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群孩子的故事媽媽─展現演說天賦

第四章 聆聽與敘說我們的故事─獨白中的母與女

第二節 一群孩子的故事媽媽─展現演說天賦

壹、成為快樂故事人

成為一個故事媽媽,是我生命中的重要轉折點之二,它讓我從兩個孩子的媽 媽,躍升為一群孩子的媽媽,其中的不同點在於,身為一群孩子的媽媽這個角色,

我要做的只有一件重要的事─為他們說故事。從未預料到,當一個故事媽媽竟然 啟動我隱藏的天賦得以充分展現,近四十歲,才發現原來自己體內也有和母親一 般的戲劇天份,而我的舞台是校園的教室、童書店裡,我的觀眾群是孩子和他們 的父母。

2005 年 12 月 10 日在台北市立圖書館有一場「敘事智慧-故事媽媽生命故 事研討會」,研討會的緣起是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從 1995 年起在台灣各地方推 動培訓故事媽媽屆滿十年,我也有幸參與那場研討會,除了擔任研討會的司儀之 外,也是書面發表人之一,我以「快樂故事人」為題,敘述自己從 1997 年參與 故事媽媽培訓課程之後,對個人的影響、親子關係的改變,分享做為一個故事媽 媽對我的生命意義。

少女時代,曾想過有天要開一間孤兒院,收容許多的孩子,最初的動機已記 不清了,可想見的是自己對孩子的喜愛。誰知當自己成為一個母親時,捨不下職 業婦女的身份,而變成一個每晚拖著一身疲累回到家,只知催趕孩子的母親。直 到回歸家庭做一個單純的主婦,進入校園參加了故事媽媽培訓。在每週一至二次 在學校晨光時間、每週末晚間在社區、每晚床邊親子時間中逐步建立說故事的能 力。同一個故事,除了對孩子說,也對大人說;在對不同的人、不同場地、不同 時間述說時,故事有了不同的樣貌,正因樣貌的多變豐富,成為吸引我不斷和人 分享故事的最大動力。

在那場研討會中,我聆聽了四位來自台灣北、中、南、東的故事媽媽的生命

- 108 -

故事,以及全台灣各地的故事團體發展分享。研討會的尾聲,現場瀰漫著一片動 人的氣氛。看著參與者帶著微笑、眼眶含淚,彼此相互擁抱,給予溫暖的鼓勵回 饋;心裡想著「我願意一直說故事,直到白髮蒼蒼,還能坐在大樹下為孩子說故 事」。

貳、一個人到一群人:故事協會的故事

我從參加校園故事媽媽開始,為了豐富自己,又到社教館參加故事戲劇課 程,結識來自各個社區學校的故事媽媽。我們在 1998 年 1 月成立「台北市故事 媽媽團」,2000 年 9 月正式立案,成為非營利性組織「台北市故事協會」。至今,

我仍是故事協會的講師。我們享受說故事樂趣,深深了解故事對孩子的重要性,

說故事時注重的是過程,保留空間讓孩子隨時進入,孩子不僅可以聽,也可以提 出問題、想法,並有互動的機會。不在說故事當中說教,不給故事下結論,而希 望給聽故事的人無限想像、思考的空間。

屬於非營利組織的故事協會,這些年來一直堅持單純的互動式說故事,不

靠道具,有時連繪本也放在一旁;希望透過說故事人的描述,讓孩子們在聽的時 候,打開耳朵、打開心窗,運用想像力,以及自發性的提出疑問,讓大家都有機 會進一步思考、討論。也常有人問,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錄音帶說的是字正腔圓、

天馬行空,而說故事人的口齒或許還不那麼清晰,有時還會忘記故事發展,孩子 識字後,可以自己閱讀,我們又為何堅持要面對孩子「說故事」?

每遇到這樣的疑問時,當場說一個故事,總是最好的回應。帶著疑惑的聽故 事人,在聽故事時,從雙手環抱胸前,不太熱烈的眼神,隨著故事情節,眼神專 注起來,甚至帶著笑意,跟著故事情節時而露出喜悅的笑容、時而驚嘆…。當故 事結束,聽故事人的眼神還透露出「再說一個」的訊息。的確,故事透過人與人、

面對面更為生動、人性而且溫暖,在面對孩子說故事時,我看到一雙雙眼睛開始 發亮,孩子的回應則讓我由心底笑出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是會讓彼此都

- 109 -

有感覺的。

參、故事的力量

故事的力量總是讓人迴盪,故事是有魔法的,它可以令人笑、流淚、哀傷、

驚嘆、緊張、感動、期待…。讀一個故事時,是讀者與作者間的交流;說一個故 事時,包括作者、聽者和說者,開始進行美妙的協奏練習,從陌生、摸索到調適 而熟練。故事因著人的傳遞、交會而鮮活起來,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義。

當小兒子讀小二時,開始穿需要綁鞋帶的球鞋,起初練習綁蝴蝶結時並不順 利,每天早上出門時,母子總為鞋帶而不悅。有天我在孩子班上說故事時,說到 故事中的青蛙很不會打領結,牠的好朋友獾很有耐心的一遍遍教並要牠慢慢來,

青蛙也很認真的學習,最後不僅打出漂亮的領結,而且還摸索出許多不同的打結 方式。從聽完故事的第二天開始,孩子早上安靜認真的綁鞋帶,再也沒有為這件 事鬧情緒。在講故事的當下,我是真的想到了自己孩子的困難,但所沒有想到的 是,孩子可以從中領悟,而決定學習青蛙的態度。

他國三大考那年,某晚臨睡前,突然要我陪他進房間,然後說「講故事」, 我笑了,問他想聽什麼?「隨便」,他說,於是我說了「尼可萊的三個問題」。故 事說完,孩子道聲晚安,不一會兒便睡著了,我聽著他均勻的呼吸聲,憶起上一 回和他說故事,已將近二年了。從他小二開始,我學習成為一個故事媽媽,直到 他小六畢業,每週有一個晨光時間,我到他的班上說故事;同時期連續二年週末 在社區為親子說故事。最重要的是,幾乎每晚睡前都有十分鐘故事時間,我珍惜 這樣的機會,孩子也享受專屬故事時間,於是這一說,就說到他升上國二,功課 漸重、同儕漸多,不覺中就不再有母子倆的故事時間,直到那晚,尼可萊陪伴我 們重溫睡前故事時刻。

喜歡和朋友分享這些因為故事的親子互動過程,朋友聽到時,多數是露出羡 慕的眼神和微笑,當然也有朋友非常直接的問「你的孩子有問題嗎?」;對前者,

- 110 -

我會和他們分享更多說故事的樂趣,而對於後者,我常常回答「是我有問題」, 沒錯,我的問題在於自己太愛看故事書、太愛說故事,太享受與孩子浸泡於故事 世界的時光。

其實是從自己孩子身上,我被故事所能引發的力量而感動,相信故事是有無 限可能的,從而決定讓自己繼續為更多孩子說故事,但在這過程中,我也時刻提 醒自己相信故事本身的力量,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去感受、體會而學習到的。更希 望分享的是,說故事在親子之間的發酵,身為父母想要教導孩子的,透過故事傳 遞的更深,故事少了說教,多了親子相依偎,情感連結更豐富,我深信當孩子長 大後,童年的床邊故事時光,那些故事與相依偎時的豐厚情感,將是他在人生旅 途中美好的回憶和支持力量。

-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