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家族系統排列

這些年,在志願服務工作中,因為參與認輔工作,有機會接獨許多心理治療 的學習課程,其中「家族系統排列 (family constellations)」對我影響最大。這一 路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敘說母親的故事,更發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完全在重 複母親的生命歷程,更清楚家族系統的影響之鉅,也更明白向命運謙卑的意義。

壹、家族系統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

由德國心理治療師 Bert Hellinger 透過自身專業所學及個人經驗所悟,而產 生的一種家族性的治療模式。透過角色代表的排列與團體互動,探索問題的根 源,回歸愛的序位,協助人們面對生命中許多困擾(孫孟琳,2011)。 Hellinger 認為家庭成員如同宇宙星座般,每人應當都有一個適當的位置,家庭的運轉也有 其既定的規律存在。家族系統排列的作用在於協助辨認家族背後的動力狀況及問 題產生之原因,再透過治療師介入調整,將原先已擾亂的家族系統,重新回到應 有的序位,使個人及家族皆能因被承認而重回平靜,進而解決其個人或家庭問題。

「家族系統排列」引進台灣僅十多年,國內對於家族系統排列仍處於陌生狀 態。故以下將針對家族系統排列之發展和內涵作一說明。

一、家族系統排列的發展

1925 年 Hellinger 出生於德國的天主教家庭,父母親皆為虔誠的天主教 徒。因此他從小便耳濡目染、奉行教義,更在兒童時期便產生了成為天主教神父 的願望。也因為宗教的影響,Hellinger 的家族形成了一種特有的信念形式,這 也使整個家族倖免於變相的國家社會主義。在 Hellinger 17歲時,因第二次世界 大戰被徵召加入德國正規軍,戰爭期間,他在比利時被拘捕成為戰俘,監禁在盟 軍戰俘集中營裡。他除了目睹戰爭所帶來的一切,也見證納粹的殘忍和暴行。這 段經歷,對他畢生影響深遠(Cohen,2006)。

- 21 -

Hellinger 20歲時逃離戰俘集中營重返祖國,立刻進入天主教教團,之後被 指派至南非擔任祖魯族(Zulu)的傳教士,除了扮演教區神父的角色外,同時也 從事教學工作。在南非期間,他深受二個重要事件的影響。第一,他參加安格立 坎(Angelican)牧師所帶領的「多種族團體動力訓練(an interracial, ecumenical training in group dynamics)」的團體,這是由美國引進,重視對話、現象學以及 人們個體經驗的團體。這是他第一次經歷到照料靈魂的嶄新層面,也塑造他開始 定位以人們為基礎的工作方向。第二,流利的祖魯語,除了能使他擔負起教學與 神父的職務外,也讓他得以深入探究原住民的文化。從一個文化投身至另一個文 化之中,增加了他對文化價值的敏銳度。在南非的歲月中,他參與祖魯族的儀式,

瞭解到原住民以「關係系統」為本的生活哲學以及「祖靈崇拜」的世界觀。他認 為祖魯族的風俗儀式,有一個結構和功能非常相似於天主教彌撒的一些組成,它 們都共同點出了人們共有的經驗,也同樣的神聖。

經過二十五年之後,因他深知作為一位傳教士對於他的內在成長已不再是最 適當的表現方式,他毅然決然放棄他熟知已久的生活方式,於1960年返回德國接 受「維也納深度心理學協會(the Wiener Arbeitskreis fur Tiefenpsychologie)」完整 的精神分析訓練(Cohen, 2006),也同時完成終生大事。之後因《洋諾夫的原 始尖叫(Janov’s Primal Scream)》一書,他接受了九個月的「原始(尖叫)療法

(primal therapy)」的訓練。他對「完形治療(Gestalt Therapy)」也有興趣,

除了學習完形治療外,他也學習「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Hellinger 和他的妻子將所學的團體動力、精神分析與完形治療、原始(尖叫) 療法及交流分析整合起來。他對於「人生劇本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scripts)」

使他發現到,一些人生劇本的作用會跨越世代,並在家庭關係系統內運用。在這 段時期,他對於「認同」動力的了解逐漸清楚。之後受到「Satir 家庭雕塑」的 啟發;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則是「米爾頓(Milton Erickson)的催眠療法」,他持 續接受米爾頓學生如Jeffrey, Lankton, Steen與Stoy 等人的訓練,也接受「神

- 22 -

經語言學(NLP)」的訓練。直至1985年,Hellinger 才完成15年的循環教育和 訓 練 , 當 時 他 已 60 歲 。 之 後 他 於 德 國 南 方 開 設 一 間 採 用 「 折 衷 存 在 治 療

(eclecticexistential therapy)」的私人診所。

Hellinger 所發展出的家族系統排列整合各種治療方法,如南非祖魯人對祖 靈的敬重,並以現象學 (Brentano, Husserl, Heidegger)的角度來關注排列時 的現象、「家庭治療」(Moreno, Satir, Boszormenyi-Nagy)、Moreno的(1945) 心理劇、Satir的(1987)家庭雕塑、米爾頓的催眠和 Boszormenyi-Nagy與Spark

(1973)等人所提出的對原生父母親「看不見的忠實(unseen truth)」,但其排列 方式卻又有別於傳統的心理治療(Cohen,2006),不同之處在於,代表人物在 排列過程依所扮演角色之直覺、感受,來作為個人移動位置之依據,並非透過語 言,因此在排列過程中幾乎不太需要代表講話。排列之主要目的非進行一般心理 治療對於認知、情感或情緒,所做的語言探索或過程敘述,而是確認並釋放由之 前世代所傳承之家庭系統制度中的負面投射經驗(如被領養或過分承擔責任等)。 最初,德國人認為此治療法立基於「建構主義」,並假設「人創造自己的實 相」,所以將此治療法稱之為「系統化的建構主義」。Rorty (1979)認為,所有 的知覺皆受到個人的生活背景和態度的影響,認知的主體在心靈建構並整合知覺 形成,因此所有知識皆是建構的。Bateson的隱喻-「地圖不等同於領土」,這 更說明了人除了獨立創造「心靈地圖」外,更依據「心靈地圖」建構出「真實世 界」,這意指「真實世界」是由現實狀況和被當事人建構出的現實交互作用所產 生的。如果當事人的世界是被建構而成的,當詮釋的角度轉變,當事人的世界也 相對的跟著調整。所以在排列過程中,治療師所做的是協助當事人以不同觀看事 件的角度切入,透過調整其想像中的世界即是心靈地圖,更貼近(背景脈絡)真 實的情境和狀況(引自朱貞惠,2011)。

Hellinger 的擁戴者在90年代初期將此治療法更名為「海寧格家庭星座排列」

- 23 -

(Cohen,2006),以便與其他家族治療有所區別,並強調此法由 Hellinger獨創。

此治療法隨著排列次數與問題類型的增加不斷的進展與修正。在之後的排列之中 因整合了現象學的哲學概念,故 Hellinger 親自命名,稱之「系統的現象學

(systemic-phenomenological)」,不過此名稱在學術界引發爭論,因有些學者 認為單一次的治療就能被稱做為「系統」似乎不太恰當,但在實務界運用此法獲 得幫助的人數仍持續增加中。從上述的內容中我們不難發現,Hellinger 所觀察 到的是人受到一個更大的系統影響,這個系統即是「家族」,而家族的影響層面 更深入了我們的潛意識之中。因此其解決之道也不如傳統的心理治療改變當事人 的認知或宣洩情緒,而是撥正扭曲而糾結的家庭動力,使家族的秩序恢復平衡。

二、家族系統排列的內涵

(一)背景架構與理論基礎

翁淳儀(2008)研究中初探 Hellinger 家族系統理論之背景架構及理論基 礎,分為「文化薰陶」及「理論思維」。「文化薰陶」部份,Hellinger 主要受 到二個文化的影響,第一個文化即是海寧格出生於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因此從小 便接受到天主教文化薰陶,過著虔誠的教義生活,並立志長大後成為神父。在這 過程中,海寧格養成靜默、冥想、沈思與謙卑的生活態度,也逐漸淨化自己的心 靈。第二個文化即是他於南非祖魯族16年的傳教生活,在南非的生活中他學會讓 事物本身自由的展現,並在跳脫了原有西方的文化框架後,拓展其個人視野;從 而洞見在西方理性思維框架中的社會少見的「祖靈」觀念,習得另一文化祖魯人 對家庭和長輩的尊重。在南非的生活使海寧格以現象學的觀點觀注事物。後來,

接觸到現象學,更將其注意力由向外攫取的意向的科學思維,轉向面對內在,找 到巨大寂靜以及更大的整體(totality)。Hellinger 是這樣定義現象學的:現象 學是一種靈性的方法,不是以一般宗教的方式,而是哲學的方式。它要求一種淨 化和澄清,最重要的是一種心靈的淨化。你能成功地將自己維持在專注中,就會

- 24 -

有更多的事情發生。藉由退守,我讓出空間讓事情發生。這是非常謙遜的歷程,

和科學化的歷程完全相反(周鼎文譯,2005)。

西方國家中的靜心練習即是東方國家中所稱之「禪坐」,強調心靈力量的覺 察和掌握。Hellinger 所謂「偉大靈魂」的典型內涵,即是排列時治療師必須具 備「退守、謙下、放空、無為及自虛其心」的基本胸懷。此點與中國老子的「無 為」、「不爭」、「守柔」之道,不論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或是「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 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之內涵均同

(翁淳儀,2008)。德國治療師 Wilfriend Nelles(2008)也說過,要能認識

(understand)必先謙下且退守,處低下之勢(under-stand),這些觀點均與老 子哲學「無為而無不為」之立場相應。

「理論思維」部份,海寧格在南非接觸安格立坎(Angelican)牧師所帶領 的「多種族團體動力訓練(an interracial, ecumenical training in group dynamics)」

的團體,主要是一種學習如何消解雙方的對立關係,並達到相互尊重的治療方 法。回到德國接受了「維也納深度心理學協會」的訓練而對精神分析理論有完整 的學習;之後又學習「原始(尖叫)療法(primal therapy)」,使 Hellinger 將情緒分 為主要感覺(primaryfeeling)、次要感覺(secondary feeling)、超越的感覺(the feeling taking over fromsomebody else)及承受別人的感覺(the feeling taking over from somebody else)四種。

其中,「承受別人的感覺」是當事人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當事人的感覺往 往是從重要他人那接收而來,非當事人本身的感受。此外,他發現原始療法的治

其中,「承受別人的感覺」是當事人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當事人的感覺往 往是從重要他人那接收而來,非當事人本身的感受。此外,他發現原始療法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