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文化的意涵與台越文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跨文化的意涵與台越文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瞭解相似經濟背景下,越南與台灣母親的親子互動。

由於親子互動的影響因素複雜,可能包含文化、人際、地位、社區等 等。因此本章第一節呈現文化的意涵及台灣與越南文化的比較;第二 節探究親子互動的意義與越南籍母親對子女教育的期待;在最後的第 三節,本研究希望藉由研究經濟條件概等,但母親國籍不同的兩個台 灣家庭,以瞭解他們親子互動的情況。

第一節 跨文化的意涵與台越文化 壹、 文化的定義

Johnson(1997)提到,文化包括物質和非物質兩個層面。在物質方 面,文化指的是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用具。不同種族及地方的人,在適 應環境的過程中,不斷創造並調整器具以支援日常需要,使生活更加 方便;而在非物質部分,雖然不侷限在眼睛所能看見的事物,卻是和 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像是語言、想法、風俗等等,尤其是語言中的 用詞及情感。結合這些元素,就形成我們面對人事物時的言行方式(成 令方等譯,2001) 。

Rogoff(2003)進一步指出,文化是人順應環境而產生的,

人們本身是持續參與所屬的文化並調整,因此所有的言行必須放在他 們的文化脈絡裡才能明白,不能單獨來看,如果脫離就無法了解為什

10

麼人們會有某些想法與行動 (李昭明等譯,2008)。

統整上述關於文化的定義與思維,及文化對生活上的重大影響,

讓我了解到若想真正清楚家庭內究竟發生了什麼,就無法只聚焦在母 親,還必須同時觀察、瞭解家庭內來自不同成長背景、不同生活與工 作型態的成員如何互動,及他們如何與家庭以外的其他人建立關係,

和這些因素結合的結果,對於母子(母女)之間的親子互動影響如何,

這也是本研究所關心的面向。

一、 跨文化的意涵

Johnson(1997)提到,跨文化之間各有重視的價值,比較像一 個光譜,並非全有或全無的截然二分。在嘗試理解他人的文化 時,首先必須暫時放下主觀的價值判斷、放下種族中心主義,以 較開放的心胸,真誠接觸並用心傾聽和自己不同的社群,接觸越 多才能盡量減少刻板印象,瞭解自己的文化只是許多可能當中的 一種,並非不可動搖的唯一真理(成令方等譯,2001)。

由於文化特質各異,可能使相同的行為在不同的地區各有其 不同的解讀,關於這一點,國內外學者所提出的見解大約可歸類 為以下幾個面向。

(一)就孩子的學習及其影響因素而言,在孩子的學習上,

譚光鼎(1998)指出墨西哥文化要求孩子利用服從及模仿來學習,

11

而印地安文化則注重聆聽以及內在,但是這些在當地受肯定的價 值,卻在美國以白人為主流的文化下被解讀為上課不專心,進而 對學生採取不適當的回應,產生負面的結果。至於影響因素方 面,Davis-Kean(2005)指出所謂的家庭社經因素導致家長對子女有 不同的教育期望、信念和教養行為,進而影響學習成就等等,這 是有族群差異的,比較適用於歐洲白人,但對非裔美人來說,雖 然學業受到重視,但更注重的是家庭成員緊密而溫暖的互動。

(二)就教育過程中,師生的觀念而言,傅麗玉(2003)指出,

老師和泰雅族學生在科學和巫術方面的觀念落差大,但老師似乎 較少從跨文化及尊重差異的角度看事情,並引導學生利用適合的 方式學習,反而將他們與自己的不同定義為教育「問題」。

Delpit(1988)在其論述“The Silenced Dialogue"(靜默的對話)中 提到美國白人教師,在教育上未正視黑白種族觀點差異的問題,

老師面對不同族群的學生時,似乎只在表面上顯現出尊重學生的 意見,但聽完後仍然認為這只是學生個人的想法,不能代表「大 多數人」的觀點,使學生覺得想法不受重視,因而無法繼續進行 更深層的、具意義的意見交流。雖然談的是黑白族群的問題,但 對其他處在主流文化的人也是深具省思意義。面對不同種族的觀 點時,不能只是“listen”而沒有真正“hear”,認為所有人的想法都

12

應該跟我們一樣,要相信並尊重每個人是他生活領域的專家,才 能互相欣賞與學習。

(三)就親子的教養觀念而言,Chao(1994)指出,東方國 家在人際關係上重視相處之和諧,對長輩必須敬重和順從,而對 於子女教育較常使用打罵、高壓控制,但觀念著重在父母會嚴格 管教你是因為愛你,不過這在西方則被認為是虐待極權。依據西 方研究,這類父母養育的子女,發展比較負面,但在東方則沒有 這樣的情形,子女的表現反而相當優秀。可見文化不同,教養觀 念、行為與未來也有相當大的落差。

以上情況正如同Rogoff(2003)在其“box problem”議題中所指 出的,某些主流社會的人,用狹窄的角度把不同於自己的族群做 不適當的歸類,界線壁壘分明 (李昭明等譯,2008)。

由於各不同文化在世界不斷朝多元方向發展的現今,任何個 別族群的文化,固然有其不可抹煞的優質特色,但也可能有其限 制或不合時代潮流的面向,因此隨著「地球村」的成形,也有愈 來愈多文化與其他文化產生互補效應,進而逐漸形成跨文化融合 型態。例如陸錦英(2001)利用訪談與觀察,研究定居於美國、丈 夫早逝的一位高社經背景的華裔媽媽,發現家中使用的語言是國 語和台語,教養觀念受到儒家與多元文化的影響。在儒家思維

13

上,要求孩子敬重長輩、勤快節儉、勇於負責任,要認同台灣;

犯錯時必須道歉和靜坐。但也融入民主方法處理孩子間的手足衝 突;而家裡環境規劃和飲食上,則融合了台灣與美國兩方;在教 育期待上為孩子安排動靜各項才藝,反映了不是一味重視學業的 親子教育型態。張翠娥與鄭美珍(2010)深度訪談四位居住在維也 納的台灣籍家長,結果發現文化和教育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不 同國家對孩子的期許不一樣,歐洲強調對個人的尊重,台灣則重 視團體生活與學業成績。家長支持維也納的觀念,但也希望孩子 能具有彈性,整合兩方語言和文化。

上述的跨文化議題就台灣而言,由於歷史、政治、人口結構 變化、西方文化滲入等因素的交錯影響,使得台灣社會呈現出多 種不同族群群聚的型態。其中,新住民族群即為近年來由於台灣 家庭型態轉變及需求而形成之不容忽視的族群,隨著這個族群的 融入,新住民媽媽們也帶著她們的原屬文化進入台灣家庭。在日 積月累下,她們乃至於她們的子女也陸續遭遇並感受到文化差異 所帶來的衝擊,使得新住民子女由於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在認 知及語言上可能具有溝通障礙,造成這些學生在校學業成就低 落。關於這個問題,黃志翔(2010)指出雙語及跨文化是新住民子 女的優勢,能夠增進刺激;但這些孩子的困難在於學業成績比較

14

受挫,老師比較容易放棄他們、成人在教導子女上無能為力,經 濟比較拮据,另外也容易受到汙名化。需要社會多加關心,正面 宣導。

總體來說,「跨文化」的意義與精神應該是提供另一種更寬 廣且更具彈性的角度,讓我們看見自己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 的信念與行為只是其中一種模式,不能當成普世準則,這世界畢 竟是相當廣闊的,尤其在不同族群接觸日益頻繁的現代,我們經 常會面對Rogoff(2003)所謂的“culture shock”。因此當與其他文化 互動時,似乎應暫且放下既定的價值判斷與行為規準,才有可能 真正「跨」出所處的「文化」框架,以開放欣賞的態度,聽見不 一樣的聲音、學習不一樣的事物,讓視野更加多元。

二、 台灣與越南文化的異同

賴佳慧(2009)所著的《我的小寶貝:一個越南媽媽的心情故事》

從一位小女孩問媽媽為什麼是越南人卻要嫁來台灣談起,由媽媽對家 鄉人事物的敘述帶讀者回到她的原生國,以及成長與來台背景:家是 以木板及樹葉建成的,爸媽務農,生活環境艱苦。聽說台灣相當富足,

因此憑藉一份渴望讓家裡擺脫貧窮的孝心與決心遠嫁台灣。

但是來到台灣之後,所有事情都需要依賴丈夫,而且人生地不熟 的,孤單與恐懼的心情始終如影隨形。接著在來不及適應環境的情形

15

下就懷了孩子,害喜時相當不舒服,雖然想念越南菜,但家,遠隔千 里,為了小寶貝的健康必須勇敢吃下台灣的食物與補藥。媽媽必須從 頭開始學,學著適應台灣的一切,也慢慢看見台灣與越南的異同。

寶貝孩子出生後,新的問題接連而來:家人不信任來自越南的媳 婦,所以不論在寄錢回越南、子女養育、烹飪等方面都有許多意見衝 突,但為了孩子的未來,媽媽還是得努力待下去。之後丈夫幫她報名 識字班,希望她學習台灣的語言文化和各種生活方式,好讓她能融 入。識字班有不少同鄉和經驗相似的朋友,除了學習,互相之間也漸 漸能抒發情感、彼此慰藉,建立濃厚的友情。

識字班讓她能夠調整生活,不過畢竟是從小成長的地方,心裡上 對越南還是有深濃的思念。

終於,嫁到台灣一年後能回越南探親,媽媽卻認為她已經變成台 灣人了。原來是她聽到鄰居生病只有口頭上問候卻沒去探望。不過在 越南,村里有人生病大家都會互相關懷,而住在台灣的人差不多都要 靠自己,因此她覺得每個人都很辛苦,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比起越南也 冷淡不少。

即使在台灣很多年了,但台灣人卻還認為她是越南來的新娘,而

即使在台灣很多年了,但台灣人卻還認為她是越南來的新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