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中文部份

在文檔中 壹、研究動機 (頁 173-179)

大學文科男生成“萬花叢中一點綠”(2006)。2006 年 11 月 24 日,取自

http://203.84.199.31/search/cache?p=%E7%94%B7%E7%94%9F%E5%AD%B 8%E6%96%87%E5%AD%B8&ei=UTF-8&fl=0&meta=vc%3D&fr=fp-tab-web -t&u=edu.people.com.cn/BIG5/1053/4581679.html&w=%E7%94%B7%E7%94

%9F+%E5%AD%B8+%E6%96%87%E5%AD%B8&d=OOhl2pIFNrXC&icp=

1&.intl=tw

王文科(1991)。資優生成年後之社會成就水準、生活適應及其他相關因素之研 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文瑛(1994)。性別與資賦優異─協助女資優兒發揮潛能。資優教育季刊,51,

38-40。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2002)。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下)。臺北;心理。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 G. Johnson 著。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 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臺北:群學。

江明親(譯)(2003)。V. Baird 著。性別多樣化 : 彩繪性別光譜。臺北:書林。

何穎怡(譯)(1999)。 K. Conley 著。不與男孩同一國。臺北:女書。

佘曉清(1998)。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57。

吳武典 (主編)(2001)。資優教育研究。臺北:中華資優教育學會。

吳淑敏(2004)。傑出女性科學家生涯發展歷程及其成功因素之探討。臺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嘉苓(1999)。性別、醫學與權力。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頁 373-40)。

臺北:心理。

吳嘉麗 ( 1997 )。從性別角度看國中數理化教科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8-69。

李乙明(1991)。國民中學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彰化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宛諭(1993)。高中數理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彰化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秉書(2003)。高一學生選組及其學業預測之研究-以自然組物理科為例。臺 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美枝(1995)。女性心理學。臺北:大洋。

沈容伊(2001)。高中數理資優生生涯建構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桂枝(1995)。國民小學教師體育教學決定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未出版,台北市。

汪金英(1994)。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之性別角色及其生涯展望之研究。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國立臺 中師範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幸台(2000)。高中資優學生的生涯定位與生涯抉擇。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學會

(主編)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頁 201-220)。臺北:心理。

林熙祐 ( 2004 )。尋找「賽小姐」!科學 SHE 勢力女科學家指南。2006 年 11 月 03 日,取自

http://www.ettoday.com/2004/05/06/545-1626322.htm

邱金滿(1997)。談女性資優。資優教育季刊,64,20-28。

哈佛校長稱女性缺乏科學天賦引爭議(2005)。2005 年 01 月 18 日,取自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180000/newsid_4186100/418617 5.stm

柯秋月(1993)。資優班與普通班女生性別角色態度、成就動機及職業傾向之比 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洪儷瑜(1985)。資優女性的低成就及其輔導。資優教育季刊,16,26-29。

唐祚泰(1992)。訓育社會的形成:米修福寇思想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宗國(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臺北:稻香。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特殊教育沿革與現況。2006年10月24日,取自 http://3d.nioerar.edu.tw/2d/special/outline/outline_0302.asp

張君玫(譯)(2003)。 J. Chodorow 著。母職的再生產 : 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 學。臺北:學群。

張晉芬、林芳玫(2002)。性別。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與臺灣社會

(頁70-87)。臺北:巨流。

張資寧(譯)(2000)。David H. Olson, John DeFrain 著。性別角色。臺北:天恩。

張錦華(1999)。女性主義與傳播研究。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頁95-118), 臺北:心理。

教育部(1998)。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基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大專院校畢業人數。2006 年 1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ebook s/edusta/tertiary.xls

畢恆達 ( 1998 )。做為性別少數學習者之就學經驗。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63-67。

畢恆達(2000)。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記葉永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

125-132。

莊佩珍(1995)。資優女性的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郭靜姿(1997)。資優學生之鑑定與輔導追蹤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郭靜姿、林美和、胡寶玉(2003)。高中資優班畢業女性之角色刻板知覺、生涯

阻礙因素與潛能發揮自評。資優教育研究,3(2),1-3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杏枝(2002)。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與臺灣社會(頁70-87)。 臺北:巨流。

陳怡安、林幸台(2002)。數理科技取向之社會現象對語文資優偏才高中生學習 生涯之影響。資優教育研究,2(1),45-72 頁。

陳明莉 (2006)。性別平等政策的世界趨勢:性別主流化。教育研究月刊,147,

163-173。

陳敏文(2005)。探討高中生選擇類組與個人性向、興趣、學科成績之研究-以高 雄市立三民高中為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陳皎眉、孫旻暐(2006)。從性別刻板印象威脅談學業表現上的性別差異。教育 研究月刊,147,19-30。

曾心怡(1999)。性別、班級組成形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 物 理科為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無翼天使-男護士生存現狀社會調查(2005)。2006 年 1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fx120.net:82/gate/big5/qiuyi.fx120.net/hlpd/hlxy/nhs/200504271034 339487.htm

黃金麟(2002)。文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與臺灣社會(頁45-62)。

臺北:巨流。

黃福來(1982)。高中學生選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巧玲(2003)。校園中青少年次文化的性別問題之研究(I)。行政院國科會 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楊巧玲(2004)。校園中青少年次文化的性別問題之研究(II)。行政院國科會 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楊巧玲(2005)。性別化的興趣與能力:高中學生類組選擇之探究。臺灣教育社

會學研究,5(2),113-153 頁。

楊巧玲(2007)。從性別關係取径看同儕互動-以一所高中學生的校園經驗為例。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5(2),79-112 頁。

楊宜勳(2005)。影響高中生選組及其學業表現之相關因素探討-以某高中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清芬(1995)。國小男生與女生的校園生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未出版,台北市。

楊龍立(1993)。我國高中學生主修科別與性別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

(3),64-75。

溫怡梅(1996)。國民中學「語文類」資優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1,183-200。

葉啟政(1984)。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臺北:東大。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臺北:揚智文化。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8)。 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 北:揚智文化。

劉泗翰(譯)(2000)。R. W. Connell 著。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

天恩。

劉馨濤(譯)(2002)。Peggy Orensein。校園中的女學生-探究年輕女孩自尊與 自信的缺口。臺北:女書。

潘慧玲(1998)。檢視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5。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 : 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蔡麗玲 ( 2003 )。科學學習與科學知識是中立的嗎?。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

91-97。

蔡麗玲 ( 2004 )。從平等到認同:性別議題與科學教育研究的轉向。通識教育季 刊,11(2),73-116。

蔡麗玲(2004)。導讀: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技研究。載於吳

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臺北:群學。

盧台華(1997)。特定族群資優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資優 教育的革新與展望─開發潛能培育人才(頁 593-616)。臺北:心理。

蕭錫錡、楊豪森(2002)。綜合高中學生學程組別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課程與 教學季刊,5(2),97-114 頁。

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204-229。

謝孟芳(2002)。性別、家庭背景及職業興趣對國中資優班學生教育及職業選擇 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臥龍(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雙月刊,48,56-57。

謝臥龍、駱慧文(1995)。婦女研究在台十年發展過程中,婦女及教育相關議題 之回顧與省思。論文發表於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 會。臺北:臺灣大學。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的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 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7(1),57-80 頁。

韓梅玉(1995)。我國國小資優生智力、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明通(1996)。我國數理資優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1,155-182。

嚴祥鸞(1998)。性別關係建構的科技職場。婦女與兩性學刊,9,187-204 頁。

蘇芊玲、蕭昭君(主編)(2003)。校園現場性別觀察。臺北:女書文化。

在文檔中 壹、研究動機 (頁 1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