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之後 1980 年法尊法師,再次由藏譯本54編譯了漢譯本的《集量論略解》。55

《量論》共分為六品,每品都是先立自宗而後破異執。

第一品為現量品,量是陳那認識論的主張,其主張量只有現量及比量,排除 聖教量及譬喻量,而認識的對象也只有二種,一是自相二是共相。真現量有四種,

一為根現量,二為意識現量,三為自證現量,四為瑜伽現量。第二品是為自比量,

又稱自義比品。第三品為為他比量,或稱他義比量。第四品為觀喻似喻品。第五 是觀遣他品(呂澂譯為觀遮詮品)。第六為觀反斷品(呂澂譯為觀過類品)。56

三、陳那與其唯識思想影響略述

在 唯 識 思 想 上 的 有 相 唯 識 派 (Sākāra-vijñānavāda ) 及 無 相 唯 識 派

(Nirākāra-vijñānavāda),應是在蓮華戒(Kamalaśīla,約 730-800)註釋寂護

(Śāntarakṣita,約 700-760)的 Tattva-saṃgraha 時所分隔的。57對阿賴耶識的存 在及認識,從十二世紀的不二金剛(Advayavajra)在著中引述二派的學說,但 這此只簡明了有相唯識是境空心有的方便唯識,而無相唯識是心境俱空的真實唯 識,58但怎麼產生及二派的關係就不得而知。

唯識今學就是所謂的有相唯識,而唯識古學就是無相唯識,代表人物分別是 前者有陳那、護法、法稱(約 600-660)等,後者有無著、世親及安慧等,而西 藏稱陳那這派為正理隨順派(Nyāyānusāriṇo Vijñānavādinaḥ),無著等派為聖教隨

54 依據德格版的持財護與雅瑪參賈譯本,並參酌北京版的金鎧與信慧譯本。

55 法尊等譯述,《辨法法性論、攝大乘論、三自性論、集量論略解》。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

p.51。

56 法尊等譯述,《辨法法性論、攝大乘論、三自性論、集量論略解》。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

pp.49-51。

57 宇井伯壽,《陳那著作の研究》,p.04。

58 宇井伯壽,《陳那著作の研究》,p.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順派(Āgamānusāriṇo Vijñānavādinaḥ)。59

陳那的唯識思想,從《集量論》中可看出其三分主張,見分、相分以及自證 分。而從《取因假設論》中則可得知其主張境無識有的概念。

陳那的唯識影響一直到印度後期十一世紀左右的唯識論者 Ratnākaraśānti

(寶寂,約 1000-1050)60著有 Vijñaptimātratāsiddhi 《成唯識論》,承襲著陳那 的論證式,以三支作法,立證因的正當性,再以因三相及九句因為基礎,證明相 違因及不定因等,是後期論理學的總整理,而此論主要在講述三界唯識的論證式。

61

寶寂 論師62著 有 Vijñaptimātratāsiddhi63、 Madhyamakālamkāropadeśa64

Prajñāpāramitopadeśa 等著作,海野孝憲認為寶寂並非承襲安慧無著的無相唯識

論者,而是傾向依陳那一系的有相唯識論者。

寶寂是承襲著 Dharmapāla 護法的系統。主張唯識觀有四階,第一階為以一 切法為對象;第二階是以唯心為對象,其是以認識名稱概念為主,沒有透過能取

59 釋有侖,《《中邊分別論.相品》中「虛妄分別」與「空性」之研究---以梵、漢比對為考察

基礎》。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p.07。

60 寶寂 Ratnākaraśānti 約公元 1000-1050 年間的印度論師,而施護 Dānapāla 雖生卒年不詳,但有 紀錄的資料中得知其是來自北天竺 udyāna,時約公元 980 年來到中國開封,1012 年譯出《佛

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所以可以推知寶寂與施護幾乎為同年代,但施護來到中國主要

的譯經大多以密教真言等類為主,其它的譯經包括《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都是因為 當時有人進貢梵本,再轉經譯場翻譯而成的,所以並不代表施護等譯主的般若立場,反觀同時 代的寶寂,他的般若立場就相當值得注意,特別是他傳承自陳那的唯識立場。

61 海野孝憲,《インド後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2,p.83。

62 海野孝憲,《インド後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2,p.21。

63 依海野的研究,Vijñaptimātratāsiddhi《成唯識論》是寶寂的自證論,也就是以三界唯識的論證 式,依宗因喻來說其自證的成立,顯現及分別是其自證的二個重要概念。

64 而 Madhyamakālamkāropadeśa 被譯為《中觀莊嚴教示》,此論則是寶寂的唯識立場,其主張二 諦說、三性說、空性以及清淨世間智,在此論中其對其它佛教諸學派的知識論提出相關批判,

包括毗婆沙師、經量部、有形象論者、無形象論者等。此論中也提及二十八虛妄分別的見解及 瑜伽修行的四個階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所取的說法,無分別智也無法獲得;第三階是以真如為對象;第四階是無對象存 在。從第三階開始進入見道,第四階修道及究竟道的達成。65

此與窺基在《金剛般若論會釋》66中的解讀有些相似,窺基認為分為三個階 次,第一個在加行位,雖觀空有,猶帶彼相,故於三性未真證入,帶相觀心有所 得故,於真勝義尚未能證;第二見道,以泯相故,住無所得,內冥至理,證真勝 義,名入證道;第三得證道時,獲一種智,得妙大身。

所以窺基認為於三性是帶相觀心,雖觀空及有,仍在加行位。與寶寂的第一 階及第二階有異曲同工之意。

除了護法一系繼承陳那的唯識主張外,十一世紀的寶寂也繼續承襲著陳那的 論說及主張,陳那的唯識思想影響可見一斑。

65 海野孝憲,《インド後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2,pp.43-45。

66 CBETA, T40, no. 1816, p. 765c15-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第二節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的綱

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