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樂曲分析

第二節 第二樂章

第二節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為傳統的 A-B-A’三段體式(Ternary form),不論在結構上、旋律線條上,

或是風格情感上,都脫離不了聲樂詠嘆調24之影響。各樂段架構與調性以【表四】示之:

23 V 級接 I 級,V 級或 V需為原位,且 I 級之高音須停留在主音。

24 詠嘆調在歌劇中之功能並非敘事性質,而是引申劇情中某一階段的思想和情感部份。由亞歷山大.史 卡拉第系統化,成為義大利式的「反始詠嘆調」(Aria da capo),表現出的形式即為 ABA’三段體式。通常 這樣的曲式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情感(A-B),在不平衡之後又歸於平靜(A’)。

Ritornello 3

-模進轉調

轉調音

轉回 d:i V

B: Iþ¼ V I

B 段轉回主調橋段

【表四】第二樂章曲式分析表-三段體式

2.2.1 樂曲架構與創作手法

從【表四】可知,阿爾比諾尼在主要樂段 A 之前還置入七小節的導入部,是抽取 樂句 1 分解和弦之伴奏音型稍加擴大而成。導入部之伴奏音型貫串全曲,在樂句 1 出現 時伴隨出現,加上於此樂章開頭處、連接第一次樂句 1 與第二次樂句 1 之橋段,以及在 樂章尾聲,總共重複出現次數達六次之多。(如【譜例十二】)

【譜例十二】Mov. II, mm. 1 – 7

樂句 1 以長音拉開歌唱般之線條,受到當時歌劇詠嘆調前導動機的影響,先讓主要 陳述樂段先現一小句,第二次出現時才持續深入發展。連接兩次樂句 1 的橋段即為導入 部伴奏,樂曲並於第二次出現的樂句 1 之後進入完整發展段落,緊接樂句 2、B 段之樂 句 3 至樂句 4,四個樂句一氣呵成,就像詠嘆調的旋律般連綿不絕,是當時器樂聲樂化 的標準展現。

貫串全曲之分解和弦伴奏

導入部

其中,樂句 2 是一串由和弦音構成的線條,前半部為一小節由一和弦組成,至 mm.

24 時轉為一拍一和弦,逐漸密集的和弦運用,將張力推至 A 段之頂點,緊接發展段落 B 段(見【譜例十三】)。

【譜例十三】Mov. II, mm. 21 – 26

B 段之樂句 3 主要建立在分解和弦音與長音交替之模進下降音型,樂句 4 音型更為 停滯,之後經過兩小節簡短的插入句稍作喘息之後再度返回 A’段。最後,樂曲結束前 重複的樂句 2,以及前後呼應的導入部,則被筆者歸為 Coda,作為 A’段結尾之延續。

整體而言,在結構的安排上極為規律工整,完全以詠嘆調形式作為創作第二樂章之藍本。

2.2.2 調性與和聲安排

此樂章在調性與和聲安排上是非常工整可預期的,A-B-A’三段體的調性即為 B♭-g-

B♭,僅止於關係大小調之間的轉換。唯有在調性轉換前會出現一調性不穩定段落,從

【譜例十四】可看出,A 段於樂句 2 時建立在 B♭大調 V 級之附屬和弦之上,以不同 的和聲色彩豐富段落音響,隨即進入另一主題段落。

樂句 2 和弦音音型

一小節一和弦 一拍一和弦

【譜例十四】Mov. II, mm. 21 – 26

B 段於樂句 3 時還未真正穩定調性,透過兩次模進之後,在 mm. 31 轉入關係小調 G 小調,並在接往樂句 4 開頭時達到調性之穩定(見【譜例十五】)。

【譜例十五】Mov. II, mm. 31 – 34

樂句 2 調性

B♭:vi iii I ii vii V I V I IV I V I

V 完全正格終止

B 段轉調處

B♭: ii V vii/vi vi ii

轉至 g:vii i iv V i 轉調音

調性穩定

同樣地,B 段回到 A’段之前又進入不穩定之段落,mm. 39 – 40 再度改變和聲色彩,

建立於 G 小調 V 級之附屬和弦之上,作為轉調之緩衝橋樑並增加樂曲音響張力,mm. 41 之後的 A’段,就一直維持在原調直到結束(見【譜例十六】)。

【譜例十六】Mov. II, mm. 38 – 41

相關文件