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七年級學生對等號概念認知與等號意義理解的情形

根據研究者所自編的等號概念測驗內容,第一大題為數學符號「=」

的意義理解與認知,此大題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學生對於等號意義的理解與 認知情形,題目內容如圖 4-1-1 所示。

圖 4-1-1 等號意義理解與認知第一大題測驗內容

在本大題中,若學生作答時所勾選的選項僅有ㄅ、ㄇ、ㄈ、ㄉ,且同 時不含有ㄆ和ㄊ兩者,則研究者在研究中將這類學生對於等號認知歸類於

「運算型」;若學生作答時勾選的選項同時含有ㄆ和ㄊ,那麼研究者在研 究中將其對於等號認知歸類於「關係型」;除此之外,若學生作答時所勾 選的選項僅含有ㄆ或ㄊ其中一項,那麼代表此類型學生對於等號的認知介 於「運算型」和「關係型」之間,像這類對於等號意義有部分相等概念但 是並未完全接受等價關係的學生,在本研究中泛稱為「過渡型」。而本研 究在此大題中所採用的分類方法,則是參考以往國內研究者對國小學生進 行等號相關研究時所編製的分類法則(陳嘉皇,2009;昌秀英,2011;許 欣鳳,2012)。研究者將受測樣本學生在第一大題的作答情況統計如表 4-1-2。

表 4-1-2 學生在等號意義與認知的表現情況

學生所勾選的選項 人數 百分比 對等號的認知 不含有ㄆ、ㄊ 257 41% 「運算」意義 含有ㄆ或ㄊ之一 61 10% 介於「運算」意義和

「關係」意義之間 同時含有ㄆ和ㄊ 305 49% 「關係」意義 總計 623 100%

從表 4-1-2 的統計結果顯示:參與等號意義理解與等號概念測驗的七 年級學生當中,以關係型的學生共 305 人為最多數,佔測驗人數的 49%;

其次為運算型的學生共 257 人,佔測驗人數的 41%,最後是介於運算型 與關係型中的過渡型學生共 61 人為最少數,佔總測驗人數的 10%。由此 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知道:對國中七年級學生來說,只有將近五成的學生可 以理解等號除了運算的意義存在外,更重要的是一種等價的概念,這與國 內潘亨足在 2010 年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所做的等號概念調查研究結果不謀 而合。曾有國外研究者針對六、七、八年級學生調查其等號概念,發現等 號概念停留在運算型的學生,六年級約有 53%、七年級約有 36%、同時 八年級學生約有 52%(Knuth,2006),這樣的研究結果也與研究者所調 查七年級運算型學生比例(41%)相去不遠。此外,國內也有不少研究者 針對各階層學生的等號概念加以研究,發現對各階層的學生而言,能夠真

正理解等號具有等價概念的學生,僅僅只佔少數(陳嘉皇,2008;楊絮媛,

2010;潘亨足,2010;昌秀英,2011;許欣鳳,2012),如表 4-1-3 所示:

表 4-1-3 國內各研究者等號概念研究百分比例表

研究對象 樣本人數 運算型學生百分比 研究學者 二年級學生 223 人 62% 許欣鳳,2012 二年級學生 783 人 54% 昌秀英,2011 三年級學生 165 人 50% 楊絮媛,2010 六年級學生 342 人 69% 陳嘉皇,2008 七年級學生 203 人 50% 潘亨足,2010 而這些研究結果與研究者所調查的結果如出一轍,更服膺了國外許多學者 的論點:不管在哪一種年級與階層的學生當中,都有許多人尚未對等號有 完備的認識與發展(Baroody&Ginsburg,1983;Behr,Erlwanger&Nichols,

1980;Kieran,1981)。

綜觀國內外,其實有不少研究者對於等號的發展提出更進一步的見 解:Knuth、Alibali、McNeil、Weinberg 和 Stephens(2005)曾在其研究 中表示,學生對於等號意義的理解會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有所拓展。這樣的 論點,由表 4-1-3 中似乎可循見其脈絡,在加上本研究的調查結果:七年 級運算型學生佔 41%,似乎也更進一步的支持著等號概念會隨年級增長 而有所拓展的論點。但若細細推敲其研究內容,不難發現運算型學生隨年 級增加而看似降低的比例,實際上藏有耐人尋味的端倪。在本研究中的等 號概念分類法則與檢驗試題,均是參照上述學者在作等號相關測驗時的編 製方式,唯一不同的地方有兩點:昌秀英(2011)在等號的分類法則中,

只要學生沒有選填「左右兩邊相等」、或是「兩邊的數量一樣大」的選項 時,一律將這樣的學生歸類於運算型,也就是說在昌秀英(2011)的等號 概念研究中所採用的是二分法原則,只將學生的等號概念類型分為運算型 與關係型;因此若研究者採用此二分法歸類時,那麼本研究中七年級學生 的等號概念屬於運算型的比例將提高至 51%,與昌秀英(2011)所調查

二年級運算型學童佔 54%,楊絮媛(2010)所調查三年級運算型學童佔 50%結果相比,並未如國外學者 Knuth、Alibali、McNeil、Weinberg 和 Stephens(2005)所言,等號概念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而拓展,也未如國內 楊喻惟(2009)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對等號概念的認知有顯著差異,

並會隨著年級的增加而使得關係型的學生比例增高。因此,研究者認為這 樣的論點是有待商榷與再次探討的。

其次,陳嘉皇在 2008 年的研究中,使用單一選擇的模式研究 342 位 臺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對等號意義的解釋,其內容如圖 4-1-4 所示:

在「5+4=9」的數學運算式中,選出你認為對於「=」的正確解釋:

(1) 「=」表示兩邊的數量是相等的或一樣的意思

(2) 「=」表示 5+4 的答案加起來總共是 9 的意思

(3) 「=」表示任何式子是等於或一樣意思

(4) 「=」表示進入到下一步驟的意思

(5) 不知道

圖 4-1-4 陳嘉皇等號意義解釋的題目內容

其中選項(1)為關係型解釋,選項(2)為運算型解釋,選項(3)

或(4)為脫離情境相等的解釋,選項(5)則為不知道或無反應。在陳嘉 皇的研究結果中有 69%學童為運算型,14%的學童為關係型,與本研究 結果中運算型學生佔 51%,關係型學生佔 49%略有不同,探究其可能的 差異原因為:陳嘉皇(2008)的研究是採用單一選擇題模式,學童僅能依 其對等號的認知選擇唯一選項,不能同時選填兩個以上的選項,但實際上 等號的運算或關係意義並非是單一的、相悖的,應當是可以兩者並存的意 義(蔣治邦、謝堅、陳竹村、林昭珍、吳淑娟,2002)。因此,研究者認 為在本研究中所採用的多選方式會較貼近學生真實的等號概念,也能夠解 釋為何在陳嘉皇的研究中,運算型的學生比例會遠高於國內其他研究者的 比例甚多。

根據97課綱的內容,國小二年級學生必須要能夠建立等號兩邊數量相 等的概念,但是由昌秀英(2011)與許欣鳳(2012)的研究中不難發現,

由於國內課本的編排方式偏向於運算型的概念,因此國小二年級學童大約 都有將近五~六成的學生,對於等號意義的理解是無法達成此目標的。在 楊絮媛(2010)、陳嘉皇(2008)、潘亨足(2010)與研究者的研究中更可 以發現,即便學生到了國小中高年級,甚或是到了國中階段,仍舊有將近 五成的學生對於等號的意義無法達到完備成熟的狀態,也再次說明了學生 的等號概念不一定會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有所拓展。

研究者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推測,學生對等號意義的發展是有 具有層次性的,首先是透過課程的編排建立「運算型」意義,若能夠適當 在教學情境中加入非典型等式的佈題與練習,便可以將學生的等號概念提 升為「等價關係」意義(Saenz-Ludlow & Waldgrave, 1998)。但是要能夠 順利提升學生的等號概念到「關係型」,其實會比「運算型」更具有困難 性(Warren, 2004),因此必須透過適當的教材與課程安排才能夠建立學 生正確且完備的等號概念,也才能建立學生多元解題策略與強化等號概念 的轉化(陳嘉皇,2008;姚如芬,2011;許欣鳳,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