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特性;1999 年後企業開始注重個性化服務,開展從個別內部培訓課程到 系列內部培訓,企業內訓市場大幅增長。

四、 企業自主教育時期(2000 年以後):各大企業開始建立自己的培訓管理體 系,許多企業商學院或企業大學或與外部機構,依據企業的實際狀況共 同開發適合企業的系列培訓課程與管理機制。例如,1999 年成立海爾大 學;2000 年成立四川新希望企業商學院、武漢小藍鯨企業商學院、聯想 管理學院(培訓中心);2001 年有伊利集團商學院;2002 年成立首旅學 苑、金碟大學;2003 年蒙牛大學成立。

第四節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關係

中國大陸的經濟對外開放(中國又稱改革開放)是從鄧小平 1978 年掌權 後執政後開始,在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

重啟共產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停止階級鬥爭,並作出把國家未來發展重 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的戰略決策。因此啟動了中國大陸的經濟改 革開放,帶領中國大陸進入了具有濃厚資本主義色彩改革開放的新歷史時期。

中國大陸從馬列思想的共產主義轉向「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除了整體 性的經濟成長外,在經濟結構上也起了很大的變化。

現階段中國大陸的勞動力市場,知識及技術程度普遍較低,就業人口中很 多人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階段的要求。因大陸文盲,半文盲人口仍佔全國總人 口的近 20%,目前大陸之知識份子大約有 2000 多萬人,僅佔總人口的 2%至 2.5%(先進國家約佔到 25%至 45%)。就業人口素質低落很難適應及符合現代 化建設的需求,未來可能有一大批人會因為無法適應產業結構變化後,新工 作對勞動力提升的要求而成為結構性或技術性失業者(楊繼瑞, 1998)。

戴維.威爾遜(2002)亦指出中國大陸正面臨人力資源質與量均不足的窘境。

二次大戰後全球經濟整體發展最快速的五十到七十年代,中國卻是面臨文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大革命的摧殘,教育品質極為低落,而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面對新經濟的挑 戰,雖然技術或是產品可以取得最新的,但卻無法迅速提昇人力資源素質。

面對中國大陸文革期間教育斷層,人力資源素質難以快速提升的情形,在知 識爆炸資訊越來越發達的現今,對因應經濟快速發展所需要不斷提升的人力 資源素質,將形成更大的壓力。展望中國未來的農民、漁民、林業工人與採 礦工人將至少需要接受 14 年教育,才能去操縱由電腦控制的農業、捕魚、

採礦、製造及伐木的器械設備(戴維.威爾遜 2002,第 31-32 頁)。

又李蕭於《中國教育報》2002 年 10 月 4 日第 4 版發表「關注『技工斷 層』」一文中指出,中國工人中,技術工人占 23%,而已開發國家卻高達 75%,

技術工人中,已開發國家高級技工占 35%,中級技工占 50%,初級技工占 15%,

而中國則為 5%、35%、60%。此數據反映中國許多企業「技工斷層」之現象非 常嚴重。另在就業市場中,學歷的價值比經歷來得低,碩士畢業生的薪資和 現場技術經驗老到的工人相比較,並沒有領得比較多,體現經濟發展中人力 資源在量與質上的不對稱。此外,高階技術人員比例過低,並且在職技術工 人的年齡結構趨於老化,嚴重影響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02-2005 年全國人才隊伍建 設規劃綱要>的通知》(中辦發〔2002〕12 號)中敘及,至 2000 年底,中國 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或專業技術職稱的各類人員達到 6360 萬人,其中黨政幹 部 585.7 萬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 780.1 萬人,專業技術人員 4100 萬人,其 他人員 894.2 人。在在顯現人才總量與結構不足也不合理,創新能力有待提 升;相關人才工作制度和機制無法隨著經濟發展而強化,同時在整體社會環 境和工作習性的影響下,普遍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該綱要中也提 到,2002 – 2005 年,要落實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應貫徹以下指導方針:

1.堅持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主題。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及人才自身 發展的觀點出發,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2.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適應經濟 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要,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重視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和政府的宏觀調控,建置人才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相協調的動態機制。

3.培養和選拔黨政領導幹部、企業家、學科領導者。依據分類管理的原則,

施行重點帶動、整體推進,推動人才隊伍建設全面發展。4.堅持以改革創新 為主,強化幹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體制之改革,將改革創新貫穿于人才隊 伍建設的全部過程。5.以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援為基礎。將人才工作 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佈局之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在兼顧促 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同時,持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擴大人才隊伍總量預期的主要目標為:到 2005 年,具有中專及以上學 歷或專業技術職稱的各類人員可達到 8350 萬以上,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希望 達到 5400 萬以上。而各類人才占社會總人口比例達到 6.3%左右。周滿生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所公開一篇中國百姓藍皮書:「教 育發展最快的十年」中提及,2000 年全國總人口達到 12.7 億人,居世界人 口排名第一。但是,因全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 8 年左右。國民素質與 已開發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存在。到 2021 年,中國人口基數預計將達到 15 億,

縮小差距的任務十分迫切且困難。未來 20 年,大約有 4 億多青少年將陸續 進入勞動力市場,其人力素質良莠程度,將直接影響中國國家的興衰和民族 的未來」。

而新華社在 2002 年 10 月 23 日發布的一則新聞指出,「勞動和社會保 障部日前出台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計畫和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

照培訓計畫,至 2005 年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數量要大幅提昇,技術 工人中所占比重能提高 3 到 5 個百分點,其中中青年高級技工的比重可達到 30%左右」。因此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素質,已成為中國大陸現階段的重點工作 之一。中國國家財政支出從 1978-1998 年的 20 年間,從 1122 億元增長到 10711 億元,增長了 8.5 倍,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更從 76.2 億元增長到 1565.5 億 元,增幅提高了 19.6 倍。又預算內教育費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從 1978 年的 6.8%提高到 14.53%。」,上述政策使中國 18-22 歲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率從 1995 年的 7.2%提高至 2001 年的 13.3%。(周滿生:「中國百姓藍皮書:

教育發展最快的十年」)

上海在 2001 年舉辦 APEC(亞太經濟合作理事會)第九次的亞太經合 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辦單位發表「APEC 成員人力資源開發和能力建 設情況」,針對各成員國在此次活動做了整理與評估,研究發現 APEC 各成員 國人力資源開發政策和活動是在經濟全球化和各自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的背 景下制定的,均有著鮮明的挑戰性和前瞻性。整體表現上,可歸納為以下幾 個方面:一、發展教育事業,培養高科技人才。二、制定長遠科技發展戰略,

增加科研投資。三、調整産業結構,開發第三産業人才。四、積極吸引國外 人才。五、大力發展遠端教育和網路教育。六、重視人才發展的機制環境。

此外,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在「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共促亞 太地區發展繁榮」的演講中,也對 APEC 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提出五點建議:

一、樹立發展新理念,加緊中國之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把人力資源能力建設 作爲 APEC 交流合作的重要領域,作爲扶助發展中成員經濟增長,縮小南北 差距,促進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藉由掌握新科技革命,強化人力資源能力 建設的力度,爲新世紀亞太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堅實基礎和有力保證。

二、構築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加快中國社會化終身教育體系建 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構覆蓋廣、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路。

三、普及資訊網路,優化學習。發達成員應協助發展中成員,縮減其數位鴻 溝,加速資訊網路設施之鋪設,培訓資訊網路技術,共享知識資源,為提高 勞動者素質作出努力。

四、弘揚創新精神,培養青年人才。促進青年人才之學習交流,鼓勵彼此開 拓進取,並在各層面支援其創新創業。

五、堅持互利互惠,加強成員間之交流合作。發達成員應從財力、物力和技 術方面支援發展中成員,俾使發展中成員的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加快完成。此 舉不僅有利於發展中成員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有助於本地區早日實現共同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榮願景。

中國大陸對於職工技術培訓的認定上,是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有目的、

有計畫、有組織的培訓職工生產勞動技能和熟練技巧,傳授科學技術知識,

企業管理知識等的教育,它是整個職工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使沒有 經過職業培訓的職工,掌握一種新的工作,或在原有工種範圍內提高熟練程 度和不斷補充更新科學技術知識,基本任務是,根據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培養造就成為社會主義能夠掌握現代化生產技能,懂得管理現代化經濟和現 代科學技術的職工隊伍,從而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張念宏,教 育學辭典,1987)

依王中興(2004)針對大上海地區企業在員工培訓的需求考量,透過下列分 析層面:

一、 組織分析:企業年度營運計畫、根據董事會對於培訓工作的具體指示、

一、 組織分析:企業年度營運計畫、根據董事會對於培訓工作的具體指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