代科技電腦的結合,不僅大大減省護理人員翻找確認資料的時間,也可讓. 病患家屬感到安心放心。"(學生 33) "科技進步帶給醫療方面許多的便利…好好善用科技,可以使醫療體系內工作的. 任何人及病人變得更加輕鬆方便。"(學生 123) "e 化不僅在照顧病人上更有效率,也減少了許多在給藥和確認品項與對象核對. 上的失誤…減少了文書工作、降低成本、節省時間都有十分大的幫助。"(學生 11) 27.

(37) "e 化和醫療電子化…減少很多資源的浪費…讓病人享有更高品質的醫療資源 ". (學生 101)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知道科技結合臨床實務工作帶來的好處,因此,將資 料分析歸類為「知道科技結合護理工作的好處」。 "如果手機突然沒電或者是行動車跳電或故障時,那當下是不是會造成大動亂 ?. 所以我認為做一項決策前,要先想好防範措施"(學生 73) "…如果系統故障或是遭到入侵而造成功能停擺,那又該怎麼辦呢?相對的如果. 科技克服了相關問題,那麼這樣的系統將會十分便利我們的生活。 "(學生 48) "個人資料的暴露、系統當機…被駭客入侵,一些安全問題的確保,才可以安心. 的使用。"(學生 178) "如果經常使用這些產品,人體將會吸收更多的電磁波、微波...等,這些將對人. 體有間接極大的傷害…如果可以減少間接的傷害,才是在醫療界中最佳的效能。 "(學生 51) "醫療和裝置的結合也能帶來許多便利,但在便利的同時也應蓋注意隱私權與個. 人資料安全,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學生 70) "e 化護理也有一些缺點,例如:駭客的侵入導致個資外洩、資料毀損不易復原、. 尚未普及、各自的系統沒有共同的 "語言"所以會造成資訊不統一,科技雖然帶 給我們便利,但也要考量它的利弊再去實施" (學生 37) "護士的負擔會更加的重,病人也會越來越沒隱私,雖然這麼做十分便利,但基. 於人權,這樣的作法仍有待商榷。"(學生 7)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速的學會科技應用,在讓病人及院方學習科技的使用的. 過程,其實已經形成時間成本…藍光對人的眼睛其實是種傷害,長期累積的光照, 還是會形成一定的傷害…E 化的方式,還是需要再評估,當缺點大於優點時,還 是不要實施的好。"(學生 127)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知道科技結合臨床實務工作,針對軟硬體需有防範配 套措施。因此,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知道科技結合護理工作需有配套措施」。 28.

(38) "醫療科技電子化已經是未來的趨向,也就意味著我們醫護人員除了自身專業,. 還要去學習科技知識才能銜接這未來的世界"(學生 149)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知道科技結合臨床護理實務工作,護理人員也應具備 有資訊素養的能力,因此,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知道護理人員應具備有資訊素養 的能力」。 綜合以上,重點歸納出學生於這堂課所學的學習經驗,次類別包含「知道科 技結合護理工作的好處」 、 「知道科技結合護理工作需有配套措施」 、 「知道護理人 員應具備有資訊素養的能力」。學生能瞭解資訊科技結合護理工作的好處,且能 反思當科技沒電、故障或系統當機等情況發生,需要有防範及預防的配套措施, 並知道科技結合臨床護理實務工作,護理人員應具備有資訊素養的能力,以因應 未來時代之趨勢,將以上 3 個次類別,歸納成「電腦於護理科系之應用」。 三、 「資訊安全(資訊網路安全、電腦病毒)」課程討論區,護理系學生討論文章 內容如下: "不管是用電腦還是手機最基本的當然就是要下載防毒軟體…有效的預防病毒侵. 入,例如時常掃毒、下載的任何東西都需要先經過掃描安全才可以,還有平時不 要任意點入可疑網站,這也是預防病毒侵入的好方法"(學生 42) "定期更換帳號密碼很重要,不要下載一些來路不明的程式,裡面可能藏有一些. 會盜用電腦資料的程式病毒!"(學生 146) "我認為除了密碼定期更換以外,保險櫃也可使用眼膜辨識、指紋辨識、晶片刷. 卡來保護機密安全"(學生 135) "使用網路的功能時,防毒軟體成為必備的第一步驟,爾後是密碼…密碼務必要. 設得繁雜且不易猜測…個人資訊盡量少放在網路上就盡量少放,對於來路不明的 網站也不隨意點入。"(學生 163) "為了防範資料外洩,首先,電腦必定要裝防毒軟體;第二,別進入陌生網站;. 第三,申請帳號密碼時,千萬小心…隨時提高警覺"(學生 79) "下載一些軟體來保護自己,像是防毒軟體之類的,還有為了避免帳戶被盜用, 29.

(39) 應該要定期地更改密碼,避免資料外洩"(學生 150) "不要有太過私人的照片影片放置手機,電腦擁有一個好的防毒軟體、時時注意. 電腦中的資料有沒有被竊取盜用的跡象、應加設密碼以確保安全"(學生 159) "防毒軟體真的很重要,它不僅能保障電腦的安全,還可以讓電腦免受病毒的侵. 害"(學生 10) "防毒軟體的安裝和設密碼非常重要!手機和電腦都會定期更新防毒軟體,不信. 任的網站絕對不開,也不下載不知名的內容"(學生 30) "定期更改密碼、不同帳號使用不同密碼、增加密碼的複雜度"(學生 98) "不要瀏覽可疑網站或下載來路不明的檔案、不要開啟或轉寄來路不明的電子郵. 件、不要動處理電子郵件的附件功能、不要輕易紕漏自己的個人資料、不要使用 系統預設的密碼、不要在電腦內儲存登入密碼、不要向人透漏密碼和互聯網帳戶 和密碼"(學生 56) "不要在網路上留下自己的真實資料…密碼設定也非常重要,不要設太簡單的密. 碼,如連續數字或字母,定期更改密碼也可以確保隱私不會輕易外露…在網路上 留資料就有外洩的可能,因此還是要小心留意為好。"(學生 93)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有資訊安全防護的相關知識及概念,包括使用者在隱 私權相關設定、交易安全、數位辨識碼確認身分、防火牆使用、重要資料加密技 術傳輸、防毒軟體使用等。因此,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知道資訊網路安全的防護 技術」。 "我的電腦和手機也都有安裝防毒"(學生 53) "不明信件裡面可能都藏著病毒,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去嘗試開啟不明人士. 寄給妳的信,這樣電腦就不容易中毒了"(學生 183) "要預防電腦病毒入侵,不外乎就是,不要隨便下載不知名網站內的檔案,不要. 隨便使用來源不明的軟體和文件,還有插入 USB 外接物時一定要先掃毒,才不 會什麼時候中毒的都不知道。"(學生 57) "瀏覽器中都會有一些設定能幫助你篩選一些具有潛在危險,所以請不要貪圖一 30.

(40) 時的方便而不去留意這些防護的小細節。"(學生 163) "防範電腦中毒,不要進入不熟悉的網站,別下載來路不明的軟體,信箱裡的信. 件熟悉的人寄的再打開"(學生 79) "不管使用什麼防毒軟體,最重要的是定期更新病毒資料,也要定期的進行電腦. 掃毒…隨身碟等外接式來源,開啟資料夾前一定要養成掃毒的習慣,自己不管是 有沒有插過別人的電腦,只要要使用就必先掃毒,一方面是怕自己忘記有沒有插 過別人電腦,一方面也是使用最新版本掃描,避免漏網之魚。只要嚴守以上使用 原則,相信能夠降低中毒的機率"(學生 54) "小心不明網站與網址連結,因為不論是甚麼載點都是有風險性的,當需下載時. 必須明白來源途徑,且開啟防盜防病毒等程式才可執行"(學生 51) "預防病毒入侵電腦,要時時更新電腦防毒軟體,勤掃毒,不進入不安全的網頁,. 不下載來路不明的軟體檔案。"(學生 52) "防止電腦中毒的方法就是不下載不明軟體、不去不明網站和加裝防毒軟體"(學. 生 147) "設置防火牆以及病毒掃描防護的軟體應該可以進一步防護"(學生 152) "防範中毒有兩個重要的原則:不要隨便開起可疑的網址或檔案、安裝一個適合. 自己電腦的防毒軟體,如果可以做到這兩點,我相信電腦中毒的機率就會大大降 低了"(學生 97) "不瀏覽色情網站、不隨便下載不知名網站的檔案、隨身碟插電腦前記得掃毒、. 不開啟轉寄郵件內不明網址或執行檔,避免病毒冒名轉寄、每周掃毒更新病毒碼、 大陸的網頁與軟體盡量不要碰,因為太多廣告木馬了,最重要的是要設置防毒軟 體和設置防火牆"(學生 140) "不開啟、轉寄即時通、郵件內不明網址或執行檔,避免病毒冒名轉寄;安裝軟. 體與開網頁時注意,不要隨便同意被加裝東西,最好都手動安裝;不要亂使用即 時通訊、遊戲等外掛,因為常帶有木馬或廣告插件;每週掃毒、更新病毒碼與作 業系統更新 Windows;在網咖或非自家電腦上網都可能被側錄密碼,自己要多加 31.

(41) 小心;大陸的網頁與軟體盡量不要碰,因為太多廣告木馬了"(學生 17)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知道預防電腦病毒的基本原則,包括不使用盜版或來 路不明的軟體、安裝防毒軟體並時常更新病毒碼、開啟電子郵件的附加檔案前先 開啟防毒軟體掃描功能掃毒、隨身碟拿到其他電腦使用後,先掃描確認有無被病 毒感染再開啟使用等。因此,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知道電腦病毒防範原則」。 "我電腦之前有中毒過,是因為開到有病毒的網頁,後來開掃毒軟體把電腦的毒. 掃一掃就沒大礙了"(學生 146) "我中過電腦病毒,還原電腦就恢復正常"(學生 90) "我的處理方法一直都是重灌系統"(學生 163)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知道當電腦有疑似病毒感染的徵兆,其處理方法,如 先使用防毒軟體掃描電腦感染何種病毒並解毒、使用救援光碟或開機光碟重新開 機、系統還原、格式化硬碟並重新安裝作業系統等。因此,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知 道電腦中毒回復作業」。 綜合以上,重點歸納出學生於這堂課所學的學習經驗,次類別為「知道資訊 網路安全的防護技術」、「知道電腦病毒防範原則」、「知道電腦中毒回復作業」。 學生知道資訊安全的重要性及擁有資訊安全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在使用電腦與網 際網路時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對資訊網路安全與電腦病毒之傳染,學生能有適 當安全防護能力,當電腦疑似中毒,學生知道電腦回復作業的處理方法,所以將 以上 3 個次類別,歸納成「資訊安全(資訊網路安全、電腦病毒)」。 四、 「資訊倫理(資訊倫理、智慧財產權)」課程討論區,護理系學生討論文章內 容如下: "因為網路的發達,所以資訊論理更有其存在的必要,我們不應該利用電腦干擾. 他人(散播電腦病毒、當駭客 ...等等)即使是在虛擬世界中也要遵守法律"(學生 60)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能瞭解資訊倫理的重要性,並遵守網路上應有的道德 與禮儀,將資料分析歸類為「瞭解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32.

(42) "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取得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都很方便,像是音樂、影片、. 報告資料還有許多軟體都能輕易取得,而智慧財產權這個議題相對來說就非常重 要"(學生 146) "我覺得智慧財產權非常重要,這也是對創作人的一種尊重與保護,所以說我們. 盡量不要觸及相關法律,才能保護自己的安全"(學生 154) "智慧財產權真的很重要,我們都應該尊重作者,不管文件檔、音樂檔,我們都. 不可以隨便下載以免觸法"(學生 125) "智慧財產權很重要,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被隨意侵犯…給予智慧. 財產的擁有者一個尊重"(學生 163) "智慧財產權立法目的,在於提供創作或發明人專有排他的權利,供社會大眾之. 利用,提昇人類經濟、文化及科技之發展。透過法律,約束社會大眾能尊重並且 能在合理的範圍內善加利用網路資源。"(學生 111)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著作的權利,但過分抄襲不但會帶來羞恥,更會帶來免不了. 的官司!因此要深知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學生 140) "維護別人的智慧財產權真的很重要,因為如果是自己的創作被盜用的話,一定. 也會很不開心,所以我們也不要任意盜用別人的智慧財產權"(學生 129) "我覺得智慧財產權的存在很有必要,每一個發明、創作都是作者重要的心血,. 應該要有保護的管道,大家都應該尊重作者的創作,不能據為己有。"(學生 93) 由上述資料得知,學生能瞭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與相關法律規定,將資料 分析歸類為「瞭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 "在網路上很自由,例如:交友、買賣、發文、評論等等,我們經常在社群網路上. 看到,某人是豬頭或笨蛋,毀謗和辱罵其他人的話,這也是一種違反資訊倫理的 例子"(學生 112) "不論是音樂還是文書創作等,一旦轉載了就要註明出處以及事先詢問當事人是. 否願意給予轉載"(學生 163) "網路上的文件或資料,務必注重來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引用也要注意註明出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體、環保運動。 10.同學練習應用練習。 總結活動 1.回家作業:同學練習習作題 目。 2.評量:總結本課已教過的知 識,或以口頭提問的方式檢測 學生學習狀況,加強學生不足 的地方。 一、大樹之歌 一、大樹之 一、大樹之歌 5.. 有條理、有 2.能夠從事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