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Big 6 問題解決模式

Big 6 是以解決資訊問題為主軸的 問題解決模式,Eisenberg 和 Berkowitz(1990)指出一個成功的資訊問題解決必須要經歷過六個階段。

(一)定義問題(Task Definition)

學生首先要合理的將任務問題的焦點和範圍定義出來,以確定解決 此問題所需要資訊的範圍、性質或方向。老師在此階段可指導學生若干 思考的方向,但無需給予他們太仔細的說明或講解,以免學生在此自我 學習的過程中未能擔負起較大的責任。

(二)尋找策略(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在清楚工作的方向後,學生要以腦力激盪的方式廣泛的思考有關此 問題所有可能之資訊來源,如書籍、期刊、照片、電視、網路、相關人 員等。學生們再從其中慢慢選擇出最佳的資訊來源。接著把問題範圍排 列出優先順序。過程中會先延續第一階段的腦力激盪後,所發展出的心 智圖相關可能性資源,接著依優先順序呈現搜尋策略。

(三)取得資訊(Location and Access)

學生實際應用在圖書館利用教育中所學習的各種找尋資訊的知能,

如查詢索引、使用線上公用目錄和搜尋引擎等,以獲得需要的資訊。本 研究以開發的擴增實境教材以及搜尋引擎為主。這個過程中,老師可隨 時幫助學生復習這些找尋資訊的知能、習慣及態度等。

(四)使用資訊(Use of Information)

根據獲得資訊的類型,學生能有效的聆聽、閱讀、觀看各類圖文資 訊,以及知道如何從中萃取出重要的資訊,例如運用記筆記、重點標示、

摘要等方法。老師可引導學生試著將重點資訊以摘要的方式列點列項,

並以自己的話意清楚的陳列出來。

(五)統整資訊(Synthesis)

雖然現今各種文書處理和多媒體編輯軟體均使用方便,但在此階段 更注重學生整合各類資訊的能力,以達到資訊的需求。此外,選用適當 的媒體將統整的資訊發表出來也是學生要學習的重點。本研究將根據第 一階段定義問題的架構將資訊組織,利用心智圖軟體工具,協助研究成 果的完成與分享。然而,不論使用何種呈現的工具,學生是否能做出合 理的推論、辯證與結論才是主要考量的標準。

(六)評估(Evaluation)

最後一個階段,為成果發表會。藉由師生與同儕互動方式,評鑑研 究成果的優缺點以及需要改進的建言等。過程中,可以回顧研究過程的 得到或是缺失處,加以研討,不僅是讓研究成果透過互相指教、修正以 達作品更臻完美。本研究也讓學生填寫問題解決態度,自我反省整個過 程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否有效率,以及是否擁有成就感。

二、Big 6 問題解決模式相關研究

Big 6 不論在小學和中學均有實證研究,證明 Big 6 是一個有效和成 功解決資訊問題的模式。

Chen 和 Ma(2012)利用準實驗研究,把七年級隨機分為實驗組和 對照組。實驗組使用 Big 6 問題解決模式,而後者接受了傳統的講座教 學。測試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記憶力和理解力管理。結果表明,實驗 組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習理解優於對照組。

Chang(2006)利用問卷調查訪問了一千多名小六學生以理解學習者 的基本能力,結果發現學生在搜尋資料的能力較佳,但在評估和綜合資 料的能力明顯較弱。

歐陽誾和李佩娟(2007)以 Big 6 問題解決模式為架構,並透過網

絡學習環境及資訊問題解決的教學,引導學習者了解和善用網路資訊,

從而提升大學生的資訊問題解決能力。該研究就 22 名大學三年級和四 年級的學生進行 8 星期的學習活動,研究發現學習者的資訊問題解決能 力有所提升。

楊孟泰和鐘樹椽(2005)設計了一套 Big 6 問題解決模式的線上合 作學習系統,並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以了解臺灣小學生的問題解決能 力。研究共進行六週二十二節課。第一階段以「氣體專家任務」為主題 來設計學習活動,這些學習活動以教師為主體,引導學習者在學習系統 中進行大六法的訓練,讓學習者熟悉整個系統。第二階段以「臺灣的水 資源」為題,這次的活動以學習者為主體,教師扮演輔導者的角色,為 學生在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時而作出協助,結果發現學生在問題解決能 力中的「界定問題」、「解決方法」和「預防問題」這三方面均有顯著的 進步。

Eisenberg 和 Berkowitz(2000)進行了一個 Big 6 問題解決模式與學 生能力的行動研究,運用 Big 6 作為教學架構,利用 Big 6 協助學習者 理解課程內容及懂得如何通過寫作、專題研習和考試來表達知識,以探 討高中歷史學生在使用 Big 6 後能力的轉變。研究發現使用 Big 6 後參 加歷史檢定的合格率由 53% 提升至 91%。

三、Big 6 問題解決模式的互動行為

Webb、Troper 和 Fall(1995)即指出要在學習中有良好互動,不能 只是提供對方答案,更要進一步給予同學回應、提供個人的解釋、提供 相關資料、評論其他同學的意見、鼓勵對方等等行為,才能夠有效的幫 助小組建構知識。表 2-3 為 Big 6 問題解決模式之學習行為說明。

表 2-3 學習行為指標說明 就以及問題解決能力。Eisenberg 和 Berkowitz(1988, 1992, 1999, 2000, 2010)提及在 Big 6 問題解決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加入圖形能有效的提升

問題解決能力,故本研究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之教學活動使用 Big 6 問題 解決模式結合擴增實境技術進行教學設計,並在下一章節介紹。

第三節 擴增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