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個家庭親子互動情形描述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兩個家庭親子互動情形描述

雖然本研究重點是台灣與越南媽媽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但畢竟家 庭裡有許多因素,像是人的行動、神情、反應、周邊情境的影響都會 產生不同的結果。

壹、 阮虹家的親子互動

在進行參與觀察的初期,首先令我感到訝異的是小孩的負面行為

─重則對媽媽大聲喝斥、命令,輕則反抗媽媽的責罵、責打,或是面 露不悅。本研究雖然主旨是在探討母子互動,然而由任何親子行為的 產生,是綜合多種因素而形成,彼此環環相扣,少有單一存在的情形。

正如 Rogoff(2003)提到,如果脫離脈絡,就無法瞭解人們為什麼會出 現某些行為。所以我試著從母子、家人、鄰居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一、 媽媽與小孩的互動

在媽媽阮虹與小孩的互動上,我的發現是:

(一)親情付出回饋冷漠

可能由於阮女和阮兒的年紀尚幼,其他家人時間也有限,因此在 生活自理上,例如準備餐點、清潔、接送上學、去安親班、就醫等等,

媽媽的協助顯得相當重要。

每當接近正餐時間,媽媽通常在自助餐店衡量經濟狀況為小孩選 購餐點,但不會自己煮食物,原因是「我煮啊阮兒不吃啊!說很臭啊!」

89

「那個越南啊魚露啊,還有那個菜啊他們都嗯不吃啊!」孩子無法適應媽媽 所煮的越南口味菜餚(V-5254-0808-ma-I 阮虹家觀察記錄)。但為顧及 孩子的營養,仍會在阿嬤沒有煮菜時為小孩解決晚餐的問題。

當孩子生病時,媽媽總是神色焦急的帶孩子在附近診所就醫,並 且督促要多喝水、按時吃藥,深夜也常會起來觀察狀況、摸摸孩子。

而小孩則專注於處理自己的不舒服,或是命令媽媽,像是幫忙擤鼻 涕、擦汗等等,對於媽媽這些付出,似乎並未回應(V-131132-1107-ma-I 阮虹家觀察記錄)。甚至當阮兒差一點被大門撞上時,媽媽立刻以身 體環抱,讓阮兒只受到輕微手指擦傷,而自己則是後背和手臂大面積 瘀青,卻仍然第一時間為孩子檢查傷勢並擦藥,但阮兒的反應卻是「趕 快擦啦!叫阿嬤修理你齁!」媽媽邊擦眼淚邊對我微笑:「小孩嗯還小啦!

長大就知道嗯不行這樣!」(V-112113-1006-ma-s-I 阮虹家觀察記錄) 媽媽似乎重視也照顧小孩的生活起居和學業,但阮女、阮兒似乎 因為年紀尚幼,還有其他家人對母親的互動關係影響,感受並不深,

母子之間的關係處於緊張、冷淡的局面。雖然媽媽提供小孩許多協助 與守護,可是就觀察記錄所見,小孩對於媽媽的照顧,所在乎的似乎 僅侷限於協助的本身,在過程裡母子之間的互動並不多,即使偶爾出 現,也多屬負面性質,例如媽媽多以命令或責難的方式,使目的盡快 達成,而小孩通常用反抗或威脅回應,也希望媽媽所協助的事盡速完

90

成,能離開去做其他的活動,這種互動方式屬於趙梅如(2006)所提親 子互動項目中的「衝突」與「冷淡」。媽媽的反應雖然似乎是難過,

但並未出現進一步試圖改變的舉動,而是相信孩子長大自然會改善。

(二)親子之間針鋒相對

在阮虹與子女的互動方面,分析結果指出孩子反抗媽媽責罰的情 況非常頻繁,媽媽的要求也通常僅限於孩子對於當下行為順從即可,

並不堅定,這似乎已成為互動中相當常見的一種習慣方式。當小孩出 現負面或是不順從的行為時,媽媽通常以命令、威嚇及責罰制止,並 逐漸升高責罰的強度以求迅速達成目的,但需要較長的磨合時間才能 收到成效,過程中常受到孩子的反抗。正如呂翠夏(2009)所指出的,

親子間如果溝通偏向負面則衝突較多、孩子的情緒也可能較不穩定。

例如正餐時間媽媽帶著外購便當進門後,阮兒正在看電視並且隨 著節目唱唱跳跳,媽媽以命令的方式要求阮兒「ㄟ!吃飯啦!」,孩子 立刻回嘴「不要!」,接著媽媽一邊瞪阮兒一邊拿出棍子先是往地上敲 試圖威嚇:「不聽話媽媽不愛你!我叫你吃飯!」而阮兒的回應是嬉鬧扮鬼 臉更強調:「不要啦!」在命令與威嚇都不具效果之後,媽媽朝阮兒小 腿及手臂責打「不聽話不聽話!」但孩子也回罵「幹嘛打我!臭媽媽!」

並奪下棍子反打媽媽:「妳打我我就打妳,叫阿嬤揍扁妳喔!」媽媽奪回棍 子朝地上用力敲:「不行打媽媽!不乖媽媽不愛你!要叫你給我跪下了蛤!吃

91

飯!」阮兒這才順從吃飯,在用餐時,阮兒邊吃邊哭瞪著媽媽,而媽 媽也眼眶泛紅坐在沙發,飯吃完後媽媽告訴阮兒門外有紅茶,阮兒拿 進來邊喝邊看電視,阮虹則離開去做家事,彼此並未就這個事件繼續 談話或互動(V-5558-0808-ma-s 阮虹家觀察記錄)。

至於阮女方面,有時媽媽持續地以「不可以這樣」約束阮女對阿 嬤的不當行為時,阮女會以拖鞋持續丟向媽媽做為反抗,直到媽媽閃 躲,不再干涉為止(V-6869-0814-ma-d 阮虹家觀察記錄)。

在生活自理上,觀察中也發現相似的抗拒行為,例如阮女和阮兒當媽 媽為他們洗澡時,會持續潑水玩樂並催促媽媽快一點,並在媽媽制止 時:「ㄟ不要潑水啦!等一下我拿棍子修理你們,叫你們罰跪喔!媽媽不愛你們 了喔!(用毛巾在他們的身體上各打一下)」他們則反抗反打:「幹嘛打我!」

對於孩子如此的負面行為,媽媽的反應常是以忽略回應 (V-7374-0819-ma-s-d 阮虹家觀察記錄)。

反抗責罰,似乎已成為阮虹家庭中,孩子對媽媽對話的一種自 然、習慣的互動方式,孩子似乎並不認為有任何不妥,即使當時有其 他人在場時(包含學校老師)情況依然如此,而媽媽雖然有時會出現 制止的情形,但並未堅持立場。

在阮虹家庭裡母子之間的溝通方式常是以命令威嚇、責難責罰、

反抗、順從等循環居多,小孩對媽媽反抗仍舊嚴重,即使老師在的時

92

候,能制止的力量也有限。長期累積下來,似乎也使母子關係落入惡 性循環。

(三)小孩反抗媽媽責罰

有一次我在路上巧遇阮虹,那天阿嬤因為調班,所以由阮虹接孩 子放學。老師向阮虹說阮女在遊樂場插隊與人發生衝突,抓傷同學,

幸好及時擦藥,而且對方家長願意原諒,但希望媽媽能好好管教孩 子。阮虹聽聞後立刻拍打阮女的後背:「不行這樣!這樣沒人跟你玩!」

「這樣不乖!媽媽不愛你,會打你喔!罰跪喔!」但孩子也回罵回瞪:「閉嘴 啦!我也不愛你!」「叫阿嬤爸爸修理妳喔!」即使老師嚴正制止,責罵表 示這是對媽媽相當不禮貌的行為,但孩子依然故我,只是將音量稍微 縮小,媽媽回應:「沒關係啦!長大就ㄣ知道不行這樣」,接著帶阮女回家,

老師搖搖頭,事件未再繼續(V-9394-0922-ma-d 阮虹家觀察記錄)。此 外,阮女會抗拒媽媽過問課業,不信任媽媽能力足以教自己,也制止 外人與媽媽對話:「她都不會,我拿連絡簿唸給她聽就好啦!他敢罵我我就叫 阿嬤修理他」(V-3637-0610-d-I 阮虹家觀察記錄)

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與對話經常是充滿緊張與反抗的,也如 周玉慧與吳齊殷(2001) 指出的,親子間如果長期處在衝突的相處方 式,則會降低彼此的感情,孩子負面的行為也比較多。像是阮虹使用

「不行這樣」、「不聽話媽媽不愛你」等威脅、責罵語氣,但孩子依然

93

不會立刻順從,反而以「你閉嘴拉!」、「幹嘛打我」、「你打我我就打 你」、「叫阿嬤修理你」等常用反抗作為回應。

我和阮女對話發現,孩子將「叫阿嬤修理她」等用語視為一件很 自然、沒有任何不妥的事,即使對於像我這種客人、大姊姊詢問時也 毫不保留。但是對其他家人就不曾說出「敢罵我就…」、「叫…修理他」

等反抗責罵的話。

(四)小孩對媽媽威嚇命令

或許是生長在對於媽媽因為來自越南而似乎存有質疑、下令的家 庭環境(或許是因見家中長輩對越南媽媽的態度),孩子受到成人的 影響,也做出類似模仿、重現阿嬤的語氣和指令,對媽媽威嚇命令,

比較缺乏正向的情感交流。

像是當媽媽試圖介入阮女的數學乘法,希望她慢慢唸、唸清楚 時,阮女會瞪她:「妳閉嘴啦!阿嬤叫你去煮飯啦!還不去!叫阿嬤修理 你!」「叫妳不要說話去煮飯妳聽不見喔!耳聾喔!去掃地啦!地那麼髒還不去 掃!」「哼!阿嬤回來你就死定了!叫阿嬤修理你!」媽媽有時會稍加皺眉 制止,但通常忽略孩子行為,繼續手邊的活動(V-6667-0814-ma-d 阮 虹家觀察記錄)。或是希望拿下媽媽的遙控器轉成自己喜愛的節目 時,對媽媽說:「去煮飯啦!看什麼電視!阿嬤早上就叫妳去煮飯啦!」媽媽 似乎明白孩子的意圖,雖然回應:「煮好了啦!」但也離開客廳從事別

94

的家務(V-6970-0814-ma-d 阮虹家觀察記錄)。

這樣的情形似乎在媽媽提供生活協助時仍沒有改變,例如當媽媽 為孩子洗澡時,小孩或許希望盡快完成,會對媽媽說「妳趕快洗啦!不 然等一下我跟阿嬤說喔!叫阿嬤爸爸修理你喔!妳還要去煮飯啦!」

(V-7475-0819-ma-s-d 阮虹家觀察記錄)。或是當媽媽接送阮女上下學 時,不耐地踢著媽媽的腳踏車輪:「後!你快一點啦!阿嬤阿嬤說你回家還 要煮飯啦!」而阮虹對於這些行為,似乎只是皺眉、稍加制止,但仍以 事情完成為目標,未出現較嚴厲的約束(V-8485-0908-ma-d 阮虹家觀 察記錄)。

(五)小孩舉止以自我為重

在阮虹與孩子的互動中發現,當孩子對媽媽有所求時,通常以口 頭甚至行動上持續要求並增強要求強度,直到媽媽順從。但孩子也了 解媽媽的底線,會適度予以互相妥協。

像是阮女在門外等待媽媽開門時,會一直按門鈴一邊說:「開門開 門開門給我開門啦」(V-6465-0814-ma-d 阮虹家觀察記錄)。或在路上看 見自己想吃的雞蛋糕,而媽媽因為錢不夠而有為難,向她說明:「媽 媽ㄣ沒有錢啊!等一下ㄣ就就要吃飯了回家就要吃飯了啊!」時,會邊瞪媽媽 邊跺腳、拍打她的背:「我要吃五個!我要吃我要吃我就是要吃啦!」直到 媽媽勉為其難從原本她要求的五個降為兩個,但仍然為她購買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