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個人與便利超商的消費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一個人與便利超商的消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第一節 一個人與便利超商的消費

便利超商給予獨居的一個人便利的生活,滿足多樣的飲食需求,提供一個人 生活所需要的種種,因此讓一個人對便利超商產生高度的倚賴性,不過,在本研 究的樣本蒐集中發現,有少數的一個人卻因為某些特定的原因而平常並不會走進 超商消費,本節將探討一個人消費便利超商的考量因素,以及部分鮮少選擇便利 超商做消費的原因。在訪談與整理過程,許多研究對象提出到超商消費的考量不 只有一個,也很難做截然的劃分,故本研究將依據訪談中談論的情況做分類,譬 如在兩個以上的消費考量下,分別重視的程度等。

一、選擇至超商消費的因素

如同前述所討論的,一個人選擇到便利超商消費的因素很多,包含小包裝的 食品、速購的,甚至是因為便利超商全天候營業的便利特性等,在此將針對訪談 內容作分析。

(一) 食物分量

訪談中,多數研究對象在食物消費上著重食物的份量,考量一個人住食物消 耗有限,因此他們比較偏好小份量的食物,便利超商正好提供這樣的服務。便利 超商把許多原本是共享的食物縮小,包裝成一個人食用的份量,像是羊肉爐,讓 一個人可以隨時享用,當下想吃就可以吃到,不必費心再邀約朋友同行,也不用 擔心食物分量過大吃剩的問題,加上超商營業時間與位置的優勢,更加深了一個 人對便利超商的依賴性,因此,有研究對象便提到,他願意支付多一點的錢購買 便利超商屬於小包裝的「便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他們提出這種小包裝的方案,一個人就可以去自己的羊肉爐…每次吃羊肉 爐,就不需要再找三五好友一起去吃,而是隨時隨地想吃都有一個人份的羊肉爐 可以吃。」CM

「…如果我是要買當前要吃,我就會買適量即便價格比較高,我不會去大老遠買 便宜量大吃不完…在超商就是買即時性的食品,比如說便當或是熱狗或是飯糰等 等,當下要吃的東西就會去便利商店買」SM

(二)距離因素

另一項的消費考量是距離,儘管離住家不遠的地方同時有頂好和便利超商,

不過在進一步比較下,社區樓下的頂好還是比較近,若必須消費則優先選擇鄰近 的頂好,而非是超商,可見距離是左右購物地點的重要因素,研究對象極度重視 消費的可及性與方便性。不過,大多數研究對象離家最近的零售商店是便利超商,

因此,在距離短的前提下,消費選擇仍以便利超商為主。

「現在基本上也不會買,因為三餐幾乎都外食,…來臺北以後就是頂多是頂好超 商(HF 住家樓下即有頂好)這樣,對[在食品消費上,優先考量得是時間跟方便性?]

對。」HF

「…(略)我幾乎沒有去到大賣場…還是超商比較會去拉。[怎麼說?]在樓下阿,要 買是很方便阿,說要什麼就有甚麼,不誇張,我每天一定會去一趟,買巧克力、

飲料、餅乾、麵包阿、飯阿、麵阿這樣,或是說在家想喝牛奶就會去超商買…。」

N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吃得完…很快就可以吃到,又是方便性的問題,我想吃的時候,就是下去(指 住家樓下的全家)買了、熱了,就可以吃了。」CM

(三)食物的多樣性

部分受訪者離鄉背井隻身一個人在北部工作,對於他們來說,北部的飲食習 慣可能與他們有所差異,譬如早餐的飲食,南部習慣早上以湯麵、米食等為早餐,

不過北部則比較沒有這樣的習慣,而需求少了,供給也會跟著減少,因此,這樣 的飲食型態,在臺北難以獲得滿足,對於這些受訪者而言,早上經常發生買不到 所謂的「早餐」,故此,超商的出現解決的這個問題,餐食多樣性的超商,早上 除了販賣三明治以外,還會有麵食或便當,這點便滿足了這些,早上以米食或麵 食為主的一個人。

「早上吃御便當,而且我早餐一定要吃飯或者是麵…就會買涼麵」MM

二、其他零售商店的消費與考量

儘管對於便利超商有所以依賴,然而有少部分的研究對象他們也會到其他的 零售商店消費,顯示他們或許有其他的需求,而這個需求是便利超商可能難以滿 足地,或其實只是和個人的消費慣習有關,故在此將討論其行為的消費與考量。

(一) 價格因素

該類研究對象目前已工作為主要生活核心,故在消費行為追求簡單,價格便 宜,甚至是可以不必花費的,盡量以簡單的方式解決。消費上則以價格高低為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先考量,再者,依序是時間與距離等方便性問題,因此,這類研究對象在消費上,

捨棄食品價格偏高的便利超商,以全聯為主,只有逼不得已的狀況下才會到超商 購物,譬如,全聯還未營業或是過了用餐時間泰半商店、餐館已歇息的晚上,此 時,就會到全天候營業的便利超商做消費。

「全聯,因為比較便宜,除非全聯關了我才會去超商,…我現在有一個小時或兩 個小時我才會去大賣場,看看有甚麼要買的…就單純就好,現階段就把錢賺到,

我會從公司帶水回去…我就會拿那個水壺裝水回去喝。」HM

「…就是方便價格自然比較高,…我就是蠻ㄎ一ㄣㄎㄧㄤ[台語:節儉],就會覺得 貴就不要買…情非得已的狀況下就是…如果趕時間或是附近沒有東西可以吃,就 可能改吃超商。」WF

(二) 消費習慣

即便居住狀態改變,仍依照過往的消費模式進行消費,有受訪者在一個人居 住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過往的消費模式,也就是說,其仍就習慣性至大賣場購 買生活所需之食品,甚至在一些特定的物品上,將會由原先的家裡11購買,再攜 帶回自己獨住的家中,不過這樣的消費行為同樣也發生食物消耗不完的狀況,但 也不會因此改變這樣的消費模式。

「我還是會有習慣去大潤發或是家樂福,因為自己有開車方便,可能是以前的習 慣,所以一個人還是會買大包裝的…(略),比如說我的罐裝飲料,一次都買六罐 包裝那種,包括牙膏這些,如果我回臺北去大賣場買,會多買一串放車上帶回去,

11 UM 是因公司外派之故,而在外一個人居住。在這裡提及的「原先的家裡」,即是指未外派之 前,與妻子、孩子共居的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不過有時候去大賣場買都會放到過期,像阿華田…還是會買。」UM

(三) 計畫消費

在不同的消費場域,少數研究對象會有不一樣的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譬如,

在大賣場消費時,自己會預先做規劃,確定自己需要買的商品;反之在超商則不 然,研究對象將超商視為是隨時可能前往消費的場域,因此不會有事先擬定消費 清單的狀況,這也顯示出便利超商的食物消費相較於賣場,較不容易對於一個人 生活者產生負擔。

「如果是逛家樂福的話…,通常已經是,通常我買東西之前都會先想說,我去是 要買甚麼,所以我才選擇;超商就…就很少,就是說逛逛這麼一下,所以…所以 就會覺得賣場比較有計畫性,可是超商…因為就方便,我隨時要買甚麼…」WF

(四) 超商消費的被標籤化

超商提供許多一人份餐食,一人用餐的空間,因此經常被認為,超商對於一 個人來講,不論是用餐或消費食品,皆是十分的友善,然而,在訪談過程中,仍 有受訪者抱持著相反的感覺。在訪談的過程中,發現有幾位受訪者,都是在外縣 市上班的上班族,其中一為受訪者,在超商的消費行為上,受到自身「心理因素」

的影響甚大,他們畏懼外界對自己「一個人」購買鮮食的眼光,不想遭受歧視與 被標籤化,故而選擇買完鮮食後,再回家加熱或烹煮,同時受訪者也提到,若是 在商業區的超商一個人購買鮮食,則便不會感到不自在,原因是「上班族很多,

大家在一起微波食物」,在這樣的情境下,自己才不會顯得特立獨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承上顯示,一個人從在超商微波食品,察覺到大眾的眼光,也即該行為引起 大眾的反應,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即購買完食品便自己帶回家加熱過,再食用,

這樣的過程就是一種「標籤」的作用,在社會心理學上,也將這樣的過程稱為建 立自我認同的心理過程(周愫嫻 2008; Becker 1966)。不過,實際上,一個人吃 飯不是沒有朋友,只是生活與工作型態的關係;一個人吃飯不要特殊的待遇,譬 如只能坐最邊邊角角的位置12,一個人吃飯不奇怪,因為這只是一個人的生活模 式。然而,在臺灣,許多一個人由於大眾的眼光,約定成俗的習慣,導致一個人 也懷疑自己行為的正當性,而最後選擇遵循社會得習慣生活。

「我這麼多年下來,我沒有在便利商店買過中餐和晚餐。只有早餐會,早餐有飯 糰…(略)。啊,我曾經去超商買過晚餐,買吉利水餃回家來煮,我不會買他的微 波食品[所以即便買了也不會請他幫你直接微波?]對,會覺得很奇怪[怎麼說?]會 覺得說,店員會覺得說ㄟ你這個人年紀這麼大跟年輕人學這個,阿你又在那邊微 波食物,會想說你這個人是不是外地來的啊,…除非是例外的那種,像信義區那 裡很多上班族那種,上班族很多,大家在一起微波食物。」UM

(五) 無差別性的消費與態度

不同規模的零售商店(大賣場、中型賣場以及小型連鎖零售店)就特定的研究 對象而言,並未具有意義上的不同,而是將其視為相類似之商店,因此研究對象 在不同場域,消費的行為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性。

「其實還好,因為這些大部分都大同小異…」M

12 米果在於《只想一個人,不行嗎》一書中談論未婚單身者的歧視,不過在外食餐飲上,同樣 也提出「一個」人在外用餐的困境與被標籤化的可能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