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篇 研究篇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二篇 研究篇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937 年 義 大 利 學 者 Giuseppe Tucci 於 Žalu 寺 院 , 發 現 名 為

Prajñāpāramitāpiṇḍārthaḥ 的梵文貝葉文獻,作者是陳那(Dignāga)

,經比對 確認是漢譯現存於《新脩大正藏》第二十五冊,經號第 1518《佛母般若波 羅蜜多圓集要義論》(以下略稱為《圓集要義論》)的梵文原本。此漢譯乃宋 朝施護(Dānapāla,生卒年不詳)於公元 1012 年1在中國譯出。

陳那2大約是五到六世紀左右的印度論師

以知識論及邏輯論廣為周知。

此篇是以般若為論的頌偈,而此梵本的發現,對陳那的立場更添增了許多 可茲探討的空間。

目前現存最早對《圓集要義論》的注解是三寶尊的《圓集要義釋論》。

傼存漢譯本及藏譯本,梵本已失迭。

1 譯出年代有不同的說法,Tucci 認為施護於公元 980 年來到中國開封,對此論的譯出年代並無

詳加說明,而宇井伯壽認為無可考據,Conze 則以為譯於 982 年,但此有探討空間。因為筆者 根據宋楊億等篇譯的《大中祥符法寶錄》中載錄有《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其譯成 於大中祥符四年五月。其年代換算約值公元 1012 年。詳細探討可參見筆者於第三章第一節關 於譯者施護的補充說明。

2 本論的漢譯版本中,施護譯為大域龍,但基於學術上通稱方便,筆者於此將統一使用「陳那」

來表示造論者Dignāg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三寶尊,生平不詳,但可以推知其與陳那應為同時期的的印度論師,

因為他著稱於西藏,依據Tāranātha 的紀載,他是世親(Vasubandhu)的弟 子,同時也是陳那的朋友。3

施護,在宋代有紀錄的經錄中,總計譯出 114 部經論,包括 11 部以般 若為名的相關經及論,而相關八千頌般若的部分,除了陳那《圓集要義論》

外,還有三寶尊(Triratnadāsa)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釋論》(《大 正藏》T25,NO.1517,以下略稱為《圓集要義釋論》)、《佛說佛母出生三法 藏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T08,NO.0228),還有《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 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大正藏》T08,NO.0230)。前二者為攝論 及攝論釋,為論師及釋論師濃縮八千頌般若的說明;後二者,《佛說佛母出 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經》與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經》〈第四會〉為同本 異譯,也就是《八千頌般若經》的第六種漢譯本。《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 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則是以一百零八名來說八千頌般若的陀羅尼 經。

而《圓集要義論》的內容,主要在闡明《八千頌般若經》的要旨,從佛 宣說開始,依序由須菩提等相續演說般若智等,說者與聽者和合依止相關教 義,然後解釋為什麼說了這樣的法,說法的作用及能成就的事項,接著說除 遣十分別散亂以及次第分別十六種空,闡明功德及罪相等,陳那概括為三十 二義。《圓集要義論》依據施護的漢譯本共有五十六頌,而現存的梵本則有 五十八頌。

近代研究開端,起始於尼泊爾梵本的發現,學者包括 1947 年 G. Tucci、

1958 年宇井伯壽、1961 年服部正明等人紛紛對此部論頌展開相關的譯注及 探討。G. Tucci 以梵、藏、漢做比對及英譯解讀,其認為藏本的翻譯比較忠 實呈現梵本原著。宇井伯壽,也針對此梵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譯注。宇井

3 Giuseppe Tucci,”Minor Sanskrit Text on the Prajñāpāramitā,”p.54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伯壽在此譯文的後記中,直接指出陳那的般若觀特色就是三性說,同時般 若的空觀與三性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而服部正明則明顯地從唯識的立場 去看待此論頌,除了做了相關梵本的解讀外,他也參考了三寶尊的釋論。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釋論並沒有梵本留存,所以服部正明是直接參考施護的 漢譯本及現存藏譯本。服部認為從般若經的立場去考察陳那的唯識立場是 很重要的,此論並沒有顯示出任何陳那的識三分或是任何認識論上的主張,

服部總結推論此論為陳那早期的論著。

宋代施護的漢譯本,在現代的解讀上,存有諸多疑慮,包括 Tucci、宇 井伯壽及服部正明都認為施護的漢譯本有可議之處,這必然是因為有許多 不同的翻譯語言及時代上的文化背景使然,可見此論有重新翻譯與注釋的 必要,透過新的譯注,對此論做全面的研究。

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

一、依梵文本對《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做現代中文翻譯,

並比對施護的漢譯、Tucci 的英譯、宇井伯壽及服部正明的日譯,

做適當的注釋。

二、考察此論漢譯化的背景,及陳那的般若立場在思想詮釋上所扮 演的角色。

三、研究陳那在本論中的遍計性依他性及圓成實性,這三性所呈顯 的是什麼樣的思想樣貌,與其它的唯識學論典的說法有何異 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