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上一小節等號的意義中,我們可以理解等號的基本意涵指的是「保 持式子左右相等」,但是在算術當中,等號的使用卻常常是要求學生求出 一個最終答案。所以等號在算術中除了具有「保持相等」的意義外,有時 也蘊含著「運算」的意義。蔣治邦、謝堅、陳竹村、林昭珍與吳淑娟(2002)

都曾在其相關研究中指出等號的意義有二:一為「得到答案」:如「2+6

=8」式子中,表示「2個和6個和起來,得到的答案是8個」;另一個意義 為兩邊一樣大的「等價關係」:如「5+3=2+6」式子中,表示「5+3」

和「2+6」這兩項經過數量大小的比較活動,可以發現這兩者一樣大的結 果。因此,等號可因其在典型等式與非典型等式中而給予不同的分類。

依據陳嘉皇(2008)及Knuth、Stephens、McNeil 與 Alibali(2006)

對等號概念的分類法則,將學生對於等號概念的認知區分為「運算型定義」

及「關係型定義」。「運算型定義」是指學生只將等號視為運算後與得到 結果之間的連結符號,具有宣告結果的意義存在,是故等號後方必須跟隨 出現的一個答案或結果。而所謂的「關係型定義」則是指學生能夠將等號 視為一種左右兩側等價的關係符號,因此不尋求必須要有結果,只要是兩 邊符合關係對等的式子。而許多研究(楊喻惟,2009;黃富麟,2010;潘 亨足,2010;劉佩綺,2010;昌秀英,2011)在探討等號概念時,皆根據 陳嘉皇(2008)及Knuth、Stephens、McNeil 與 Alibali(2006)等人的分 類法,將學生對等號的認知區分成「運算型」以及「關係型」。因此,當 本研究探討學生的等號概念時,將參考陳嘉皇(2008)及Knuth、Stephens、

McNeil 與 Alibali(2006)等人的分類法,將學生對等號的認知主區分為

「運算型」及「關係型」兩種意義來解釋。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等號概念的相關研究 等號概念的相關研究 等號概念的相關研究 等號概念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在此將探討國內外等號概念的相關研究,並分析不同等號概 念類型對等號概念形成的影響,並在此小節當中,將等號類型依照陳嘉皇

(2008)及 Knuth、Stephens、McNeil 與 Alibali(2006)等人的分類法,

把學生對等號的認知區分為「運算型」及「關係型」兩種意義來解釋。

一、「運算型」:將等號視為運算符號

根據國外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不管在哪一種年級當中,都有不少學 生對於等號意義理解尚未完全發展完備(Baroody&Ginsburg,1983;Behr,

Erlwanger&Nichols,1980;Kieran,1981;Rand,2003)。而此種未完備 的緣由不外乎學生總將等號認定為一種必須「do something」的運算符號,

意即等號的出現就代表著必須要「做某件事情」,而正因為這樣的狹隘認 知,學生往往無法將等號進一步認定為等價或是等量的概念(Behr et al.,

1980)。McNeil 和 Alibali(2006)曾在他們的研究中指出,學生在詮釋 以及建構一些概念的時候,多半都是根據自己本身的學習經驗來做演繹與 歸納,當學生在小學初次接觸到等號的時候,因為他們的學習經驗相當有 限且狹隘,加上課程編排的脈絡偏向於運算型意義的鋪陳,因此在此階段 的學生多半傾向於將等號解釋為一種運算型的符號,鮮少能有學生會將其 轉化成一種等價的概念,而正因為這樣的課程編排,導致學生無法對等號 產生完備的觀念。

無獨有偶,學者 Seo 和 Ginsburg(2003)也認為在小學數學課程當中,

等號常常搭配著算術運算的出現,使得小學生容易將等號定義成為求得

「答案」以及「總量」的一種結果連結符號,而忽略了等式左右亦存在著 一種等價或等量的關係。也因為初次接觸等號時總是在加減法問題中呈 現,進而促使學生更加將等號建構歸納成一種運算結果,因為解決這樣單 純加減法的運算問題時,是不需具備等式兩邊等價的概念,僅需針對數字 做運算便可得到正確的結果,長期浸濡在這樣的情境中,自然容易使學生

將等號的意義建構成一種單純的運算結果(McNeil & Alibali,2006)。

曾有國外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對初次接觸代數的學生而言,他們心中 所預期的方程式是一種左邊為單純運算過程,右邊為唯一結果且中間由等 號做為連結的一種特定形式,意即本文中所指的典型等式,例如:6+5

=11(Baroody & Ginsburg,1983)。在早前不少關於等號的研究中,

當中學生被要求對「等號」下一個定義時,大多數的中學生對「等號」理 解的表現和小學生一樣,均對等號做出運算型的定義,只有極少數的中學 生能夠兼及關係型的意義。而這樣的不成熟的等號概念思維不只存在於中 學生,更是有可能延續到大學生的階段(Kieran,1981)。Herscovics 和 Linchevski(1994)更在其研究中明確指出:儘管在一般運算式中,學生 只將等號視為運算型符號並不會對解題過程及結果造成立即的影響,但在 後續的學習過程當中,一旦需要將等號視為關係型的等價概念時,學生就 會有所迷惑及認知的障礙存在。而為了驗證這樣的假設,Essien 和 Setati 在 2006 年時曾將研究對象由小學轉移至中學,果不其然發現八年級甚或 是九年級的學生多將等號視為一種求解的運算工具符號,較難將等號視為 一種比較數量的關係型符號。

二、「關係型」:將等號視為等價關係符號

綜觀內外,其實並非所有的研究結果都對於等號概念存在著負面不樂 觀的想法。Knuth、Alibali、McNeil、Weinberg 和 Stephens(2006)就曾 在其研究中表示,學生對於等號意義的理解會隨著中學年級的增加而有所 拓展,最後終將發展出關係型的等號概念。McNeil 和 Alibali(2006)在 探討學生等號意義理解對經驗數學和等號情境產生作用時,預期數學經驗 的層次與等號情境會交互影響,因此七年級的學生在單獨或加減法的運算 當中,會自然的將等號視為一種運算型符號;而在需要比較數量的等價題 型當中,學生也會自然的將等號視為一種關係型的等價符號;而對大學生 而言,不管今天面對的是一種什麼樣的題型,因為其本身的等號意義理解

已臻完備,因此都能夠以一種等價的思維來解題。在 McNeil 和 Alibali

(2006)的研究中更指出,中學生(研究中指的是七年級學生)的表現可 以被用來預測數學經驗的層次與等號情境的互動性。這也呼應了 Izsak

(2003)所提出的研究結果,這些學者認為學生在中學階段具有良好的知 識背景與組織結構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恰好能夠用來學習並建構較高層次 的數學問題,而適時佐以中學階段所發展的邏輯概念,更可用來協助等價 關係的建立。藉由這樣的關係,我們更能幫助學生察覺複雜的相似關係,

所以從發展學的角度來觀看,中學生比小學生更容易形成等號關係型意義 的理解(McNeil,Grandau,Knuth,Alibili,Stephens,Hattikudur & Krill,

2006)。Herscovics(1980)和 Kieran(1981)也曾以年齡的觀點來做研 究,他們認為 12 到 14 歲的學生即便最初對等號抱持著運算的概念,但經 過解說以及訓練過後,學生便會開始對等號建立所謂的等價關係,Kieran 的研究更進一步明確的指出,13 歲是接受等號成為等價概念的最佳過渡 時期。

早期在一些國外學者的研究中都曾指出:學生對於非典型等式的方程 式容易感到困擾以及混淆,而追根究柢發現,其源自於學生接觸非典型的 機會較少(Weaver,1973)。更有研究報告顯示,七年級的學生多半難以 將等號視為一種等量等價的關係型符號,但是在等號兩邊都具有運算方程 式的等價脈絡之下,便可以將等號視為一種數量比較的等價型意義符號

(McNeil & Alibili,2005)。在後續的研究中,等號通常被視為運算後 接答案的一種連結符號,這樣的標準情境即為本研究中的典型等式(例 如:6+3=9),很少被視為兩邊非標準操作情境(例如:3+6=4+5)

或其他具有自反性的非典型等式(例如:9=9),而這些非標準情境中的 非典型等式包含了「等號兩邊運算」、「等號右邊運算」、「等號兩邊均 不運算」和「不全等」四種,而這些非典型等式往往會比典型等式更容易 引發學生理解等號的等價概念(McNeil,2006)。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等號概念與代數學習的關連 等號概念與代數學習的關連 等號概念與代數學習的關連 等號概念與代數學習的關連

「代數」在中學數學課程裡常被視為一種「廣義算術 generalized

arithmetic」(Booth,1988),從引入文字符號開始,到對文字符號施行運

算,最後有系統地解決算術四則運算問題,都算是代數的一種範疇。而代 數與算術之間有許多共同使用的符號,例如:+、-、=;但實際上,這 些符號在代數與算術兩者之間的意義卻不盡全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