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對兩岸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差異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兩岸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差異

本節旨在分析不同的背景變項下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本研究將採用 t 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的統計方法來進行分析,

分別考驗背景變項中不同之身分、性別、是否擔任班級幹部與年級。若差異情形 達到統計的顯著水準(p<0.05 或 F 統計量>F 臨界值),再進行 Scheffe 法事 後檢定法比較,以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對兩岸大學生的學習策略之差異情形。

一、不同身分在學習策略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是以 t 考驗分析不同地區的大學生,其在學習動機得分之差異情形,

若差異情形達到統計顯著水準,則再進行 t 考驗效果值與統計考驗力,其分析結 果如表 4-3-1 所示。

表 4-3-1

身分與學習策略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層面

台灣

(n=297)

中國大陸

(n=262) t(559) p 值 95%CI

M SD M SD LL UL

認知策略 3.98 .60 3.88 .61 -1.801 .072 -.01 .19

後社認知策

略 3.40 .72 3.62 .75 -3.415** .001 -.33 -.09

社會策略 3.75 .63 3.73 .68 .505 .614 -.08 .13

學習策略構 面總分

3.76 .51 3.76 .58 -.066 .947 -.09 -.09

**p<.01

由表 4-3-1 可知,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大學生,其在學習策略上,p 值均未達 到顯著水準。此意謂兩岸大學生無論是男生或女生,其在學習策略上均無不同,

並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在學習策略之差異分析

71

本研究是以 t 考驗分析不同性別的兩岸大學生,其在學習動機得分之差異情 形,若差異情形達到統計顯著水準,則再進行 t 考驗效果值與統計考驗力,其分 析結果如 4-3-2 與 4-3-3 表所示。

表 4-3-2

臺灣大學生性別與學習策略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層面

男生

(n=90)

女生

(n=208) t(298) p 值 95%CI

η2 1-ß

M SD M SD LL UL

認知策略 3.77 .73 4.06 .50 -3.539* .001 -.47 .13 .05 .98

後社認知

策略 3.26 .79 3.47 .67 -2.315* .021 -.38 .03 .02 .64

社會策略 3.66 .64 3.79 .63 -1.664 .097 -.29 .02

學習策略 構面總分

3.60 .58 3.82 .47 -3.383* .001 -.40 -.09 .04 .92

* p<.05

由表 4-3-2 可知,不同性別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上,臺灣大學生在「認 知策略」、「後社認知策略」構面與「學習策略」量表,p 值皆達到顯著水準。此 意謂,其在學習策略上有所不同,並有顯著差異,且臺灣大學生在學習策略的部 分,女生顯著高於男生。

透過得分、效果值與統計力可以發現臺灣大學生在「認知策略」構面的部分,

女大學生的得分顯著高於男大學生,其屬於低效果值與高考驗力;在「後社認知 策略」構面的部分,女大學生的得分顯著高於男大學生,其屬於低效果值與低考 驗力;在「學習策略」量表的部分,女大學生的得分顯著高於男大學生,其屬於 低效果值與高考驗力。

72

表 4-3-3

中國大陸大學生性別與學習策略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層面

男生

(n=96)

女生

(n=165) t(261) p 值 95%CI

M SD M SD LL UL

認知策略 3.97 .76 3.84 .50 1.590 .114 -.03 .31

後社認知策

略 3.68 .90 3.59 .65 .799 .426 -.12 .29

社會策略 3.73 .82 3.73 .82 .019 .985 .19 .19

學習策略構 面總分

3.81 .73 3.74 .47 .851 .396 -.09 .23

由表4-3-3 可知,不同性別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上,中國大陸大學生在 學習策略上,p 值未達到顯著水準。此意謂中國大陸大學生無論是男生或女生,

其在學習動機上均無不同,並無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研究假設4-2「不同性別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

獲得部分支持

三、是否擔任班級幹部在學習策略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是以 t 考驗分析是否擔任班級幹部的兩岸大學生,其在學習策略得分 之差異情形,若差異情形達到統計顯著水準,則再進行 t 考驗效果值與統計考驗 力,其分析結果如表 4-3-4 與 4-3-5 所示。

73

74

75

表 4-3-7

不同年級臺灣大學生學習策略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構面 SV SS df MS F P

認知策略

組間 2.10 3 .70 1.996 .115

組內 103.16 294 .35

總和 105.26 297

後設認知策 略

組間 .77 3 .26 .496 .685

組內 151.17 294 .51

總和 151.93 297

社會策略

組間 1.11 3 .37 .925 .429

組內 117.07 294 .40

總和 118.17 297

學習

策略

組間 .83 3 .28 1.053 .370

組內 76.86 294 .26

總和 77.68 297

* p<.05 **p<.01 ***p<.001

由表 4-3-6 與 4-3-7 可知,不同年級的臺灣大學生在學習策略上,p 值均未達到 顯著水準。此意謂臺灣大學生其在學習策略上均無不同,並無顯著差異。

76

77

表 4-3-9

不同年級中國大陸大學生學習策略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構面 SV SS df MS F P

認知策略

組間 .82 3 .27 .723 .539

組內 96.15 257 .37

總和 96.96 260

後設認知策 略

組間 1.25 3 .42 .730 .535

組內 146.63 257 .57

總和 147.88 260

社會策略

組間 2.78 3 .93 2.006 .114

組內 118.24 257 .46

總和 121.02 260

學習

策略

組間 1.31 3 .44 1.314 .270

組內 85.26 257 .33

總和 86.57 260

由表 4-3-8 與 4-3-9 可知,不同年級的中國大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上,p 值 均未達到顯著水準。此意謂中國大陸大學生其在學習策略上均無不同,並無顯著 差異。

五、討論

由於目前針對兩岸大學生的研究有限,研究者本身經常參與兩岸的教育交流 活動,研究者將以自身經驗,並根據前述的統計報表資料,將不同背景變項的兩 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的差異情況加以彙整、分析與討論,但僅能做為參考,後續 仍需更多的研究者持續投入兩岸大學生的相關研究。

(一) 不同身分對兩岸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差異情況

78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地區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並無顯著差異,因此研究 假設4-1「不同身分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並未獲得支持。

推究其原因為可能研究者在抽樣上以便利抽樣當成樣本,臺灣以臺東大學為 主,對岸則以延安大學為主,再加上學習策略的使用,不僅需要陳述性的知識,

更需要程序性知識和情境化知識,此部分尚待更進一步的研究,所以無法有效看 出兩岸大學生,其在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

(二) 性別對兩岸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差異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臺灣大學生在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因此研究假 設 4-2「不同性別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獲得部分支持。

推究其原因可能為臺灣的女大學生在上課筆記的抄寫上會比男大學生更認 真,因此女生在學習策略顯著高於男生。

(三) 是否擔任班級幹部對兩岸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差異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是否擔任班級幹部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並無顯著差異,

因此研究假設 4-3「是反擔任班級幹部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並 未獲得支持。

推究其原因可能為大學課程是以四年修完既定的學分來達成畢業門檻,在加 上學習策略往往會與學習成效有相關,但大學的評分方式會因不同的授課教授而 有所不同,且學習策略的使用,不僅需要陳述性的知識,更需要程序性知識和情 境化知識,此部分尚待更進一步的研究,因此不論是否擔任班級幹部的兩岸大學 生,其在學習策略並不會有顯著的差異。

(四) 年級對兩岸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差異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地區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並無顯著差異,因此研究 假設 4-4「不同年級的兩岸大學生在學習策略有顯著差異」並未獲得支持。

推究其原因可能為大學課程是以四年修完既定的學分來達成畢業門檻,在加 上學習策略往往會與學習成效有相關,但大學的評分方式會因不同的授課教授而 有所不同,且學習策略的使用,不僅需要陳述性的知識,更需要程序性知識和情 境化知識,此部分尚待更進一步的研究,因此不論是在哪一個年級的兩岸大學生,

其在學習動機並不會有顯著的差異。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