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策略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策略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探討學習策略的發展與意義、介紹學習策略的相關理論、並綜合整理 學習策略的內涵與分類。

一、 學習策略的發展與意義

長久以來,學習策略的研究取向一直受到學習心理學理論發展的影響。1960 年代以前,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盛行,其中心思想在於肯定學習的產生是由外在環 境因素所決定。因此,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研究學習時,重視外在刺激的性質、刺 激引起個體的反應以及反應帶來的後果(強化)三個因素,而不考慮學習者內在 的心理運作或思維活動。

1950年代末期開始,認知心理學者視學習為個體對事物經由認識、辨別、理 解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認知學習論的中心思想在於認定學習的產生是由內在 心理運作或思維活動所決定,強調有意義、高層次的學習活動,因此對學習策略 的研究著重內在心理的思維方式。1970年代後設認知理論受到重視,認知取向的 學習策略研究更是蓬勃發展。1980年代中期,學者開始注意到學習動機對學習活 動的影響力,因此學習策略的研究又整合了動機理論(張春興,2013)。

由於學習策略所涵蓋的範圍和主題非常廣泛,國內外學者對學習策略的定義 並未有一致的看法,因此,許多學者傾向於採取較廣泛的概念定義學習策略。

Kardash和Amlund(1991)對學習策略所下的定義,即採取廣義的看法,認為個 體對有效學習具有正面作用的各種重要策略的使用,或在任何環境中,學習者用 來增加學識,並發展知識的實際作為,即所謂的學習策略。洪寶蓮(1990)認為,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用來促進知識獲得、保留、提取與統整的學習行為與思考活動,

亦即一般所俗稱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讀書習慣」或「讀書方法」。

郭宜君(1995)也以廣泛的定義說明學習策略,認為學習策略是指個體在學習過

27

程中所表現的一種外顯或內在的思考過程,是個體為了促進學習效果,達成學習 目標,所使用的各種有順序性的學習方法、技巧或內在心理運作。向天屏(2000)

則認為,學習策略的研究已超越訊息處理與後設認知層面,應該採取更為廣泛的 概念來定義學習策略,因此將學習策略定義為:「在學習過程中,任何被學習者 用來促進學習效能,以期能達成特定學習目標的有組織的思想或行為。」

歸納上述研究學者對學習策略定義的看法,研究者認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

運用本身具備的知識技能,透過思考加以統合運用,藉以達成學習目標、進而促 進學習效果,即稱為學習策略。然而「學習策略」不僅指一般的讀書習慣或讀書 方法,且意含著學習者所使用訊息處理或認知歷程的能力,具促進組織學習內容 及轉換訊息的功能,是統合認知(後設認知)發展的重要部份。

根據上述定義,學習策略的概念較學習技巧、學習方法廣,因此「學習策略」

是學習者學習時的方針和計畫,「學習策略」除了學習知能外,更強調學習者主 動監控與了解自我學習認知的歷程,所以「學習技巧」是「學習策略」的一部份。

二、學習策略的相關理論

(一)訊息處理論

訊息處理學習論(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of learning),簡稱訊息處 理(information-processing),是解釋人類在環境中,如何經由感官覺察、注意、

辨識、轉換、記憶等內在心理活動,以吸收並運用知識的歷程。

一般認知心理學家,將訊息處理分為三個彼此分離但又前後交流的階段來解釋。

三個階段代表三種不同形式與不同性質的記憶。

1. 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

指個體憑視、聽、嗅、味等感覺器官感應到外界刺激時所引起的短暫記憶。

感官收錄會將刺激保持原狀,其作用是在供個體抉擇是否將進一步以之作為重要 的訊息來處理。如決定予以進一步處理時,就加以「注意」,並予以編碼轉換為 另一種形式;否則,即予以放棄,形成感官收錄過的「遺忘」(forgetting)。感

28

官收錄是選擇性的,個體在選擇時所根據的標準,可能與他的動機、需求以及經 驗等因素有關。

2.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指感官收錄後再經「注意」而在時間上延續到20秒以內的記憶。短期記憶對 個體的行為,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短期記憶可以對刺激表現出適當反應;

第二,如個體認為所處理的訊息是重要的,個體可採用「複習」的方式,使之保 持長久,並進而輸入長期記憶;第三,短期記憶具有運作記憶(working memory)

的功能。運作記憶是指個體對訊息性質的深一層認識與理解。理解之後刻意予以 保留,是將之轉換為長期記憶的主要原因。

3.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是指保持訊息長期不忘的永久記憶。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除在記憶時限上不 同之外,另有兩點差異:一則是短期記憶是限量記憶,而長期記憶的容量是無限 的;另一則差異是,訊息貯存的性質不同,貯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大致分為 兩大類,一類為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指有關生活情節的實況記憶,另 一類為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是指語文其所要表達之意義的記憶,包 含由語文所表達的概念、原則與技能。換言之,語意記憶也就是個人學得的知識。

訊息處理並非單向進行的,而是個體與刺激之間發生複雜的交互作用。感官 收錄,是外在訊息轉換為心理事件的開始。個體之所以能收錄該刺激,乃是該刺 激的特徵(至少有一部分)與其長期記憶中的既有的訊息(知識)有連帶關係。

這現象正符合個體適應環境時以舊經驗為基礎處理新問題的原則。從學校教育的 觀點來看,訊息處理心理歷程的研究,在教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強調學習是 個體主動選擇、建構、統整與重組來自環境中訊息的歷程,而非只是被動的複製 外來的訊息(程炳林,1991)。因此,教師呈現教材(刺激)時,必先引起學生 的動機與注意,進而引導學生在短期記憶階段使用舊經驗對新的訊息思維運作,

從而形成長期記憶中新的知識。

29

(二)後設認知理論

所謂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

支配、監督、評鑑的另一種知識;是在已有知識之後為了指揮、運用、監督既有 知識而衍生的另一種知識。

Flavell(1971)是最早開始研究「後設認知」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將後設認 知的內涵分為三個部分:一為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指個 體對本身認知歷程的瞭解、對工作性質的掌握,及該如何處理事務的知識;二為 後設認知經驗(metacognitive experience),指對自己的認知具有敏銳的感覺,

是個人從事認知活動之後所獲得的感受;第三是策略運用,指運用認知或後設認 知策略,如採用演練的認知策略,或利用後設認知策略以監控目標達成的情形。

Flavell(1981)說明認知監控歷程中,認知目標、認知行動、後設認知知識和後 設認知經驗之間的關係。個體根據後設認知知識與後設認知經驗設定認知目標,

認知目標除了指引個體採取適當的認知行動,也會擴充、修正原有的後設認知知 識與後設認知經驗;後設認知知識是後設認知經驗的基礎,直接影響後設認知經 驗與認知行動;而認知行動的結果亦會修正後設認知經驗、後設認知知識及調整 認知目標。透過這四種成分的相互運作,個體便能達成監控及調節認知的目的(盧 青延,1993)。

後設認知是我們個人智慧運作最高主宰的能力,它有兩種重要的功能。第一 個功能是「知道」:知道自己擁有什知識、經驗與認知的策略。第二個功能是「指 揮與使用」:指揮與使用自己知識的某些部份,或指揮與使用自己擁有的某些認 知策略,去應付某種特定的學習、記憶、思考或解題的工作。由以上兩項功能來 看,後設認知的能力對於個體在學習與認知上的發展極為重要。

(三)自我調節學習理論

Bandura(1977)首先提出自我調節學習的涵義,認為個體透過主動建立目 標、自我評鑑、自我增強,可建立及維持行為的動機,此過程即所謂的自我調節

30

機制(self-regulatory mechanism)。故自我調節(self-regulatory)是指人類具有 自我引導的能力,他們會根據個人所經驗到及觀察到的結果,調整自己的行為,

此為個人對自己行為的自制,是行為動機表現的最高層次。

Pintrich和De Groot(1990)指出,認知和行為的自我調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 因素,自我調節學習的定義有下面三個因素:

1. 後設認知策略:即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規劃、省思和修正自己的認知。

2. 努力的管理和控制:即學生勇於挑戰困難,專心努力完成課業。

3. 認知策略:即學生實際從事學習、記憶、理解的策略,如:複誦。

Pintrich(2000)歸納各種自我調節學習的模式,提出四項共同的基本假定:

1. 主動建構的假定(active, constructive assumption):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 非被動接收知識,他們會依據外在環境及內在環境的訊息主動建構自己的意義、

目標及策略。

2. 控制潛力的假定(potential for control assumption):在某些情形下,學習 者具有監督、控制、調整自己的認知、動機、行為、情境的潛力。

3. 目標、效標或標準的假定(goal, criterion or standard assumption):學習 者會依某種目標、效標、標準或參照價值來決定學習歷程是否繼續或必須做某種 程度的改變。

4. 調節的假定(mediators assumption):學習者本身的背景文化及個人特質 能夠直接影響學習的表現,但透過個體對自己認知、動機與行為的調節,學習表 現亦會受到影響。因此,自我調節活動是個人、情境及真實表現之間的調節者。

4. 調節的假定(mediators assumption):學習者本身的背景文化及個人特質 能夠直接影響學習的表現,但透過個體對自己認知、動機與行為的調節,學習表 現亦會受到影響。因此,自我調節活動是個人、情境及真實表現之間的調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