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教學方式對於不同學習成就之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之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不同教學方式對於不同學習成就之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之

本節將實驗組與對照組依學習成就前測分數作為能力依據,採前 40%為高分組,後 40%為低分組(Cureton, 1957),以了解不同學習成就 之學生在經過 Big 6 教學中利用擴增實境與傳統教學後,提升之問題解 決能力之差異。以下分析 1.實驗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 能力差異。2. 實驗組依高、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差異。3. 對 照組依高、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差異。4. 實驗組與對照組依低 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5. 實驗組依高能力分組與對照組依低能力 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6. 實驗組依低能力分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 時之問題解決能力。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差異

本段將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學習成就高分群學習者,分別在 Big 6 教學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及傳統教學後,其問題解決能力變化之差異。

問題解決能力部分除了解決方法沒有同質性無法比較,其他能力皆 顯著於對照組。以下為問題解決能力之分析數據。

(一)敘述統計

本研究採取高分組有效樣本數共 43 人,其中學習成就實驗組高分 組 20 人,對照組高分組 23 人,兩組前後測數據如表 4-37 所示。

表 4-37 實驗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前、後測概況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總分 實驗組 20 156.80 183.90 37.73 44.94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對照組 23 143.21 145.78 39.80 48.77 變通性 實驗組 20 23.15 26.90 5.33 6.75 對照組 23 21.78 22.48 5.57 6.91 有效性 實驗組 20 45.90 53.20 11.39 12.66 對照組 23 42.30 44.39 11.61 14.50 界定問題 實驗組 20 32.15 37.90 8.81 9.87 對照組 23 28.60 30.21 7.36 9.21 解決方法 實驗組 20 30.55 33.45 7.45 8.60 對照組 23 28.30 29.60 9.33 9.21 預防問題

實驗組 20 25.05 32.45 7.80 9.83 對照組 23 24.22 27.08 10.42 9.52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共變數分析 為排除前測對研究結果的影響,並考驗不同教學模式學習者在教學 實驗後之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狀況,本研究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繼續進行 檢定,以問題解決測驗前測分數為共變項,後測分數為依變項,教學模 式為固定因子,進行共變數分析,並以α=.05 為顯著水準進行假設考驗。

本研究首先進行兩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分析數據如表 4-38 所 示。

表 4-38 實驗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同質性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總分 組別 * 前測 2684.47 1 2684.47

2.35 .13 誤差 44593.26 39 1143.41

變通性 組別 * 前測 84.50 1 84.50

3.41 .07 誤差 967.12 39 24.79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在排除前測分數對後測分數之影響後,兩組間的五個部分均達到顯 178.71)優於對照組高分組問題解決能力(調整後平均數等於 150.29)。

表 4-40 實驗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平均分數及標準差

論使用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進行教學對於學習成就高 分組之學生能提升問題解決之「變通性」、「有效性」、「界定方法」與「預 防問題」四項能力。本研究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比較學習成就高分組之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問題解決能力進步狀況,依據研究數據顯示,實驗組 經過教學處理後,實驗組高分組的學習成就進步幅度均顯著優於對照組 高分組。

二、實驗組依高、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差異

本段將分析實驗組之學習成就高分群與低分群學習者,同時在 Big 6 教學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教學後,其問題解決能力變化之差異。

本研究以實驗組分為高、低分組,相同教學法對於學習者問題解決 能力分析比較。

(一)敘述統計

本研究高、低分組有效樣本數共 40 人,其中實驗組高分組為 20 人,

低分組為 20 人,兩組前、後測數據如表 4-41 所示。

表 4-41 實驗組依高、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前、後測概況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總分 高分組 20 156.80 183.90 37.73 44.94

低分組 20 135.90 172.80 34.01 34.87 變通性 高分組 20 23.15 26.90 5.33 6.75 低分組 20 20.35 25.3 5.18 5.36 有效性 高分組 20 45.90 53.2 11.39 12.66 低分組 20 39.15 49.65 11.05 10.21 界定問題 高分組 20 32.15 37.9 8.81 9.87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表 4-44 實驗組依高、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調整平均數、標準差

(一)敘述統計

本研究高低分組有效樣本數共 43 人,其中實驗組學習成就低分組 為 20 人,對照組學習成就低分組為 23 人,兩組前後測數據如表 4-49 所 示。

表 4-49 實驗組與對照組依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前、後測概況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總分 實驗組 20 135.90 172.80 34.01 34.87

對照組 23 142.78 146.78 34.22 38.21 變通性 實驗組 20 20.35 25.30 5.18 5.36 對照組 23 21.04 22.17 5.13 6.59 有效性 實驗組 20 39.15 49.65 11.05 10.21 對照組 23 42.21 44.39 9.67 14.80 界定問題 實驗組 20 28.70 35.60 8.37 6.78 對照組 23 29.91 31.05 7.80 9.32 解決方法 實驗組 20 26.15 32.01 8.61 8.12 對照組 23 26.47 28.49 7.05 9.12 預防問題 實驗組 20 21.55 30.25 5.36 7.90 對照組 23 21.13 24.70 8.20 10.19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依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共變數分析 為排除前測對研究結果的影響,並考驗不同教學模式學習者在教學 實驗後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狀況,本研究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繼續進行檢 定,以問題解決測驗前測的分數為共變項,後測分數為依變項,教學模 式為固定因子,進行共變數分析,並以α=.05 為顯著水準進行假設考驗。

本研究首先進行兩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分析數據如表 4-50。

表 4-50 實驗組與對照組依低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同質性摘要表

解決 防問題等六部分之 F 值分別是 7.48、8.07、6.49、4.56、6.10、4.75,p 值均 < .05),顯示兩組在問題解決能力之提升情況達到顯著差異,總

根據以上數據結果顯示,學習成就低分組之實驗組問題解決能力優 於對照組低分組。可推論使用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進 行教學對於低分組的學生能提升問題解決態度與問題解決之「變通 性」、「有效性」、「界定問題」、「解決方法」與「預防問題」能力,也具 備中度解釋力。

四、實驗組依低能力分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差異 本段將分析實驗組學習成就低分群之學習者在 Big 6 教學中利用擴 增實境技術與對照組學習成就高分群之學習者在傳統教學後,其問題解 決能力變化之差異。

本研究以低分組經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與高分組 經傳統教學法後對於問題解決能力分析比較。

(一)敘述統計

本研究高低分組有效樣本數共 43 人,其中學習成就實驗組低分組 為 20 人,對照組高分組為 23 人,兩組前後測數據如表 4-57 所示。

表 4-57 實驗組依低能力分組與對照組依高能力分組之問題解決能力前、後測概況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總分 實驗組 20 135.90 172.80 34.01 34.87 對照組 23 143.21 145.78 39.80 48.77 變通性 實驗組 20 20.35 25.3 5.18 5.36 對照組 23 21.78 22.48 5.57 6.91 有效性 實驗組 20 39.15 49.65 11.05 10.21 對照組 23 42.30 44.39 11.61 14.50 界定問題 實驗組 20 28.70 35.60 8.37 6.78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表 4-58 實驗組依低能力與對照組依高能力時之問題解決能力同質性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η2

各項能力 組 別 平均數a 標準誤差

問題 對照組 24.37 1.70

a.調整後總分前測 =140.30 變通性前測 =21.12 有效性前測 =40.84 界定問題前測 =28.65 解決方法 =27.30 預防問題前測 =22.98

根據以上數據結果顯示,學習成就實驗組低分組之問題解決六部分 的能力,均優於對照組高分組,可推論使用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 增實境技術進行教學後對於學習成就低分組的學生能提升問題解決之

「變通性」、「有效性」、「界定問題」、「解決方法」與「預防問題」能力,

也具備高度解釋力。

五、小結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得知,如圖 4-2。實驗組學習成就高分組的學生 經過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教學後比對照組學習成就高 分群學生在經過傳統教學後,更能提升學習者之問題解決能力。表示在 Big 6 教學中利用擴增實境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成就較好之學習者問題解 決能力。

實驗組學習成就低分組的學習者經過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增 實境技術教學能有效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且優於對照組傳統教學的高、低 分組學習者。表示在 Big 6 教學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可以提高原本學 習成就較低之學習者,並可以高於傳統教學高分組。

實驗組學習成就高分組與學習成就低分組的學習者,同樣經過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教學後,問題解決能力並無顯著差 異,可推論學習成就高、低分組之學生經過在 Big 6 教學活動中利用擴 增實境技術,對於低分組的學生能有效地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圖 4-2 問題解決能力在行為表現分析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