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11 第四樂章發展部第二部分

第五章 結論

譜例 3- 6-11 第四樂章發展部第二部分

mm. 210~213 反覆了前面樂句,並在後兩小節於弦樂聲部,以同音異名的技巧 將調性轉至降b 小調。mm. 214~217 與 mm. 9~12 幾乎相同,木管聲部的主旋律也 以圓滑奏呈現,並再次使用同音異名反覆了樂句;弦樂聲部的伴奏,是發展部特 有的簡短音型,密集的交替句法使樂句一氣呵成。mm. 218~220 運用一連串的反向 動機Z,重回第二部份的主旋律。

mm. 221~224 與 mm. 206~209 相同,但調性卻在升 f 小調上;主題之間雖不再 對唱,但卻將弦樂與管樂的音色融合在一起。mm. 225~232 以兩小節為單位,連續 四次的模進在下列聲部輪流演奏,依序為:小提琴、單簧管及巴松管、長笛及雙 簧管、小提琴,多變的音色將此旋律完全發展。m. 233 再一次的句尾模進後,m. 234 的第一拍後半,全體安靜於一個短暫的四分休止符,接著第二拍以最弱(pp)的 力度呈現在C 音上。mm. 234~240 在小提琴聲部八度交替的六連音襯托中,管樂 小心翼翼地唱出四度音程所組成的樂句,並在低音部弦樂的長音支撐下,模進了 三次。mm. 241~243 反向動機 Z 所發展的旋律,在定音鼓潛伏的輪奏聲中,返回 了再現部。

(三)再現部(mm. 244~352)

再現部與呈示部大致相同,但省略了插句樂段。mm. 244~251 在原調性---D 大 調上再現了第一主題前半,mm. 252~259 第一主題後半的主旋律,卻運用反轉形式 呈現,並改以低音部弦樂渾厚的嗓音唱出。mm. 260~263 運用動機 Y 與反向動機

Y,演奏兩個小調上的減七和弦後,簡潔地在D 大調的小三和弦上結束。

m. 264 短暫的靜止後,所有聲部爆炸於強(f)的音量;此小節與呈示部相對 照,其高音部與低音部弦樂運用動機Y 的形式剛好互換。mm. 265~268 回到第一 主題的前半,改由弦樂與木管對唱,和聲織度不若呈示部複雜。mm. 269~274 在弦 樂來回往返的半音階連環樂句中,木管聲部以簡短的反向動機Z 模進。mm.

275~278 主旋律以模進的方式變化進行,此次較呈示部簡短,只有五次的突強(sf), 但切分音節奏卻持續保持在管樂聲部上,形成不斷向前的動力來源。mm. 279~280 反向動機Z 的三連音音型,具有緩和樂勢的作用,且略過呈示部原有的插句樂段,

直接進入寬闊廣大的第二主題。

mm. 281~316 再現部的第二主題雖在配器上略有變動,但鋪陳幾乎都與呈示部 相同,且依據奏鳴曲式的傳統,將調性維持在D 大調上。

mm. 317~352 是結束句樂段。mm. 317~343 與呈示部 mm. 122~141 的樂句相 同,但調性則繼續沿用D 大調,並更動配器組合以變換音色。mm. 345~352 在反 覆點節奏的主旋律上,轉換調性並擴展樂句,運用逐漸升高的音型,將樂勢維持 在最強(ff)的力度上。

(四)尾奏

mm. 353~357 第二主題的旋律,在 d 小調上以切分音的型態加以擴展,長號及 低音號的聲響,讓人回想起第一樂章mm. 33~35 的神秘片段(譜例 3-3-2);弦樂

聲部以動機Y 構成的快速三連音群,似乎隱藏著不安的情緒(譜例 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