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社經背景及新住民家庭的親子互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不同社經背景及新住民家庭的親子互動

一、 勞工階級家庭的親子互動

Annette (2003)利用參與觀察和訪談,研究中產與勞工階級養育子 女的方式。發現在勞工階級家庭部分,仍以母親為子女的主要照顧 者;經濟方面收入有限,父母為衣食而努力,無法提供孩子學業指導,

資源用在維持小孩的安全與紀律中,小孩生活自理良好。而當孩子要 求物質時,媽媽會權衡家中情況適度滿足需求;在親子關係上,勞工 階級的成人和孩子之間有清楚的界線,父母下達簡短、明確的命令告 訴孩子應該做甚麼,極少說明理由,認為小孩表現不好就是因為沒有 受罰;閒暇時,勞工階級傾向讓孩子自由的從事遊戲;在與親友的關 係方面,勞工階級會因各家庭成員乃至朋友之間相互協助,使資源運 用更能獲得滿足;從階級面向來看,勞工從小被教導聽從成人的指 示,而學校遵從中產階級價值觀,因此這些孩子與家長對學校制度形 成疏遠與挫敗的感受。勞工階級家長通常無暇顧及孩子在學校的情 況,也使老師認為他們對待孩子教育的態度不夠認真,又常違反教育 信念責打孩子,而家長在權威人士面前也會侷促,少和老師聯絡討論 孩子的情況,認為學業是老師的責任。對學校與老師表面恭敬但有潛 在的敵意,彼此關係緊張(張旭譯,2010)。

33

而陳如涵(2011)使用參與觀察與訪談的方法,研究五個台灣勞工 階級的家庭,如何養育及照顧兒童,發現養育的經驗和社經地位有 關。在這樣的家庭中,母親雖然是主要的照顧及教育者,但是處於階 級和性別的弱勢中。父親則是從旁協助,如果與祖父母同住,則祖父 母提供協助的多寡,通常取決於他們和媳婦之間的關係如何而定。而 在平日生活上,以最節省金錢、時間及省事的方式安排休閒;面對孩 子犯錯時,多用處罰及嚇阻,讓孩子服從權威;另外,因為知道自己 的教育程度不足,所以會努力賺錢讓小孩能上補習班、和學校老師維 持良好關係,提升學業成就。陳如涵的研究結果指出在勞工階級的家 庭裡,有著快速、省錢、省事等特性,但也因為權威管教,使孩子與 他人互動時沒有自信。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勞工階級家庭在親子教育方面,可歸類為以 下三種現象:一是家長與學校互動的心理矛盾,此矛盾的形成主要是 因為他們與以中產階級觀念為主流的學校教育理念不同所致,使得勞 工階級家長與學校互動頻率及態度上反應不同;其二是家庭對金錢的 運用是以省錢為原則,但若結合對孩子教育及家庭所能獲得的資源等 因素為考量,則在金錢運用方面又存在一些差異。其三則是家長注重 孩子的服從、禮儀、生活常規等方面的維護,對孩子通常以簡短指令、

體罰為主要的管教方式,較少說理。這些面向也將是我未來進入家庭

34

後,在觀察親子互動方面嘗試留意的部分。

二、 中產與勞工階級家庭親子互動方式的差異

不同社經階級家庭的親子互動存在差異,在這一方面國內已有一

些學者提出其研究結果,經分析各相關論述,我將其中論點歸納為以 下三方面來談中產與勞工階級家庭親子互動的差異。

(一)從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而言:

黃毅志(1997)以問卷調查父母的職業、教育及與子女管教 的關聯。發現中產階級重視孩子的獨立負責,當孩子犯錯時會 先了解為什麼犯錯,並且比較少用懲罰,表現好時則會稱讚孩 子;而勞工階級則重視子女的順從,較常使用體罰,並且以犯 錯做造成的結果而定,即使孩子表現好也較少給予讚美。總結 來說,中產與勞工階級家庭管教子女方式的差異在於教育程度 不同,而非職業。

陳富美(2005)以問卷調查台北縣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及 家長,發現父母教育程度在大學以上較常使用溝通、關懷與積 極回應的方式養育孩子,而子女在生活適應方面也比國小教育 程度父母的孩子來得好。

陳青達與鄭勝耀(2008)以問卷調查雲林縣國小六年級的 學生,發現媽媽的教育程度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成就,原因可能

35

在於媽媽與子女的相處時間比較長,對孩子的觀念與行為會產 生重大影響。而父母如果處在低社經階級,則通常必須忙於工 作,對養育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孩子可能也需要協助爸媽,

學業比較容易受到負面影響。林宗弘(2009)也發現父母的教育 程度與社經地位,和子女的未來成就呈現正相關。

陳建州與劉正(2001)以台灣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 對象,發現家長的教育程度越高,則能夠提供孩子更足夠的資 源以幫助學習,另外家庭社經地位所造成的學業成就不同並未 因為學校教育而縮小,反而擴大,社經地位較低的孩子在升入 越高年級時,可能遇到更多的瓶頸對學業成就造成負面影響。

黃芳銘與楊世安(2006)發現家庭的收入及父親的教育程 度會影響家人間的相處與家庭環境,社經地位高的家庭,能夠 提供子女良好的經濟幫助與學習環境,讓孩子發揮所長,獲得 更高的成就,若是父母花更多時間與子女相處,則對孩子行為 的助益更大。

(二)從親子互動情況而言:

戴淑貞、黃琴雅與李曉君(2008)認為親子互動對孩子未來 生活影響重大。他們以問卷調查台南地區的國中生,結果發現 高社經地位家庭的親子關係比中低社經家庭良好,而且父母與

36

孩子的相處時間越長,並且使用正向鼓勵的方式養育子女,則 親子之間感情較好,孩子的負面行為問題較少。楊賀凱(2009) 指出父母社經地位高則管教子女時比較強調孩子的獨立與負 責,常用說理與讚許的方式鼓勵小孩表現正向行為;而父母為 勞工階級者,比較強調服從,所以當孩子出現負面行為時常用 體罰來制止。

黃芳銘與楊金寶(2002)研究台北縣國三學生的家庭階級 對偏差行為的影響,發現雖然經濟情況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定程 度的影響,但關鍵點是在親子互動,部分低社經家庭與孩子缺 乏良好的互動,以高壓的方法要求子女,因而導致孩子出現不 良行為。

(三)從社經地位而言:

李敦仁與余民寧(2005)指出父母社經地位影響子女的教 育成就,而且社經地位越高則孩子人數越少,如果子女人數太 多則會減低每個孩子能獲得的資源。陳麗如(2005)指出父母的 社經地位對孩子的學習會產生影響,社經地位越高則孩子能獲 得更充足的資源以幫助學習。但位於低社經階級的家長也可以 用正面的心態與行動養育孩子、尋找資源使情況能獲得改善。

蔡玉欽(2012)指出即使處在低社經階級,但父母若能積極

37

參與孩子的學校活動,或與相關人士接觸,對子女養育有正面 影響。而父母的個性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中以溫暖 的關懷但伴隨合理的限制對子女養育的幫助最明顯;若是太過 於專制,則孩子會比較退縮;過度放縱則會養成子女不講理的 態度。另外在研究中也提出父母普遍重視孩子的學業,但比較 忽視品格與常規的培養,教育子女上也多用打罵、挖苦或冷漠 這幾個有待調整的錯誤方式。

曾妙音、王雅玲、李瓊雯與張恬瑜(2011)認為父母社經地 位與孩子的學習表現有關,爸媽的社經地位高,則能提供孩子 豐富的學習環境,使學業成就提高。

總結來說,中產階級擁有較充足的資源,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在 與孩子互動時,重視民主溝通,給予合理限制,孩子因為有這樣的資 源而能獲得較高的成就;而勞工階級的父母則需要為生活奔波,所獲 得的資源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較低,和孩子相處時,較常使用體罰,

注重服從,另外孩子在學業成就上也可能因為升入更高年級,課程變 得困難而遇到挫折。

貳、 新住民家庭的親子互動

新住民媽媽來台後,承擔大多數的子女養育與照顧家庭之責。依 夏曉鵑(2002)指出新住民女性來台後不久就生下孩子,而且通常父親

38

必須忙於工作,因此孩子出生後通常以母親為主要照顧者,所以母親 對孩子的發展與學習影響相當重大。王宏仁(2001)發現在跨國婚姻 家庭中,家務和照顧孩子責任大多由新住民承擔,而蕭昭娟(2002)

則發現,新住民女性由於感受到自己處於台灣社會中較不利的地位,

使得她們出現特別保護孩子的現象,重視子女的生活及教育,希望子 女不受歧視,未來有較好的發展。另外對新住民母親來說,高傳正 (2004)發現越南籍新住民母親受到成長背景和文化的影響,對孩子的 期盼是做個優秀勤奮的人,日後有穩定的工作,不成為社會的負擔。

由於原生家庭的語言文化不受重視,使新住民媽媽通常難以用母 語表達想法讓小孩了解,又在求好心切下所可能比較常使用打罵使親 子衝突加深(黃森泉、張雯雁,2003)。唐順得(2011)也指出,新住民 家庭經濟和親子互動壓力大、溝通不佳、比較常沿用上一代的集權管 教,造成父母與孩子間的對立。另外吳欣璇與金瑞芝(2011)是以觀察 和訪談的方式,探究華人家庭文化裡的親子互動。他們深入一個嫁入 台灣已經十年的越南籍新住民母親的家庭,收集兩年的資料,發現新 住民媽媽在養育子女上以打罵為主,要求孩子敬重長上、有禮貌、順 從,但需要面對家人互動衝突、台越文化差異、子女質疑媽媽教養的

由於原生家庭的語言文化不受重視,使新住民媽媽通常難以用母 語表達想法讓小孩了解,又在求好心切下所可能比較常使用打罵使親 子衝突加深(黃森泉、張雯雁,2003)。唐順得(2011)也指出,新住民 家庭經濟和親子互動壓力大、溝通不佳、比較常沿用上一代的集權管 教,造成父母與孩子間的對立。另外吳欣璇與金瑞芝(2011)是以觀察 和訪談的方式,探究華人家庭文化裡的親子互動。他們深入一個嫁入 台灣已經十年的越南籍新住民母親的家庭,收集兩年的資料,發現新 住民媽媽在養育子女上以打罵為主,要求孩子敬重長上、有禮貌、順 從,但需要面對家人互動衝突、台越文化差異、子女質疑媽媽教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