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教學活動設計

本研究採用國小自然康軒版六年級下學期之第三單元「生物與環境」

為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為學習動植物的分布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 培養學童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與科學態度。對應之能力之標為 1.培養學 習者察覺問題或事件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2.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

3.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觀察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 關係。4.能依據自己理解的知識、做最佳的抉擇。5.對他人的資訊或報 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圖 3-3 為教學活動流程,實驗規劃為三週,實驗組第一週進行前測 與分組,第二週在 Big 6 步驟中利用擴增實境技術進行教學活動,第三 週進行後測的評分,完整教案如附錄一;對照組第一周進行前測與分 組,第二週進行講述式教學,以及分派回家作業,接下來在課堂中檢討 回家作業,最後進行小考,測試同學有無吸收。第三週教學活動結束後,

對照組進行後測評分,完整教案如附錄二。

圖 3-3 教學活動流程

實驗組的流程說明如下:

(一)定義問題

老師給予任務,學生將任務問題的焦點和範圍定義出來,以 確定解決此問題所需要資訊範圍、性質或方向。

課堂中,老師給予任務,任務為「生物環境的差異」,學生實 際操作擴增實境教學系統,觀察立體模型並說出環境特色,再嘗 試不同的生物環境配對,直到找出正確答案,如圖 3-4。接著,進 行提問,並把問題紀錄在討論平臺上,最後確定完成任務所需要 的訊息。

圖 3-4 學生利用擴增實境教學系統找出問題

(二)尋求策略

學生以腦力激盪的方式廣泛的思考有關此問題所有可能之資 訊來源,接著把問題範圍排列出優先順序。過程中會先延續第一 階段的腦力激盪後,由心智圖發展出相關可能性資源。

學生根據尋求策略的步驟,把提出的問題以心智圖來表示,

即把搜尋的優先順序列出,並註記要以什麼方式尋求解答,如圖 3-5。

擴增實境教學系統

「生物連連看」

「生物連連看」之配 對圖卡

圖 3-5 學生繪製成問題架構心智圖

(三)取得資訊

學生應用資訊科技,實際搜尋問題的解答,以獲得需要的資 訊。

在課堂中,學生操作三個生物環境任務的擴增實境教學系 統,學生經由與擴增實境的互動方式找出正確資訊或上網搜尋資 訊,如圖 3-6。

擴增實境互動教具

擴增實境教學系統

「生物與環境」

使用心智圖軟體

圖 3-7 學生上網搜尋相關圖片

(四)使用資訊

根據獲得資訊的類型,學生能有效閱讀、觀看各類圖文資訊,

以及知道如何從中萃取出重要的資訊,例如運用記筆記、重點標 示、摘要等方法。

學生觀看及閱讀擴增實境教學系統的圖文資訊或網路資料,

如圖 3-7,並應用筆記、摘要等方式記錄重要資訊。

圖 3-7 學生利用擴增實境教學系統及網路搜尋資料

學生與擴增實境教材進 行互動學習 擴增實境教學系統 上網搜尋相關圖片

(五)統整資訊

訓練學生使用資訊的整合能力,故用適當的媒體將統整的資 訊列出來,最後進行發表。

學生根據第一堂課所繪製的問題架構為基礎,利用心智圖軟 體繪出問題的解答,如圖 3-8。

圖 3-8 學生應用心智圖軟體以及搜尋圖片資料

(六)評估

最後一個階段,為成果發表會。藉由師生與同儕互動方式,

評鑑研究成果的優缺點以及需要改進的建言等。

最後一堂課,學生上台進行發表,老師給予鼓勵以及需要改 進的建言,如圖 3-9。以及給學生填寫問題解決態度,自我反省整 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否有效率,以及是否有成就感。

學生上網搜尋 相關資料

圖 3-9 學生進行成果發表

對照組的傳統教學流程說明如下:

(一)講述式教學

老師於上課時利用投影片介紹雨林的特徵,小組進行討論雨 林所擁有的動、植物,小組派一位學生站起來口頭報告。接下來,

老師繼續講解極地與沙漠的特徵,並請小組討論後進行口頭報告。

(二)回家作業

老師於下課前,賦予學生回家作業,題目為「每個環境的特 色為何?各個環境中有什麼不同之處呢?」,並訂定繳交作業時 間。

(三)繳交作業、檢討

學生們於上課前繳交作業,老師先進行第一階段的批改。課 堂中,學生進行報告,老師根據作業內容,給予一些回饋的意見,

以及檢討學生錯誤的地方。

(四)課堂小考

最後一堂課時,進行課堂考試,大約 30 分鐘,並在下課前十 分鐘進行考卷檢討。

電子白板呈現心 智圖,進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