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

學習動機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內涵,黃富順(1985)指出其大多源自於 Lewin的「場地論」,主要是認為個體存在的生命空間中有許多因素交互作用,

這些因素有的對個人產生正面影響,有的則有負面影響,行為依據這些勢力的強 度、方向而產生改變。在教育心理學中,對學習動機的起源,意見頗不一致,而 有不同的學派。認為學習動機是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形成的,稱為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另一學派認為學習動機是因為內在需求而產生的,則稱 為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一般教育學的理論與研究一致指出,通常內在 動機效果較好。是故,凡是受內在動機而引發其學習意願的學生, 通常都會比 較努力用功,也會因此對於所學習的課題較有興趣,進而學習的較多也較快(黃 明雪,2006)。對於學習動機的概念,Petri認為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是 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 內在心理歷程(林建平,2003)。因此,學習動機的定義,各學者都有不同的看 法,以下整理出國內幾位學者對學習動機得定義,如表2-2-2。

表 2-2-2

學習動機之定義

學者(年代) 定義

賴淑芬( 2005) 提出學習動機是由學習者自我的需求所引 發而來的,其屬於一種行為的內在因素,主 要在維持學習者的行為和方式,並引導學習 者的學習活動,最後朝向學習目標進行的過 程。

(接下頁)

17

學者 (年代) 定義

陳品華(2006) 指學生願意參與和致力於學習工作的意願

(willingness)或慾求(disire),其顯現出 學生對特定學習活動的選擇和努力從事該 活動的強度高低。

鄭采玉(2008) 在學習活動中,促使個體主動的投入心力、

朝向所預設的學習目標,並在學習過程中,

引起且維持學習活動的內在驅力和心理歷 程。

吳鴻松(2009) 能引起學習者願意學習的動力,追求預設的 目標,是鞭策個體能持續學習、誘發行為並 期待成果的心理歷程。

陳啓明、邱政鋒(2009) 是一種可趨使個體積極努力學習的內在動 力。透過維持學習活動,使學習行為能朝向 其學習目標的心路歷程,為學習行為的內在 因素。

張春興 (2013) 指是一種內在心理歷程,透過引起學生學習 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引該學習活動為 教師所設定。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根據文獻整理

學習動機的理論,簡單區分成認知主義論、行為主義論、社會學習取向論及 人本主義論等四大學派,這四個學派所強調的意義層面皆有所差異,其理論如 下:

一、行為主義動機理論

李咏吟(2001)指出透過增強的方式來控制個體,將學習所產生的結果視為

18

外在因素所控制之歷程,在學習動機的解釋上是採用「刺激—反應—增強」、「需 求—趨力—行為」的模式。故此學派的學習動機理論屬於外在動機。

在學校教育最常見的例子為獎勵和懲罰,藉此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透 過強化物來滿足個體需求,進而達到後效強化的效果。

在教學現場中,當學生表現正向良好的學習行為時,採用行為學派的教師將 採用獎勵方式來增強學生;當學生表現負面不好的學習行為時,就採用處罰方式 來懲罰學生,藉以督促學生之學習行為,其目的是藉由外在誘因或外控權力來維 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張春興,2013)。

雖然運用外在增強可讓學生在短期時間內達成學習效果,可是容易忽略到內 在動機的重要,因為當外在的驅力不見後,動機便會失去。Bandura認為在班級 教學的情境中,觀察學習若從學習動機的角度來切入,可以發現觀察學習之產生,

乃是因為學生對楷模(同學或教師)的行為表現,因為見賢思齊的關係,所以希 望能像楷模一樣,從而提升個人心理上的層次。學校教育一向認為學生行為會受 社會因素影響;普遍認為教師必須以身作則,並對優秀學生公開表揚,其目的在 於引起學生能模仿學習,並藉此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張春興,2013)。

二、認知主義動機理論

認知主義理論者強調,學習動機乃是由於環境的刺激和個人行為的反應之間 的中介歷程。學習動機乃是學習者對學習事物的一種看法,會因不同看法而產生 不同求知的需求(張春興,1996)。認知學習取向的動機理論說明如下:

(一)Weiner的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Weiner的歸因理論,把Heider的「因果歸因論」和Rotter的「制控信念」

理論加以結合在一起。張春興(2013)指出Heider將行為所發生的結果區分 成個人因素和情境因素,當行為發生的結果是由於個人的努力或能力所造成 的,屬於個人因素和內在歸因,稱為「性格歸因」。當行為結果是不可控制 的,且是外在情境所造成的,則屬於情境因素、外在歸因,稱為「情境歸因」。

19

所以Heider的歸因理論是以行為結果作為歸因,大部分的人會將自己的失敗 歸因為情境因素,把別人的失敗視為個人不努力或能力不足的個人因素。

(二)成就動機論(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成就動機論(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乃是由David McClelland

&JohnAtkinson 兩位心裡學學者所提出。兩人均認為個體在某方面追求成就

和完美,且不在乎獎勵,這就是高層次的成就動機(朱敬先,1997)。

McClelland在Murray的影響之下,對成就需求進行一連串的研究,認為成就 需求是個人人格中,相當持久且穩定的一種表現,此種追求某種目標的特性 或傾向便是成就動機(劉靖國,2005)。

(三)社會學習取向動機理論

社會學習取向的動機理論乃整合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所形成。並將行為 主義所關心的結果成效與認知主義所重視的個人信念和期望等影響因素納 入考慮,亦稱為「價值期望理論」。以下將社會學習取向的動機理論說明如 下:

1.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理論是 Bandura 於1977年所提出來的。Bandura 認為自 我效能是指個人在某個領域中對於自己完成此領域工作能力的把握度,

此把握度會影響個人對此領域工作的選擇、努力和動機的堅持度和精熟 的表現水準。Bandura(1977)認為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如下:

(1)過去的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此為自我效能最可靠的來源,如果當個人過去曾經有過成功的經 驗,將會發展出較佳的自我效能信心,當自我效能信心建立後,可類化 到其它情境。

(2)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許多自我效能信心乃是因為替代性的經驗,當觀察到別人成功的各

20

種不同成功方式,個體便會獲取更多的自我效能信心,並能有效增強個 人的自我效能感。

(3)言詞的說服(verbal persuation)

言詞的說服使用起來相當簡單,所以常常被用於改變人類之行為,

但言詞的說服並不能有效提供經驗基礎,其形成的自我效能信心可能過 弱且短暫。

(4)情緒的激發(emotional arousal)

在受到威脅的情境中,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自我效能信心,個體情緒 的高低變化常會影響個體的表現,因此個體感受到不良情緒,可能會有 較低的自我效能信心。

2.Pintric 的動機理論

Pintrich、Smith 和McKeachie(1989)綜合並統整各派學習動機理 論研究後,均認為學習者的學習歷程,應包含三個主要的動機成分,分 別為價值、期望和情感。這三種動機的高低將會對學習者的學習結果產 生影響。以下就價值、期望和情感分別說明:

(1)學習動機價值成分

指學生從事一項學習工作的理由及其對該工作之重要、效用(utility)

或興趣(interest)的信念。故價值成分包含了學生學習的內在目標導向

(intrinsic goalorientation)、外在目標導向(extrinsic goalorientation)

和工作價值(task value)。

(2)學習動機期望成分

期望是指學習者對某項學習工作是否能夠完成的預期(程炳林,

2001)。Pintrich則認為期望成功是指學習者在某一特定的學習工作中,

對於成功或失敗機率的信念。即學習者對於完成某件工作的能力信念、

控制信念和對該工作成功所抱持的期望。故期望成分應包含學習的自我

21

效能(self-efficacy for learning)、學習信念的控制(control of learning beliefs)和期望成功(expectancy for success)。

(3)學習動機情感成分

學習者對於學習工作、學習結果或自身學習能力的情感反應。包含 測試焦慮(test anxiety)及自尊(self-esteem)。Pintrich 等人(1989)

在「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即以「測試焦慮」來測驗受試者的情感成分。

測試焦慮乃是指學習者在面臨考試時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包括受到干擾、

生理和情緒感覺的不適等。

四、人本主義動機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者將教育視為發展人類內在潛力的歷程,而學習動機則被視 為人性成長發展的內在動力。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Maslow的需求層次論,將人 類多種需求由低到高區分為七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的 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Maslow又將其分為兩 個部分,前四個層次為「基本需求」,後三個層次為「成長需求」。

學習動機屬於知的需求,而求知需求是否產生要視基本需求是否滿足,前四 項為低層次需求,又稱「匱乏需求」(deficiency needs),即此四項需求未得到 滿足,則該動機會增強,加以尋求滿足之方法,若其已得到滿足,則動機隨之降 低;後三項為高層次需求,又稱「成長需求」(growthneeds),亦即得到滿足,

此項動機就不會停止,反之則會增強,尋求更大的滿足(朱敬先,1997)。張春 興(2013)在教育心理學提出有關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

對學習動機之看法:

(一)需求層次中含有學習動機

在需求層次論中,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區分成基本需求和成長需求,在基 本需求中,人可能因為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而影響行為。心理學解釋行為動 機上的問題,皆廣泛採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