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和需求,也成功地讓這些一人生活的人口接受便利超商所推出的各式個人化的鮮 食食品,如此引發我對這群新崛起的人口消費型態產生好奇,進一步促成本研究 的研究動機。再者,伴隨著一個人生活的比例逐漸增加,當前文獻與相關研究鮮 少針對這種新型態人口的消費型態作探討,故種種因素皆加深我對該議題的興趣。

另外,由於飲食是人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隨著當前家庭小型化的發 生以及社會人口組成的變遷等,「食」將是首先感知到此變化,並且也是最直接 會反應出當下社會的改變,故本研究將核心置於在這種伴隨社會變遷下,家庭規 模的改變所產生而來的新消費型態,且對象聚焦於,臺灣愈趨增加的一個人家庭 之人口群上,以探究該人口群在食品消費上,呈現出來的特殊型態,並探討家庭 規模的改變下對於食品消費的影響,以及其背後可能蘊含的社會學意義等。據此,

對於逐漸成長的一人家庭,由家庭與生活樣態改變下所產生的新消費型態,將不 能輕易忽視與小看他們在未來社會中的影響性,同時也顯示出其具研究的意義性 與貢獻性。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一、社會人口變遷與家庭規模的小型化

探討家庭小型化愈增的原因,莫過於是社會與人口的變遷。長久以來,華人 世界中,不論是生產或是消費,傳統上皆習慣以家庭為基本單位,臺灣同樣也是 如此。然而,這幾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與經濟結構發生轉變,逐 漸由勞動為主的農業轉變為以技術為主的產業,這也意味著家庭已不再需要生育 更多的子女,以支持家庭必要的勞動力,像是農耕,而女性的意識提高,走出了 家庭,進入了職場,更掌握了屬於自己的自主權等,綜合上述,這些社會性的變 遷,都將直接與間接地導致家庭規模小型化的結果,以下將透過兩點做進一步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說明。

(一)、人口學的觀點

『這是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 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 老 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時代。』(李仁芳 2011:16-17)

李仁芳(2011)針對時下日本社會的現況描繪出其現代新的社會面貌。日本更 為這些大增的一個人生活者創了「一人樣」一詞,等同中文的「一個人」,它不 代表落寞更不代表「弱勢」,反而具正向意義,即在日本社會上,不論年齡層的 差異,一個人生活的趨勢正於日本社會中蔓延開來,他們愉快且豁然,同時李仁 芳(2011)也認為臺灣的社會發展亦會朝著這個趨勢邁進。依據內政部和行政院的 調查統計,臺灣的生育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圖一),平均戶內人口數也正在減 少中,2010 年平均每戶人口更僅有 3.1 人,然而臺灣在總戶量方面卻是持續在增 長的(圖二),此意味著臺灣的家庭規模正朝向小家庭的型態發展,而小家庭也將 逐漸成為主流。在此也進一步針對家庭規模改變作探究,則依據行政院主計處,

臺灣家庭收支調查中相關統計資料,顯示 1991-2011 年間,家戶人口為一人以下 的戶數比例(圖三),1999 年臺灣家戶人口為一人的家庭首度突破一成,而過去二 十年來一人家庭的比例由 5.82%持續成長至 2011 年的 11.01%,其中 2010 年一人 家戶比例更高達 11.12%,另外,家戶人口數為四人的家庭比例仍為最高,然而值 得注意的是,檢視過去二十年間,四人家庭所佔之比例呈現下降的趨勢,從原先 占將近三成的比例減少至不足二成五,另外,在家戶人口數為兩人、三人的家庭,

其戶數比例皆呈現向上增加的趨勢,五人以上之家庭比例則呈現逐年遞減的情況。

由此顯示,臺灣的家庭規模正逐漸縮小,「家戶型態」的發展正朝向小型化的趨 勢邁進,而一個人居住、生活的人口將可能愈來愈多。

(1800-1950 年)的一半完成了臺灣的人口轉型(蔡宏政 2007),但也由於政策力量 的介入,大大壓縮了人口自然轉型所需的時間,這也間接強化了今日人口老化與 少子化議題的發生。然而促使臺灣人口的轉型也與現代社會中結婚率的下降、離 婚率的上升以及初婚年齡的提高有密切關係,例如生理因素上,年齡愈高則生育 的可能性愈低,尤其在 37 歲後的女性,成功生育的機率將大大減低(經濟部技術 處 2013)。此外,也有學者嘗試提出論述以解釋這樣的轉變,胡偉略(2002)認為 可能與性別平等的推動(Gender Equity Theory)有關,他認為女性在好不容易在擺 脫男尊女卑的束縛之下,女性將會更加努力證明自己,以獲得和男性相等的教育 和就業機會,同時女性的自主性也會提高,並會削弱了結婚和生兒育女的期望,

婚姻包裹(Marriage Package)不復存在,對於現代女性而言,職場與工作比起家庭 照顧更加吸引人,尤其在已婚女性身上更加明顯,這些皆共同對臺灣生育率造成 深遠影響,簡言之,即是指在現代化的社會與生活型態影響下,造成女性的結婚 年齡後延並也對於子女數需求降低(王德睦 1989),直接導致臺灣總生育率的日 漸低迷。

致死亡壓縮(compression of mortality)的現象(王德睦、李大正 2009:5),總生育率 與死亡率的下降皆促成臺灣人口結構的老化,更直接的影響臺灣的家庭組成結 構。

另外,在代間居住(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傾向上,子女首次離家可能 肇因於就學、就業或是結婚成家等因素被迫離家(楊靜利、陳政寬 2002),然而,

許多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代間居住的意願,研究結果皆同時指出子女對於與親代 同住的意願下降,年輕的夫妻也較傾向離家自立門戶(independent residence) (柯 瓊芳 2002;章英華 1994;羅紀琼 1988 ),除此之外,伴隨著社會的價值觀念變 遷,不少父母親在同住決策與偏好上,一改傳統期望由子女奉養與子女同住的偏 好,在擁有一定資源的前提下,他們選擇不與其子女共同居住(魯慧中、鄭保志 2012 ; Rowland 2012;Pew Research Center 2010),甚至認為與子女共住未必是一 種幸福,若僅是為了傳統的「孝道」的約束而同住,則只會造成許多不必要得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門戶的居住安排,愈來愈能接受,如此更促成小規模家庭之家戶數的增加,除此 之外,子女與父母親的居住方式,經常被使用於檢視現代人對傳統家庭文化價值 的建構(王德睦、陳政寬 1988),由此代間居住傾向的改變,意味著傳統家庭觀 念與價值的日漸削弱,以往盛行的大家庭與核心家庭的家庭組織型態已逐漸式微,

取而代之的是一人為主的迷你小家庭,此正式宣告著小家戶時代將來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2

2 依據內政部的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之統計,在較早的年代,並未每年皆有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之統 計資料,包含1952─1955 年、1957─1960 年、1962─1965 年、1967─1970 年、1972─1975 年、

1977─1980 年等。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951 1976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總生育率

替代水準

(西元年) (0/00)

圖 一 1951-2011 年臺灣育齡婦女總生育率

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統計年報,1951─2013 年育齡婦女總 生育率統計。

263.819

374.5796

494.3029

649.5751

744.6244 5.5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總戶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圖 三 1991-2011 年臺灣家庭戶內人口數規模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一人

二人

三人

四人

五人以上

圖三 1991─2011年臺灣家庭戶內人口數規模

(西元年) (%)

資料來源:行政院家庭收支調查,1911─2011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二)、經濟、社會與一個人的關係

在這近十多年以來,臺灣產業已從農業生產逐步轉向工業等技術性的產業,

農家的減少,同時也代表家庭不再需要像先前一樣,孕育許多的孩子以協助莊稼 之事,維持家庭的收入與生活。在經濟結構的改變下,也影響了社會結構的變遷,

在發展較快的城市與鄉鎮,對於人口產生拉力,容易吸引外縣市的人口到此工作,

而這種逐漸形成的大規模都市化,也成為「一個」人崛起的背景。此外,在教育 和現代化思想的推進,女性的意識抬頭,她們不再只能待在家中相夫教子,在女 權的提高之下,女性開始真正擁有自主權,從生育到事業的發展等得以自主,再 投入勞動市場下,更有能力提高自身的經濟安全,同時也為自己一個人生活的可 能提供了基礎。

從另外一方面來看,社會發展從農業活動走向現在化生產的這一段過程,更 具社會性意涵。依據 Durkheim(1997)的論述提到,在產業從務農轉型到現代化分 工複雜的產業這段時間中,傳統的宗教、道德規範漸趨薄弱,在這樣的社會下,

個體崇拜(cult of individual)便取代了舊有的秩序與信仰,成為種新的信仰或是為 新的社會意識,個體崇拜更讓高度分工的社會維持在一種有機性的穩定,社會學 家 Eric Klinenberg(2013)更認為在現代化的社會下,「個體」儼然成為了某個類似 宗教性的客體,而凌駕於「集體、團體」之上。事實上,國家或社會在某種程度 上,其實都促成了一個人的出現,不論指得是憲法中保障個人各種的自主權,或 是福利國家中提供個人的社會安全保障,皆讓一個人生活提供了可行的基礎條 件。

Beck(2002)就曾提到,在我們的社會中,個體將會愈來愈重要,甚至將會成 為社會延續的根本。確實,近幾年在社會的變遷,經濟體的轉變,皆持續且深刻

之綜合商品零售業的更迭,探討對一個人消費的影響,從量販店(Warehouse Store) 的高度發展到式微,如大潤發,超級市場(Supermarket)的出現,譬如全聯、頂好 超市,以及便利超商(Convenience Store)3的發展等,其背後的社會性意涵並將主 軸至於便利超商的販售與一個人的消費。

1975 年以量販概念的大賣場第一次引進臺灣,隨後便陸續有許多國際性的 量販店進駐,包含萬客隆(Makro)、家樂福(Carrefour)、好市多(Costco)等紛紛加 入。這些量販店具有其共同性,他們主打商品種類齊全,可以一次購足(one-stop shopping)家中所需的柴米油鹽,商品更是價格低廉而份量大,此外,量販店主要 銷售對象為一般「家庭」,包含當時主流的大家庭,因此賣場空間設計上較為寬 闊,包含大而明亮的購物空間以及偌大的停車場,由於賣場的設定客群和規劃需

1975 年以量販概念的大賣場第一次引進臺灣,隨後便陸續有許多國際性的 量販店進駐,包含萬客隆(Makro)、家樂福(Carrefour)、好市多(Costco)等紛紛加 入。這些量販店具有其共同性,他們主打商品種類齊全,可以一次購足(one-stop shopping)家中所需的柴米油鹽,商品更是價格低廉而份量大,此外,量販店主要 銷售對象為一般「家庭」,包含當時主流的大家庭,因此賣場空間設計上較為寬 闊,包含大而明亮的購物空間以及偌大的停車場,由於賣場的設定客群和規劃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