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協同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差異

從上述協同教學的特質,可知實施協同教學改變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習慣與 角色,也改變了學生學習的型態與學習時空。傳統教學的基本模式教師與學生關係是 面對面的交換,個別而單線的聯繫(程健教,1972)。多數中小學教室,如美國學者 D. Lortie(1975)所述像條板箱(egg-crate)一間接著一間,封閉孤立的空間環境,

教師儼然班級王國的國王,也如同生活在象牙塔之中(引自高博銓,2003);教師忙 於各自的教學活動,很少在課前課後相互討論,教學計畫只憑個人主觀看法,阻礙了 教學的進步。而協同教學教師必須跳脫傳統「教室王國」的思維與行為模式,從「個 人思惟」轉向「集體智慧」,從「單兵作戰」轉為「團隊合作」,組成教學群,與其他 教師頻繁互動合作,共同設計教學,共同完成教學活動,藉由觀摩與彼此的對話,改 進教學,提昇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

對於協同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異,國內學者與研究者相繼以教學組織、教師互 動、教師分工、教學計畫、教材選擇、教學方式、教學評量、學習團體、時間安排、

學習空間、教學品質、志工參與等方面來比較(李園會,1999;林志忠,2001;高紅 瑛,民 2000;鄭博真,2002b)。研究者就以上各點,統整為教學者主體與學習者主 體兩大方面來分析比較如下:

1.教學者主體方面:協同教學的教學者已不是單一學科教師,是跳脫傳統、突 破傳統班級王國,以教學團的組織型態來完成教學活動。以下以教學組織、教師互動、

教學過程、教學型態等方面來分析比較與傳統教學之不同。

(1)教學組織:傳統的班級教學,大都採「級任制」由一位教師在固定的教 室,固定的班級人數,以及固定的上、下課時間來教學。協同教學則由若干位教師共 組教學群,共同進行教學活動,運用團隊的方式共同達成教學目標。學生的組合有百 人以上的大班,有六、七人左右的小組,亦有個別指導的獨立學習,教學組織的成員 可以是同學年的、跨學年的、單一學科的、多領域的教師所組成,更可納入社區或家 長的人力資源,有專長團隊、合作團隊、學科團隊、目標團隊、智慧團隊等模式(張 世忠,2001)。

(2)教師互動:傳統教學上教師固守自己班級,彼此是孤立缺少互動的,無 法發揮教師的專業性與相互學習的機會,缺少與人對話,難以藉助同儕輔導來提升教 師的專業知能。協同教學教師間彼此積極溝通與互動,發揮協同與分擔功能,進行學 科、教材、角色、業務的分工,是專業合作的教學。協同教學教學群中教師透過相互對話,

共同設計課程,彼此互相學習,吸收別人的專長,可藉著同儕輔導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

(3)教學過程:在教學計畫上,傳統教學教師配合學校進度及教學指引來訂 定教學計畫,課程教材選擇上通常僅選用審定或編定(坊間)教材,較少自編教材;

教學活動上,由教師一人決定教學方式,教學評量,由學科教師一人來實施,通常使 用紙筆測驗及總結性的評量。協同教學教學計畫是由各教學小組團隊成員共同商議而 擬定,課程教材,由教學小組自行選擇或編製,強調課程的統整性,可跨領域、主題 式統整課程來實施教學;教學活動上,由教學團隊分工進行,共同設計教具,充分運 用教學媒體及校園設施;教學評量是由教學團隊共同協商擬定,並共同分工實施,通 常採用多元及形成性的評量。

(4)教學型態:傳統教學以包班制及部份科任為主,教學活動與方式由教師 自行決定,教學難以多樣化、高品質化。協同教學的教學活動是多樣活潑的,由教學 團隊成員共同分工進行團體教學、小組討論及個別學習等多樣教學活動,教學時間與 場地依教學情境而彈性調整充分運用。

2.學習者主體方面: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設計與實施由教室王國的 教師一人來決定,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型態。以中等學生為基準來設計,無法兼顧學 習較快與學習較慢的兩端學生,也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與適性發展。協同教學中組成 教學群的教師藉著專業互動與對話,設計出多樣、活潑的課程,充分滿足學生的個別 需求。以下就學習團體、學習方式、學習時間與空間、學習效果、個性與群性發展來 比較協同教學與傳統教學之不同。

(1)學習團體:傳統教學中學習團體是固定的,侷限於一個班級內的分組學 生。協同教學學習團體依教學目標、方法之不同而彈性組成,學習類型及人數,可隨 教學方法、學生興趣與能力而改變,可以實施大班教學、小組討論及個別指導;也可 以依學習精熟度來混班分組學習。

(2)學習方式:傳統的教學學生大多接受級任和科任教師指導,只能學到一 位或固定某些教師的專長,是固定的教學方式,難以提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協 同教學由教學團隊來共同實施教學,學生可以接觸到較多教師指導,學到多位教師的 專長,學習的型態是多元的、學習活動是活潑的、學習方法是多樣的,依教學目的與 內容而靈活運用。

(3)學習時間與空間:傳統教學固定為每一節 40 分鐘,一個班級一間教室來 學習。協同教學在時間上可依教學與學習需求彈性安排上課時間,學習空間可依學習 人數與教學方式之不同,彈性使用。

(4)學習效果:傳統教學中教材教法的選擇,以大多數中等程度學生為主,

難以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與適性發展,單一教師的好惡,有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 果。協同教學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強調適性教育,讓每位學習都能自我潛能開發,由 於能同時接受多位教師的指導與影響,可以補救學生對某一級任老師或科任教師的單 一好惡,對學生人格發展與學習成效有很大的助益。

(5)個性與群性發展:傳統教學限於班級學習活動的型式,每一位老師單獨

面對三十多名的學生,難以兼顧個別化教學與學習,學生也缺少班與班際間的互動。

整理協同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差異如表 2-1,可知傳統教學與協同教學在教學者主 體及學習者主體上有很大差異,呈現在教學組織、教師互動、教學過程、教學型態、

教師專業成長上及學生學習團體、學習方式、學習時間與空間、學習效果及個性與群 性的發展上。協同教學的實施絕不是顛覆傳統,運用上也不是要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 法,而是希望進行一種新的教育思維,將教學成效,提昇到最高境界(林志忠,2001)。 過去教師是教室裡的國王,上課是由一位教師對一個班級全體學生,統一指導的教學 方式,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型態。無法兼顧學習較快與學習較慢的兩端學生,也忽視 學生的個別差異與適性發展,造成絕大多數學生之間的學習落差。而協同教學是以教 師協同方式帶領學生大班學習、分組討論和個別學習,讓每位同學真正從學習活動中 受益,以破除傳統教育的缺憾,達到「有教無類」、「全民教育」的目的。更可發揮教 師專業精神、專業自主權,對學生實施更人性、更彈性適性的教學,發揮眾志成城,

多位師傅的加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