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王瓊滿(2011)。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與閱讀 動機之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中市。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田村太平(2014)。1 數到 100 的故事。台北:小熊出版社。

艾瑞‧卡爾(1997)。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台北:上誼文化公司。

石淑慧(2010)。台縣市學中齡前階段父母參與親子共讀之研究。逢甲大學公 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孔員(2006)。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包美伶(1989)。學前兒童語言表達能力與有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 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幸玲、吳心蘭、陳玫如、楊金鑾(1991)。親子共擁書香。台北市:牛頓。

吳培源(1978)。排行、社經地位、親子交互作用與兒童語言行為的關係。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 132 -

李培鈴(2001)。兒童圖畫書應用在幼稚園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 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連珠(1992)。早期閱發展釋疑之一:兼談家庭閱讀活動。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幼兒教育年刊,5,109-126。

李冠瑢(1998)。兒童插畫於平面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圖畫書為例。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俞瑾(2002)。故事在兒童休閒活動上的運用-以親子共讀讀書會為例。臺 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宜真(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課外讀物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珮琪(2004)。幼稚園親子共讀圖畫書之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何文君(2007)。親子共讀對幼兒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 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瑞芝(2000)。親子共讀圖畫書之歷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193-208。

金瑞芝(2000b)。淺談親子共讀圖畫書。幼教資訊,110,29-31。

周均育(2002)。兒童圖書館員、父母與幼稚園教師對幼兒閱讀行為的影響之 調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 133 -

周育如、黃迺毓(2010)。親子共讀情緒言談與幼兒情緒理解能力之關係檢視。

國立高雄師範學院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學系教授及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 保育系助理教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五十五卷第三期,55(3),33-60。

吳幼妃(1980)。社經地位、智力、性別及城鄉背景與兒童語言能力關係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 2,93-119。

吳惠娟(2001)。以圖畫書引導兒童審美與表現的教學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 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曾翊庭(2012)。學齡兒童中文語句理解的發展歷程:認知神經取向。國立中 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3-11。

常德芳(2011)。親子共讀對閱讀動機與閱讀理解之研究-以桃園地區國小一 年級學童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市,30-35。

林美秀(1993)。學前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 真 美 ( 1999 ) 。 撒 下 語 言 的 種 籽 。 2011 年 8 月 2 日 , 取 自 http://www.ylib.com/author/jane/ylib4003.htm

林武憲(2002)。大手牽小手,載於親子共讀,齊步學習-九十一年度親子共學 季·圖書學習運用研習會專輯(頁 16-20)。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林佳慧(2003)。低收入家庭親子共讀對話分析話語內容與互動類型。台北師 範學院幼教育學係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 134 -

林燕宗(2005)。田中地區外籍配偶家庭親子共讀對學前幼兒語言發展之影響。

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姿君(2006)。嬰幼兒家長實施親子共讀之調查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朝陽 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依曄(2009)。親子共讀對學前幼兒語言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 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美琴(2007)。台北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調 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宮西達也/圖文(2009)。超神奇糖果鋪。台北:小魯文化。

柯華葳、游婷雅(譯)(2001)。Nation Research Children's Council 著。踏出閱 讀的第一步。台北市:信誼。

柳雅梅(2002)。善用親子共讀活動,抒發兒童情緒。論文發表於 2002 童書兒 童情緒輔導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台南縣:崑山 科技大學。

洪月女譯(1998)。Goodman, K. S.著。談閱讀。臺北市:心理。

洪蘭譯(1995)。Gleitman, H. (1995)著。心理學(Psychology)。台北市:遠流。

徐庭蘭(2004)。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學習成 效。醫護科技學刊,6(4),349-369。

徐素霞、佀同傑(2002)。透過童詩賞析導入兒童繪畫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以 桃園縣龜山國小一個高年級班級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新竹市。

- 135 -

徐素霞(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理察.斯凱瑞/圖文(2014)。好忙好忙的車子。台北:小天下出版社。湯姆牛 (2003)。愛吃青菜的鱷魚。台北:信誼出版社。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282-287。

邱瓊蓁(2003)。親子共讀繪本歷程之互動與詮釋—以岩村和朗之「十四隻老 鼠」

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于珊(2008)。親子共讀幻想類圖畫書之互動與反應-以 Maurice Sendak 之 作品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春興(1988)。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湘君(1998)。童書的女性角色需要現代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119-122。

張鑑如、林佳慧(2006)。低收入家庭親子共讀對話分析:話語內容與互動類 型。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85-212。

張鑑如、周育如(2010)。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師大學報:教育類,

55(3),33-60。

張鑑如、劉惠美(2011)。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師大學報:教育類,

43(1),315-336。

- 136 -

張雅嵐(2010)。成人共讀策略對兒童繪本閱讀理解歷程影響之眼動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碧勳(2001)。國小中高年級兒童閱讀習慣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42,

40。

郭俐伶(2002)。幼兒圖畫故事指導活動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郭家瑜(2009)。學齡前階段父母參與及親子共讀之研究。南華大學幼兒保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春悅(2006)。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2007 年 6 月 29 日,取自 http://www.edu.tw

陳淑美(1973)。學前兒童家庭社會經濟水準與語言模仿及理解能力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6,113-120。

陳淑雯(2003)。親子共讀團體輔導對健康家庭、親子關係與家庭氣氛輔導效 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彥廷、陳穎志(2008)。親子共讀情境觀分析:以科學繪本《月亮·地球·太 陽》為例中不同教育背景家長對科學的知識。科學教育學刊。16(3),325-350。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格林文化。

黃迺毓(2002)。享受閱讀:親子共讀有妙方。台北市:宇宙光。

- 137 -

黃卓琦(2003)。不同社經地位親子共讀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雅玲(2005)。親子共讀圖畫故事書之互動歷程與反應研究-以「恐懼主題」

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漢玲(2004)。推動親子共讀活動與幼兒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雅惠(2007)。新竹市立托兒所親子共讀現況調查。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第二版)。台北市:

心理。

Newman B. M., &Newman P. R.(1998)。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